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0:17:48 页码:13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实用8篇)
2023-09-14 00:17:48    小编:碧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一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文明礼仪领导小组来具体负责学校文明礼仪的工作,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及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安排。

2.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指出:文明礼仪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学生,通过礼仪教育能促进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个人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为将来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打下良好基础;对国家对社会来说,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动员会后,全体师生对这项教育活动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全校老师,特别是各班主任认真对待,积极行动,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

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努力规范自己言行,真正做到了“说文明话,行文明举,做文明事”。

1、充分发挥少先队、班委会中的学积极性和主观性。通过各班的宣传委员成为班级、学校的学生文明礼仪宣传员。开展了相关的文明礼仪实践活动,让广大同学在践行文明礼仪中文明成长。

2、以展板、黑板和校园广播为宣传阵地,创设浓厚的氛围。各班创办了“文明礼仪”专题黑板报,让班级宣传活动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使广大同学重视讲究文明礼仪,注重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广播室于每天早饭后播放礼仪歌曲、播送文明礼仪知识、讲述文明礼仪故事。这样,让全校师生更加关注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

3、开展评选校级文明礼仪星、文明礼仪班活动。

我校开展了两项具有标志性的文明礼仪系列活动,争创校级文明礼仪星、校级文明礼仪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安排、评选标准、评选条件、评选时间。在活动的开展中,同学们积极地纠正自己身上的缺点,与评选条件上的要求进行对照,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评选校级文明礼仪班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各班首先进行自评,全班同学对自己班的情况进行讨论、评议,全班同学最后达成协议,发现了自己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源自学生实际,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培养了广大同学的自主性、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逐步使同学们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落落大方,文明规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及时召开了“洒扫应对 做文明小使者”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何为洒扫应对,怎样做到洒扫应对。班会主题明确,形式新颖,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洒扫应对”的认识。

2、开展“洒扫应对 做文明小使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洒扫应对”的内涵。

3、结合“洒扫应对 做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班主任精选出《弟子规》经典句子,通过朗诵、课前齐诵、课堂讲解等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 做文明小使者”,规范言行,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会交往的人。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继续创设载体,教育和引导全校同学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仪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内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校园。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二

洒扫应对活动是培养中学生道德和文化的一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程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洒扫应对活动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今天,妈妈想考验我洒扫应对的技能,于是,我选择了扫地和拖地最基本的既能完成活动。我来到了我们家最脏的地方--连接厨房和厕所之间的过道,因为家人们从卫生间走出来时鞋底是湿的,而鞋底上本就有许多污垢;煮饭做菜是在厨房进行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条过道在我们端菜到客厅的时候不免会有些油滴落到地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油迹。我们家的地板又是胶制的,所以这条过道无疑是最脏的了。走近一看,果然,原本洁白的地上布满了一个个凌乱的黑脚印,一两滴油迹滴落在地板上,真是“脏”不忍睹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里整理干净。我从厨房里拿出扫把,身体前倾,握着扫把,一手握着扫把顶端,一手握住扫把中间,慢慢的从一点向外扩散开扫,一边扫一遍走动着脚步。我把藏在椅子和桌子下面的脏毛毛先扫到中心,等周围的赃物全聚集起来后,用原本握住扫把中间的手提起垃圾铲,稍倾斜对准垃圾,把脏东西扫进垃圾铲,反复几次后,沉睡了许久的垃圾彻底被清扫掉了。然后,可以开始拖地了,不过先得把拖把清洗好了。我先把拖把放到水桶里,打开水龙头,顺着水势上下提放地洗着拖把,再往水桶里一浸,提出来用手用力一拧,水就被我“哗啦哗啦”地拧出来了。于是“污渍大扫除”开始了,我还是像拿扫把那样拿拖把,从煤气罐旁边,洗手池下面的缝隙开始拖,没拖之前还没什么,可一拖后,拖过的地方明显比没拖过的地方白一大截,真让我吃惊:没想到我每天都在那么脏的地方洗脸刷牙啊,幸好今天拖了一遍呢,以后一定要常清理。我用着全身力气,继续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打横着拖,还特别注意鞋底,不能让它们踩到我刚拖好的地上去了,免得挨重拖。不一会,经过我的努力下,原本遍布黑脚印的地板不见了,一块又白又亮的干净地板出现在我眼前。我直起腰,踩踩额头上的汗水,窗外正好吹来一阵微风,轻轻拂着我的脸颊,让我倍感清凉,仿佛窗外的天更蓝了,树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

