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故乡是北京教案大全(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0:31:53 页码:8
最新故乡是北京教案大全(精选9篇)
2023-11-26 00:31:53    小编:zdfb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教学设计文稿,它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结构进行组织和安排。通过研究不同教案的编写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教具:

1、课文插图。

2、故宫等房屋照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板书计题。

2、你曾见过哪儿的四合院,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北京的四合院的?介绍了四合院的哪几个方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对字词掌握情况:

字音:胡同和谐气氛。

字义:胡同坐北朝南和谐疏远。

2、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四合院: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这几个方面内容。

四、指导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北京建筑物的特色:胡同、四合院。(古朴)。

2、朝向:坐北朝南。(吉利、阳光充足)。

3、结构:正房、厢房、南房(倒座儿)。

4、作用:(1)独居方便,便于联系,适合人多家庭居住。

(2)正房----长辈厢房-------晚辈。

5、规模:小型四合院(普通老百姓)。

大、中型四合院(有钱人家如王府)。

6、(1)居住情况变化:a:过去:一家一户。

b:现在:许多户(挤、乱、和谐)。

(2)高层建筑:人际、家庭关系冷漠、感情疏远。

(3)国外:仿四合院。

(4)激发学生自豪感。

五、指导朗读课文。

六、小结。

《北京的四合院》一文介绍了四合院的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我们可以模仿这种类型的文章进行习作。

七、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北京是怎样建成国都的。

金中都宫殿遗址纪念阙正在建设。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知识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地理知识》(1953年1月号)刊有侯仁之先生的署名文章《迎接北京建都八百年》,文章认为:北京建都始于公元1153年4月21日。

侯仁之原文如下。

“贞元元年三月辛亥,上至燕京……乙卯以迁都诏中外,改燕京为中都。”

这是北京正式建都的开始,燕京就是北京在当时的名称,正式建都之后,改称中都。贞元元年合公历为1153年;三月乙卯合阳历为4月21日。所以到本年4月21日,正是北京建都八百周年的纪念日。

公元9,即五代时期后梁贞明二年,世代生活于辽河上游地区的游牧民族契丹族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族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后改称辽国),定都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命名为“皇都”,自称皇帝,即辽太祖。

公元926年,即五代时期后唐同光四年,辽太祖去世,其次子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即位为皇帝,即辽太宗。

地处今北京城西南广安门一带的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

公元936年,即五代时期后唐清泰三年,后唐军阀石敬瑭为篡夺后唐政权,以许诺割让国土为条件,换取辽太宗发兵协助。得逞之后,石敬瑭做了后晋皇帝,他割让北方国土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史称“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作为回报,并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石敬瑭自己则做了千载骂名的“儿皇帝”。

当时割让给辽国的幽州,即在今天北京城西南部的广安门一带。

公元938年,即后晋天福三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定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定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加上后来于公元10定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中京大定府”,公元1044年定云州(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辽国共建有一个国都、四个陪都,号为“五京”。

由此,自公元938年起,地处今北京城西南广安门一带的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被称为“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北京城的别称“燕京”,即始于这时。

在辽国统治期间,世居松花江流域一带的女真族逐渐崛起。为削弱女真族实力,辽国把一部分女真部落迁居到辽阳以南,由辽国官员直接统治,史称“真”。没有迁居,不受辽国直接统治的那些女真部落,史称“生女真”。

公元11,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即松花江)渔猎,按惯例,“生女真”各部落首领都必须前来朝拜。在宴会上,天祚帝命令各部落首领依次起舞祝酒,“生女真”完颜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不肯屈尊献媚,险些被天祚帝杀掉。自此,完颜阿骨打决心积蓄力量,起兵反辽。

公元1113元,完颜阿骨打率久受辽国欺凌的“生女真”各部落起兵攻辽,连获胜仗。

公元1115,完颜阿骨打创建金国,定都于今黑龙江省阿城东南,命名为“上京会宁府”,自称皇帝,并改名为完颜旻,即金太祖。

完颜亮没有说出的另一个迁都动机,是由于他系政变篡位。

公元1123元,金太祖在夺取了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之后,于归途中去世。其弟完颜晟即位为皇帝,即金太宗。

