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5 13:09:17 页码:12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模板8篇)
2023-09-25 13:09:17    小编:笔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一

伏羲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伏羲庙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

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使杨应琚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天水市政府对伏羲庙的改建和保护非常重视,准备在天水伏羲广场建一尊99米高的的伏羲像。

天水民间相传,伏羲既为人文之祖,那他就肯定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所以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想着找伏羲“商量”、“求教”。当地人相传伏羲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因而祭奠伏羲最隆重的就是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赶庙会、唱戏、烧香、磕头、施舍,在心里把许多话“告诉”伏羲,以求从他那里获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突出的事情,就是求伏羲医病。伏羲庙院里原有八八六十四棵柏树,人们说那是伏羲按八卦的演化序列排列的;说那些树,每一棵都能懂凡人之言,都能解伏羲之意。

人们按照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的循环规律来套,每一年都要推选出一棵柏树,让它在庙院内“值班”;轮流到值班的树,便是“神树”了,也就是伏羲的代表。正月十六这天,前来赶庙会的部分人,还带来要用红纸剪的纸人儿,有的人剪得很精致,就连面部的五官七窍都维妙维肖地剪出来。到了伏羲庙,就把这红纸人儿贴在值班的神树身上;然后,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身体哪个部位闹过病,或不舒服,就用点燃的香头头(或者用点着的艾草绳头头)去烧那红纸人的那个部位,一定要烧一个洞才算,头疼烧头,脚疼烧脚。说是把红纸人一定要贴在值班树上用香烧,可实际上,多数人才不管那回事,乱贴,贴到哪个树上就是那个树,贴了,烧了,据说心上就舒服了,千灾百祸都可以免除了。

因此,正月十六日一过,伏羲庙院子里柏树身上,棵棵都贴满了红纸人儿,风一吹,“哗哗哗”地响,就好象它们为了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发出的笑声一样。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二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伏羲山大峡谷景区。

900mm,年均温11。6;峡谷两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悬于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惟妙惟肖。

景区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以伏羲文化和红石大峡谷为主要特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卧龙台、文化隧道、望乡台、八卦台、万年栗、栗仙神祠、女娲补天处、神龟折足、五色石等景点为主,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下部以黄龙潭、黄龙庙、簸萁潭、立龙锅潭、贯云瀑(龙影瀑)、八分潭、乌龟拜寿、九龙潭、图腾柱、马蹄沟、沐云梯、等景点为主,深切感受峡谷风光,体验自然鬼斧神工。

游客朋友们,为了保证游览顺利进行,为了你们的安全,请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到危险地段,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

卧龙台  各位游客,现在这个位置是景区观景最佳处,据当地村民讲,当年杨二郎担石追日,路过此地,就停下来歇息充饥,待他离去时,竟把一石块落下了,天长日久,那个石块就长成了这座大山。大家向下看,那就是大峡谷,让我们先一睹她的红颜,待会儿,我们就要下谷。游客朋友们,站在这个开阔的平台上,你们的心胸一定非常舒坦。那么,接下来的五分钟就交给大家自由支配,五分钟后,还在这里集合,切记,注意安全。

文化隧道

各位游客,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乘做“伏羲号时光快车”,回到8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去感受先民们的生活,大家准备好了吗,列车马上启动了。

人文始祖的出世

每个民族都敬仰自己的祖先,为弄清他的原始面貌,幻想出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其中很有意思的一个,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大家来看,这幅画讲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相传,伏羲的母亲华氏外出,在雷泽(今河南濮阳)中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特大脚印,好奇的华氏用自己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天空中有巨龙腾飞,她感觉好像被蛇缠住了一样,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一怀孕,就是十二年,生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他就是伏羲。后来,他妹妹女娲也出世了。

女娲抟土造人

地球最初是一个浑沌的球体,有如鸡蛋。有一盘古执斧,胡乱挥砍,将地球一分为二,轻者上浮,重者下沉,一万八千年后,天地才最终形成。又过许年,盘古左目为日,右目为月,躯干化作大地,骨骼变成山川、丘陵,血为江河,须为草木。开天辟地后,未有人类,女娲抟黄土做人,大地上出现了成群的聪明、有智慧的富贵者,但这工作毕竟太辛苦了,时间一久,女娲精疲力竭,于是她用藤条放在泥里一搅,试着用力一甩,那些溅落在地上的小泥点变成了贫贱凡庸者。这就是地球上第一批人类,女娲是伟大的女神,是人类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母亲。

滚磨成亲、测天意

女娲抟土造人后,人类开始繁衍生息。伏羲作为部落首领,带领大家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一天,伏羲走到一个树林边,从林中蹿出一只老虎,拦在路中间,老虎并不吃人,变成了白胡子老头,他对伏羲说:“天下将有大难,如果有一天我的眼睛发红了,你就跳到我的嘴里,将来可以得救。”然后又变成了老虎。果然有一天,天塌地陷,洪水滔滔,伏羲、女娲照老虎说的跳到老虎嘴里,老虎变成了石头。洪水退后,人类灭绝了,他们二人来到了伏羲山。为了延续后代,不使人类灭绝,他们就测天意,看天神允许不允许他们结婚,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在山头上分别燃起一堆火,看看烟是否合一起;另一办法是在两个山头上向下滚磨盘,看磨盘能不能合在一起,如果他们都合在了一起,说明天意让他们成亲。结果,两个山头上的烟和滚到山下的石磨盘都合在了一起,于是他们就成了亲。

