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公路调研报告(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8 01:30:11 页码:13
2023年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公路调研报告(汇总10篇)
2023-09-28 01:30:11    小编:HT书生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一

民工维权问题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及有关部门、省公路投资公司、建设指挥部,年年加大整治力度,然而社会上拖欠民工工资、侵犯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总是存在。在公路建设领域,农民工已成为了公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民工维权、工资纠纷的调处工作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就拿国道213线小勐养至磨憨公路建项目来说,从20__年1月至今,各参建施工单位使用农民工已超过4万人次,民工维权事件就有多起。诸如"上访维权"、"堵门维权"及"威逼维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人说民工维权难,难在民工缺乏法律意识以及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劳动监察,减少管理成本、少交税款及保险费用等非法目的故意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所导致。笔者认为,民工维权难不但有制度法律方面的原因,还有施工单位用工机制的原因。

尽管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各级政府对此也是"三令五申",但现实中,民工仍难以达到全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劳务承包负责人,俗称"包工头"签订劳动分包合同,再由包工头雇用民工实施劳务,以至于发生争议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难以界定(如分不清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等)。同时,也造成劳动者无从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导致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得到管理机构及司法机关的支持。出现这种结果,往往把责任完全归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认为用人单位是出于逃避劳动监察,少交税款及保险费用的目的,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来规避法律;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施工单位以包代管,而劳动者是因自身迫于生活压力或缺乏法律意识,或者是身居外乡,不占天时、地利、人和,从心理上存在胆怯,往往对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上这些当然也是造成民工维权难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于各参建的施工单位与包工头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往往不是单一的劳务分包合同,还带有如砂石料采购、机械设备租赁使用等的条款,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质的经济合同。合同实际上只约定了施工单位与包工头的权力义务关系,没有明确到每一个参建民工的权力义务的关系,事实上,民工是由包工头雇用。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包工头与项目部发生任何经济纠纷,均会导致民工无法拿到工资。而且,包工头只要与施工单位发生合同纠纷,均会以为民工索要工资为名义与施工单位发生纠纷。

20__年7月3日,__指挥部驻地来了11名民工,声称为____某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桥梁3队的民工,反映其从20__年2月至20__年6月一直未能领到工资。____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随即对此事进行了专门调查,先后向____某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及全体诉求民工了解情况,并取得了相关资料。经调查,20__年2月,____某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与包工头邓某签订了《桥梁桩基开挖协议》。按协议约定:开挖桥梁桩基根据不同孔径与米计价,承包方式由乙方(劳务队)实行包工、包料(除业主统供)、包机械使用费的方式施工。乙方需先向甲方支付履约担保金20万元,并约定了工期目标及违约责任等。

该施工队于20__年2月20日进场施工,20__年6月20日,"项目部"以劳务队不能按合同约定完成生产任务为由决定更换施工队,终止与邓某签订的合同。由于合同终止导致桥梁施工队十一名民工无法拿到工资,包工头邓某本人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纠纷由此产生。

指挥部相关人员在事件的调查处理中,对上述11名民工身份的认定就出现了困难,施工单位提供的农民工名册上没有记录,而邓某提供的劳务人员名册可以查到,并与邓某签订了劳务合同,工资是由邓某支付。调查人员不得不采取证人证言的方式取证,最后才确认其民工身份和在施工工地工作期间、担负的工种等情况。

____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了如下的处决定。

一、根据指挥部的调查结果,认定提出诉求的十一名民工(包括包工头邓某)应认定为项目部有雇用关系的民工,依法应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对邓某等人的工资发放标准首先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__省西双版纳州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应参照项目部同类工种的工资标准妥善处理,具体标准由项目部与这十一名民工协商确定。

二、提请项目部接到本意见5个工作日后对此事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书面报告指挥部,逾期未能处理,指挥部将依据《项目管理办法》之规定由指挥部直接发放上述民工的劳动报酬,并在计量工程款中扣回,施工单位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务承包合同,必须附有所有民工的签名与手印,并及时记录变更情况。项目部取得上报工资发放签名表,采取措施监督工资发放。

经指挥部的调查处理,上述民工拿到了合理的劳动报酬,对于包工头邓某与施工单位的其他经济纠纷已在事后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解决。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我们认识到,指挥部作为项目法人与各参建施工单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指挥部与施工单位的权力义务通过合同约定(包括管理权限),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合同中约定的指挥部对于劳务分包及民工工资监管的权限,赋予项目法人与其职责相匹配的强制性的手段,如明确规定,拖欠民工工资应确定为严重违约行为,指挥部可直接发放民工工资等。同时,指挥部应全面掌握合同段的用工情况,并与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建立经常的联系机制,积极配合对各施工合同段的检查与调查,对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可提请劳动执法部门实施强制手段。及时有效地制止和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有效地遏制侵犯民工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

规范劳务分包的行为,改变现行的施工单位用工机制,是维护农民工权利的重要一环。现行的民工用工机制有必要改变,民工个人必须要与用工的施工单位直接签订劳务合同,这样农民的利益才可得到有效保障,劳务纠纷的调处才不会面临复杂与困难的局面。但现在改变施工单位用工机制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就国道213线小勐养至磨憨公路建项目而言,全线22个土建施工合同段,劳务分包合同绝大部分是施工单位与包工头签订,再由包工头雇用民工进行劳务,且所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不是单一的劳务分包合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质的经济合同。包工头所雇用的劳务队伍成员一般是老乡、亲友等,有的还是包工的合伙人,利益高度一至,抱团取暖,群体性强,这一特点经常被包工头利用,包工头只要与施工单位发生合同纠纷,均会打着为民工索要工资为名义与施工单位纠缠。上述案例是一个较典型的事件。

对于施工单位为何不直按与民工签订劳务合同而是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原因,除前面提到的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劳动监察、少交税款及保险费用等非法目的,还存在其他巨大的经济利益因素,实际上是重大利益驱使所至。现实情况是,劳务队伍专业化的分工日趋明显,包工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资金及专业机械设备,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如隧道专业承包队伍、桥梁专业承包队伍等。施工单位与这些队伍签订有综合性质的《劳务分包合同》可以大大节约前期投入及管理成本。另外,由于工程施工计量固有的周期性与滞后性,包工头有一定的存量资金,可使在工程计量支付与民工工资支付发生矛盾中起到缓冲作用。这两点作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维权问题,要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调整、规范施工单位、包工头、民工个人的权力义务关系。一要分离劳务分包合同中的与"物"为标的合同与劳务、技术服务为标的的合同。如劳务与机械使用租赁等合同要求施工单位与劳务承包队伍分别签订。要求施工单位要与每一名民工签订合同。与"物"权所有人签订物权合同。二要专门规定设置"民工工资支付周转基金",保持一定的额度",可由指挥部专户存储管理,施工单位申请列报支付,在计量支付时补充,必要时可增加合同预付款总额,把"民工工资支付周转基金"的基数包括进去,不对施工单位拨款,只作为施工单位的专项使用额度,强化项目业主对民工工资控制监管力度,建立民工工资支付的缓冲机制。

在调处民工工资纠纷时应分离处理劳务工资纠纷与综合性质的经济合同纠纷的关系,首先解决工资纠纷,保护单纯性劳务民工,分化矛盾。

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涉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因此,应从用工机制入手,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用工机制。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民工维权难的问题。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二

一是新滩村集体经济空壳,投资村级公路只能通过筹劳的方式进行,而按照规定每个劳力每年义务工不超过10个工日,能够用于公路建设的也不多。况且以工代形式有摊派之嫌,难以操作。

二是作为村内公益事业,村级公路虽然能够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解决,但人均15元的上额限度使筹资额极为有限,特别是村内人口少,经济条件差,建设里程长,地形复杂的乡村,即使将所有筹资额全部用于村级公路建设上,也是杯水车薪,加之教育、水利、植树、农田基本建设均属“一事一议”的范围,真正用于村级道路上的资金更是廖廖无几。

三是“以奖代补”政策资金也十分有限。

10月16日,东岭新大桥竣工通车。

过去,由于没有桥的缘故,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如今桥通路不通的现实无情地摆在了新滩村干部和群众面前。修建一条主干道以及附属工程,加上占地赔偿等费用需资金达22万余元,这对只有1600人口,集体经济空壳的新滩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要修,群众能否承受,不修,群众是否满意。

“一路一议”巧破资金难题

新滩村大胆提出了“一路一议”集资建路的设想,即集资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组织,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办理,做到议之有法,议之有据,不碰高压线,也不搞软着陆。

公益建设,最困难的是资金的筹集.群众是否愿意集资,最关键的是统一思想。为此,村委会连续几个昼夜分片召开了群众会议,了解民意。会前,制作了自愿集资的协议书,会上,村委会让群众围绕要不要修路、如何修路、如何集资等议题开展讨论。由于群众的参与权力得到尊重,群众的情绪十分高涨,畅所欲言,纷纷表示修路的决心,井自愿地与村委会签定了自愿集资的协议书.据统计,民意支持率达90%,从而建立稳定的群众基础。

村民议事会由各组组长、党小组组长、老干部和一些威望较高的群众代表组成,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在议事会上,村委会阐述了公路标准、水系走向、树木成林总体设想以及集资的方法,并组织成员到实地察看,现场论证。经过反复讨论,不断完善,最终制定了公路建设施工方案和集资方法,并对工程竞标、资金使用、财务公开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理出了宣传提纲。

收取集资由村委会统一制表,统一发放票据,各组收款人由群众投票产生,村委会每五天统计一次,在广播上公布进度和已交户的名单,各组的集资款交到指定银行存蓄,村里保管存单,个人保管身份证或密码。启用资金必须双方到场,对用于工程的支出单据必须经村委会主任审批,监督组检查原始票据,签章后方可入帐。村委会建立资金使用收支情况明细报表,适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在广播上公布,保证群众自筹资金的合理使用。

抓好宣传发动: 利用各种大小会议和广播,不遗余力的宣传修建公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政策上分析、从经济上核算,利用宣传提纲,让群众了解到村委会对工程的总体没想,以及工程招标、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隋况,使群众对村委会的工作充满信心和信任,求同存异,消除顾虑,积极集资捐款。

