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4 04:05:55 页码:8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质6篇)
2023-09-14 04:05:55    小编:曼珠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一

本次活动是按照数学活动学习的顺序而排的。远近的概念对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难,所以本次活动的重点我放在了幼儿能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样的距离,同时能感知距离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几样简易但不简单的工具让幼儿多次操作后来主动的寻求远近的概念区别,从幼儿的反映来看还是对本次活动非常有兴趣的,特别是在测量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自主测量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步测的方法,区别物体的远近。

2、学习使用不同工具测量同样的距离,初步感知距离与测量工具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区别远近

2、教师站在门和窗之间,幼儿目测:老师离门近还是离窗近?

3、使用幼儿用书第7页,看看哪个小动物跳得远,哪辆汽车进车库的路远,并用小棒量一量。

二、用步测的方法测量距离,体验工具不同,测量次数也不同。

1、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起步测教师长度(从教室前面到教室后面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幼儿边走边数共走了几步,然后将幼儿测量的结果分别记录在黑板上。

三、请幼儿用长短不同的小棒量一量桌子,边量边数,看看测量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1、幼儿发现: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一样的距离,需要测量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测量工具越长,需要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的工具越短,需要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2、游戏:机器人。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二

中班幼儿对单个基本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利用这些图形组合成一些神奇的图案,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征,本次活动将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联系生活中观察的物体,启发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创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1、知道图形是能变化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图形组合创新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若干个。

2、固体胶,美术纸、勾线笔、小篮子。

3、不同图形组合成的图案(花、小猪)。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的魔术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幼:想!)

2、出示魔术袋:神秘袋子东西多,请你伸手摸一摸,看看摸到了什么?(请一个幼儿上台摸出各种基本的图形,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哇,原来魔术袋里面装了我们熟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和半圆形宝宝。

4、师:今天我们要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看看谁是最会变的魔术师。

二、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师:"这些图形宝宝个个都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看吗?"(分发各种图形给每个幼儿)

2、出示正方形宝宝,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让它变成其他图形。

师:"我是一个正方形,可是我可以变成长方形,不信你们看!"(边说边做)"如果我想变成三角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我能变成小正方形吗?怎么变?"(请幼儿动手试试看)3、出示圆形宝宝:"我是圆形,我可以变成什么图形呢?"4、师:中班小朋友真会变,办法真多!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图形宝宝变的魔术作品,你们想看看吗?(幼:想!)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对图形进行组合:

(1)师出示组合图案:花,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朵花漂亮吗?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2)师出示组合图案:小猪,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只小猪可爱吗?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变成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1) 一人一张美术纸、固体胶、勾线笔。先想好你要变的图案,在篮子里找出你们需要的图形宝宝,把它们试拼在纸张上。等找到想要摆放的位置后,再把图形固定在纸张上。图形拼摆完成后,可以利用水彩笔添画上简单的线条,让图形宝宝更加好看。

(2)在美术纸的后面写上号数,并保持画面干净。

(3)组合的图案与老师示范图不一样,可以是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与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欣赏。

(1)请幼儿上台给大家介绍自己的魔术作品是什么,由哪些图形变成的。

(2)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呢?

2、师小结:哇,我们中班的小朋友们都很厉害,都是小魔术师,变出这么多神奇的作品,来给我们自己棒一棒!

五、活动延伸。

师:用图形宝宝可以变出神奇又漂亮的图案,那小树叶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图案吗?小朋友们周末和爸爸妈妈去收集很多不同大小的树叶来变一变吧!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三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商品

2.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为熊妈妈买礼物,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二、引导幼儿按标记乘汽车去超市

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示6 以内的数量。

三、指导幼儿购物,感知数量。

1.打电话形式了解购物要求,个别幼儿示范。

(第一次,听铃声买相同份数的礼物,第二次买比标记卡数量多一份的礼物。)

2.幼儿按要求购物并相互交流与检查。

四、与幼儿一起送礼物,进一步感知数量。

引导幼儿在过路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

(设置路障:过小河,钻山洞等。)

五、游戏:听指令或按标记找好朋友给熊妈妈表演节目。

1、听指令,按数量找好朋友。

2、按标记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运用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四

1、能按5以内指定数目取出相等的'物体。

2、幼儿能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出等量物体。

3、能初步与同伴协商,分享材料。

1、将活动室布置成超市。笑脸信封1-5,1-5的实物卡一套。

2、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内有点子卡。

3、按数取物的笑脸信封,实物卡。

一、活动导入。

1、幼儿每人拎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点子卡。

2、幼儿到超市购物。按照点子卡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脸数量放小卡片。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等量物体。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是几个,自己找了几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物体有几个。

2、师生共同带着购买的物品和笑脸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五

1、能区分圆形和椭圆形,感知它们的特点。

2、联系圆形,椭圆形的相似物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椭圆形

2、圆形、椭圆形若干,图形印章。

活动过程

一、给图形描边。

1、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看看圆形和椭圆形,教说椭圆形名称。

2、操作后说一说: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一样?

结合操作体验,进行感知经验的比较。

二、椭圆形像什么?

1、课件:椭圆形

让幼儿说说圆形添画成了什么?说说还有什么像圆形,像椭圆形?

空白的圆形,椭圆形能添画成什么?

三、分组活动。

1、给图形涂色。

让幼儿描一描,涂一涂。

指导幼儿数数圆形有多少?椭圆形有多少?把圆形凃一样的颜色,把椭圆形凃一样的颜色。

2、摸图形。

幼儿从摸箱中摸图形块,按标记分放。

一边放一边说是什么图形?

3、图形添画。

让幼儿给图形添画,把空白的圆形、椭圆形添画成物品,鼓励画的不一样。

宽和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六

1、通过观察小动物串的手链,发现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序;

2、能够发现并完成串珠子的多种排序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乐于参加活动,喜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ppt课件、操作材料、各种“糖葫芦”小卡片。

小猪串手链的排序:红-绿-红-绿-红……

小猴串手链的排序:大-小-大-小-大……

小象串手链的排序:圆-方-圆-方-圆……

3、进门闯关,创设情景。

小动物们来到小兔子家要答对问题才能进门,请幼儿解答问题,完成排序,才可以进入小兔子家为庆祝生日哦。

4、操作游戏。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操作材料,请幼儿动手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把图片粘到小棒上面,做成好看的“糖葫芦”,亲手为小兔子送上生日礼物,完成后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说一说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序。

教师总结幼儿表现,点评幼儿动手完成的“生日礼物”,最后以《生日快乐》歌曲结束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