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养蚕日记心得体会(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3 18:46:18 页码:11
最新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养蚕日记心得体会(汇总13篇)
2023-09-23 18:46:18    小编:ZS文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一

第一段:介绍养蚕的目的和过程

养蚕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农业活动,也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探索和利用。通过养蚕,可以获得丝质,制作丝绸,而丝绸则被誉为“东方之珍宝”。为了更好地了解养蚕的过程和体验到制造丝绸的乐趣,我决定开始了自己的养蚕日记。首先,我准备了桑叶、蚕卵、养蚕箱等必要材料。

第二段: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养蚕的过程如同观察一个小宇宙的诞生。在前期,蚕卵孵化出小蚕,它们刚开始很小,只有一粒米那么大,然而它们的食欲非常旺盛。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都要给蚕喂食桑叶,确保蚕能够健康地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蚕不断长大,身体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它们逐渐脱皮,不断增长,从最初的婴儿蚕发展成一只健壮的蚕,准备开始生丝。

第三段:记录蚕开始结茧以及转化为蛹的过程

当蚕准备开始生丝的时候,它们会在养蚕箱里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在几天内,它们会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茧内。这个过程似乎是它们转变成蛹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一直非常仔细地观察着每只蚕的动态。茧内传来微弱的声音,仿佛在告诉我,一个奇妙的转变正在发生。

第四段:感受蚕宝宝的转变及丝绸的制作

在转变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再次打开养蚕箱,发现蚕已经变成了蛾。这是一只美丽而脆弱的生物,它们的翅膀是透明的。在这个时刻,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接下来,为了获取蚕的丝线,我小心翼翼地取下了茧。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我终于完成了一条自己亲手制作的丝绸围巾。那柔软光滑的感觉让我欣喜不已。

第五段:养蚕日记的意义和心得体会

通过养蚕日记,我不仅了解了养蚕的整个过程,还体验到了生活的奇妙和自然的魅力。从小蚕孵化到蛹,再到丝绸的制作,这都是一次独特的旅程。而且,我还发现了养蚕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使我对这项古老的农业活动更加了解和熟悉。同时,通过亲手制作丝绸围巾,我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创造的喜悦,也更加珍惜了丝绸这种珍贵的材料。

总结:

通过养蚕日记,我不仅了解了养蚕的过程,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劳动的乐趣。养蚕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农业活动,通过养蚕,我们可以获得丝质,制作丝绸。通过记录每个阶段的变化和观察蚕的转变,我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和生命的脆弱。同时,通过亲手制作丝绸围巾,我不仅珍惜了丝绸这种宝贵的材料,更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创造的喜悦。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二

夏天即将来临,我家里又增添了八条小生命——蚕宝宝。

“哇!好可爱呀!妈妈给我买几条吧!”我请求地说道:“可是养蚕可不那么容易,你必须要照顾它们,能做到吗?”妈妈问。“一定做到,我保证!”我再三请求下,妈妈给我买了八条蚕宝宝,我开心极了。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给蚕宝宝们摘了最鲜嫩的桑叶,给蚕宝宝们铺上了一层香软的“绿毯”,并把它们放进了一个温暖的小屋——鞋盒。

放学回到家后,我立刻给它们换绿叶,清扫它们的家。“咦!这几只蚕宝宝怎么不吃也不动了?”妈妈疑惑地问,我应声答道:“那是因为它们在睡觉,准备换”衣”哦!”妈妈恍然大悟,夸我真用心。

过了十几分钟,只见它一伸一缩,开始蜕皮了。蚕宝宝的“衣”已经蜕到尾部了,怎么还不掉呢?我看了好久好久,那“旧衣”就是舍不得掉,一直粘在尾巴的一角,我一气之下,将那件“衣服”从尾部轻轻地拉了下来。又过了好一会儿,蚕宝宝们的“衣服”都换新的了,我也给它们换了新鲜的桑叶,几只蚕宝宝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蚕宝宝进食的样子:那样皱的脸,那样小的嘴,那样安静,那么快速地嚼着桑叶,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不禁动了起来。

