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思考十 心得体会思考(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5 10:31:54 页码:14
2023年思考十 心得体会思考(优秀10篇)
2023-09-15 10:31:54    小编:雁落霞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思考十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思考是人类最高级的智慧体现,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不断思考,我们才能理清头绪、明晰目标,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思考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也能推动社会进步。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信息爆炸给人们的思考带来了挑战,使得我们更需要进行深入思考,领悟并运用其中的智慧。以下是我在思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积极思考(250字)

作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拥有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做出悲观和消极的思考往往只会让我们一蹶不振。当我们面临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将其视为锻炼和成长的机会。积极思考有助于我们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将困境转变为机遇。通过积极思考,我们会发现自己更有动力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第三段:多角度思考(250字)

在解决问题或者做出决策时,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只有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我们才能较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通过多角度思考,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分析问题,并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多角度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增进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

第四段:深入思考(250字)

深入思考是思考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所谓深入思考,并不仅仅是对问题表面的现象进行思考,更要追问问题背后的原因和逻辑。通过深入思考,我们能找到更深刻的理解,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根本解决办法。深入思考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也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五段:有实践和反思的循环(250字)

思考不应该只局限于理论层面,最重要的是将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将思考付诸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思考的价值和力量。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总结和归纳出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实践与反思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入、准确和有力。

结尾:总结(100字)

通过积极思考、多角度思考、深入思考和将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我深深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和价值。思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桥梁,更是我们提升自己的关键。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发展自己,做出明智的决策,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思考十篇二

思考中医读后感(一)

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一遍《思考中医》,掩卷长叹充血的脑子里感觉总有一股憋胀的味道萦绕不散,有许多话想说,有许多想法在那儿懵懂的碰撞,此刻不是中医,是文化;不只是客观世界的一科学问,而是似乎融入自己血液的一种熟知。虽没有醍醐灌顶的豁然,却有阳气升腾的一种飞越。

西方文化90%的是研究客观世界,也就是现代科学,它必须是1+1=2,必须是无数个夸克排列组合而成一个个细胞组织。就如西方的绘画,就是一种写实。西方人想通过环境来改变主观。

中国画讲求意境美、朦胧美,那种让你产生共鸣的美感渲染的是画家自己内心的一种氛围。不同的人看见同一种事物就有不同的感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种不同是因为人心的不同,每个人底蕴的不同,这是“无”又是“有”,所以,传统文化90%关注的是人文的内心世界的改变。人通过改变自己来顺应环境。

所以中医甚至传统文化就是“心”的文化,就是“火”的文化,就是“大象”的文化,就是“组方”的文化,因为这三者都“无形”!

贪,就是对某一物事的超额累积,这种过度执着最容易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而阴阳是中医的根本。两仪生四象后,中医生出的是六象,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只要在某个小环节上出了毛病就成其为“病”。水土合德、水火相依,12+2经络没有出现在解剖的世界里,所有被冠以不科学的学科,谁曾想左右蕴含的对称中的不对称,正如科学蕴涵于不科学里,真理最先就生长在无知里!贪就在口头拒贪的后面隐藏。我们可以体检出五脏的毛病,却难测其虚弱,更难测其“气数”!

被众多概念困扰,更被各种中医及传统文化的种种概念之关系纠缠,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三阴三阳之经脉穴位、五脏与五藏、三宫二十八宿、地球的“人相”及方位时辰之关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之道、中庸之道、阴阳的生长收藏、风湿暑热寒之辩证等等等等。当我们总是说不清楚“缘分”的时候,也许是我们的知识面太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伏藏的右脑”等等的纽带注定了你我会相遇相知。

就如:开方,就是开时间和方位一般。

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有一股温暖支撑,那就是小肉球的存在,这种情感就像人体的“真阳命火”,得到他便可温温而生煦煦而养。上个星期天又搬家了,离小肉球的学校也越来越远了,见面的机会也少了,下个星期要去黑龙江出差一个多星期,但爱却越来越浓了,不时的想起,不时的泛起爱意,也许他不是最好的情人,但确是今生最好的爱人,那种敦厚,那种秀气,那种担当,那种纯净,那种幼稚,那种朴素,再过十天就认识九个月了,爱逐渐从血液渗入骨髓,穿透心脏。