“洒扫应对”活动开展以来,由于学校、老师的教育和班级q群家长论坛的感召,对坦真的触动很大,坦真认识到会做家务固然光彩,但坚持做到才是真正光荣。对家务劳动明显地积极用心了,做事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家里人都很高兴。

与其说让孩子加强洒扫锻炼、提高应对能力,不如说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家长自身要先扫,扫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模式,应对孩子日异成长的心灵。

反观内省,主要还是家长在洒扫教育上思想不够重视。我们家在洒扫教育上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上的不足:主观上,一是想尽量给孩子多一些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二是当孩子家务劳动不积极的时候没有耐心、悉心去诱导,表现急躁。客观上,现在的家务劳动很多都由机械化代替了,强度减轻了,大人也做惯了,不需要孩子帮太多的忙,而没有意识到长期以往就是越俎代庖,剥夺了孩子劳动锻炼和赖以养成的机会。这些思想行为,影响了坦真动手劳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自理自力能力的积极性。

我们非常赞同和珍惜学校、班级开展这样的活动,也必将配合保持今天良好的教育成果。当然,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自理自立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我们和坦真来说都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

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感谢学校及老师教育培养!

当今社会,文明礼貌和孝顺对于我们来说是少之又少:肮脏的房间没人收拾;地板的垃圾没人清理;跌倒的老人没人扶起。为了改正这种不良风气,学校对我们发出了“洒扫应对”的倡议和开展了“洒扫应对”的活动。

“洒扫应对”是出自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懂得孝顺父母,在家里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事处处都能文明有礼貌。

倡议一提出,大家每天都学会了主动的帮父母做家务活,欣慰在父母的心中飘逸开来,自豪在同学们的心中洋溢着。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意识到了洒扫应对的重要;而且还增强了同学们与父母间的亲情。所以,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让“洒扫应对”真正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洒扫应对成为我们永恒的宗旨。洒扫应对,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和“洒扫应对”手拉手,共同建造和谐美好的南宁!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三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个叫“洒扫应对”主题的队会,开完了这个队会,我才明白了“洒扫应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洒扫”的意思是扫地。“应对”的意思是礼貌待人。“洒扫应对”就是好好地做清洁,并且还要礼貌待人。

呀,对了,光知道有什么用呢?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做,那就是——星期六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今天正好是星期六,妈妈去邕江散步了。哈哈!我的展示时间到!等妈妈出去的时候,我吃了几个小蛋糕填满了肚子,写完作业,就开始做家务了。

我先拿着扫把从客厅扫到楼上,我东扫扫,西扫扫,才刚扫完,我早就满头大汗了。我刚刚想罢休,可又转念一想:不行,我要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过了一会儿,我休息好了,便开始了拖地。我拿着拖把,拖拖这,拖拖那,过了好久,我终于把地托完啦!看,地板亮得可以映出人的影子来,水上飘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非常非常累,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妈妈回来了,看见家里十分干净,嘴巴张成了“o”形,同时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通过这次队会和亲身体验,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劳动最光荣!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四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1、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由语文老师精选出宋代朱熹的《大学章句》经典句子,利用学校的特色课题晨读午写,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诵读经典、规范言行,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会交往的人。在诵读形式上,可采取朗诵、课前齐诵、赏析吟诵、书写经典等方式进行学习。

2、各班以如下方式宣传:

(1)、及时召开了“洒扫应对”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何为洒扫应对,怎样做到洒扫应对。

(2)、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洒扫应对的读后感。

(3)、各班出一期“洒扫应对”教育黑板报。

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向善的好少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校内的,有校外的。

1、各班要对负责的卫生区的一些卫生死角进行一次彻底清洁,为创建美丽校园尽自己一份力。在双休日里,每位同学至少为社区做一件好事,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汇报到小组长处进行登记。

