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精选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0:14:35 页码:7
2023年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精选5篇)
2023-09-14 00:14:35    小编:HT书生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篇一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 幼儿分成四组活动。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篇二

1、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

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似乎可以跳出来一点点了!

我明白了空姐为何自杀?因为她是局内人,她没法走出她的圈地,而我们说她傻,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

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篇三

1.乐意参与动手操作活动。

2.能将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并说出理由。

3.初步学会相关物体的重叠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分析: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体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通过尝试一一对应的操作匹配能较好地为幼儿进行“比较活动”作好准备。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不能持久地参与活动,而且他们对自己感知到的东西缺少表达的习惯和方法。因此萌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初步学会相关物体的重叠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获得一些有关对应的经验。

(分析: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获得重叠和并置的对应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1.前期生活经验准备:幼儿有春游、捉迷藏、乘车的生活经验。

2.教具准备: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头饰;分别印有“1”“2”“3”“4”数字的帽子各四顶;骨头、小鱼、萝卜、小虫的盘子。

3.自制火车教具。

一、引出活动:听声音,猜客人

1.请小朋友仔细听谁来了?找出它的图片(小狗、小猫、小鸡、小鸭)。

(回忆经验,展开思路,激发兴趣。)

(一个小动物头上戴一顶帽子感知重叠对应的关系。)

二、小动物旅行开始了——学习对应

1.我为小动物准备一个大蛋糕,但它们都不喜欢吃,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呀?(感知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

2.小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呀?盘子里有什么呀?(再次感知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

三、做游戏,巩固练习

1.捉迷藏。

小动物们要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小朋友来找他们,引导幼儿寻找规律。如:红房子后面躲着谁呀?(感知颜色的对应)

2.(1)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乘车回去吧。老师是司机,坐在最前面。我们来数数还有几个座位呀?有几种小动物呢?应该怎么坐呢?1、2、3、4个座位。

(一种小动物坐一把长椅子。巩固手口一致点数4,巩固一一对应的重叠关系。)

(2)那谁坐前面谁坐后面呀?

(引导幼儿发现椅子和帽子数量的对应关系。说出按帽子的号码来坐。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四、操作纸一一对应填画:花和蝴蝶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篇四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

三、趣味游戏巩固知识

四、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一一对应小班数学教案十网篇五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1、教具准备:“小熊一家”“大象运木头”“方方的搭”

2、学具准备:“大象运木头”;“方方的塔”。

3、《操作册》第1册第10页。

今天小熊一家人又要来我们小二班了,我们来看一看。(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熊姐姐、熊宝宝)

(1)演示教具“大象运木头”

今天小熊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一家人来帮忙了。(出示大象并按大到小排列)

教师扮演最大的象爸爸:这么多的木头,我应该运哪一捆呢?

幼儿:象爸爸应该运最大的木头。

教师:象宝宝应该运哪一捆木头呢?

幼儿:象宝宝应该运最小的木头。

教师分别找到给其它象找到对应的木头,再将木头一一对应摆放在大象的下方。

(2)利用学具“方方的塔”进行大象与塔的一一对应。

熊爸爸应该住哪个房子呢?(最大的)

教师小结:大小不同的小熊分别住在合适的房子里。

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物体对应的关系,并将学具收拾好。

我们帮大象盖好了新房子,大象真高兴呀,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

有几个小动物找不到它们的新家了,请你们来找一找他们的家在哪里?用笔将小动物和他们的家连起来。

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含课件

3.小班认知说课稿:一一对应

5.小班认知《一一对应》说课稿范文

6.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和少(一一对应)》(附反思)

7.《一一对应》幼儿园小班认知说课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