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1:40:36 页码:9
最新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通用19篇)
2023-11-11 21:40:36    小编:夜紫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怎样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这是解决当下教育难题的关键。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一

抗战期间,有一位女游击队员,她勇敢、善战,她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一次激战中,她不幸中弹被俘,审讯她的日本军官用尽手段折磨她,可她至死都没有说出和部队有关的任何信息,她就是赵一曼。

赵一曼,四川省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她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就在学生中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35年秋天,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第三军主力转移后,她率领第二团留守在珠河根据地,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敌人的兵力。部队在滨绥铁路北边的一个山沟里作战时被敌人包围。

赵一曼和战士们经过一整天的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不足而失败。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由于她伤势很重,敌人怕她很快死去,便连夜进行审讯。敌人问不出口供,就用马鞭子抽打她的伤口,但她坚强不屈,怒斥敌人,毫不动摇。

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来,不幸又被敌人追捕回去。日军为了从她口中获取情报,对她的用刑不断升级。

日军用竹签钉她的十指,又把烧红的钢针钉进她的手指和脚指。日军随后又给她灌掺有小米和汽油的辣椒水,还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乳房,最后用刀剥她的肋骨。

日军折磨了赵一曼几个月,都无法撬开她的嘴,决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经工作过的珠河。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

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珠河(现尚志县),赵一曼牺牲前,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随后,被日军开枪打死,年仅三十一岁。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二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赏析。

第二句一说“跨江渡海走天涯。”,以笔者粗浅的文学知识来看,涉江和跨江相比,前者着重体现诗人的艰难处境,徒步跋涉过江水都要为国斗争,跨江则着重表现诗人的豪迈。

从语境分析,感觉前者“涉江”较为妥当。全诗前半段在于体现诗人的艰难处境,后半段着重体现诗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三

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xxx,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xxx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xxx、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xxx主义”、“中国xxx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四

暑假,我去哈尔滨旅游,一条静谧安宁的大街和绿树掩映下的街心公园吸引了我,原来这就是著名的以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和一曼街心公园。

这刻起,我被赵一曼深深吸引。回到家,我立刻去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废寝忘食地读完了《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的故事》讲述了赵一曼短暂的一生。赵一曼出生在四川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五四"运动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走上了反对封建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参加抗日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腿部受伤,落入日军的魔爪。

落入魔爪的赵一曼,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汽油、火烙,直至惨绝人寰的电刑,可赵一曼誓死不屈,宁死也没有吐露任何情报,并写下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感人诗篇。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英勇就义。

每每读到这儿,我都会再次翻阅书中赵一曼的生前像片。她清瘦漂亮,身上弥漫着浓浓的大家闺秀的书卷气,这样一个端庄柔弱的女子,在日本军的残酷摧残下骨断肢残,体无完肤…她那坚定的信念、不可动摇的意志,该是怎样的刚强啊!她用一颗赤诚的心点燃了生命之火,燃烧出青春的光华,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敬佩,为之感动。

如果说赵一曼是钢铁铸就的,一点也不为过,可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充满母爱的温柔之心。当敌人至终也无法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情报决定处决赵一曼时,赵一曼给年幼的儿子留下了催人泪下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啊!母亲因为反满抗日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宁儿啊,希望你赶快长大,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她的爱,波澜壮阔,表现了一个母亲临终时对骨肉亲情的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日益强盛,但我们决不能忘记这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取的。是啊,他们用鲜血、青春与生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没有炮火、没有硝烟的和平世界。回顾历史,重读《赵一曼的故事》,我一定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拼搏向上,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祖国的未来!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五

赵一曼是一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女战士,她坚定地信仰着共产主义,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她的故事令人深受感动,不仅展现了她的勇气与决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赵一曼表现出无私无畏的精神。赵一曼年幼失去父母,家贫与孤立使她更加懂得互助与拼搏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在日本侵略时期出生的孩子,她亲身见证了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忍。在这一背景下,她决定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战斗。尽管她知道这条道路艰难坎坷,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展现出了伟大的无私无畏的精神。

