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7 23:25:10 页码:13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精选11篇)
2023-09-27 23:25:10    小编:翰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一

同志们:

这次政务信息总结表彰会主任很重视,请述禹主任到会颁奖并讲话,这是对政务信息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我们要通过这次总结表彰会,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干出新水平,再上新台阶。最后述禹主任还要作指示,会后要认真学习述禹主任指示,抓好落实。

20xx年,委各处室、单位紧紧围绕全市经贸工作重点,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全面反映了经贸工作,树立了经贸委对上当好参谋,对下搞好服务,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发挥了经济综合部门的职能作用,推进了经贸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去年,我委累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政务信息x篇,被采用多篇。提报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在市直部门中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政务信息先进单位。刚才,对去年在信息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委领导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回顾去年的信息工作,有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刚才运行局、资源处、技装处和医药处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还有许多不能一一介绍。下面,我就去年的信息工作讲几点意见。

总的讲,去年的信息工作有新提高,有突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工作到位。委党组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把这项工作当成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来抓。党组书记、主任书绅同志经常过问,多次对信息工作作出批示,今年1月xx日批示,"信息报送工作做得很好,请认真研究今年工作方针,希望各处室紧密配合,信息工作更上一层楼"。述禹主任经常过问提出要求。兴业主任经常召集分管处室研究做好信息工作,他分管的处室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各处室、单位处长都很重视,这项工作抓得紧,出题目、写信息,在本单位形成积极报送信息的氛围,运行局、技装处、资源处等处室连续几年保持先进。实践证明,只要领导重视,常抓不懈,上下齐心协力,这项工作就能不断开创新局面。二是有一支素质高的队伍。这些年,我委之所以信息工作能不断上台阶,主要是因为有支素质较高的信息报道队伍。多年来,各处室都安排骨干来从事信息工作,给信息员提供条件,有的全处人人都是信息员,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把信息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在研究工作,进行调研时都把信息作为一项内容,总结和情况报告的同时一并出信息。这一点,运行局、资源处、科技处、技改处、机电办比较突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的成绩与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去年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我们的信息队伍是能战斗的。三是信息数量多、质量好。去年全年被上级采用信息x篇,有xx篇报中办、有xx篇报国办,每日要情有xx篇,专刊、特刊近xx篇。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依据。不少进入市委、市政府及中办、国办的决策。我委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国企改革、结构调意见、机电产品、调运药品抗击非典、经济运行、资源综合利用、民企产学研、大企业建设等近xx条《今日要情》信息市领导做出批示,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增强了部门工作的影响力,树立了经贸委机关高效务实,干事创业的形象。四是形成了顺畅的信息报送机制。经过几年的探索,畅通了报送信息的渠道,较好地发挥了山东经贸网的作用,重要信息可以迅速的送达上级机关,既安全又快捷。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了信息日报送、月通报制度,坚持了半年小结、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先进制度,这一机制的建立保证了我委信息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去年的信息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这里就不一一说了。总结工作是为了推进工作,不仅要看到成绩,还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找出不足以利改进工作。这几年,自己和自己比,年年有进步,但与先进比还有较大差距,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发展不平衡。从通报的情况来,有些处室连续几年保持先进,有的处室和单位多年都没有完成任务。我委连续三年的先进是靠先进处室争取得的。去年运行局完成了分,比下达的任务翻了一番多,资源处完成了任务的x倍多,而还有一些处室没有完成任务,要认真找找原因,究竟为什么没有完成。今天处长都来了,会后要认真找差距,切实采取措施,迎头赶上,这也是各处室的职责。二是有的单位领导不重视。有的处室多年完不成任务,有的以前曾经是先进单位,而后来却完不成任务,我看主要是领导没有到位。只是一般性的抓,工作不落实。这里就不多讲了,不一一点名了,请自己对号入座,切实加强领导。三是信息报送数量少、质量低。不少处室报送的信息既少质量也不高,因此,采用率比较低。这方面工作还有待于提高,在加大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这些问题都是今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今年的信息工作,我们要按照市委工作会议、全市经贸工作会议确定任务目标,围绕结构调、建设制造业强市、加强经济运行等方面,开拓创新,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为推进经贸工作做出贡献。

一、提高认识,增强作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政务信息是经济综合部门预测、决策的依据,是职能部门对上当好参谋,对下搞好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通过报送政务信息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机关职能从审批事项转向为经济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信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信息,是我们经贸委工作的重要职责,对此,我们要增强责任感。通过报送政务信息宣传市经贸工作、工作动态、工作措施,树立市经贸委的形象,扩大影响。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二、落实责任,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书绅主任1月xx日批示要求今年信息工作要更上一层楼。为我们信息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要围绕书绅主任的批示研究抓好落实的措施。大家要有一种危急感,一月份市政府通报,其他市直部门也都上的很快。不进则退,我们在前进,别人也在前进,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各处室、单位会后要认真研究一下,根据今年的指标任务积极采取措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三、进一步提高报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数量和质量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同样没有质量也就谈不上数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首先要提高质量,质量是信息的生命,只有好的信息"产品",才能有广阔的市场,采用率才会提高。大家要抓住当前工作的热点,难点和经济运行中重点,多为上级报送优质信息。其次要多报多送,保持一定的数量,只有多写多报,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总之要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信息工作。

今天的会议,我们表彰通报了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几个单位介绍了经验,是一次鼓劲的会。一会述禹主任还要做指示,大家要认真落实郭主任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把信息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实现书绅主任提出的把今年的信息工作更上一层楼的目标。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二

同志们:

今天,荆门市在这里召开市委工会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省总工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的荆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全省上下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梦湖北篇的大背景下,荆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实施中国农谷和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坚持打开荆门、大开荆门、建设荆门、发展荆门,加速转型、缩差领跑,努力推进“四个荆门”建设,经济发展成就斐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全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长期以来,荆门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坚持在政治方向上把关、在资源手段上强化、在制度措施上保证,为工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市人大、市政协对涉及职工利益和工会工作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视察活动,为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省委工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荆门市委认真落实省委会议精神,万勇书记亲自到市总工会职工之家调研工会工作,对全市工运事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的意见》,今天市委专门召开工会工作会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是对全市广大工会干部的鞭策和鼓舞。

近年来,荆门市各级工会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市工会工作有特色、有创新、有亮点、有成效,特别是在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和职工之家建设、发放和推广“阳光5.1”职工服务卡、开展企业班组劳动竞赛、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阳光评价体系等方面,荆门市工会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取得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省工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刚才,几个地方和单位作了发言,体现了荆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届对工会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听了之后,很受感动、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待会,万勇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全市工会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在推进“四个荆门”建设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借此机会,我对荆门市工会工作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把握方向,切实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年4月28日、10月23日和今年4月30日,先后3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倡导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省委工会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鸿忠发表重要讲话,省委出台了《关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为全省工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荆门市各级工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发挥优势、展现特色,真正把工会工作的作用和成效体现到完成党和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特别要把中央、省委、市委对工会工作的殷切希望化为强大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会工作会议精神,乘东风、抓机遇,用好用足党委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努力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工会工作新突破、展现工会组织新作为。

二是要紧扣中心,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实施两大省级战略、推进“四个荆门”建设,是中国梦湖北篇在荆门市的生动实践,这必将造福全市广大职工,也必须依靠全市广大职工。希望荆门市各级工会主动融入改革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战略,把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荆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战场,把激发全市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在服务全市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开展“我与改革同行”系列活动,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引导全市广大职工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要紧扣荆门转型发展,积极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深入开展“建功、精彩在荆门”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大力推进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不断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争当主力军、唱响劳动美,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中展现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要紧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市职工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着力繁荣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是要践行宗旨,着力打造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升级版”。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根本宗旨。希望荆门市各级工会坚持以满足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力求职工满意为标准,以推进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推广职工(会员)服务卡为抓手,加快构建职工服务工作体系,把更多的职工服务中心建在基层企业、工业园区和职工群众身边,把更多的职工(会员)纳入到工会组织优惠服务的范围中来,更好地为广大职工提供多样化、有实效的服务,努力帮助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真正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要以推进职工体面劳动、舒心生活、全面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推动企事业单位健全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职代会等制度机制,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广大职工分享改革红利、共享发展成果。

四是要强基固本,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今年,全省工会把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和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课题来抓,正在扎实开展基层工会建设年活动。希望荆门市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全省工会创造经验,树立典型。要坚持重心下沉,建会、建制、建家并举,组建与规范、扩面与提质并重,努力实现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会服务“三个全覆盖”。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基层工会大调研,摸清情况,找准症结,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要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着力完善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和凝聚力。要带头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开展“争当工会好干部”活动,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大兴好学、亲民、清廉、尚能、实干之风,不断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同志们,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荆门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全市各级工会一定能够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在服务改革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奋力谱写荆门工会工作的新篇章!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三

同志们:

刚才,李群书记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竞争态势,从实现赶超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更高的任务目标。李群书记的讲话对形势分析透彻,目标鼓舞人心,思路清晰明确,措施扎实有力,反映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是新阶段抢抓机遇、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动员令。李群书记的讲话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全市上下要抓住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大临沂、新临沂,这就是我们的总目标、大目标。所谓大临沂,就是经济总量大,人民生活水平高,经济综合实力强,大而富、大而强、大而美;所谓新临沂,就是城乡面貌新,工作机制体制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新,展现沂蒙人民的新变化、新风貌、新形象。在这个大目标下,市十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了三个具体奋斗目标,这就是“奋战三年过千亿,打好基础翻三番,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建设鲁南苏北区域中心特大城市;建设商城、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实现一个总目标、三个具体奋斗目标和这次会议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对照先进找差距,自我加压定措施,负重奋进求突破,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以高昂的热情、十足的干劲,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好李群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我再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设大农业,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建设大农业,就是跳出农业抓农业,站在全局抓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抓好“三减三增”,即:减少粮田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生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减少农村人口,增加非农产业和城镇人口。目前,我市粮田面积仍有1000多万亩,种植结构调整的余地较大,必须下决心压缩粮田面积,争取每年调减50万亩以上,到调减200万亩左右。粮经结构调整以后,粮食生产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增加单产。经济作物要在扩大花生、蔬菜、林果、黄烟等高效作物种植的同时,重点引导农民扩大中药材生产,将其培育成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生产基地。再就是要围绕扩大板材生产规模搞好以速生林为主的林木生产,形成林板一体的产业化生产体系。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尤其是要引导城郊农民大力发展奶牛生产,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奶牛饲养量达到10-15万头。要发挥我市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的优势,带动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出口转化增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国内外叫响“沂蒙山”劳务输出的品牌,把人口大市变成劳动力资源强市。

二、培育大龙头,在强县、强乡(镇)、强村、强企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强县、强乡(镇)、强村、强企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起着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也是一个地方综合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必须下大力气加以培植。在强县培育上,要用足用活省委、省政府培植30个强县,扶持30个弱县的政策措施,借助外力,启动内力。要切实简政放权,凡是能够放到县里的权力全部放下去,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有2-3个县进入全省综合实力30强,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在强乡(镇)、强村培育上,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乡(镇)、村(居)经济快速发展,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有5个乡镇财政收入过亿元,20个乡镇过5000万元。在强企培植上,要千方百计为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排忧解难,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支持,力争两年内金锣、江泉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三至五年内有5家企业过50亿元,有20家企业过10亿元。

三、发展大民营,在膨胀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总量上实现新跨越

决定》,各级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要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发展,让全市民众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活起来。要坚持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顶天立地,在促进面上发展的同时,扶优扶强,争取每年有300家以上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并排出民营企业50强和出口创汇企业30强进行重点培植,力争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创汇两年翻一番,让现有民营企业最大限度地活起来。

在政策扶持上,要进一步放开民资进入的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允许优势企业向社会吸纳资金,让民间资本最大限度活起来。