2、班在综合课上开展了“应对”礼仪展示活动,让学生演示站姿礼,见面礼、握手礼,鞠躬礼等礼仪内容。

3、布置学生出版“洒扫应对”为主题的手抄报。由德育处评选并展出。

通过这次的“洒扫应对”教育活动,发现教室比以前更干净整洁了,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的捡起地上的垃圾,把自己的课桌椅摆整齐,学生做好事的情绪高涨,每周的好人好事都超过500多人次。而且学生文明礼貌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见到老师都积极主动问候。从家长反清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自觉为父母做了洗脚、梳头、做可口饭菜感恩的事。依照的计划,对学生的“洒扫应对”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月月、一个活动,更应该是长期的活动和教育,让洒扫应对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每时每刻都记在师生心中。我们希望通过此阶段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得到一种教育,得到“爱心”的洗礼,多一点感恩之心,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中学生。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五

“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1、结合“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由语文老师精选出宋代朱熹的《大学章句》经典句子,利用学校的特色课题晨读午写,引导学生理解“洒扫应对”,诵读经典、规范言行,做一个爱劳动、懂礼节、会交往的人。在诵读形式上,可采取朗诵、课前齐诵、赏析吟诵、书写经典等方式进行学习。

2、各班以如下方式宣传:

(1)、及时召开了“洒扫应对”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何为洒扫应对,怎样做到洒扫应对。

(2)、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洒扫应对的读后感。

(3)、各班出一期“洒扫应对”教育黑板报。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六

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校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学雷锋”活动为主线,开展了系列活动。

1、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工作场所,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组织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组织学生“小手拉大手”,与家长一起参与去社区服务,清扫活动。组织学生歌颂国家新变化、好人好事、和谐邻里等。

2、开展“日行一孝”活动。学生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1)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自理能力较差,我们训练学生打扫卫生、整理课桌、书包等,每天有老师进行检查,锻炼了学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2)开展“三个一”活动:每天做一件家务、帮助别人一次、讲一个名人故事。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他们坚韧的性格,锻造了他们优秀的品质。

(3)、重视日常养成。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使实践活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构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社会大课堂。一是加强学校与社区联动。组织队员进社区报道,争当楼道小卫士、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七

洒扫应对为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洒扫应对活动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什么是“洒扫应对”?在古代所谓“洒扫应对”就是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是封建时代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现在,洒扫应对这简单四字涵盖了太多的内容,不过主要的还是做人的学问。其中包括感恩父母,文明讲礼,独立自主,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我知道“洒扫应对”的重要性时,我也学会了感恩,感恩是人之常理。父母每天都要辛苦地工作着,工作回来还要做家务,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养大,我也想到了应该为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我注意到地板脏了,转念一想:要不我来打扫地板吧,这样也可以替爸妈分担家务。说干就干,我马上拿起一把扫把,左扫扫右扫扫,可是扫来扫去都不干净,我马上会想起妈妈扫地时的样子,原来扫地不可以乱扫的,要有顺序,要有技术,身体前倾,握着扫把,一手握着扫把顶端,一手握住扫把中间,慢慢的从外边往中间集中扫,一边扫一边走动着脚步,我把卫生死角里的垃圾先扫到中心,等周围的脏物全聚集起来后,用原本握住扫把中间的手提起垃圾铲,稍倾斜对准垃圾,把脏东西扫进垃圾铲,嘿!这样扫就干净多了!接下来是拖地,我把干拖把放进水中浸泡,拖把进水了,我就立刻拿起拖把向客厅跑去,拖啊拖,拖得我大汗淋漓,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等我反反复复的把屋子里的地板都打扫完后,我已经累得气喘嘘嘘了,想起平时妈妈拖地时的样子,可想而知,妈妈是多么辛苦啊!当我得意的欣赏着我的“成果”时,爸妈推门而入,看见我气喘吁吁的样子,又看看明亮如镜的地板,惊喜的说:“女儿,是你打扫的吗?”我自豪的说:“是的,我觉得地板脏了,就想帮妈妈分担一点。”妈妈抱着我说:“女儿长大了,会帮妈妈做事了。”这天,我无比高兴。

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基本的,一个人如果连这些都不会,那他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感恩是必不可少的,感恩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学会感恩,是快乐无比的。“洒扫应对”让我懂得了感恩,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礼仪、原则。

“洒扫应对”意为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本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养成生活中的礼仪和劳动习惯。

