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人生励志故事(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9 21:24:14 页码:11
最新人生励志故事(优秀12篇)
2023-09-29 21:24:14    小编:ZS文王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生励志故事篇一

1866年,晚清重臣左宗棠命徽商胡雪岩筹巨款购买军火。因手头资金不足,胡雪岩准备向英国渣打银行经理史密斯借钱。他知道,只有史密斯才能在短时间内借出巨额资金,但他与史密斯仅一面之交,如何让史密斯信任自己并答应借款?胡雪岩反复琢磨着。

一天,胡雪岩来到史密斯的住处,向他借1000两银子。这么小的数额,史密斯欣然应允。几天后,胡雪岩命人把1000两银子如数还给史密斯,还附上不少利息。又过了几天,胡雪岩再次向史密斯借20xx两银子。有了上次的经历,史密斯爽快应允。到了还款日,胡雪岩再次连本带利还给了史密斯。

就这样,胡雪岩隔些日子就找史密斯借钱,数额不断增大,但还款时必定本息全额奉上,从未拖欠。等到了左宗棠用钱的日子,胡雪岩向史密斯提出借10万两银子做生意。有了之前的铺垫,史密斯对胡雪岩的信誉深信不疑,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胡雪岩的要求。

人生励志故事篇二

自从猫担当起守护粮仓的重任后,吓得老鼠们连呆在洞里都提心吊胆,别说再像从前那样大肆偷粮了。

时间一久,不仅老鼠们饿得受不了,猫也累得瘦了半圈。更令猫生气的是主人好像对自己的辛劳熟视无睹,每天还是给它两条小鱼一碗米饭。猫吃着吃着就叹起气来:“唉!这主人也是的,咋就不想着给我提高点待遇呢?我可为他保住了这满仓的粮食呀!”

猫的叹息传到了老鼠的耳朵里,一只老鼠大胆地探出头说:“猫,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守着满仓的粮食还过这清贫的日子,你就不会动动脑子吗?”

猫说:“动啥脑子?我又不像你们吃粮食!”

“你就不会变通变通吗?只要把你把眼睛闭上一只,我们就可以想法弄来你想要的一切!你啥时侯听说过有我们弄不到的东西吗?”老鼠勿闪勿闪着那对小绿豆眼珠说。

“你说得轻巧,要是主人知道了,还会有我的好果子吃?不行,不行!”

“这点你就放心,我们每年能吃多少呀?再说你高抬了贵手,我们也不会让你交不了差呀,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你,既让主人看不出破绽又能让你得到实惠。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我们可以订个君子协定。”

“那要是你们不能遵守协议咋办?”猫问。

老鼠一步窜到洞口说:“那还不好办,你先咬死我,再像以前那样不让我们偷到一粒粮食!”

猫终于过上了它想要过的日子,老鼠们也不再提心吊胆了,它们开始大肆地往洞里搬运粮食。

不久,主人发现了老鼠的猖獗,买回了一只电子猫。老鼠们躲在洞里吃着早就屯积好了的粮食,再也不给猫一点好处了。

猫大声喊:“喂,老鼠,你们咋不守协议了呢?”

老鼠哈哈地笑着说:“你都没用了,我们还遵守啥协议呀?我们正在想办法怎么对付那只电子猫呢!哦,对了,你要是能有办法帮我们对付那只电子猫我们照样给你好处!”

人生励志故事篇三

有一位远房亲戚,我称她为表姐。她开了一家无纺布加工厂。这种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在我们这地方开办的人挺多,竞争激烈,一旦市场有变化,便有企业纷纷倒闭。可表姐的厂子却越来越红火,竟成了地方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作为工业综合协调部门的一名干部,我要去发掘她这家企业的闪光之处,好发一期简报,以期能给市内一些企业家某些启示。那天去得不巧,没有见到表姐,接待我的是厂办公室陈主任。闲聊中,陈主任给我讲了有关表姐的两则小故事。

前年春节后,一天,陈主任和表姐一同到车间视察。二人来到原料车间,他们看见一个员工在睡觉。陈主任刚要发火,表姐则示意他不要吓着了那个人,自己弯下腰,轻轻将睡着的人摇醒,并对这位睡眼惺忪的员工说:“初春寒气尚重,这样睡会生病的。”又询问他,“你家中出了什么事吗?请你告诉我。”

这位员工一见是老板,一阵羞愧,说:“前不久,我母亲下地劳动,过一个坎时不小心摔折了腿,弟弟在外乡流浪未回。”待他说完,表姐说,你去工作吧。

第二天,表姐叫陈主任到这位员工家去做家访,事实果然不差,表姐于是安排了一名女职工去照料他的母亲。

陈主任不解:“你当时怎么就能料到他家中有事?这样一个普通员工,为何要如此对他照顾有加?”表姐说:“哪有一过完年刚刚开工的大白天就在车间睡觉的?这一定是由于心情极度郁闷造成的,所以应该同情他。再说,他是一个孝子,对父母尽孝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忠于企业的人。”