思考中医读后感(二)

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细读了三遍,每次均有不同的感受。作为一个90后在校学生,有一点感触想跟大家探讨。

首先,《思考中医》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的:一中医是怎样的一门的学问?如何正确认识中医?二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怎样的?中医适合什么样教育模式?三如何学习中医?四认识阴阳伤寒及中医的治疗原则五本书学术部分:三阴三阳治疗纲要。

刘力红教授在完整接受了现代中医教育后,转而拜师接受传统中医教育,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临床经验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对中医的见地,个人觉得非常有借鉴价值。尤其是他能在摈弃中医古典的浪潮中,坚守经典的阵地,保持对经典的执着,更是让我肃然起敬。

在网上看到了许多网友的尊见,其中不乏褒扬之词,但也有许多批评质疑之声。为此,我想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最多的是认为书中刻意对西医的挖苦甚至丑化,从而提高中医的地位,这引起了许多西医同仁的不满。关于刘教授对中西医文化的见解,他曾在早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做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的演讲,并对中西医文化作出对比。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认为西医在物质层面研究的很深刻,并表示西医能在众多疾病中找出共性的治疗方案实属不易,对之高度评价。相反,刘教授反对情绪化地看中西医,认为中西医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种是人本文化;一种是物本文化,两者各有千秋,应互相借鉴。中医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自己的体系中挖掘精髓,能与西医找到某种契合点,并最好能指导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向。

《思考中医》一书出版后,曾引起了一阵中医热,人们重新审视中医,甚至将刘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罗大伦教授合称为“南刘北罗”。其实行内的人都知道中医界更厉害的大师大有人在。人们记住了罗刘只是因为他们更多在公共媒体渠道宣扬中医,使民众了解中医,所以罗刘教授在某种意义上并不能代表中医的制高点。而网上许多网友对刘教授的学术观点大肆批评,认为中医博士不过如此,甚至进行了人格攻击。我作为一名中医院校大一的学生,对学术部分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评价,我只想说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更何况中医这一门浩瀚无边传统的学问?即使是博士这个群体也必然有知识不健全的地方,而恰恰刘教授让我崇敬并不是他渊博的才智,而是他在博士的名号下仍能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兼容并蓄并能在书出版后一一回复了批评的信函,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学术人应有的治学态度。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我认为更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否则中医历史上怎会有温病四大家,金元四大家等一系列的中医名手?不都是对中医有不同的领悟么?真所谓“法门无高下,入道即是真”。

一次我在2ch(日本最大的web论坛)上看到这样一段留言,意思大致是这样的:汉字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字,只不过在mao时代进行了文字简化,这真是个失败的决策。日本教育部门把汉字列为必修课,地位甚至比英文还高,日本学生学习对汉语的关注度也很高。这也难怪日本网友能提出如此一针见血的评价。在《思考中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环节,就是凡是对概念进行解释时,对文字必然要简变繁,并《说文解字》等书中找到对应,这一环节贯穿了所有章节。文以载道,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一个汉字包含的精义是任何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了解汉字承载的意义对学习任何传统学问来说都是必不可少得,这也是大家的一个共识。

《思考中医》成为近年来少有的中医文化畅销书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能站在“思考”的角度去审视中医,并且让大家也同时去思考“中医”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中医在学问意义上,一个是中医在行业意义上的。有些人说作者的观点态度过于激烈,这我也深有体会,我觉得这跟作者的写作动机相关,首先对于普通读者,刘教授非常希望他们真正认识中医接纳中医;而对于中医从业者来说,作者则希望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定中医的信念。这也可以在侧面看到刘教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仰。

