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1:41:42 页码:7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模板8篇)
2023-11-12 01:41:42    小编:夜紫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在写总结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具体事例来进行阐述。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样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一

老人们生平最大的心愿,其实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子女们的关心和爱护。

中国古代就有许许多多尊老敬老的故事,如子路负米孝双亲、岳飞敬师孝母、邓小平几十年如一日瞻父母,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还有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庞元帅,即使自己做了元帅,可他还是要亲自为自己体弱多病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属下去做。

在现在也有许许多多尊老敬老的故事,如建了许多养老院,让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公交车上也有专门为老弱病残的人特别准备了几个座位。还有我们的人民警察,有一次他在巡街的时候遇见一位大概五十多岁的老人抱着一个很重的物品准备过街,他立马上前帮老人抱着物品。一位路人看见了,立马用手机拍下了这个场景,发到了网上。

但是,现在社会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尊老敬老的现象——一天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看到一位老人吃力地在垃圾堆里认真的翻看着什么,只穿着一件破围裙,飘落下来的几根银发丝随风飘拂,脚上穿着破旧的拖鞋,在寒风中仿佛述说着她的苦楚。

我走过去问:“老奶奶,您看起来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干这种活?”

“唉,为了生活呀!”

“您没有儿女吗?”

“当然有,三个儿子,都成家了。”

“那您怎么不在家享福呢?”

“享福?他们都长大了,成家了!谁都不愿意养我这个老骨头了。”

“那是违法的,您可以去告他们呀!”我气愤地说。

“唉!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啊!”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带着几分怜惜悄悄地从她的身旁走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尊老、敬老的主题也在进一步升华,让我们伸出双手,送出真心,让尊老敬老成为一种风尚!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二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比如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重阳节。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重阳节,我们都会吃重阳糕。我特别爱吃重阳糕,重阳糕有白色的、粉色的、赤色的等等,再插上一面小旗,哈哈,真好玩!重阳糕蒸好,咬上一口,感觉甜甜的,糯糯的,实在是太好吃了!可是,重阳糕有点不好,总爱粘牙齿。

去年重阳节,我们全家去南通登狼山。这天,秋风瑟瑟,到处是秋天的感觉。沿着盘曲陡峭的石阶往上,两旁的大树郁郁苍苍,从树的缝隙射下缕缕阳光,树林里偶尔传来虫鸣声、游人的欢笑声。

一马当先的是爸爸,后面紧跟着外公和妈妈,我搀着外婆走在最后面。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外公了,别看他已经70岁了,步伐矫健,身上背着个大包,手上拿着摄象机,一边爬山一边摄影,精力充沛得就像一个小伙子。外婆腰椎有病,爬山有点吃力,我搀扶着她慢慢往上登。

很快地,我们就爬上了山顶。登山远眺,景色巍然壮观。阳光照射在宽阔的江面上,盈盈的江水轻轻荡漾,一艘艘巨轮驶向远方。我舒展双臂,尽情地享受清风徐徐的舒畅,真是太爽啦!我们来了张全家福,留下了这美好的回忆。

重阳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重阳节快乐!天天快乐!

我的外婆今年66岁了,我和她的感情很深。妈妈告诉我,小时候,因为她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就把我交给外婆照顾。我从出生到3岁,一直都是外婆照看。小时候,外婆几乎每天和我形影不离。在我三岁时,要到城里上幼儿园了,外婆特别舍不得,伤心地哭了好长时间。

我渐渐长大,懂得了外婆对我的情意。每星期只要有时间我就回去看她,帮助外婆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她讲一讲我在学校的学习和乐趣,外婆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重阳节,我又来到外婆身边,和外婆一起包饺子、帮外婆捶背、给外婆洗脚……。

敬老,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孝顺他们,让他们开心,这就是重阳节我给长辈的礼物。

大家一起行动吧!

