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22:58:46 页码:13
2023年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模板9篇)
2023-09-13 22:58:46    小编:BW笔侠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一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4月4日消息,4日凌晨,来自全省的7261名医务人员出发赴上海,支援上海开展全员核酸筛查。这7261名医务人员分别来自杭州、宁波、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8个地市和浙江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浙医四院、浙江省儿童医院、浙江省妇产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9家省级医院。

这是浙江省自3月28日以来第5次前往上海支援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截至目前,已为当地累计采样279万人次。

除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外,浙江省还承担了上海核酸标本检测任务。继前期支援2个气膜实验室(日检测能力共20万管)后,4月3日再次调集1个气膜实验室(日检测能力10万管)支援上海。同时,浙江省调集307名核酸检测人员,在湖州城市检测基地承担上海部分核酸标本检测任务,截至目前,该基地累计接收样本17.9万管。今天,预计有大批量标本送至浙江检测。

同时,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1500余名队员已于4月3日抵达上海开展工作,另有84名血透专科护士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三个血透中心开展血液透析服务工作。

不只是大量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也有核酸标本检测任务和血液透析服务等;也不只是前往上海参加检测,就像文中提到的,还有大批量标本送到浙江检测。

其他地区的医疗队也是千里迢迢赶赴上海支援:

据央视报道,3日共有10批医疗队陆续抵达,分别来自天津、湖北、江西、山东、安徽等,总计约6000名医疗队员。此前,北京、陕西、四川、河南等地集结医疗队千里赴沪增援。

参加支援的医护人员们辛苦了,希望大家做好自身防护,早日安全归来。

其实这些日子想必这些地方原本的防疫情况也不甚乐观,我所在的宁波自从海曙查出3例后,各县市区也零零散散发现几例,今天鄞州区也发现一例;而核酸检测力度更是空前地大,很多国企要求4月8日之前全员必须每天做一次核酸(这三天每天还得下午去一次周边核酸检测点排队检测,至少花去半小时),这是去年镇海北仑疫情的时候都没有过的,所以检测压力也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派这么多医护人员支援上海,本身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一方面希望这些支援人员的食宿安排等能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也希望上海的疫情能尽早控制住,各地的压力能进一步减轻。加油!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二

近期,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我们再次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党中央、上海市委号召,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领导下,积极投身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将其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协助基层落实群防群治措施,共同构筑牢固的人民防线,努力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走在前、作表率,彰显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茅主任,散步啊……”晚饭后,我和太太步行在小区里,不时有邻居和我打招呼。

太太有点好奇:最近怎么回事,突然有那么多人认识你?

原因很简单:这些日子,我成为了闵行区颛桥镇都市阳光花园(圣特丽墅)的防疫志愿者,这些和我打招呼的,都是共同战疫的“战友”。因为防疫志愿服务,我们从陌生的“老邻居”迅速变成了熟悉的“新朋友”。哪怕散步时天色已暗、哪怕大家都戴着口罩,依然能一眼认出对方并热情招呼。大城市中的“陌生人社会”,已悄悄迈出向“熟人社会”转变的一步。

在过去十多天的防疫志愿服务中,我亲眼目睹在紧要关头、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陷阵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共同守“沪”,为了让上海的春天尽快美丽如常。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浸润着基层疫情防控和百姓生活的各个细节、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助力构筑起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同心防疫屏障。

3月13日深夜,得知小区次日起要实行封闭管理、核酸检测,都市阳光花园小区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居民马上意识到:关键时刻,我必须主动站出来!当晚23:28,就给小区所在兴银花苑居委书记张珊红发去我报名参加小区防疫志愿服务。

3月14日清晨,小区物业广场门口早早来了10多位工作人员,除了镇、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的相关人员,还有5名小区居民,多是“双报到”的党员志愿者。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缺乏组织小区居民核酸检测的经验,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有着33年党龄的沈鑫棋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担任牵头人,有条不紊地给大家安排引导、登记等各项工作。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三