这件事不仅让表姐在员工中有了好口碑,而且让人信服的是,表姐后来让这位员工去做销售,他总能处处维护企业的利益,果真创出了最好的业绩。

还有一个故事是,去年年底的一天,陈主任正在办公室处理一桩事情,忽听门外一阵喧闹声。出门一看,是一个有一两次来往的客户。一位业务员上前对陈主任说:“他上次赊了一批货,我向他催讨过几次款,说好了今天来还钱的,可他不仅分文未带,而且还要继续赊一大笔货。我不同意,他便破口大骂,有这样不讲理的吗?”

陈主任正要打电话让保安将他轰走,这时表姐来了。她从容地对那人说:“兄弟,你一定是遇到难处了,你不用发愁,我会让你过一个好年的。”可那人一见到是表姐,不由分说,上前就在她脸上 了一巴掌。表姐一愣,随即赶紧吩咐陈主任:“快叫我的司机来,送他上医院!”

事后,有人问表姐:“你为什么能事先不知情而容忍他?”她回答:“大凡无理来挑衅的人,一定是有所仰仗的。他那天居然动手打我,我便立刻意识到他这是以身体做最后的一搏,用这种自以为有心计其实是挺笨的办法来讹一笔钱。不过,我相信他是偶尔鬼迷心窍,你对他好,他也会是知恩图报的血性男子。”

果然,事后这位客户非常悔恨自己一时糊涂,感谢表姐救了他一命,为他付了不菲的医药费,还为他家送去了过年钱。他四处现身说法,一时间,全市同行业大部分客户都愿与表姐打交道。

有人说表姐会料事,也有人说她更是会识人。她却说:“无论是识人也好,料事也好,无不是能在微妙之中预见坏事的苗头,能从纷繁之中察觉出吉祥的兆头——而这一切,皆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故古人说,‘圣无死地,贤无败局’。我虽然不是圣贤,但要以圣贤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

我以为,她会识人,会料事,皆因她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心存善念的人,也就会心明眼亮,也就会拥有一双识人料事的火眼金睛。

人生励志故事篇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

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人生感悟:

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人生励志故事篇五

一个旅行者搭船旅行。

一天,一阵大风刮得船明显倾斜起来,一个正爬在桅杆高处摄影的船友不小心被甩下了船。

落水者一边尖叫着呼救,一边疯狂扑打水面,拼命想求生。

旅行者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

但他看到船上的`水手走到船舷边上,平静地观察在水里拼命挣扎的落水者。

而落水者终于无力挣扎,开始往下沉。

这时,一直密切注视落水者的水手立即跳下水去救人。

等两人都平安地回到船上后,旅行者不禁问水手:“你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才跳入水中救他?”

水手平静地回答:“做了多年的水手,我早就发现,当落水的人在水中拼命挣扎的时候,我如果立刻跳下去救他,那他很有可能会在慌乱中把我也拖入水中溺死。

这种时候,最好让他挣扎一会儿,等力气都消耗完,那时候才是我跳下水去救他的最佳时机。”

把握住好时机,不仅能让成功的可能性增大,而且也会事半功倍。

人生励志故事篇六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中華励志网]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负责人交待:“以 10 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10 日到。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 1 把。”“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 10 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 10 把木梳。

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 1000 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 1000 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人生励志故事篇七

20世纪初叶,数学界曾经出现过一道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叫人头疼的难题,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

1903年,在纽约的一次数学学会上,英国数学家科尔登上讲坛,通过一番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解了这一难题,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果。

在热烈的掌声中,有人问科尔:“您论证这个课题前后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多么振聋发聩的声音!正是“星期天”这个人人皆有的业余时间,被科尔积零为整,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成就了一位卓越的数学家。类似科尔这样在业余时间内刻苦努力,从而在历创造了灿烂辉煌成就的人不胜枚举。

威尔福莱特·康是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尽管平时事务十分繁忙,他仍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曾对人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我从未学过油画,我从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气后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我最后还是决定:无论做多大牺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个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要牺牲的只能是睡眠了。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他的办法是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他说:“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画,每天清晨的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让我再也不想睡了。”

他把顶楼改为画室,几年来从不放过这一小时。后来,时间给他的报酬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出现了,他还多次举办了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还被人高价买走了,他把这些收入变为奖学金,专门奘给那些优秀的艺术学生,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只是我收获的一半: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愉快,这是另一半收获。”

