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7 03:22:35 页码:9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优质9篇)
2023-09-17 03:22:35    小编:JQ文豪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一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可不是一般的诗句,而是包括了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全部作品。其中,我百看不厌的非《射雕英雄传》莫属。

这部长达四卷的经典武侠小说,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在刀光剑影中展现了国仇家恨、侠骨柔情:风雪之夜,郭、杨两家惨遭横祸、家破人亡。江南七怪万里追踪,深入大漠,悉心教导天资愚笨的郭靖。18年后,郭靖奉师命南下,与黄蓉一见如故,进而遍识天下武林高人,使得郭靖的武功、心志、人品不断与时俱进,终于成了一个为国为民、悲天悯人的侠之大者。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我看了不少,但我最敬佩的人物却是射雕英雄——郭靖。幼年的郭靖纯朴憨厚、木讷愚钝,小时候被称为“傻子”,就连他的启蒙老师江南七怪都曾经教得心灰意冷。可后来他却成了一位拥有盖世武功的大侠,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郭靖的成长史吧!不受铁木真手下的威逼利诱,救下哲别,学会了哲别一箭双雕的本领;用善良的心打动了北丐洪七公,使洪七公倾囊相授“降龙十八掌”;因不嫌弃老顽童的疯癫,从而获得了老顽童的好感,学会了“双手互搏术”;在危急关头,救下了南帝,领悟了“九阴真经”;又无数次与西毒拼死搏击,炼就了一副侠肝义胆。报杀父深仇,消师门积怨,夺《武穆遗书》,率大军西征;上华山论剑,救襄阳国难,质询成吉思汗何谓英雄……谁敢讥笑北侠郭靖是“傻子”,是愚钝之人,实乃大智若愚的真英雄也!

这本书中,《锦囊密令》一章最让我感动。这个章节讲述了郭靖与母亲因拆开成吉思汗南下攻宋的密令被抓。当成吉思汗逼迫郭靖进入两难之地时,母亲教导郭靖:“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这人世走一遭。倘若别人负了我们,也不必念他过恶。”说完,母亲便自尽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为的正是不负国家、不负民族的大义!

真正的大侠当如郭靖,脚踏实地,先好好做人,才能好好做事!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射雕英雄传】。它是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写的。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我对那本书的喜爱。尽管那本书已经很破旧了。

主人公郭靖的父亲郭啸天被一个名叫段天德的坏人害死了。郭靖的母亲带着他四处奔波,被成吉思汗收留。郭靖开始学武的时候,他的师父是被称为江南七怪的七个英雄好汉。但郭靖资质太差,练武功总是练不会。后来丐帮帮主洪七公教他闻名天下的掌法降龙十八掌,自此武功大增。又学会了周伯通可以双手互搏的左右互搏术,年纪轻轻就成了武林高手。郭靖也为成吉思汗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蒙古人成为金刀驸马。可是他并不喜欢成吉思汗的女儿华筝,心里只有黄蓉一个人,最后终于和黄蓉在一起。

郭靖为人很具有正义感,喜欢帮助别人。这一方面我一定要向他学习,乐于助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郭靖父亲郭啸天结拜兄弟杨铁心的儿子杨康,因为他母亲无以为杨铁心死了。被金国王子完颜洪烈所收留,并且做了王妃。杨康也顺理成章的做了小王爷。最后知道真相并没有改过,所以最后不行惨死。

勤能补拙。郭靖虽然资质很差,但是他练武勤奋,有着比别人多付出的精神。所以最终武功很高,成为了金刀驸马。

郭靖的妻子黄蓉很聪明,总是在郭靖危难时想出法子帮助他。可以说黄蓉是郭靖心爱的人,更是他的军师。我们也要向黄蓉一样,要多动一动自己的脑子。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三

