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课堂点评网 课堂教学优点评语(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2 03:00:12 页码:11
最新课堂点评网 课堂教学优点评语(优质8篇)
2023-09-22 03:00:12    小编:文锋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点评网篇一

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六种评价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方法上划分,评价又可以分为以下的七项:

1、多项评价,即让学生围绕问题,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较常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2、比较评价,即当问题的答案出现两种不同意见时,让学生进行比较,意在培养学生辨析能力。

3、补充评价,即在听取别人的发言后,在赞同的同时,补充自己的意见,这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4、建议性评价,即对解决某些问题提供参考意见,或针对不足提出解决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精神。

5、争议性评价,即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异议,据理力争,主要是培养学生大胆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创新精神。

6、赞赏性评价,即赞同别人的意见,并说明自己赞同的理由,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7、创造性评价,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这是笔者近几年来从各种公开课以及网上记录、搜集,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现在献给在一线教学的小学老师,希望能给你的课堂教学增添色彩。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1、请大家欣赏一下xx同学的演唱。

12、你的歌声非常好听,老师很喜欢。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11、口头表达是你的强项,如果在作业中,将你的字写得再认真些,老师会更喜欢你。

13、你能把这个问题分析得这样透彻,真是难能可贵啊!

14、你的回答虽不全面,但可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15、你这个问题回答得有创意。

16、你的回答很精彩。

17、讲得真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18、多好的回答呀,连老师也没有想到!

19、奇思妙想,棒!

20、你的思路非常准确。

21、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22、真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远大的理想,看来,不仅是同学,连老师也要向你学习了!

23、说得好!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同学而感到自豪!

24、从你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是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1、你朗读得真棒,比中央电台的播音员还出色。

2、你朗读得真棒,可以和中央电台的播音员相媲美了。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xx同学那富有表情的朗读吧!

4、这段话并不好读,也xx同学竟能读出激昂、自豪的语气,不愧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5、读得真好!准确、流利,还很有感情!

6、这个自然段挺难读,你却出错少,真不简单!

7、果然不出所料,比老师读得还好呢!

8、瞧,xx同学读得多好呀!,声音又响又脆,语气充分感情。谁也来试一试?

9、你那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10、好,你读得比以前好多了。要保持下去。

11、如果在诵读时不紧张,你的诵读是非常精彩的。

13、“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14、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15、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16、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17、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8、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19、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20、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21、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2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1、“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3、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4、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5、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6、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

7、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9、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10、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

13、你提的问题很好!大家要向她学呀!

14、问题回答的虽然不够完整,但老师也为你的积极动脑感到高兴,下次努力!

1、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

2、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介绍他们的名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3、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欢。

4、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流。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鼓励。

5、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出出主意。

6、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7、“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8、××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10、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

11、你正确的读写姿势,给全班同学做出了榜样,谢谢你!

12、只要有恒心,你的字一定会写好。

13、你的字比老师的还漂亮。

14、你课堂作业写得很认真,家庭作业也能这样就更棒了。

15、xx的字写得真好,这是她认真书写的结果。

16、当你的数学作业第一天得优时,同学们钦佩的眼光就投向了你。

17、你太了不起了,小小的年龄毛笔字就写得这么工整,让人看后垂涎三尺。

18、生字听写,你是进步最快的,在课下一定下了很多功夫!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祝贺!

19、每次批改你的作业时,我总是要多看一会儿,欣赏你写的那漂亮的字体。

20、短短的40分钟,你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你真棒!只要你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大作家!

1、你的自信让我已经感觉你将画得很好。

2、好,你粘贴得非常好,有创意。

3、你的想象力如此丰富,真令人羡慕,如果在画画时态度认真些,我想同学们肯定会以你为荣。

4、只要你认真地做,你能行。

5、这是非常难得的想法,你真行!

6、优美—完美,加油努力。

7、好!人小志不小。

8、这次你全对了,说明你付出了许多努力!