游客朋友们,洪水传说只是一个传说吗?为什么伏羲、女娲二人会来到伏羲山呢?据地质考古学家证实,地质年代确实经历过几次大的洪水期。洪水来临,黄河河谷与伏羲山以东是汪洋一片,这里平均海拔700米,自然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因此,民间把伏羲和女娲作为婚姻、生育之神加以供奉,作为一个民族永恒存在的象征加以崇拜。

下面我们看一下伏羲的功绩

各位游客,这个图案大家并不陌生,它就是八卦图。在人类蒙昧时代,生活很艰苦,即便辛勤劳作,仍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伏羲十分茫然,闲暇之余,时常坐在卦台山颠,苦思冥想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俯察山川,不断反省自己,年复一年,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景,紧接着一声炸响,眼前一块大石头亦幻化成立体的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太极图深切地映入了他的意识中,彻底明白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简单的阴和阳。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为最简单的符号,以“—”示阳,以“——”示阴,按照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它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奠定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伟大的。

游客朋友,我们今天吃粮食,动物的肉、奶及其他,而早期人类靠采集野果,打鱼,狩猎等为生,要发展生产力,工具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伏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借鉴蜘蛛结网方式,教导民众用绳索结成网,网禽兽,网鱼虾,捕获量大增,于是将消费不完的渔猎品加以驯养,开始了畜牧业,进而开始了原始农业。正是如此,伏羲也就成了畜牧文化的代表,直至近代,渔猎行业还流行将伏羲作为祖师爷的习俗。

原始时代,结绳记事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现象,具体办法大致是大事结大结。小事结小结,有些还在绳上印染不同的颜色作为辅助,伏羲造书契,指的是契刻符号,有什么事非记不可,就先用一个特定的符号刻或画在什么东西上,这可比结绳记事简捷方便多了。其实八卦就有书契的功能。

从今以后,原来那一套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的做法行不通了。大家都要把自己管好,凡要得到女人的,一定得明媒正娶,礼物吗,有两张鹿皮就够了,望各位注意,对违犯者严惩不怠。就这样婚姻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血缘杂婚变为族外对偶婚,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生育质量,提高了人口的体能,推动了社会进步。

伏羲时代,原始农业已经起步,伏羲部族已掌握了一定的历法知识。

游客们,你们认得出这个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动物名称吗?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七千年前,伏羲活动在中原地区,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伏羲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在中原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龙,自称。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家。舞龙,赛龙舟,就连灯谜,对联图画中,都有龙的形象。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发扬光大龙文化,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希望每一位来此旅游的游客,都努力拼搏!

伏羲氏的功绩,除以上列举之外,还有许多。如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立占筮之法,创立占卜学;立九部,设六佐,分部管理部族事务等。

总之,伏羲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肇启时代,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曙光。伏羲正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伏羲的发明创造既是伏羲的,同时也属于整个伏羲时代。

好了,我们的旅程暂告一段落,虽然我们只是匆匆而过,但仍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各位游客,跟上了,前方就是“望乡台”景点,我们先集合,看一下有没有落下的游客。现在我开始给大家讲解“望乡台”,由于这里地处巩义、荥阳的交界处,过去来往的村民特别多,每当他们走到这里时,由于视线开阔,他们都会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乡,这个石板也因此而得名。石板分上下两层,上层约有平方米,可以同时站人,下层平方米,大家可以在此处休息一下,拍拍照。

大家瞧左边那块石板,上面刻的就是太极八卦图,虽然我们用此进行占卜,但它又不同于民间看相,算卦,八卦是对自然万物演变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蚕祖。

这潭名叫“栗仙池”,千百年来,就是它一直滋润着这棵古树,才有今天的枝繁叶茂。池旁边还有一汪清泉,当地人叫它“救命水”,泉水全年保持在这个水位,无论天气多么干旱,都不会干涸,故大旱时,全村村民就靠这泉水维持生计。

伏羲、女娲二人不得不成婚繁衍人类,次后,女娲代伏羲为首领称女希氏。有一天,诸侯共工与祝融为争夺天下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又一次面临灭绝的危险。女娲为了补天,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到深海斩下神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从前,潭水里住着一条黄龙,它拥有无边的法力,能行风行雨,来维持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当地老百姓尊之为“保护佑神”,并建了这座“黄龙庙”用于祭拜。另外一条黑龙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气愤,决心要赶走它,于是就和黄龙约定,通过比武的方式决定胜负,谁输了,谁就离开这里,永远不再回来。比武前一天,黄龙给当地村民托梦,将情况讲了一遍,并嘱咐他们,当黑龙露出水面时,就用石头狠狠地砸。第二天,两条龙就在潭水中打斗,打了足足三百回合,每次黑龙露出头来,都被村民扔下的石头砸下去,当黄龙露出水时时,村民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馒头、饭菜扔下去。结果,黑龙落荒而逃,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传说过去有一条白蛇在此修炼成仙,为了报答这里的山水,决定流下来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因它能行风行雨,所以,每当大旱时,它就会普降大雨,解决旱情,但是有一天,玉皇大帝得知了次事,非常恼火,就派托塔李天王李靖,前去惩治,从此,白蛇就被捆在这个大锅里,下面用猛火加热,以示惩罚,直到听到天鼓响声为止。后来,有一位书生,走到此处歇息,顺手用石块敲了几下,李靖以为是天鼓声,就把它给放了。这个潭因此命名为“立龙锅”,这条瀑布像龙影一样悬在空中,就取名为“龙影瀑”。