第二段,赵一曼展示出坚定信仰的力量。赵一曼相信共产主义的理念,深信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公正。在她参加党的活动期间,她非常积极地学习共产主义的理论,并致力于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这种坚定的信仰不仅使她坚守自己的初心,也使她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段,赵一曼展示了顽强不屈的毅力。赵一曼在战斗的前线遭到了种种困难与挫折,但她从未轻言放弃。她不畏艰险,在敌人的追捕中逃脱,不断地寻找机会继续参与抗日战争。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句话:“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正是因为她的毅力与坚持不懈,才使得她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

第四段,赵一曼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坚守自己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生活中会面临困难与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相信自己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第五段,赵一曼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赵一曼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与逆境,永不言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她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力量。她的故事永远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赵一曼的故事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她的坚定信仰、无私无畏的精神、顽强不屈的毅力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和激励,都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留下了一部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伟大篇章。让我们怀念赵一曼,学习她的品质,将她作为我们前进的榜样,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六

赵一曼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但是她却突破封建,勇于开创新生活,是一代新兴女性。其中一件事情也表现了赵一曼永不放弃的心,赵一曼被捕后,日军对其进行了折磨,本来就受伤的赵一曼禁不住折磨,伤口发炎,性命垂危。日军怕赵一曼去世,于是就将赵一曼送去医院进行了治疗并且监督。

赵一曼被捕后,腿部受伤严重,起先日军的如意算盘是希望能从赵一曼口中套出有力消息,于是先队赵一曼的腿部进行了简单治疗。醒后日军先来软的让其自己交代,但是赵一曼不从,于是日军就对赵一曼使用了酷刑。还用马鞭戳赵一曼的伤口处,本来就腿部受伤严重,体力不支,还受到了严刑拷打,并伤上加伤,赵一曼好几次都痛晕过去,生命垂危。伤口发炎,日军怕赵一曼死了,白做了这些工作,于是将赵一曼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加以监视。

赵一曼期间逃出过魔掌,但是又被重新带回了地狱,日军的酷刑很残忍,电刑,辣椒水等各种残酷刑罚都在赵一曼身上用过。各种酷刑都不能打倒赵一曼,她始终坚贞不屈。

日军多次未从赵一曼口中得知消息,最终决定处死赵一曼。日军将赵一曼绑在车上游街示众,最后枪毙了赵一曼。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七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勇敢地站在抗日战斗的最前线,积极参与抵抗日军的斗争。她以纯洁的爱国情怀,坚定的信仰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赵一曼故事的讲述,我从中体会到了她的品质和精神的力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五段式的结构,讨论我对赵一曼故事的心得体会。

首先,赵一曼故事给了我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赵一曼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她从小就热爱祖国,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当日军侵入中国领土时,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抗日救亡斗争。她在艰苦的条件下组织起人群,带领群众组织进行游击战。通过她的勇敢和决心,她给了我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无论生活中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我都应该像赵一曼一样,坚定地面对,永不退缩。

其次,赵一曼故事激发了我热爱祖国的情感。赵一曼在游击队中坚韧不拔地抵抗着日军的侵略,在纷乱的战争中守护着祖国的疆土。她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应该时刻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而努力奋斗。赵一曼的故事告诉我,只有对祖国心怀感激和热爱,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为祖国的信仰付出一切。

第三,赵一曼故事教给了我坚定的信仰将带来奇迹。赵一曼虽然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她始终相信正义和公平会战胜邪恶和不公。她的坚定信仰和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敬佩和支持。我从赵一曼身上学到了,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仰,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只有拥有坚定的信仰,我们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第四,赵一曼故事告诉我承担责任是每个人的义务。赵一曼不仅仅是在抗日战争中守护着祖国,她还对人民负有深厚的责任感。她带领群众组织展开抵抗运动,保护平民免受日军侵害。她的行为告诉我,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都应该有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承担责任,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最后,赵一曼故事传递给了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赵一曼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战胜困难。在无论多么困境的时刻,她都能够积极地面对,并鼓励身边的人始终保持信心。赵一曼的故事教会了我,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怀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总之,赵一曼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品质和精神的力量。通过她的故事,我学到了勇气面对困难、热爱祖国、坚定信仰、承担责任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些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我们就能够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并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八