9、我相信,你要是认真想一想,准能答好这个问题。

10、你的组织能力真强,不愧是我们班的班长!

11、你学得非常认真!一定能第一个学会!

12、这些练习你都做对了,说明这节课你听得很认真。

13、今天你很有进步,如果天天坚持这样,你一定是最棒的。

14、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

15、xx同学这道题的解法新颖独特,敢于创新,聪明!

16、你的解法不同凡响,很有数学才能。

17、虽然我们班男子汉居多,可巾帼不让须眉,对吧!女孩。

18、女同学,把你们的魄力展示出来,让男孩刮目相看!

19、你解题的方法很独特,说明你思维很灵活。

20、你的解答更简单、更妙,出乎老师意料,好!

21、短短的一天,你们就能搜集、整理出这么多、这么好的材料来,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22、老师真为同学们的智慧感到惊叹!这说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23、这节课,你表现得真好!老师为你的进步而高兴。

24、你是进步最快的,继续努力!

25、老师为你的进步鼓掌。

26、先锋小组不愧为先锋,全班第一个过关。

27、我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能提出这么多的解题方法!

28、机遇并不偏爱那些聪明的同学,只要你肯动脑筋,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29、今天的你与往常截然不同,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人,努力吧,老师相信你明天会更出色的。

30、你是个有个性的好孩子,相信你的个性会成为咱班独特的风景。

课堂点评网篇二

以疑导学、层层质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本案采用“问题”探究法研读重点句段,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辨与探索。

[设计特色]

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研读重点句段,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题引趣。

1. 师板书“声”,请学生说说平时听过什么样的声音?

2. 板书“回”组成课题,学生齐读,思考: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

二、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 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 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 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学习生字。

3. 检查自学情况,顺情引导。

(1)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2) 选一句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大家再读读,或者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之目的。)

4. 通读课文,思考:你初步读懂了什么?产生了哪些问题?

(简单问题当场请学生尝试解决,较难问题或中心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

三、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由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 实物投影或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并理解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2) 请学生根据插图说说什么像大月亮?明确多音字“倒”的读音。

(3) 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表达这美丽的景色。

四、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

2. 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同。(从问号、感叹号等分析理解。)

3. 这时候,小青蛙听到有人在学它,会怎么想呢?找出课文中写小青蛙心情的句子,并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

妈妈怎么说呢?让我们一起跟着妈妈去看一看。

五、 生字书写指导:

“岸、洞、倒、影”,重点分析“岸、影”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声》,小青蛙妈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以疑导学,深入理解课文。)

二、 研读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并引导学生用词语替换法理解这些动词的近义词。

2. 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谈。同时播放课件录像,理解词语“激”“荡”。

3. 师生共同板画,再次理解“激”“荡”的意思。

水波 ))))))))))) 河岸

荡回来

4. 齐读,学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青蛙妈妈为什么要投石击水呢?

三、 合作探究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读青蛙妈妈说的话,合作小组学习讨论。出示自学要求:

(1) 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用序号标出句序。

(2) 试着画出回声原理图。

(3) 相互说说回声是怎么产生的。

2. 实物投影学生图画(或请学生板画),说说为什么这样画,是根据青蛙妈妈哪句话画的。

3. 为什么说小青蛙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呢?播放课件录像,想象声波碰到石壁返回来的现象。

声波 ))))))))))) 石壁(障碍物)

返回来

4. 讨论:声波与水波有什么相像的地方。结合看到的现象与课文相关语句进行理解。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返”。

方敏,女,1965年出生,浙江省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先后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教师、省教改之星、金华市劳动模范、教坛新秀、首届名师等。从教以来,一直致力于教改实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同时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实行开放性教学,开展“生活作文”和“情趣作文”研究,引导学生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堂点评网篇三

一、现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由于片面追求(及)合格率倾向的冲击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课程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评价对象单一,重主导,轻主体,仅评价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2.评价指标仅限于教学目标、重难点掌握,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其具体情形往往是课堂上只有教师在认真地唱“独角戏”,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大多数仅限于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的提问。