古代,有一文人带着自己的画给朋友祝寿。待朋友把画打开一看,顿时火冒三丈,非常气愤,责问道:“你怎么送我一只乌龟,你不是在骂我是王八吗?”文人笑一下,很平静地说:“千年仙鹤,万年龟,乌龟是万寿之王;你再看一下这只乌龟,后面两只腿立着,前面两只腿在给你作揖,祝你成为老寿星,这怎么是骂你呢?”朋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叫下人把画挂在了大堂上,各位游客,你若留心观察,在峡谷里面,你会发现很多神龟,你们向下看,它像不像刚才故事里面讲的那个呢?只不过那个是画的,这个是天然形成的。

每一位来到这里游玩的游客,乌龟都会祝你们长寿的,你们一定会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我们知道,图腾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华儿女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龙,从未失去龙的开拓创新精神。

西汉末年,王莽毒死汉平帝,建立新政,自称皇帝,复辟了秦末统治。汉室子孙刘秀为复兴汉业,招贤纳士,决定夺回被王莽纂去的汉室江山。刘秀江山一天天大了起来,震动了新王的社稷,王莽率兵御驾亲征,因寡不敌众,刘秀大败,弃甲而逃。王莽生怕后患,随大军赶不放。刘秀单人独骑逃到密县,不料坐骑久经征战,又长途跋涉,倒地不起。大将军失坐骑如断双腿,无奈徒步跑了一程,在沟上头的苇子园躲了起来。过了好久,也没有任何动静,刘秀以为追兵早该走远了,就松了一口气,随手撤下一片苇子叶,放到嘴里,谁知竟能吹出声音,并且声音清脆嘹亮,可传千里,刘秀自知暴露目标,情急之下,不知所措,就在这时,一匹白马从天而降,驮着刘秀飞奔而去。王莽根据声音传来的方向,带领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涌了过来,顿时,千头大马的铁蹄声响彻山谷,而铁蹄踏过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石板、石壁上,这条沟也以此命名“马蹄沟”。

我很开心能陪伴你们度过这么愉快的旅程,希望我的讲解能给你增加知识,带给你欢乐,伏羲山大峡谷真诚的欢迎您。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四

伏羲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伏羲庙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

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使杨应琚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天水市政府对伏羲庙的改建和保护非常重视,准备在天水伏羲广场建一尊99米高的的伏羲像。

天水民间相传,伏羲既为人文之祖,那他就肯定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所以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想着找伏羲 "商量"、"求教"。当地人相传伏羲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因而祭奠伏羲最隆重的就是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赶庙会、唱戏、烧香、磕头、施舍,在心里把许多话"告诉"伏羲,以求从他那里获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突出的事情,就是求伏羲医病。伏羲庙院里原有八八六十四棵柏树,人们说那是伏羲按八卦的演化序列排列的;说那些树,每一棵都能懂凡人之言,都能解伏羲之意。

人们按照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的循环规律来套,每一年都要推选出一棵柏树,让它在庙院内"值班";轮流到值班的树,便是"神树"了,也就是伏羲的代表。正月十六这天,前来赶庙会的部分人,还带来要用红纸剪的纸人儿,有的人剪得很精致,就连面部的五官七窍都维妙维肖地剪出来。到了伏羲庙,就把这红纸人儿贴在值班的神树身上;然后,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身体哪个部位闹过病,或不舒服,就用点燃的香头头(或者用点着的艾草绳头头)去烧那红纸人的那个部位,一定要烧一个洞才算,头疼烧头,脚疼烧脚。说是把红纸人一定要贴在值班树上用香烧,可实际上,多数人才不管那回事,乱贴,贴到哪个树上就是那个树,贴了,烧了,据说心上就舒服了,千灾百祸都可以免除了。

因此,正月十六日一过,伏羲庙院子里柏树身上,棵棵都贴满了红纸人儿,风一吹,"哗哗哗"地响,就好象它们为了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发出的笑声一样。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席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

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的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六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新密这座有着八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城,走进人文始祖——伏羲的发祥地,伏羲山,来赏析秀美的自然风光,品读深厚的千年人文。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中岳嵩山的东麓,距省会郑州西南30公里,东临新郑,西接登封,南靠禹州,西北与荥阳、巩义相通,溱洧二水穿境而过。全市总面积 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84mm,年均温14。3℃。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瞻古拜祖的好地方。

新密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快富饶的土地上。这里有距今8000年左右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遗址,有5000年左右的黄帝古都轩辕丘遗址,2000至3000年左右的古郐国,古郑国都城遗址,夏启之都城———新寨遗址,祝融之虚,密国古城,补国古城,韩长城,曲梁古城等遗址,汉以后王莽、刘秀、刘邦、欧阳修、李自成等历史人物都曾在密县活动过,遗迹口碑甚多。

为什么新密山水能够培育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呢?这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新密位于北纬34°19′——34°40′之间,历史上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物种;其次,该地形为西北高,东南底,三面环山,为东面缺,冬天可抵挡寒冷西北风,夏季凉爽的东南风又可长驱直入,带来大量降雨。同时,新密恰出在豫西山地进入华北平原的交汇点上,河流阶地土地肥沃,溱洧二水沟通黄河与淮河,成为南北重要的'通道之一,加强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的先民最早走出山林,在这里繁衍生息,建城立国,进而将中原文化传播出去。