幸好我们小区并没有出现任何无症状感染和确诊病例,是真的很幸运,周边所有小区全部沦陷。

作为在上海生上海长,目前都已经快成年的上海人,我可以说上海在以前做的防控确实不错,在放寒假前突然出现两例病例,上海二话不说直接放假,导致我们提前放了寒假还开心了好久。但这次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病例出现,足足过了一周各大高校才选择网课,而公司更是在过了两周才选择居家办公,甚至有一些私人公司根本没有选择居家,要是疫情之初直接隔离居家,估计很早我们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了。也有人说是将上海作为了开放的试点,作为我们走出属于中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道路,但事实证明,我们还需要考量和努力。

但我想说的不只有抱怨。

最令我难过的是各地区人民对于上海人的谴责。大家可以谴责上海的疫情防控,可以谴责上海的上级领导,但为什么要谴责上海人,各类侮辱谴责喷涌而来,上海人本就处于疫情的压力下,但是没有人帮助我们,相反,大家用自己的声音尽情的辱骂上海,辱骂上海人,仿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病毒,每一个人都排外,都粗鄙不堪,都没规没矩,都素质低下。

20__疫情之初,武汉沦陷,全中国乃至世界集体抗疫。此时美国侮辱中国,称新冠病毒为病毒,认为中国人外溢乱跑才导致这么惨烈的局面。这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站出来,说这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现实,新冠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又有多少国家支持中国,没有将病毒的出现归因于中国,而是互帮互助,最终才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现在,就连中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都能互帮互助,而中国地区之间只能互相伤害谩骂。

我想,我不能代表所有上海人,但我想我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上海人,我们安分守己,无事绝不出门,规规矩矩排队,我们不排外,热爱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我能理解大家对于上海的怨念,但为什么这样的我们要承受大家的网暴,在家里每天都在担心能不能抢到菜,会不会自己也成为新冠选择的“幸运儿”。

我只希望大家能放下怨念,能够正视这次新冠的问题。我甚至不奢望大家能帮助上海,只希望不要雪上加霜,让我们能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也希望国家能加紧进度,出台最适合上海,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四

经过10小时的长途跋涉,来自安徽淮北市各大医院的300名医护人员于今天上午8点抵达南翔。

在丰翔社区的布鲁斯郡小区,4名淮北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与社区工作者简单交接后便马不停蹄投身于采样工作中。短短一个上午,4名医护人员完成了1100多名居民的核酸采样。“在如此艰难的时期,看到安徽省医疗队日夜兼程前来支援,我们十分感动。”居民钱先生表示。

凌晨2点左右,395名医护人员分别乘坐11辆大巴从浙江湖州、诸暨、上虞出发,于清晨5点陆续抵达马陆。以最快速度集结完毕后,他们便立即登上大巴,前往全镇131个核酸检测点位。

如此大规模的医务人员紧急驰援上海,这体现了对于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没有变,和要坚决打赢上海疫情保卫战的决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已经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医疗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

15 省 38000 多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极大的缓解了当地的医疗人员不足问题,确保了当地动态清零的速度。

给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的帮助是,让他们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动态清零刻不容缓。上海经济和金融地位再高,也要着眼全局,全国一盘棋,抛开防疫大政策的尝试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同时,也相当于各省的自助,堵住病例源头,不再向其他省市输入病例,也是为所在省疫情防控减轻压力。

这个数字真的很震撼,一线的人员辛苦了,目前可能真的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人手不足,看这个样子,感染数肯定是不低了!

延迟一天,造成的危害会严重数倍,毕竟病毒的感染是裂变的,最终百姓和各级政府都受累了,另外这次上海疫情决策中是否有医疗行业的干扰也得查查,毕竟相关医疗产业的都获利了,有时候真想说一句,收缴他们的超额利润吧,危机面前要特事特办,不能穷了百姓,富了少量资本,他们作恶太多,无孔不入不是一天两天了!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五

今天先来讲两个战疫小故事。今天,一部扬州手机的“上海一日游”刷了屏。说的是江苏扬州有一部手机被打包到了援沪蔬菜包中,经过发布“寻物帖”之后,手机很快被找到并送回。贴心的是,上海当地的居委会还特地开证明,说手机机主没来过上海,以免她的健康码变色。

另一个故事是,上海一名护士被封控在小区内,她打电话给小区居委书记,希望回到战疫一线。小区居委书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为护士放了行,并说:为了上前线你就去吧。网友说,这位护士有担当,基层干部也很不容易,这管理有温度!