人们常说我们90后接受新鲜事物外来文化的能力高,这不能否认,问题是我们是否能转变我们的文化观去学习中医这门传统学问?目前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科学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文化环境中,这两种文化的特征就是时代性很强,日新月异,我们每天上网寻求最新时讯以免被时代狂潮甩在身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必然会改变我们认识知识学习知识思考知识的方式(就像现在你也许正在跳跃性看本文),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认真阅读一本书了。高中老师教我们写作文的时一定要点题这样才可以高分,我的题目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语出自孔子《论语》,在《思》书中也出现过。我想这句话非常适合现在的中医学生,也包括当代大学生。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浮躁,人们急功近利,在加上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倍感迷茫,我的看法是不要在意这些,不患无位,不要担心自己以后没有工作,没有市场份额,患所以立,而是你凭什么去取得工作,创立自己的事业?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每天许多同学疲于兼职接触社会,当然得到一些社会经验有利无害,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要找到自己社会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何况我们谋生不是靠耍嘴皮子,我们靠的是真才实学,大学一定要跟社会保持距离,大学是学术的圣地。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有时会被沙子掩盖”。但是掩盖的只是一时,不是一世,在拥有才能的同时,更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思考中医》是一本好书,是我中医启蒙的一本书,开启我对中医的信仰之门(至于你们信没信,反正我是信了)。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明白了中医并不局限在医学层面的框架中,他承载传统文化的积淀,他有他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人文层面,甚至社会层面。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门涵盖性很广的学科,我觉得中医作为一门传统文化学科可以弥补中国教育缺失的人格教育。

国外教科书在提起中国传统文化时会有这样一句描述:“汉文化发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据统计,国际中医市场百分之九十的份额是由日韩把持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我们将中医这一国粹拱手相让给日韩,我们将愧对我们的祖先。所以在此我想对同辈的朋友们说:复兴传统文化,我们青年确实任重而道远。

思考十篇三

心得体会思考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和思维方式。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思考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下面我将分别从思考的意义、思考的方法、思考的局限性、思考的乐趣和思考的价值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首先,思考的意义非常重大。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表面问题,深入探索问题背后的本质。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在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只是一知半解,但是通过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关键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中,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创新的想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思考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在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思考是有方法的。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思考、逻辑思考、创造性思考等不同的思考方法来解决问题。系统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整合各种信息,建立思维模型,理清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找到最佳解决方法。逻辑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漏洞和逻辑矛盾,提高问题解决的精确度和效果。而创造性思考则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提供新颖的解决方案,推动事物的进步和创新。因此,学会并灵活应用各种思考方法,对我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思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对一个问题进行无限的思考,而且我们的思考常常是基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这意味着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办法可能是片面的或者不完善的。此外,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主观偏见和情绪干扰,导致我们的思维陷入僵化或者固定模式。因此,为了克服思考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多角度思考,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见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开放的思维状态,及时纠正自己的主观偏见。

然而,思考也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思考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一种思维与情感的交融,是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会随着思考的进行逐渐深入到问题的内在世界,尽情地探索和思考,体验思维的乐趣。思考也是开放和自由的过程,我们可以自由地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思考的乐趣。而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我们对事物和问题的把握和理解,是我们对自己的提升和进步。因此,思考不仅是一个任务,更是一种乐趣。

最后,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思考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思考,人类不断发现和探索事物的规律,推动科学知识的进步。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思考还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方式,是我们对自己信仰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手段。因此,思考具有深远的社会和个人价值。

总之,心得体会思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拓宽视野和认知,获得思考的乐趣和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思考方法,克服思考的局限性,享受思考的乐趣,发挥思考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思考十篇四

今天我很想把这篇文章写了,因为这是一篇批改试卷后的思考,我感觉很有教育意义。

批改试卷本是一件很有教育意义的工作,因为通过批改试卷我们要学会通过这次考试来激励学生的成长,激励孩子们更加愿意的去参与到课堂,更加乐意去学习知识,这才是考试的目的。