自古密县便有著名的“八大景”: “兰崖偶鹤”、“大隗晴岚”、“开阳雪霁”、“云岩讲武”、“青屏叠翠”、 “天仙白松”、“溱洧观鱼”、“柏崖龙潭”扬名于外,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景区6处,特大型溶洞1处,天下第一宫——黄帝宫,东汉第一墓——打虎亭汉墓,新密市古县衙博物馆,伏羲山飞龙峡,北国第一洞——神仙洞森林公园,天爷洞、凤凰山,开阳动物生态园等景(区)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新密物产丰富,分布广,品位高。其中,煤炭、造纸、建材、耐火材料已成为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密玉青翠碧绿,色泽鲜艳,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与东北秀玉,南阳独玉齐名,号称“中国三大玉”;主要特产之一的金银花,色泽纯净,硬味香,作茶泡之,饮前竖而不倒,常饮之,滋肺养脾,延年益寿。1916年展出于万国博览会,声誉鹊起,李先念曾赞道:“全国银花看河南,河南银花看密县。”

如今,新密市交通四通八达,东临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距郑州国际机场20公里,北临310国道,境内主干公路“七纵七横”,郑少高速公路、省道横穿其境。

拥有厚重文化和秀美风景的新密市,欢迎每一位来此旅游的天下友朋!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人文始祖,伏羲的中心活动区,伏羲山了。伏羲山是嵩山东北向的余脉,东西绵延50多公里,横跨新密、登封、巩义、荥县(过去还有汜水县)五个县市,素有鸡叫听五县的说法。伏羲山的主峰在新密,山上有新密市的一个尖山乡。这里因虽说海拔在1000米左右,然而山上地势较平垣,有部分可耕地,所以在伏羲山区,还生活着一万多口人的一个山区乡镇。

伏羲山因伏羲而得名,是当年伏羲教民蚕丝、创画八卦的地方。在山的南部,新密境内,是伏羲的后人所建的补国,有补城遗址,曾被炎商征伐,历史上有“炎帝伐补道”的记载。伏羲山区,有当地的群众为纪念伏羲而在三个山峰上建立的三个庙宇。

我们从一进入伏羲山,有心的游客就已经发现,在伏羲山区,山上有那么多的城墙残存,我们的入口处就有一处。现在,在我们的左前方山头上,又可以看到完整的城墙。实际上,这些都是在宋、元、明、清以来,老百姓为了躲避后荒马乱的情况,而修建的古代寨堡。伏羲山区,有着几十座这样保存完整的古代寨堡,有的已经历了上千年,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古寨堡博物馆。在那冷兵器的时代,一遇有兵荒马乱,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带上细软,到寨中躲避一时,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救生手段。我们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到古寨堡中支赏玩一番。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三叉路口,北边是去著名的神仙洞森林公园方向。而我们今天则要更上一层楼,到西边的伏羲山主峰去走上一遍。马上就要进入盘山公路,希望大家小心。

走过盘山公路,上到山顶,我们优良传统到了又一个世界,是啊,您看,天变蓝了,地变远了,人的心情也开朗起来了,一切的烦恼也都离我们而远去。这里现在已是海拔平均在900米以上,凉爽的空气,蓝天白云,我们真的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大家看,现在我们的左前方,那道绵延的山梁,就是有名的双牛山,相传两条公牛干仗,在此角力,直至将心都挤出身外,这东边两山之间,下边的一座圆形小山,就叫牛心石,现在是一个村子的名字。

这双牛山西部,面南,西二部分,岩石边、犬牙交错,怪石林立,并且全部是红色砂岩,十分壮观,那就是有待开发的红石林景区。

过了红石林景区,我们就要进入伏羲山的中心,尖山乡政府所在地了。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司令员带领我入路军战士,在这里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这公路的右边,旧尖山村,就是原来的“密北抗日民主政府”的在地,有旧址尚存。

过了尖山村以后,我们现在进入到了伏羲山最为壮观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山顶处公路边最窄处仅二十余米,山下林密风清,谷深砦远,山上如入云端,有飘飘欲仙之感。我们不妨停一下驻足十分钟,来领略一下这赏心悦目的难得风光。这山的北部,就是有名的落鹤涧,密县的旧八景之一“兰崖偶鹤”即挡此处,传说过去有兰公夫妇,恩恩爱爱,在此修练,后成正果,化做仙鹤飞去,这里常留下偶尔的鹤影。实际上,同下林深岩险队,山崖形似展翅的飞鹤,故而留下此一胜景。山下边,就是荥阳环翠峪旅游区的著名景观:落鹤涧。

我们再往南部看,南边的山下,就是新密的香峪寺旅游区。大家可以从这里看去,香峪寺谷深林密,一去十几公里,从这里看去,那幽远的蓝灰色的山峰和谷影,会给增添多么多深深的遐想啊!如果有时间,你不妨也可以去做一番探险吧!

