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19:06 页码:10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实用8篇)
2023-11-11 11:19:06    小编:夜紫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写好总结需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要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总结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总结和思考。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一

让人紧张的期末考试被时光老人悄然地带走,迎来期盼已久的快乐寒假。在这个寒假里,我们一家老少回老家,过一个热闹而意义非凡的大年,我还亲手放烟花!这对于胆小的我,是个突破与的意外收获!

在临近元宵节的晚上,经过近千里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我美丽的家乡--湖南。一路上,看着这里郁郁葱葱的大树;闻着这里清新的空气;听着这里鸟儿动听的歌唱,疲劳的感觉顿时消失,与深圳的繁忙相比,真感觉这是到世外桃源呀!一下车,外公热情地迎接我们到温暖的屋里,饥肠辘辘的我们,马上就吃上香喷喷的团圆饭。

团圆饭当然少不品元宵。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或为实心,或带馅儿,陷主要有豆沙、白糖或包些核桃仁、花生米之类的,人们一般把元宵放进锅里煮,几分钟后,便煮熟,把元宵盛进锅里,再加点汤,哇,圆圆的元宵像是一只只小鱼,在碗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咬一口,真是好吃极!元宵又叫做“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元宵是在晚饭时吃的,吃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东西,寓意来年幸幸福福、团团圆圆。

紧接着,我们看着家家户户到处张灯结彩,我们也不甘示弱,准备放烟花。走出大院的门外,来到一个大坪上,抬头仰望,只见一轮皎洁的月亮和两盏大大的灯笼,把夜晚装扮的格外明亮灿烂!

开始放烟花,爸爸拿出一个“小向阳”放在空地上,点燃引线之后,迅速地跑回来。“砰”绚烂的烟花犹如花朵一般在天空中绽放,放眼望去,天空被烟花占据,五彩缤纷的,像春天的花儿一样艳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光彩夺目!我们一边观看,一边高声喝彩,就连一岁多的弟弟也被着这美丽的烟花征服,总是一刻不歇的他竟然站在烟花前发呆!

这时我忍不住要拿出我最喜欢的一种烟花:烟花棒。爸爸点燃它,它立刻闪烁出迷离的光点,就像无数温柔的小精灵在跳舞。我深深被它吸引,终于克服胆小的毛病,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勇敢地握住它,来回在空中挥舞,在一旁激动的妈妈马上用相机记录这珍贵的突破瞬间,并不停地夸我,太棒!太漂亮,就像花仙子一样!

弟弟看到我这么投入,也在旁边呆不住,闹来闹去的也要亲自来放烟花,于是爸爸也给他点燃一根烟花棒。他一抓到烟花棒,立刻兴奋起来,随舞动的烟花手舞足蹈的,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看他那见牙不见眼样子,我们都被逗乐!你若见这场景,肯定也会忍俊不禁的!

然后,爸爸又拿出更精彩的“彩珠筒”来,迅速点燃它,我紧紧地握住彩珠筒的棒子,随着“砰砰”的声音,天空又出现五颜六色的花朵,就像一把把打开又合上的彩伞,让人看得痴迷。我们振奋地数着每一颗开放的“彩珠”,就像给家人与朋友们送出新年的一个个美好愿望。茫茫的夜空在它的点缀下,更是美不胜收!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个个烟花相继点燃,让我想起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啊,烟花响起,温暖大地。辞去冬天又迎来春天,新的一年在美丽的祝福声中开始,我祝福大家在马年里平平安安,心想事成,马到功成,多写作文,多活奖品,生活就像烟花一样精彩而美丽!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二

元宵节到了,我们学校开展了“庆元宵”活动。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元宵节,汤圆当然是主角。我们邀请了高菲的奶奶到我们班级来教我们包汤圆:高菲的奶奶把事先揉好的面粉条发给我们每人两条;然后教我们怎么把长条面揉成一个个“小足球”。我们先是照着高菲奶奶的样子揉出一个个“小足球”;接着用大拇指抠,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小足球”变成“小饭碗”了;随后我们把两碗馅料拿了出来,一碗豆沙馅,另一碗是黑芝麻馅。我们开始给“小饭碗”盛“饭”了。不一会儿,我的两个“饭碗”都盛得满满的了。最后,高菲的奶奶教了我们完成元宵的最后一步——封口。

终于,滚圆滚圆的汤圆诞生了!我们把一个个“战利品”放人锅内。“哇!好好吃的汤圆,这是我们做的吗?”我们不禁有了一点自豪。

做好了汤圆,该去赏兔子灯和猜谜语了。

我兴高采烈地跑到一楼大厅。此时大厅里悬挂着各种各样的彩灯:有红红的莲花灯,有金黄色的鲤鱼灯,有可爱的兔子灯,还有会转动的宫灯。这些彩灯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看得我眼花缭乱。“哇!”我站在灯下不禁感叹道,“这些灯可真漂亮呀!”赏玩了彩灯,该去猜谜语了,我冲人了猜谜的人潮中。我一边想,一边记,不一会儿又沉浸到了谜语的海洋中去了。