养蚕真的不容易,但我却十分享受。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三

今天是一个晴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我依然早早地来到蚕的金黄盒子前,看望我的蚕宝宝们。

瞧,它们一看见我,便迫不及待地抬起头,摇来摇去,似乎再等待我给他喂鲜美的桑叶。我笑嘻嘻地将桑叶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它们连忙低下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有一些比较大的蚕们,急迫得竟然从其它蚕的身上踩过去,太不可思议了。

看那只大蚕,全身雪白雪白的。身上有一股一股的“肉”。仔细一看,每一节下方,都有一个黑色斑点。第三节上,有一个像小括号一样的痕迹。它的头上有许多一皱一皱的条纹,似乎是一位老爷爷头上的皱纹呢。他背上有一个透明的东西,而且一张一缩,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这只蚕的尾巴微微上翘。我心想:难道蚕宝宝生病了?尾巴里伸出一个黄色的东西,在慢慢的抖动。我心里害怕极了。这时,一个黑黑的东西从尾巴中间掉下来。哦,原来它在大便呢。

我希望我的蚕宝宝越来越大,吐出丝来,为人们做贡献。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四

看别人的蚕长大了,可是我却还是蚁蚕,我恨不得现在就抓一条大蚕。可是听科学老师说养蚕是要耐心的,我也只好等这几条蚕慢慢地长大了。

星期日,我又得到了几条蚁蚕,它们全身都是黑色的,只有一点点白色,看起来很显眼,全身也只有4.5毫米长。它的小嘴不什么能看见,但是一节一节的身体还有些看见的。如果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蚕的尾部有一根小刺,刺类向上的,不过这根刺很小,只有用放大镜在能看清楚。我放了几片桑叶,蚕马上就爬上去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吃完后,不一会儿就不动了,我想它要么就是吃饱了,有点撑;要么就是蚕宝宝要睡觉了。

现在,我的蚕宝宝比以前好养多了,而且食量、长度、颜色都改变了。我现在几乎每关天就要喂一次桑叶,睡觉前喂了许多桑叶,可是到了天亮桑叶就一扫而尽了,我的几片桑叶就这样光荣牺牲了。以前只有几毫米,现在都有了一厘米长了。蚕现在的头部颜色都成为了白色,连那黑不溜秋的小嘴都那么清楚。我真希望在我的培育下,这些蚕会越来越胖,越来越长,越来越白。

别人都问我:“你是怎么养的,我的蚕都死了。”我只好传授给他们宝贵的秘诀:“我每次都把桑叶剪成碎片喂给蚕的。”他们听了都非常羡慕。

蚕宝宝真的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养蚕真的很快乐呢。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五

最近,我们班刮起了养蚕风。

这不,一放学我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看我的蚕宝宝喽。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看:诶,其它的蚕宝宝都可爱地扭动着身子,有的白一点,有的黄一些。可有一条蚕宝宝一动不动,缩着身子,乌黑乌黑的'。我心想:呀,会不会这条蚕死了?我不敢用手直接碰,只能用那条蚕宝宝所在的桑叶替代我的手了。我把桑叶轻轻折了一下,碰了碰那条或死或活的蚕,可是它没反应;再碰碰,还是没有反应。

我着急了,赶紧叫来“奶奶专家”诊断,奶奶稍稍看了一眼,就说:“哦,这条蚕死了。”奶奶虽然若无其事,可我却心疼死了!好朋友冯冯就给我几条。同桌小范还寄存在我这里3条,可还死了一条,这一条当然算我的了!唉,只能少一条了。

这几天,我的蚕宝宝长大了许多,身体已经有4毫米宽了。别以为“蚕宝宝到现在只有4毫米宽,还长大了呢!”告诉你:刚开始只有1毫米宽,对我们来说很少,可如果把刚开始的蚕宝宝和现在的一比,那差距就大很多了。

