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黄山作文字(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0:59:08 页码:11
2023年黄山作文字(实用12篇)
2023-11-27 00:59:08    小编:夜紫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题。接下来是一些名人的励志语录和名言,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鼓励。

黄山作文字篇一

黄山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十一黄金周我们全家一起来到了黄山,领略了黄山壮丽的美景。

10月2日凌晨4:00,我们就跟着旅游车开始了登山之旅。车窗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山风习习,寒意阵阵。一路上车子绕着“s”形,不知绕过了多少个弯,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云谷,由此乘缆车上山。

坐在缆车上,举目眺望,山峦重叠,像依次腾起的海上惊涛,一浪高过一浪,层层叠叠。漫山遍野的青松,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绿色的海洋里,一棵棵松树青翠葱郁,浓荫如伞,苍劲擎天的枝干直刺天穹,似一位位武士,威严壮丽。它们有的倚岸挺拔,有的独立峰巅,有的倒悬绝壁,忽悬、忽横、忽卧、忽起,真所谓“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黄山的第一美景——奇松。

我们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登上了第一座山“始信峰”,站在山顶极目四望,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山,山,数不完的山,峰回路转,山外青山。这座像插天利剑,那一座像玉柱撑天,另一座像一位庄严的老人伫立天边,俯视大地,还一座山像一位娇羞的少女,用白云作纱布,遮住美丽的面颜。这边看,远山连绵不断,恰似一条长龙飞向天边;那边看,群山重叠,层峰累累,犹如海涛奔腾,巨浪排空。山的色彩有的碧绿、有的青苍、有的灰褐、有的暗紫、有的寸草不生、有的周身披绿。群山的风格也好像各有不同,有的雄奇、有的浑厚、有的俊逸、有的清幽、有的在阳光下气势逼人、有的在雾霭中隐约缥缈。真可谓千姿百态,形象迥异,叫你敬畏,叫你爱慕,叫你流连。我想这就是黄山的第二美景——怪石吧!

此时,太阳早已跃上山头,导游一个劲儿地催促我们赶快去白鹅岭,因为在那里可以看见黄山的另一大奇观——云海。我们沿着一条漫长而狭窄的山路,攀爬了将近二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白鹅岭,这里早已人山人海。有的举着照相机,有的拿着望远镜,大家都在竟相观赏瑰丽壮观的.云海。我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滔滔流水似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绸缎,那么洁净,那么光亮润泽;黄山的云可真静啊,静得让你感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的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了起来。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归来的人都说:“黄山的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下一站是玉屏峰,我们的国宝迎客松就长在玉屏楼的顶上,通往玉屏楼的路非常狭窄,只能一个个排队前行。山路非常陡峭,石梯几乎是垂直的,高达一千八百多米,两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头晕目眩。我紧抓住妈妈的手,挪动着那发软的双腿,小心翼翼地前行。爬了约3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山顶。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已经真实地站在著名的迎客松的面前,只见它一侧松枝伸出,似展臂迎客,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彬彬有礼,在晚霞的映照下更觉得秀美挺拔,美得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最后一站该去温泉了,据说那里的水可以饮用,也可以洗澡,堪称黄山的第四大景观。可是我们早已累得筋疲力尽,双腿象灌了铅似的,挪也挪不动了。我们不得不放弃去温泉享受的机会,这多多少少给我们此次黄山之旅留下了点遗憾,但也给我们再登黄山寻找了一个绝好的理由。

天色已暗,我们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望黄山,远山影影绰绰像几笔淡墨抹在天边。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真是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为我们塑造了如此美丽的黄山!

黄山作文字篇二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堪称黄山美景之“三绝”。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玉屏楼上举世闻名的迎客松,独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气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询云海的探海松——黄山之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黄山之松,松松皆不相同,都独具特色。而“黄山十大名松”更是这群“松家族”中的精品。我就受累做一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挺立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

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峰至莲花沟途中,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俯望游人,似在点头致意。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枝叶茂盛,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侧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指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悬崖石壁中,树干分两叉盘曲生长,角崭髯张,似苍龙卧坡。树高2米,树龄约300年。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高4.6米,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打鼓峰海拔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该松树高17.4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处,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卧云峰侧的北坡,地处海拔1660米,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有游道从辕门中穿过。树高8米,树龄约550年。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黄山松精神正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黄山松,美丽的黄山松,坚强的黄山松,我爱你!