四、推动大开放,在加快经济国际化上实现新跨越

加入wto之后,区域经济更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主流,走出家门便是国门,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求突破。各级一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树立大开放的观念,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措施,推动外经贸工作的大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的进程。首先,要紧紧抓住我省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根据我市实际和日、韩、台产业转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加大对日、韩、台投资项目引进,积极贴近或挤入我省新的产业协作区。其次,要大力培植加工贸易新的增长点。我市现有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只有30余家,仅占出口企业总数的4,开展加工贸易的潜力很大。各级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引导好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延伸生产链条,对外承揽加工贸易业务。到年底,全市要新增加工贸易企业20家以上。各县区也要争取有新的突破,今年加工贸易企业不许出现空白;基础较好的乡镇也都要争取有加工贸易项目上马。到20,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要占到外贸出口总额的30以上。第三,为促进我市的对外开放,要尽快建设新的高标准的临沂口岸,使口岸功能、监管模式、运行方式等符合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口岸的通道作用,降低商品出口疏运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服务。

五、构筑大“都市”,在提高城市化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适应区域经济竞争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青岛为核心,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从我们周围城市的发展态势看,北部淄博、潍坊已初步构建起大城市的框架;西部济宁早已开始规划建设以济宁、兖州、邹城、曲阜为核心的鲁南特大城市群;南部徐州是江苏省规划发展的三个大城市之一,连云港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周围城市的快速膨胀和发展对我们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从我们自身情况看,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城市化水平已有了一定提高,临沂城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市区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现在省政府也已将我市定位为鲁南苏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说,我们目前已具备了加快膨胀城市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基础条件。我市面积大、人口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条件,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都较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农村和城市不可能也不具备条件实现齐头并进发展,现实的选择就是加快临沂城的膨胀和发展,提升规模档次,使其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为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全面论证,下决心争取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临沂城人口达到200万的规模,各县城人口达到20-40万的规模,中心镇人口达到5-10万的规模。初步推算到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4.3,年达到40,达到45,达到60.在工作中,一是要突出规划这个龙头。临沂城要按照“一河四片”来布局,围绕沂河这条主线,以河为轴,沿河而建,重点规划建设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工业区,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商贸物流区,以大学城为主体的文化教育区和以行政中心为主体的行政服务区,城市规划区面积由现在的409平方公里扩展到600平方公里,2008年前完成城市规划整体修编工作。二是加快水城建设步伐。尽快开工建设沂河刘道口拦河闸工程和沂河、p河两岸80公里滨河大道工程,按照水城总体规划,搞好配套工程建设,真正使沂河两岸成为临沂一道亮丽的风景。三是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尽快完成30万亩环城森林绿化带工程,新建道路要留出足够的绿化带,老城区见缝插绿,新城区高标准搞好绿化,2008年基本完成创建园林城市工作。

六、办好大市场,在商贸物流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站在全国、全省看临沂,真正称得上优势的就是大市场、大物流,但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档次偏低,交易方式落后,竞争能力不强,而且有的呈现出萎缩的势头。与温州相比,我们的市场建设落后于人家几代。就是我们周边地区也都在抢抓机遇,建设高档次的物流园区和大市场,聊城的香江大市场、徐州的农副产品市场、淄博的服装、陶瓷市场等,规模之大、档次之高,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克服封闭自守的思想观念,加大市场改造和提升力度,保持和扩大我们的物流优势。一是调动市场投资主体改造市场的积极性。各级必须充分认识目前传统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整合力量,形成拳头,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对现有市场进行改造和提升,支持有实力企业参与市场的改造和建设,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二是引进外资改造市场,建设现代物统园区。近期集中力量抓好澳龙国际物流城、香江集团中国商贸城、台北新城等物流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开发新的市场项目。借助临沂批发市场形成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立足我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搞好新兴市场的建设,近期可以考虑围绕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新建中药材市场、具有先进交易手段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韩国商品市场等。四是依托工贸开发区,促进产业与市场的融合。重点是吸引浙江在我市经商的6万多名客商,把自己或亲友的加工企业转移过来,实现就地加工、销售。同时,对本地客户引导其变单纯的市场销售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提高市场地产品占有率,为市场的长期繁荣活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期要按照工贸开发区总体规划,搞好板材加工园区建设,促进板材加工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七、创建大园区,在发展载体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园区是经济增长点的载体,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载体,是加快城市化的载体。近年来,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都是靠各类园区强有力的拉动。我们要近学济宁,远学江宁,加快园区培育建设的步伐。一是抓重点,形成园区梯次结构。市里继续集中力量抓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工贸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建设。近期,着力抓好经济开发区起步区“几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尽快入园创造条件。各县区要收拢拳头,结合新城建设集中抓好一、二个重点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吸引项目和资金的载体。有条件的重点镇,可以创办一处有特色的园区。二是抓规划,建设高档次园区。按照“起点高、特色浓、整体性、超前性”原则,高标准搞好园区规划,视园区情况,可以在园区内规划建设产业相对集中的“园中园”.三是抓项目,尽快形成规模。重点落实好供地、税收、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吸引大项目、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进入园区。要确保园区投入强度和投入产出比例,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要创新园区经济指标统计和财税分成体制,吸引县区、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到市里的开发和县里的经济园区落户。四是抓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园区机制、体制优势,对园区实际封闭式扎口管理,真正使入园企业享受到零收费管理、零距离接触、零差距办事、零障碍发展的优质服务。加大对园区的考核奖惩,市里已着手研究制定市级经济开发区的管理规范,市财政专门拿出一块专项资金,年终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的园区进行奖励。

八、抓好大项目,在优化提升产业布局上实现新跨越

首先,要通过“引、争、培”等多种途径抓大项目。引,就是从国内引入大项目,当前要抓好美国标准纺织医用纺织用品等工业项目的建设和投资;争,就是积极向上争取,要千方百计把费县4×600mw发电项目争取过来;培,就是靠自身培育,突出抓好金锣肉类深加工和大豆低聚糖、临沂发电厂2×300mw机组、江泉3×35mw机组、江泰电解铝、久泰化工二甲醚、郯城板纸3000吨电解电容器纸、鲁南生物制药、红日高效复合肥等科技含量高、对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其次,要落实好四项责任制和三项制度。即领导包扶责任制、承办银行责任制、法人代表责任制和企业主管部门、县区责任制等四项责任制,建立重点项目日常调度、联席会议和考核三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银企项目推介会,实施银企联手工程,促进银行与大企业的合作,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扶制度。第三,要落实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建立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用于重点项目贴息及奖励突出贡献人员。审批手续上要简化,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在县区备案。对大项目建设用地要实行“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第四,要抓紧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项目库。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优势产业、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等抓紧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的好项目、大项目。

九、立足大投入,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跨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正处于投资推动型发展阶段,初步测算,要实现gdp增长16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须在35左右,今后3年累计投资须达到1280亿元。如此大的投入,资金如何筹集,可考虑以下几个渠道:一是招商引资引一块。今年,引进市外资金确保完成100亿元以上,3年争取累计达到400亿元左右。二是优化结构活一块。目前,全市国有企业资产仍有40亿元,如果现有国有资产退出60,可变现资金24亿元。三是重点项目争一块。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拿出好项目、大项目,跑济南、跑北京,争取国债资金,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布点。如果费县电厂争取下来,总投资就是120亿元。国债资金今年要争取30亿元,明年争取达到50亿元。四是企业上市融一块。支持现有上市公司发展,增强再融资能力。加快推进境外上市,每年争取上市融资10亿元以上。五是土地经营收一块。城市规划区面积扩大以后,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将随之大幅度增加,经营利用好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初步测算,仅滨河大道建成以后,两岸的土地升值政府收益就可达到20亿元以上。各县区在经营土地上都大有文章可做。今年要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亿元的土地收储任务。六是银行投放增一块。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91.6亿元,一方面,随着储蓄存款的不断增长,可以保证更多的资金投放,另一方面用好现在的150亿元存贷差,就可以至少派生出750亿元的资金规模。七是民间投资添一块。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07.8亿元,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变存钱为投入,变死钱为活钱,投资潜力很大。总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多想办法,还是能够筹集到大量建设资金的。

十、搞活大旅游,在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做强、做大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由于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5.今后5年内,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具体工作中,各级要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环境的思想,把旅游业摆在重要位置,予以倾斜支持。一是要按照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做好“名人、名史、名山、名石”文章。这方面,我们有基础、有拳头产品,重要的是做好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各级都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自觉融入全市旅游大系统,形成一盘棋,特别是各有关县区一定要在市里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完整地打好“蒙山牌”,绝不能各打各的旗,把大蒙山建设成品味高、吸引力强、旅客容量大、在全国独具特色的著名旅游区。三是要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尤其是旅游项目建设,一定要坚持社会参与、多元化投放、市场化运作,也就是企业策划、政府审批、面向社会、招标投标,坚持“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四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配套发展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开发独具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体系。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当前的经济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在市委的领导下,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3.8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82亿元,增长7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11.47亿元,增长27.7.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113.62亿元,从业人员67.07万人,分别增长84.7和22.1.全市利用外资项目45个,合同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05万美元,分别增长12.5、102.1和235.1;全市进出口总值3.86亿美元、出口总值2.66亿美元,分别增长69.3和76.3.5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1亿元,同比增加33.2亿元。全市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24个,增加105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55.7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04亿元,分别增长117.17和152.91.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决策的结果,是市几大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老前辈、老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就是突如其来的“非典”对服务业、外经贸、工业乃至农业生产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全市经济增速比预期有所降低。

下一步,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继续防治“非典”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确保“非典”工作不出现问题,经济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三季度比二季度更好,具体抓好以下几点:一是继续抓好非典防治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市抗击“非典”工作不仅取得了无疫情输入的重大胜利,而且,我市人民还积极捐款捐物支持北京和本地防非工作,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市民政局和市防非指挥部共收到各界捐款430万元,收到捐物价值2430万元,支援北京新鲜血液8万毫升,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风尚。对下步“非典”防治工作,重点是要警惕外省市病区放假回来的大中专学生、毕业生和返乡劳工。当地卫生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实行严格监测。另外,要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继续加强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疾病控制和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做好与“非典”及其他疫病长期斗争的准备。二是切实抓好“三夏”生产和防汛。要不失时机地抢收小麦,做到丰产丰收;要充分利用目前良好的墒情,抓好夏播。根据我市今年雨水偏多的实际,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做好防大汛的准备,搞好防汛物资的储备,落实责任制,确保重点水库、重点河段的汛期安全。要抓住今年夏季雨量充足的有利时机,搞好山区综合开发,重点搞好夏季植树造林,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抓好工业生产。要坚持三产损失二产补,加强对工业生产的调度,及时分析和解决工业生产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销促产,把过高的两项资金占用降下来。四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从今年1-5月份的情况看,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工率是历年来最高的。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跟踪调度,加快资金到位,确保工程进度。对城市水、汽、热、路、绿化等项目建设也要按照责任分工,打紧板,确保按期完工。五是要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劳动就业、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安置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已有的部署,抓好措施落实,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的各项任务。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刚才,灿玉市长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连山同志对市委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精神,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做好全局工作奠定了坚实支撑。

一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实现“十二连丰”,总产达到173.6万吨,单产466.2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3家,山东黑牛存栏达到6万头。全市有效期内认证农产品140个,“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66.1万亩,成功创建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二是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与抵押融资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累计发放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2亿元。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48家,土地流转面积54.5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总面积的22%。启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在全省率先运行通水,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解决15万农村居民和1.27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18.13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6万亩,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改造农村公路238.3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270公里。

四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示范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新开工农村住房15368户、改造农村危房1259户。启动实施“13123生态文明推进行动”,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1.4%。大力开展生态水系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马踏湖、五阳湖等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9平方公里。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重点禁烧区内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五是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实现“十二连快”,达到15531元,同比增长11.5%,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深入推进“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全年实现100个贫困村、4万户11万人脱贫。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项目167个,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80元。农村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化服务“三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业发展依然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仍然在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积极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挑战,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我市农业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我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禀赋不足,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越来越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转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上来。