我试着把那几条小的蚕放进我的“阳光实验屋”中,我采了一片嫩桑叶,又采了一片正常的桑叶放进去,再把几条小蚕放进去,试试看小蚕喜欢吃哪种桑叶。

小蚕宝宝对这个新环境并不陌生,一会儿就开始吃了,试验成功!小蚕宝宝都在大口大口吃桑叶,不管是嫩的还是一般的,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肯定是小蚕宝宝被大蚕欺负了,所以小蚕宝宝才不愿吃桑叶的。呵呵,小蚕宝宝原来也这么爱闹脾气。

今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结茧了。

白花花的蚕丝包裹着胖胖的身体,我相像着他们高昂着头,努力吐司的样子。听老师说,蚕丝可以做成蚕丝被,又透气又暖和,还可以加工成真丝的衣服,舒适而又美丽,但蚕的一生也将结束,它即将化身为蛹,繁衍后代之后,它们短暂的生命之旅也就结束了。而蚕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我好难过,我不要蚕宝宝的丝,我更不要吃它们,我只希望它们能和我一样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六

今天我得到了一只超级可爱的蚕宝宝。

我把它放到一个小盒子里,找了一些桑树叶给它吃。它那白白胖胖的身子,短短的小腿,在桑叶上爬来爬去。它抬着大大的头,土色的嘴巴,身上有八节横纹,它还拉出了像黑芝麻一样大的便便。我把桑叶提起来,它居然牢牢地吸在桑叶上,它的本领可真大啊!

我会每天给它吃桑叶,盼着它快快长成飞蛾。

今天是养蚕的第二天,一早起来,衣服没穿好,就跑到客厅去看我的蚕宝宝。

我打算把这些疑问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今天是养蚕的第三天。今天张老师在课上说:“蚕的便便能入药,做枕芯,叫蚕沙。”

我上网查了查,还能当化肥,还可以去火,去湿气。我看到蚕沙就舍不得倒掉了。我还知道了蚕的身子像字母“c"的时候那是在睡觉。晚上,我看见它在快速的吃桑叶,不一会儿就吃了一大半,而且它长胖了一点。

明天继续观察。

今天一大早,我爷爷就送来了新鲜的”甜点“。

这几天蚕不吃东西,我拿了新鲜的.桑叶给它吃,它马上快速的吃起来。不一会儿,桑叶就被吃去一大片,吃饱后它拉了一个便便就睡了。

原来蚕喜欢新鲜的桑叶。

这几天蚕吃的胖嘟嘟的,可就是不争气,同学们的蚕都吐丝了,而我的蚕没有吐丝结茧,可能是它的年龄有点小。

我给它拿来桑叶,它的两只小前爪抓住桑叶,嘴巴半圆半圆的啃着,吃完就睡了。

可爱的小家伙在积聚能量。

不知疲倦的蚕宝宝。

今天太开心了,蚕终于吐丝了。一早起来跑去喂它,发现它居然爬到盒子的角上,开始吐的丝还能看到它的身体,中午回来就找不到它了,太神奇了。我把它的小窝打扫干净,因为它成了茧就不用再吃桑叶了。我耐心地等着它变成飞蛾。

xx月xx日

今天我的蚕茧终于变成了飞蛾。我太兴奋了。白白的蚕茧被飞蛾钻出一个圆圆的小洞,旁边还有一些棕色的水印,看来飞蛾出来也是很辛苦的。

有一个难题,我只有一只飞蛾,它怎样产卵呢?

看来要给它找个女朋友。

今天我的飞蛾找到女朋友了!是我好朋友孔义嘉送我的。

回到家,我就把它轻轻地放在盒子里,一眨眼功夫它们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就变成了蛾爸爸和蛾妈妈。

我的蚕茧是白色的,孔义嘉给的是黄色的蚕茧出的蛾,很幸运的是它们很顺利的结婚了。

幸福的一家。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七

今天,我刚从学校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我那心爱的蚕卵,这些蚕卵是妈妈前几天送给我的,说是让我学学养蚕,看看蚕的一生是怎么过的。

我一打开放着蚕卵的盒子,就高兴得跳了起来。原来,不少蚕儿已经破壳而出了,正在盒子里蠕动呢!我赶快找来些桑叶,洗净,擦干,放在盒子里。蚕宝宝闻到桑叶的清香,慢慢地爬到叶子上,先试着咬了几口,然后就一日接一口地吃起来了,那样子,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在吮吸着毋亲的乳汁。