现在,我们已走到了豫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田冲湾村了。田冲湾是山上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当年皮定均司令员的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在我们的左边,就是田冲湾村。田冲湾过去的民居,全部是清一色的石头磊砌的,叫石头片房,集中而有特色,难得一见,现在还有少数房子没有改造,有时间大家可以去领略一番。我们现在的路边,面南座北,就是皮定均司令员办公休息的旧址,房子是二层的窖洞,有暗门通向北边的山头,前几年失修,现在准备重新恢复起来,让大家在这里看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地方,珍惜我们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七

伏羲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属伏羲山核心的区域,是一条以典型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同时也是新密市首家aaaa级景区。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伏羲山大峡谷导游词,一起来看一下吧。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伏羲山大峡谷景区。

900mm,年均温11。6;峡谷两岸岩石兀立,岩壁上天然石梯悬于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惟妙惟肖。

景区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以伏羲文化和红石大峡谷为主要特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以卧龙台、文化隧道、望乡台、八卦台、万年栗、栗仙神祠、女娲补天处、神龟折足、五色石等景点为主,全面反映伏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下部以黄龙潭、黄龙庙、簸萁潭、立龙锅潭、贯云瀑(龙影瀑)、八分潭、乌龟拜寿、九龙潭、图腾柱、马蹄沟、沐云梯、等景点为主,深切感受峡谷风光,体验自然鬼斧神工。

游客朋友们,为了保证游览顺利进行,为了你们的安全,请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到危险地段,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

卧龙台  各位游客,现在这个位置是景区观景最佳处,据当地村民讲,当年杨二郎担石追日,路过此地,就停下来歇息充饥,待他离去时,竟把一石块落下了,天长日久,那个石块就长成了这座大山。大家向下看,那就是大峡谷,让我们先一睹她的红颜,待会儿,我们就要下谷。游客朋友们,站在这个开阔的平台上,你们的心胸一定非常舒坦。那么,接下来的五分钟就交给大家自由支配,五分钟后,还在这里集合,切记,注意安全。

文化隧道

各位游客,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乘做“伏羲号时光快车”,回到8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去感受先民们的生活,大家准备好了吗,列车马上启动了。

人文始祖的出世

每个民族都敬仰自己的祖先,为弄清他的原始面貌,幻想出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其中很有意思的一个,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大家来看,这幅画讲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相传,伏羲的母亲华氏外出,在雷泽(今河南濮阳)中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特大脚印,好奇的华氏用自己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天空中有巨龙腾飞,她感觉好像被蛇缠住了一样,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一怀孕,就是十二年,生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他就是伏羲。后来,他妹妹女娲也出世了。

女娲抟土造人

地球最初是一个浑沌的球体,有如鸡蛋。有一盘古执斧,胡乱挥砍,将地球一分为二,轻者上浮,重者下沉,一万八千年后,天地才最终形成。又过许年,盘古左目为日,右目为月,躯干化作大地,骨骼变成山川、丘陵,血为江河,须为草木。开天辟地后,未有人类,女娲抟黄土做人,大地上出现了成群的聪明、有智慧的富贵者,但这工作毕竟太辛苦了,时间一久,女娲精疲力竭,于是她用藤条放在泥里一搅,试着用力一甩,那些溅落在地上的小泥点变成了贫贱凡庸者。这就是地球上第一批人类,女娲是伟大的女神,是人类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母亲。

滚磨成亲、测天意

女娲抟土造人后,人类开始繁衍生息。伏羲作为部落首领,带领大家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一天,伏羲走到一个树林边,从林中蹿出一只老虎,拦在路中间,老虎并不吃人,变成了白胡子老头,他对伏羲说:“天下将有大难,如果有一天我的眼睛发红了,你就跳到我的嘴里,将来可以得救。”然后又变成了老虎。果然有一天,天塌地陷,洪水滔滔,伏羲、女娲照老虎说的跳到老虎嘴里,老虎变成了石头。洪水退后,人类灭绝了,他们二人来到了伏羲山。为了延续后代,不使人类灭绝,他们就测天意,看天神允许不允许他们结婚,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在山头上分别燃起一堆火,看看烟是否合一起;另一办法是在两个山头上向下滚磨盘,看磨盘能不能合在一起,如果他们都合在了一起,说明天意让他们成亲。结果,两个山头上的烟和滚到山下的石磨盘都合在了一起,于是他们就成了亲。

游客朋友们,洪水传说只是一个传说吗?为什么伏羲、女娲二人会来到伏羲山呢?据地质考古学家证实,地质年代确实经历过几次大的洪水期。洪水来临,黄河河谷与伏羲山以东是汪洋一片,这里平均海拔700米,自然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因此,民间把伏羲和女娲作为婚姻、生育之神加以供奉,作为一个民族永恒存在的象征加以崇拜。

下面我们看一下伏羲的功绩

各位游客,这个图案大家并不陌生,它就是八卦图。在人类蒙昧时代,生活很艰苦,即便辛勤劳作,仍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伏羲十分茫然,闲暇之余,时常坐在卦台山颠,苦思冥想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俯察山川,不断反省自己,年复一年,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景,紧接着一声炸响,眼前一块大石头亦幻化成立体的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太极图深切地映入了他的意识中,彻底明白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简单的阴和阳。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为最简单的符号,以“—”示阳,以“——”示阴,按照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它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奠定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伟大的。

游客朋友,我们今天吃粮食,动物的肉、奶及其他,而早期人类靠采集野果,打鱼,狩猎等为生,要发展生产力,工具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伏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借鉴蜘蛛结网方式,教导民众用绳索结成网,网禽兽,网鱼虾,捕获量大增,于是将消费不完的渔猎品加以驯养,开始了畜牧业,进而开始了原始农业。正是如此,伏羲也就成了畜牧文化的代表,直至近代,渔猎行业还流行将伏羲作为祖师爷的习俗。