今天我发出一篇考试日记后,紧接着就是一位朋友回复到,你们还期中考试?不是不允许了吗?我就思考,为什么不允许了?这里面肯定会有文章。要么就是考试成了孩子学习的阻力,要么就是考试成了老师给家长的一次批斗孩子的证据,要么就是成了孩子学习的路上一次倍感痛苦的而毫无教育促进意义 的活动。因此才有上级这个看似合理却不合理的规定。我想告诉老师的事,期中考试或者是平时的考试,不是为了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只体会到它所带来的一种挫败感,如果是孩子得到的只有挫败感,我们的考试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我更不想看到,有的老师为了提高自己而压低他人成绩,来彰显自己的教学的成功,这也是违背教师的良心职业的。无论什么我们都应该让孩子们从考试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找到自尊,找到安排事情的顺序,找到做题的步骤,最后通过试题找到自己成长的空间,特别是习惯成长的空间。

我今天看了一下批阅后的试题后就思考,有人反映这道试题批有出入,我也看了一下,我就思考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去批改。一道试题是这样的,一个画图题,要求是让孩子们画出一个直角,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当孩子把这道试题的直角画好后,写上了角各部分的名称。有的孩子没有标注直角符号,被一个简单的叉号封杀全部,这是否会对孩子的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或者是带来什么促进?我们要求严格是好的,但我们是否应该过度严格而让孩子在学习中找不到一种积极的进取之心。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考试也就是失去了他的教育意义。试卷的批改不是为了衡量老师的水平,这是孩子的进步一种鼓励的工具。如果仅仅停留在第一个目的上,我们都该反思教育考试的是否有必要取消了?也就是说取消考试是上级合理的举措。但我还想说,请我们每一位老师和领导端正好考试的目的,和引导好考试的目的,这样我们的考试才能更有教育意义。

最后我想告诉我们的老师,无论他人批改的结果如何,无论他人的想法如何,我们都应该去面对,都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教育孩子的意义。因为我不想让孩子的考试仅仅成为一种衡量的工具,一种毫无意义的工具,其实这本应该是让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促进剂,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加速剂。其他的一切价值都是外物更孩子考试的一种枷锁。这个枷锁是很没有必要的。

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通过这次考试完成自己生命的一次成长,而不是一次泄气,一次给自己颓废的借口。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前几天的弑师案就是最好的解释。

思考十篇五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我们习惯于使用旧有的思维模式去应对问题和挑战,但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我们要面对的新挑战。在此,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新思考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灵活思维

对于新思考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拥有灵活的思维。过去,我们常常对事物进行刻板的分类和归类,习惯沿着固定的思维路径去思考问题。然而,在当前的复杂社会中,单一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多变的情况和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会跳出框架,运用多元的思维角度去审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开放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创造出更多的机遇。

第三段:跨学科思考

新思考还需要我们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在过去,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都是相对独立的,人们很少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交叉运用。然而,现在,我们需要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强大的思维能力。跨学科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更深层次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段:合作与共享

新思考还要强调合作与共享。过去,我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独自面对问题并试图解决。然而,现在,众多的复杂问题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合作才能找到解决方案。只有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思考和经验,才能形成更完整和深入的思考。同时,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互相启发,激发出更多的创意和灵感,实现协同创新。

第五段:持续学习和反思

新思考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和反思。过去,人们往往以为学习只发生在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中。然而,现在,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活。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反思也是新思考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思考方式。

结论:

新思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灵活思维、跨学科思考、合作与共享以及持续学习和反思。只有拥有这些能力,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竞争力,应对挑战并创造出更多的机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践行新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够实现。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挑战,开启新思考的时代。

思考十篇六

从图书馆出来,沉闷的气息被秋天的风席卷而走。橘黄色的灯光被树叶切成碎片,透过树缝把视野变得模糊。手中温热的水杯传递着暖意,晚风吹过也感觉不到寒冷。安静的时间,寂静的校园。看一看现在,想一想曾经。