这么小的蚕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吐丝作茧呢?我曾经看过、听过一些关于蚕宝宝的故事,知道它是吃桑叶长大的。可是说到养蚕,我还是头一次,我一定要把这些蚕宝宝照顾好。

下午,我放学回来,又去看蚕宝宝,哎呀!我吓了一跳,好几条蚕躺在一起,直挺挺的,身边一滩绿水。我最喜欢的、也是最大的两条蚕,不吃桑叶,却互相靠在一起,摇头摆尾,晃来晃去。它们白嫩嫩的身体上,出现了深色的斑点,好像翻蛤蟆皮。我赶快叫来了妈妈,妈妈看了看,说:“这几条蚕可能是吃了没洗干净的桑叶,生病了。”说着,拿来一只干净的新纸盒,我站在妈妈身旁,只见她轻轻地拨动着蚕,把健康的蚕一条一条放在新纸盒里,并对我说:“这里而的是好蚕,还能吐丝作茧。你要记住这个教训,以后洗桑叶要洗干净些哟!”我轻轻地,‘嗯”了一声,想不到养蚕还要讲究卫生,以后可不能再马虎了。

今天做完作业,我照例又来看蚕宝宝。这些蚕宝宝已经蜕过儿次皮,快长成了,行动起来显得有些迟钝。你看它们,义胖义嫩,自里透亮,多么可爱啊!

蚕宝宝吃桑叶十分有趣,吃吃这儿,又吃吃那儿,把一张桑叶吃成各种形状,有的被吃穿一个大洞,有的被吃得像一张地图,有的则被吃成碎片。它们吃得又快又多,如果不及时补充的话,它们甚至把桑叶的茎也吃掉。

蚕宝宝要上“山”吐丝作茧了,我用麦秆扎成“山”字形,再把蚕宝宝捉到“山”上。

蚕宝宝一上“山”,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它们先在“山”上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就左一歪、右一扭地从嘴里吐出晶光闪亮的细丝来。它们先织好一个架子,再把身体蜷起来,缩在架子里,继续吐丝。慢慢地,一个椭圆形的蚕茧就织成了。

我想:用这些蚕茧拉出来的蚕丝,一定能织出色彩鲜艳的锦缎来。古诗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条蚕虽小,可是它吐出的丝有3000米长;它吃的是桑叶,而吐出来的却是有用的.蚕丝。它对人类的贡献多么大啊!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八

清明节放假的前一天,放学时妈妈来接我,顺便给我买了二十多只蚕。每只蚕都细细短短的,身体软乎乎的,一节一节的,有八只脚,没有骨头。妈妈还另外给我买了三包桑叶。

回到家,我在一个小盒子里铺上一包桑叶,把蚕放在桑叶上面,让蚕宝宝尽情的吃,我希望蚕宝宝都会长得肥肥胖胖的,那就好啦!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发现一夜之间,它们就把一包桑叶吃完了。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十二小时一包桑叶,怎么样,我的蚕吃桑叶吃得快吧!

过了一段时间,我去大智家看他养的蚕,都有八个蚕结茧了,我们可是同时买的蚕呀,我问他:”你的蚕为什么结茧这么快?“大智说:”你要勤快点,每天都给蚕清理“房间”,就是把蚕先从他的“房间”移到到另外一个干净的盒子里,如果哪个蚕结茧了那就算了,然后把他们“房间”里的蚕屎和枯萎的桑叶倒掉,再铺上新的桑叶,最后再把蚕搬回家。“后来,我就按大智所说的方法,每天用心地去照顾我的蚕,及时地给他们清理”房间“,喂他们新鲜的桑叶,果然,不出两天,我家的蚕就结了五个茧。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兴高采烈,我叫爸爸妈妈来看,他俩感到很惊讶,妈妈说:”你的蚕这两天怎么长得这么快,都结蚕茧了,太厉害了!“爸爸说:”你的蚕也够能吃的.了,一夜之间一大包桑叶就吃光了!“我说:”当然了,我的蚕都在成长期,为了吐丝他更要多吃呢。“我看着这些又肥又大的蚕,心里喜欢极了,我把他们放在我的手上、胳膊上欣赏着,妈妈也敢和我一起摸蚕了,她说,她现在不害怕摸蚕了,因为看着这些蚕长大,已经跟他们有感情了。