第二,要积极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更加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而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继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农业生产补贴也已接近wto“黄箱”政策上限。同时,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工资性收入降低。为此,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提高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拓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第三,要积极应对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前,城乡格局正在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正在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正在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要求,依法推进农村改革,依法化解农村矛盾,依法维护农民利益。

我市农业虽然比重不大,但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具备了坚实基础和鲜明特色;我市又是一个组群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具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良好条件。只要我们科学把握,积极作为,就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按照省委省政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上走在前列;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

二、抓住重点,集中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产出质量和效益。

一是推动特色农业集群发展。要顺应农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大趋势,积极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组织实施百家市级都市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和国家果菜茶标准园创建工程,重点培育临淄蔬菜、池上桔梗、博山猕猴桃、博山金银花、沂源红苹果、山东黑牛、沂蒙黑山羊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高效特色农业专业镇、专业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扎实推动100万亩优质专用粮、100万亩林果、75万亩蔬菜和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提质增效,加大力度做精做优南部生态有机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和北部高产高效精准农业区三大板块。

二是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将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拓展增值增效空间。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业领域,促进良种繁育、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涉农工业加快发展。要创新农产品营销体系,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涉农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组织搞好淄川太河、博山池上、桓台马踏湖等6个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打造一批省级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建立完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监管机制,禁止耕地非农化。

三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把好生产源头、流通监管两个环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县、示范乡镇、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力争全市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比率提高到65%以上,进一步巩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成果。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把好基地建设、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监测和质量信用五道关口,实现对农产品从种养、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无缝隙、可追溯监管,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环境治理修复与节约保护,落实中央提出的“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不欠新账,多还老账,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继续实施玉米秸秆禁烧和深度转化利用工程,力争全市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大工程,提升耕地质量。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要求,搞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要组织搞好中央投资农村沼气项目和淄川、临淄、高青等省级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大力推广农药减量控制、降解地膜等清洁生产新技术、新模式,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保障人畜安全饮水为目标,搞好太河、大武等重大水源地保护,完善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做好萌山水库供水准备,统筹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扎实推进孝妇河、东西猪龙河、淄河、乌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孝妇河黄土崖段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新区景观水系建设,构建全域生态水网。抓好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等项目建设,保障防洪安全。搞好小农水重点县、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项目,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11.35万亩。

要高度重视南部山区人畜饮水安全保障问题。首先要保证春节期间人畜饮水正常供应,让群众安心过节。同时,做好抗大旱的准备,抓紧推进138个村人畜饮水应急工程建设,根据山区地质特点,具备打深水井条件的地方,抓紧组织打井工程;不具备条件的,要通过修建蓄水池、水窖等方式多存水储水。要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区县的责任,落实应急水源和送水措施,确保汛期到来之前供水正常有序、人畜饮水安全。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规划,做好小麦、玉米、蔬菜、蓖麻等优势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培育壮大一批骨干种业企业。重点推广大型高效复式农业机械,搞好粮食烘干机械化示范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推广大数据、农业云、物联网等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加强农民手机报等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要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模式,年内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0人。健全农技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创办100所农民田间学校,打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事项中有50多项涉及农村改革,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有序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抓好区县、镇办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两个平台”规范运行,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要立足各区县实际,统筹做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让农村产权可流转、可交易,真正将农民的“死资源”变为“活资本”。

二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村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土地,实行土地折股量化,经营所得按股分配。每年认定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50家,政府安排的农民直接受益的投资项目,优先由符合条件的示范社承担,将政府补助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等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多措并举,提高农民合作社规模化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情况的考核,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涉农贷款比例“双增加”。抓住用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机遇,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创新。搞好沂源县省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和信用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大型农机具生产企业发起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蔬菜大棚、大型农机具等产权抵押贷款。强化财政金融合作,组织开展融资增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试点和市级农业贷款担保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普惠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等公益性服务机构,鼓励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服务范围。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活动,拓宽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领域,推广临淄区粮食生产“十统一”做法,做大做强桓台益农、临淄齐民旺等“飞防”组织。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发挥覆盖农村的网络优势,开展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为农服务的主阵地。

(四)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人的新农村” 和“物的新农村”,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是更加注重推进“人的新农村”。核心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扎实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60处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完善村居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设施。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将审批代办、社区警务、医疗卫生等13类80余项基本公共服务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实现窗口化办公、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健全农村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努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二是大力建设“物的新农村”。核心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编制全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配套完善道路、供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信、污水处理、园林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年内新建农房1.2万户,改造危房1000户,完成城市棚户区(城中村)住房改造1.8万户。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解决1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2万个农村配电室达标治理任务。加强17个省、市级示范镇建设,加快产城融合。积极稳妥推进空心村搬迁改造,引导农民就近实现城镇化。

三是开展美丽乡村连片创建行动。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首批选取8个镇43个村,集中开展美丽乡村连片创建示范行动,重点实施好村庄“五化”整治、垃圾污水处理、旱厕改造、乡村文明行动、智慧村居建设等创建项目,高水平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样板。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市80%以上的建制镇镇区生活污水实现有效处理。组织实施一批乡村重点绿化工程,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3万亩,新建10个绿化模范镇、100个绿化示范村,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四是深入推进“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以建设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474个省定贫困村、8.7万户、17.2万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继续实行“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驻村挂包责任制,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不撤回。进一步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力争年内实现2.4万户、6万人整体脱贫,努力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中走在前列。对农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要采取兜底式救助,确保不让一户困难群众过不去日子。

三、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经历深刻的历史变革,工农、城乡以及国内外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高,相互影响大,情况极为复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干部配备等方面向“三农”倾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要及时把握“三农”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重大问题。要把涉及“三农”工作的重点项目、重要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员,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干、有人负责。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反映部分涉农资金不到位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打通区县财政沉淀环节,确保各项支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扎实推进涉农涉水涉地资金整合,着力解决涉农资金多头管理、重复分散等问题;探索建立竞争性分配机制,谁愿意干、谁能干、谁能干好就优先扶持谁。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完善各类农业保险政策,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纷争、维护权益。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更好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继续深入实施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社区化服务“三大工程”,突出在全覆盖和真运行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三四二”工作格局。

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执法力量。农村基层干部非常辛苦,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要在政治上多关怀、工作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爱,落实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充分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村“两委”刚刚换届,要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为做好“三农”工作积蓄正能量。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五

同志们:

市委会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市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全市党办、组织、宣传、统战等方面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刚才,志远、李银、家有、振才四位同志分别安排部署了今年抓落实工作和组织、宣传、统战工作,讲得很细致很全面,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去年,全市党办、组织、宣传、统战系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党委办公部门按照习“5?8”重要讲话的要求,自觉把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五个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参政设谋、文稿起草、信息报送、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始终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推动“三服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按照习在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上“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的重要批示要求,把抓落实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重点工作,加强工作力量,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组织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贯彻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党建思想,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集中开展“三超两乱”、企业兼职、吃空饷等专项整治活动,紧扣产业转型发展引才聚才,积极推行服务型党组织品牌化建设,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围绕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全市工作大局,坚持正确导向,在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对外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统战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突出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在民主党派、无党派、非公经济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活动,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夯实,统一战线资源富集优势进一步凸现。同时,工青妇、科协、残联、文联等群团组织围绕大局、主动作为、竞相发力,有效发挥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党办、组织、宣传、统战系统及各群团组织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党办、组织、宣传、统战、群团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委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党的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凝心聚力、保驾护航。

一、关于党委办公部门工作

去年,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明确指出,党委办公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推动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这是党委办公部门的核心职责。去年12月,我市专门召开党政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党委秘书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党政办公部门如何抓落实,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令出必行、落地生根。各级党委办公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批示和全国、全省党委秘书长会议精神,按照全市党政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明确抓落实的工作重点,找准抓落实的工作抓手,优化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绝对忠诚、大局至上,增强理解力,提高执行力,发挥创造力,大力推进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切实当好党委“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当好党委的“智囊团”、“思想库”和“参谋部”。要创新方式、突出重点、整合力量、强化落实,提高督查实效。要搞好统筹协调,立足提高效能,总揽全局抓协调。要推进科学、规范和精细管理,弘扬优良作风,锤炼忠诚、崇尚实干、甘于奉献、干净干事、敢于担当,打造模范部门和一流队伍。抓落实不仅是党委办公部门的主要职责,也是其他部门的重要任务。省委决定,20xx年为“工作落实年”,并下发了《关于抓好“工作落实年”的意见》,市上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抓落实作为重要工作职责,真正树立起“说了算、马上办,定了干、干必成”的良好风气,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中央和省、市委政令畅通、一贯到底。

二、关于组织工作

今年全市组织工作要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从严从实抓好思想理论武装、干部队伍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新常态下的组织工作,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在思想建党方面,特别要注重抓好习关于聚精会神抓党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刷新吏治、培养选拔好干部以及视察甘肃时提出的“褒奖重用‘四种人’、警醒惩戒‘三种人’”等重要思想的学习领会,真正把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理解透彻、把握准确,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在从严治吏方面,要把从严的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使用、管理监督、规范用权的全过程,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要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以及好干部“五条标准”及“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完善带病提拔倒查机制,探索实名推荐干部办法,真正把优秀干部选拔出来。要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重点抓好“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吃空饷”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注意抓早抓小抓苗头,勤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落实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任职时间较长干部的刚性交流,抓好党政主要领导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督促领导干部在职权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权力。在人才工作方面,要立足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实际,探索更加灵活有效的育才引才新途径,加快引进园林园艺、城乡规划、旅游管理、医疗卫生、电子商务、社会管理等专业急需紧缺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人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一定要用到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切实做到人岗相宜、人岗相适。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思想,严格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把党建工作时时扛在肩上、牢牢抓在手上。要深化拓展先锋引领行动,针对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任务落实,全面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后进党组织提升以及“两新”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特别要注意抓好机关党建工作,防止出现“灯下黑”。

三、关于宣传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提高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一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组织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加大对改革创新、结构调整、生态建设、旅游发展、法治建设、“双联”行动及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强化网络监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要把城市形象作为宣传重点,充分运用新兴媒体,立体化、多维度、创新性地向外宣传推介金昌,讲好金昌故事,努力提升金昌知名度。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纪录片《河西走廊》,各级宣传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二要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经过全市上下多年来的努力奋斗,我市成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在全省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但我们要始终牢记,荣誉代表着成绩,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今后我们还将面临每年一次的复核,连续三年排在后三位的城市将被取消全国文明城市资格。因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名符其实。三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排头兵,要按照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农业、工业等业态融合发展,力争今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大的突破。

四、关于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统战工作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在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的形势下,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顿。统战工作无小事,我们要在抓好中央和省上相关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的同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广泛凝聚政治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统一思想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现在统一了,不等于永远统一了;在这个问题上统一了,不等于在所有问题上都统一了。这就决定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永远是统战工作的主题。要继续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巩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深入学习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及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二要鼓励统一战线献计出力推动发展。统一战线的最大特点是人才荟萃,具有智力密集、资金雄厚、位置超脱、联系广泛等独特优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前不久,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协商民主的七种渠道,《意见》将政党协商摆在了突出位置。我们贯彻《意见》精神,除了支持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协商外,重点是搞好政党协商的组织和落实,提高协商水平。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政党协商,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积极搭建知政知情平台,帮助党外人士了解情况,支持他们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改变政党协商随意性、表面化现象。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要加深对我市实际情况的了解,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提高参与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共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要主动适应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把法治思维和统战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载体,密切关注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及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和谐。特别是民族宗教工作,要坚持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起抓,把提高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民族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必须明确,统战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做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各级党委(党组)要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增强统战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六个纳入”的规定要求,为统战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巩固和发展全党重视、全社会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局面。