就这样,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三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佳节――元宵節,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老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老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老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老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四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一转眼寒假已经接近尾声,心里有着些许遗憾的同时也迎来了我最最期盼的元宵节,因为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看花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几乎一整天我都是在期盼者天黑中度过的。好不容易等到天黑,匆匆吃过晚饭,我便拽着妈妈赶往广场。一路上前去看花灯的人流如织,而我却是在人流中奋力争先的小鱼,拽着妈妈不断地越过一个又一个前行的游人,要不是妈妈非得紧紧攥着我的手,我早就从人流的上头“飞”过去了。

近了近了,远远看见广场上灯火辉煌,把天空都映得变成了亮红色。一走到广场边上,我更加地兴奋起来。哇——花灯的种类真多啊,有“五福临门”、“金猴献瑞”、“八仙过海”、“悟空腾云”、“花果山”等等各式各样的巨大花灯,让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也许是猴年的缘故,这些花灯多多少少和“猴”有关。快看“五福临门”花灯,看到那喜庆红火的颜色,仿佛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平安幸福的祈盼。再往里面走就是“金猴献瑞”,身披金甲的送悟空高站云端,笑呵呵手捧蟠桃,仿佛要递到我的身前一般。铁拐李、何仙姑、张果老、曹国舅、吕洞宾等八仙各显神通,乘坐着巨大的葫芦飞驰在碧波大海上。再往前面看,啊!原来是《花果山》中的群猴,有的上蹦下跳,有的爬树攀枝,有的挠头抓耳,有的采摘鲜果,有的追逐打闹,好不热闹,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花果山一般。

太多太多的花灯我都看不过来了,只是不停地随着人流慢慢前行,而我的思绪仿佛游历在一个又一个美轮美焕的花灯世界中。

今晚的花灯,形态万千,意境万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直到八点半,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花灯街。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五

也许老师是为了让我们过个愉快的正月十五吧,3月5日下午一节活动课,值日的同学“学雷锋”去了,剩下的同学就做作业;一节写字课,老师讲了讲新学期的“规矩”,也就没事了,还是剩下的时间写作业。这样放学了,大部分的家庭作业已经做完了。

本来计划是要到滨河路上看灯饰的,因为舅舅来了,所以就不去了。舅舅指导我写了一会儿毛笔字,然后我又把电视调到3月3日《中国谜语大会》的回放上,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中间有同学打电话,叫到楼下放花炮跳火堆。玩了一会儿,玩得真高兴。

回来快10点了,本来应该睡觉了,我又把电视调到3月2日《中国谜语大会》的回放上。奇怪的是节目表上没有,只好从下午3点的一档节目快进到20:04的《中国谜语大会》。

其实3月4日我做完作业,就看了当天的《中国谜语大会》回放(幸亏爸爸多花钱买了回放功能)。我看到23:30,还没看完,就被爸爸喊着睡觉去了。

随着观看,我和爸爸的猜迷水平越来越高了,一会儿我猜对了,一会儿爸爸猜对了;谁猜对了就说一声:恭喜我猜对了,恭喜你猜对了。过了一会儿,我说:我猜对了你怎么不恭喜我?爸爸说:我猜对了你也没恭喜我呀。我俩哈哈一笑。

不知不觉又到11:30了,还是没看完,我只得依依不舍地睡觉去了。

总算过了一个又愉快又长知识的正月十五。

学习和欣赏妙趣横生,隐喻得当,富于巧思的迷语真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这也是一堂赏心悦目的语文课,我真为迷语这种中国式的智慧拍案叫绝!

西北师大附小。

指导老师:黄雪松。

三年级:韩泽薇。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六

今天,花灯亮了,如果你们想看花灯,就跟我来吧。

花灯的种类有很多,有“海豚戏水”、“武松打虎”、“空城计”、“蓬莱阁”……那蓬莱阁里有有八仙: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他们身怀绝技,各显神通。再看景阳冈上的好汉武松,把老虎打得“嗷嗷”直叫,多么威风啊!

向前看到了海豚从水面上跃起,又跳进水里。有的海豚用嘴尖顶球,可真是一绝啊!在迪士尼乐园里的米奇和他们的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

还有个花灯,有五个孩子舞龙灯,小孩子们有的舞着龙灯,有的舞着龙珠,在场上出现了龙腾虎跃的局面,让人看了真是开心极了!

