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作文扎头发不少于五百字(汇总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4:17:56 页码:11
2023年作文扎头发不少于五百字(汇总4篇)
2023-06-06 14:17:56    小编:夜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扎头发不少于字篇一

“先把头发梳顺,看好,再把皮筋套在手上,然后把头发合在一起,用梳子把头发理平滑。接着把橡筋套在头上,把发卡带上去就好了。”妈妈用老师般的口吻教着我梳头发。“哈,这么简单,我来!”我信誓旦旦地对妈妈说,妈妈却只是笑笑。

到我梳了,我先把必备用品准备好,然后就开始扎头发了。

首先我把头发梳顺,但是用细梳子实在不好梳,我就改用粗梳子,果不其然好梳多了。

接着我把头发合拢,嗯,还算平滑,但是当我把头发扎在一笼时,头发便变得蓬蓬松松的,左一股,右一股,前后都有一撮没扎上去的头发,犹如一直掉毛的狮子。我只好在心里安慰自己:没事的,每个人生来又不是天才,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一件事的。

第二次尝试我虽然没有掉太多头发,但是还是有一撮头发没有梳上去。

第三次,第四次,每次都有一撮头发没有扎上去,我十分气馁。

这些头发像是要跟我作对似的,扎起这股掉那股,扎起那股掉这股,我一气之下就坐在沙发上发脾气。

我听了妈妈的话,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经过练习后,我十分有信心,开始最后一次梳头。

首先我把头发梳顺,前后左右都梳了一遍,再把头发理在一起,握紧,然后拿梳子把后面梳了好几遍,直到没有“掉队”的头发为止。

第二步,我用梳子把上面拱起来的头发梳平。正当我认为梳好了时,我发现换一个角度看有许多拱起来的,用粗梳子怎么也梳不顺,便想到:“既然用粗梳子梳不顺,那改用细梳子吧。”我用细梳子一梳,果不其然梳平了!我用最快的速度套好橡筋,跑到妈妈面前炫耀:“妈妈你看,我梳好头发了!”妈妈十分开心,狠狠地表扬了我一下,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

想起今天梳头发的场景,我知道了,做事要有铁杵成针的精神,而且,只要你努力,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扎头发不少于字篇二

1.指导练习第1题。

(2)自由练读。先读字,再组成词;无平、翘舌音对照读,再分组读。

(3)同桌互读检查。全班交流。

(4)总结规律。

①小黑板揭示:曾此思色采桑曹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都是平舌音。如:思——腮,采——彩。让学生试着体会变化构字。

②小黑板揭示:正生召昌式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是翘舌音。如:式——试,正——整,召——招。

2.指导练习第2题。

(1)完成作业 。

(2)检查。

①读词语,读准拼音。

②交换批改,订.正。

③清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

3.指导练习第3题。

(1),完成作业 本第3题。

(2)检查。

①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答案,核对。

排山倒海 p 刂 8 除去,推开

居高临下 l │ 8 挨着,靠近

纹丝不动 w 纟 4 条纹

车马盈门 y 皿 4 充满

②分析错误原因并随机点拨:“临”为什么取竖部;“帅”为什么不能取竖部。(“临”,左右及右边上下都没有部首,因此取第1笔。)

(3)将字义代入词语,解释整个词浯意思。

总结方法:取义是否正确?把握字不离词,并代入检查,看意思能否说通。

4.指导练习第4题。

(1)明确作业 要求。先摘录带分号句子,再体会分号作用。

(2)速读

(3)读句子,体会分号作用。

①自由练读,每句句子写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同桌议论思考。

②说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③逐句议论。句子中哪儿层意思是并列的?(

(4)小结:在并列分句中,一般已经用过顿号、逗号,还要用标点符号表示分句问的停顿,应用分号。

5.指导练习第5题。

(1)明确要求,仿例句改写。

(2)读例句一,讨论明确改写要求。

①改写后的句式与原句比有哪些变化?(增加了一个分句——白天,神庙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增加了‘‘愈发”一词。)

②改写后的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 (意思递进,用‘:愈发”这个词连接。)

③再读例句,体会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比更强调什么。(神庙可怕。)

④口头改句子。(把陈述句改为递进句。)

节日,商店里的商品丰富多彩。

下雪天,狭窄的小路不好走。

——只要意思递进即可,注意纠正语病,并随机口头补充句子。

(3)读例句二,明确改写要求。

①句子什么地方作了改动?(补上了“只要……就’’这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②对比读例句,体会加上“只要……就”这个关联词有什么好处。(语气明显加强,强调按这个前提条件做,必定会得到的结果。)

(4)完成作业 本第5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6题。

(1)由

① 读句子,说说三个“为了”的排比,表达出什么。

② 这三个“为了什么”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体会排比句的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轻到重,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表现出排比层层推进的气势。)

③朗读、体会排比气势。

(2)审题。习题6要我们练习什么? (补充分句,分别用“努力”和“为了”构成排比。)

(3)同桌议论,补充句子。(做在书上。)

(4)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①意思不重复;②句序排列由小到大;③句子结构相似。

(5)完成作业 本习题6。

2.指导练习第7题。

(1)默读短文,思考短文写什么事。试用一句话归纳。

(2)指名读短文,交流。

扎头发不少于字篇三

人中有许多第一次,可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我第一次扎头发的事情。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妈妈和爸爸去工作了,家里只留下妹妹和我,所以我只好自己扎头发。我先坐到书桌台前,用手把一些凉水抹在了头发上,我想趁妹妹还没有起床,我就先扎着吧,不然妹妹起床后就会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折腾,我就没法扎了。

说干就干,我抄起一把梳子就开始梳,还一边自言自语道,扎头发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真正做起来就没有那么轻松了,想着妈妈那麻利的动作,我不由自主的笑了笑,心想:我一定要比妈妈扎的还要好。我先把头发往后梳,啊,好疼啊,看来还急不得,没有办法了,我只好一点一点地梳,终于,头发被我梳顺滑了,我又笨手笨脚地扎起来,咦,妈妈*时是怎么扎的呢?我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到,终于把头发一点一点的扎上了,啊,终于扎好了。我一看,两束头发一高一低的`,像凹凸不*的小土丘。我又摸了摸后面还有一缕头在跟我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于是我只好解开头绳重新扎。

这一次,我更加小心翼翼了,慢慢地梳理头发,并用手慢慢地把头发拢在一起,然后用手摸了摸。当我感觉头发比较顺滑的时候,脑袋后面也没有散落的发丝时,才用头绳把头发扎成一个马尾,终于大功告成!看着点镜子里的自己,我不由得赞叹:扎头发可真不容易呀。

就是我第一次扎头发的经历,虽然扎的没有妈妈好。但是我终于学会了扎头发,并且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凡事要细心,不要着急,要付出努力,就会在其中收获到许多。

扎头发不少于字篇四

[文题设计]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话题解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素材积累]

(一)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