公元1125元,金太宗俘获了辽国皇帝天祚帝,辽国灭亡。金国兵锋,指向北宋。

公元1126年,即北宋靖康元年,金军攻陷北宋国都开封。

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就近统治管理新征服的北方(对金国而言是南方)广大地区。

公元1135元,即南宋绍兴五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孙子完颜亶即位为皇帝,即金熙宗。南宋的岳飞主战抗金及秦桧的主和投降均发生在金太宗及金熙宗在位期间。

公元1149年,即南宋绍兴十九年,金太祖的另一个孙子、时任丞相的完颜亮发动政变,杀死了酗酒嗜杀、成性的金熙宗,即位为皇帝。

公元1151年阴历四月,完颜亮即位的第三年,下诏预备迁都燕京。他在诏书中说明了迁都的理由,他说:以前新征服的南部地区(指北宋失去的北方半壁江山),统治未稳,边防未宁,法令未具,所以设临时机构加以镇守,但那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北方民清而事简,南方地远而事繁,地方官员要向上京会宁府请示工作,往返一次费时半年,不如迁都燕京,位置居中,地势冲要,便于控制四方。完颜亮没有说出的另一个迁都动机,是由于他系政变篡位,很多豪门势族他,他想换个环境,以摆脱敌对势力的牵制。由于抗金名将岳飞已于公元1142年被秦桧害死,多年来南宋君臣偏安江南,求和纳贡,也给了完颜亮实现迁都大计的外部环境条件。

金中都大兴府辖区面积大于今北京市。

为了贯彻迁都的意图,完颜亮还亲自向官员们做说服工作。他对一个叫梁汉臣的官员说,我栽了200棵莲花,都没有成活,这是什么原因?梁汉臣心领神会地回答说:“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指会宁府)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梁汉臣还说:“燕京自古霸国,虎视中原,为万世之基。”完颜亮迁都燕京之后,在莲花池栽种了大量的莲花,今天北京还有莲花池这个地名和遗迹。

完颜亮派官员梁汉臣、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去燕京营建宫殿城池。还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描绘北宋宫殿,呈完颜亮审阅批准,依样仿建。营建宫殿的木材取自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营建城墙的黄土取自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史载当时自涿州至燕京运土的方式,是用大批民夫排成人墙,“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涿州至燕京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见《顺天府志·金故城考》)。史载完颜亮为加快建都进度,曾多次赏赐工匠民夫,其中公元1151年阴历八月那次,赐每人帛一匹,合银一两。工匠民夫们因劳累、瘟疫死亡的也为数甚多。

在完颜亮的严厉督催下,上百万军民工匠奋力劳作,只用三年时间,燕京新都的宫殿城池基本完工(后期工程仍在续建)。

公元1153年阴历三月乙卯日,完颜亮下诏正式迁都燕京。为此,他特意改元,建新年号为“贞元”元年,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官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危害自己,完颜亮还下令彻底捣毁旧都上京会宁府的宫殿宅第,夷为平地。

完颜亮模仿辽国的“五京”制度,宣布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立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金中都大兴府下辖十县一镇,十县是大兴、宛平、安次、漷阴(今通州)、永清、宝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一镇是广阳镇(今丰台区)。辖区面积大于今北京市。

大安殿基址在今白纸坊立交桥北端东侧,于前建设“西厢道路工程”时被发现。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辽燕京城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城墙平面呈正方形,周围27里,共开有8个城门,东面是安东门、迎春门,南面是开阳门、丹凤门,西面是显西门、清晋门,北面是通天门、拱辰门。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今北京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

金中都城是环绕着辽燕京城扩建而成的。城墙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北城墙与辽燕京城北墙重叠,东、南、西三面向外扩展,周围36里,面积约为辽燕京城的1.8倍。共开有13个城门,东面是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南面是景风门、丰宜门、端礼门,西面是丽泽门、颢华门、彰仪门,北面是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

中都城中心的皇城东西向窄,南北向长,其基址重叠在今广安门南滨河路一线,平面呈长方形,周围9里,共开有4个城门,东面是宣华门,南面是宣阳门,西面是玉华门,北面是拱辰门。