还有神舟七号飞船里的宇航员太神气了!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正在向观众招手致意。

今年的花灯真是太漂亮了!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七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儿时是唱着这首歌谣、打着灯笼寻来每年的正月十五的。

盼过十五、盼打灯笼、盼正月十五闹花灯。儿时对正月十五的向往,不亚于对春节的企盼。那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闹花灯情景,令人心驰神往。

单说十五的灯笼,就有十几种,像龙灯、蛇灯、猴灯、飞灯、牛蛋灯、走马灯等等,形状各异,各具特色。在这些灯笼中,数最多的是牛蛋灯,因为这种灯笼制作起来简单,买起来便宜,玩起来痛快。那灯的架子是用刮去内瓤的高粱秆的外皮扎制的,中间圆圆的,两头收口,因为形如牛蛋,故称为牛蛋灯。刚过初五,那些做灯笼生意的人就用大大的竹筐装上上百只这样的灯笼,走街串巷,吆喝叫卖,那时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样的灯。

最华丽的要算走马灯了,灯的架子也是高粱秆扎起来的,只是用的部分不一样。走马灯用的是高粱秆最上端的细细圆圆的那一段,根据灯的不同部位,截取不同的尺寸。这种灯做起来颇费功夫,且技术含量高。村里的相爷是扎这种灯的高手,他扎出来的灯形如古代的钟楼,古朴典雅。灯扎好之后,相爷还会在灯上做上很多的装饰。比如用颜色艳丽的纸做成各种花朵,装饰在灯笼上。最称奇的是,灯的内芯装有用纸剪成的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灯内的蜡烛点燃,这些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就会在灯内旋转,看相爷的走马灯,如同观看一场有趣的皮影戏。

正月十五闹花灯,十四就开始了。在我的家乡,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打灯笼叫试灯,就是看看这灯笼有没有问题,为次日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闹花灯做好准备。正月十五的晚上则是正式的闹花灯了,那天晚上,孩子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天刚擦黑,便按捺不住地点起了自己心爱的灯笼,一个个从自己家兴高采烈地走出来,顿时,整个村子星星点点,红火热闹起来。我们这帮孩子,也便在村头疯闹嬉戏,比试谁的灯笼最美。有好事者,常常做出些恶作剧,指着别人的灯笼大呼,灯下有只大蝎子!打灯笼者不知是计,慌忙提灯细看,哪里知道,灯笼歪倒,蜡烛点燃了灯笼。正月里哪来的蝎子?等醒悟过来时,一盏漂亮的灯笼早已化为乌有。

其实,正月十五闹花灯不只仅仅十五那天晚上,正月十六还要熬灯,也就是看看谁的灯笼里的蜡烛还没有燃完,那一夜都要尽情地熬下去。这还不算,这闹花灯的日子大概要持续到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期间,晚上你都会看到一拨接一拨的民间杂耍,有玩旱船的,有玩“猪八戒背媳妇”的,还有踩高跷的。这一拨一拨的人,穿上古装,脸上涂满了颜料。每一拨玩杂耍的,前面总有两个高高挑着灯笼的人,远远地吸引你的视线。等到了近前,他们卖力地表演,总做出几个滑稽动作,逗得看热闹的人前仰后合。他们不图别的,只是图个喜兴。

听老人说,正月十五那天要是下雪了,就会出现好年景。盼望今年家乡的正月十五是个雪打灯的夜晚,风调雨顺,我默默地祝福我的家乡,“雪打花灯好年景”。

正月十五作文300字篇八

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美好。可还有一些人却远离自己的家乡、亲人,如武警战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元宵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

元宵节虽然有很多习俗,但我只喜欢其中的一种——猜灯谜。

记得元宵节那天,我吃过晚饭,就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去。小区的花坛边,人群早已聚在一块儿,我高兴极了。

放过鞭炮之后,灯谜会正式开始了,人群早已把花坛围得慢慢的,那是我真的知道什么叫做人山人海了。一片大红灯笼所包围,一个个红灯笼上挂着一张张纸条,一张张纸条上有一个个谜语,看得我是眼花缭乱。突然,我和一个谜语撞来了,我想:既然会撞上,那就是有缘,那就想这个吧。这个谜语是“双木非林心相连”(打一字)。我心里暗暗喜,幸亏我早有准备,老妈让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许多谜语,我也刚刚还留意了这一条,现在派上了用场,两个目再加一个心,不就是想字。

我便接下纸条,拿到了主持人面前:“这是想?”主持人反问我:“你为什么会认为是想?”我说:“你看,两个木,就是木目,心相连就是下面那个心”主持人问:“你确定?”我有点心慌了,虽然我在网上看到的是想,可以不一定对啊!我慢慢吞吞的回答“我,确定。”主持人大叫“答对了!让我们来恭喜这位幸运的小朋友”“哦耶!”我欢呼起来,一蹦三尺高。主持人送给我一个孔明灯,我手里拿着它十分高兴,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因为这是我自己通过我的努力和勇气得到的!”(虽然有点碰巧哈)。

回到家后,我赶紧跑到楼上拿了一个记号笔,在上面写了我的愿望和名字,希望它能成真。

猜灯谜真的有意思,明年的正月十五我和大家一起来这里猜灯谜,获得更多的孔明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