今天是重阳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尽孝心,关爱老人是一种美德。

我公公生病了,这次很严重,在医院已经几个月了,婆婆也一直在医院陪公公。我好想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公公婆婆每天接送我,带我去公园,去游泳,我的游泳就是公公教会的,晚上婆婆还和我一起睡觉,第二天早上做好营养丰富的早餐给我吃。可是现在公公病了,我也知道他的生命没有太长时间了,我每天都会想起公公婆婆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的日子,一起带我放风筝,暑假每天带我去游泳。

今年我一次都没游泳过,因为妈妈不会游泳,爸爸没时间。我真的好想公公的身体能好起来,就是不能带我玩,我也可以陪着他讲故事给他听,推他出去晒太阳。重阳节到了,虽然公公婆婆不在家住,我还是在冰箱上贴了养生卡,希望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三

今天重阳节,大家一家人一起去外婆家。大姨和姐姐也来到,父亲驾车送我们去家婆家。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到家婆家。

听妈妈说,外婆家的屋顶上面有枣子,我也嘴馋了。我和姐姐也有亲妹妹一起到屋顶上,果真没有错,枣子在温暖的阳光下美美哒的晒着太阳光,简直悠闲啊!

大家姊妹三人赛事摘枣子。看谁摘的数最多,十分钟过去。亲姐姐摘了一袋枣子,我摘了半袋,亲妹妹没摘到一个枣子。亲妹妹难过的痛哭起来。它是亲姐姐说“没事儿,大家回家了一起把这种枣子分了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亲妹妹这才终止了抽泣。

大家欢欢喜喜的回家。到家,我们一起把枣洗干净,逐渐分枣子,还没有分完,我们这才想到到用餐的时间了,这但是大姨亲自包的水饺,大姨包的水饺不大,我给它起了个好听名字,叫“天然珍珠饺”。又漂亮又美味。

我赶快跑去洗洗手,大姨的天然珍珠饺在等着我呢!由于早晨没用餐,在车上的情况下吃完许多物品,我只吃完非常少的水饺。

大家都吃完了,今天重阳节,所以我规定刷碗,家婆直夸我听话。不一会儿,我也把碗洗干净了,随后又把地扫了一遍。父母高兴地笑了。

我们玩了一会儿,就道别了家婆。我真是不舍得呀!

我觉得“今天个快乐的节日”!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四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节之时,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

如今,时代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毛主席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日,我们应该做一些敬老的事情。我准备为养育我长大的爷爷泡一杯香甜可口的龙井茶。

我首先从橱柜里拿出了龙井茶,用手抓了一点茶叶放入杯子里。然后在杯子里倒上小半杯热开水,摇一摇杯子,等水变得有点发黄了,将水倒掉,再倒上满满的一杯热开水。渐渐的,茶叶开始浮起来,又慢慢下沉。茶叶娃娃可真顽皮,它们有的在杯子中间飘来飘去,有的'徐徐上升在“空中”玩耍,还有的在杯子底呼呼地睡大觉呢!杯子里的水有点黄黄的了。我等待了一会儿,茶水已经黄得发红了,这时,一股香味直往我的鼻子里面钻。

茶水泡好了,我小心翼翼地端着龙井茶走到爷爷跟前,对爷爷说:“爷爷,感谢您把我从小毛头养到四岁,您为我做了许多事,今天,请您来品尝一下我亲手泡的茶吧!”爷爷非常高兴,连忙喝了一口,又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喝极了,雪儿真不错!”

我想:爷爷总是对我十分疼爱,我以后也要多关心爷爷。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景校长让四到六年级每个班派三个学生到敬老院去打扫卫生,发水果,慰问老人。第二节课下了,第三节课刚上,景校长就通知我们每班三个人到楼下排队。我,吴悠,丁颖拿着两个扫把,两块抹布出发了。到了楼底下排队时,我红领巾忘拿了,又跑上楼把红领巾拿了一下。

我们出发了,盛雨排在第一,我排在第二。盛雨拿的旗帜迎风飘扬,结果旗子老是打到我,我就气死了。我们快出学校了,拿旗帜的盛雨直接从门前通过,而我们还要到门岗里一人领一份桔子。没得命了,这桔子简直比泰山还要重。我拎着一份桔子走啊走,结果最后面有个男的桔子跑了,他又把桔子捡起来跟上了我们大队伍。我们走到了半路,我变成了诸葛亮。我不拎袋子,我把袋子捧在手里,扫把横着放。于是我后面那个男的他也嫌袋子重,于是他也学我把袋子捧在手上。