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现称血小板)及其他成就的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他为自己定下一个制度,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进卧室,就是清晨两三点钟,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入睡。这个制度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1098本书,医学专家成了文学研究家。奥斯勒赋予余暇以生命的神奇。

闻名遐迩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天文学的贡献。而谁能想到,哥白尼并不是专业的天文学家,而是一个教士。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天主教堂度过的。他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学习,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观测、计算,最终完成了那本巨著《天体运行论》。这本书奠定了哥白尼在天文学上的地位,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也使他在影响世界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时间的充分合理利用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人才。

对每一个成功的人来说,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时间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后再也不会回头。

时间最珍爱爱惜它的人们。声色犬马、碌碌无为,时间就会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你就会觉得时间在有意为你放慢。

永远记住一件事:时间是人的财富,你对时间的利用率越高,你的收获就越多成功也越大。

人生励志故事篇八

有一天,释迦牟尼静坐默思,探索生命的奥义。

他心有所悟。便问身边的弟子:“人生几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几十年吧。”

释迦牟尼摇了摇头。

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轻声答道:“真正称得上人生的只有几年吧。”

释迦牟尼又摇了摇头。

二位弟子疑惑了,便问:“依您之见呢?”

释迦牟尼沉沉答道:“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佛祖的彻悟,在常人之上。

人之一生,犹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间的转化。了悟这点。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须务。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

人在每呼吸一瞬间,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

“人生只在呼吸之间。”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不追悔往昔。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吐故纳新,让生命之树常青。

人生励志故事篇九

绘画中,黑白鲜明,或色彩纷呈,无论怎样,都是为了主题或者主体凸显。我们惊叹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惊叹之余,仔细审视,就会发现,任何的一幅画,无论怎样纷繁,都有留白之处。即使像长轴的《清明上河图》,任其复沓多变,人物,景物,场景,多得是无以复加,也少不了很多的留白之处。

书法也讲究留白。不管书法家怎样笔走龙蛇,或者是工整划一,为避单调,总要在书法条幅上,适当漏出一些空白,有的用以签章题名,或干脆作为衬托主题的空白。

留白是一种笔法,也是一种技巧。留白的多与少,疏与密,大多根据背景与主体的配搭而定。一帧画,一幅字,除了主题呈现美质外,留白也是美的一种。留白,实质是空缺,“缺席”。可称作是一种缺失的美。正因为这种缺失,更能起到烘云托月的陪衬,突出主题的效果。

留白走进了艺术,留白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许多人说话委婉,为人谦逊,处事低调,人称“谦谦君子”。一事当前,为自己打算,也替别人着想。办事力求周全,以情感人,讲求和谐,有时宁可损了自己的利益,也要照顾大众需求和呼声。这种大将风范,低调风格,也是处事为人的留白。

人生励志故事篇十

有一回,老友出现在我家门口时,是这样一副打扮:穿一件灰色多口袋的马甲,脖子上挂一只军用水壶,背着一个硕大的旅行背包,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拴在背包带上,直晃荡。

他是万水千山都行遍的资深驴友。他把那些人满为患、过度商业化的景区景点,过度开发的城市地区都统称为“死地”。近些年来,他只在那些偏远的、我们闻所未闻的地方一个人游荡。

那次,是他在神农架的山里呆了数天后,顺道来我家拜访的。

他哪样?我反问。亲戚一指正往背包外掏铝制饭盒、弄出一阵叮当乱响的友人:就那样!

我很想告诉他,这位朋友是位非常富裕的人,转念又觉得亲戚根本不理解这种富裕,于是沉默。

曾跟老友论什么是富裕。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六七个,父母忙生计,兄妹们都是大的带着小的。每天黑透,父母收工回家,数一数,孩子个数还是那么多就行了,什么兴趣啊,特长啊,心灵啊等等,都忽略不计。

就这样的条件,全家不饿肚子,已经很好。某年,父亲欣喜地说:“日子越来越好了,咱们也算富裕人家了!”原来,以往二三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那年,父亲发现,布口袋底还有几碗玉米。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显然称不上富裕,但毕竟有剩,又可以说是富余。

朋友继续说,那之后,有一次有个要饭的老太太经过我家,举着破陶碗,冲我妈露出了乞求的神色。那真是衣衫褴褛,风一吹就要倒的可怜人。我妈思想斗争了很久,舀了半碗玉米倒在老太太牵起的衣襟里。那,可以称得上富裕了。

又谈起他的旅行。他说他带一只饭盒、一只勺子、一双筷子、一只水壶,再带一块香皂,洗衣洗脸洗澡都是它,尽量不产生垃圾。实在有,一定收拾好带走。他不写游记,有些地方很原生态,他不想因为他,对这个地方产生影响,对那样的地方,他要力争做到几乎没有去过一样。

