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华传统节日资料(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6:33:16 页码:13
最新中华传统节日资料(优质12篇)
2023-11-27 06:33:16    小编:lookoud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总结是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总结需要简洁明了,但也不失详实。请大家一起阅读下面这些精选范文,相信会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一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但我对春节情有独钟,因为春节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万象更新。春节和其他节日一样,有很多习俗,比如放烟花、放鞭炮、贴春联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也很特别,这是我第一次在梅州外婆家过春节,而且我还学会了贴春联。

除夕当天,我们都起得很早,大人们忙忙碌碌的,我和弟弟妹妹们在院子里玩。舅舅招呼我帮忙贴春联,我和表弟赶忙跑过去。舅舅问我,知不知道春联上下联怎么贴。我仔细一看,两张红纸上分别写着和顺满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门的左右两边怎么贴呢?从左往右念?还是从右往左念?我被难倒了。

你再看看这个!舅舅从旁边抽出一张要短很多的红纸,上面的字不是竖着写的,是横着写的。新更象万?舅舅,这个什么意思啊?我疑惑地问舅舅。哈哈,这叫横联,你从右边往左边念念看。万象更新!我懂了,要从右边往左边念!我抢着回答。大表弟还是没听明白,在一旁不停地摸脑袋。舅舅接着说,古人写字时习惯从右边往左边写,现在很多人写春联也还是保留这习惯。我们面对大门,这横幅是从右边念起的,所以我们要把这副春联的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我和表弟都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还有这么多学问呢!

我和表弟合作把对联翻过来平整的放在地上,用刷子蘸上浆糊均匀地刷在对联的四个角,舅舅把春联工工整整地贴在大门上。上联:和顺满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联:万象更新!我和表弟把贴好的春联大声读了一遍。这时,外婆和舅妈都围过来了,夸我们春联贴得好。

新的一年,万象更新!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这新的一年里努力进步,有新的收货。我希望自己能好好练字,来年春节,我要贴上自己写的春联!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二

亲爱的外国友人:

你们好!

你们可能还没有来过中国吧?在中国的西南有一座拥有3000历史的魅力城市——成都,我是一名家住成都的男孩。

在离我家不远的乐山市,有一个特别的节日——“龙舟会”在激烈地进行着。龙舟会的历史也非常古老,每年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会有数十万乐山周边的人沿江观看,他们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举行的活动。我好想带您一起看看这精彩绝伦的现场啊!

看,龙舟比赛开始了!各色各样的龙舟如箭离弦一样驶出!它们可以名副其实的“龙舟”哦:整条船就是一只昂起头的龙,龙头形的船头高高翘起,船身矫健,船末如龙尾入水。船头上还放着一面很大的鼓,船长手握鼓锤有节律地用力击打,为划船的健儿们加油鼓劲,整个满面顿时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

龙舟迅速地在江面上前行,身着一色传统服装的十四名健儿分列两边,他们的头上都扎着红色的飘带,赤裸着上身,奋力地划动船桨,江面上水花四溅,如白雾一般的水花里,隐约可以他们强健的肌肉,阳光下闪闪发亮。他们在鼓声的激励下高声喊着号子,整齐划一地狠劲猛划、奋力冲刺!

只见他们都拼命划着船桨,每一次桨儿入水都咬牙紧绷,谁都不想拖队友的后腿。飞快向前的龙舟划过水面的地方溅起滚滚的白浪,像是每条船后都有个“白色小尾巴”。

比赛已到中场,乐声、锣鼓声更是响彻江面,“呜哩哇啦”、“咚咚咚咚”……;龙舟上号子高亢,岸上人群的呼声震天,传遍大江两岸,“一二!一二!”、“加油!加油!”……这场面,真是“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啊!

比赛渐进终点,健儿们咬紧牙关使出最后的力气冲刺,岸上的每个人都使出全身力气为他们加油,期盼着、等待着。最后,一条龙舟首先撞上红线,“冠军”诞生了!船手们用自己的努力拼搏赢来了胜利,赢来了队友们的热烈拥抱和人群的阵阵欢呼!