发挥带头作用,抓好典型示范。 村两委在积极发挥“五带头”的同时,还做好一些典型户的工作,如上门组的一名单身汉是个残疾人,在开会之前就交清了本身的集资任务,极大地触动了群众积极性。在会上不仅先是干部、代表都交清了集资,一些群众也纷纷捐款,仅在第一次群众会议上就筹集资金2万6千余元。

发挥老干部作用,成立恳谈队伍。在集资过程中,一些农户因自己受益程度的差别,而产生抵交情绪,村委会将老干部组织起来上门与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村委会的计划和打算。通过耐心的教育,使多数不愿集资的农户消除了隔阂,交清了集资。

实行减免政策,以补偿抵交集资。公路建设占用了许多农民的田地,需要补偿,许多群众做了许多工,需要支付工资。村委会及时测算造册,按村民代表会通过的补偿标准进行全额补偿,可进行抵交集资款,多退少补。一些孤寡老人和单身汉、家庭贫困户,在村民代表会上讨论通过,有的全免,有的减半集资。通过这些做法,不仅减小了集资的工作压力,而且对该项工作的平衡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从而加快了集资款征收的进度。

目前,该村公路集资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正在按要求施工。通过“一路一议”,使我村在建设公益事业上尝到了甜头,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三

随着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财务规划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在当前形势下顺利进行财务规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想简单介绍一下目前计划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亮点和不足之处。

在理财规划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等待、依靠、重要的思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沟通协调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在保证管理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做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真正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管好钱,就是要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制定各单位的日常开支计划,在严格按计划开支的前提下,优化各类资金的配置,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同时,实行重大项目审批制度,计划外支出项目实行分级审批,禁止发生先支出后结算的情况。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管好钱就是要加强财务管理,针对管理处的财务状况,加强对下属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和审计,克服以前重核算、轻审计的缺点。按照规范会计管理的具体要求,做好全部门的资产和资金工作,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

难点之一:如何“管理功能;把握经济”还有“促进发展”使有限的资金收益最大化;

第二个难点:在服务功能方面,如何“编制”还有“高效”,更好地履行服务基层的职能。

就对策而言,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必须有一套制度可循,即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使之成为各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支出计划,使之成为各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支出标准和依据。

(3)充分掌握全部门的财务状况,结合收费、维修、信息、路政等实际工作,尽可能争取上级的计划和资金,成为全部门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同时,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端正服务基层的态度,使财政部门成为上传下达资金过程中畅通无阻的枢纽。

(1)管理办公室上下“崇尚经济,勤奋创业”,节约工作已经渗透到整个部门工作的各个方面。从xx年的支出情况来看,管理费支出同比大幅下降。

(2)管理处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财务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从源头上很好地规范了各种财务支出行为,整个管理处的财务管理工作正在科学、规范、有序地向前发展。

(3)财务与计划部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整个部门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良好的创业局面。

(一)基础会计工作相对薄弱:

基层单位普遍对基础会计工作重视不够,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所以有些单位领导根本不重视基础会计工作,认为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都无所谓。他们不重视会计人员会计知识的专业学习和更新,导致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影响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重视会计职能,忽视会计监督职能

出于各种原因,财务会计仍然遵循传统的“报销方式”,一向习惯于记账、核算、报账,更注重会计的核算功能,而忽视了有效的监督功能。个别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或者有章不循,有令不执行,导致监督制度执行不力。

(三)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学习的精神

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有些会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教育,所以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会计业务水平低;有些会计虽然天生专业,但缺乏学习意识,使其专业素质停滞不前。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认真执行制度,不遵守规定,降低工作标准,导致会计工作不规范。

(四)下属单位和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有时结算程序不完整,不能及时结算。

(五)各部门未能进行必要的换位思考,一些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

(一)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基础工作。

要加强对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对财务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和了解,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督促各单位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财务核算。

(二)做好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对各项支出项目的研究,对收费、养护、路政、服务区等费用进行提前规划,根据年初管理处制定的工作计划,在保证各项资金分期分点使用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会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将采取邀请入和走出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定期召开财务工作会议,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和不足,不断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针对高速公路财务工作点多线长的特殊性,应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征求下属单位的意见,制定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加强与兄弟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强化服务意义,提高服务水平。

(五)抓具体,具体抓,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重点,解决困难,克服薄弱环节,进一步突出亮点,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四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标志,在现代物质流通和市场运作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高质量的高速公路养护也成为了当前公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公路养护是高速公路能够安全、快捷提供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服务功能的有力保障。总览我国高速公路目前养护现状,分析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紧紧把握新时期公路养护的新要求,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养护途径,对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利用效率,保障高速公路的长远性使用,有着突出的时代意义。

公路养护是高速公路得以有效长期使用的保证,我国高速公路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养护管理体制。交通部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从目前看来,我国高速公路养护还是沿用着传统的建设、养护、管理于一体的体制,这种生产、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公路管理模式,从积极的方面看有利于任务的协调和零空间作业,从消极的方面看,却由于管理权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责权不分明,监督也容易失去力度,这就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设置了障碍,带来许多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尚年轻,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以及市场化的系统养护模式比还有很大差距。

过于责权一体化的体制,给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养护机制不完整,存在重建轻养状况。由于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往往是国家或省级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建设,高计划性使得当前公路建设与养护都缺乏活力,表现出计划性质下的惰性,可以说当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应有的竞争性,导致公路养护不及时,质量低下等弊端的出现。其次,养护技术方面存在科技含量低现象,养护机械自动化水平偏低,新型养护设备的研发滞后,缺乏适应现代需要的系统性较好的公路养护模式,尽管养护部门也开始注重新材料在公路养护中的使用,但是往往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不能得以很好的开发利用。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养护技术队伍层次水平不足,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公路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少,其中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更是不多,在队伍管理上也显得零散,针对此类人员养护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力度都很难得以顺利推行。

新形势下,公路养护部门的职能和任务都发生着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保障高速公路在现代交通业中的重要作用,养护部门应该适应新环境,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养护领域的服务理念,不仅将公路建设重点放在工程施工上,还要切实重视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将“有路就养,科学管理,技术为重”的养护理念贯穿养路管理的始终。这不但是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的服务理念,更体现出对养护工作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养护要及时,做到预防性养路;养护要系统,做到规划完整,责任明确;养护要科学,增加养路工程的科技含量,做好高速公路的“再建设”。针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公路养护部门应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崭新的服务理念作指导具体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养护策略,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

首先,规范机构设置和制度。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以完善的机构设置和详尽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高速公路的养护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构设置一般是在高速公路管理局下设线路管理处、专职养护处已经工程科等部门,这种设置有其自身优点,如处理突发事件时较为及时,资源调动与协调比较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责任分化、养护成本过高等弊端。因此,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机构设置,尤其是要建立人员精干、业务熟练、技术全面和高科技水平的养护队伍。与机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速公路巡查制度、保养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制度,这样可以保证责任到人,评价有据,并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提高养护科技水平,增加工作的科技含量。公路养护也需要专门的技术依托,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这一点我们要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并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充实到高速公路养护器材中。养护技术的`改革主要是要摆脱以往较为落后的人力养护,走机械化、自动化养护的道路,比如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测系统协助检查并全天候监控公路状况,建立高速公路状况的动态数据库,如路面管理信息系统和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

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还要做到预防性养护,这对路况检测提出了更大挑战,可能需要庞大的路基、路面、积水性、桥梁承载能力等数据整合系统,这种预防措施更需要养护人员不断提高养护知识水平,以适应预警养护工作。

第三,要加强监管力度。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加强政府、社会对高速公路行业的监管、监督,通过政府强制、社会舆论,促进公路养护部门在履行养护责任、收取养护费用以及具体养护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避免虚假、怠工现象;二是要提高公路养护部门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实践证明,决策对于一个部门、一项工作有着机关重要的作用,养护工作也需要管理层恰当决策,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错误进行预期,并组织员工进行计划制定和责任落实。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五

本文目录

  1.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
  2. 高速公路收费站建设调研报告
  3. 关于高速公路农民工受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
  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公路养护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的养护工作不同于一般公路,它具有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维修反应迅速、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措施严格等内在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受较为落后的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限制,使得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都无法完全达到这一内在要求。

一、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复杂。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管养一体”和“管养分离”两种模式,其中“管养一体”模式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然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养护经费采用拨款形式,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公司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束缚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另外在机构设置上,许多高速公路仍然按照“统一管理,分级领导”原则设置养护处、养护科、养护工区等,造成人员庞大、机构臃肿。这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市场化,另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的监督和质量管理。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创新力度不够。近年来,根据交通部提出的“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各省(区、市)都不同程度的进行高速公路养护运行体制的改革,并取得的初步成效。但是目前由于各地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尚存疑虑,从而使得养护运行机制较为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养护市场化模式尚未确定、养护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形成、养护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等等。另外,高速公路养护目前仍未制定全国统一的养护定额和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各地养护部门在编制养护计划和养护费用估算时,大都参考公路工程定额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3、养护队伍臃肿,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由于“政、事、企”不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强,导致各地养护机构重复设置,非生产人员膨胀,养护队伍臃肿,人浮于事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得养护经费被挤占,养护队伍素质下降等问题产生。同时在现有养护队伍中,其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人员过多,一线从事养护生产的人员太少;(2)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力量薄弱。以河北某高速为例说明,此高速公路共有养护职工126人,其中正式工73人,临时工53人,正式职工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一线施工大多由临时工进行。在养护职工中,中专以上学历仅为25%,由此其技术力量可见一斑。

4、用工制度僵化,分配形式不活。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机械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人才,而另一方面无法解决“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安置问题,从而导致内部人员出不去,外部人才进不来的“两难”境地。在工资分配上,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激励作用不强,使得“有工不出、出工不出力、多劳不多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差,责任心不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产生。