黄山作文字篇三

这个暑假,我有一次愉快的旅行,我去了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游玩。

明朝的徐霞客游览过黄山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我也踏上了“不看岳”的旅途。

怪松、温泉、云海都很漂亮,那奇石更是出类拔萃了!我怀着激动、高兴的心情看奇石。

“看,那有一个仙人,正在指明方向呢!”我兴奋地跑过去,爸爸拉着我说:“世上没有仙人,那是奇石——仙人指路。”我高兴得差点连常识都忘记了。瞧!那有一只“小狗”,正望着天空,这次我很清醒,原来是天狗望月。那里还有一个仙女在弹琴,我仿佛听到了那悠扬的琴声,那声音像在山间回荡,好听极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黄山的奇石让人数不胜数,狮子抢球、双龙戏珠、金鸡叫天都……都让我印象深刻。

走在回家的路上,黄山的美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陶醉不已。

我终于明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含义了,这真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十一假期,我来到了云雾飘渺的黄山,一睹其秀美的风貌。

在乘索道上山的时候,便将整个黄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只见那一棵棵笔直的松树矗立在陡峭的山石间,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想这应该是黄山独有的景色吧!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叹着这顽强的生命力。

下了索道,第一个景点便是赫赫有名的迎客松,远远望去它犹如一位体态婀娜多姿的少女张开手臂迎接宾客的到来。来到它身旁细细地观察着,会发现它的枝叶是针尖状的,密密麻麻的非常茂盛,如同一把撑开的大伞遮住了自己那粗壮的树干。现如今迎客松已成为了黄山的象征,人们争相与它合影留念。

百步云梯由100多级台阶组成,非常陡峭,在百步云梯的顶端有一条蛇和一只乌龟似的石块看守着这个云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龟蛇守云梯”。登上百步云梯,视野格外辽阔,这时的黄山就如同一幅水墨画。远处高低起伏的山脉一览无余,清奇俊秀、连绵不断。

最是让人感动的要数那棵团结松了,乍一看去像是一棵粗壮的大树,细细观察才发现,它是由一棵棵细细的小松树环抱在一起,它们团结一心、同甘共苦,用自己的洪荒之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抵御高处的寒风,才使大家共同生存了下来。如果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这种意识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会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

祖国的山河是如此之美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这么多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黄山作文字篇四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具备天下第一山的美誉,确实如此。黄山坐落于安徽南部,有四绝闻名中外,奇松、乱石、云景、溫泉。

站在黄山脚底,昂着头,凝望着直上云霄的黄山,我禁不住感慨道:黄山可简直雄壮奇险,峰峦雄伟啊!

大家伴着缆车进山。一路上,缆车像毛虫在山中渐渐地爬取。在缆车上看黄山便是不一样,花岗石质的石头看得一清二楚。自然啦,往下看,是无底深渊,也是令人胆战心惊、胆战心惊,一个劲儿地发抖。简直可怕!

来到半山坡,大家下了缆车伴随着导游员赶到玉屏楼,它是观三名字松的最好是地址。迎客松的树技像伸开的手臂,好像主人家在热烈欢迎不远万里的顾客。陪客松挺直地站起着,像2个酷帅的服务员,随时随地提前准备为游人服务项目。送客松的手臂向山脚下斜伸,好像在送行令人满意而归的顾客。

一路上,大家还看到了姊妹松、黑虎松、孔雀松黄山的松柏树全是奇松。由于他们都长在石头里,沒有土壤,沒有营养成分。并且在那么高的山顶,电闪雷鸣的杀伤力更高,可他们都顽强地挺过来了,并且姿势与众不同,绿意盎然。黄山的松柏树可真算得上是在我国的一大奇景了。

啊!总算,大家经历历尽艰辛,又爬上了鳌鱼峰,走上了光明顶。在爬山的道上,导游员时常慢下来,把远方的石头指让我们看,大家沿着导游员的手式极目远眺,勤奋地检索着,想像着。黄山的`石头也很独特。飞上天的,游来游去的,地往上爬的,如果你能进行不凡的想像,一切一应俱全。在其中手机上石、猪八戒读“天书”、老鼠盗油这三块乱石帮我留有了最刻骨铭心的印像,要我迄今还忘不了。