《射雕英雄传》里面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有狡猾奸诈的欧阳峰,有认贼作父的杨康,有行侠仗义的江南七怪,有贪吃美食的洪七公,有慈悲为怀的一灯大师,有凶残成性的梅超风和陈玄风……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郭靖和黄蓉。郭靖虽然有些愣头愣脑、不善言辞,但是他纯朴善良,能吃苦,并且有一颗爱国的心。郭靖在各类武林高手的指导下,武功越来越厉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洪七公教的“降龙十八掌”,这和郭靖刚正的性格正好吻合,使郭靖这个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女主人公黄蓉,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烧一手好菜,还有一肚子的鬼点子。

郭靖和黄蓉的师傅洪七公在众多武功高手中,是天下五大武功高手之一的存在。可这位堂堂的丐帮帮主却有一个改不掉的毛病——贪吃。而另一位高手周伯通,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他虽然年纪已大,但依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喜怒无常,好奇贪玩。但这位老顽童也是武功一流,还自创了一套无敌武功:左右互搏,让我甚是敬佩。

书中最精彩的一段是在桃花岛上。岛上的主人名叫黄药师,是黄蓉的父亲,岛上种满了桃花,整个岛被一片粉色笼罩着,景色如梦幻中的仙境一般,神神秘秘,令人如痴如醉,黄蓉就在这犹如仙境的地方长大。这一天,郭靖和欧阳克争着要娶黄蓉,便展开了一次妙趣横生的“比武招亲”。别看郭靖样子呆呆傻傻的,连话都不会说,但他的武功水平却不错,仗着他扎实的武功,连胜四局,把欧阳克打得是落花流水,真是大快人心!郭靖从而也赢得了黄蓉的喜爱,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在蒙古和宋军交锋时,郭靖夫妇领兵保家卫国,凭着他的勇敢,坚持的精神,将金兵打得节节败退。金兵已然大伤元气,无力南攻,襄阳城得以保太平。

作者金庸笔下的众位高手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讲诚信,就算是欧阳锋这样的大坏蛋,答应过的事也从来不反悔。再看看今天的社会,到处是诈骗、伪造,和书中的人物真是不好比,真是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所以,我们也要像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好好做人,讲诚信。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四

“依稀往梦似曾见,心里波澜现,抛开世事断愁怨,相伴到天边。”激昂的乐曲再次在我耳边想起,这首《鉄血丹心》,再次翻出压在我脑底的、尘封已久的坎坷大侠成长史。

小说中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郭靖不屈不挠的成长史。当金国的完颜洪烈指使别人杀掉了郭啸天,郭啸天的妻子千辛万苦跑到了蒙古大漠,并在蒙古定居生下了郭靖。而郭靖生得笨头笨脑,淳厚质朴,甚至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四岁才会说话,可就是这样一个接近愚钝的人,竟后来成了天下第一功夫大侠。

同样是父亲被完颜洪烈杀掉的杨康,他天资聪慧、机敏伶俐、巧舌如簧,却认贼做父,向欺压汉人的金人点头哈腰,导致后来身败名裂,惨不忍睹。

掩卷深思,书中的杨康可谓是占尽先天优势,反而输给了资质不如他的郭靖,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答案让人深思。郭靖虽然愚钝,但是他不怕吃苦,不偷懒。除先天条件外,杨过不但没有一点狭义心肠,不将家国荣辱放在心上,而且缺乏郭靖所具备的毅力。郭靖得到九指神丐洪七公亲传的降龙十八掌第一招,就马上刻苦练习起来,一遍不行,连十遍,十遍不行,练百遍,百遍不行,练千遍……就这样反反复复练习了上万遍。而杨康仅在师傅面前做样,练习完一遍,等师傅走了,就马上去享受“大金王子”的待遇去了。郭杨二人的做法,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智若愚”,什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郭靖这种学习的认真程度让我感到十分佩服,他不仅不怕吃苦,勤于学习,而且还认真到把师傅们的好的性格特点传承下来,譬如:柯镇恶和洪七公的侠义,朱聪的好学,韩宝驹的坚定,张阿生的单纯耿直,无形中为他以后成为大侠,奠定了基础。

生活中,这种天道酬勤的例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班的宫晓诺同学,许多人在羡慕她喜人成绩时,却忘了想一想,她平时如何努力的,比如周末,在我们写完作业疯玩时,她却在英语补习班;生了病也坚持来上学;如果看到别的同学遇到困难,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她们,这也是她在班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当面对困难时,我想到的不是退缩,而是如何咬牙坚持,因为,在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虽然无法成为大侠,大侠的光辉却永远照耀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做一个坚韧不拔,心怀天下,为国为民的人。正如守护香港的阿sir,他们对“阿中”爱护有加,对乱港分子坚决抵制,他们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侠!

