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投资林业碳汇需谨慎(大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0:44:15 页码:12
2023年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投资林业碳汇需谨慎(大全5篇)
2023-09-14 00:44:15    小编:碧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篇一

曾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研究院院长蒋有绪指出,把林业碳汇作为投资期待高额回报时机尚不成熟。由于人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以及国际碳贸易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碳市场的规则不清楚,目前社会上存在诸多对于林业碳汇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被一些不法集资者利用并宣传扩大,形成投资陷阱。对此,投资者要理性认识,警惕碳汇造林成为当年托管造林的“变种”。

陷阱:“我们的林子能卖碳汇”

真相:只有严格意义上的“碳汇林”才可以

自《京都议定书》开始,一项灵活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被引入,它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购买按照国际规则要求造林所产生的碳汇,由此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开始为人所知。一些公司以自己可以在国际上卖碳汇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和企业集资造林,并宣称自己公司造的“碳汇林”,除了卖木材外,还可以卖碳汇,只要投资少量资金就可获得丰厚回报。

其实,能够被国际市场认可并能用于交易的森林碳汇,实际上主要是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购买按照国际规则要求造林所产生的碳汇。这种造林活动必须得到国家和国际相关机构批准,有十分复杂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单就生产环节而言,营造碳汇林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按照碳汇造林的技术要求造林,并且要有明晰的产权和严格的额外性等。《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实施cdm林业碳汇项目,必须是特殊定义的造林再造林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实施项目的土地必须是过去50年以来的无林地或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除了满足对土地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制定方法学、证明额外性、避免碳泄漏等。此外,项目要经过参与国政府和主管机构批准,最后由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注册,才可进行真正的交易。可见,营造碳汇林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造林都可称为碳汇林。

目前,大多数造林公司都以速生丰产林为主要经营项目,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为了控制成本,营造时很难也没有必要按照上述程序严格执行碳汇造林的技术标准,况且这类森林在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环境等方面,也难以达到碳汇林的要求。所以其产生的碳汇大多不具备交易条件。此外,木材生产导致的森林砍伐造成了碳的排放,“又卖木材、又卖碳汇”是不可能实现的。

陷阱:林业碳汇可在国际碳市场高价出售

真相:碳汇收益尚不能抵消造林成本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容量庞大。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信息:2009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量约8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额1437亿美元。但成交项目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森林等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碳汇项目则十分有限。如2008年全球森林碳汇交易量只有530万吨,交易额3710万美元,分别只占全球碳交易总量和总额的0.1%和0.03%。所以,碳市场并不等于碳汇市场,碳汇只是碳市场中的一种产品,而且所占比例很小。

国家cdm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我国政府已批准并得到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的cdm项目有1200多个,但只有3个林业碳汇项目。其中,由国家林业局主持实施的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2006年开始在广西苍梧、环江县营造4000公顷人工林,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计划支付200万美元,购买约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每吨4.35美元。而2009年的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也是仅以每吨6.5美元的价格出售2万吨碳汇。而在当时的国际碳市场,工业减排项目的价格已经超过每吨20美元。

蒋有绪指出,中国的森林碳汇要想拿到国际市场上交易,必须从造林开始就要按照买方的要求进行。大都要聘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项目设计,还要进行碳汇计量、监测、认证等,成本昂贵。所以企业如果为赚钱而造林销售碳汇,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因为碳汇只是生态效益的一部分,即使卖出去了,也远远不能抵减造林成本。目前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是以森林的多重效益为目的的公益事业,旨在推动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的进程。

陷阱:林业碳汇市场空白,应迅速抢占

真相:市场并未成熟,林业碳汇“有行无市”

蒋有绪介绍,造成林业碳汇价格不高的原因,一是市场尚不成熟,二是缺少有效需求。所以,林业碳汇市场并非空白,而是“有行无市”。

目前,cdm林业碳汇项目主要是面对国际碳市场,但由于技术要求高,市场准入手续繁杂,交易成本十分高昂,所以目前全球cdm林业碳汇项目非常有限,买家很少,所以称为“有行无市”。由于国内关于林业碳汇交易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认证、注册的标准和规定也正在制订、完善中,因此投资林业碳汇赚钱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买家。”蒋有绪特别强调。