皇城之内是宫城,有宫殿36所,排列九重,正殿是大安殿,是皇帝上朝和典礼的地方。大安殿基址在今白纸坊立交桥北端东侧,于10年前建设“西厢道路工程”时被发现。

皇城之内还建有太后寿康宫、太子东宫、妃嫔十六宫、文楼、武楼、来宁馆、会同馆等宫殿楼阁。

金中都的皇宫完全仿照北宋故都开封皇宫的样式,承袭北宋末年奢华浮艳的风格。其部分建筑构件,大部珍宝陈设,也是当年从开封掠来的原物。

清代官书《日下旧闻考·宫室》中说,金中都的皇宫“其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宫)、汉建章(宫),不过如是。”

皇城西门玉华门外,是皇家园林同乐园,建有柳庄、杏庄、瑶池殿、鱼藻池等胜境。鱼藻池又名太液池,在今白纸坊立交桥西侧鸭子桥路西端,解放后经过疏挖,命名为“青年湖”,现已无水,池底生满野草。

公元1153年底,金朝的社稷坛落成,用以祭祀土神和谷神。金朝的太庙名“衍庆宫”,用以供奉先帝的神主牌位。

完颜亮还将先帝的皇陵也迁移到金中都来。新建的皇陵在西郊大房山云峰寺,并设置万宁县负责保护和管理,后改名奉先县,元朝时改名房山县,即今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下建有谒陵行宫,名为“磐宁宫”。

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馆。

公元1155年阴历十月,金太祖、太宗、德宗(完颜亮之父,被追尊为德宗皇帝)灵柩运至中都,停放在皇宫正殿大安殿。阴历十一月,先帝灵柩入葬新建的大房山皇陵。这件事标志着完颜亮迁都程序至此完成。

自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建立中都,至金贞祐二年(12)金宣宗迫于后起之雄蒙古成吉思汗的频繁进攻,迁往北宋故都“南京开封府”,至金贞祐三年(12)中都城陷落,被蒙古军彻底捣毁,金中都共存在63年。在这63年中,金代为北京地区留下大量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馆。1990年在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工地发现的城墙水关遗址(已辟为博物馆),现存于昌平区铁壁银山的法华禅寺塔林,都是金代遗存。举世闻名的永定河卢沟桥,更是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的,当时叫广利桥。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感受山区的孩子在收获季节采摘的乐趣。

2.懂得父母等亲人关爱自己,自己也应当关爱他们。

3.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强,有一颗善良的热情的心。

4.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5.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感受山区的孩子在收获季节采摘的乐趣;懂得父母等亲人关爱自己,自己也应当关爱他们;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强,有一颗善良的热情的心。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3.初步做到端正、整洁的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写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发挥自己想象力、,学习有创意的阅读。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激发创作兴趣,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知道北京市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知道作者是怎样赞美北京的,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和搜集材料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的民俗文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的风味小吃有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北京的.(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二、新授。

1.这首诗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为什么作者说“唱不够”、“道不尽”?

4.有感情地读读你最喜欢的段(为什么喜欢它)。

5.再看全文,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结构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尤其是最后一节与开始的第一节完全相同,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再一次表白对北京的爱,抒发作者唱也唱不够、说也说不完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情结。

6、想不想用你得笔也去描写咱们的故乡北京,去过()名城也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我还是最爱咱们的背景不说()的()也不说()的()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便生出一片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自己说一说,写一写。

7、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把它谱成曲子,就成了一首京味歌曲,想欣赏吗?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三、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2.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汉字,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

有的同学都背下来了,背给大家听听,评一评谁背的。

二、课文还为我们带来12个生字朋友,用以前的识字方法,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记住字形。

坛旋韵佳浓。

边记边组词。

府厨厦。

肴浆耸。

指导书写。

你认为那个字最难写,老师和你一起写强调写字格式、要求抄写词语。

三、布置作业。

1.听写生字词,检查一课的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作业辅导。

2.听写字词。

甜丝丝、脆生生、细悠悠、密茸茸、京腔京韵、名厨佳肴、甘美芬芳、大厦、高耸、耸立、旋转、客厅、浓厚、豆浆、厨房。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三

“月是故乡明”,这一句简简单单、清清浅浅的诗,却道出了每个人的心,透过窗户,仰望夜空中的那一轮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明日,看着那陪我成长的月亮,我想到了我的故乡——北京。