5、养护资金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建设资金缺口太大,有限的养护资金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护任务;(2)有些高速公路本身收费额低、效益差,养护资金分配不足。(3)偿本付息压力较大,养护资金投入不够充足。(4)由于利益驱使,不愿投入过多资金用于养护。尤其是一些采用bot、tot方式经营的高速公路,由于经营公司一味追求低成本、高利润,从而忽视了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的投入。养护资金的不足,必然会使高速公路病害得不到及时处理,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经营者和使用者都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由于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臃肿,养护生产效率低下,导致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居高不下。

6、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及时养护”需求。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和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的客观要求。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比较低,作业效率和养护质量难以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快速交通的要求,无法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和高效性。

7、养护体系不健全,无法实现“预防性养护”要求。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病害,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以及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只有变被动养护为预防性维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1)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2)机制条件,指养护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

8、法规建设滞后,影响养护市场化进程。

近几年来,一系列公路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公路法规体系尚不配套,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突飞猛进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应加速制定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障、养护定额等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完善养护系统,以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重建轻养。自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3.4万公里,并且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要达到8.5万公里。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建设任务很重,各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及建设上面,而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好,早期无须养护”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因此导致高速公路养护资金被挪用挤占,养护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的产生。

2、体制不顺。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国家不断深化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混乱必然导致养护体制的不顺,尤其是“政、事、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养护管理套用计划经济模式,长期封闭运行,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

4、垄断经营。长期以来,由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管养不分,因此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基本上都是内部封闭运作,垄断经营,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离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要求有相当的距离。这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容易导致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养护人员过度膨胀等问题的产生。

5、规模不经济。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基本上采用“一路一公司”或“一路一处”经营形式,所管辖里程最多200公里左右,最短的只有十几公里。而大多数经营公司(或处)自设养护机构,这必然使高速公路养护无法达到最佳规模,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养护规模不经济,则容易导致养护单位无钱购置现代化养护设备或由于里程短出现养护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另外规模不经济也会导致养护队伍文化素质不高,养护技术不强、养护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6、规章不健全。为了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和交通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公路养护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但是,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以省(市、区)为主,上述规章制度的颁布只是给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指明了方向。各省(市、区)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一,各种养护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政策及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台,从而导致养护体制改革的混乱和问题的产生。

三、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养护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应加快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响应交通部提出的养护体制改革基本精神,理顺管理体制、建养并重、管养分离,同时打破垄断经营,健全各种规章,实现养护市场化、规模化及专业化运作。从改革实践看,自从“”期间交通部提出“管养分开、事企分离”养护体制改革原则以来,各地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公路养护模式上,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实践,全国涌现了以“上海模式”、“吉林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为代表的众多成功范例。在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已经显现出市场化养护的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1)事企分开,突出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有利于精简机构,可以改善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局面。(2)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从事养护的企业进行自身的优化改革,有利于培育高素质的养护企业。(3)有利于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和养护质量。这些成功范例的出现以及其显示出来的市场化养护的优越性充分说明了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可行性。在具体实施中,尤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建养并重。要顺利推进高速公路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及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首先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建养并重,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理顺体制。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做好养护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已经具有相当规模,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为此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从有利于高速公路事业的大局出发,尽快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3、管养分离。高速公路市场化养护模式的实施就是要通过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价格机制等引入养护工作中,达到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的目的。为此,就应该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适宜于市场化养护工区、养护中心等与管理机构相分离,并通过合并、重组等形式将其培育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我发展、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独立产权”的养护企业。

4、监管到位。在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定位,即政府部门是养护市场的“掌舵者”,而非“划桨者”,它以自己的行政权威对高速公路经营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公司、高速公路养护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制定有关政策及规则保障养护市场规范有序运转;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对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方面加强监管,做到政府监管到位,保障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5、依法保障。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在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中,应该以《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规为龙头,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法规的制定。政府部门应建立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及检查制度,使高速公路市场化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减少改革风险,保证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平是关键。在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市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

目前,全市已建成2条高速公路,沿线共设x个收费站、x个服务区、x个养护工区。管理体制分为两类:其中,高速公路由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处负责运营管理,为“一路一公司”管理模式;这里重点介绍 路的“四位一体”的属地管理模式。

路的建设、养护、路政、征收、服务区管理由延安市公路局负责,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局直有关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其中,路管理处负责收费、养护工作,路政大队负责三条路的路政管理,高速公路经营开发公司负责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均由市公路局统一领导、统一调度指挥,对市公路局负责。从这几条路建成通车以来运营管理情况看,这种属地管理的模式比较符合我市的实际,在市公路局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尤其在黄金周和大中修工程期间没有发生大的压车、堵车现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连续两年受到省公路局的表彰,这种管理经验也被省局在全省推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为全局工作的亮点以及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和公路文明的重要窗口。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

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

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平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

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

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

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三、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习态度不一致

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习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习方式单一

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习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习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习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习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习时间不稳定

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习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习。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习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习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习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习缺乏反馈机制

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习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习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四、高速公路基础所站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习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习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习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习场所。

(二)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态度不统一、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习制度建设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一是要建立职工学习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二是完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习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习的职工进行通报。三是实施职工学习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习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习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习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习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经管系  吴紫娴

一、调研背景

二、调研目的

服务我省“四化两型”建设。 

三、调研内容

2.1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

指标

人数

比例

教育水平

小学

x%

初中

x%

高中(中专)

x

大专或以上

0

x%

表1

2.2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2.2.1.教育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2.2.2.教育培训配套服务不健全

2.3农民工学习意向的分析

指标

人数

比例

是否愿意继续学习

愿意

x%

不愿意

x

x%

学习目的

提升学历层次

x%

短期培训,学到技术

x%

期望达到的学历层次

中专

x

大专

x

x%

本科或以上

x%

指标

人数

比例

期待的学习方式

脱产学习

x%

网上学习

x

x%

定期去学校学习

x%

自学

x

表2

三、对农民工受教育问题的建议

四、调研小结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摘要】高速公路车速快、流量大、承担了全国70%客运和40%货运量,是道路交通运输主动脉。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和道路基建设施不完善、交通管理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近几年来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隐患突出、事故发生率急剧上升、事故造成的损失严重,给辖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问题 危害 原因分析 破解对策

xx年全国发生的4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全部发生在高速公路,xx年全国发生的25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8起发生在高速公路,占32%,同比增加两起,xx年全国发生的25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7起发生在高速公路,占28%,同比减少1起,xx年全国发生的16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4起发生在高速公路,占25%,同比减少3起,xx年至今发生的6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虽然没有发生在高速公路,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下面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来谈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和破解对策的思考。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在群众出行、物流运输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高速公路流量大、车速快等特点,加之高速公路路网密度的不断加大、网格化互通格局的逐步形成,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尽管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交管部门等相关单位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办法,重特大交通事故有所遏制,但交通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事故双方造成了身心和财产上的永久创伤。世界上各国也早已对此十分重视,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尽量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率,以及尽量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我国也出台了不少的措施,但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起步比较晚,因此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率和和高速公路事故死亡率方面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数据显示,xx年,汽车保有量达到1.37亿辆的中国,有54089人死于车祸。而汽车保有量在7963万辆的日本,车祸死亡人数只有区区4323人。汽车保有量2.96亿辆,大大超过我们的美国,车祸死亡人数只有4.1万人,照此推算,我国每一万辆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将近4人,而日本是0.54人,美国是1.39人。也就是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大概是日本的7.4倍、美国的2.9倍。

客观上讲,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是多种矛盾叠加、若干因素累积形成的,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缺乏、道路隐患整治跟不上、车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近年高速公路发生的涉及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40.3%因追尾相撞导致,21.9%为碰撞固定物或静止车辆导致,侧面碰撞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6.7%,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是肇事致人死亡数量多的交通违法行为,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高速公路死亡人数的18.9%,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违法占道、违反交通标志等违法行肇事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高速公路死亡人数的5.3%,增幅超过15%;阴雨雪雾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事故上升,造成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0% 。

(一)人的因素。

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主要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致。引起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驾驶员素质底下、违章行驶、缺乏高速行驶的经验等。

1、中国式走高速。因出行快捷,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但因为某些交通驾驶员和群众的交通意识淡薄,高速公路上也频频上演"高速公路上下客"、"非紧急情况在高速路应急车道停车"、"不按车道行驶"等"中国式走高速",甚至还有在高速路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另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客运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下客"也频频上演,一年之中,客运车辆的主要运营收入就是在春运、黄金假期期间,客车载客满员,而其余时间,客运市场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客车行驶往往都不是满员,而在路上能多载几个客,就能多几百甚至论千元收入,客运车辆车主或驾驶人见到有利益可图,自己不停车上客,下一辆就上了,所以知道违法照样停车。在此情况下,一些客车车主、驾驶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交通安全与经济效益的选择中,让经济效益占了上风。

2、机动车超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业的繁忙,如何预防和减少超载超限引发的事故发生,成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受市场竞争的影响,车辆经营者之者相互压价,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形成市场恶性竞争,运输市场不能按市场规律运行,当油价等运输成本上升时,运价上涨,反之,则下降。现实中大家争抢货源,相互降价,但运输成本没有下降,为了维持利润,只有在运量上增加,这样就形成了超载。且一些车主为了超载,躲避检查,擅自改装车辆,加高车辆的边栏、加盖篷布、更换弹簧钢板、加大轮胎,但由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对这些个别参数都没有记载,对此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处罚。从交通安全管理角度来讲,车辆的装载必须在符合车辆设计要求,这样车辆在运行时采取制动措施时,制动力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车辆才能停下来,如果车辆超载势必增加刹车的距离,增加了刹车的距离,就增加危险,成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比比皆是,而且多为重、特大事故。这类事故原因:一是部分驾驶人自控能力较差,明知要准备进行长时间驾驶,仍然照旧打牌、唱k、喝酒等活动,且熬夜后第二天仍正常驾驶车辆。二是按规定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24小时内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中途停车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但是部分长途客运车驾驶人连续开车四小时以上不休息,24小时内驾驶时间超过8小时比比皆是,普遍存在疲劳驾驶现象。三是部分货车驾驶员为生计而日夜兼程,休息睡眠不足货车驾驶人往往白天装货,办事,晚上行车没有休息时间,同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连续驾车过度疲劳酿成大祸。民警在巡逻中时常发现部分货车驾驶人在前方开车时左右游离,经询问后发现驾驶人过度疲劳想靠边停车休息。