3.评价强调甄别和选拔,忽视教师学生发展。

二、新课程评价的原则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规律的要求,课堂评价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学生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上。因此,课程评价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根据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水平,由原来注重整体评价的做法转向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达标,分层评价,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

2.全面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3.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要看学生是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情,是否主动探究实践。

4.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评价激励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能对教材进行加工,适合自己的学生。特别是激励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敢于逾越常规,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

5.交流性原则。教师要创设平等、轻松、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有认知冲突,当学生不认同老师、教材或讲错了,无人笑话、指责、批评;当学生标新立异或取得成功时,大家都诚挚祝贺,热情鼓励。

三、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一堂课,评课焦点从主要看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这不仅是视觉上的转移,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的飞跃。一切教学设计,一切评价标准和教师的一切劳动都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努力倡导师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互动,积极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使其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课堂评价只要突出学生主体这个特点,一堂课的优劣就不难分辨了。发展性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进行量分,比较客观、公正、科学。在吸收传统课堂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把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分为: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表现和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部分进行科学评价:(见附表)

四、评价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听课、评课是教育常规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教学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作为听课评课者,应注意一下几点:

1.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听课前应熟悉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粗线勾勒出大体教学框架为参照系。依据听课的目的(检查性、示范性、研讨性)和教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重点并提出不同要求。

2.课中翔实记录,积极推敲。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听课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

首先,听看结合,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景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有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

其次,集中精力,认真分析。在鲜活的课堂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听课者如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其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听课时要全身心的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予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剖析问题,归纳小结。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应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过程性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并将这些环节点评及是纳入听课记录。

3.评课时,无论对自己,对授课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针对性要强,切忌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敷衍了事,充当“好好先生”,专拣好的说。其次,要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只看到枯木,却不见森林;只看到失误,却看不到优点。同时,也要纠正个别教师由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思上进而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抄,学生记,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个人职业发展进入退缩阶段而不及时自我调整,面对新课改无心理、知识储备而引发的,不懂装懂,吹毛求疵,自己做不来而疾贤妒能,对他人求全责备等与评课目的背道而驰的错误做法。再次,要对成绩说全估足,失误找准说透。多鼓励,少否定;多指导、少批评;多建议、少指责。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应当服务和服从于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事业是与人类共生共长的事业,它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课程改革也决不是一蹴而就,偶尔为之的的活动。我们要下决心不断研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引文来源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点评

课堂点评网篇四

本节课是一节现代文的阅读教学课,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头戏。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落实语文技能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这既是数代语文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扎实的探索,称得上是一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其成功之处在于:

一、注重了“双基”训练与“三维”发展的统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他们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教师能交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就能依靠这些“过程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语文学习;而“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不构建在一定量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上,也只能是毫无基础的空中楼阁。因此,实施语文新课标,教师并不需要回避“双基”训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不仅是我们评价一堂优质课的重要原则,更是我们日常教学所应该认真执行的标准。

在《春酒》的课堂教学中,张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朗读方法,注意课后注释以及老师多媒体上出示的字词,并且强调这都是一些比较容易读错的或很常用的字词,掌握了这些字词,对理解课文很有好处。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是优质课竞赛,很少看见有人教生字词了,认为一教字词,就是老传统,就是落伍。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啊!张老师不仅做了,还注重了落实。接着,在品读语言、赏析课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品味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读、赏析完之后,张老师还作出了如下归纳:《春酒》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下列写作方法:

1、精选动词,反复推敲。

2、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4、选用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的语言。

5、化抽象的思念之情为具体的事物形象。

这不仅是交给学生解读这类文章的一把钥匙,也是传授给他们写作此类文章的一个秘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当堂练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形成了技能。