按照省委政法委的要求,市委政法工作单独召开会议,昨天已经进行了总结部署。去年全市政法战线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平安金昌、法治金昌和政法队伍建设,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改革任务相当繁重,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十分关注。希望全市政法系统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进工作,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从严治警、从优待警,进一步提升法治金昌和平安金昌建设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坚强保障。

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市委计划在今年6月份召开全市群团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新时期群团工作,相关部门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做好会议前期筹备工作。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办、组织、宣传、统战和群团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党委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六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 20xx年的工会工作,对 20xx 年的工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统一各级工会干部思想,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振奋精神、积极作为,推动全市工会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

20xx 年是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的开局之年,全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工会各项职能,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为推动郴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围绕“保增长”,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能提升等活动 , 特别是在交通大建设、城市大提质、产业大转型等活动中,通过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郴州科学跨越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围绕“促和谐”,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创新企业民主管理模式,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加强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保持了职工队伍身心健康和稳定。三是围绕“惠民生”,极力帮扶服务困难职工。不断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平台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化帮扶,扎实开展服务职工活动,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焕发了职工无穷的活力。四是围绕“强基础”, 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通过创新工会组建模式,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采取规划推进、严格考评等举措,着力推动模范职工之家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一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取得了很多成绩,市总工会连续 6 年在全省工会主要工作考核中荣获一等奖。特别是组织开展的 “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 ” 活动还得到了省人大、省总工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市工会学习借鉴我市做法,并向全国总工会进行了推介。过去一年我市工会工作成绩显著,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落实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总体要求,实现郴州起飞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关于今年的工会工作,刚才,民权同志已经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认识工会工作形势,进一步发挥工会优势和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不断增强机遇责任意识

当前,郴州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期。新的时期有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呼唤新的作为,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的职工群众工作。

(一)要准确把握作出的新部署。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等等这些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紧密结合我市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实际,把贯彻党的精神与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形势、找准定位,深刻认识工会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推进我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二)要主动对接郴州发展的新要求。 工会工作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离开大局讲工会工作,离开服务讲工会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的工作总要求,推动 “ 一化两城三创四大 ” 各项举措的落实,实现郴州经济的起飞,这就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的工作大局。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需要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级工会组织要认清形势,结合实际,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准确把握工会工作的方向,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引导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推动郴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要积极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盼。 受欧债危机、外部市场萎缩、内需不足等诸多因素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一些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给群众的就业、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职工群众对过上更好的生活充满期待,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他们在劳动收入、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有着更高的需求。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顺应职工群众的新期盼,强化工作举措,提高维权实效,努力保障职工的合理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推动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优势,充分彰显工会组织作为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在组织、引导、服务职工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一)要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在推动郴州经济发展上出实招。 工人阶级是推动郴州发展的主力军和根本依靠力量。推动郴州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各级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动员起来,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职工队伍, 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转型发展上来 。 一是要营造想干事的氛围。 多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作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要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今年尤其是开展好“郴州起飞,我当先锋”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要积极构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激励机制,用劳模的先进事迹和模范行动来引导职工、带动社会,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增强会干事的本领。随着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当前职工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职工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据统计,去年 38.6 万已建工会企业职工中,具有初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只有 5.9 万,其中取得高级以上资格的只有 1.3 万人。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着力完善培训、竞赛、晋级和促进就业 “四位一体 ” 的素质提升机制,加大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三是要健全干成事的机制。进一步创新劳动竞赛方式,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 围绕重点工程建设、企业转型、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把劳动竞赛与创先争优、评先评模、晋职晋级等评先表彰活动结合起来,为劳动者发挥才干建功立业搭建良好平台, 使广大职工在参与劳动竞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展示作为。

(二)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求实效。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要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切入点,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以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要以健全维权机制为重点。 坚持和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视察以及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化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加大《社会保险法》、《湖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力度,维护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二是要以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为根本。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内容和评价标准,拓展和丰富创建活动的内涵,推动企业从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落实劳动标准向加强企业党建、完善民主管理、培育企业文化、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深化,引导广大企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以职工全面发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引导广大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爱岗敬业献计出力,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双赢发展。三是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关键。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有效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协助解决拖欠、克扣职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加强群众性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积极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当前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少数企业协商意识不强、质量不高、履约不到位的情况,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提高协商质量、增强协商效果上下功夫。四是要以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为保障。认真做好工会信访、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工作,健全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强化职工的法律意识,培育职工的法治精神,引导职工自觉知法守法用法,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改善职工民生,在帮扶服务职工上办实事。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工会组织的应尽职责。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继续完善工会帮扶体系,进一步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 一是要加强帮扶网络平台建设。 以星级帮扶中心创建为抓手,以示范性帮扶站点建设为关键,着力解决帮扶中心办公场地、机构编制及资金配套等问题,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园区帮扶工作站、村(社区)、企业帮扶工作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困难职工帮扶网络,打造职工 “ 千米服务圈 ”,将帮扶工作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各个领域和群体。着力构建救助、维权、服务 “ 三位一体 ” 工作平台,创新帮扶载体,拓展帮扶范围,真正把帮扶站点建设成为职工群众的幸福家园。要按照市总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好职工服务卡和职工医疗互助行动,在扩大工会帮扶覆盖面和影响力上取得新的突破。二是要突出抓好项目化帮扶。坚持政策帮扶导向,针对企业和职工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将更多资源向困难企业和职工倾斜,推动经济、民生等政策措施更好地落实到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身上。健全项目运行机制,坚持从小处着眼、细处着力,科学制定方案,加强调度管理,切实增强项目帮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要严格考评奖惩,全面落实参联单位的帮扶责任,确保项目化帮扶取得新的成效。三是要着力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在各级工会的积极推动和共同努力下,我市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适应职工群众日益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围绕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等工会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构建集帮扶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于一体的职工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企业需要、职工喜欢、工会力所能及的职工活动品牌。

三、进一步加强建设,着力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支持工会按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工会事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更加重视支持工会工作,切实把工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和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党政领导出席工会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组织去办,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要进一步完善工会工作责任机制,把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成效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切实做到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一同研究部署、一同考核总结。

(二)要增强工作合力。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配合、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政府(行政)与同级工会组织的联席会议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大、政协支持工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坚持和完善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工会、企业代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各级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与工会组织的沟通协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和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形成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工作合力。

(三)要强化自身建设。 坚持 “ 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 ” 的思路,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完善运行机制、改进活动方式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纳到工会中来。注重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双亮双比、双评双创”等活动,使工会组织成为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满意的职工之友。结合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服务型工会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弘扬实干精神,努力在全会上下形成“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的干事创业氛围。

同志们,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工会工作使命光荣。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干劲,努力推动工会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郴州起飞而努力奋斗!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七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市“十一五”扶贫开发近两来的工作情况,交流、探讨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刚才,市政协副主席、市扶贫办主任温会礼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省定点包扶单位的代表作了经验介绍。请各县(市、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全市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

消除贫困,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主题,是我国政府和人民一直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证明,扶贫开发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扶贫开发不仅仅是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扶贫工作不断深化,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要看到,扶贫工作仍很艰巨。从全国看,光农村就有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4300多万人,按我国现行标准,我市到20xx年底,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总数有46万多。今年国家可能会将贫困标准提高到1300元,如果按照这个贫困标准,我市的贫困人口将达到80万人左右。从地区情况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而且,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中,一部分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稳定脱贫的能力较弱,返贫现象时常发生。这些情况表明,我们需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扶贫工作,既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工作力度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又要根据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创新和完善扶贫工作方式,使扶贫工作成为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原动力并产生最直接、最突出的效应。

2、扶贫开发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支持“三农”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农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投资、资源要素向城市集聚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创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体制制约并没有根本消除。在市场化、工业化的形势下,农村向城市输送的不仅仅是廉价的产品与资源,而且进一步扩大到资金、土地和人才,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当前,国家除了继续鼓励和推动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以迅速提高国家的财政实力外,重点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特别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因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实现区域科学协调发展的关键,扶持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尽快缩小区域差距,形成科学协调发展的趋向。一是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并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消除伴随贫困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它能够有效地驱动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加快其发展步伐。

3、扶贫开发是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在贫困地区,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根据20xx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在教育方面,国家扶贫重点县劳动力文盲比例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儿童入学率比全国低4.6个百分点。在医疗卫生方面,国家扶贫重点县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在文化方面,大部分贫困地区文化娱乐贫乏,相当一部分行政村没有广播电视。在社会保障方面,除民政救济、救助外,农村低保制度正在建立还很不完善,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贫困地区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问题还很突出,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现象时常发生。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贫困群众均等地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影响到社会和谐。特别是在收入水平方面产生的两级分化,更容易产生和激化贫富矛盾,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困问题不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真正的、圆满的实现。解决贫富矛盾的关键是解决贫困问题,通过加强和改善扶贫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有利于解决贫富矛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扶贫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大政策。因此,必须站在维护与促进社会稳定的高度,深刻认清扶贫开发的意义和作用,并自觉地、创造性地执行好扶贫开发这个大政策。

二、把握政策,明确要求,努力实现“十一五”扶贫开发各项目标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一致努力,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提升。但是,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仍占较大比例,至20xx年末,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有200486人、低收入人口268696人,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全市上下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立和谐社会“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把扶贫开发纳入“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主战场,瞄准贫困人口,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到20xx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实现以下七项主要目标:

一是努力减少贫困人口。至“十一五”末,力争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到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二是加快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到村公路全面硬化;全面解决正常年景下人畜饮水困难,所有农户用上安全饮用水,50%以上的农户用上自来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重点村村庄整洁。

三是积极发展贫困乡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贫困地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大力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争贫困地区乡乡有合格的卫生院,重点村有若干医疗卫生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0%以上,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制度;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好战斗力强、有凝聚力、号召力的村级班子,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着力帮助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民间合作组织,不断拓展农村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五是增强贫困乡村“造血”功能。着力培植扶贫产业,每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有1―2个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六是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力争每年培训1.8万人,三年完成5万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

七是落实市、县两级定点扶贫单位。确保全市104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至少有一个省直或市、县直单位开展定点扶贫,一定三年不变。

各级党委政府要对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十一五”扶贫开发以来的形势进行一次调研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症结所在,谋划长远发展。坚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综合治理制约贫困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十一五”扶贫开发各项目标。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完成“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要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宏观普惠与微观效率的关系,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完成扶贫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围绕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强化扶贫开发新举措

一要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和致贫原因。要全面开展贫困现状情况调查,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找出致贫原因,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组织群众参与认定贫困户,并以村为单位每年张榜公示,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二要积极开展政策资金帮扶。要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政策,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要以开发式扶贫的方式解决低收入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充分发挥扶贫到户贷款作用,帮助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缺乏资金的问题。市、县(市、区)政府要根据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

三要全面落实智力技能帮扶。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贫困户子女入学实行“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要建立贫困户子女就读大学救助基金,对考入大学无钱就读的贫困户子女给予救助;对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实行免费;要组织贫困户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中高级技能、学历培训;有计划地安排贫困户劳力参加农函大学习。

四要更加重视医疗救助帮扶。要重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就医困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五要坚持实行分类指导帮扶。各级干部要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因地因户制宜,建立帮扶台帐。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分类指导,分类实施扶贫。对贫困村要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对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要通过移民搬迁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对住危房或居住条件十分落后的贫困户,各级政府要以积极的态度,采取过硬的措施,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扶持贫困户实施住房改造;要因户因人制宜,一户一策,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切实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二)围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力促整村推进取得新水平