铁肩担道义,何为大侠?吾作诗一首:

“侠肝义肠胆,苦练多少年。

打抱不平事,此乃大侠焉。”

只要心中有爱,有家有国,大侠就永存人间。大侠,就在你我身边!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五

昨晚看完了《射雕英雄传》,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当时电视台播放《射雕英雄传》时,我大约在上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或者就是二年级上学期。当时电视机也不多,每当放映的时候,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在我的记忆中,我最羡慕的是洪七公,为什么呢?因为他天天都有烧鸡吃。当时觉得长得最漂亮的就是黄蓉,最帅的不是杨康就是欧阳克(具体哪个记不清了),武功最高的应该是周伯通,最不喜欢的是欧阳锋,太坏了!比黄药师还坏。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这次看《射雕英雄传》解决一个困惑我二十多年的疑问,当时听大一点的小朋友说,欧阳克是欧阳锋和他嫂子的私生子。看完书,才知道,这一点属实。

初中时老师禁止大家看武侠小说。现在看来还是有道理的。从文学水平上讲,简直不能与那些名著同日而语。说好听些,写的天马行空,说不好听一点,是扯巴蛋!看这种小说,无益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只能使人想入非非!我小时候一直想练功,就是受其影响!

至于下部《神雕侠侣》我是不想看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六

曾经钟情的是铁木真草原英雄的豪情,五绝卓绝的武功和郭黄二人极其互补的'性格以及这些性格衍生出的奇妙的感情,固然现在依然觉得这些东西是射雕出彩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有这些,射雕只是把奇幻的武和美丽的际遇引入历史而已了。

蒙古人尚武,铁木真戎马一生,开创了一个时代,将武字发挥到了极致;五绝华山论剑,争夺天下第一,各趁雄才,独步武林,被世人称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何等卓绝的武;憨厚木讷的靖哥哥遇上机灵俏皮的蓉儿,没有一字一句说他们相爱,但是却没有一言一行不在表现这是何等卓绝的爱。

但是仅此而已,这是我以前所爱的射雕。何谓“武侠”,主体为侠,武只是让侠更具观赏性而已,何又谓“侠”,主体为人,但是一个“侠”字给予人的修饰却远远超越了观赏性的范畴。

射雕中的“侠”的精神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义之所在”的“侠”;第二层次是“为国为民”的“侠”。

金庸在射雕之中从不乱用侠字这个称呼,纵然武功高如五绝,却并没有出现黄大侠、欧阳大侠这些称呼,反之一个相对而言武功低微的人物却被冠以大侠的称呼—柯镇恶。只为一个承诺,带领江南七怪远走大漠,一去十年寻找郭家后人;为人向来不卑不亢,一诺千金,不枉连洪七公都要称呼一句柯大侠,洪七公何等武林地位,用不着在语言上巴结任何人,无论黄老邪还是老毒物,一向直呼其号,但是这里一句柯大侠却足以显示出柯镇恶在他眼中确实配得上一个侠字。这就是“义之所在”的侠,大侠并不都需要玉树临风、高大威猛,亦不需要卓绝的武功,完美的大侠的形象只是一群凡夫俗子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郭靖正直有原则的性格,一方面是母亲的教育,一方面是蒙古人性情的熏陶,还有一方面则是童年能拜柯镇恶为师,对于幼年丧父的他来说,同时扮演严师和慈父角色的柯镇恶的出现实属一大幸事。