4、超速行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小型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其路面状况好,视野开阔,驾驶人在高速行驶时,不但对所驾车辆速度不能正确判断,而且对行人、非机动车、其他机动车速度也会低估。在超越前车时就易低估对向来车的速度和距离,同时低估要超越前车的相持距离,发现情况时紧急措施过迟,造成车辆撞上护栏、翻车或追尾的事故发生。

5、违法成本低,查处难度大。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力量的薄弱、警力的缺乏以及科技含量低,导致许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无法得以及时查处,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对于超高、超载、超员等明显的违法行为由于其违法的明显性,相对查处简单,处罚也相对容易,而对于疲劳驾驶、行人上高速等相对查处和处罚难度较大。相对国外的执法严厉,我国交通法对于违法行为处罚相对较轻,比如"疲劳驾驶":中国:罚款20元-200元,规定罚款200元。美国:罚款600美元。英国:扣3-6分,处以1000英镑以下的罚款;并被吊销执照一段时间,情节严重者会被起诉。对于行人上高速违法行为的,管理和处罚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能对行人进行规劝和宣传教育,引导其离开高速公路,而且这些行人见交警劝导就假装离开,等交警离开后又重新在原地候,违法成本则基本为零。

(二)车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也不断增加,中国机动化发展迅猛,截至xx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汽车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驾车出行增多,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增加,客观上增加了交通事故多发的不确定、不安全因素,给事故预防工作带来更大压力。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如外部的环境应力、内部功能应力和运动应力,以及汽车、总成、部件等由于结构和使用条件,如道路气候、使用强度、行驶工况等的不同,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或性能参数劣化,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承受着各种应力,部分驾驶员贪图外观和价格,而缺乏了对安全的着重性,且在对车辆的保养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常识,一部车是由上万种的零件所组成的。随着使用,功能性组件(包括润滑油)的性能由于磨损、老化、腐蚀等因素而逐渐降低。定期保养的目的就是恢复车辆的性能到最佳状况,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导致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最终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路的因素

(一)对人的管理

1、注重源头管理,重视驾驶员的教育与考核。截至xx年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70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09亿人。 从很多典型的交通事故看,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并不是主要原因,关键在于交通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超载运输、肇事逃逸等现象都属此列,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人命关天"的职业缺乏深刻认识,驾车经历在3年以下的驾驶员,其事故率相对高于3年以上者。这里有技术经验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称这一时期为驾驶员的"多事故期"。另外研究发现,一段时间的事故往往集中在少数驾驶员身上,这些少数驾驶员称为"多事故"驾驶员。对于这些问题驾驶员,可采取针对性教育,主要针对"多事故"或处于"多事故时期"的驾驶员进行教育。统计表明,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的驾车年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遏制住年年增长的交通事故,关键是抓驾驶员,尤其是要抓驾龄在三年以下的新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和道德品质培养,并提出"当好司机首先要做好人"的严格要求。各级交管部门对现有驾驶员队伍要进行一次严肃的、扎实的整顿,对交通法规意识缺乏、事故不断、作风不好的司机要分别情况清除出驾驶员队伍。

2、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全社会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高速公路因全封闭、车速快、车辆多、人员杂等特点,交通事故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程度都远大于城区道路。驾驶员是高速交通行为的主体,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良好的道路行车环境并不能保证其安全能效的全部发挥,且驾驶人才是主体,必须通过安全宣传和教育来加强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因此,首先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违章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严格按照高速公路上的标志、标线等警告警示标识行驶。养成在上高速公路行驶前对车辆进行车况检查的习惯。以"五进"宣传活动为载体,组织民警定期进村入户、进企业、进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交通安全示范的作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图板、播放典型事故案例光盘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通警务微博、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加强与驾驶员的沟通与交流并及时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和恶劣天气、道路状况、事故预警的信息,做好与驾驶人的沟通与交流。让全社会共同关注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问题,以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对车的管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突飞猛进,国产汽车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提高车辆的舒适性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安全性的提高,使得国产车辆的安全性在逐步提高,但与一些进口汽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改进汽车的安全使用性能作为预防交通事故前置程序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是跟技术有很大的联系,汽车的安全性不同于其他,并不是用料很足就可以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但是,当前国内部分车辆生产企业还无法完全实现与高速公路的合理有效匹配。因此应加大对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国产汽车高速行驶时的动力性、可靠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以满足高速公路运输市场不断扩大的需要。

(三)对路的管理

1、加强部门联动与协调,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交通安全的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社会化工程,单靠某一部门,很难彻底解决,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各相关单位合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办、安监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快速反应,才能有效地预防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行高速公路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有效地处置,高速各部门既要职责明确,又要加强沟通与相互配合。目前,高速公路白夜班巡逻任务、路面安全隐患排查任务、车辆故障求助与事故处理任务等基本上是由高速交警大队一家承担,而其他部门则承担较少,导致高速交警大队巡逻任务重、责任风险大、防护等待时间长。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社会化工程,单靠某一部门,很难彻底解决,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各相关单位合力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活动。各单位要细化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对辖区交通安全隐患建立长效排查治理机制,持续排查整改标志标线不全、护网损毁、隔离设施不全和坡道、弯道、桥梁、隧道、施工路段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使各类交通安全设施趋于完善。打破高速交警大队一家巡逻制,制定动态巡逻排班表,明确各部门巡逻时间与里程,形成 "共巡共管"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高速路面交通安全隐患;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及时上报高速公路诸如道路设计、改扩建工程等方面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由政府出面请专家组会审议定。

2、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在高速安全管理中的作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性管理工作,随着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力、指挥能力及掌握、分析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及时掌握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决策和指令,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德国媒体近日报道说,德国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采用智能速度指导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调整最高限速,使得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0%。这一系统通过摄像头观察路况和车流量,然后分析计算出最合理的最高时速并及时通过电子显示牌告知司机,从而降低事故率。因此科技力量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与管理中作用明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制定计划,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强警、科技管交通",应建立具备交通监控、通讯、信息收集以及指挥调度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指挥平台,并配备相应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接处警系统、有线无线通讯系统以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向驾驶员提供实时动态信息现有的高速公路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动态信息标牌,以利驾驶员驾车过程中随时了解道路前方的交通状况对道路上的修路施工处、突发交通事故区域或散落物发生等道路临时被挤占情况,通过设立临时性的醒目标志及时向运营车辆提供紧急信息,以使驾驶员提前预知,便于采取相应措施。

【结束语】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给其道路安全管理赋予了更新的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了《道路交通安全""规划》。规划提出到xx年要力争实现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不超过2.2,下降1.0以上,因此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改变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不仅需要广大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者们的努力,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我们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统地研究安全管理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着眼于安全长效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加强执法力度,多管齐下,才能够不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六

公路路政管理普遍面临线长、面广、人员装备不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管好公路,必须充分发挥道班工人的作用。道班工人敢抓敢管,路政管理则可以节省成本,及时纠正制止违章,事半功倍;道班工人参与路政管理积极性差,则路政人员往往疲于奔命,事倍功半。笔者结合基层路政管理工作实践,试就相关问题作粗浅探讨。

道班工人长期在养护生产一线作业,对路的感情最深,路产路权受侵害,道班工人心最疼。而且,他们对所养护路段情况最熟悉,发生在他们所辖管路段的侵害路产路权案件,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就知道,对制止违章、保护现场能发挥很大作用。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的道班工人对侵害路产路权案件制止不力,报告不及时或不报告,呈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状态,严重影响了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1、职责不明。有的道班工人认为路政管理有专职队伍,有专门装备,道班工人的职责就是公路养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致使一些非常轻微的堆积都要路政人员出动清理,使路政人员疲于奔命。

2、制度不落实。公路分局对道班考核,本来有路政管理一项,但有的分局监理组、检查组在实际考核中,往往偏重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忽视了对班站辖管段路政管理的考核,有的检查组或者分局监理组由分管领导、劳工、工程和有关人员组成,没有路政人员参与,这样就使班站路政管理检查考核流于形式。

3、激励机制缺乏。公路养护人员生产任务完成好,奖金、工资及时兑现,而在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公路养护人员对各种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和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给予制止,无疑难度大,又得罪人,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常常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致使道班职工积极性不高。

4、素质不适应。公路路政管理有一定的专业性,许多道班工人对路政管理法律规不甚清楚,致使在维护路产路权、制止违章中理不直气不壮。

5、路政人员某些做法挫伤道班工人的积极性。最常见的是道班人员举报,路政人员不出动,道班工人为了纠正制止违章,与当事人争执,甚至被打,得不到路政人员的全力援助,致使道班工人积极性大为挫伤。

1、明确职责。组织道班工人学习20xx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路政管理规定》尤其是第48条:“公路养护人员发现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协助路政管理人员实施日常路政管理”,及时组织一线职工学习公路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明确道班工人与路政人员对公路路实施齐抓共管的职责。

2、落实制度。路政人员参与道班一线检查、考核、验收,对班站一线职工在制止违章不及时,报告不及时或不报告的给予相应扣分,完成好的给予加分,与工资、奖金挂钩。

3、建立奖励机制。对敢抓敢管,在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给予奖励,奖金列路产损坏赔偿费开支。福建省寿宁县公路路政管理所每年都对公路道班路政管理进行评比,分设一、二、三等奖,给予职工500-300元奖励,效果很好。

4、提高素质。对一线职工,结合班站长、记录员各种业务培训和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开设路政管理这一课程,使一线职工更好地掌握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在维护路产路权,纠正制止违章中做到法律在手,理直气壮。

5、全力支持道班职工开展工作。对道班工人的举报,必须一一落实,进一步落实完善备勤制度,不管节假日和双休日还是晚上,该出动就要出动,对推诿、扯皮造成路产损失的,要追究路政人员相应责任。在这方面,寿宁县公路路政管理所今年以来,接到道班职工举报后,多次放弃节假休息日,及时查处损害公路路产权案件,做到了“召之即来,随叫随到”,在处理纠正违章中充分听取道班职工意见,对不听道班工人制止,恐吓甚至殴打道班工人的从重处罚,获得道班职工的高度评价,调动了职工参与路政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七

