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3 00:53:10 页码:11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汇总10篇)
2023-09-13 00:53:10    小编:梦幻泡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一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___________,第二个“树”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种植树木;培育人才;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虚数),而培育人才却是关系到百年的事情,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

2.最后一句。

3.田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二

最后一课(12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9、选文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

10、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就脸色惨白?(2分)

11、“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

12、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2分)

13、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他竟然哽住了,说不下去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2分)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小弗朗士是个活泼天真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最后一课的意义。只是对老师的离开感到难过。

c、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是因为他即将失去工作。

d、《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

9、语言,行动,神态 强烈的爱国主义

10、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11、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崇敬。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所感染。(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从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理解先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才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12、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13.d 14、d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三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窗外。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两种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响了。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请她剪一个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璃板下。接着他就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以产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发出电来点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丁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为了“科教兴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科学文化的教育多贡献力量才是!

3.请简要分析第13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

4.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

阅读答案:1.跳舞人形;向“我”解释“摩擦生电”的道理。

2.笑老奶奶的这种说法毫无道理。

3.“出神”形象地刻画了“我”看到小纸人儿跳舞时极其专注、惊异的神态。

4.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

5.欣赏,因为文中的“爸爸”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孩子科学知识,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值得赞赏。(意对即可)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四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你们走吧。”

(1)这段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1分)

(2)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法国语言只要操着统一语言的法国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自由和解放。

最后一课就要结束了,先生难以控制内心的悲伤而“脸色惨白”。

“我”被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精神所打动,因此觉得先生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

表现了先生对祖国、对祖国文化、对本民族语言深沉的热爱;第二问可酌情给分。

此题是对比喻修辞的理解,读句子可知,本句有两处比喻,一处的本体是“法国的语言”,喻体是“钥匙”;另一处的本体是“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喻体是“监狱”。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只要操着法语的法国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击败普鲁士殖民统治的枷锁,打败普鲁士侵略者。

“脸色惨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内心很痛苦,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因为“钟生、号声”代表最后一课要结束了。

“我”觉得他高大的原因是因为韩麦尔先生前面的表现,读前文可知,是他的爱国的行动和爱国的情怀。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从这句话中体现的不仅仅是对法国语言的爱,更体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文化的爱。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爱我们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觉得,我们汉字的方块字是最漂亮的,我们的汉语说出来的声音是最好听的,它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五

(郑振铎 )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和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摇铃上课。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笔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一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从来没有那天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1.这《最后一课》发生的地点是___ ___(城市名),_______ _____给我们作了提示。

2.在这"最后一课"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说原因。

3 12月8日这一天,暨大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用原文内容)

6.试谈谈本文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哪些相似之处?

1.上海,黄浦江(或者最后一句话直接给出的地名)(2分)

2.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正是因为"我"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种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才有这样的心情。(找词语或句子2分,原因说明1分)

3、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2分) 4、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反衬作用 (2分)

5、既写出学生们对学校、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又表达了学生们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愤慨。 (2分)

6、两文情境、气氛相似,师生表现相似,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3分)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六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政治课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政治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16、用简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文中孙老师的一言一行

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现在也做了教师,你将怎样对待学生?(4分)

18、发挥想象,在划线句子后面补写100字左右,想像“静的出奇”的动人场面。(4分)

19、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情节)是什么?请作简要评析。(4分)

16、孙老师信守诺言,忍受着家属车祸身亡的悲痛,坚持给我们上课,并向家长、学生鞠躬行礼。(2分。意思对即可。)

17、产生的影响: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2分)

“你将这样对待学生”不设统一答案。参考:以身作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无论何时,不将情绪带入课堂。对待学生彬彬有礼。(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18、可从教室外家长的反应,教室内学生的反应等方面来写,写出人物感动、震撼的心理和神态等。(4分。根据要求和表达酌情给分。)

19、孙老师两次对家长深鞠一躬,两次说“请多原谅”,体现他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严格,这种良好的师德和风范,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是真正的为人师表,身体力行。(4分,看表达酌情给分)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七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选自《中国教师报》,作者:张彩虹。有改动)