夜晚,很美丽的一个词。在夜色中潜行,走在人影寥寥的校园。漫不经心扫视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二教门口开得不再灿烂的银杏树摆脱喧闹,开始享受不受关注的宁静。那些天,云层散去,阳光洒下,金黄色的树叶将阳光的色彩渲染到极致。立在广场开阔的地方,看着我们匆匆走过,看着我们留恋的眼光,看着我们在树下仰望,看着我们拾起它用了一年时光写好又随意挥洒的明信片。有人眯着眼睛,有人停下脚步,有人嘴角翘起,有人支起画板,有人拿起相机。用身心去享受,用色彩去记录。它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像阳光一样散布温暖,像岁月一样落下时间的碎片。现在,它像一棵普通的树一样独立、安详。树下金黄色的蝶翼被秋风吹散,幻想化作泥土静候护花;被收进黑色的塑料袋,化作灰色的尘埃在天空飞扬;随着雨水流入狭窄的下水道,开始一段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旅程。没有人会再往树下摆放一颗让人遐想无边的蝴蝶桃心,就像没有人会再拿着相机对准失去焦点的银杏。夜色里,它安静一如既往。

我转过身,融入银杏对面的树荫之下。繁密的枝叶让灯光变得极为暗淡,让夜更接近它的本色。有这样一些树,四季的颜色从不更替,没有过多的变换,叶落的时候很少,沉默的时候很多。那些夏天聚集在树荫下的人将它遗忘在时间的角落。也许,不曾记得也就算不上遗忘。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夏天到来了,冬天都会离去吗?脚下延长很远的幼稚的粉笔画在对我说夏天的故事现在依旧在上演。过于忙碌的我们,忙得不知所措的我们忘记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我们不记得了,但在我们眼中没有长大的孩子总会记得。地上的粉笔画是一条长长的路,通向天真的笑脸,通向我们已经遗忘又想拾起的时光。童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越长越大也并不意味着越变越好。了解这个世界是我们一生都在做的事。

面对老图侧面的角落还有一棵挂满繁星的银杏。在这样的角落,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还有一身轻轻摇曳的树叶。树下正好有一盏耀目的路灯散发橘色的光芒掩盖了它的色彩。昏黄的灯光照映在闪烁的叶片上恰恰相得益彰。在不受人关注的角落,慢慢褪去身上的鳞片,悄悄迎接冬天的到来。没有波澜不惊,没有心似狂潮。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度过一生。树下,叶子一层一层堆叠了起来。没有人来打扫,也就没有人来打扰。等到来年,化作春泥更护花。安静等待,安静付出,在被遗漏的缝隙中呼吸。

旁边,新开的书吧吸引了不少人。暖色调的灯光透过玻璃投射到涟漪微起的水面上,化作聚集又分散的点点繁星。夜色下一方不大不小的水池也足够让人沉醉。柔顺的柳条垂在水面之上,留着薄纸一样的距离悬在镜面上,不忍点破。这样的临界点是世界精美绝伦的设计。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无比贴近,伸出手想抓住的东西仿佛触手可及,却始终不敢越过那薄薄的纸窗。因为一旦轻点,便会波澜起伏,无法预料破碎的平静何时能够停息。

视野被夜间的雾霭阻隔着,岁月在悄无声息里沉沦。

幻变的的生命里,岁月是最大的小偷。这一年,它从我身边偷走了很多东西。也许不叫偷走,只是在我还没来得及挽留就离开了。有些人,有些物,有些感觉,丢了之后就再也找不回来。再也看不到和蔼的微笑的旧影。于是去尝试读懂离开的的意义。你想悄然离我而去,但心却还停留。在闲暇时,我在透明的玻璃窗上看到你温暖的微笑,我听见你在安静的夜晚躲在门后微笑,我转身感觉你一直都没离开过。手机上永远不会再显示的电话号码,房间里永久失去的喧闹,心照不宣地努力微笑。生命的长度会被延续,带着对你的思念行走四方。我思故你在,你思故我在。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有些故事依然像一杯散发淡淡清香的茶,有些人会成为生命里隽永的篇章。

若有所失,若有所得。好像什么都发生过了,又好像一切如初。有人离开了,有人来到了。陌生的,熟悉的。亲密的,遥远的。天边的,眼前的。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有的人还没来得及靠近就已远离。有些故事,没有人能讲完。只要心有所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那些意外的故事会被我们当做剧情写进脚本。