一要制定和完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今年新增的476个革命老区重点村要认真制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规划的制定要按照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原则,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要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重点确保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项目以及提高贫困劳力技能的项目列入规划。已实施“十一五”规划的571个重点村也要根据两年来的实施情况,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二要抓好整村推进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规划项目的实施。要继续执行和完善扶贫项目三级申报、群众参与、项目责任、项目验收等十项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各县(市、区)可用适当的整村推进资金,对扶贫开发重点村项目实施优劣情况进行奖惩。通过奖惩激励,确保整村推进规划项目有效实施,促进整村推进取得新的水平。

三要抓好中央苏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作。各县(市、区)要加强贫困乡村连片开发的探索,选择贫困乡村集中连片的区域开展调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制定连片开发规划。要抓住国家倾斜扶持革命苏区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老区促进会等方面的协调联系,争取各方面支持,为全面实施扶持中央苏区连片开发做好基础工作。宁都县列入了革命苏区连片开发试点县,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规划,组织好、实施好规划项目,把试点工作做好,为全市提供借鉴。

(三)围绕改善生存环境,实现移民扶贫工作新突破

一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制定搬迁规划。各县(市、区)要组织人员对全市范围内的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生存状况进行调查摸底,10个比较西部政策县和年初冰冻灾害严重的山区乡镇,是调查摸底的重点。调查工作要仔细,数据要真实。10个有移民扶贫工作任务的县(市)要根据调查的情况制定科学实际、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并做到分年有序实施,长期坚持下去。目前没有移民任务的县(市、区),也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为实施移民搬迁做好准备。

二要落实政策,加强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赣州市移民扶贫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要求,落实移民扶贫有关政策。政府每年要将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建房土地列入规划,保证每户移民不少于80平米的建房用地;各级财政要根据扶贫移民工作需要落实移民扶贫工作经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解决安置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各县(市)的移民配套资金,不仅要全部配足,而且要全部落实到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关部门要把移民集中安置点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规划,优先安排解决,提高集中安置点建设标准。

三要加强移民后续扶持,为移民群众提供服务。各县(市)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搬迁群众的后期扶持。要倾斜安排小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扶持移民群众发展产业,通过产业扶持带动移民群众增加收入;优先考虑移民户的就业问题,加强对移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确保无土安置的移民户每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要引导移民群众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和创办经济实体,开辟财源,增加收入;要实行县级领导联系移民点制度和干部结对帮扶移民户制度。

(四)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动扶贫产业新发展

一要积极培植扶贫产业。要用足用好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扶贫小额到户贷款贴息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农户发展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覆盖农村,带动农民产业增收。搞好科技示范带动。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原则上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充分发挥科技扶贫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整合产业资源,实现优势叠加,要在场地权属、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并兑现一系列“激励、保护、放开”的优惠政策,重点在脐橙、苗木花卉、生猪、食品加工等方面做文章,全面提高扶贫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每年的扶贫资金要适当安排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十一五”期末,每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均要建立1个有较稳定收入来源的主导产业,全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

三要注重搞好产业服务。要抓好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扶贫主导产业,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技术水平。要建立扶贫科技网络,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要组建县、乡、村产业协会和科普协会、搞好流通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广大群众通过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五)围绕提高贫困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成效

一要认真组织培训,全面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各县(市、区)要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认真抓好培训对象的招生、培训、转移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转移培训任务。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督管理,指导督促培训基地按要求组织实施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培训职能作用,根据“符合实际、有利就业”的要求科学设置培训专业,积极开展培训,全力推进转移就业。

二要拓宽转移培训渠道,不断创新转移培训方式。坚持短中长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采取订单培训、校企联训等多种形式,下力气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要着力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技能与学历培训,为扶贫重点村培养一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认真抓好贫困劳动力中短期技能培训,积极为当地工业园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培养输送更多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务工人员。同时要积极探索逐步提高转移培训补助标准、提高培训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要充分发挥优势,注重整合转移培训资源。各县(市、区)在依托省、市培训基地开展培训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认真抓好本级转移培训,注重整合转移培训资源,多措并举,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确保转移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继续办好农函大,充分发挥乡土能人作用,为广大农村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扎根基层的科技扶贫队伍。

四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努力提高转移培训成效。扶贫部门要加强同劳动就业部门、用工单位、培训基地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开拓转移就业的新路子,努力提高转移就业率。用工单位要向培训基地提供用工对象需求、专业设置需求和用工计划安排,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培训基地要加强与当地工业园区用工单位的联系与对接,签订培训就业合同,坚持做到用工企业需要什么人就培训什么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促使贫困劳动力能就地就近就业,以解决用工企业招工难、培训转业就业难的问题,从而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六)围绕形成扶贫开发整体合力,探索社会扶贫工作新途径

一要深入做好单位定点扶贫工作。20xx年,省委、省政府安排了53个省直机关、省属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中央驻赣单位,在我市定点包扶了5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一年来,定点包扶单位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的部署,为我市的扶贫开发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定点包扶单位领导普遍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包扶工作当作本单位的一个处室工作,经常进行研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到包扶村调研,现场办公,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方面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定点扶贫单位共投入扶贫资金1058万元,其中单位拔款590万元;引进资金269万元;争取无偿资金144万元,干部职工捐款捐物折款32万元。驻点干部克服家庭和自身的诸多困难,以包扶村为家,深入包扶村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包扶村的家家户户。由于包扶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包扶干部的辛勤努力,包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深受包扶村群众的高度评价。希望省直定点扶贫单位和包扶干部继续大力支持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结合包扶村的村情民意,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从而加快我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进入“十一五”扶贫开发以来,我市实行了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定点扶贫“三位一体”的包扶贫困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省委、省政府把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列入全省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继续实行“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选择了61个市直及驻市单位、市属重点企事业单位定点包扶扶贫开发重点村。希望这次新增的61个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美德,愉快地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今天算作是动员,不另行开会了。这次会议以后,各定点单位要迅速地明确分管领导、组建工作组、选派优秀的工作队员,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安排部分市直及驻市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开展定点扶贫的工作方案》(赣市办字[20xx]43号)的要求,到指定的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按照民生工程定点扶贫工作重点村任务数,尽快落实县直单位到重点村开展定点扶贫,确保每个重点村有一个省直或市直、县直单位定点扶贫。各级党委每年要对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通报。各派出单位要从政治、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定点扶贫干部。

二要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要按市级干部3户、县(处)级2户、科(局)级1户的要求,选择本人或单位所挂县、乡、村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参与结对帮扶的干部要根据帮扶对象情况制订帮扶计划,每年至少要三次上门服务。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监督考核机制,每年对结对帮扶绩效进行考核检查和通报,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个人的重要内容。

三要进一步拓宽社会扶贫渠道,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积极创新爱心人士捐赠工作机制,努力搭建接受捐赠平台,为爱心人士和贫困户之间的帮扶活动牵好线、搭好桥。对捐赠100万元以上的爱心人士,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捐赠50万元以上的,由所在县(市、区)授予荣誉;积极创新对外联络工作机制,争取更多的国内外社团、企业、慈善机构扶贫援助;积极探索企业家、国内外经济集团参与扶贫的路子;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四要认真开展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要积极发挥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作用,推选那些德高望重、热心老区建设工作的老干部、当地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进入理事会,制订可行的章程,使其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老促会要积极开展工作,搞好上、下、左、右的联系,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老区建设的支持。要积极利用“扶贫基金会”、“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等途径,争取多方面的扶贫资源帮助实施扶贫开发。

四、明确职责,强化配合,合力推进扶贫开发

关注贫困弱势群体,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树立扶贫开发一盘棋的思想,合力搞好扶贫开发。

财政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要予以支持,确保上级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和配套资金计划落实到位,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好资金,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要围绕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资金跟着项目走,及时将项目资金拨付到位;交通部门公路建设资金应重点考虑改善贫困乡、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的交通条件,到20xx年实现重点村村村通水泥路和所有移民安置点道路硬化的目标;发改委以工代赈资金应主要用于贫困乡(镇)的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对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建房用地给予免费审批(省级以上规定的费用除外),每户只收取证书费10元;教育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重点村修建、改建学校,彻底解决重点村办学条件落后、师资不全、教师队伍不稳等问题;卫生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贫困乡、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修建卫生院建设,使重点村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的大病不出乡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优先、优惠进行规划设计;供电部门要保证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用电;地税部门对社会捐赠和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项目,按税收政策予以减免地方税,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所得税前扣除;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农村金融网络优势,积极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农户增收;扶贫部门要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认真组织和实施好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扶贫等工作。

民政、林业、水利、劳动保障、就业、司法、计生、农业、广电、文化、统计、科技、果业等凡与扶贫开发相关的单位部门,都要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履行好扶贫开发职责,特别是在资金安排、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与贫困乡、村相衔接。

五、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消除贫困进程。扶贫开发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党政组织要积极为扶贫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政治、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关心扶贫干部。各级扶贫工作机构必须加强,在机构确定、编制核算、人员配备、经费安排、办公条件等方面要给予必要的保障,使之与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相适应。

2、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挑选那些责任心强、有经济头脑、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准选好村级组织的带头人、“领头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扶贫开发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培训教育,提高实施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发展扶贫开发成果。

3、进一步加强扶贫部门的自身建设。扶贫部门承担着组织协调和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贫困农户调查研究,密切与贫困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勇于开拓创新,以科学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过硬的作风,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要廉洁勤政,时刻保持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要不断提高扶贫干部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扶贫工作效率,提升扶贫开发水平。

同志们,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努力开创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新的局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八

同志们:

县总工会召开这次全县工会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县总xx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任务,十分必要。一年来,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团结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妥善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巩固和发展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的好形势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全县广大职工和广大工会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下面,我代表县委讲几点意见。

一、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加强工会工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党诞生的那天起,工人阶级就是它最坚强的阶级基础。夺取全国政权,工人阶级是特别能战斗的中坚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只有把广大职工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二是实践党的执政理念,必须加强工会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党同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及时倾听他们的呼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同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职工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就是实实在在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加强工会工作。民主执政是科学执政的前提。只有把工会工作做好了,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职工群众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才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四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加强工会工作。工人阶级是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只有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才能全面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巩固和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要把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工会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一级党政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我县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充分发挥作用,为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榆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集中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功“”。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要以实现“”规划目标任务为共同追求和共同目标,立言献智,主动作为,建功立业。各级工会组织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党政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积极争取工会重点工作和“”规划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工会的帮扶和维权实力,切实加强工会硬件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当前,榆中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要自觉响应县委号召,把工会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工会组织,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进一步服务发展,积极为建设美好新榆中做贡献。工会要自觉参与到承接产业转移、升级过程中去,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开展劳动竞赛创新活动。三要强力提升职工群众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职工队伍高地。全县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进一步创新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方式、载体和机制,深入开展“创争”活动,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加强创新型班组、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广大职工争做“创新能手”,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凝聚力量。四要大力弘扬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时代精神,培育推动榆中事业进步的强大力量。先进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建设美好榆中,实现“”新目标更需要大力弘扬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精神。勤奋学习、锐意进取,争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优秀劳动者,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追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二)以实现党同职工群众更加坚强团结的高度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全总xx届四次执委会提出推进“两个普遍”工作,是新时期工会组织重要职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深化和发展,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具体桥梁和纽带,要站在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上推进“两个普遍”工作。一要大力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当前,我县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但影响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和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基本实现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目标。要进一步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以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重点领域,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加大建会力度,坚决纠正企业在改革改制中撤并工会组织、把工会工作机构合并到党群工作部或其他工作部门的错误做法。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工会委员会组织机制体制,实施基层“公推直选”工会主席,确保选举体现广大会员的真实意愿。二要全面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工资集体协商能力建设,积极建设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参加由市总工会组织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组织职工协商代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和现场观摩,重点解决“不会谈、谈不下”的问题。要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建立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杜绝拖欠、克扣职工工资行为。要丰富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形式,注重发现和总结工资集体协商的先进典型和成功做法,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三)服务职工诉求和愿景构建和谐榆中。今后的五年是榆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五年,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和县城形象,推动协调发展的关键五年。工会作为缓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作为利益调整的缓冲墙,理应承担好服务职工群众的诉求愿景工作,积极推动构建和谐榆中。一要职工有困难就帮扶。要进一步深化帮扶行动,加强帮扶中心建设,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帮扶活动,让工会成为职工心里依赖站、后勤保障点。要进一步喊响做实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口号,继续深入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二要职工合法权益强维护。各级工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政治民主权益、经济利益权益、文化发展权益作为履行维护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强化源头参与工作,进一步深化与政府联席会议、三方协商机制,积极配合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障、劳动安全、职业病预防等执法检查,重点对涉及职工权益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厂务公开,保障和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扩大厂务公开覆盖面,推动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三要职工诉求必回应。坚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宣传党的政策,引导职工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要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深入排查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畅通信息渠道,积极协助党政部门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全县社会稳定。

