手机阅读

陶渊明(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0:44:09 页码:14
陶渊明(优秀10篇)
2023-11-11 10:44:09    小编:zdfb

总结是归纳经验、提炼核心的重要工作。注意总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信息和思路的跳跃和矛盾。总结是我们回头观察前行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充分地了解所总结的内容,做到客观公正。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示例,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陶渊明篇一

晋代,无论是司马炎的西晋,还是司马睿的东晋,都可以说是不适合人奋发的:昏乱的西晋看到制造出的“八三之乱”,颓展的东晋容不下“闻鸡起舞”。于是乎,才子们为了避免无尽的迫害,为了逃出黑暗的现实。抑制内心的进取心和胸中的才华智慧,选择了“清淡”或“玄学”,而企图改变的努力者,或郁郁而终,或自陷泥潭。

相性之下,陶渊明似乎是既“渊”且“明”。他“渊”,所以他不将毕生才情用在一个昏暗的世道中,而是选择了诗词歌赋作为他挥洒才情的工具,他“明”,所以他不愿将自然心境投在一片锦衣华服的污泥中,而是选择了世外桃源作为他度过余生的净土,后人赞他的才情无人匹敌,是田园诗派的一代宗师。可是,真正的他喝酒,疯狂的`喝酒,喝到每饮必醉,醉了又醒,醒了又喝,喝了又醉。

喝醉过的人都知道,酒中乐,在于醉,酒中苦,在于醉。苦不是要麻痹自己的心灵,又怎么愿意承受大醉初醒的痛苦?李白喝酒,是因为不遇明主;杜甫喝酒是因为,心系苍生;李贺喝酒,是因为才无人知。他呢?苦他当真已绝生俗,他怎么会醉?只有一种可能,他也曾有“诗仙”之愿,“诗圣”之悲,“诗鬼”之憾!

二年夏六月壬戌,刘裕至于京师。傅亮承裕密旨,讽帝禅位,草诏,请帝书之。帝欣然谓左右曰:“晋氏久已失之,今复何恨。”乃书赤纸为诏。甲子,遂逊于琅邪第”。

陶渊明篇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陶渊明篇三

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归隐,这一方面是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驱使,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有“少无道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在正式辞官归隐之前,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去来”。当他由于公事奔波忙碌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沉思某想之际,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他终于实现了归田园居的夙愿。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而客观原因则在于,他对当时**污浊的社会很不满。他所处的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诗人在《感士不遇赋》的序言中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已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晤有。‘安归’之叹,三间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开百年,且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诗人在这里指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誉毁,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没有出路的。而且长期的政治**,迫害无辜,魏昔以来“名士少有全者”,真是“密网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当权者是靠不住的,“觉悟当念还,鸟尽良弓废”。要保持高洁的品性,延命于乱世,便只有隐居这一条路了。

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续纷”,环境十分优美,引人人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小山口进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村舍中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老人和小孩在一边怡然自乐。整个桃花源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励,努力耕种。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阴了,五谷能够及时种植,不违农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也能够“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有的收获都归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此外,这里没有兵丁、官吏,不见商业、学校,完全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的“小国寡民”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下人人平等、共同劳作、酷爱自由、崇尚人性;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这就是陶渊明心目申的理想社会!

但是,这样一个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实现不了的。诗人知道在一个充满着阴谋、屠杀、战争的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奢望,于是便隐居起来,希望在他隐居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能找到心灵的安宁。

陶渊明篇四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陶潜。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潜。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陶渊明。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陶渊明《神释》。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潜《拟挽歌辞》。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陶潜。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陶渊明《归去来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来去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陶渊明。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形影神赠答诗》。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陶渊明。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田园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潜。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陶潜。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勤靡余暇,心有常闲。——陶潜《自祭文》。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陶渊明。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挽歌》。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陶渊明。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陶渊明。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就承袭了父业,在家耕种,但是他非常好学,他每天除了种好菜园之外,就是专心读书,所以写出的诗词歌赋很有名气。不多久,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他知道陶渊明虽然年纪轻轻的,但是很有名望,不知是真还是假,于是就想试试他的学识如何。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淋菜,王知县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眯起双眼,打量着陶渊明,说:“你就是名叫陶潜的吗?”陶渊明忙说:“小人正是!”

王知县坐下,右手摸着嘴边的八字胡,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对陶渊明说:“我听人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对,好吗?”陶渊明笑着说:“请大人出上联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渊明篇五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陶渊明篇六

他描写的“桃花源”成为世代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

他曾给四位老板打过工,其中两位(桓玄、刘裕)登上帝座;。

他……。

诸葛亮,字孔明,仅一孔之明,神机妙算,几近于妖。而陶渊明,字元亮,达渊底之明,超然物外,几近于仙。

陶渊明篇七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陶渊明篇八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了,《桃花源记》恐怕也无人不晓,人人都对这位先生的文采啧啧不已,但我对他的一生与诗文另有一番感触。

我很欣赏辛弃疾的`豪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如何的豪气?陆游临死还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国家民族是如何的惦念?总是是一女辈李清照,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愤。可数次任吏的陶渊明确无甚作为,没有“猛志逸四海”的勇气,只好成为“性本爱丘山”的墨客。

不过总的来说,陶渊明是为我国文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田园美诗!

陶渊明篇九

支持android1.5。

应用类型。

书籍阅读类软件。

应用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五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卷名作品卷名作品。

卷之一诗四言《停云并序》。

卷之二诗五言《形影神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九日闲居并序》。

《答庞参军并序》《归园田居五首》。

《劝农》《游斜川》。

《命子》《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归鸟》《乞食》。

卷之三诗五《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答庞参军并序》。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移居二首》。

《还旧居》《和刘柴桑》。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酬刘柴桑》。

《己酉岁九月九日》《和郭主簿二首》。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于王抚军座送客》。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与殷晋安别并序》。

饮酒二十首并序《赠羊长史并序》。

《止酒》《岁暮和张常侍》。

《述酒》《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责子》《悲从弟仲德》。

《有会而作》卷之四诗五言拟古九首。

《腊日》《杂诗十二首》。

卷之五赋辞《感士不遇赋(并序)》《咏贫士七首》。

《闲情赋》《咏二疏》。

《归去来兮辞》《咏三良》。

卷之六记传赞述桃花源记并诗《咏荆轲》。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读《山海经》十三首。

五柳先生传拟挽歌辞三首。

扇上画赞联句。

读史述九章并序。

卷之七疏祭文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文档为doc格式。

陶渊明篇十

宁可做公仆的奴。

不愿意被狼狗主宰。

你向往明天。

宁可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不愿意把狼狗管死。

你回归自然。

梦幻桃花源里的.和谐生活。

并记录遗传经久不衰。

你天真无邪。

造就了一个陶渊明人物的历史文化现象。

并影响了中国历代仁人志士。

就是那些高官厚禄者。

也羡慕你人生的选择。

愿意追随你和你的意愿。

幻想社会变革维新。

当你被朝庭贬低的时候。

社会上多少人说你是傻子是疯子。

然而,历史证明你却是历代社会中。

为官者意识形态的楷模。

亦被喻为意气风发的象征。

你的思想光芒万丈。

可以在一千多年的历代朝代中。

以崭新的形象和面貌出现。

就是历经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你还是今天和谐社会的代言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