我们来到了敬老院,老人排了一队,学生排了两队。我们一个学生对着一个老人,注意,我们学生有两排。我们第一排学生先发给老人一袋桔子,然后领了桔子的老人就回房了,没有领到桔子的老人还站在这,然后第二排的学生将桔子送给了那些没有领到桔子的老人。最后我们打扫了一分钟就打道回府了。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五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1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1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4、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5、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6、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7、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8、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2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2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24、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5、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6、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27、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28、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29、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30、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1、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2、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3、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34、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5、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36、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7、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38、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9、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40、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42、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43、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4、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45、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6、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47、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48、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49、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50、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51、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52、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53、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54、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5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56、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57、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58、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9、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60、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六

我觉得现在很多传统的节日正在被我们慢慢地淡忘着。让我细细回想一下,记得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年的重阳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一次秋游。去秋游的前一个晚上,是我们最激动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小小的袋子,里面装有家人给我们准备的吃的,八宝粥,包子,馒头和水之类的,然后同学们还在一起讨论着明天去玩跟谁一组,玩些什么。第二天就由老师带领着我们,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们走在路上,许多路人看着一群学生,望着别人看我们的眼神,心里还装着得意的样子,登高爬山也是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从小学开始到五年级都是去登高蜈蚣岭。登到山顶,大家终于可以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吃掉,让人没想到的是山顶上竟然还有阿姨卖冰棍的,当时的冰棍是三毛钱一根,我和同学还经常互相做东请客,真好吃!那种食物的味道也好,那时的心情也好,如今都让人回味。登高回来后,老师就布置我们写作文了,把去登高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谁的作文写得好还可以得到老师在班上的朗读。那个时候天空仿佛永远都是蓝的,时光仿佛是停滞的,没有现在流逝的那么快。

后来啊,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就有文件下来了,禁止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登高游玩之类的活动,因为涉及到责任的问题让人难以对家长交代,从此以后秋游这个词就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我们这代人还好,毕竟还曾经拥有过,经历过,而现在的这一代学生,我从骨子里同情他们,可以说与大自然与世隔绝。在他们的世界里,从小学开始,都没经历过所谓的"秋游",总是沉浸在书本,考试还有方形的教室里。

很渴望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有"秋游"那样的活动,希望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种值得弘扬的精神。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七

每时每刻都有许许多多的敬老故事在我们身边发生,它们有的虽然平凡,但只要留心观察,便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今年国庆节放假期间,我去了莆田24中,爷爷在那当生管,既可以玩,又可以与爷爷一聚。快乐的时间一闪而过,我和爷爷要回家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一辆公交车,上车一看,却已无座位。我和爷爷只好失望地站着。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悦耳的女声提示音惊醒了正在发呆的我。我抬头一看,一个乘客正在起身离开。我大喜,毫不犹豫地一“闪”身,瞬间,我便“闪”到了座位上。速度快得连我都难以置信。我刚刚坐定,便从门前涌进一群拿着大堆行李的乘客。我暗道侥幸:幸亏我当机立断,不然现在我就不能这么舒服地坐着了。想到这,我心情倍爽,兴致勃勃地看起了窗外的风景。

还没等我仔细看呢,便有一阵说话声惊扰了我,我不爽地循声望去:只见后排的一名年轻女子起身给她旁边的一位老奶奶让座。那老奶奶起初推迟了一下,但禁不住年轻女子的好意,也就大大方方地坐下了,还对她连声道谢。而那名年轻女孩则微笑着站在她旁边。

我不禁回头看了看正站在旁边的爷爷。爷爷那一头短短的,半黑半白的头发好像正嘲笑着我的不孝,又像一根根利剑狠狠地扎着我的良心。我的脸一下子红了。

我站起身带着愧疚让爷爷坐在座位上,我清楚地看见爷爷那惊奇的目光中透出的欣慰。我的心好像一下子就轻松了,原来沉重的心情变得无影无踪。我深吸一口气,带着微笑笔直地站在爷爷身旁。

虽然我经常在书上看到“让座”这个词,但这第一个遇见地让座事件,却真正地让我明白很多,很多。

重阳节爱老敬老作文字5篇篇八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