我的蚕宝宝一个一个都长得肥肥大大的,他们也一个一个陆陆续续结茧了,我心里真有点舍不得他们,因为他们吐丝结茧后,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留下美丽洁白的蚕茧,最后会变成蛾子。

我突然想起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原来我不太懂这首诗的意思,自从这次养蚕之后我懂了,这些可爱的蚕,日日夜夜啃食着桑叶,最后吐丝结茧,直到把自己裹在蚕茧里,他们的生命很短暂,可是却给人类留下了漂亮的蚕茧可以做丝绸,他们的生命多有价值呀!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九

前几天放学后,校门口总有很多人挤到一块儿,都快把门口堵死了,使得校门口特别拥挤,我决定去看看。

我挤入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位卖蚕的老奶奶,只见她带着一个筐子,筐子里有个盒子与一个袋子。袋子里装满了绿油油的桑叶;盒子里放着很多幼蚕,黑的、白的都有,一条条胖胖的幼蚕在盒子里蠕动着。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可爱的小动物呢。好奇心促使我决定也要养几条小胖蚕。于是我买了四条蚕,并向老奶奶多要了一些桑叶,那是蚕的食物呢!

我也是“养蚕族”了!我喜出望外,那股高兴劲儿简直要冲上天了。无论干什么都要显显“养蚕族”的骄傲。有一天,我实在经不住这些小家伙的可爱模样的诱惑,直接把这四个小胖家伙捉出来放在沙发上,逗它们玩。我急不可耐的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忙成一团。妈妈见了着急地说:“快把它们放回去,这样做一不小心会把它们压死的。”我听了连忙一条一条地捉。捉了三条,第四条呢?我找呀,找呀,怎么也找不到。我丧气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突然我胳膊上有一种痒酥酥的感觉,一看,“哎呀!”原来那条调皮的胖蚕竟然爬到了我的袖口上,我瘆死了,使劲甩手,一不小心,袖口碰到沙发靠背——惨了,小家伙变成了绿乎乎的一团,它一命呜呼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小心翼翼的,生怕再把它们弄丢性命。每天一放学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它们。

爷爷从苗圃采来嫩嫩的桑叶,精心地喂养它们。我发现它们在吃桑叶的时候,总是先在桑叶边缘“挖”一个小圆洞,每个洞都是那么的精细。有趣的是,每张被它们吃过的桑叶都是“千疮百孔”,简直可以做蚂蚁窝了。

终于有一天,蚕儿开始结茧了。黑蚕结了黄茧,它刚开始先找个小角落,然后在旁边勾出一个“空间”,再在“空间”里绕着身体吐丝,没过多久,一个椭圆形的蚕茧就出世了。剩下的两条白蚕,喂着喂着,竟有一只神秘地失踪了,另外一只也结了白茧。

我望着这一白一黄的小椭圆,心想:你们什么时候才能钻出蛾子呀?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十

所有的茧都结好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漫长的等待了。6月12日那天,我的一只蛾从乳白色的茧里出来了,我非常激动。可跟今天比可就是飞机上吊鱼——差远喽。

你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因为我剩下的三只蛾就要从茧里出来了,它们的茧都有个部位开始变软了,这就是它们要出来的预兆。我等了好久,终于,看见一只蛾的脚露出来了,慢慢地,蛾的头也露了出来。我高兴的直喊:“太好了,蛾出来了。高兴的直喊:“太好了,蛾出来了。”蛾好像没有听到,还在用尽全力往外钻。不一会儿,蛾就爬了出来,可翅膀是歪的。说也巧,第一只蛾和这只蛾正好是一对,马上就开始交,还给我生了许多卵。