乐山的龙舟会是不是很有趣?除了比赛龙舟,这一天他们还会举行“抓鸭子”、“放漂流灯”等很多有趣的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美味的食物在等着你们噢!别犹豫了,快来吧!来中国成都的乐山做客!

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你们的中国朋友: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三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不少呢。八月十五中秋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而最让我难忘的是春节。

早上,我被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叫醒了。妈妈告诉我,今天是春节了,我们要去采购年货。吃过早饭后,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向超市走去。只见超市里人山人海的。货物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柜台上。中国红到处都是,看起来喜气洋洋的。人们都忙着选购自己需要的年货。我和妈妈、爸爸不一会儿就挑选了一车的年货,付完帐以后,我们就拎着东西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些鞭炮呢。

因为今天是春节,我们中国的习俗是吃饺子,所以我们全家要包饺子。我看到饺子馅妈妈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那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从盆里拿出和好的面,先用手揉成一个长长的小圆柱形,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饼胚。然后,爸爸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他用手把面饼按扁,再用擀面杖,擀成了圆形的饺子皮。一张张面饼,原籍了,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中间还有一个小坑呢,就像一个张开的小碗似的。(这个地方可以细致的描写)只见姥姥拿起饺子皮,把饺子馅放到饺子皮中间,一对折,一捏,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包好了。我只负责把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帘子上。不一会儿,一帘子饺子就包好了。一个个胖乎乎的,就像金元宝似的。

我听见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也出去放鞭炮了。放鞭炮真是太有意思了。噼里啪啦,乒——乓——,热闹极了。

这个春节真是太让人难忘了。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四

太阳刚刚露个头儿,龙潭山人山人海。门口有卖甜滋滋的棉花糖的,有卖香喷喷的`茶叶蛋的,还有卖多种口味的粽子的。为什么这么早就人山人海呢?原来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节日之一,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爱国诗人,他写了好多诗呢!

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少,登山就是其中之一。天刚微微亮,我们一家就穿好了运动服,套上了运动鞋,开车来到了龙潭山。我们一边往山上爬一边聊着天,很快我们就到了龙潭山的山顶。我向下看去,山下的人像小蚂蚁一样,还在陆陆续续往上攀登着,远处的景色也美不胜收,丝带似的江水蜿蜒曲折,一条条马路上车水马龙,四周群山环绕。

佩戴五彩绳和香包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山顶的小货车里有各式各样的香包和五彩绳。看得我和姐姐眼花缭乱,每一个都那么精致,让我们爱不释手。最后,我们选了一样的香包和五彩绳各自带好,彩色的绳,叮当作响的铃铛,真是太可爱了!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端午节的粽香一直围绕在我身边,久久不散,让人久久难忘!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五

又忆端午节每当栀子花开,粽子飘香时,我就想起小时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农村,在我们家乡端午节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记得在端午前半个月的时间,父母会吩咐我们小孩去河边摘芦叶,用来包粽子。听到父母的吩咐,我们就像接到圣旨似的,几个同龄的小孩一起兴高采烈地奔向河边,只见河两岸长满了苍翠的芦苇,叶子又宽又长,随风飘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手里都已是满满的芦叶,我们会用稻草把芦叶扎成一个个小捆。扎累了,大家会坐在河边,挑出一片芦叶轻轻一卷,再用槐树的刺将其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边一吹,立刻发出清脆的声音,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吹起来,那声音一声高过一声,起此彼伏,煞是好听。这时闻声而来的父母会阻止我们,说这样会招来蛇群,不安全,现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说法。芦叶摘完后小孩们嬉闹着,哼着小曲满载而归。到家后,父母会将我们摘的芦叶用绳子串成一圈挂在屋檐下,这时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芦叶。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外婆会早早的起床,在厨房里烧上一大锅开水,将芦叶放在开水里浸泡,这叫烫芦叶。还没起床的我远远就闻见一阵阵芦叶的清香,于是立马起床。这时外婆已将烫好的芦叶放在一个木质的长桶中,桶边上放着一个淘米的竹篮,里面盛着雪白的糯米。