三、加强领导,构建具有榆中特点工会新形象。

要把握政治方向。各级党委要切实把工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制度,定期听取工会汇报制度,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指导工会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各级工会要把提高自身能力和构建良好形象作为紧要之事抓紧抓好。工会机关干部必须特别讲大局、特别讲纪律、特别讲效率、特别讲奉献,树立良好的工会干部形象。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开展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和党员示范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引导全县工会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上当先锋、作表率。二要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标准化。各级工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推进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坚持以“会员评家”为重点,不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工作。三要推进机关行政化向服务职工和基层制度化转变。要进一步强化工会干部培训,不断提升工会干部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使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改进。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工作,促进工会工作与职工利益诉求同向、同步。四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财务工作、经审工作,确保工会各项经费依法合规运行。

同志们,实现榆中“十二”五规划,推动榆中实现小康社会,需要广泛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需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和市总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实现“”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九

同志们: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省委高度重视的会议,每年开一次,近几年,每年都还专门下发了一个中央1号文件。前段时间,省委召开了农村工作会,守盛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天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娄底的实际,在总结去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础上,安排部署好我市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武生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亲自主持,待会,还将做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刚才,益丈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边听、边看、边思考,觉得这个报告非常好,尤其是报告中提出了作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做好“六篇文章”,我看这“六篇文章”结合了娄底的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希望同志们按照这“六篇文章”的要求,结合各县市区、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实际,在重点方面取得新突破,走出一条富有娄底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比如双峰可以在农业产业转型上做文章;涟源、新化可以在特色农业稳中求特发展上做文章;新化还可以在农业的分类、分区域、分梯级发展上做文章;冷水江要在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上作文章;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要充分发挥毗邻中心城区,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各种社会要素流动活跃的优势,推进农业投资的多元化,激活各种资源要素,在城郊型、休闲旅游农业上取得突破。可以说,真正把这“六篇文章”做好了,娄底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农业农村发展就会取得实质性飞跃。在益丈同志报告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最后按武生书记的指示落实。

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三农”工作

认识的高度决定推进落实的力度。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我们经常讲,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归纳为一句话,“三农”是发展之基础、是安民之根本。同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个短期内不会变更,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而且是弱势群体,这在一段时间内也无法改变,这么一个基础的产业、这么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如果不重视他、不扶持他、不关爱他,就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此外,农村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的重要承载体。假如没有广大农村作承载,我们的城镇化就无法推进,我们的工业化也就无法推进,因此,农村的发展、农村的稳定事关发展、事关稳定、事关未来。具体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2、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成效和困难。近年来,我市各级干部群众积极抢抓和落实国家支农的一系列政策,围绕“三农”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推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农业经济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农村面貌呈现出新的变化,农民收入逐年不断增加。但我们更应看到,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村作为后发地区、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我市“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弱。人均耕地面积仅0.59亩,远低于全省0.8亩和全国1.33亩的人均水平。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灾害预警体系不健全,防灾减灾能力较为薄弱。农业产业特色与优质不很明显,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全,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弱,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比如我们的“两黑”产业,我在省发改委工作时就开始搞起,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形成规模,在餐桌上很少见到。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20xx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3.27倍,收入差距为5827元,到20xx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4.29倍,收入差距达到1298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三是农村环境污染较严重。白色污染、粪渣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比较普遍,还有采煤挖矿、乱采滥挖等情况仍然相当严重,环境问题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日益受到威胁,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切不可忽视,切不可漠视,更不能熟视无睹。相反,我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关心、关注、支持“三农”发展,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谋划、推进、落实“三农”工作。

3、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潜力和方向。在认识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三农”工作面临的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从大的客观方面来看,政策非常有利,中央已连续下发9个1号文件,研究出台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是历史以来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去年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扶贫开发会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后发地区发展、民生改善、基础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从小的局部环境来看,机遇十分难得,近年来,我市相继有一大批农业农村项目进入了全国、全省重点支持的范围,比如双峰、新化、涟源成为全国产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双峰县、新化县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娄底成为全省水利改革重点市,双峰、新化、涟源成为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市,新化、涟源、冷水江列入武陵山片区连片开发范围,涟源市成为全国丰产油茶示范基地县市,新化成为全国石漠化治理试点县。进入这些范围,获得这些称号,不仅标志着这些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重视,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未来有更加宽松的政策和更大力度的支持。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努力把这些政策、支持、关注和投入转化为促进“三农”的实际动力,产生实际效果。农业战线、农口部门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项目意识,牢牢“盯住、跟紧、抓实”,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中央、省里的笼子,切实把这种机遇转化为推进“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要把准把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重点

“三农”问题,简单说就是“三大差距”问题,就是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在效益上的差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在环境上的差距。找准了这“三大差距”,也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关键。我们加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缩小这“三大差距”,解决这三大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关键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要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上下功夫。重点要在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上谋求新的突破。一要调出产业优势。首先要调优品种,围绕生猪和草食动物、粮油、果蔬菌、中药材、竹木等“五大产业”,加快推进良种战略,着力推广优质稻、“双低”油菜、瘦肉型猪,全面提高良种覆盖率,不断壮大“粮猪”型农业。其次要调大规模。规模就是效益。要综合采取土地流转、农机推广、大户激励等措施,着力推进大户战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化格局,通过规模化促进标准化、带动集约化。在推进规模化发展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规模化程度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市场化的程度高度结合,确保产品销路和农民实际增收。比如说黑猪的规模养殖、黑牛的规模化发展必须与加工、市场、龙头企业进行有效地融合对接,才能促进发展。再次要调出特色。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的生命力。要立足地方传统品种、特殊地理气候、企业知识产权等资源,大力实施特色战略。比如双峰的辣酱、农机,新化的紫鹊界贡米,渠江薄片和田鱼,冷水江眉山的富硒葡萄,“两黑”猪牛肉、响莲葛根,都有比较明显的特色,都有做大做强的潜质。关键是立足市场,做出影响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做出品牌才能为规模化创造条件打好基础,没有影响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化。二要延长产业链条。湖南农业有一句通俗的话,叫做粮食卖筐,生猪卖头。可见我们出售的是最原始的农产品。原始的农产品,再加上过去形成的剪刀差,那是没有效益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了保稳定、保供给、保国家安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原始的农产品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市场起伏,原始的农产品销售在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就非常差,要靠加工转化增值。比如一根竹子拿去卖才十多元,做成砧板再卖的价值就是几百元,织成衣服就有可能上千元。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34∶1,远低于全省的0.88∶1、全国的1.2∶1和发达省份的2∶1,因此,还大有潜力可挖。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流通、消费、加工等环节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休闲农业,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三要提升产业素质。要用科技提素质。要特别注重农业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要强化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大力研发引进、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科技,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我市农科所的除草剂研发、职院与双峰县的农机合作研制,都具备一定实力,也都曾取得过一定成绩,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要用安全提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权。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等等,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要用品牌提素质。一流企业要靠一流品牌来支撑,一个品牌也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我市的辣酱生产历史悠久,农机制造优势明显,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缺少品牌。今后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整合提升,着力发挥品牌效应。

2、要在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上下功夫。重点要在促增收、助增收、保增收上务求新的实效。一要扩大就业创业促增收。要想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就业空间。我市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全市有农村劳力195万人,有耕地256.22万亩,耕地资源只能容纳约50万人就业,145万人为农业富余劳力。在农业富余劳力中,虽有约110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但就业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还有35万人亟待转移就业。农民就业不足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但同时也是一笔资源、一股潜力,我们要把这笔“闲置”的资源用好用足,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拓宽本地的就业创业空间。切实加强引导,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促进农村劳力外出务工经商,不断提高就业创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工资保障。二要推进扶贫解困助增收。我市是贫困大市,按现行扶贫标准,贫困农民达14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2%,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1%。同时,我市还是一个移民大市,有水库移民6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8%。这两大贫困群体之和,占我市农业人口数近60%,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硬伤”。要实现全市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就必须加大对这两大群体的扶持力度。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对接好扶持政策,争取好扶持项目,统筹好扶持资金,监管好扶持款项,全面推进智力扶持、产业扶持、基础扶持,全力支持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导产业培育、提高农民增收能力,促进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稳定、和谐。必须把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帮扶资金落实到位。这是谁也不能碰的高压线。三要坚持多予少取保增收。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及时、规范、足额发放各种补贴、救助资金的同时,全面落实减负责任制,要特别重视对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暗性、隐性收费的监管,切实强化对农民建房、村级组织经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农村中小学收费、医疗收费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和专项检查,着力减轻农民的非生产性负担。要加强农资市场调控,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稳定农业生产成本,切实减少农民的生产性支出。

3、要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下功夫。以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试点为契机,重点在产业融合、设施对接和公共服务配套上探求新的进展。一要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构建城乡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城市技术、人才和资金向农村配置、农业产业围绕城镇需求布局,实现城乡产业有机融合。要落实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把推进农村产业升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动农业向高效与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工业向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相结合的现代工业转变、农村服务业向生活型服务与生产型服务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转变。二要突出农村环境改善,统筹对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最重要的、最首要的、最关键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推动公共交通、电力、供水、通信等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要抓紧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规范农村建房,有序推进村庄治理。要对城乡生态环境实行共建、共治、共享。三要突出农村民生保障,统筹配套城乡公共服务。着力推进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医改的核心就是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成果。通过改善农村发展的软硬环境,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形成环境改善与要素集聚的良性循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要在加快农村各项改革上下功夫。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的评论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改革就会有危险,体现了国家对改革的鼓励和支持。推进“三农”工作改革,就要有“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勇气和魄力,大胆突破固有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讲到农村改革,我认为当前有两个大的问题一直困扰我们,一是体制的束缚,即我们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禁锢在一家一户小农业的范围内,另一个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由于当前社会保障不配套、不跟进,广大农民把土地作为生存和生活的“命根子”,始终不愿放弃土地,因此推进土地流转、农村改革非常困难,下阶段,要继续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基础上的经营权流转机制、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的发展机制、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好后的管护机制等农村各项改革的探索和完善。要继续强化水利改革发展,抓住薄弱环节和建设重点,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推进大中型灌区、泵站的续建配套、更新改造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要深入推进民主管理机制改革,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保障农民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广泛开展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要深入推进利益协调机制改革,维护农民切身权益,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任何改革都要把实际、投入和提高农民积极性结合起来,在改革中摸索,在探索中完善,同时,对于涉及人的生产、生活问题的改革一定要谨慎。

三、要切实强化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新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三农”工作规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今年“三农”工作目标,大力抓落实,努力抓创新,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三农”工作的水平。