可过了好久,另外两只蛾还没有从茧里出来,还好姥姥在,她拿起剪刀把茧剪开,里面就爬出了两个“丑八怪”模样的蛾。这两只蛾翅膀极小,身上一块黑一块白,肚子大的超过了我的想象。它们就是一起结茧的我的二毛和三毛变的,不过我发现这两只蛾都是雌的,一定也能生很多卵。

6月25日天气晴

今天早上,第一只和最后一只出生的蛾都在同一时间死去了,第三只蛾也在今天下午离去了。现在只有第二只蛾还在孤独地活着,没有了伙伴,看来它也活不久了。

我现在终于知道了蚕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啊!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十一

春天的青草,秋天的枫叶,成长的故事储存于记忆的流动中;夏日的艳阳,冬日的飞雪,记忆凝固在晶莹的泪花中。

成长的故事犹如一块调色板,不同的颜色代表着我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咸,这块调色板将我的人生调得有姿有味,调得丰富多彩,调得有滋有味,叩开我记忆的大门,聆听我成长的故事。

一天, 表弟来我家玩,还带了些蚕给我,这些蚕每只都肥肥胖胖的,就好像一团团白花花的棉花,它们有的专心致志地吃桑叶,发出的“沙沙”声好像是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又好像是在满足地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有的高高地抬起头,似乎想找个更好的地方来休息。我把它们从盒子里拿了出来,放在手上,它们便在我的手上缠成了一个“o”字型。

我每天都为它们清理好蚕宝宝居住的盒子,但有一天,我早上醒来时,却发现蚕宝宝竟然消失了一大半,我一看地上有大便,便明白了始作俑者是谁——老鼠,,我的心犹如被蚂蚁在啃食,脑海中像烧着一把火,把泪水烧干,想哭也哭不出来了,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那时的画面——狡猾的老鼠一边凶神恶煞地盯着盒子里的蚕宝宝,一边正啃食着那“美味佳肴”。

于是,晚上我为了让老鼠不再来偷吃蚕宝宝,我晚上就把盒子放在我的房间里,可到了早上,一些蚕宝宝又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我两眼呆呆地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牙齿咬得“格格”真响,计从心来:不如拿一张粘老鼠的,放在蚕宝宝居住的盒子前,这样一来,老鼠要吃蚕宝宝,就会被粘得动弹不得了。后来,老鼠虽然捉到了,但蚕宝宝只剩下三只了,我虽心疼,但也无法挽回了。

成长的路上,有苦有甜,有笑有泪,这次养蚕的经历,它深深地留在我的心底,闪烁在记忆中。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十二

星期五早上,我们全班同学都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纸盒子,采来了许多桑叶,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因为我们班就要开始养蚕啦!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就到晨会课了。同学们翘首期盼,希望老师能快点将蚕发到自己的手上,一睹蚕宝宝的“芳容”。

期待中,只见老师捧着个纸盒子走进了教室。看到老师开始发蚕了,我心里又慌张起来:我毕竟是个男孩子,并没有女孩子那样细心,会不会由于我的一时疏忽而害死这一条条小小的生命呢?当听完老师讲了一些关于养蚕的知识后,我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智老师小心翼翼地将蚕从盒子里取出,轻轻地放到各位同学的纸盒中。看起来是那么细心,生怕有个闪失,惊吓或是跌伤蚕宝宝。这也难怪,这些小蚕是那么讨人喜欢,小小的身体,只有铅笔头那样长。全身软绵绵的,看起来是那么娇嫩。我赶紧拿出了盒子,把蚕宝宝放进了装满桑叶的盒子里。这样,可以让它吃个够,不会饿着。一下课,同学们就立刻打开盒子,照顾起自己的蚕宝宝,丝毫不敢疏忽怠慢。

同学们照顾蚕宝宝可周到了。他们知道蚕宝宝还小,不能吃大片的桑叶,所以,他们就耐心地将桑叶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然后,再将桑叶轻轻地放在蚕宝宝的周围,让它容易进食。每片桑叶都是新鲜的,因为他们不敢让蚕宝宝吃不新鲜的桑叶,担心蚕宝宝吃出病来。蚕宝宝冷了,同学们就会把一丝棉花放在蚕宝宝周围为它保暖;热了,就打开盒子给蚕宝宝通通风。