手机上石从反面看像个有无线天线的手机上,已经电池充电。从正脸看,却像个神气十足的大元帅,戴着头盔,头盔上也有一束翎毛呢,简直栩栩如生。

盗油的老鼠约长15米,宽12米,老鼠的左上角的一块石头,如同一盏油灯。我觉得,它一定从而而而出名吧。

猪八戒读《天书》是黄山旅游景区中最相似的,猪八戒披上披风斗篷,盘子坐在石头上,像儒雅的秀才,口中似乎还在读语言。

早已听闻,黄山上的气侯变化莫测,云雾一会儿弥漫着高山,一会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在海拔高度1860米的光明顶上,能够看到黄山的前山和山上,但见山后云雾变幻莫测,有的像翻卷的奔涌浪涛;有的笼罩着黄山,像给它披着很厚棉服;也有的云雾被山风吹来吹去,像马儿,像灰龙,飞奔的速度更快得令人震惊。

啊!黄山的美是神密的,是清幽的,是雄壮的,不愧为天下第一山啊!黄山的美可能令我终身难忘!

黄山作文字篇五

这次暑假,我和妈妈去“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游玩。一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有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和冬雪“五绝”。

来到黄山风景名胜区,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群山连绵,像一个个巨人高耸入云。大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紧张而又刺激。听导游介绍,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呢!

我们选择了乘坐索道上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第一次坐缆车啊!

坐在缆车里向外望去,啊,黄山真美:山体被绿色的植被覆盖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大大小小的松树千姿百态。黄山上怪石嶙峋,岩壁陡峭,有些山体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十分险峻。这时,一道瀑布映入我的眼帘,那水流分为两股,从悬崖峭壁上倾泻而下,像两条飞舞的银色丝带。不时发出了哗哗的水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

下了缆车,我们跟着导游开始爬山,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两岸山峰玲珑俊秀,导游时不时停下来开始介绍:“龟兔赛跑”“金龟下蛋”“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猴子观海”……大自然可真是一个技艺超群的艺术家呀!

一直向前走,我们来到了玉屏楼,终于看到了黄山久负盛名的迎客松。只见它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枝干遒劲挺拔,一侧枝丫斜伸出去,仿佛张开了手臂,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听导游说这棵迎客松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黄山松的代表,也是中国和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迎客松姿态大方,雍容典雅,和它合影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

离迎客松不远的地方有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树,那就是陪客松。你看它枝叶繁茂,苍翠挺拔,仿佛一把撑开的绿色的大伞,陪同着游人观赏黄山秀丽的风光。我们来到树下小憩,一阵凉风吹来,神清气爽,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就差送客松了,可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望了望黄山上的松树,半开玩笑地对妈妈说:“你看,这里的每一棵松树不都是送客松吗?它们的枝丫都是往下生长的。”

突然,下起了毛毛细雨,游客们纷纷穿上雨衣,黄山的百米云梯上,游人排起了一条长龙,仿佛一条五彩的飘带缠绕在半山腰,十分壮观。雨后,一层层雾气升腾而起,从薄薄的轻纱,一直到浓浓的白汤,站在光明顶向远处眺望,山的轮廓若有若无,隐隐约约,整个黄山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仙境一般。我不禁脱口道:“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云雾中。”

黄山,你雄奇险峻,多姿多彩,你的美让人痴迷,令人流连忘返。难怪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

黄山作文字篇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黄山玩。

我们来到山脚下。爸爸让我看那里,我顺着爸爸的手,把目光转移到那儿,我看见一棵高大的、苍劲有力的松树,爸爸告诉我那是“迎客松”。我觉得“迎客松”犹如一位年轻、英俊的军人保卫着黄山。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看到了山顶,我看见了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忽然,我的眼球被一块石头吸引住了,这块石头像有两只狮子,在抢一只球。我想这应该就是著名的“狮子抢球”吧!妈妈走过来,指着我的左边说:“那就是猴子观海”,你看,它多像一只猴子,把手放在额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云海。

我们下了山,由于太疲劳了,妈妈建议在山脚下泡一会儿温泉。

泡完了温泉,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黄山。黄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如果你不去,你将会终身遗憾。

黄山作文字篇七

我去过秀丽的三清山、登过雄伟的泰山、见过云雾飘渺的天柱山……今年暑假我还去了美丽的黄山,虽然这些美丽的景色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让我最震撼的却是黄山的挑山工。

挑山工是很不起眼的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是挑一些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上山。在黄山能看到很多挑山工,他们虽然扛着重物,但他们却走得飞快,比游客快很多,所以他们总会边走边大声喊着“让一让”。