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九

这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中一位女战士真实的形象。她,就是威震敌胆,被誉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距这个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战场数千公里之外,大后方的四川宜宾市翠屏山半山腰上,坐落着家乡人民为赵一曼建立的纪念馆,馆里保存着新中国开国将领陈毅元帅的题词:“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7日生于宜宾县一个地主家庭。在家乡求学时期接受“五四”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3岁的赵一曼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她曾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等职务,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组织农民建立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秋,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

一份尘封的日本档案,记录了赵一曼牺牲前的遭遇:“七月二十六日对赵一曼女士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赵一曼女士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杀害,年仅31岁。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给唯一的骨肉一封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

历经岁月更迭、时代变迁,女英雄赵一曼仿佛从未离去,她留给后人无尽的精神财富。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

赵一曼,浙江省临海市西瓜渡镇人,中国共产党成员,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勇的抗日英雄。她在抗日战争的年代,为了抗击侵略者,不顾一切地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她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令人敬佩,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赵一曼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革命女战士的英勇与牺牲,更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和力量。

赵一曼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当时的社会形势非常严峻,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战斗。然而,赵一曼并没有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淹没,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她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她不惧困难,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赵一曼身上闪耀出的那种信念之光,会不断鼓舞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坚持正确的方向,并在面对困难时永不放弃。

赵一曼的故事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抗战年代,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人心中的火焰,使得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侵略者。赵一曼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中,毅然成为了一名特务,为人民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行动告诉我们,爱国主义不仅是在平时说说的口号,更是在关键时刻坚定行动的信念和意志。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不仅要说爱国,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赵一曼的牺牲与英勇无畏,让我们对她充满敬意。赵一曼为了革命事业,始终坚守信仰,她的勇敢与坚忍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担当精神。她在被捕时仍然从容坚守,没有泄露半点机密,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尚的革命品质。赵一曼的牺牲也让我们惋惜,她如此年轻就不幸离世,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然而,她的牺牲也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她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和平,为了千千万万人民的幸福,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她的英勇与牺牲鼓舞着我,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了正义和真理的奉献是无限的。

赵一曼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当代年轻人应当学习赵一曼,增强自己的信念和担当精神,更加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社会事业中。我们应该牢记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我们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正确的信仰和行动,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赵一曼的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深入的思考。她那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彻底奉献,都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赵一曼的精神,不断奋发图强,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一

赵一曼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女英雄,她的故事穿越时光,激励着后代的青年一代。赵一曼的事迹是中国抗战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她的故事的研究与了解,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心得和体会。

首先,赵一曼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退缩。赵一曼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但在日军的侵略面前,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八路军抗日游击队,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在游击队内,她积极参加各项战斗任务,表现出了坚强和勇敢的品质。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其次,赵一曼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赵一曼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她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在敌人的炮火下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她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要积极投入到社会发展中去,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此外,赵一曼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坚持正义和真理。赵一曼曾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我要让敌人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容侵犯的,我们有着反抗的力量!”。她坚信正义和真理的力量,不畏惧敌人的威胁。她的坚持和勇气启发着我们,让我们明白正义与真理的可贵,要勇敢地去追求和维护。

最后,赵一曼的故事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生活。赵一曼生活在战乱的时代,她目睹了无数的悲剧和牺牲。她希望的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一个没有战争和伤害的社会。她的故事让我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无情,更加珍惜当前的和平生活。我们要为实现和平而努力,要传承和发扬赵一曼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总之,赵一曼的故事给我们的是一种鼓舞和激励。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要坚持正义和真理;要珍惜和平生活。赵一曼的故事在我们心中燃起了一支火炬,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我们要铭记她的事迹,传承她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二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字淑宁,四川省宜宾市白花镇白花场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赵一曼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

1923年赵一曼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6月30日晨,赵一曼被追敌二度捉捕,受到残酷的刑讯;

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她留有著名诗篇《滨江述怀》等,其故里四川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10年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三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爱国英雄,有推翻封建社会的孙中山,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有弃文从武的徐向前,还有宁死不屈的邓中夏其中,最让我敬佩至极、感动无比的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的故事。她,就是令人可歌可泣的赵一曼!