思想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被我们忽视的风景好像总是会在某个瞬间想起。

也许这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还在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开始微笑,既然上帝赋役了我们生命,给我们活着的权利,思考就不应该停止。思考是生命的真实,也是一切痛苦的快乐的源泉。

既然活着,就应该积极、快乐的活着更应该是思考的活着,没有了思考的活着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完成生命的轮回。人生的路需要思考的甘露滋润,更需要灵魂之水的灌溉,兢兢业业的呵护,生命之花才会在活着的土地上争奇斗艳。或许我们有时活得很虚伪、很累,带着面具,装上防备,但是当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抚摸到真实的时候,活着就一定会绽放出诱人的美丽。人是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更是思考的一生。

痛并快乐的活着,同时把快乐洒向别人心田的人是幸福的。人的一生应该是思考的一生,百转千回、激流险滩的人生旅途中,唯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处乱不惊的镇定。活着,也需要境界。当生命之舟即将你而去的时候,你也就成为真正的智者,理解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也许我们离般若的境界还很遥远,但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应该是必要的。活着,就应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思考十篇七

思考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人天生便是思考敏捷,逻辑清晰,但更多的人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思考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个人关于如何锻炼和提高思考能力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认识思考力,拓展思维边界

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之一,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掌握良好的思考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决策,进而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而拓展思维边界,则是锻炼思考力的一个关键要素。例如,可以思考更多的方案和解决方法,从而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还可以不断学习、汲取并吸收新的知识,以及尝试和接受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第二段:多角度思考,突破思维瓶颈

很多人在思考时只考虑到一种可能性,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多角度思考则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的瓶颈,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要实现多角度思考,需要自我启发,激发自己的创造力,采取“抛弃习惯,离开舒适区”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三段:反思与总结,发现思考不足

反思与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经验,发现自己的思考不足,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每次思考后,都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自己思考的成果,找到不足之处,并根据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思考能力。

第四段:批判性思维,尊重事实

批判性思维是指判断和解决问题时,尊重事实以及合理分析一系列因素,而非单纯依靠个人主观意见和经验。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并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和处理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逻辑思维、数据分析、演绎推理等方法,积极发挥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第五段:创新思维,勇于尝试

创新思维是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要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需要关注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勇于接受各种新事物,以及不断尝试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冒险、挑战自我和突破常规,积极创新,把握先机。

总之,思考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角度思考、反思与总结、采用批判性思维和勇于尝试的创新思维等方法,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让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出彩。

思考十篇八

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撞伤不如撞死”这一社会焦点问题?

3.你将来打算去考公务员吗?你是如何认识目前中国公务员这一职业的?

5.2012年“两会”中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7.谈谈你学习2012年“两会”的主要收获。

8.怎样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9.发达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10.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你个人有何打算?

11.如何才能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2.如果你将来打算投身文化产业领域,会从哪几个方面做准备?

13.世界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14.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15.你是怎样认识欧债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作业基本要求

1、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为上述15道思考题中的任意一题。分数为60分。

平时成绩40分。

2、作业应是手写。论文字数最低不能少于1000字,观后感字数最低不能少于500字。

同者,无论抄袭或被抄袭者,均以不合格论)。

4、对有新观点、新看法,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实际的作业予以高分鼓励。

5、在题目下一行一定要注明班级、姓名和学号。

6、作业按照学号顺序排好,在最后一次上课时上交。

思考十篇九

段一:引言(150字)

在人类的智慧发展史上,思考被认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品质。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拓展视野,思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现代社会的高速节奏中,大部分人都被琐碎的日常事务占据,忽视了思考的重要性。因而勤思考变得极为重要,它不仅能引导我们提升自己,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通过不懈努力,我逐渐体会到了勤思考的一些心得体会。

段二:扩展思维(250字)

勤思考有助于扩展思维。一旦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就会激发我们大脑的潜力,使之超越其惯常状态。例如,当我开始思考某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会忍不住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向,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可能性中。这种思维的拓展有助于我们跳出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走向创新和突破。而且,勤思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不断进行深入思考,我渐渐发现,事物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往往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机理。