综上所述,蒋有绪认为,把林业碳汇作为一种投资,期待高额回报,目前是行不通的。如果有人以营造碳汇林为由从事集资投资活动,务必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篇二

(姓名:罗秋月学号:0202012095)

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的碳汇功能巨大,是改善全球气候的主体。

一、有关碳汇的基本知识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有数据显示,全球森林碳汇中,森林植被碳贮量有2827亿吨,占全球植被碳贮量的77%;森林土壤碳贮量有7728亿吨,占全球土壤碳贮量的39%。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森林既是二氧化碳的“吸收汇”,同时也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源”。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变成了排放源,比如森林火灾、森林病害、人为破坏等。

高能效等途径来实现,但这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则主要是利用森林等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积累的作用。与直接减排措施相比,增汇措施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获得巨大的综合效益,而且操作成本低、易施行,可以说是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最为经济、现实和有效的手段。在此背景下,碳汇林业的理念得以提出。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等政策和措施的同时,把发展碳汇林业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要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国家林业局更是紧密结合行业特点,于2009年11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我国碳汇林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划与发展目标。因此,发展碳汇林业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意义与作用。

(一)发展机遇

1.具备了较为良好的政策与社会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为新世纪我省林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实现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备、管理高效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规范有序、集约经营、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山川秀美,使我省林业在全国率先跨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处,保护小区10000个,总面积195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森林公园数量达100处,总面积1200万亩。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人工林良种率达80%,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林业经济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占45%,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900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左右,森林蓄积量达7.5亿立方米;树种、龄组结构趋于合理,阔叶林面积占45%以上,近、成、过熟林面积占30%以上,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50处,保护小区15000个,总面积300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12%;森林公园数量达120处,总面积1500万亩。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人工林良种率达90%,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林业经济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占55%,林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2.符合城市发展的建设目标要求

现代化城市应该达到“低碳城市”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切实履行自身的使命与责任。而碳汇林业作为行之有效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与途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新时期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二)面临的挑战

1.管理保障支持力度不足

依靠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自觉意愿,不能满足林业碳汇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应该出台相关立法,解决培育林业碳汇市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管理部门的权责、碳排放重点企业的参与形式等等,探索区域减排政策,以开辟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推动林业碳汇发展的新局面。

2.林业碳汇概念不够深入人心

林业碳汇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领域,虽然国外强制减排和自愿减排市场都有成功的林业碳汇交易案例,但是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在林业碳汇方面的探索与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措施差异性很大,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国际经验相对较少,而国内也比较缺乏管理和运作林业碳汇的实践基础。公众的认知度不够深入,有待加强。另外,碳汇林业综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碳汇林业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三)江西森林生态的现状

1.自然地理概况

江西省处于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省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兼有平原、岗地等。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40.5mm,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十分有利于植被生长。在全省166947km2的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森林植物资源,尤其是存在着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3.3%。

2.森林资源情况

(8.67%)。

3.森林碳汇分析

江西省森林碳储量巨大。通过地面植被观察、大气co2和氧气浓度监测、卫星遥感信息的应用、生态和大气模型的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均表明,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碳汇。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森林资源存量较高,人工林多,能很好的吸收大气中的碳,起到了固碳作用。比如,仅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据江西省“十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 1669.5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 1062.7万公顷,占 63.7%;活立木总蓄积 3.53572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为 60.05%。南方森林与北方森林相比,生长速度快,森林资源存量大,森林碳储量也大。研究表明,处于生长旺盛时期的中幼龄林具有较强的同碳速度和固碳潜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 351万公顷,蓄积8821.7万立方米;中龄林面积 341.3万公顷,蓄积1.70274亿立方米,大部分森林属于中幼龄林,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森林固碳能力处于最高 峰,森林固碳潜力很大。