这时外婆会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就是把芦叶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齐,并用剪刀将芦叶的根部修剪掉,这样外婆包粽子就会节约不少时间。芦叶剪好后,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芦叶往手里一夹,掰成一个锥形,用小碗江将米倒入锥形中,并用手指轻轻的弹几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将米弄实;再将锥形意外的芦叶部分往上轻轻一翻,在往下一绕,而后用经过开水烫过的稻草仅紧紧地扎在芦叶的外面,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外婆会根据家里人的不同爱好包上各种夹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实心的。外婆的手很巧,会包好几种形状的粽子有,三角锥体的,四角锥体的,六角头的等。粽子包好后,外婆会马上将粽子放到铁锅里煮,只见炉膛边堆满了木材,炉膛里的火很旺,红红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脸上,此时铁锅里不时飘来粽子的清香,看着这一切,我感到特别的美好。大约三四个小时之后,粽子就熟了,外婆会将第一个拿粽子给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外婆开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会永远留在我幸福的记忆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六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很多,什么春节啦、元宵啦、中秋啦……但是我最爱过端午节。

但是,在民间流传最有影响力的说法是它是对两千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左徒”,由于他主张联齐抗秦,遭奸人陷害被流放。在楚京郢都失陷后,屈原悲痛万分,决心用生命警告当朝统治者,唤醒人民保卫祖国。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抱石跳进了汩罗江中。渔夫们驾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骨,还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设立了端午节来纪念屈原。你知道吗?端午节在我们云霄可有许多风俗呢!

包粽子,是家乡人最隆重的活动。每当端午节快要来临的时候,大人们便忙着采苇叶、打糯米、蒸咸肉。到了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忙着包粽子。端午节一大早,令人垂涎浴滴的粽子便上桌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插艾叶,是家乡人喜爱的一种驱邪方法。端午节前大人们就张罗着寻找茂盛的艾叶,将它插在门框上。据说,艾叶能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药味,可以阻拦恶鬼降临,消灾避邪。虽然知道不科学,但家乡人仍然按风俗办事,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时候。赛龙舟那天,人们潮水般涌向漳江两岸,我也在欢乐的人群中,翘首以盼比赛开始。

碧波荡漾的江面上,几条龙舟整装待发。龙舟上的小伙儿们个个英姿飒爽。

鞭炮声一响,龙舟立刻争先恐后地向前划去。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划桨的健儿竭尽全力,奋力追赶。岸上,锣鼓声、叫喊声此起彼伏;江上,龙舟们你追我赶,欢呼声响彻云霄。

我爱端午节,爱端午节那诱人的粽香、芬芳的艾、热闹非凡的龙舟赛。我更怀念忠贞不屈的屈原,怀念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是一个繁忙的节日,要准备许多东西。春节要吃美味可口的饺子。

啊,饺子多么的美味!此味天上没有,只有地上才有。白白的饺皮,新鲜的红红的肉,各种调料,只要它们一组合,就变成了美味的饺子。轻轻地咬上一口,简直是太好吃了!

一开始,我还不会包饺子,自从妈妈教了我之后,我就开始包了。包饺子前要准备雪白的饺皮,新鲜的肉和干净的水。

先把饺皮摊在手上,然后用勺子舀些肉馅放在饺皮上,接着用白白的手沾一下干净的水,在饺皮的外圈涂上一层,最后把饺皮合上,要捏紧。

妈妈把我包好的饺子,放入烧开的水中。不一会儿,饺子便熟了。我闻到一种浓浓的香味,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口感棒极了!

春节,除了吃饺子,人们喜欢挂灯笼,贴对联。

春节的习俗很多,春节是那么的忙碌,忙都忙不完。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八

五彩绳寓意着祈福纳吉,有着辟邪的作用,而且还非常漂亮,这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之一。一大早,我刚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心爱的五彩绳,戴在了手腕和脚腕上,我心想:既然五彩绳有祈福纳吉的作用,那我就许个愿来试试吧!