段三:培养创造力(250字)

勤思考还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而勤思考则是创造力的源泉。通过勤思考,我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潜能,挖掘和发现各种新颖的思想和想法。当我们不断地思考时,我们会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从而发现以前未曾发现过的联系和创意。这使我们能够以更加独特和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为我们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我的经历中,勤思考不仅提高了我的创造力,还帮助我更好地应对了挑战,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好的表现。

段四:塑造人格(250字)

勤思考还能够帮助我们塑造我们的人格。思考不仅是解决问题和产生创意的过程,更是对自己的反思和自我认识的过程。通过勤思考,我们探索和理解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自我认知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进而塑造出真实、独立和坚定的人格。在实践勤思考的过程中,我从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中学到了很多,也更加清楚了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这使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成熟和自信,能够坚定地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努力。

段五:推动社会进步(300字)

勤思考不仅对个人有益,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调动社会智慧是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勤思考能够鼓舞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激发我们主动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的热情。通过积极思考,我们能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更加理性和客观,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当每个人都勤思考的时候,社会就能够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智慧,进而取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勤思考的重要性和价值。(100字)

通过对勤思考的实践和体会,我深刻意识到勤思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扩展思维、培养创造力、塑造人格和推动社会进步,都是勤思考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决定继续努力保持勤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考十篇十

中华民族依靠了中国传统文化,依靠了中医学几千年之久,就是现在,对一些现代医学来说束手无策的疑难病,中医依然不失为一种希望。《思考中医》的写作正是出于作者对中医的信念和感情及对中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书,切实地为中医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认识上的问题,因为《思考中医》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医问题不在理论,而在对理论的认识。同时正如《思考中医》所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分支领域,因此,《思考中医》在解决对中医的认识问题时,自然也澄清了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本文试就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思考中医》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在勾勒中国传统文化大线条的同时,引发深层的哲学思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是正确理解中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医》很明确地赞成梁漱溟先生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基于此,《思考中医》首先以不无代表性的杨振宁教授对中国文化不元代表性的理解为例,对比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理,治玉也”的解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或一种境界。她不仅在寻求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上毫不逊色于近现代科学,更进一步的是,她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了要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去解决问题的高超思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历来是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思考中医》从《说文》:“理,治玉也。”的解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的特点——整体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与现代科学文化的最大分歧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这个整体,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器质的又是功能的,既是体,又是用。总之是方方面面的统一。这也是与唯心论最大的不同。《思考中医》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理”的涵义的揭示,引发了对这两种哲学差异的深层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内经》中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话,《思考中医》认为术数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推演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实验,而且,很可能是更高超的实验——内证实验法。因此,中医理论既不是单纯的不具备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也不是仅凭思考得出来的结果,而是两者结合的产物。

造成现代人接受中医的困难所在。但总之,不管你个人信与不信都不应当否认中医理论的产生与实验有关。

(四)有无中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在应用上的最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传统文化在应用和传承上的客观难度,使其在应用和传承上无法逾越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揭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研究方法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与别的文化差异明显,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在文化的核心——哲学。所以钱穆先生有言:讨论文化要自其汇通处看,不当专自其分别处寻。若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从其汇通处看,不能从其总体上求,则最多仍不免是一种文化之偏见。

《中医学导论》中指出中医学的危机与不足,共八条,其中第二条是:独特理论体系的封闭结构阻碍了学科的顺利发展。为此,突破原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第四条:中医学的许多认识和思想正确性高、准确性差;且大多无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加以研究。如不对这些人类认识的“粗产品”加以科学提炼,中医学将永远踏步不前。

第五条:方法论和方法虽有某些特色,但却与现代科学方法论存在着时代的差距。还有第八条:最为关键的是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许多基本概念含糊不清,有不少是无法证伪的哲学术语的移植,对这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若不清晰地予以确定,发展中医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明确概念是共同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