在我刚登黄山时,每当我停下来欣赏美景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地从背后冒出几位挑山工来,冲我大声喊,叫我让开,这让我觉得他们很没素质,是一群粗俗的人。在陡峭的登山道上,我看见前面有一位挑山工在休息。在我们快要超过他的时候,他突然叫住我的爸爸帮忙捡一根树枝,用来撑住他的工字梁。爸爸和这位挑山工聊了起来,问道:“这根工字梁有多重?”他回答道:“大概一百多斤。”话刚说完,这位挑山工又急着赶路了。“一百多斤的重量啊!”我心里想着,“我空着手上山,都累得气喘嘘嘘。更何况他们呢!”这时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股敬意,觉得挑山工很伟大。

看着陡峭的山峰和美丽的奇石,看着这一级级的台阶,看着这山上一栋栋的房子,难道这不是挑山工的功劳吗?假如没有挑山工,山上就没有酒店和食物;假如没有挑山工,就没有上山的台阶和休息的凉亭,我们就欣赏不到这美丽的景色。挑山工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付出。刚开始我有点儿鄙视他们,觉得他们很粗俗,现在想来觉得很惭愧。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在游玩的时候主动给他们让路,而不是让他们扛着重物在气喘嘘嘘地赶路时,还要时不时地大喊,让游人让路。

我想虽然这些挑山工干得都是一些粗活儿、体力活儿,但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今天黄山繁盛美丽的景象!

黄山的景美,黄山的挑山工更美!

黄山作文字篇八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象鼻石”吧,它好像那里有一头大象,它正在用鼻子喝水呢!

在一座堵峭的山峰上,有两块巨石,就像老虎追着一只狐狸。狐狸使劲的跑,可老虎就是贪心不舍。这就是有趣的“老虎追狐狸”。

“老牛看天空”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只老牛,仰着头,看着天空。

每当月亮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漂漂亮亮的月兔翁。它竖着耳朵,对着莲花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月兔叫莲花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仙女跳舞”、“天狗望日”、“老鼠唱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齐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

黄山作文字篇九

美丽的黄山有山谷,还有五彩缤纷的池塘,松树,山峰以及云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如此美妙!多么的神秘!

黄山的山谷很奇特,但我认为最好的是玉谷。有大小颜色池100多个,颜色池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名称。有许多贻贝,像贝壳的海贻贝海滩;有数十米水深,底部清澈见底,像一面天然巨大的玉镜似镜池;有五颜六色的绿珠池,就像一条巨大的白龙在彩虹瀑布中猛扑而,这样看来整个山谷都在发光。

黄山松柏坚韧挺拔,姿态万千。迎宾的松树伸展着树枝,像手臂一样欢迎游客。雪松又高又直,枝干粗壮,像山顶上的一把大绿伞;王松林高大茂盛,树阴面积约400平方米。松树像一只美丽的孔雀栖息在树上。松树的枝干就像孔雀的长尾巴伸展到山谷里。

黄山的山峰奇特而险峻。莲花峰形似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莲花,直插云霄;明亮的山顶矗立在黄山的中心,高耸入云。山顶的乌龟就像一条大鱼在山顶上跳跃,呼吸着山上的云朵,期盼着龙的离去;天都峰,巍峨壮观,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绵连山,众多秀峰,每一种都是自己的一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美丽。

黄山的风景真的很迷人,我真希望祖国到处都有这样一片蓝天,真想找机会再爬一次黄山啊!

黄山作文字篇十

月亮出来了,暮霭像一层蟑翼般的轻纱,把黄山遮得绰绰约约。喧哗了一天的黄山,渐渐变得静谧,只是奔腾欢唱的溪水和低吟慢啸的松涛仍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恋情。

不知是这流泉松涛的召唤,还是受了黄山暮霭的诱惑,我们决意夜踏天都峰,趁着这难得的清风明月,去聆听这认黄山的迷人的旋律,去欣赏这夜黄山迷人的风采。

幽蓝的天幕上,明月如银盘喷射出清冷的寒辉,引我们上路,几颗稀落的星星也不甘寂寞,眨着眼睛伴我们同行。远处飞瀑拍击岩石的轰鸣声和着松涛的阵阵呼啸,好似一首交响曲,又像一曲古老的歌谣,领着我们一步一步走进一个童话世界。于是我们便成了巡行在林中的小矮人,沿着山间缠绕的石径,去寻访白雪公主的踪迹。