许完愿后,我兴高采烈地跑到姥姥那里,姥姥正在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而且粽子还糯糯的,非常好吃。这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另外一个原因。看着姥姥熟练的把粽叶错开折叠成漏斗形状,把米和红枣放在里面,然后折叠粽叶,用马莲缠绕4-5圈,系上活扣。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羡慕的对姥姥说:“姥姥,您教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着对我说:“好呀,但是包起来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哦!”我模仿着姥姥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怎么也包不好,里面的食材都从缝隙里流了出来。我就偏不信邪,“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不厌其烦的尝试下,终于包好了一个胖胖的粽子。我还在上面做了记号,等蒸好了,我要亲口把它吃掉。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蒸煮,粽子的香味飘进了屋子里,终于出锅喽,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了我亲手包的粽子,拨开叶子,一个白胖胖的小娃娃呈现在眼前,我“啊呜”一口,咬上去,“好甜呀,都甜到心里去了。”我美滋滋地说。

我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就差一个划龙舟了,要是能去划龙舟……”这时,爸爸走过来问我:“为什么中华传统节日这么多,唯独只有端午节和一个人联系到了一起?”我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一脸疑惑。于是,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屈原费劲心思想救楚国人民于战争带来的水深火热之中,但最终因排挤和陷害未能挽救楚国灭亡,他伤心欲绝,愤然投江。那些深受屈原关心爱戴的人民,为了怀念屈原,便将端午节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首古诗就由此而来。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那些真正爱国为民、甚至为国家付出生命的人,才能被人们永远流传。我不禁想到了最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些在国庆阅兵上的抗战老兵、还有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的英雄,他们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即便我不能向他们那样奋战在一线,但是我也要做一个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那样一个有爱国情怀的少年。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家国情怀。一颗爱国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九

每年的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在冬至这一天,白天在一年中是最短的,黑夜在一年中是最长的。冬至还有吃汤圆等习俗,真是有趣极了!

到了冬至这一天,我最欢的是做汤圆。下午,妈妈教我做了汤圆,一开始,我经常把汤圆包坏了。这时,妈妈手把手教我,并鼓励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加油!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在妈妈细心地指导和帮助下,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不仅味道特别好,而且心里也美滋滋的,有一种成就感!

过冬至真是太有趣了!听说吃了汤圆还可以长一岁呢!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十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o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j: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樱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二、元宵节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v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清)董舜民:百枝火树千金裕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三、清明节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情人节诗词〈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清)姚燮: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六、中秋诗词《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七、重阳节诗词〈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王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重九〉(元)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十一

小朋友们,你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对啦,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天我们会赛龙舟、吃粽子,今天呀我就准备和妈妈一起学包粽子。

妈妈已经提前泡好了粽叶、糯米,还准备了一些其他配料。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先拿起粽叶,两头向上一卷,就卷成了一个甜筒似的形状,接着往里面装糯米,再放入几个红枣,然后又放了一把糯米,用手轻轻压一压把表面铺平,最后把粽叶折好用绳子捆紧后,一个可爱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妈妈行云流水的动作,我心中暗暗赞叹,妈妈真是太心灵手巧了,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也勉为其难地包好了一个。

包完粽子,我们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粽子一个一个放进锅里,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好像在哼着小曲,大概一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便煮好了。

闻着粽香,我早就馋得口水直流了,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上一大口,糯米是香的,红枣是甜的,香和甜的味道混在一起,十分可口。一旁妈妈还给我讲起了故事,原来很久以前,有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死,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并且竞相划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约定成俗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吃着美味的粽子,听着有趣的故事,我觉得这一天真是太有意义了!

中华传统节日资料篇十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了腊月,家家户户都放鞭炮、看春晚、吃团圆饭。如果你在街上散步你就会听见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一家放完,下一家就放了起来,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放鞭炮是过年的一个习俗,过年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每年年底有一种怪兽,它头上长触角,尖牙利齿、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出来害人,人们苦不堪言。

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放鞭炮、贴春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兽就被吓跑了。

过年的习俗有很多,比如穿新衣、吃团圆饭,其中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过年了,爸爸会开着车去亲亲家,我最爱的是去外婆家,外婆就很热情的走出门来等我,外婆每一次给我的压岁钱很多,我非常爱我的外婆。

我喜欢和姐姐一起去外婆家收压岁钱。我喜欢春节,喜欢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样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