1.要更加重视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推进与落实。一是要强化认识。对于“三农” 工作,认识怎么高、怎么深都不过分。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农业,关爱农村,关心农民。要时时处处想到我们的农民还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帮助、支持、重视农业是每个领导干部的职责和良心。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三农”工作摆到一个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在思想上重“三农”,在业务上懂“三农”,在工作上议“三农”,要像我们抓工业一样抓“三农”工作,像我们推进项目建设一样推进“三农”工作,决不能只到每年一度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才想起“三农”工作,才重视“三农”工作,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真重视,真干事,实作为,拿出具体举措来,干出大的成效来。二是要健全机制。要按照“重中之重”的要求,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领导分工、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真正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在谋划思路、制定规划、工作部署上切实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三是要统筹协作。不断完善“三农”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尤其要加强对农村政策落实、农村投入落实、农村各项主题补贴落实的督促检查。确保“三农”工作执行有力、落实到位。抓紧健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做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有效衔接,通过工作通盘研究、政策协调配套、干部交流任职等途径,推动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和城乡工农互促共进。加强部门配合,各级农口及涉农部门要认真履职、各负其责,党委和政府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管理作用,确保各项“三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2、要更加重视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和关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长期直面矛盾,长期与农民群众打交道,面对的矛盾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基层干部工作很辛苦,也很清苦。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关注,真正关心农村基层干部,真正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真正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多重视、多关心、多爱护基层干部。理解和支持也不能空谈。要结合财力好转,对基层制定和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基层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在生活上不吃苦,在待遇上不吃亏。同时,要以全省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出台相关工作举措,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广大农村创业发展,鼓励基层干部安心基层、扎根基层,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基层、关注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

3、要更加重视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弱势产业,要推动“三农”工作快速发展,就必须给予特别的支持。一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向上级争取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包装规划好农业产业项目前期,千方百计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全年确保支农投入总量、增量、比重、增幅都有提高,切实做到对农村的投入只增加、不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加强、不减弱。二是要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这里我要特别指出,邮政储蓄银行在面向“三农”这一块上工作很主动,其他金融机构也要在扶持“三农”上多下功夫,多推出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帮助农民有效规避农业风险。要引导社会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非农资本和农民群众投资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坚持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逐步完善支农项目整合投入机制,精心筛选项目,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发展靠项目,农业发展也要靠项目。尤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靠项目,要加强农业项目库建设,集中力量开发、储备一批优势农业招商项目,夯实农业招商基础。要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重组契机,加强与央企的对接,争取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落户娄底,投资农业。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方式,不断扩大农业招商成果。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献礼!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十

同志们:

根据市委会研究的意见,下面我就20xx年经济工作和20xx年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20xx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特点

20xx年是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打好“五大攻坚战”,确保实现“五个翻番”的工作目标,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郑汴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凝心聚力抓发展,金石开封谋跨越,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90亿元,增长12.8%,增幅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全市粮食总产259万吨,增长1.33%,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亿元,增长2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2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4亿元,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5亿元,增长2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亿元,增长29.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3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在“”开局之年成功迈入“千亿gdp”新阶段。

(二)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培育初见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8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91家,实现利润增长34%。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预计8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增长42.4%,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化工、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双30”企业加快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5%以上。特别是随着新区奇瑞汽车(河南)制造基地、杞县龙宇化工聚甲醛、开封县晋开集团百万吨总氨、兰考县河南百昱新型平板显示电容式触摸屏、尉氏县福甬纺织、通许县电动车产业园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的重大项目落地投产,骨干企业培育初见成效,预计20xx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20家,其中晋开集团综合收入超过40亿元。

(三)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过近几年努力,五县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呈加速趋势。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来看,20xx年全省平均增速为23.1%,五县平均增速为34.5%,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1.4个百分点,增速最高的兰考县超过60%,增幅居全省第1位。尤为可喜的是,目前五县加快经济发展的劲头很足,势头很好,各县自加压力,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招商引资“1128”工程,切实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央企等高端企业合作,积极组织参加“20xx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洽谈会”、第29届菊花花会等重大经贸活动,20xx年全市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59个,总投资1027.5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总投资7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78%;外贸出口22185万美元,增长18%;引进省外资金230亿元,增长30%,是历年来引资总额最多、进出口规模最大、开放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

(五)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开封塑料厂、开封丝织印染厂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开化集团、中州机械厂、缝纫机总厂、针织厂等企业破产清算工作基本结束。社会事业改革稳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顺利,93个乡镇卫生院、市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有村级卫生室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如期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继续深化。警务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深入推进土地整治、集约用地和管理机制创新,全年报批土地3万余亩,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六)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落实资金36亿元,圆满完成十五项民生工程。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96元和6317元,分别增长16.8%和17.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713套,为1.7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6178万元。投入6500万元,更新城市公交车254辆,新开辟调整公交线路16条。开展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工作,取缔非法客运三轮车8600多辆,城市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扎实推进平安开封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虽然近年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但由于基数小,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我市gdp总量一直处于全省第13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2个月居全省第1位,但总量排名仍居全省第15位。二是主导产业还不突出。我市主导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特别是工业实力总体较弱,二产比重低于全省14.1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少且不强,目前仅一家企业综合收入超40亿元,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省百强企业名单。三是县域经济仍然薄弱。20xx年全省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5.5亿元,20xx年我市最高的县为3.9亿元,20xx年最高的县近5亿元,没有一个县达到全省平均数。四是收入支出压力增大。收入方面,明年全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加上国家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我市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难度进一步增大。支出方面,明年我市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财政支出十分紧张。五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当前,我市正处在实现快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工业综合能耗高位运行,20xx年全市节能降耗指标不降反升,完成“”时期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15%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20xx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市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开封快速崛起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不久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判断了当前国际国内以及全省的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20xx年的经济工作,为我们把握发展大势、进行科学决策指明了方向。总体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开封风生水起的黄金发展期。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环境趋向宽松。中央强调, 20xx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防止经济大幅下滑,避免物价涨幅反弹。财政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国家宏观政策环境总体不会再紧,对于我们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产业转移持续加快。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继续深刻调整,制造业及相关技术加快向新兴市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国际大集团、沿海地区高端企业合作,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十分有利。三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开封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区和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定位之高前所未有,进一步强化了开封在全省的战略核心地位,也为开封发展扩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且其综合效应正在显现。四是郑汴一体化发展成为全省共识。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是开封最直接、最重要的发展机遇。省九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促进郑州、开封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尽快实现郑开通信、金融同城”。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等省领导密集到开封调研郑汴一体化发展,对加快我市与郑州融合发展、推进开封新区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五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党的xx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出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同时,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奋斗,我市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各级各部门要坚定必胜信心,抢抓机遇,务实发展,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20xx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市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郑汴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以实现开封快速崛起为目标,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改革、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积极作为,持续求快,务实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20xx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五个着力”,打好“五大攻坚战”。“一个目标”就是持续求快,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持续求快”作为明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与中央“稳中求进”和省委“持续求进”一脉相承,符合开封发展的实际。开封目前的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发展的决心不能变,发展的目标不能低,发展的速度不能慢,慢了就会丧失发展机遇,慢了就会落在别人后面,慢了什么事也干不成,慢了也无法保持稳定。“持续求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是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开封快速崛起的需要,更是惠及民生的需要。“五个着力”就是着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着力破解发展瓶颈、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大攻坚战”就是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打好工业强市、开封新区五年成规模、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提升攻坚战。

三、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环节,坚持“五个着力”

实现开封快速崛起,必须牢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向,努力在关键环节上求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更加宽广的空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着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开封要积极主动。市发展改革委要密切跟踪,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 》出台,调动各方面资源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各有关部门都要主动对接,强力运作,加快推进电信同城、金融同城、交通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和资源共享,推动郑汴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一要加快推进电信同城。要认真做好开封电话号码升位和两市统一区号、并网等相关工作。二要加快推进金融同城。积极推进郑州开封资金清算同城化,突出抓好票据融资同城化,加快两地资金周转速度,实现两地居民在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办理金融业务享受同城待遇。建立银行高科技电子结算系统,实现跨区域贷款和金融联网。三要加快推进交通同城。要扎实推进郑汴物流通道、连霍高速开封段扩宽、郑民高速、郑开城际铁路、郑徐客运专线等道路建设,启动310国道开封境汪屯至中牟界等新建改建工程,争取尉氏县至郑州航空物流港区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两市之间交通体系。积极推进郑汴公交同城。四要加快推进产业同城。进一步增强两市在产业链、产品链、科技链方面的衔接与交流,着力推进两市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奇瑞汽车、海马汽车、东风日产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航空港区为龙头的物流港区产业等重大项目的对接。五要加快推进生态同城。尽快启动郑汴新区水系建设详规,加快沿黄休闲生态旅游区开发。同时,要积极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对接和资源共享。

(二)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骨干企业。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是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开封快速崛起的关键力量,要把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作为今后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一要强化培育意识。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没有主导产业,没有一批骨干企业,就不可能形成竞争力,也不可能做大做强。这些年我市工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培育了一批大企业,形成了十大产业集群。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培育意识,明确主攻方向,选择最具优势的行业,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招大引强,强化要素保障,争取在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方面尽快取得新成效。二要培育龙头企业。实践证明,像晋开集团、奇瑞汽车、龙宇化工这些行业龙头,对推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培育主导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式,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引进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入驻。三要提升创新能力。依托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坚工程,大幅度提高我市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争创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省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基地。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龙头企业争创国家名牌和驰名商标。四要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要把“重点抓项目、全力保增长”作为明年一切工作的主导方针,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强力实施 “3536”工程,组织实施300个以上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推进工业、文化旅游、民生3大类60个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大投资引领大发展。

(三)着力破解发展瓶颈。目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主要是资金制约明显、土地指标严重短缺、资源环境容量有限、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房屋征收依然较难。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千方百计破解发展瓶颈。一要着力破解资金难题。资金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最大的难题,明年的资金压力依然较大。要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趋向宽松的机遇,积极向上级沟通联系,争取更多资金投向开封。要深入推进与各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争取信贷指标和项目调增额度。要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大力推行bt、bot融资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要认真抓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二要着力破解发展用地瓶颈。初步统计,明年全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4.6万亩,省下达我市建设用地仅7000亩,保障发展用地与保护耕地资源“两难”局面没有改变。要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计划指标重点保障重点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用地。要加快土地规划评估修编,争取纳入省土地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编试点。要结合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及非农产业发展用地。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中用于县域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要节约集约用地,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大幅度提高单位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三项机制”,稳妥推进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三要着力破解资源环境瓶颈。近年来,我市环境形势仍然严峻,污染物排放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生活污染继续上升,大气、河流污染仍较重。特别是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呈现不降反升的态势。要着力破解资源环境容量瓶颈,坚决遏制全市能耗不降反升态势,切实加强减排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空间。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实施黄汴河治污工程、雨污分流和污泥处理,加大惠济河、贾鲁河等重点河流治理力度。四要着力破解招商引资瓶颈。面对国际及沿海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及全省其它市县各显神通,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我市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比较低,要实现开封快速崛起,进一步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才是最快捷、最易见效的途径。当前我市一些县区招商引资办法不多、方式落后、效果不佳,一直没有引进像样的重大项目。要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当务之急,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奖励机制,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紧迫感,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推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实施党政一把手招商引资工程,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突出抓好与国内外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台资企业的对接引进工作,力争与国内外500强、央企、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实现新突破,再掀对外开放新高潮。五要着力破解房屋征收瓶颈。我市老城区面积大、危旧房多、居住条件差、危旧房改造任务十分繁重。要把老城区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按照《加强老城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开封市城中村改造五年行动计划》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区为主体的原则,整片、整块、整体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危旧房征收,力争老城区三年出形象、五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四)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当前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发展环境已成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第一竞争力,哪里的基础设施完善、投资贸易便利,资本就往哪里流动,哪里的政府能提供更多良好服务,资本就往哪里聚集。我市要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必须以开放环境优化的新突破,培育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两转两提”,深入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集中整顿行动,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深入实施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项目代理制和涉企收费一费制等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领导“一对一”跟踪协调服务,帮助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营造尊商、亲商、安商良好氛围。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将“12312”商务举报投诉电话受理范围扩展到外商投诉咨询服务领域,针对投资者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答,及时回复,特别是对重大投诉案件要实行直报制和领导包案制,下大力气解决好,努力营造尊商、安商、亲商的开放氛围,让外来投资者安心、舒心、放心发展,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招商效应”。要着力打造诚信政府,重承诺,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没把握的事情坚决不说,做不到的事情坚决不许诺,维护好开封良好的对外形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适应群众新期盼,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每年办好“十五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就业帮扶,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的创业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再就业2.5万人。切实加强社会保障。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明年年底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土地指标,制定和完善并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保证工程质量和分配公平,确保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123套、廉租住房2771套、公共租赁住房4453套、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924套,着力缓解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加强教育改革发展。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150所。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继续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支持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加快发展,配合做好河南大学百年校庆活动。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启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和农民受益水平。要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扎实推进市中心医院和市妇儿医院建设,加快市精神病医院迁建工作。继续在乡镇卫生院开展“四好一满意”活动。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支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四、齐心协力,举全市之力打好“五大攻坚战”

