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们的田野(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1:04:52 页码:9
我们的田野(精选10篇)
2023-11-11 21:04:52    小编:夜紫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是未来的规划的基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需要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总结是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

我们的田野篇一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钢琴、田野的挂图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运动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

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

我们的田野篇二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电子琴、录音机。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屈。老师教。案网;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我们的田野篇三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电子琴、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

五、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学生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田野的美景。

我们的田野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8个生字,认读1个字;先填空,再读词语。

能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品: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

查阅资料:无。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数:两课时。

板书设计:

我们的田野篇五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一、导入。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我”

3、华南虎。

五、小结。

六、拓展。

我们的田野篇六

知识:学会8个生字,认读1个字;先填空,再读词语。

能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品: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会生字;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

生字卡片、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喜欢唱歌吗?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要想学会必须先学会歌词,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通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看着拼音读正确。

2、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检测。

(2)词语检测:

海面稻田起伏(做动作)好像(说一句话)。

平静(说近意词)荷花肥大成群(的什么?)芦苇野鸭。

3、带着字词朋友再读课文标出小结。

4、分小结读课文,其他生评议。

5、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读。

三、读思感悟,体会田野的广阔美丽。

(一)第一小节: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汇报:

(1)理解“为什么说无边的稻田像起伏的海面?”

(2)像想稻子在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的`样子,读读。

(3)理解词语:碧绿无边。

(4)指导朗读:从心情到感受。

(二)第二小节:

1、读第二小节,找一找湖中和湖边各有什么?用曲线画下来。

2、理解“开满了荷花”(学生贴图)——指导朗读。

3、理解“肥大的鲤鱼”——指导朗读。

4、理解“藏着”的妙用(句子比较)。

(1)湖边的芦苇中,有成群的野鸭。

(2)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5、指导朗读本小节。

(三)读全文,体会田野的美丽、广阔。

四、播放音乐,背诵课文。

五、小结:

我们来到美丽的田野,欣赏了美丽的风景,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了优美的乐曲,我们多幸福啊!把我们的收获说给或唱给爸爸妈妈听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歌词或唱歌曲。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二、学习生字:

(一)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为它找到生字朋友。

2、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记忆字形。

3、同桌互相记忆,比比谁的方法巧。

(二)检测汇报:

1、认读卡片并组词。

2、小小老师教大家记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巧。

(三)指导书写。

1、观察占位,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

2、汇报后边说边做记号。

3、描一个红再书写一个,找到难写字。

4、指导难字:碧、绿。

5、把生字再写一个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数笔画:

碧鲤绿肥。

2、填空再读一读:

()的河水()的稻田。

()的海面()的鲤鱼。

我们的田野篇七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 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六、文章结构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5、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6、 “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八、文章主旨

我们的田野篇八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无边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平静的湖中。

开满了荷花。

金色的鲤鱼。

长得多么的肥大。

湖边的芦苇中。

风吹着森林。

雷一样的轰响。

伐木的工人。

请出一棵棵大树。

去建造楼房。

去建造矿山和工厂。

森林的背后。

有浅蓝色的群山。

在那些山里。

有野鹿和山羊。

人们在勘测。

它们埋藏着多少宝藏。

高高的天空。

雄鹰在飞翔。

好像在守卫。

辽阔美丽的土地。

一会儿在草原。

一会儿又向森林飞去。

我们的田野篇九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一、导入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 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 “我”

3、华南虎

五、 小结

六、拓展

我们的田野篇十

教学形式:

综合课。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教材分析。

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学生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田野的美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