我的故乡没有上海那样发达,也没有西藏那样落后,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一个有着850年建都史的城市所散发出的雍容华贵、大气、磅礴之势,不光如此,它还有着胡同深处隐藏的平民精神和王府宅院显露的贵族气质。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会被其感染,有着那种其他城市人所没有的什么事都乐逍遥的精气神。这种精神是北京人特有的。

我的爷爷就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他是丰台长辛店的,那里是卢沟桥事变的打响地,小时候,爷爷常常给我讲那的故事。他有着“三乐精神”,那十分让我佩服。

一乐是“助人为乐”,爷爷虽搬到楼房,可住不习惯,便搬到了一楼,老北京有个习惯,那就是吃面条要在外面吃,最好还有着小风,那感觉百试不爽,爷爷就有这个习惯,然而在外面,又难免见别人有麻烦,比如车坏了,问路……,他总是放下碗筷去帮助别人,这样,一顿饭下来,没40—50分钟吃不下来。

二乐为“自得其乐”我爸妈时常加班,我又上学,奶奶天天去参加老干科活动,爷爷一人也倒自得其乐,爷爷时常去茶楼听戏,要么就听半导体里的相声。想象一下,在一个冬天,你在北京茶楼里,喝茶听戏,边看边欣赏雪景,真是别有一翻风趣,要不要来一出《挥泪斩马谡》呢?唉,这就是我老了以后最大的愿望了。

三乐为“知足常乐”,爷爷一年四季也没穿几套衣服,而且全是警服(爷爷以前是劳教警察),爸妈买啥也不要,十分知足,正因为这样,脸上时时刻刻都有着笑容。

我相信这种北京人的精神会伴着我长大的,我爱北京的一景一物,可我更爱北京人的精神。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四

这首诗歌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北京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的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本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本课课文是诗歌,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3、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1、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首歌你们熟悉吗?对,我们的课文就来源于这首歌的歌词,在作者的笔下,美丽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你是从哪里看出他爱北京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一)第一小节。

(1)读相关的句子。

(2)根据相关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3)再读句子。

(4)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的内容。

1、谁能读出“我”对北京的这种喜爱之情呢?

2、出示: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谁能介绍一下这些地方?

4、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积淀。而作者却说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7、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觉得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谁来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句话的?

这样的感情应该怎样读出来?

8、再来读最后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要重复地写一段话?

9、请你带着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再次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10、齐背课文。

11、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令人喜爱之处,有选择地填到括号里,然后读一读。

出示投影:我去过()名城,也走访了不少()。()地告诉你,

我还是最爱咱们的北京。

不说()的(),

也不说()的()。

唱不够(),

道不尽()。

单想那(),(),便生出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四、小结。

大家对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五

曾在北京郊区插队。大学毕业工作后,曾任北京工业学院分院团委副书记,北京市经委政治部干部处、市委工业部干部处副处级干部,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级组织员,经济干部处副处长,经济干部二处副处长、处长,经济干部处处长。

2003.04-.09,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2006.10-.05,北京市委。

2007.05-.04,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

2013.07-.11,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北京行政学院院长。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六

吕锡文,女,汉族,1955年7月生,浙江宁波人,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4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北京工业学院分院纺织工程系机织专业)。曾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北京行政学院院长。

2月2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扣押在案的吕锡文受贿所得财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七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东方古都,还记得我们上册书中读到的红墙、黄瓦,读到的京剧、茶馆,读到的胡同、四合院吗?它的庄严,它的神圣,它的神秘,它的内涵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中外读者。北京是个老人,也是个新生儿,它在前进,它在描绘着新的宏伟蓝图,它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它要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

在《北京亮起来了》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高耸的大厦、川流的汽车,绚丽的广告、明亮的橱窗、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这亮 不仅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而且还指北京已成为了一颗东方明珠。

课文开头说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间描绘了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夜晚的装点,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不夜城,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结尾用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总结全文。教学时,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直观图片或文字资料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抓住中心句,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言朗读,体会感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用犹如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北京认识多少呢?能来说说吗?(学生自由谈论。)

2.师:今天,老师再一次带大家去北京旅游?看看这次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师为导游,生为旅客。)

1.(课件:飞机起飞声。)