四、总结

根据上述因素分析,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发展碳汇林业具有一定的潜力。森林在江西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和不可代替的作用。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综合效益。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篇三

清洁发展机制(cdm)对造林再造林项目土地合格性的要求,限于在199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只有满足这样条件的林地,才有开发并最终获得可交易的碳减排额度的可能。由于我国能够满足cdm要求的林地越来越少,因此国内的方法学降低了这一要求,只需满足2005年2月16日以来无林地要求即可。

开发碳汇项目必须根据相关部门备案的适宜的方法学进行。2013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第二批)备案的复函》,同意国家林业局报送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作为第二批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此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方法学正在进行专家审核,预计会成为第三批备案的方法学之一,这三个方法学几乎可覆盖我国林业行业碳汇项目的需求。

按照项目的开发模式,碳汇项目可分两大类:一是碳汇造林项目;二是森林经营项目。

根据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通行做法以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开发碳汇项目流程包括项目筛选和评估、设计与描述、审定、备案、实施与监测、核证、备案ccer。

一般来讲,林木生长速度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价值大、人均年收入较低的地区比较适合开展碳汇造林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方法学对基准线情景和额外性的要求,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同时从碳汇的购买方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

因此,结合林木生长率、生物多样性、造林成本、人均年收入等4项评价指标,有关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适宜发展碳汇造林的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级别最高的为5级,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中、东南地区,其中以云南省分布最为密集;4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地区,分布较为零散;3级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等地区均有分布;2级区域分布最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1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中、西南部分地区。从5级到1级我国无林地项目总和逐渐升高,从5级78万亩提高到1级的1.7亿亩,全国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总数超过4亿亩。

清洁发展机制(cdm)对造林再造林项目土地合格性的要求,限于在1990年1月1日以来的无林地上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只有满足这样条件的林地,才有开发并最终获得可交易的碳减排额度的可能。由于我国能够满足cdm要求的林地越来越少,因此国内的方法学降低了这一要求,只需满足2005年2月16日以来无林地要求即可。

所谓额外性,是指项目在财务、技术等方面存在障碍因而无法独立开展活动,必须通过碳汇项目的支持克服障碍才能使项目得以实施,这样项目产生的碳汇量才具备额外性。评价项目是否具有额外性,须根据方法学要求,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分析。

适宜的方法学

开发碳汇项目必须根据相关部门备案的适宜的方法学进行。2013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第二批)备案的复函》,同意国家林业局报送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作为第二批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此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方法学正在进行专家审核,预计会成为第三批备案的方法学之一,这三个方法学几乎可覆盖我国林业行业碳汇项目的需求。

按照项目的开发模式,碳汇项目可分两大类:一是碳汇造林项目;二是森林经营项目。

根据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通行做法以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开发碳汇项目流程包括项目筛选和评估、设计与描述、审定、备案、实施与监测、核证、备案ccer。

一般来讲,林木生长速度快、造林成本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价值大、人均年收入较低的地区比较适合开展碳汇造林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方法学对基准线情景和额外性的要求,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同时从碳汇的购买方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

因此,结合林木生长率、生物多样性、造林成本、人均年收入等4项评价指标,有关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适宜发展碳汇造林的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级别最高的为5级,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中、东南地区,其中以云南省分布最为密集;4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地区,分布较为零散;3级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等地区均有分布;2级区域分布最广,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1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中、西南部分地区。从5级到1级我国无林地项目总和逐渐升高,从5级78万亩提高到1级的1.7亿亩,全国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总数超过4亿亩。

从以上分析可见,我国林业碳汇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全力做好林业碳汇工作,不但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减轻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压力,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生态环境及濒临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可以说,林业碳汇项目是各种减排类型中最有价值、“性价比”最高的项目,现阶段我国开发林业碳汇的条件正趋于成熟,未来林业碳汇市场潜力巨大。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篇四