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攻坚战”已经深入人心,关键是要推动落实。要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围绕 “五大攻坚战”,分别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确保明年取得明显成效。

(一)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工业是强市之本,是促进开封快速崛起的坚强支撑。市十次党代会把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放在“五大攻坚战”之首,确立了工业在开封快速崛起中的重要地位。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一要全面实施“81333”工程。“81333”即“强力推进8个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10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30家重点骨干企业,择优扶持30家高成长型企业,着力加快30个新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81333”工程是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的总抓手,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精心谋划,务求实效。二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按照“四集一转”总体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集聚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积极吸引特色优势产业、各种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集聚区汇聚,着力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载体和平台。三要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全面落实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十大产业集群的意见》,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化工、新材料、食品、纺织服装、光伏、木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力争十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300亿元,增长18%。四要大力培育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企业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是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要不断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以调整结构、科技创新、战略重组、企业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加大重点工业企业扶持力度,提升“双30”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力争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23家,超20亿元企业达到6家。要加快平原非标、禾丰牧业等企业上市融资,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五要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气,扎实推进,确保取得成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要全力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北大科技园河南园区、晋开集团百万吨总氨、中平能化光气产业园、河南煤化重装集团大型空分及化工设备制造、盛世中原家居产业园等30个重大工业项目实施,确保工业投资完成227亿元,不断为工业经济发展积蓄后劲和能量。

(二)打好开封新区五年成规模攻坚战。开封新区是实现开封快速崛起的载体和希望。要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规模”的总体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展开产业布局。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运作,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0亿元。加快中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狠抓三期、四期基础设施及铁南工业区基础设施bt项目建设。加强黑岗口调蓄水库及桥梁、森林公园及沿路、沿河、沿湖景观带建设,搞好金明广场提升改造,建成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力的城市亮点。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开封高中西校区、开封市中心医院、解放军第155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新区吸纳能力。千方百计加快迁村并居工程。二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服务措施,落实跟踪机制,加快总投资50亿元的银基数字科技研发、总投资36.3亿元的王府砦迁村并居、总投资31.5亿元的河南煤化集团研发中心等第一批、第二批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200亿元。发挥综合优势,紧盯国内外500强,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确保再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力争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三要培育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力争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达到130亿元以上。加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发展,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推进国家级空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空分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业、商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区域性金融、商贸流通和科教研发中心。

(三)打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坚持走打造特色城市之路,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加大文化旅游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一要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强有力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先行示范区。要深入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坚持以国际标准建设城市,突出宋文化特色,切实抓好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内涵发掘,努力打造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城墙保护五期、宋都水系、鼓楼复建、繁塔·禹王台景区开发、延庆观扩建、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发、大宋科技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加强景区建设,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清明上河园上市步伐。要结合老城区开发改造,加快3 #地块阳光湖周边景观整治、棚户区改造及水系二期周边地块开发,全面启动8#地块包公湖周边整治工程,优化景区周边环境。加强老城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出入口景观带建设和火车站及周边改造开发。二要着力构建国际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按照国际标准,加快构建旅游服务体系,抓好开封市旅游集散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要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一切旅游标准要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娱乐、休闲、酒店等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加强文化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人才保证。三要加大文化旅游推介力度。要在文化旅游营销上下工夫,加快建立国际性的旅游营销体系。认真组织筹备第30届菊花花会、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20xx清明文化节、第22届中国厨师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名气。加大文化旅游推介力度,确保全市旅游接待量增长1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要整合文化资源,继续抓好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等著名文化品牌建设。四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必须按国际惯例管理城市。要进一步充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内容,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质量。要加强城市交通整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巩固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工作成果,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要突出抓好市容环境、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加大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努力建设精致秀美的宜居城市。

(四)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城镇化发展问题,是 “”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坚持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支撑,以中心镇为重要支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重要依托,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社区”的城镇化格局。一要加快中心城市发展。20xx年9月,省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城市组团式发展放在了更高位置。就我市讲,就是要以优化中心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目标,稳步推进以“两核六组团”为主体的城市组团式发展。“两核”就是老城区和开封新区;“六组团”就是运粮河组团和五县组团。市城乡规划局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省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制定实施方案,抓紧编制各项规划。在强力推进开封新区建设的同时,要把老城区改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着力提升老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形成我市中心城区新老两个核心组团。各县要坚持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县城,突出县域特色,强化产业支撑,拉大县城框架。要启动建设机场北路改造及延伸工程,加快推进开封县与市区对接。二要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产业强镇,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位置,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密切结合起来。三要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发展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既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要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规划编制,高标准完成802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要确保用地,在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建立城乡统一的集约用地机制,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要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市县区资金,在加快已启动35个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再启动2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保20xx年建成一批、入住一批,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打好农业产业化提升攻坚战。“三化”协调发展,农业是基础。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要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粮食丰产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全年粮食总产52亿斤。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定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切实抓好赵口、柳园口、三义寨三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贾鲁河、运粮河等中小河流和重要支流重要河段治理任务。不断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做好“油改电”工程,着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治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优质粮食、棉花、花生、瓜菜4个百万亩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开封实验站;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力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全力打造我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供应基地;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重点扶持天丰面粉、杞县大用、福甬纺织、中原皓月、雏鹰农牧等龙头企业,尽快培育3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业企业集群发展,创建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集聚区。三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完成4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5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全年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5万人。

五、切实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做好20xx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善谋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做决策,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中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对全市来讲,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谋划发展,紧紧围绕“五个定位”、“五大攻坚战”、“五个翻番”,实现开封快速崛起,来谋划整体工作。对县区来讲,要在开封快速崛起的大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谋划好本县区的发展。对各部门来讲,要坚决克服本位主义和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合力攻坚,打好总体仗。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只有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的宏观政策,找准与本县区本部门工作的结合点,才能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增强预见性,把握主动权。

二要会抓大事。“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有些领导干部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忙于各种场面上的应酬活动,看似忙忙碌碌,实际效果不佳。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从一般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不必要的应酬,集中精力抓重点、抓大事、抓主要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每年解决几个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上,放在每年引进几个实实在在的重大项目上,放在每年办成几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上。

三要主动运作。最近,中央和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了很多实实在在、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在郑汴一体化发展方面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靠我们主动运作、科学运作、有效运作。要主动加强同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布局。近年来,我市同一些省直部门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要认真推动落实。同时,要争取与更多省直部门开展战略合作,使开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更广的领域上得到上级更多的支持。

四要务实重干。完成明年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要靠务实重干。光说不动、光讲不干、抓而不实、抓而不紧,只能使工作虚漂,决策棚架,目标落空,贻误战机,影响发展。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在提高执行力上狠下工夫,将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破解一个个发展难题上,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落实到一个个责任主体上。对定下来的事要雷厉风行、锲而不舍,对部署了的工作要加强督查、一抓到底。特别是对一些大事、要事、难事、急事、棘手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像依法整治规范市区三轮车那样,深入实际,扑下身子,直面困难,敢于担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五要清正廉洁。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明年财政增收节支的压力很大,要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三公”支出和一般性支出,挤出更多的财力用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关键环节上。春节将至,要切实加强节日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本着节俭的原则安排好节日期间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制止各种浪费和违规违纪行为。

六、统筹安排好当前工作

现在距春节仅有20多天的时间,年末岁首工作千头万绪。全国、省、市“两会”将相继召开。在这期间,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工作,统筹安排好明年工作,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春节。

一要谋划好明年的发展。明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将更为复杂,谋划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对于继续保持经济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至关重要。各县区、各部门要把中央、省委重大决策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各自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及早着手,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要关注粮食生产,抓好春季生产管理,确保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要突出项目这个抓手,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实到项目上,从年初开始统筹安排,夯实前期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特别是各种会议,要尽早安排,能春节前开的就春节前开,一季度前各项业务会议要全部开完,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抓工作、促落实。

二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双节”马上就到。各级各部门要心系百姓冷暖,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访贫问苦、节日慰问、帮扶救助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对象、城市孤老幼儿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执法检查,确保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要扎实做好市场平稳运行工作,精心组织货源,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价格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

三要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加强以食品、药品卫生安全为重点的市场监管,集中开展节日期间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仓储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非法生产、销售烟花爆竹行为。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的监督管理,确保“春运”安全。要认真分析当前信访工作形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工负责、分片包干,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止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县区、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工作,积极运作,务实发展,咬住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抓落实,为实现开封快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3页,当前第3123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十一

各位业主、同志们:

根据市禁毒委的通知要求,公安、文化、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娱乐场所集中宣传教育行动。切实抓好防范新型毒品工作,为净化文化娱乐场所、促进桂平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多做贡献。因此, 我们将做好如下各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市禁毒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全市歌舞娱乐场所禁毒工作。充分领会市禁毒委今年禁毒宣传月工作方案精神,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整治力度,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娱乐场所内的涉毒活动;进一步加强网吧和音像市场管理,严厉打击从事含有宣传毒品内容的音像制品经营活动;建立文化、公安、工商信息交流制度和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二、认真贯彻实施《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范歌舞娱乐场所经营。目前,我市现有歌舞娱乐场所28家,其中还有5家尚未办通合法的开业手续。作为文化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好对娱乐场所的管理责任。督促歌舞娱乐场所建立和健全包括抵制“黄、赌、毒”、举报“黄、赌、毒”、落实岗位责任制等内容在内的各项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发现歌舞娱乐场所有不属于文化行政部门管辖的违法经营行为,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提请处理。对有关部门提请文化行政部门处理的事项,要及时处理、及时反馈,特别是对公安机关提请吊证的涉毒歌舞娱乐场所,要坚决依法吊销该场所的许可证。同时,我们将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对无证明经营者依法查处。切实保护依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扎实做好歌舞娱乐场所的禁毒宣传工作。 积极主动做好禁毒宣传月工作,要求全市所有歌舞娱乐场所在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严禁‘黄赌毒’”的警示牌,在点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禁毒警示内容。在组织业主进行培训和法规学习时,邀请公安机关的同志介绍毒品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以及公安机关对打击吸贩毒人员和业主的处罚规定。对新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严格把好准入关,除要求设立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都要作出无吸毒、贩毒行为和其它犯罪行为的承诺外,还根据《条例》的要求,核实经营场所管理人员是否有涉毒历史和其它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各歌舞娱乐场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活动,并在大门口悬挂宣传条幅,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毒宣传画报,派发禁毒宣传单。

四、协助做好娱乐场所禁毒责任承诺工作。根据市禁毒委的安排,我们将认真做好歌舞娱乐场所的禁毒工作。组织歌舞娱乐场所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与有关部门签订娱乐场所禁毒责任承诺书,切实抓好禁毒宣传工作,为禁毒人民战争做些实质性的工作。

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禁毒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特别是要抓好歌舞娱乐场所的禁毒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抓好禁毒宣传工作,使我市文化系统禁毒工作迈向新台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