2.师范读课文,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图片配画外音)。

3.师:想进一步细细游览吗?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

4.师:说说你游览后的感受。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5.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走进北京。我这里有四辆大巴士,这四辆车将带大家去四个不同的地方。但首先得买票。师出示票(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繁荣昌盛、幢幢高楼、)请轻声读读这些票,再自行购买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检票,读对了,才能加人旅游团。

6.师:检票完毕,要上车了。请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四辆车将去哪儿?(生再次读文)

7.确定四辆车的驶向(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

8.自行选择,上车(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3.4.5)。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认读生字,反复读课文,做到读通读熟。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第二小节

1.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二小节,你在游览长安街时,看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幢幢高楼。并作直观理解。

3.做做小导游,向没有去长安街的小朋友介绍介绍(边指图,边介绍)。

4.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了解长安街了吗?(让没有选第二小节的学生也运用这些词语说话。)

第三小节

1.读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理解犹如。

3.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4.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第四小节

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四小节,你在游览商业街时,看到了什么?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八

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心得体会(文/刘克东)。

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心得体会文/刘克东2011北京图书订货会(bookexpobeijing)于1月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出版行业的盛会,北京图书订货会影响巨大,享有“出版行业风向标”之誉,是出版业界最为重视的一项盛事。在中心副总编刘耀辉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作为先头部队,于1月4日抵达北京。此次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除整体了解少儿图书出版信息外,我重点关注了三类图书:传统文化启蒙类、儿童文学类、世界经典名著类。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1.目前,少儿图书的出版可谓是风生水起,几乎各家出版单位都进军少儿图书,竞争力度进一步加大。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出版投资力度,放开步子,敢想敢做,全力增加图书品种,提升图书品质。2.儿童文学板块仍是各家出版单位的重点板块,而且作家资源重复占有现象严重。目前,各家出版单位除继续推出老一批知名作家的作品外,开始批量推出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新生力量的作品,如中少社的“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上海儿童文学新十家”等。此外,像名家儿童文学精选集、儿童文学获奖书系等仍是层出不穷。3.从订货会上可以看出,现在的儿童读物在封面、开本、装帧设计上越来越讲求创新,封面吸引人,版式新颖,已成为图书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因此,除保证图书内容的前提下,少儿图书必须在封面、装帧设计上有所创新、突破,才能赢得市场。4.绘本图书发展势头迅猛。之前主要是引进版绘本做得较多,现在除引进版外,很多出版单位都推出了中国原创绘本。原创绘本大量出现,形成了与引进版抗衡的局面,形成了当下的一股出版潮流。

故乡是北京教案篇九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优美的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生字卡片

二 次 备 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自由说。

其实,夜晚的北京城也很美。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课文中出现的这些生字词带同学读一读?

夜幕降临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五光十色 络绎不绝 华灯高照

长安街 勾画 喷泉 王府井 紫禁城 一束束 一幢幢 繁华 辉煌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小窍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2.讨论交流: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 )就亮起来了。

3.你觉得夜晚的北京城里什么地方最美?把描写美景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吧。

4.师生赛读。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谁能美美地给大家读一段课文。(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许多优美词语,看一看谁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2.生读,交流:

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紫禁城。(在黑板上贴出四个景点的名称)

3.现在,选择你喜欢的景点,开始今天的游览吧!别急,先看看导游的要求。出示自读提示:

(1)从2-5段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自由读。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细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了这个景点的美,画出来,读一读。

(4)同桌交流学习体会,并美美地读一读你选择的内容。

4.全班交流,师点拨突破难点。(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说到哪个景点介绍哪个景点)

(1)东西长安街

a.你看到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指导说话:来到长安街,我看到了-----引导读句子。)

b.哪些词语写出了长安街亮起来了?

借助图片感知: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c.如果现在正是华灯初上,你漫步在长安街街头,身处点点灯光之中,闪烁的灯光如银河从天而降,想象你就身处其中,你能美美地读出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吧!

(2)环形路

a.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犹如”换一个词读一读吗?

b.你能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吗?

c.读,评读,引读,男女分读,齐读

(3)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商业街、王府井、紫禁城。感知“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等词语。

(4)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二、回顾全文,深化情感。

1.看插图,让学生再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北京的赞美之情。(说一句赞美北京夜晚美的话)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呢?

三、拓展延伸。

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书籍等,组织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我们居住的城市美丽的夜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