20xx年3月份以来,我多次到乡镇、村、组就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对下一步全县农村公路如何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一)道路基本情况

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6210.466公里,其中,国道(g214线)36公里,省道294.04公里(s222线114.2公里、s219线164.481公里、s216线15.359公里),县道494.541公里,乡道1687.12公里,村道3698.765公里(已纳入统计里程430.707公里)。建成二级公路4.5公里(县城通化桥至凉水井),三级公路86公里(景东至安定50公里,原国道214线36公里),四级公路1498公里,建成沥青路面399.881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42.12公里。以上可以看出,我县的农村公路路面等级还非常低,交通条件急需快速改善。

(二)通达工程实施情况

~,上级累计下达我县通达工程建设计划129个村1206.927公里,20下半年我县提前实施9个村269.1公里。至目前,全县实际建设完成通达工程138个村1498.027公里,累计完成通达工程建设投资近2.7亿元,实现了100%行政村公路通达化的目标。

(三)通畅工程实施情况

建制村通畅工程是在原来已实施过通达工程的路面上实施硬化工程,根据上级相关规定,通畅工程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结构型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路基宽度分别采用4.5米和6.5米两种,路基宽度4.5米的,路面宽度应为3.5米;路基宽度6.5米的,路面宽度应不少于5.5米。路面两侧设置宽度为0.5米的路肩;路基宽度4.5米的路段,须在不大于300米间距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少于6.5米。

我县通畅工程项目从开始实施,完成了文井镇新会村19.8公里、安定乡外仓村10.5公里、花山乡文俄村5.6公里、太忠乡徐家坝22.6公里、大朝山东镇新村公路9.1公里通畅工程建设;计划实施花山文岔、芦山、淇海、大街文山、文龙瓦伟、文井路东共6条通村道路59.9公里硬化工程;计划实施花山文明、文召、大街平地、文龙会良河、文井文新、新龙、挖固、锦屏利月、董报、龙街东山、安定河底、景福虎山、林街丁怕13个村156.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20xx年计划实施花山秀龙路、撇罗、文岗、卜勺、大街勺摩、文龙瓦罐窑、文井文光路、南新线、锦屏山冲、温卜、龙街邦庆、南岸共12条200.846公里通村道路硬化工程。至目前,20实施通畅工程已投入使用,20、20建设计划基本完工,20xx年建设计划推进较为滞后。,上级下达我县通畅工程建设计划380公里,目前已全部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正开展道路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作,即将启动建设。

(四)农村公路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较快,所有建制村均实现了通达,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受项目、资金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县、乡道路宽多在6.5米以内,乡、村道路宽多在4.5米以内,很多农村道路弯多、路窄、坡陡,大部分乡村道路没有路肩,会车困难,通行能力不高。乡村道路无等级评定、无标志标牌、无危险路段的警示等,安全隐患较多。

二、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工程推进难

尽管在公路建设资金问题上,我县采取了施工企业垫资、群众投工投劳等多渠道筹集解决,但由于开工项目多、建设成本高、资金需求大,自筹资金严重不足,工程推进困难。通村公路建设上,除中央、省、市一些政策性补助和县财政配套资金外,仍有较大缺口。如通畅工程项目建设中,路面宽3.5米的水泥硬化工程,需要投资约50万元/公里,而上级的项目资金为35万元/公里,缺口近15万元/公里;路面宽4.5米的水泥硬化工程,需要投资约75万元/公里,上级项目资金50万元/公里,缺口近25万元/公里。年,上级下达我县通畅工程计划156.1公里,按每公里缺口15万元计算,共缺口资金2341.5万元;20xx年上级下达我县通畅工程项目计划380公里,按每公里缺口25万元计算,缺口资金达9500万元。县乡财政困难,筹集所需缺口资金非常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

(二)公路基础差,实施硬化项目难度大

虽然,我县所有行政村已实现了通达工程全覆盖,但在实施通达工程时,对道路标准要求不高,很多道路都依山就势,有的路段仅能保证车辆单向通行。同时,由于农村公路管养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到位,部分路段塌方、水毁严重,导致很多路面受蚕食。为此,在实施通畅项目时,必须对原路面进行大量扩建、修建,增加了工程投入,使本来就紧缺的项目资金更加无法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很大。加之我县原来仅太忠镇有石场,通畅项目建设所需石料均从太忠购买,西边5乡镇距太忠石场至少上百公里,运费太高,导致通畅项目投资成本增加,在安排通畅项目时,各乡镇虽然都想实施,但考虑到投资缺口太大又不敢要,制约了全县通畅项目整体推进。

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措施建议

推进景东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钱从哪里来”、“事情怎么做”、“人要如何干”。

(一)钱从哪里来

公路建设最大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我县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项目库里程约1450公里,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约7亿元,需县乡政府配套的资金约3亿元。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资金很难及时足额筹集到位,除项目勘察设计费、施工监理费、质量检测费、审计费等项目管理费由县统一负责外,缺口资金得由乡镇自筹。为此,各乡镇必须多措并举,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一是整合项目。去年起,只要在数据库里的建制村公路实施通畅工程,上级都给予项目资金补助50万元/公里。除此之外,各乡镇要积极通过整合“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各种项目资金,推进通畅工程建设,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西边乡镇还要积极对接好扶贫整乡推进的政策机遇,统筹推进通畅工程项目建设。

二是整合资源。每个乡镇都必须至少建设一个石料场,解决通畅工程建设所需砂石料问题,降低建设成本。特别是西边乡镇,若不解决砂石料场问题,建设通畅工程将非常困难,到外地运输成本太高,有时还买不到。为此,建设石料场是有效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头等要事。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八

近年来,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回报农民兄弟,服务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行动,“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从领导到群众抓村村通公路的劲头不断提高,使全市农村公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通达深度逐步提高。

一、全市城乡公路现状

截止2004年底,全市拥有公路394条,通车里程1159.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5.13公里,其中列养公路250.713公里;省道3条,75.57公里;县道139.61公里;乡道乡道327.01公里。全市411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现有通车里程722.6公里,其中101个村(含沿省、县道路边的村)已建油路(水泥路)路面里程64.94公里,未建油路(水泥路)路面的村310个,里程657.66公里。目前,应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两横、三纵,一外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内早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一条路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人民,一条路激活一片人心。依路建市场、沿路开园区、借路跑运输在城乡公路上,当地农民因路制宜辟财源,2004年全市现实国内生产总值89.5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9元。

二、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经验

1、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爱民工程”实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处、镇、场和开发区也相应成立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市交通积极配合做到了指导勘测设计到位,工程质量监督到位,验收合格后申报补助资金到位。截止2004年底我市通乡公路已完成了上级下达三年通乡油路计划的80%,通村公路已完成120公里。

2、多法筹资,政策配套,把村村通公路作为“亲民工程”落实。2003年,在通乡公路建设中,、市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基层,干部支持农民”的方式,号召全市干部职工为通乡公路建设捐物捐款,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17000多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630多万元,为市通乡公路全面启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继续发挥这一光荣传统,积极向在外的知名人士、私营业主发出“月是故乡明”捐款修建通村公路的倡议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部门通过支援农村小康建设纷纷向驻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矛盾。于此同时,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积极出台了优惠政策,做好了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大力推行“双五个一”的工作方法,即实行一条通乡油路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交通局班子成员、一个工作专班、一名专业监理人员,一条通村公路一名乡镇主要领导、一名交通局技术顾问、一个筹资和建设专班、一块质量公示牌的工作方法,做到建一条通村公路,在人民群众中树一座丰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设、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建设合同,确保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城市从公路部门抽调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派驻各施工合同段,对工程所用的材料,各工艺流程现场监督检查,并挤出资金购置了回弹弯沉仪、铅孔取样机等检测设备,及时纠正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经常到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质量隐患,限期整改,不留后患。四是采取投标的方式和应城市广宇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作为通乡公路建设的社会监理,监理公司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五是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为使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中保证质量的义务,应城市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并提出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三个到位”(路槽处治的深度、土质、辗压),“确保五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实度)及“严把六关(备料、配比、拌和、摊铺、辗压、养生)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施工单位都建立了质量自检机构,在监理公司的督办下,每个施工合同段工程完工后都按规定出具了自检资料(material)。六是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为保证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应城市对国债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单独建帐,专人管理,单独核算,同时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

4、建管结合,大胆尝试,把村村通公路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应城市以此为原则实行市、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市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户养护的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全市目前退休、退养的公路部门养护人员20余人,在行业改革中被清算的曾经长期在公路养护岗位工作的协议工40余名。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继续到农村发挥技术优势,再找岗位,解决农村养护技术力量问题。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速度上不来,差距大。在2015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15年,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我市,是全省经济强市、文明城市,我们的规划应高于这个平均水平。然而,我市目前只有24.6%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务艰巨,按上述标准衡量,我们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

二是配套资金上不来,启动难。据测算,市通村公路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12万元,除上级交通部门每公里补助5万元外,其余均需自筹,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启动十分困难。

四、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建议

此文档接下来的内容需要付费浏览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深入村(居)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几年xx镇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掌握了基本情况,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有关建议,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近年来,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xx镇紧紧抓住市、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明确发展目标,及时制定规划,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一)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近三年来,xx镇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3276万元。目前,全镇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277.8公里,全镇16个村(居)全部通了公路,其中9个村(居)通了水泥路,2个村(居)通了炒沙路;全镇132个村民小组中120个组通了公路,其中48组通了水泥路,15个组通了炒沙路。

(二)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镇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已达41公里,炒沙路面达16公里,正在硬化公路12公里,行政村通畅率为75%,通达率达100%。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便捷通畅的农村公路网络,极大地缩短了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便利了人民的外出。交通的便利不仅加快了农村产业发展步伐,而且也促进了xx镇城乡统筹发展。