从《春酒》实录来看,张老师认真落实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并将“双基”训练与“三维”发展和谐统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了文本研习与拓展延伸的统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新的理念要求语文老师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阅读本身就是“你中发现我”的过程。也是“我思”的过程。这一切都离不开文本这个载体,而一味地标新立异游离于文本之外,是悖离语文教学初衷的。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从粗读课文,理清大意,到品读语言,赏析课文,始终扣住文本。通过朗读技能的反复训练,不断感悟、体验作品的情感;通过研析优美的语句,不断挖掘、品味情感的内涵。同时,教者也适当地做了拓展延伸,将琦君的《春酒》与余光中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旨在突出同一主题、同一年龄层次的作者,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因而语言的表达效果迥然不同。一个活泼、欢快,一个深沉、凝重。但它们在表达方法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从而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就使文本研习与拓展延伸融为一体了。

语文阅读教学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更不能用浮躁的语文教学造就一批肤浅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让他们能静下心来读文本,只有阅读好文本才可能让学生通过与文字亲近的过程获得新知,陶冶情趣,发展能力。那些淡化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迁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真正有效的拓展迁移训练必须建立在充分研习文本的坚实的基础之上,以文本为核心进行有机的拓展。

三、注重了共性凸现与个性张扬的统一

张老师的这节课,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讲析,还是从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步骤的实施,都充满了共性。但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上,则更多的是充满了个性。且不说课堂气氛的有张有弛,也不说师生配合的入情入境,单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语言,就充满极大的魅力。你听教学这篇课文的导言:“一曲望乡,一段思恋。思乡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因为人都有感情,生命都有根。思乡是每一个游子共同的心愿,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乡。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游子们,乡愁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愁,它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愁思,它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它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眷恋,它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出生于浙江永嘉的琦君在美国回忆起她儿时品尝过的春酒,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随着这样的导言,学生情趣油然而生,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阅读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再看中间过渡、讲析、点拨的语言:“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充分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乡愁》。”说到这里,只见同学们一个个全神贯注,仔细聆听着《乡愁》的配乐范读。“光说不练可不行,咱们把我们刚刚学到的一点本领拿出来展示展示。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背上行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世界,到那时,我们会发现清清的小河曾荡漾着儿时的梦;绿绿的山上,我们曾把梦想和风筝一起送上蓝天;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的紫薇开成一处绝美的风景;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家乡的腊肉真是人间无上的美味。不如趁着现在,我们好好地把故乡来品尝,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眼来感受故乡的味道吧。”话音未落,情绪高涨的同学们早已展纸握笔,开始写作了。最后,张老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回顾这节课,我们不仅品味了甘醇的春酒,还获得了阅读的方法,知道了写作的窍门,真是受益匪浅啊!今天的课也是我一生中的珍宝,我会好好在心中珍藏它,我也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成为同学们儿时最美好的记忆!”课虽然结束了,但情却并未尽,意也犹未已,给学生留下了回忆和想象的艺术空间。

由此可见,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要有个性化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除了应该有一般教师的生动、准确、活泼的特点以外,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或者词采丰美,富于感情;或者自然流畅,幽默生动;或者妙语连珠,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或者自然亲切、启人思维。借助个性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完成语言的享受。

当然,张老师的课也不是无懈可击,缺点在于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操练还不足,真正的训练要让全班每个同学都动口动手,人人落实教学目标。其次,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只是课堂上的训练决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课外勤做训练。我深信,张老师能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课堂教学园地绽放更美更艳的鲜花!