赵一曼从小就有不屈服的精神。她的母亲想用绣花来收住她的心,可她在九个月里没有绣出一朵花来,反而读了许多革命书籍。九一八事变后,她在一次战斗为了掩护主力军队突围,不幸中弹被捕。敌人对她百般折磨,可她却毫不屈服。敌人百般无奈,只好将她处死。她在马车上游街示众时,她也毫不为惧,高唱《红旗歌》,群众们感动地落泪。临刑前,赵一曼还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她真是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啊!

在抗日期间,女英雄赵一曼那么地爱国;在和平年代,少先队员们也同样热爱祖国!每个星期一,同学们总能庄重严肃、衣衫整齐地参加升旗仪式。在仪式上,大家总能严肃地注视着国旗,端庄地敬队礼,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高声唱国歌!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向赵一曼学习,像她一样,做个勇敢而坚强不屈的爱国者!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四

赵一曼,女,汉族,四川省宜宾县人,中共党员。1923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年仅31岁。

考入黄埔军校,巾帼不让须眉。

赵一曼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在进步青年、大姐夫郑佑之的引导下阅读了《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新书刊,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1923年冬,赵一曼加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并担任共青团地委妇女委员、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1927年初,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军事学校的第一批女学员。在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下,赵一曼和其他女兵们一起,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在训练场上,赵一曼既学习了指挥作战,也能够手持步枪冲锋在山道和树林;政治课上,李达、许德珩、恽代英等教官的理论讲授,则更加坚定了赵一曼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留给宁儿的一封遗书。

别子出关的赵一曼,在沈阳、哈尔滨等地从事抗日活动,后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任政委。1935年11月5日率部队同日伪军作战中为掩护战友转移受伤被俘,在狱中与日伪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斗争。1936年8月2日,日寇将赵一曼押赴刑场。

囚车到了珠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县城时,敌人问:“你有何要求?”赵一曼说:“要纸和笔,我要给我的儿子写信。”在囚车中的赵一曼,饱含深情地给儿子写下: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狱中诗彰显民族气节。

誓志为人不为家,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是赵一曼女士的狱中诗。从此诗中可看出赵一曼性如烈火、意志如钢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革命气概。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日本战败后,战犯大野泰治一直保留着赵一曼在狱中写的诗的纸片。在被要求交出时,他像对待圣物一样,先是立正站起,给纸片敬了个军礼,然后跪地忏悔说:“我一直尊敬赵一曼女士,她是真正的中国女子。作为军人,我愿把最标准的军礼给我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个人,我愿意下跪求得赵女士灵魂的宽恕。”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五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在这如河的岁月中,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爱国民族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代人。

1935年冬,抗联在举行庆祝红军长征胜利的晚会时,营地被敌特发现。危急关头,赵一曼命王团长带人突围,自己留下掩护。她胜利完成了任务,但自己身负重伤,被捕人狱。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换不来她的口供,敌人怕她死去,便将她送到医院医治。在医院里,她仍渴望重新回到战场上去。护士小韩和董看守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与她一起从医院逃出,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日寇绝望了。1936年7月1日清晨,赵一曼英勇就义。

读了《赵一曼》这本书,我有许多感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滴滴鲜血换来的,我们中国儿女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六

1935年11月的一天黎明,2团被敌人包围在道北区的一个山沟里。激战一昼夜突围,部队伤亡很大。团长王惠同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道北区委书记兼2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指挥战斗时,一条大腿受贯通伤,骨头被打碎。22日,她和3个人转移到3区春秋岭附近一户农家时,被xxx米振文发现。米振文报告第3“讨伐”队队长张福兴,张福兴带伪军将农舍包围。战斗中,赵一曼左腕被打穿,失血过多,昏迷后被俘。

从在珠河见到被俘的赵一曼,到10天后又将其押送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继续关押、审讯,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都是个重要角色——让我们看看1962年5,月他作为战犯在押期间写的供词:

“这个妇女,穿着一件黑棉衣,腰下被血染着,脸伏在车台上,一个十八_九岁的姑娘坐在她的身旁照料她。伤者头发散乱,大腿的裤管都被血灌满了,在不断往外渗。

我担心她马上死掉,得不到口供,从而失掉可能的情报,急忙走到她的身旁,叫喊道‘起来!’她从容地抬起头来看着我,看见她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我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步。我让远间(即伪珠河县首席警务指导官远间重太郎——笔者)找个适当的审问场所。远间同县公所的翻译詹警卫商量之后,决定在马料房的高粱垛上进行。从审讯中,知道她叫赵一曼,二十七岁,在妇女抗日会工作,家庭是个富户,本人受过中国女性的教育。在以上这些问题上,她态度坦然,答语明快。

当问她关于赵尚志部队的事时,她回答:‘关于抗日联军的事,我不知道。’。

我问她是不是xxx员,在党内是什么地位。她回答说:‘我同xxx没有关系。’我问她:‘为什么进行抗日活动?’一听这问题,她一下子提高了声调,作了义正辞严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我的问题,不如说是对日军的控诉。她说:‘我是中国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的行动,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对于日军目前在珠河县的行动将怎样想呢?中国人反抗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xxx外,别无出路。你们日本人口蜜腹剑。’接着她就‘日本军是保卫中国不受他国侵略’,‘日满一德一心’是‘兄弟之邦’等问题作了揭露。她那种激愤之情,在我看来简直不像个身负重伤的人。她对日本军固然很义愤,但讲得有条有理,使人一听就懂。当翻译把她的话向我翻译时,赵一曼就盯着翻译的嘴,生怕他翻不全似的,翻完了又继续讲,滔滔不绝,确是个有口才的人。我不知不觉地成了她的宣传对象了。”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七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女同志,她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赵一曼的一生短暂而充实,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通过学习赵一曼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心怀感激,并努力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首先,赵一曼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定的信仰。她在十七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通过短暂的工作,她发现革命才是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入党后不久,她就主动请缨到抗日前线去参加敌后抗日工作。这种对理想的坚守和坚决行动,令人钦佩。赵一曼高度认同共产主义思想,坚信革命和解放的光明未来。她的坚定信仰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告诉我们只有坚守信仰,才能超越个人利益,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去奋斗。

其次,赵一曼的故事展现出了一个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共产党员,她总是把革命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当时,她在河南豫西的华西山区开展抗日工作,为农民谋取利益,帮助他们进行土地改革,提高生活水平。她放弃了个人的幸福,为了国家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赵一曼无私奉献精神的真正体现。这证明了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其三,赵一曼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坚持正义和公平。在她的领导下,农民们举起了反武装贼、反黑道的旗帜。她组织起来的农民队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的安全,推翻当地的剥削者和压迫者。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赵一曼的故事鼓励我们要敢于站在正义一方,要勇敢地去斗争,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赵一曼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智慧。她迅速地认识到国共合作是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西山区的创立者之一。她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正确的决策能力,这让我们明白顺应历史潮流可以使我们赢得先机,取得胜利。

最后,赵一曼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她的生活虽然短暂,但她为革命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巨大而伟大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改变历史,可以创造奇迹。她的精神和勇气鼓舞着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告诉我们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坚强地面对挑战。

总之,赵一曼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故事,它向我们传达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通过学习赵一曼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和境界,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发扬赵一曼的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共同努力。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八

赵一曼是抗联战士们的贴心人。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原来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原来是缴获敌人的战利品,不是拿老乡的,赵一曼高兴地收下了这只粗瓷大碗。开饭时,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端给赵一曼,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一幕被炊事员老李看在眼里,他没有吱声,眼睛里却含着泪。

第二天,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赵一曼把它送给七班的战士们当菜盆了……现在,这个碗被保存在我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成为永久的纪念。

与赵一曼有关的故事篇十九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故事主要讲述了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宁死不屈的感人事迹。

在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而被捕,日军为了从口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部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严酷的刑讯。身负重伤的痛的几次都昏了过去,仍然没有说出有关抗联的任何情况。

在百般酷刑折磨下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也很值得我学习。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可以学习的精神,比如说遇到事情坚强、不害怕,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好好学习,多长本事,将来报效祖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