五绝之中,论武功则王重阳略胜一筹,论综合见识黄药师无人能及,洪七公除了丐帮帮主这个名头,似乎并不是那么抢眼,甚至不如欧阳锋的毒辣更能给人比较深的印象。然而最后在华山论剑,裘千仞对着众人说如果谁平生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好人,从来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他就引颈就死,绝不皱眉,这句话说完,黄药师沉默了,段智兴沉默了,郭靖黄蓉都沉默了,似乎众人皆为罪人,故再无资格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此时洪七公一句“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大恶,负义薄幸之辈,我们丐帮查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实,一个查过,二人再查,决无冤枉,老叫化这才杀他。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说的裘千仞羞愧难当,再无力反驳。看到这里只觉血气上涌,不禁叫好。一直觉得武功是杀人的伎俩,这是任何美好的说辞也无法遮盖的事实,但是在洪七公这样为国为民的侠气面前,一字一句的力度,让众人感觉只要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就再也不会有困惑。这样的豪气,这样的侠气,五绝之中无人能及。五绝都有卓绝的个人魅力,但我独爱洪七公。郭靖幼年从师义之所在的侠,青年则逐渐增添了为国为民的侠,所以注定了他一定会是一个人物。

射雕是金庸第一部写出自己特色的武侠,将历史、各种奇幻的武功和侠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很饱满,真的回味无穷。金庸自己则是第三层次的“侠”,因为他让“侠”更成为了一种信仰,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东西。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七

故事中,郭靖与黄蓉这两位男女主角的性格差异和处事特点的一正一反正可谓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这两个人一个纯朴坚实,一个洁慧灵透。在一起时,两人互为手足,配合默契:黄蓉的巧慧是郭靖朴质的补充,而郭靖的大拙又克制了黄蓉的大巧,所以,黄蓉的风头和郭靖的厚道,在相互衬映之下,都变的极其可爱。

其实在我认为,看《射雕英雄传》这本书,看的不只是内容,还要看作者金庸在写这本书时,除了相互映衬之外的大体上的手法。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而金庸的书,却是可以雅俗共赏,既能看热闹,又可看门道。

要说一本书有热闹可看,那时容易得很;要想有门道可看,却要下些功夫了;那么,要想做到雅俗共赏的境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据我总结来说嘛,其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几点:在原本已经足够热闹的小说里,金庸笔下的功夫招式(特别是“降龙十八掌”的那十八招,都是出自《易经》)与对联题字,甚至黄蓉所做之菜的菜名(“玉笛谁家听落梅”、“好逑汤”等)都是出自《易经》、《公羊传》、《诗经》和《道德经》等著名典故,这便自然就有了门道,待人钻研、回味无穷。

捧着《射雕英雄传》在手边读边想,我已不只不觉的荡漾在正派与邪门的交斗;历史与现实的交替间,对这本书百读不厌、爱不释手了!

金庸,真不愧为“武林盟主”!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八

《射雕英雄传》这本书来自于香港作家金庸的名著。

在金庸写的36部书内,我最喜欢其中的《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关于武侠小说的书。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这本书曾把我吸引的半夜都不想睡,射雕英雄便牵挂着我走进了故事中。

《射雕英雄传》里有忠厚老实的郭靖,机智聪明的黄蓉,值得人们去学习品质的北丐洪七公,脾气古怪的黄药师……总之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有许多坏人让我们忘掉他们。每次我看《射雕英雄传》时,我都象是要马上进入一件快乐的事,让我感到如醉如痴,废寝忘食,让我看得都不知道身在何处。

《射雕英雄传》,我百读不厌,已经反复看了三遍了,我觉得这种书值得我们去读,非常有文学价值。《射雕英雄传》也非常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珍藏。这本书能将你吸引得想永远呆在这里看书。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它不但让我更上一层楼,还将我吸引的如醉如痴,我真崇拜作家金庸。