以马克思的说法,人之为人,正因为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那么远离劳动,也必然造成人的退化,在下一代身上这种退化已经表现出来,它不止反映在体质上,还反映在品质与意志上。但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子女的娇惯却比上一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女儿每天也是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我们也不需要她做什么,可是“洒扫应对”活动开展后,她会主动对我说:妈妈,以后我帮你分担家务,晾衣服和倒垃圾,还有叠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她也是说到做到,看到有垃圾会主动帮着清理掉。吃饭之前也会帮我们装好饭,并礼貌的叫爸爸妈妈吃饭了。看到女儿在活动中学到了其中的意义,突然感觉女儿是长大了。

繁重而琐碎的学业,几乎填满孩子的时间,这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今天,妈妈想考验我洒扫应对的技能,于是,我选择了扫地和拖地最基本的既能完成活动。我来到了我们家最脏的地方--连接厨房和厕所之间的过道,因为家人们从卫生间走出来时鞋底是湿的,而鞋底上本就有许多污垢;煮饭做菜是在厨房进行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条过道在我们端菜到客厅的时候不免会有些油滴落到地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油迹。我们家的地板又是胶制的,所以这条过道无疑是最脏的了。走近一看,果然,原本洁白的地上布满了一个个凌乱的黑脚印,一两滴油迹滴落在地板上,真是“脏”不忍睹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里整理干净。我从厨房里拿出扫把,身体前倾,握着扫把,一手握着扫把顶端,一手握住扫把中间,慢慢的从一点向外扩散开扫,一边扫一遍走动着脚步。我把藏在椅子和桌子下面的脏毛毛先扫到中心,等周围的赃物全聚集起来后,用原本握住扫把中间的手提起垃圾铲,稍倾斜对准垃圾,把脏东西扫进垃圾铲,反复几次后,沉睡了许久的垃圾彻底被清扫掉了。然后,可以开始拖地了,不过先得把拖把清洗好了。我先把拖把放到水桶里,打开水龙头,顺着水势上下提放地洗着拖把,再往水桶里一浸,提出来用手用力一拧,水就被我“哗啦哗啦”地拧出来了。于是“污渍大扫除”开始了,我还是像拿扫把那样拿拖把,从煤气罐旁边,洗手池下面的缝隙开始拖,没拖之前还没什么,可一拖后,拖过的地方明显比没拖过的地方白一大截,真让我吃惊:没想到我每天都在那么脏的地方洗脸刷牙啊,幸好今天拖了一遍呢,以后一定要常清理。我用着全身力气,继续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打横着拖,还特别注意鞋底,不能让它们踩到我刚拖好的地上去了,免得挨重拖。不一会,经过我的努力下,原本遍布黑脚印的地板不见了,一块又白又亮的干净地板出现在我眼前。我直起腰,踩踩额头上的汗水,窗外正好吹来一阵微风,轻轻拂着我的脸颊,让我倍感清凉,仿佛窗外的天更蓝了,树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

洒扫应对活动体会篇八

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双语学校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洒扫应对”活动为主线,开展了系列活动。

1、开展亲近自然、走进社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工作场所,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组织学生开展收集谚语、地方知名品牌商标、地方名人轶事,培养热爱家乡情怀;组织学生“小手拉大手”,与家长一起参与知识学习,倡导食品安全和科技环保观念。组织学生童谣、儿歌等形式,歌颂国家新变化、好人好事、和谐邻里等。

2、开展“日行一孝”活动。学生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1)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自理能力较差,我们训练学生打扫卫生、整理课桌、书包等,每天有老师进行检查,锻炼了学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

(2)开展“三个一”活动:每天做一件家务、帮助别人一次、讲一个名人故事。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他们坚韧的性格,锻造了他们优秀的品质。

以国庆节、教师节、妇女节、建队节、敬老节等节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知识教育,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以是少先队员为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教师节、重阳节以“感恩教师”、“感恩父母”、等为主题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重阳节组织学生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慰问活动,在同学中掀起了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六一举行“诵读经典”比赛,七一、八一举行“红色之旅”书写、讲故事比赛,十一、元旦举行文艺汇演通过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

教育资源是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必备条件,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首先要会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比如我校二楼的少年军校发展史展示,三楼的三字经故事,“读书偶得”一角引导学生通过看历史、读短文等形式,克服了以前的说教苍白无力。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只有继续拓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努力创建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活动,使德育工作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培养更多适合时代要求的新世纪建设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