(三)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日趋完善。目前,xx镇集镇建设客运 1

站点1个,可同时容纳客车15辆,日运输旅客1000余人。开通了原肖塘片区、红岩片区农村客运站点,对农村客运车辆进行有序管理。

(四)农村群众致富步伐加快。连续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给农村群众致富插上了翅膀,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张坝、望高公路的硬化,对便利畅通,对农民发展产业和弈博农业、恒丰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快了农民致富和企业发展的步伐。xx集镇至红岩公路的改建,借托当地依山傍水的自然风景,吸引投资资金500万元到红岩村办“农家乐”。目前,xx镇随着农村公路建设,不但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调整,而且催生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公路产业带,并正逐步朝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给xx农村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二、xx镇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xx镇农村公路快速修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公路建设任务仍然艰巨。虽然近几年xx镇大部分村(居)建设取得了大成就,但是由于xx镇域面积大,自然条件特殊,仍有红石、柏香、观间、大杉等4个偏远山区村未实现公路通畅目标,且80%的组未实现通达目标,涉及人口9000余人。另外,集镇周边平原地区村(居)仍有50%的村民小组未实现通畅目标,20%的村民小组未实现通达目标。总体来看,xx镇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

(二)工程建设资金难以到位。根据县通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和政策(公路硬化标准25万元/公里左右,实行先建后补政策),公路建设项目需单位先垫资修建,而工程建设和验收时间较长,致使上级建设资金难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质量。

(三)农村公路建需矛盾突出。近几年,在市、县宏观政策指导下,农村民改革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农民都想在农村“一展拳脚”发展致富,而当地的交通现状成了农民发展致富的最大“拦路虎”,农民呼声最高的就是路的问题。同时,政府引进的大产业,很大程度上也因路的问题阻碍了发展。2015年xx镇引进重庆雅竹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xx镇红石村租地1000亩发展高端猕猴桃产业,但路问题问题成了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该公司负责人曾多次到镇政府和县上反映争取解决路的问题,并将此问题写入2012年政协提案。

(四)少数工程建设质量偏低。由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公路建设监督人员和技术力量有限,对质量监管尤其是现场质量监管难以到位,加上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聘用的当地农民工,他们缺少施工经验,操作中很难把握到位。而村干部和村民义务监督员既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又未接受过专门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监管却难以监管到位,导致个别项目存在质量偏差。

人员,通村公路除部分路段设臵水泥墩限制重车通行外,大都处于失管失养状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不到位问题急需解决。

三、进一步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多方筹措,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探索“上级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个人集资”的筹资方式,一要紧紧抓住全市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确保各级资金足额到位;二要有效地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公路等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三要继续发扬群众自主筹款、积极投工投劳的好做法,发挥农民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要切实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所有建设资金均单独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村级公路每个项目的投资额、资金来源、支出渠道、项目负责人都要一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强化监管,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一是要加强监管制度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落实到位,防止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走过场;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镇政府及交通部门层层把关,分级负责。三是争取交通部门支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指导,尤其对施工环境较差、难度较大的项目更要加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四是要加强对村(居)干部及村民义务监督员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担负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

(三)立足当前,扎实做好工程建设和规划工作。要紧紧抓住

今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年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并在资金、政策上加大支持和保障的机遇,积极筹备项目、争取资金,进一步推进全镇农村公路建设。对计划建设公路工程,要做到早调查、早规划、早准备相关资料,有条件的村组还可以提前做好路基铺设工作,以迎接新一轮建设高-潮的到来。

(四)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一要认识到位,加强对管养单位和沿线群众爱路、护路的引导和教育,牢固树立“三分筑路,七分养护”的思想,提高养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二要制度到位,尽快出台xx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三要责任到位,通过协议、承包、委托养护等办法将养护责任明确到村、到组、到人;四要措施到位,坚持把“培路肩、通沟涵、清路障、立标牌、治超载”作为养护工作的重点,采取全面养护、经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养护水平和效果;五要资金到位,县、镇两级财政要把管理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县级财政拨一点,镇村财政补一点、村民自主筹一点的模式,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为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按照省交通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组成调研组,采取上下联动、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温州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5-2015年)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现将这次调研形成的综合情况和建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近年来,特别是本届政府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公路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截止2015年末,我市现有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县道3119.5公里、乡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所有通乡(镇)公路均已等级化和硬化,5550个行政村中有4851个已通等级公路、4366个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全市农村公路总量较大,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必要联网,客运站场建设又严重滞后,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较差。到201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091.8公里(一级42.7公里,二级298.7公里,三级620.5公里,四级5129.9公里),准四级公路3210.1公里,等外公路1954.3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只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2.69%,而准四级、等外公路却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5.9%。全市还有699个行政村未通上等级公路,有1184个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

3、农村公路病危桥梁多,全市四类及病危桥梁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安全设施、标志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安全隐患。

4、农村公路抗灾能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灾害频发,新路破损现象严重。

5、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通村公路基本处于失管状态。

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通达率均处于全省后列(全省农村公路现状对照表附后)。

二、实施康庄工程建设的主要成绩及基本经验

2015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至2015年4月底止,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共完成63个乡镇的通乡公路改造724.5公里,全市所有的262个乡镇都通上等级路和硬化路;完成通村公路改造8262公里,其中路基改造4520公里、路面硬化3742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1850个,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8.7%,提高了30.6个百分点,新增公路硬化的行政村1445个,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74.5%,提高了23.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多时间实现了本届政府通村公路的建设任务和目标(2015年-2015年建设目标任务:路基路面改造7700公路,等级公路通村率85%,通村公路硬化率72%)。

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促进了统筹发展。过去,出行走山路、走泥路,运输靠肩挑,

农村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老百姓走上了“康庄大道”,坐上了“方便车”,有效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2、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农村交通方便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交流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进外来投资,开发、做强、做大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经商、打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极大地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3、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强了干群党群关系。乡村康庄工程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载体,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农村、对广大老百姓的关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在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探索,总结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部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参与下,我镇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管理经验,但是管理水平较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还有待加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如何科学地建设农村公路,是现在和将来都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科学地发展农村公路交通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农村公路建设必须用科学的设计、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到农村公路项目的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工程施工现场,通过听汇报、查看资料、看施工现场和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分析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作作了认真的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一)工程建设情况

万元,里阿公路10.6公里,投资87.2829万元;五条农村道路硬化:普架山、大龙树路塌方修整:全长1公里,投资8万;县大红塘公路:全长3.03公里,投资84万;小新哨路:全长1公里,投资17.78万;大平地路:全长1.46公里,投资33.33万元;杨柳冲路:全长2.46公里,投资71.68万元。2015年完成四条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共7.5公里,总投资127.737万元;其中:红石岩公路:全长3.5公里,投资21.607万;者左路:全长1.5公里,投资43万;下司宗渡路:全长1公里,投资30万元;朗才路:全长1.5公里,投资33.13万元。2015年完成四条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共5公里,总投资99.3万元;其中:宿丫路:修建里程2公里,投资42万,;上司宗渡路:修建里程1公里,投资24.44万; 大路体路:修建里程1公里,投资24.12万;小红塘路:修建里程1公里,投资8.74万。2011年已经立项七条农村道路和一条通畅工程,总长16.3公里,预计总投资330万元。

(二)质量控制情况

设计均由县交通局审批;工程施工阶段,积极配合县交通局做好工程材料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基本做到了以检测数据为依据,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打下了基础,施工中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基本做到了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程验收阶段,我镇对已完工的工程先进行自检,自检资料报县交通局后,县交通局组织工程验收质量检测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通过验收,检测不合格的不验收,通过对农村道路工程的验收检测,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以上,具备验收条件的工程全部通过了验收。

(三)农村道路交通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路面结构情况

3.5米至5.7米不等的指标。基本做到了公路等级标准、路面的结构形式与投资来源相适应,避免了要求高标准、高指标、工程投资过大而造成过多历史欠账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资金不足、资金到位迟缓

农村道路硬化县政府每公里补助15万元,通达工程建设国家每公里补助10万元,通畅工程建设国家每公里补助40万元,省州无配套资金,由于财政困难无力配套,工程设计的指标难以提高,通达工程中一些路段设计时采用了受限路段的指标,但是由于资金少,实施起来困难依然较大。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中原有路基较差的路段,由于处理路基费用较多,路面工程采用低限指标仍然有资金欠缺的问题。另外,资金到位较晚,往往都是要求检查验收合格以后才下拨县级补助资金,造成资金必须先由镇政府和村委会现行筹集后才进行招标建设,给工程进度带来较大影响,按预计的工期难以全面完成。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较少致使养护难以开展

自2015年以来,县政府对各乡镇的已经立项修建的农村公路按每公里每年补助500元的标准作为养护经费;因近年来,物价飞涨,导致材料费、人工费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按每年每公里500元的养护标准难以维持农村公路养护。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农民群众修更多的路、更好的路,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把农村公路建设得更好。

(一)多方筹措,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个人集资”的筹资方式,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确保各级资金足额到位;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一事一议等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扬群众主动捐款、积极投工投劳的好做法,发挥农民在公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所有建设资金均单独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每个项目的投资额、资金来源、支出渠道、项目负责人都要一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强对村干部及村民义务监督员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担负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

(三)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一要认识到位,加强对群众爱路、护路的引导和教育,牢固树立“三分筑路,七分养护”的思想,提高养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二要制度到位,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三要责任到位,通过协议、承包、委托养护等办法将养护责任明确到村、到组、到人;四要资金到位,县、乡(镇)两级财政要把管理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县级财政拨一点,乡村财政补一点、村民自主筹一点的模式,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为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涉及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过去的公路建设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给我镇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全镇上下同心协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协调”的发展原则,必将推动我镇农村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修筑更多、更好的农村公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哨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0日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九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工作仍需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按照市委政策研究室关于协助搞好全市农村道路建设调查的函的部署和要求,现将我县农村道路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现有各级公路90条1009.66公里,其中通乡路6条168.8公里,通村路65条407.9公里,专用公路两条26.2公里。全县共7个乡镇,98个行政村,十五期末,国家实施通县乡工程以来,我县加大了农村公路改建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克通公路建设,去年又成功地启动了商品粮基地克昌公路建设项目以及通村工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县通乡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55.1公里,硬化率92,硬化乡镇6个,硬化率85.7,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27公里,硬化率6.6,硬化村8个,硬化率8.2。