1.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语句,完成问题。

4.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1.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起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2)最讲信用,答应学生什么事,总会做到。

2.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孙老师“待人处事无可挑剔”“讲信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

3.有必要,补充交代后,让读者知道了孙老师是在失去家属的情况下坚持来给学生上课的,进一步突出了孙老师恪守信用的可贵精神。

4.提示:可以表达自己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畅想孙老师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表示对孙老师家属的祝福等等。(答案不唯一,“略”。)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八

难忘的时刻这篇文章在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时刻吧。

上学期,京剧《红楼十二钗》电视片摄制组到嘉定秋霞圃拍摄几组镜头,临时需要一名小演员扮演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导演到我们学校来挑选演员。真是幸运极了,我被导演选中了。当老师把这消息告诉我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是在梦里呢。

在导演的帮助下,我很快进入了角色,顺利地完成了导演规定的戏。

最使我难忘的是拍摄最后一组镜头的那天,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爷爷来到摄制组,接见了全体演员。俞爷爷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为了祖国的戏曲事业,他依然的辛勤工作,一种敬仰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在这难忘的时刻我多么想对俞爷爷说一句:俞爷爷,您好!多么想奔到俞爷爷跟前,向他献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在导演的陪同下,俞爷爷一边观赏着园林的景色,一边同演员们谈着话,还不时地打着手势,那神采奕奕的样子,很难使人想念他已经是八旬老人了。最后,俞爷爷同演员们合影留念,我站在人群中,紧贴着俞爷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有缘结识了京昆大师俞爷爷,并摄下了那张珍贵的照片,这难忘的时刻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1.文中记叙的难忘的时刻,具体指什么时刻?

2.照样子,写词语

(1)aa式:默默、统统

(2)abb式:兴冲冲、气乎乎

(3)aabb式:干干净净、勉勉强强

(4)abac式:载歌载舞

3.在括号里填适当字词,并体会句中人物的感情:

(1)我揣着一颗( )激动、( )紧张的心来到了摄制组。

(2)在这难忘的时刻我( )想对俞爷爷说一句:俞爷爷,您好!( )想奔到俞爷爷跟前,向他献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

4.请你用画出与文章最后一小节相照应的句子。

1.俞振飞爷爷到摄制组看望全体演员。

2.(1)个个、轻轻、片片

(2)绿油油、白茫茫、晕乎乎

(3)羞羞答答、白白净净、时时刻刻

(4)漫天漫地、知根知底、忧国忧民

3.(1)既、又 (2)多么、我么

4.文章第一小节。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九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你们走吧。”

小题1:第一段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2分)

小题2: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小题3:这几段文字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3分)

小题4: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为什么对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的同义词?(3分)

小题1:最后一课的结束

小题1:(2分)内心极度悲痛的感情

小题1:(3分)语言 动作 神态(每个1分)

小题1:(3分)因为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了阿尔萨斯人民学习自己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他们把法文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爱法国。(意思相同即可)

小题1:根据后文的内容“他们已经收操了”“放学了,--你们走吧。”可以判断第一段中的“钟声”意味着最后一课的结束。

小题1:人物的表情动作是心理活动和情感的表现。联系全文爱国情感可以体会韩麦尔老师“脸色惨白”“哽住了”“说不下去”表现了因不能再将本国语言而内心极度悲痛的感情。

小题1:注意答全面,这几段文字主要从语言、动作、神态三个方面描写了韩麦尔,塑造了一个爱国教师的形象。(3分)

小题1:没有唯一答案,意思对即可,可以围绕失去讲本国语言的权力就等于失去了基本权利,失去了祖国谈。

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篇十

阅读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认知活动,是获取信息的必经途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难忘的一课》记叙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2)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__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_地望着他。

(3)“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4)几十双眼睛在问。

(5)“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6)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7)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8)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9)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在文中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a.丢今非昔比惊叹

b.降神态自若惊恐

c.栽一反常态惊异

d.飘判若两人惊诧

2.下边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3.文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1.c

2.d

3.面对困难……困难不过如此

4.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中心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