晚饭桌上,家里的腊肉非常好,他吃了赞不绝口。我母亲提议让他带点回家,看得出来他心动了,说的确非常想带点回去,给母亲和老婆尝一尝,大城市里的餐厅,吃不到这样美味的腊肉。取舍半天,他说还是算了,接下去还有旅程,说路上总会遇到很多好东西,再多的口袋也装不完,为了轻装上阵,必须舍弃这些东西。

人家说,一山一水,一花一影,在平常人看来都是再寻常不过的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一阵灵魂的震颤。我想,要时常拥有这种感动的时刻,需要人轻装上路、精神富裕得一塌糊涂吧。

人生励志故事篇十一

近几年,世界各地时有地震发生,说起地震带给人类的那种惊心动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真切的感受。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名叫志强,女的名叫红英,说起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他们至今还历历在目呢。

灾难降临的那天夜里,这夫妻俩住在人防招待所的一个地下室里。丈夫当过兵,以前也参加过抗震救灾,一阵地动山摇过后,丈夫从伤痛中醒了过来。黑暗中,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挣扎着摸索到妻子身边,妻子整个身子全被卡进了混凝土预制板的缝隙里,只露出头部和一只左手,她伤得很重,在绝望地呻吟着。丈夫吃力地用双手扒动着妻子,但这时又是一阵余震,他也被死死地压在预制板下。

丈夫再一次从昏迷中醒来,这时,他的大半个身子已经不能动弹了,只有一条右胳膊能伸出去摸到妻子的手。妻子吃力地问他:“我们能出去吗?会有人来救我们吗?”

丈夫打起精神安慰她,可他自己伤得也很重,只感到神志越来越模糊,不知又过了多久,妻子的呻吟声越来越弱,她说:“我好累,我要睡了……”

丈夫在混混沌沌中猛然一怔:不,不能啊!妻子要是这么睡过去,或许就再也不会醒来了!于是他强撑着用力摇晃着妻子的手,又不停地抓着她的手在地上揉搓着。忽然,他的手碰到了一个小小的东西,一摸,是一只小小的硬纸盒,再仔细一摸,里面装着一根根带圆头的小棒子,啊,是满满一盒火柴呀!他连忙摸出一根,一划,“嚓”一声,一片耀眼的亮光顿时照在两个人的面前!

妻子在漆黑的地下呆久了,这时立刻激动得喊了起来:“啊,有火柴了,有亮光了,不怕了!”但是一根火柴毕竟很快就燃尽了,眼前又是一片黑暗,妻子急了,对丈夫说:“你接着划,快,再划一根呀!”

丈夫沉默了一会,说:“一盒火柴只有100根呀,要是一根接着一根地划,很快就会划完的,不如这样,我拿火柴盒,你拿火柴棒,你在我的手上捏3000下,就递一根给我划,一根燃完后你再捏3000下,就划第二根,这样慢慢地划,兴许没用完这99根火柴,救我们的人就来了……”丈夫想用这种办法,来转移妻子的恐惧和绝望,让她升起求生的欲望。

听丈夫这么一说,妻子答应了,于是,她抓住丈夫的手一下一下地捏着,这样大约每隔二三十分钟,两个人的眼前就有一片亮光出现。

点完了第70根火柴,妻子在黑暗中慢慢松开了手:“怎么还没有人来救我们呀?”

丈夫说:“别急呀,还有30根火柴没划过呢,或许……救我们的人就在划下一根火柴时来到呢……”

妻子吃力地说:“我再也没力气捏你的手了……”丈夫抓起妻子的手说:“要不这样,我搭着你的手腕,你的脉搏跳动3000次,我就划亮一根火柴,好吗?”妻子顺从地答应了。

就在他们划亮第99根火柴的时候,地层上面隐隐传来了“咚咚”的响动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接着一片亮光一闪,他们俩终于被救援的人们发现了。

事后这对夫妻才知道,他们在地层深处整整被埋了七天八夜,已经远远超过了生命的极限。

而同样被埋在里面的另外12个人,都已在两天之前相继死去了……

人生励志故事篇十二

有一位画家,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开始无论参观者多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他给我讲一件事情:小时候,我兴趣非常广泛,也很要强。画画,拉手风琴,游泳,打篮球,必须都得第一才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父亲知道后,找来一个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让我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一次抓起满满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对我说:"这个漏斗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

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米缸,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确定没有危险后,它一顿猛吃,吃完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一天天过去......

也曾想过跳出米缸,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

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了,才发现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你想到了什么?

贪婪是生命的陷阱,贪得越多陷得越深。就像这只老鼠,最终被贪欲断送了性命。

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所以说,贪婪的欲望一旦开始膨胀就会扩展到无止境的地步。只有懂得满足,杜绝贪欲,才会有美好的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