为抢抓“”我省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期间我县计划建设通乡白色路1条13.7公里。建设通村白色路52条509.9公里,其中20xx年建设13条线162.9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xx年计划建设22条200公里,实现30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20xx年计划建设17条线147公里,实现29个行政村通白色路面。到20xx年末,基本上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末期,实现通村公路全部硬化,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幅射,以村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白色农村公路网络。

“”期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总额为1774.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贴资金为3809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3331.5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公路建设的瓶颈。面对缺口资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一是县财政投一点。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扩充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积极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的xx人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路。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积极利用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五是抓准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确保足额投入。

总投资3170万元的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克昌公路建设于20xx年8月31日开工,为保证工程进度,该项目分五个工程标段同时施工,所以去年10月份工程所需10.5立方米,路基土方任务已全面完工。为保证今年该工程于5月中旬进行水泥混凝土铺筑,春节期间我们利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了集中备料,现工程所需的碎石、中粗砂和砂砾已全部进场,该工程所需2.3万吨水泥已与我县北疆水泥有限公路签订了购销合同,现已陆续进场。进入4月份以来,各施工标段对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整修处理,经过近一个月的整修,路基翻浆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待时机成熟做水泥稳定砂砾,为水泥混凝土铺筑工程做充分准备。

20xx年我县通村公路计划162.9公里,总投资4020万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乡镇的有力配合下,在市通村办的指导下,我县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局良好。目前,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组织机构及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事一议”各村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基本落实,各施工单位已进驻各标段,备料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按照市政府和市通村办的部署和要求,xx县政府和交通部门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摆上首位。纳入日程、强化领导、全力推进。一是为切实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董颖秋、副县长吴昊、县助、财政局长邹德玉、交通局长范德强为正副指挥的通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举全县之力,出台优惠政策,为通村公路建设创造条件。三是指挥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四月中下旬总指挥,县长董颖秋、副指挥、副县长吴昊、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深入各乡、村和路段实地踏察,并与各乡村研究通村工作,指导各村“一事一议”,同时副指挥交通局长范德强带队分别深入各村自4月22起各施工单位开始陆续进入各标段,开始紧张的备料工作。目前,通村工程整体工作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5月中旬,我县通村公路将破土动工。

1、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前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上级计划下达晚,所以致使工程建设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二是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在资金筹措上难度很大。三是工程技术力量馈乏。

2、农村公路建设下步打算

为保证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下步工作中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抢前抓早,全力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计划,31.7公里商品粮基地项目、162.9公里通村工程今年9月底必须全面完工,现在已经进入5月份,各项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前抓早、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我县通乡、通村工程如期完工。

第二,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由于我县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好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来抓。从严要求,从严把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查处质量问题,要力争将每一条农村公路建设成“长寿工程”、“精品工程”。

第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可行保证,为此,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一定要代表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搞好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各行政村都要成立由乡、村长负总责的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积极性。有效的奖惩制度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动力,为此,今年,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县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启动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总指挥县长董颖秋的带领下,深入各乡村现场办公,动员沿线百姓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献策。通过“一事一议”受益村屯百姓主动投工、投劳,负责土方、基础砂、路肩等基础工程,同时各村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纷纷为施工单位安置驻地,解决水电,提供服务,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保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建养并重,管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根据省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充实监督工作内容”的要求,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牵头,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锦敏任组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敬任副组长、全国人大代表许海为成员的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公路调研组于7—8月对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先决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以来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今年已进入“”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科学部署,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先到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等省直部门进行了调研座谈,了解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情况;又深入到甘南、定西、庆阳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听取了三个州(市)政府及临潭县、安定区、西峰区三个县(区)政府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夏河县、陇西县、宁县等六县(区)十多个乡镇和二十多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情况。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委托陇南市、张掖市、临夏市、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省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9年底,全省建成农村公路90817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6%,其中,县道15626公里、乡道11971公里、村道63220公里,全省100%的乡镇通了公路,79?5%的乡镇通了沥青(水泥)路,92.5%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解决了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改变了农村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以来,为确保部省共建意见确定的任务按期完成,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运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抓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国省干线路网改造)、“五路优先”(民族团结路、扶贫开发路、旅游资源路、工矿企业路、农业发展路)的工作思路,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并在后期的修订过程中,将垦区、移民区和林业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也纳入整体规划当中,使农村公路建设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省发改委会同省交通厅组织编制了“”通乡油路和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市州、县区两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本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省交通厅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督查办法》,成立了农村公路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各公路总段技术骨干,向14个市(州)派驻了巡回督查组,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进度、质量的督查工作,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项目进度与质量,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效益,保障了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的协调发展。

我省地方财力薄弱,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靠国家支持。因此,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19—2019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资金51.82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25.8亿元,建制村通达工程26.0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1382公里,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8210公里、建制村通达工程33172公里。2019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部预安排我省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补助资金19.8亿元,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9.9亿元,计划解决10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达工程9.9亿元,计划解决597个建制村通公路。国家发改委下达灾后重建资金18.4亿元,安排灾后重建公路项目2533项13411.4公里,计划分两年完成。截止今年8月底,全省建成农村公路1322项8665公里,完成投资18.1亿元,占总投资的40%。

为了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压力,我省在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挤出一定数量的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群众集资、社会捐助和发动农民投工投劳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019年,省交通运输厅贷款2亿元,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因材料和人工费上涨缺口的补助。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把“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思想和农村公路建设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目标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规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采取短训班、技术讲座、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指导培训,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原材料入口等重点环节的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专业监理队伍、新闻媒体和群众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狠抓督查落实和日常检测,初步形成了“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国务院“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落实和监管以交通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精神,2019年,省交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经省政府批转实施。为保证《实施意见》顺利执行,省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甘肃实际,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确定了“先试点、再完善、后推广”的三步走改革方案。为弥补省级财政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配套不足的问题,省交通主管部门多方筹措2.98亿元,分年度对农村公路养护维修工程按有关规定给予了一定投入。经过两年的试点推广,《实施意见》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截止目前,全省有13个市州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有63个县市区出台了《实施细则》,有1146个乡镇相继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站),大部分行政村设立了养护小组。从落实情况看,绝大部分市州和县区基本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将市级财政每年新增收入的1—2%、县级财政收入的2—3%列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和养护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在逐步纳入本级财政供给,为机构、人员、资金的“三落实”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省地方财力薄弱,长期以来基本没有大的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但路网密度仍比较低,与广大农民群众方便出行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断头路比较普遍,联网路尚未形成,大部分自然村通达深度不够;路面技术等级低,除少量三级路外,大部分是四级路及等外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老少边贫地区农村公路缺桥少涵、晴通雨阻的现象比较严重。按照部省协议的要求,到“”末,我省还有15.5%乡镇需要建设通畅工程,7.5%的建制村需要建设通达工程,尚需共建农村公路2.78万公里。“”规划的建设任务完成后,若按全省100%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油路的建设目标测算,我省还需要建设通乡油路约1000公里和通村油路5.8万公里。

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支持。但由于我省地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据实地测算,我省通乡油路每公里造价约为:河西地区45—50万元,陇东南地区55—65万元,陇南及甘南地区60—75万元;通村公路每公里造价约为:水泥路30—40万元,油路20—30万元。而目前国家对我省农村公路的补助标准为:通乡油路每公里40万元,通村砂路每公里10万元:对通村沥青路(水泥路)的补助标准为:老少边穷地区每公里20万元,其他地区每公里10万元。由于国家补助标准相对偏低,省级财政没有相应补贴,市县财政配套困难,建设资金与公路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受资金制约,农村公路设计、建设只能以国家补助资金为限,农村公路很多必要的防护项目、涵洞构造物、安全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2019年以来原材料、人工费用价格上涨过快,项目实施难度陡然加大。由于难以引进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单位,工程流标现象越来越多。

我省实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以来,大多数市州、县区都非常重视,出台了具体的改革意见和实施细则。但是,仍有部分县区政府重视不够,未能按规定出台实施细则,养护配套资金也没有落到实处。大部分县区财政困难,新增财政收入的1—2%资金数额很有限,筹集日常养护资金难度较大。特别是国扶贫困县,大部分无力提取养护经费,即使按每年财政收入的2—3%的要求列入了计划,但对农村公路里程较多的县而言,所提费用也无法满足日常养护管理需要。由于养护资金不足,加之部分县区观念保守,等靠要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存在以建代养、有路不养和建好失养等问题,更缺乏探索创新的具体行动。

从2019年开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省级财政通过市级财政拨付到县级财政部门,再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工程进度拨到项目建设单位,部分财政直管县资金由省级财政直接拨到县级财政。在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迟的问题。据了解,许多地方2019年的工程早已完工,但建设资金至今没有到位。有些项目的资金虽然下达,但错过了施工季节,影响了年度建设任务的完成。2019年已经时间过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5月和8月分批下达,但资金至今没有正式下达。定西市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较大,截止7月份,除扩大内需项目的资金到位外,其他项目的建设资金均没有到位。灾后重建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2600万元,而建设资金分文未到。部分项目因资金问题进度放缓,个别项目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迟,且存在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目前,我省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人员约4457人,具有技术职称者689人,占总人数的24?4%;其中,高级职称17人,仅占0?38%;中级职称193人,仅占4?33%;初级职称479人,占10?75%。现有技术人员大多是从事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多年的职工,文化和专业水平都不高。自2019年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以每年1万公里的速度快速增加,技术、管理人员紧缺与建设项目相对较多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也影响了路政管理和公路养护。我省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多为四级及其以下标准,由于路政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且管理力量薄弱,农村道路损耗较大,新修的路没几年就被压坏了。目前,高等级收费公路采用计重收费,许多大吨位车辆为节省过路费经常绕道农村公路行驶。省内在建的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施工现场较多,许多重型车辆对农村道路的损坏也比较大。