摘要: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人类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其中控制co2等物质的排放成为了重要的措施。在林业产业中,通过碳汇,能够大量吸收co2,产生氧气,不仅缓解了温室效应,还为人类提升了空气质量。为促进林业碳汇的发展,需要解决其资金渠道问题,仅仅靠政府下拨款项难以满足巨大的缺口,且会因为政府资金压力的加大造成项目进展缓慢。因此,需要将林业碳汇进行市场化转变,利用产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吸引投资,促进其良性发展。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总结了一些市场融资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然后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融资机制的要点,进而提出了产业市场化融资机制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融资机制对应的保障措施,旨在促进林业碳汇稳定发展。

关键词:林业碳汇;市场化;融资机制 引言:

我国政府每年投入的林业碳汇资金数量庞大,但仍然难以满足巨大的国土面积和大量的林业项目需求,资金短缺导致产业发展严重受阻。而实际上林业碳汇的项目中含有较多的经济项目未被开发,通过开发项目产品,就可以获得产业发展资金;还可以让生态优化受益者进行对等投资,从而激励产业的发展;另外,在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通过将农民作为经济主体的林业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实现产业扶贫。在这一形势下,寻求合理、有效的融资机制,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形势下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研究总结了一些融资机制实现途径,以下是主要研究内容。

一、国内外相关经验

(一)国外理论实践

面对气候的重视和管控,并将森林资源的管理纳入了重要管辖范围内。

在1990年之后的十几年内,林业碳汇进入了学者专家的眼中,他们通过大量的理论探讨以及对实际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林业碳汇的重要性。美国学者诺沃克和罗德里是最早提出林业在固碳上的重要意义,随后麦克富森、波亚特、麦克哈利以及罗伯森等人也分别在1999年、2002年、2007年和2009年有关林业对所在区域生态发展的良性影响。除了验证林业碳汇的重要意义外,学者们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中,在融资理论、生态学等相关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之后的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例如尼克拉斯、恩奎斯特等人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使用遥感技术、样地清查等方法进行了评估,他们将林业作为公共物品,研究了该产业的市场估值。经过文献搜索查阅,发现还有一些跨学科的学者业务林业碳汇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角度,例如林木加工等。另外,在实践层面,与2000年之后,各个国家相继建立了有关减排项目的交易体系,最早是英国和丹麦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建立了该类型的体系,随后2003年日本、欧盟等也在本国内建立了对应的体系,美国等地区根据自身国情,建立了地方的交易体系,增强了林业碳汇体系的可行性、实践性。随着政府层面的支持和重视,一些相关的服务产业也应运而生,例如温洛克公司等,就是林业碳汇服务机构中较为优秀的代表。

(二)国内理论实践

分析,不仅明确指出了融资的主体,还针对当下的形式,提出了融资发展趋势和应选用的融资工具的特点,提出了建立融资机构的重要性。黄宰胜(2012)提出在一些融资方法,例如碳交易平台融资、资本市场融资以及bot系列项目的融资等方法途径。在实践方面,我国的相关产业也在稳步发展。ccer机制中已经引入了碳汇项目,一些相关的产业也进行了融资,2014年,在北京顺义进行了林业碳汇的一期项目,在2015年广东长隆也开展了造林项目[2],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融资项目。这些项目的实验性开展为我国林业碳汇融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实践指标,具有重要的先驱性参考价值。

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国际相比,存在着一定的落后,但是已经取得了一些发展。国际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一些学者已经日出了一些市场化策略,可以进行借鉴,另外,森林资源勘查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能够为产业评估提供资料参考。

二、融资机制要点

(一)确立主体

首先,要确立融资的主体,在林业碳汇的发展过程中,主体不同,其产业的形式特点也不相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个人,一般为林业的职工;二是外资企业;三是私营企业;四是战略投资方。针对多元主体的现象,企业需要对其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对应好的保护措施。

(二)评估现状

其次,需要根据当前的形势特点采取对应的措施,一般需要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综合分析当地开展林业碳汇产业的可行性,还要与当前的建设情况联系,对其融资条件进行分析。而且,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较多的企业已经展现出了一些成果,需要在开展项目时分析过去成果的成功因素和面临的风险,从而采取对应的措施。