原始时代,结绳记事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现象,具体办法大致是大事结大结。小事结小结,有些还在绳上印染不同的颜色作为辅助,伏羲造书契,指的是契刻符号,有什么事非记不可,就先用一个特定的符号刻或画在什么东西上,这可比结绳记事简捷方便多了。其实八卦就有书契的功能。

从今以后,原来那一套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的做法行不通了。大家都要把自己管好,凡要得到女人的,一定得明媒正娶,礼物吗,有两张鹿皮就够了,望各位注意,对违犯者严惩不怠。就这样婚姻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血缘杂婚变为族外对偶婚,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生育质量,提高了人口的体能,推动了社会进步。

伏羲时代,原始农业已经起步,伏羲部族已掌握了一定的历法知识。

游客们,你们认得出这个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动物名称吗?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七千年前,伏羲活动在中原地区,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伏羲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在中原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龙,自称。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家。舞龙,赛龙舟,就连灯谜,对联图画中,都有龙的形象。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发扬光大龙文化,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希望每一位来此旅游的游客,都努力拼搏!

伏羲氏的功绩,除以上列举之外,还有许多。如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立占筮之法,创立占卜学;立九部,设六佐,分部管理部族事务等。

总之,伏羲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肇启时代,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曙光。伏羲正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伏羲的发明创造既是伏羲的,同时也属于整个伏羲时代。

好了,我们的旅程暂告一段落,虽然我们只是匆匆而过,但仍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各位游客,跟上了,前方就是“望乡台”景点,我们先集合,看一下有没有落下的游客。现在我开始给大家讲解“望乡台”,由于这里地处巩义、荥阳的交界处,过去来往的村民特别多,每当他们走到这里时,由于视线开阔,他们都会回头看看自己的家乡,这个石板也因此而得名。石板分上下两层,上层约有平方米,可以同时站人,下层平方米,大家可以在此处休息一下,拍拍照。

大家瞧左边那块石板,上面刻的就是太极八卦图,虽然我们用此进行占卜,但它又不同于民间看相,算卦,八卦是对自然万物演变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蚕祖。

这潭名叫“栗仙池”,千百年来,就是它一直滋润着这棵古树,才有今天的枝繁叶茂。池旁边还有一汪清泉,当地人叫它“救命水”,泉水全年保持在这个水位,无论天气多么干旱,都不会干涸,故大旱时,全村村民就靠这泉水维持生计。

伏羲、女娲二人不得不成婚繁衍人类,次后,女娲代伏羲为首领称女希氏。有一天,诸侯共工与祝融为争夺天下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又一次面临灭绝的危险。女娲为了补天,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到深海斩下神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从前,潭水里住着一条黄龙,它拥有无边的法力,能行风行雨,来维持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当地老百姓尊之为“保护佑神”,并建了这座“黄龙庙”用于祭拜。另外一条黑龙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气愤,决心要赶走它,于是就和黄龙约定,通过比武的方式决定胜负,谁输了,谁就离开这里,永远不再回来。比武前一天,黄龙给当地村民托梦,将情况讲了一遍,并嘱咐他们,当黑龙露出水面时,就用石头狠狠地砸。第二天,两条龙就在潭水中打斗,打了足足三百回合,每次黑龙露出头来,都被村民扔下的石头砸下去,当黄龙露出水时时,村民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馒头、饭菜扔下去。结果,黑龙落荒而逃,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传说过去有一条白蛇在此修炼成仙,为了报答这里的山水,决定流下来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因它能行风行雨,所以,每当大旱时,它就会普降大雨,解决旱情,但是有一天,玉皇大帝得知了次事,非常恼火,就派托塔李天王李靖,前去惩治,从此,白蛇就被捆在这个大锅里,下面用猛火加热,以示惩罚,直到听到天鼓响声为止。后来,有一位书生,走到此处歇息,顺手用石块敲了几下,李靖以为是天鼓声,就把它给放了。这个潭因此命名为“立龙锅”,这条瀑布像龙影一样悬在空中,就取名为“龙影瀑”。

古代,有一文人带着自己的画给朋友祝寿。待朋友把画打开一看,顿时火冒三丈,非常气愤,责问道:“你怎么送我一只乌龟,你不是在骂我是王八吗?”文人笑一下,很平静地说:“千年仙鹤,万年龟,乌龟是万寿之王;你再看一下这只乌龟,后面两只腿立着,前面两只腿在给你作揖,祝你成为老寿星,这怎么是骂你呢?”朋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叫下人把画挂在了大堂上,各位游客,你若留心观察,在峡谷里面,你会发现很多神龟,你们向下看,它像不像刚才故事里面讲的那个呢?只不过那个是画的,这个是天然形成的。

每一位来到这里游玩的游客,乌龟都会祝你们长寿的,你们一定会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我们知道,图腾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华儿女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龙,从未失去龙的开拓创新精神。