说到哲学,《思考中医》没有过多地涉及,但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精要还是提到的,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基于此,《思考中医》得出一个结论:现代科学讨论的领域,实际上是气聚合以后的这个领域,对于气聚合以前即“夸克”之前是什么样,现代科学还无力回答,甚至难有希望回答(p2223)。《思考中医》总结性地指出:“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虽然的确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虽然它强调要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但总的侧重却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气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门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p24)

如此看来,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在哲学。中医这个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的学问,果真换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就可以得到“科学的中医方法”进而解决人体生理、病理的问题了吗?我可以想见,那样的唯一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从理论到方法的全面消亡——中医有可能成为当代的哥白尼、布鲁诺!

一点不在此文中展开,但有必要一提的是:正是其自身的这一特点给迷信以可乘之机,但科学不应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一时证明不了的全部否定。

三、倡导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方法

提到认识,自然需要概念、需要解释。《思考中医》所解释的内容中,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一是时间。解释方法的特点是:突出以字释义,特别注重借助字形及《易经》的卦象做解释。

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思考中医》也是充满了感情,它深深感悟了汉字独特的释义能力的魅力。

中医》最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医是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时间(时相)医学。而绝不是部分的时间医学。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中医》对中医得出一个精辟的比喻:开方就是开时间。时间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数问题和相关性问题。可能这一思路也会对当今哲学及现代医学极具启示的。

汤一介先生一直在倡导创建中国的解释学,《思考中医》在这方面的大胆实践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系统地阐明了《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这一部分应当是《思考中医》主要的工作——导论《伤寒论》。

六经辨证一直是公认的来自于《伤寒论》的中医重要辨证方法之一。但历来对此争论颇多,且现代的中医教科书上也没有见到对于这种辨证方法及六经这一概念的清晰解释,像《思考中医》这样系统地解释,恐怕还是头一次。

《思考中医》从六经的本义、经义、府义、运气义全方位地阐述了六经,并对六经病的欲解时、欲剧时、脉证提纲和治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使六经辩证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脏腑,经脉,时间,治法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思考中医》揭示出中医中时间作为“象”的一种,进而用五行使之与反映生理、病理的六经相联系,让人大有开千古疑窦之叹,《思考中医》真可称得上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通过这样的导读,让人们清晰了对《伤寒论》这部经典的认识,它绝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它用六经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思考中医》细致地阐发了其间的联系,使《伤寒论》为万世立法垂方的雄浑姿态跃然纸上。

五、提出了很多疑难病的治疗新思路

由于《思考中医》揭示了很多崭新的对传统文化、对中医的解释,因此,自然而然对一些疑难病提出了崭新的治疗思路。如高血压,颈椎病,老年性痴呆等等,非常值得临床关注、验证。

六、收集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神奇医案

用清肺剂配理中汤加砂仁外敷神阙穴治愈老年重症肺炎;天津盲医仅用不同数目的绿豆、葡萄干等治病;小柴胡汤化截止住了吗啡无效的癌痛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中西之争的积极意义,恐怕就应当是其促进了文化的反思。从《医林改错》的思想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后来的中医遇上西医,中医也好、中国传统文化也好,也会从自身中出现这种反思的局面。两种文化,两种文化下的医学的相遇,大大加速了这种反思。《思考中医》让这种反思增添了很多的理性成份,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题目,当然,诚如《思考中医》所说,他还仅仅是针对一部《伤寒论》,中国的文化经典还很多,中国文化更是浩如烟海,真正对其做客观深入的反思自然不是简单之事,怕是要几代人的努力。《思考中医》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的与当今哲**流的暗合更是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无比的信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特点,使其在表达上永远存在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写意,《思考中医》抓住了这一个大特点,很好地运用了“象”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使我们在“意”上空前地接近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的精髓,其间一些逻辑上的失误在所难免,但从上述文化之特点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想看《思考中医》还是需要一些写意的。

《思考中医》的历史功绩有多大,就留待历史做答吧。

参考文献:

[1]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陈勇:《钱穆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

社,1996年

[5]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6] 何裕民:《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