(三)机制构建

融资方法,包括交易平台、银行贷款等;三是风险防范体系,包括相关部门的决策资料和风险规避措施。

(四)运行保障

在建立了融资机制后,需要确保机制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这也是当前形势下,提升融资机制有效性、实际效益的重要措施[3]。在机制中,需要明确指出各个部门的做法,并向其他单位、部门乃至社会全体提出要求,并加强宣传,例如宣传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等。还要针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重点论述,并开展一些讨论,确保机制的科学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其与实际环境的契合度。

(五)评估体系

在进行融资前和融资后的利益计算上,都需要使用到价值评估体系,其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关系着融资的正常开展。目前,国际上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多,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这也是林业碳汇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是当前促进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方法途径

(一)碳汇交易平台

通过建立碳汇交易平台,各个区域碳排放标准和实际排放量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另外,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多的碳排放,在国际环境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生态补偿,通过国际碳汇交易[4],能够有效实现补偿。在这种方式中,重点就是建立科学的监督、核算体系,确保排放量的监察准确性。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且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分布不够集中,因此未来该平台的运用前景较为广阔。如何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为交易市场提供便利,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银行贷款

立专门的贷款管理部门或项目专门流程,甚至建立利率、还款方式不同的“碳汇银行”,并根据行业特点,开发一些特殊的业务。还可以在现有的政策上进行扩充,建立对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并将当前的信用贷款和林业补贴相结合,实现融资规模的扩大。

(三)建立投资基金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投资机制引入到产业发展中来。通过吸引投资基金,产业的发展与商业模式挂靠较多,能够有效地扩展其发展空间。并且,通过投资基金,林业产业中的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实现了生态链中形成商业链的过程,对林业碳汇产业链的积极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的相关产业投资较少,可以考虑在其中引入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再造林相结合的模式。

(四)资本市场融资

为了消除当前林业碳汇产业链过短,辐射范围较窄,附加价值较低的现象,需要将资本市场引入,通过信贷、股票等将其与市场深度融合,创造较高的产业辐射面积。针对当前碳汇项目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可以将债权引入到行业中,不仅方便了业务流程,还降低了费用,也有利于企业信用等级的提高。通过将资本市场引入到碳汇产业中,能够有效扩展业务范围,增加其发展速度。

(五)项目融资

有效增加产业发展资金。第三种是tot模式,在政府或国有单位完成项目的建设后,将其经营权通过招标的方式交由私营单位[6],中标者一次性交付资金或在后期的建设中进行补偿,从而实现等价交换。第四,其他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是环保彩票、公益基金,这些模式的可行性都建立在项目公益性的基础上,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关乎着地球的每一位居民的生存和今后子孙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发展比较慢,但能够起到环保宣传的作用,因此同样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四、保障机制

为促进机制的运行,需要采取一些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的一些措施。首先,要开展良好的宣传工作,提供各行业对其认知度,并注重其环保作用,从而吸引部分重视生态价值的投资。其次,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为后期的碳汇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另外,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降低成本,并采取科学分析体系,避免因为投资方的经济损失造成大量撤资或资金流入缓慢。最后,要建立市场化体系,通过强化资源认证、培育本土的资源主体以及规范中介方的发展,来促进行业发展环境的优化。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些促进林业碳汇市场化融资的策略,旨在提升林业发展,为节能减排提供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着引导者的作用,需要强化政策的规范性和可行性,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投资者需要重视该行业的生态价值,并将经济效益与环保责任结合,开展投资,促进林业碳汇的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一、充分肯定今年以来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二、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全面推进林业碳汇能力提升

三、明确重点,全面落实下半年工作任务

最后,在这里再强调一下种苗供应保障问题。“十四五”期间,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等工作任务已经明确,空间下步也将得到有效落实,造林、抚育数字化管理方式方法也已基本成熟。接下来,各地要切实加强造林种苗衔接,通过数字化,将造林苗木设计与种苗生产供应无缝对接,强化苗木质量管理,切实提升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和林木良种使用比例,为提高造林质量、提升绿化成效奠定优质的种苗基础。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