我爱《射雕英雄传》这本书。

射雕英雄传读后感网篇九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

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它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二内容摘录:郭靖道:“这西毒如此奸猾那是非跟他算帐不可的。但你和马道长、丘道长他们一起去声势不是大得多么?”周伯通道:“唉也只怪我好胜心盛以致受了愚弄一直不知道当时只要和马钰他们商量一下总有人瞧出这件事里中间的破绽来。过了几年江湖上忽然有人传言说桃花岛门下黑风双煞得了《九阴真经》练就了几种经中所载的精妙武功到处为非作歹。起初我还不相信但这事越传越盛。又过一年丘处机忽然到我家来说他访得实在《九阴真经》的下卷确是给桃花岛的门人得去了。我听了很是生气说道:‘黄药师不够朋友!’丘处机问我:‘师叔怎么说黄药师不够朋友?’我道:‘他去跟西毒索书事先不对我说要了书之后就算不还我也该向我知会一声。’”郭靖道:“黄岛主把经书夺来之后或许本是想还给你的哪知被他不肖的徒儿偷去了我瞧他对这件事恼怒得很连四个无辜的弟子都被他打断腿骨逐出师门。”

非常赞成的不必谈无可无不可的也不必谈不能同意的才值得谈一谈。个人一直认为郭靖与黄蓉都是绝代之人在金庸小说人物中空前绝后。郭靖之所以绝代并非仅为他大仁大义与爱国爱民。大仁大义与爱国爱民的人在历史中了不起在文学艺朮中未必一定动人更未必绝代。郭靖之绝在一个「真」字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做在俗人眼中为幼稚甚至愚蠢身受其「真」者方能体会他其实是大智若愚。故此巧如黄蓉、灵如杨过、逸如洪七公、强如成吉思汗都要向他写个服字。

黄蓉之所以绝代同样在一个「真」字不过她是巧而真看来就处处用心机处处占人上风。这样的女子并非不可为妻而是只有像郭靖那样的人才可以娶之为妻以大拙对大巧拙而真就压倒了巧而真。

如果金庸不写「神雕」黄蓉的形象不致遭受破坏正因为「神雕」必须以杨过为主黄蓉就注定遭殃。杨过和黄蓉是一类人物以巧而真对巧而真然而宾主之分已定黄蓉只好成为杨过的绿叶。但郭靖在「神鹏」中的声光仍然不逊杨过那是性格使然拙而真终究是巧而真的顶头上司。在中国文化中人生的困境会如何转化与突破呢?我总想到郭靖与裘千仞而关键的一幕便发生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他们初上华山时郭靖正陷于生命的迷思中心灰意冷如槁木死灰般。反之坏蛋的裘千仞却是野心勃勃要夺那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然而洪七公的出现与一席话却成了他们生命的转折点。我认为他们人生的改变正反应出中国文化中两种面对人生困境的方法试分述如下。

就郭靖而言他的人生困境在于是非价值观被混淆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来回应他的生活(境遇)。引爆点在于他一生学武然而最亲的人死于非命却无能为力武功虽高却似乎没带给谁幸福重义守信却也没使谁好过了。换句话他质疑他人生的目地何在(以前好像复父仇师仇是最重要)也怀疑他所曾接受的道德教导而价质判断近乎崩溃(因为事实和理想似乎是脱离且是非没明显界线的)。但七公却使他从迷思中破茧而出。与其说是七公的一番话的影响不如说是七公成了一种「典范」。这样的典范不仅强烈揭示出「意义的所在」更暗示出那种可能性。基本上这是和儒家的传承相符合的。儒家背景处在礼坏乐崩的乱世孔子尝试在其中重新建立社会人心的价值体系。故孔子总说他祖述古圣王尧舜禹汤之道他要将圣王的典范重新建立起来赋与意义。因为解当日的社会崩离的情况在将古人的道德制度重新恢复。并且儒家还相信这样一套体系(儒学)人人都可能在其中自我成全而为君子。洪七公则包含了这样的元素他将郭靖不能肯定的「价值」(武功)以实践的经验(他一生杀了231人尽皆大恶该死之徒可谓替天行道)显示出其意义(武功是工具为的是行善)并展现了实现的可能性。而如金庸说的七公之言其实道理不难然而丘处机能说却劝郭靖而不得非得七公以其朝然若日的「身教」方足敲醒郭靖的迷思重寻人生的意义。

四讨论议题:金庸迷很多那是否对金庸笔下人物的内心交错的感觉产生很多疑问呢?请各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