课堂点评网篇五

一、 这是一堂“天然去雕饰”的语文课。

没有激情澎湃的导入,也没有诗情画意的讲述,没有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更没有花样层出的教学手段。一堂课下来,总共只用到四张幻灯片,但每一张幻灯片都充分发挥了功用。相比网上的《记承天寺夜游》的精美课件,余老师的课件技术只能是丑小鸭。

一节课下来,留在听课老师脑中的只有“读”和“说”。然而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到指导背诵,到引领鉴赏,引人入胜,不着痕迹,水到渠成。

教师语言干净简练,语速缓慢,一字一顿,清晰明白,句句有指向性、针对性。从整理笔录来看,我也找不出一句或一个多余的字样。指导了五遍朗读,每次抓一个点,落到实处,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了味道。每一次实时评价即包含赏识和尊重,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而学生的回答也似受了老师的语言熏陶,清晰精到。整堂课感到就是真正的语文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爽素美。

二、 这是一堂“铁棒磨成针”的语文课。

余老师的教案恐怕是我至今看到的最简单的了,全部内容如下:

(1) 一次背诵练习

活动:课文背诵

(2) 一次欣赏练习

活动:课文观感

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然而,从课堂实录来看,余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是极为全面和深刻的。不仅如此,他有意识地将文言知识和语文术语穿插在主要环节里,体现了老到的富有创意的提问艺术。如为了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掌握“叙事、议论,记叙、描写、抒情和起、承、转、合”,余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问题:“别看这篇文章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分段的,可以分为两段,也可以分为三段,也可分为四段。”这样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或体验去划分层次,然后老师巧妙地提纲挈领地归结出理清文脉的三种方法,实在高明之极。

余老师在“一次欣赏练习”中将题目简化为“课文观感”,比起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鉴赏”要来得朴实得多,轻松得多。少去了高深莫测的专业要求,学生倒能尽自己的体验畅快地谈论“观感”。然而又不是放羊式地泛泛而谈,在提出问题的题干中老师又巧妙地告诉了学生怎么谈一点之美,即“鉴赏的角度和方法”

,真是举重若轻。当然,结尾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文章“六美”,精妙而深刻,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补充,也是对学生发言的优化细化和条理化。

这就是我欣赏的语文课!没有深厚的语文素养,没有扎实的经验磨炼,没有执著的教学艺术追求,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课堂点评网篇六

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品味学习以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一、导入  (直接导入  )

师:上节课,我们对《范进中举》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有一定的体会。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等同学的表演。

二、课本剧表演

(生表演课本剧)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范进中举发疯”作为铺垫

师:读了课文,又看了表演,同学们,请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情节?

生:“范进中举发疯”这一中心情节。

师:它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分析一系列的动作)

师:(肯定生的答案,并作简单小结)范进发疯,疯得有特点:

发疯的动作: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发疯的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总之,因为作者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传神,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争执,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三个短句上。)

师:你可否从范进中举发疯时的一段语言中获得启示?

生:发疯的语言:噫!----好了!----我中了!

师:你认为这段语言中,哪一个字说明了范进发疯的根本原因?

生1:“中”字!因为中举了,太高兴了,所以疯了。

生2:“好”字!发疯的表面原因是那个“中”;而“中”之所以能触发范发疯的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好”字。因为“中”了以后,有不计其数的好处,不用再挨饿受冻,而可以坐享其成。

(师肯定,抓住这个“好”字,分三路先后追问)

2、重点分析范进,附带分析胡屠户、张乡绅等的人物形象

生:没有说“好”字,没有发疯。因为中相公并没有使他改变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师:中举前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原句来。

生1:经济状况非常贫穷: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生2: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吐沫,他还“唯唯诺诺”。

师: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生:对功名的极度热衷。

师:以上是范进中举前的种种表现,他还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功名”,所以,他既不说“好”,也没有发疯。下面看问题二、范进中举后有哪些变化?我们还是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两方面来分析。

生1: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

生2: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

生:虚伪的。他们巴结范进,是因为范进“中了”“好了”,对他们自身都有好处。

师:我们可以用些什么词来形容他们?

生:趋炎附势、嫌贫爱富。

师:此时,范进对于这些人的巴结,态度又如何?

生: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迎逢自如。

师:看来,范进也并不是一个老实的角色!而是一个……

生:虚伪、圆滑。

师: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中举后,范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能说说范进中举发疯时大叫“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请注意表格前后对比)

生:内涵就是:只要中举了,从此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改变。以前贫困潦倒,万人唾骂,现在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好多人巴结。

师:原来如此。那么请你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师注意引导,不要太过分)

师: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3、分析本文的主题

生: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

师:(追问)仅仅使知识分子?胡屠户他们呢?