这两个“双向奔赴”的故事,让人温暖,也给人以信心。故事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在努力守护好这座城市,让她快点好起来。

这些天,上海的疫情让很多人特别揪心。目前感染人数还处于高位,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咬紧牙关、持续攻坚,快字当头、以快制快,时不我待持续奋战攻难点、破堵点,事不过夜抢时间、抢进度,用最短的时间遏制疫情扩散,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保质保量、送到家门。这离不开各地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上海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把各方面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最大合力,共同守“沪”,就一定能迎来曙光、赢得胜利。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同心守“沪”。全国15个省份已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能力支持上海。

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河南医疗支援队以每10分钟1架次密集编队从郑州飞抵上海虹桥机场。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六

这还是强力支援的结果,如果指望上海本地医务工作者自行堵枪眼,全面封控排查的工作怎么进行得下去?4月11日的社会面新增清零、4月18日有条件开放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所以要特别感谢各省市各级政府与单位都以最严肃的态度予以支持配合。危难时候,谁才是可以依靠的人?这个答案,诚心支援的人可以不说,但希望某些人摸着良心认真想一想。

有人说以上抗疫花边新闻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反映了上海人高高在上、“爱面子”的心态,这种说法没讲到点子上,甚至是不公平的。

任何人/组织都要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你会看到,真正讲体面的上海滩“老克勒”是真的低调而有分寸,不喜欢出风头——就如同珠三角人民喜欢“闷声发大财”,而不是“拿着大哥大、讲着粤式普通话”一样。

那么,此类新闻背后推手是谁?

先问一个问题,如果说起前段时间对上海防疫的印象,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新闻?绝大多数人会记起“精准防疫”的暖心例子,比如迪士尼的烟花,最小疫区的奶茶店、红酒加咖啡、机器狗防疫巡逻……你会在心理上对上海防疫的先进性,对当地人性化的“网格管理”表示钦佩,对上海市的人文社会环境充满信心。

你会这样想的,投资者也这样想——而这就是当地政府竭力引导、愿意被外界看到的。这属于基本的城市营销策略(注:在此只陈述事实,并不持褒贬态度)。

事实上,一个“买咖啡”的花边新闻直接上了各平台热搜第一,这不太可能是自然发酵的结果,因为它并不具备真正的新闻价值,也不符合全国范围内的主旋律。

而在流量推送规则下,各种类似抗疫新闻隔三差五必上热搜,不但是低估了全国人民的审美价值(难道全国人民最喜欢看到的抗疫新闻是这样的?),还忽视了我国舆情引导的力度(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正能量的新闻值得推送了?)。

所以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体现了当地政府的微妙抗疫心态,也就是既要“保防控”又要“保经济”,在“动态清零”和“有序放开”之间反复横跳、下不定决心引发各级人员思想不统一的尴尬现状。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七

3月27日,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小组发布消息: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

此消息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各种“黑上海”、“挺上海”、“看热闹”的说法甚嚣尘上。

其实,疫情封控下的上海,真的非常安静,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感受,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精准防控”这个词是上海的发明,在本轮封控前后,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封控前,被树立为全国甚至全球抗疫的典范,溢美之词何其之多。封控后,不但被拉下神坛,甚至狠狠地踩上几脚仍嫌不过瘾。

我觉得“精准防控”与很多政府颁布的措施一样,本身没有问题,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关键是执行不够到位。

以我所在的小区为例,实施封控之后,仍有大量人员在小区内不戴口罩聚集,甚至在核酸筛查排队期间仍旧不戴口罩。特别是一些小孩子,由于不用上学,终于拥有了充裕的户外游戏时间。经常有一群一群的小孩子,不戴口罩跑来跑去,这在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是非常危险的。