西汉末年,王莽毒死汉平帝,建立新政,自称皇帝,复辟了秦末统治。汉室子孙刘秀为复兴汉业,招贤纳士,决定夺回被王莽纂去的汉室江山。刘秀江山一天天大了起来,震动了新王的社稷,王莽率兵御驾亲征,因寡不敌众,刘秀大败,弃甲而逃。王莽生怕后患,随大军赶不放。刘秀单人独骑逃到密县,不料坐骑久经征战,又长途跋涉,倒地不起。大将军失坐骑如断双腿,无奈徒步跑了一程,在沟上头的苇子园躲了起来。过了好久,也没有任何动静,刘秀以为追兵早该走远了,就松了一口气,随手撤下一片苇子叶,放到嘴里,谁知竟能吹出声音,并且声音清脆嘹亮,可传千里,刘秀自知暴露目标,情急之下,不知所措,就在这时,一匹白马从天而降,驮着刘秀飞奔而去。王莽根据声音传来的方向,带领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涌了过来,顿时,千头大马的铁蹄声响彻山谷,而铁蹄踏过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石板、石壁上,这条沟也以此命名“马蹄沟”。

我很开心能陪伴你们度过这么愉快的旅程,希望我的讲解能给你增加知识,带给你欢乐,伏羲山大峡谷真诚的欢迎您。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新密这座有着八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城,走进人文始祖——伏羲的发祥地,伏羲山,来赏析秀美的自然风光,品读深厚的千年人文。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中岳嵩山的东麓,距省会郑州西南30公里,东临新郑,西接登封,南靠禹州,西北与荥阳、巩义相通,溱洧二水穿境而过。全市总面积 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84mm,年均温14。3℃。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瞻古拜祖的好地方。

新密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快富饶的土地上。这里有距今8000年左右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遗址,有5000年左右的黄帝古都轩辕丘遗址,20xx至3000年左右的古郐国,古郑国都城遗址,夏启之都城———新寨遗址,祝融之虚,密国古城,补国古城,韩长城,曲梁古城等遗址,汉以后王莽、刘秀、刘邦、欧阳修、李自成等历史人物都曾在密县活动过,遗迹口碑甚多。

为什么新密山水能够培育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呢?这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新密位于北纬34°19′——34°40′之间,历史上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物种;其次,该地形为西北高,东南底,三面环山,为东面缺,冬天可抵挡寒冷西北风,夏季凉爽的东南风又可长驱直入,带来大量降雨。同时,新密恰出在豫西山地进入华北平原的交汇点上,河流阶地土地肥沃,溱洧二水沟通黄河与淮河,成为南北重要的通道之一,加强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的先民最早走出山林,在这里繁衍生息,建城立国,进而将中原文化传播出去。

自古密县便有著名的“八大景”: “兰崖偶鹤”、“大隗晴岚”、“开阳雪霁”、“云岩讲武”、“青屏叠翠”、 “天仙白松”、“溱洧观鱼”、“柏崖龙潭”扬名于外,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景区6处,特大型溶洞1处,天下第一宫——黄帝宫,东汉第一墓——打虎亭汉墓,新密市古县衙博物馆,伏羲山飞龙峡,北国第一洞——神仙洞森林公园,天爷洞、凤凰山,开阳动物生态园等景(区)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新密物产丰富,分布广,品位高。其中,煤炭、造纸、建材、耐火材料已成为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密玉青翠碧绿,色泽鲜艳,在国际上久负盛名,与东北秀玉,南阳独玉齐名,号称“中国三大玉”;主要特产之一的金银花,色泽纯净,硬味香,作茶泡之,饮前竖而不倒,常饮之,滋肺养脾,延年益寿。1916年展出于万国博览会,声誉鹊起,李先念曾赞道:“全国银花看河南,河南银花看密县。”

如今,新密市交通四通八达,东临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距郑州国际机场20公里,北临310国道,境内主干公路“七纵七横”,郑少高速公路、省道横穿其境。

拥有厚重文化和秀美风景的新密市,欢迎每一位来此旅游的天下友朋!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人文始祖,伏羲的中心活动区,伏羲山了。伏羲山是嵩山东北向的余脉,东西绵延50多公里,横跨新密、登封、巩义、荥县(过去还有汜水县)五个县市,素有鸡叫听五县的说法。伏羲山的主峰在新密,山上有新密市的一个尖山乡。这里因虽说海拔在1000米左右,然而山上地势较平垣,有部分可耕地,所以在伏羲山区,还生活着一万多口人的一个山区乡镇。

伏羲山因伏羲而得名,是当年伏羲教民蚕丝、创画八卦的地方。在山的南部,新密境内,是伏羲的后人所建的补国,有补城遗址,曾被炎商征伐,历史上有“炎帝伐补道”的记载。伏羲山区,有当地的群众为纪念伏羲而在三个山峰上建立的三个庙宇。

我们从一进入伏羲山,有心的游客就已经发现,在伏羲山区,山上有那么多的城墙残存,我们的入口处就有一处。现在,在我们的左前方山头上,又可以看到完整的城墙。实际上,这些都是在宋、元、明、清以来,老百姓为了躲避后荒马乱的情况,而修建的古代寨堡。伏羲山区,有着几十座这样保存完整的古代寨堡,有的已经历了上千年,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古寨堡博物馆。在那冷兵器的时代,一遇有兵荒马乱,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带上细软,到寨中躲避一时,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救生手段。我们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到古寨堡中支赏玩一番。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三叉路口,北边是去著名的神仙洞森林公园方向。而我们今天则要更上一层楼,到西边的伏羲山主峰去走上一遍。马上就要进入盘山公路,希望大家小心。