在我精心地照料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了。可爱的小蚕宝宝们落户我家已经六天了。看样子,他们生活得不错,也很适应这里的环境。它们的肤色渐渐由灰色变成银白色,富有光泽,个子比刚领回家时大了三四倍,因为我每天都要给它们换上三次桑叶,而且桑叶十分新鲜。

小蚕宝宝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看着它们,我想到了自己也是在爸爸妈妈的细心照顾下慢慢长大的,而且,我还发现蚕会吐丝救生,好厉害哦!有一次,我换桑叶时一条小蚕不小心从桑叶上掉了下去,我的心一颤,完了,这么娇小的东西,经得起摔吗?但我又来不及去救它,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走向死亡。突然,我惊讶地发现,它突然吐了一根丝,让丝粘住叶子,把自己悬挂在空中逃过了一劫。我震撼了,面对生命中的磨难,它机智地救了自己,真了不起!

最近几天,不知怎么的,我发现小蚕宝宝们的身体凹进去的地方都或深或浅地呈现出绿色,大概是因为桑叶吃得太多了吧!

有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去给蚕宝宝喂桑叶,发现养蚕宝宝的盒子里有一根的丝。我非常好奇,就去问爸爸,爸爸笑着对我说:“蚕宝宝在吐丝,它要做茧了。”

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蚕宝宝,可蚕宝宝不见了,只看见一个个茧子,原来蚕宝宝已经作茧自缚了。爸爸告诉我,纺织工人把这些茧子进行加工,做成我们现在穿的衣服。

蚕宝宝这种奉献精神真伟大,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养蚕日记详细记录整个过程篇十三

在一次科学课上,我们的科学老师说:“我有一些神奇的宝贝,哪个同学想要,下课后到办公室找我,数量可有限哟”。下课后,我怀着十分好奇的心,紧跟在老师的身后。老师真是太明白我的心情了,一到办公室就拿出了一片粘有颗粒的纸,说:“这些宝贝叫蚕籽,只有细心、勤劳、爱观察的同学才能真正发现它的神奇,相信你是最棒的”。“谢谢老师”。我一边说一边捧着“宝贝”走了回来。

蚕籽又小又黑,又扁又圆,我帮他们安了个家,每天放学回来,我总是先看看他们。一天、两天,他们天天在纸上一动不动地等着我。我天天盼望着,盼望着蚕宝宝们快点出来。

一星期过去了,一天早晨,我惊奇地发现蚕宝宝出来了。我看到了几条又细又小的蚕宝宝,比黑芝麻还要小点。它们一出来就开始爬动,身体一拱一拱的,可惜他们一出来,受苦的日子就到了。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蚕的食物——桑叶。

几天过去了,它们仍饿着,可怜极了。看到它们挨饿的样子,我伤心极了,我打电话求助爸爸,又过了两天,爸爸回来了,他给我摘了一袋桑叶。我欢天喜地,急急忙忙地去喂蚕。蚕一天一天地长大,他们不断地脱去身上的“筋骨咒”,一环一环地变粗变长,又白又胖,身上也变得明亮多了。

蚕宝宝们长大了,胃口也大了,不像小的时候那样好“招待”了,要不断地给他们加“餐”,看着他们吃得还真香,不时发出一些“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了似的。蚕有时头抬着,一动不动,嘴还不停的动着,但没见吐出的丝,好像在开小会呢。

一天晚上,我又去喂蚕,我发现有两个长的大点的蚕,不再吃桑叶了,爬高上低的,有个躲到角落里,有个爬到了“房”顶上,第二天早上,这两个蚕不见了,只看到一个白色的和一个黄色的椭圆形的东西,妈妈说这就是茧,蚕茧过一段时间,里面会出来蚕蛾,蚕蛾会产下蚕卵,就又开始新的循环了。哦,原来蚕的一生有这样神奇的变化。我不由地想起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正是蚕宝宝们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吗?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它们的这种精神却永放光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