网络上有很多上海市民抢菜、抢方便面、抢米面油的照片,更多的是超市、商场一排排空荡荡的货架。在封闭之初,我也曾加入抢菜大军。我家附近的几个大型超市,都实行了限流,在门外排队将近半个小时后可以进入超市。

进入超市后,基本的物品还是比较充裕的。蔬菜、水果等需要称重的物品,由于服务人员不足,需要排较长的队伍,排队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

大家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都能有序地购物。结束购物后,排队买单大概要1个小时左右。虽然超市开放了80%的买单柜台,但由于每人都购买大量的物资,所以单人买单时间较长。

至于宣传的送菜到家,这个我确实没有享受到,咨询物业也说目前没有接到通知。

我处于浦西的重点管控区域,结合生活在浦东的同事反馈信息,上海的封控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虽然小区门口都拉起了警戒线,但诸如医生、警察、防控人员等特殊工作人员,是可以凭证明自由出入的。家里有病人急需就医的,也可凭处方或者病例外出就医。我仅听一名同事说起,浦东某小区封控后拒绝任何人员进入。

20__年3月以来,上海本土出现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分外牵动人心。为支持上海市抗击疫情,湖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发起 “抗击疫情 鄂沪同行——湖北希望工程援助上海抗疫紧急行动”!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八

带来的帮助显而易见,极大的缓解了上海防疫人员连轴转的困境,有了一口喘息之机。

已经被封了将近一个月的我,看到这些支援的勇士,说不想哭是假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冲击。

一切都在泪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清晨5点多,天蒙蒙亮,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辆辆载着浙江省援沪医疗队员的大巴,驶进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文体中心的集结点。

清晨6点,天未大亮,在真新街道的集结点,5辆大巴从远处驶来。由杭州市拱墅区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2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队完成集结,下沉社区点位,为嘉定市民进行核酸采样。

上午7点50分,来自浙大二院150人的核酸采样队紧张投入核酸采样工作。“听说他们都是连夜出发来支援上海的,‘大白’们连续工作,实在太辛苦了!”市民王女士说。

在真新街道某社区采样点,33幢居民楼、共计1500人,通过浙大二院采样队的驰援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短短三个小时便完成了采样,整个过程快速、有序。

核酸采样队中,年纪最小的医护人员是来自浙大二院的儿科护士孟聪,98年出生的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此次驰援任务。“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因为我是学医的,有这个机会,也想来尽一份自己的力。”孟聪说。

来自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朱华娟告诉记者,在接到任务后,医院后备力量快速集结到位,做好人员和物资等相关准备。据悉,今天嘉定工业区核酸检测点位共214个,其中杭州医疗队负责其中149个。

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才有意义篇九

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这次疫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武汉“封城”,各个地方都“封村”“封小区”。我们好像生活在“笼子”里,不再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但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和危难面前,出现了一批批勇士,并让我深深的爱上了他们。

我首先爱上了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医护人员。他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是真正的“白衣战士”,他们战斗在一线,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每天很少喝水,有时累了就躺在地上睡会儿,他们的口罩一戴就是很长时间,脸上都勒出了深深的痕迹。我想说,你们的模样是最美的!

我还爱上了一群普通而不平凡的人。有一位农民伯伯开着农用三轮车向距离40公里的武汉送去青菜;有一位清洁工老爷爷把自己辛苦攒下来的1万块钱捐给武汉,送到柜台后,不留姓名便走了;有一名导游从国外背回来两千套防护服,当问到他姓名时,他只说了三个字:中国人;还有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向武汉捐款捐物……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都让我深深地感动着!

通过这次疫情,我知道了中国人的团结和国家的强大。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储备知识,将来在祖国有困难时献出一份力,肩负起守护祖国的责任。

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寒冬终会过去,春天必将到来。让我们一起拥抱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拥抱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加油,武汉!中国必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