走过盘山公路,上到山顶,我们优良传统到了又一个世界,是啊,您看,天变蓝了,地变远了,人的心情也开朗起来了,一切的烦恼也都离我们而远去。这里现在已是海拔平均在900米以上,凉爽的空气,蓝天白云,我们真的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大家看,现在我们的左前方,那道绵延的山梁,就是有名的双牛山,相传两条公牛干仗,在此角力,直至将心都挤出身外,这东边两山之间,下边的一座圆形小山,就叫牛心石,现在是一个村子的名字。

这双牛山西部,面南,西二部分,岩石边、犬牙交错,怪石林立,并且全部是红色砂岩,十分壮观,那就是有待开发的红石林景区。

过了红石林景区,我们就要进入伏羲山的中心,尖山乡政府所在地了。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司令员带领我入路军战士,在这里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这公路的右边,旧尖山村,就是原来的“密北抗日民主政府”的在地,有旧址尚存。

过了尖山村以后,我们现在进入到了伏羲山最为壮观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山顶处公路边最窄处仅二十余米,山下林密风清,谷深砦远,山上如入云端,有飘飘欲仙之感。我们不妨停一下驻足十分钟,来领略一下这赏心悦目的难得风光。这山的北部,就是有名的落鹤涧,密县的旧八景之一“兰崖偶鹤”即挡此处,传说过去有兰公夫妇,恩恩爱爱,在此修练,后成正果,化做仙鹤飞去,这里常留下偶尔的鹤影。实际上,同下林深岩险队,山崖形似展翅的飞鹤,故而留下此一胜景。山下边,就是荥阳环翠峪旅游区的著名景观:落鹤涧。

我们再往南部看,南边的山下,就是新密的香峪寺旅游区。大家可以从这里看去,香峪寺谷深林密,一去十几公里,从这里看去,那幽远的蓝灰色的山峰和谷影,会给增添多么多深深的遐想啊!如果有时间,你不妨也可以去做一番探险吧!

现在,我们已走到了豫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田冲湾村了。田冲湾是山上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当年皮定均司令员的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在我们的左边,就是田冲湾村。田冲湾过去的民居,全部是清一色的石头磊砌的,叫石头片房,集中而有特色,难得一见,现在还有少数房子没有改造,有时间大家可以去领略一番。我们现在的路边,面南座北,就是皮定均司令员办公休息的旧址,房子是二层的窖洞,有暗门通向北边的山头,前几年失修,现在准备重新恢复起来,让大家在这里看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地方,珍惜我们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

麦积山伏羲庙导游词篇八

天水伏羲庙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小编准备了关于伏羲庙的导游词,提供给大家参考!

欢迎来到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天水。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与陕西省接壤,为陇东南门户,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天水是丝绸之路南线东段陇关道和秦陇南道的交汇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来到天水,您不能不去参观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伏羲庙。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到龙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被人们奉为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首人身,有圣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关于伏羲的出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有一次在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踩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12年后,便生下了伏羲氏,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氏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最早的感孕神话,说明在中国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伏羲庙。伏羲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490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可以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我们继续前行,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这里是整个伏羲庙的中心,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殿两旁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柏树,这些树基本上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来纵八行,横八列,共有64棵古柏,是按照八卦里64卦方位排植的。

现在,我们进到大殿里面看看。大家现在看到的大殿正中央神龛内的塑像就是伏羲的像,它是我国保存最大的明代塑像。伏羲身披树叶,目光炯炯。大家可以看到他手中拿有一个盘状物,那这个盘状物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先天八卦太极盘”。相传是伏羲创造绘制的,伏羲画卦的基础是以阴爻和阳爻象征阴阳,伏羲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于是发明了八卦,用阴阳相互结合的八种符号: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成为世界的物质基础,伏羲创造的易称为“先天易”,其图称为“先天图”,其卦称为“先天卦”。

大家现在再来看一下这匹浑身有麟,长着翅膀的马,这匹马就是龙马,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样一座雕像呢?根据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氏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

那么伏羲是在哪里看到龙马的呢?据说龙马出于天水北道三阳川卦台山下的.渭河,这里流传着伏羲画卦的神奇传说。在卦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块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呈圆形,中空外实,形似太极。相传有一天,伏羲画卦是忽然看见从渭河北岸上的一个洞中飞出了一匹龙马,伏羲看到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受到阴阳变化的启发,创画了八卦。

看完了龙马塑,我们再来看看神龛左侧的这两个相互叠合的石盘,这就是著名的河图洛书石盘。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灭绝了人类,只有善良的伏羲、女娲受到雷公的启示,钻进了一个大葫芦内才幸免于难。洪水退后,兄妹俩历经千辛万苦,承担起重建家园的神圣职责。为了繁衍后代,伏羲和女娲必须结亲,但他们是兄妹,不能结亲,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两个人约好分别面对面站在天水南北两山上,将两个石盘滚下山,如果石盘刚好重合在一起,那么就说明上天同意他们结合。结果石盘滚下来后结合在一起,人类才得以繁衍生存。这里的当地人相信已成婚的人摸一下伏羲庙中的磨盘,夫妻便会永远和睦。

为了弘扬伏羲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是龙的生日,这里会举办节庆活动“伏羲文化旅游节”,海内外华夏子孙纷纷来到天水朝圣祭祖,观光旅游。

好,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