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农村公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管养责任,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对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协调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农村公路投入力度的历史机遇,将农村公路建设放在与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当前,要坚持规划先行,抓紧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超前谋划,突出重点。要在综合评估《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组织强有力的规划编制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使规划得到中央部委的认可,确保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要积极向上反映情况,争取国家对我省“”建设规划的规模和总量确定后,由省上统筹协调,根据各地实际将资金安排到具体项目上。要按照国家关于“”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做好乡镇和建制村通畅工程、农村公路的升等改造工程及断头路和联网路建设工程的编制工作。

要抢抓西部大开发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机遇,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争取加大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补助力度。抢抓当前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做好建设项目与国家政策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努力扩大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抢抓我省灾后重建的机遇,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通达深度,努力改善贫困灾区生产生活条件。抢抓国家扶持藏区发展、帮助甘肃制定扶持发展政策的机遇,争取把民族团结路、扶贫开发路、旅游资源路、工矿企业路、产业基地路、联网路列入国家政策扶持的范围,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对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不能估计过高,在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项目计划时,不应把建设标准较低的农村砂石路统计在已建成的公路里程中,以争取更多的国家建设计划。

在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要创新思路,开阔视野,进一步拓宽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渠道。一是建议从明年开始,省财政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逐年增加投入。二是今后财政部如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建议我省从中拿出一块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省级补助资金。三是可以尝试将农村公路建设与高速公路建设贷款捆绑在一起实行统贷统还,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各县区要争取将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交通建勤费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五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出资捐助,发动组织农民自愿投工投劳。

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省政府对市州政府,市州政府对县区政府、县区政府对乡镇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责任。建立“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落实和监管以交通部门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和形式。多渠道争取中央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补助,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区的资金补助。建议省财政每年的收入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提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地方分成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比重,同时,要督促没有落实养护责任主体的县区政府,尽快建立健全乡村道路养护机构,完善县区、乡镇、村三级养护体系。要按照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可以探索将养护工程管理人员组建若干专业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养护权;或实行公路养护合同制,根据养护合同和养护质量支付养护费用,保证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

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拨付机制,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要建立沟通会商工作机制,做好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和进度计划之间的衔接,争取提前下达项目计划,及时下达资金计划,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克服专项资金拨付滞缓倾向,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现象。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对擅自挪用资金和调整项目计划的要按照省部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肃查处。

根据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加大省内财政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等各项资金整合力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将专项资金使用要求与县区的建设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的的施工质量,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的招投标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公路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要严格按照《甘肃省招投标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招投标,可由市级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本辖区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

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全省分管交通的县区长和交通局局长以及路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分管领导的政策水平和专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各县区在通乡油路开工前,可聘请专家对从事农村公路管理、施工、监理的人员和群众代表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熟悉政策法规,了解建设内容,掌握专业技能,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鉴于目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工作亟需加强,建议省政府研究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待条件成熟后,提交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要加强路政管理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好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建设进度,尽量减少重型施工机械对农村公路的影响。对尚未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或道路维修工程,可推迟至重点项目完工后再实施。

农村公路调研报告篇十

乡村公路建管“四层法”

――xx乡、zz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

敬仔

乡村公路是乡镇人民对外联系、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的纽带。近几年,我县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全县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对于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妥善解决,长期需要上级投入。没有投入,公路质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乡村公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xx乡、zz乡结合产业发展,探索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机制,改变了过去乡村公路建设难、管理难、养护难的状况。

一、两乡交通概况

xx乡地处渝鄂边境,原有12个行政村,1968户,6996人,地域面积75平方千米。境内公路,1981年建成,当时作为省道,路况较好,国家每年拨付专款,统一组织道路的养护。1990年后国家不再统一组织维护,乡政府缺少资金,公路养护便无法落实。经年累月,致使该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过往运煤、运货车辆都带着锄头、被子、方便面,司机开一段车,又下来用锄头填几个坑,陷车、断轴、破胎或堵车就卷着被子在车里睡觉,37公里路车辆正常行驶就需11个小时,如遇堵车,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zz乡位于县城东部渝鄂交界处,原有7个行政村,1870户,6700人,地域面积48平方千米,素有“煤炭之乡”之称,以前只有唯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全乡的煤炭都是通过这条路颠簸45公里,运至县城码头,再借助长江水道辗转到其它地方。为降低运输成本,1979年,乡里决定打通zz至长江边一渡口的出境干道,乡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后,由于技术方面原因而搁浅。1985年,乡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了8公里后不了了知。1990年,乡里又一次牵头修路,将原来的测设方案完全否定,重新进行了勘测,修至11公里左右,因为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再次搁浅。199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zz乡第四次实施长红公路的修建,历经两年,终于实现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况极差、无人管护,“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便是对它的真实写照。并且乡政府还欠下160多万元的债,摊下一大堆遗留问题。

二、“四层法”化解公路建管难题

xx乡和zz乡境内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资源, 近几年,两乡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去年,xx乡原煤产量达到12万吨、烤烟4500担,zz乡原煤产量达到25万吨。随着两乡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就瘫痪的公路,已成为制约两乡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乡党委、政府一般人在对辖区已形成规模的煤炭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论证后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两乡道路最大的收益户是煤炭企业,解决道路管养问题,可以探索企业参与的路子,改善企业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现状。于是,两乡提出了由政府统筹,煤炭企业出资的办法,着手开始乡村公路建管各项工作。并从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进行长效管护四个层面探索出乡村公路建、管、养的长效机制。

第一层:统一思想认识。让企业自愿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这一困难,两乡分别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乡镇干部全部参加的思想工作小组。从煤炭产业发展、煤炭企业发展的角度,从为群众办好事的角度,进行宣传发动,与企业负责人交心谈心,耐心的同企业老板计算道路整修后运输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企业效益的增加值,对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与实际产生的效益比,让企业认识到整修公路是企业发展的需要。xx乡采取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一人一矿,分片发动,据介绍,为做通某煤炭企业的思想工作,负责该矿的乡领导曾连续三天在煤矿吃、在煤矿住。zz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则实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门的办法,开展这项工作。

动员企业的同时,乡镇干部还走村入户,以院坝会等形式,进行公路整修宣传,结合乡里煤炭、蔬菜、烤烟、药材、农产品运不出去,生活、生产物资运不进来,过往司机和行人谈“路”色变的道路状况,给群众分析公路整修后带来的好处,让群众知道修路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乡煤炭企业后悔自己没有及早重视运输道路建设,影响了效益,思想很快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认识上来。群众也对乡上的这些行动拍手称快,表示一定积极支持。

第二层: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业同意自愿出资后,两乡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出资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乡镇干部、村社干部为成员的公路整修领导小组,制定公路整修具体方案。一是决定公路整修统筹协调工作和资金的管理由乡政府负责;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规模、工期、工程质量、青苗损失、安全措施、奖惩办法等,如xx乡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沟要畅通、铺三米宽的碎石、路面不准有大于10厘米的坑;三是落实各煤炭企业出资比例,xx乡由境内的四家煤炭企业承担道路整修资金。zz乡由两企业负责公路的整改资金及zz乡政府在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偿还。

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两乡还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出资企业的建议,尽可能的尊重企业的意愿,xx乡曾四次向企业印发意见征集书、两次组织企业讨论规划,zz乡曾三次召集企业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讨论;二是强化村社干部大局意识和为公路整修的服务意识,使村“两委”主动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广泛听取群众对公路整修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村社“一事一议”,完善公路整修过程中有关群众损失补偿的办法。

第三层: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公路整修的顺利进行,xx乡和zz乡成立了统筹协调组、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质量安全巡查组、矛盾纠纷调解组和公路整修组,实行统筹协调、分组作战。统筹协调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企业负责人和村社负责人为成员,重点负责公路整修过程中各组之间的工作协调、与邻近乡镇在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协调工作。财务管理组由乡长任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公路整修的经费管理。材料采购组由一名副乡长为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炸药、石子、水泥等材料的采买。质量安全巡查组由乡政府与企业代表组成,全天进行安全和施工质量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施工队现场整改。矛盾纠纷调解组由乡和村社干部组成,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沿路植被、农民庄稼被损等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公路整修组由乡政府、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具体整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两乡还强化“三公开”,一是公开经费的开支,设立公示栏,随时公布开支情况,每月由出资企业负责人集体对开支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公开材料采买,各项材料的价格由政府、企业负责人按照“质中求廉”的要求共同决定。三是公开质量巡查情况,做到每天一公布,每半月一评比。

第四层:进行长效管护。xx乡和zz乡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公路不仅要“管”当前、更要“养”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农村公路的长效作用。xx乡和zz乡与企业负责人、村社干部一起制定了公路的长效管护办法。两乡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上,重点体现在“三化”:一是长期化。企业负责资金、政府管理,建立管护基金,保证管护经费安全,同时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作为管护工作的奖励资金,激励和提高管护质量。xx乡建立了管护基金50万元,zz乡20万元。二是规范化。制定了公路养护员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公路养护员的养护路段、养护标准和养护要求,实行公路养护员由公路所经过村的群众公开推荐,确保了公路管护见形象。xx乡聘请20名管护员,zz乡聘请18名管护员。三是制度化。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每月由政府与村社干部进行一次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管护人员立即整修,年底由政府、企业、村社干部组成检查组进行评比。公路养护管理不达标的,扣发补助和工资,并及时更换公路养护员,对公路养护好的村和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公路管护步入制度化轨道。同时,政府与各煤炭企业还签订协议,即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运输限载标准,如发现煤矿超限装载,煤炭企业必须罚交一定道路修护费,对政府在交通安检查中发现两次超载的运煤车辆,通报各煤矿不得允许该车再运煤。

三、交通改善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四层法”,xx乡投资110万元,完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来车辆正常行驶需11个小时,现在只要2个小时;zz乡投资310万元,完成全长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全部偿还,运煤里程比原来减少27公里,每吨煤炭运费降低6元,过去一天跑一趟,现在每天可跑两趟。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两乡对外经济技术和物资交流,加快了优势资源开发,在去年基础上,今年xx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烤烟产值增加177万元,zz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为两乡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