穿白龙桥,上慈光阁,攀金沙岭,越青鸾桥,过山寺,我们来到了蟠龙坡。举目四望,那叫天门的金鸡变成了携手上天都的五老,望月的玉兔和拜观音的童子正在虔诚地抚掌膜拜,月光给它们镀上银辉,使它们更栩栩如生。天都峰似一堵巍峨的飞墙,直耸青天,山与天际相接,在皎洁的闪光下勾勒成一组剪影,如骏马奋蹄怒驰,又似群仙欢聚,或产,或坐,或卧,好个超凡脱俗人间盛会!我们陶醉了,仿佛随着皎洁的月光弥漫起的羽翼,向着这奇异的境地飞升。

走,登天都!

手扶铁索,一步一步小心地走过奇险的回峰曲路,山一点一点地被踩在脚下,云雾在身边缭绕,仿佛伸手可及。当你伸出手去,调皮的云儿又从你的指缝间溜走。古人曾云何年向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今夜,我们便要骑着脚下这数百年来石匠们斧凿而成的鸾鹤去游天都,去踏云,去追月。

我们终于登上了峰巅,成了天都仙客。正待饱览这迷人的天都月景,隐约间,山巅另一边竟有阵阵笑语,是群仙在欢聚吗?喂,你们好!他们是从更为险峻的天都旧道攀援上来的。

来,为天都之夜,为我们的相逢,干杯!我们在群仙万堂席地而坐,以茶代酒,摆开了野宴。开怀畅饮香醉的黄山茶,畅饮这迷人的`朋光山色。

清光溶溶,夜雾缭绕;天色茫茫,山风满襟。欢歌笑语,润着月光在云雾里久久飘荡……。

这就是天都峰月夜。就是这样的生动而神奇。它的美激起我心中情感的浪潮。

大自然啊!我爱你,爱你创造的每一件杰作!

祖国!我爱你,爱你无限美好的锦绣河山!

黄山作文字篇十一

大年初三,我和家人游览了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黄山。

由于赶上节假日,黄山游人如织,人山人海。我们排着队,在人群中艰难地挪动向前。突然传来一阵“让一下,让一下”的吆喝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两个轿夫抬着轿子过来了,上面坐着一位带着墨镜的老太太和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轿夫每人肩上都挂着一块汗巾,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他们一边请求着开道,一边还要抬稳轿子确保安全,这份工作可真是不容易啊!

山路越来越崎岖,越走越险峻。队伍由之前的四个队列并成了一个队列,原本只需要走30分钟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天渐渐黑了下来,眼看着离下山的索道站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耐心所剩无几,开始抱怨起来。有人说“索道怎么这么慢!”有人说“站那么多保安也不管管”,有人说“以后再也不来黄山了”小孩子哭闹着,大人们推搡着,吵闹着。

突然,队伍安静了下来,抬头一看,原来是挑山工!重重的货物把他肩上的扁担压得弯弯的,他的右手还杵着一根扁担当作登山杖,走累了就用扁担撑着,原地休息一下,再继续往上爬。听他说,黄山有许多挑山工,他们每天4点就开始干活,一担足足200斤,往返一趟要3、4个小时,可以挣到100块,每天要往返两趟!听到这里,大家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回到家,挑山工的背影久久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那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新的一年,挑山工精神将一直鼓舞着我,让我攀上知识的高峰!

黄山作文字篇十二

暑假的一天,我和奶奶去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玩。

那天,我和奶奶早早起床,骑摩托车出发去黄山头。不一会儿,黄山头的轮廓映入我的眼帘。远远望去,青山如黛,山温柔。我知道它离山脚很远。

差不多20分钟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黄山脚下的靖江分洪纪念馆。我兴奋地跑向纪念塔,我知道这是走向黄山的第一步。对于这个平平淡淡的孩子爬山,我是多么的向往和惊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门楼,它采用了古城建筑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它是公园自然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相互反映。

我们买了几张票,最后上了观光车,绕过很多山路,最后来到山顶看了佛寺中济寺。它的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为数不多的持续不断的熏香和高大的佛像使他更加神圣和神秘。尤其是天王庙里的“四大天王”,面目各异,气势逼人。气势恢宏,雕刻精美,优雅逼真。

站在山顶上,所有的风景都在眼前,郁郁葱葱的青山充满活力,山下的老虎河被控制门驯服了。南门的流水特别雄伟。

黄山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佛教氛围让我更加怀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