生:还毒害了人民。

师: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像胡屠户、众邻居这些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这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导致读书人为之疯狂,而且导致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炎凉世态。

师:有一副对联为证,请看:“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写得入木三分,毫不夸张。

[点评:该对联引用得恰到好处,既生动地概括了全文内容,又有力地结束了本课教学。]

四、拓展练习

1、有人认为: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而所谓的“大喜”,其实是他个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国家的“大悲”。就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2、当代应试教育的种种现象与封建科举制度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的突破点,是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设计的核心所在,也就是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的“牛鼻子”。《范进中举》是一篇难度较大的长课文,要“牵”准“牛鼻子”只有抓住范进中举时的一段语言进行突破。即可以以“好”字为主线,通过三个问题把前后情节(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贯穿起来,这样既浑然一体,又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至于胡屠户的前倨后恭,乡邻们的趋炎附势,张乡绅的巴结攀亲,这一封建社会各阶层的病态心理和世态炎凉的现实,稍加提示,学生即可通过熟读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的对比,进行归纳、总结。在一串连环套式的提问讨论之后,学生可以较快地联贯全篇,揭示本文反对封建科举制的深刻主题。

总之,全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问题的设计既有梯度性,又有针对性,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课堂点评网篇七

11月23日至24日,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广大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彩云中学举办了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全校共有12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还邀请到了全县知名教师、专家师德文老师、殷筱亮老师等做评委。更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通过评委2天来对参赛教师现场打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几名。

在新课改目标指引下,参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精彩的展示。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真实性、教学的目标性体现有力,熟练而有活力,各个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尽皆完美。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趣,学得牢固。纵观各位老师的教学,均能紧扣主题,把学生放在第一,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前对教学阶段目标的把握,教材的专研,文本的解读,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做得相当有效。课堂中教学思路明晰,重难点把握得当,环节到位。

本次活动体现了很多好的方面:

1、教师有年轻的激情,课堂感情好。所有老师都能全身投入到课堂上,都能够笑容贯穿整个课堂,给学生以平易近人之心态,创造平等宽松的和谐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本次活动参赛的教师都在阶梯教室授课,遵循新课改革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这一原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精髓,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以发挥学生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思想,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注重创新,注重文本,注重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本次开展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点燃了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激发了我们潜在的教学能力和智慧,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又一次质的飞跃。

课堂点评网篇八

生1:我喜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些诗句使我仿佛看到了一幅丰收的图画。而且“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一种很特别的表述。

生2:我最喜欢“震落了清晨满披着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两句诗,诗句让我想象出一幅极美的画面:古木参天的幽谷中,微风轻拂,吹落了满树的露珠。

师:我很赞赏你丰富的想象力,用“古木参天”来描绘森林非常恰当。

生3:他说得不正确,“露珠”不是风吹落的,而是伐木时震落的。

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反映敏捷及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生4:我喜欢这首诗每一节最后一句,特别喜欢“栖息”、“游戏”、“梦寐”三个词。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由静到动,又由动到静的情态,表达了“秋天”无处不在,更写出了人们眼里的柔美的秋天。

师:你能不能模仿这三个句子,造一个类似的句子。(大家争着举手)。

生5:笑笑,我来试试。秋天徜徉在田间小道上。

师:很有诗意。秋天就像一位满怀丰收喜悦的老农在田间小道悠闲自在地步行。

生6:我认为这首诗非常好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伐木声衬托得山谷更加幽静,“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蟋蟀的叫声衬托得草野更加空旷寂静,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非常高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师:是啊,老师也仿佛听到了秋虫的呢喃,甚至还听到了船桨划水的声音,鱼网入水时的沙沙声。附录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就是采用这种手法写的。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