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羊和狼教案(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8 03:56:21 页码:9
小羊和狼教案(模板9篇)
2023-10-08 03:56:21    小编:琉璃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羊和狼教案篇一

1、德育目标:教育同伴之间不能争吵、打闹,要懂得相互谦让。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故事内容,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词:独木桥。

3、能力目标:激发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故事录音,小黑羊、小白羊头饰各一个,长凳一条。

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几位动物小朋友,仔细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和小羊有关,名字叫《小羊过桥》。

1、幼儿看视频课件,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听后,回答两个问题: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两只小羊过桥了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我会请能力差的幼儿回答,培养他们学故事的兴趣。

2、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桥中间过不去的课件,让幼儿理解独木桥的窄,只能走一个人。学习词:独木桥。

4、展示对话课件,让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我会请口语表达力较强的两名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其他幼儿小声地学说。

5、展示两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课件,让幼儿懂得: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相互谦让的道理。

6.教师边用玩具纸偶边表演边引导幼儿念儿歌:(我们一起来编儿歌好吗?)

东边(小白羊),西边(小黑羊),一起来到(小桥上)。 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掉进(河中央)。

7.请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

8.提问:两只羊应该怎样做才不会掉入河中,又能顺利的过桥呢?

指名答,答对的请他用纸偶进行表演

9.续编故事:第二天,两只小羊又在桥上遇见了,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小朋友们接着把故事编下去,并请小朋友们表演一下在独木桥上要懂得谦让的情景

10.教师小结:这一次,小羊们懂得了要谦让。启发幼儿再编一首儿歌,表扬一下两只小羊。 东边小白羊,西边小黑羊。

一起来到小桥上,你让我,我让你。 一先一后过了河,大家乐呵呵。

11.请两名幼儿把两只羊的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前后对照)两人一组,表演故事

12.讨论:谦让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怎样相互谦让? 比如:玩滑滑梯时、玩玩具、上厕所、吃水果时、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处要按顺序排队,不要抢到别人前面去。

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小朋友,你们想对两只小羊说些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给同伴听。我巡回指导,听听小朋友的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以后你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争吵、打闹,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小羊和狼教案篇二

1、知识掌握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2)、理解本课新词:找碴儿、争辩、龇等学会生字:喝、弄、冲、争、反、扑。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

难点: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

教具:课件

学时:2课时

板书设计:

23

小羊和狼教案篇三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会认3个生字,会用“是……不是……”说一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想干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精神和能力。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坏人坏事的憎恶之情。

理解狼的三次借口为什么都是在“故意找茬”。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小黑板、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

一、谈话,导人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题目是《狼和小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识记效果。

3.指名分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为什么说它是故意找碴儿?

2.指名读全文。

3.理解课文。

(1)狼第一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二自然段。

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三自然段小羊说的话。

出示放大插图,让学生观察清楚狼和小羊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溪水并不属于谁专有,小羊先到,狼又在它的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根本流不到狼那里去。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2)狼第二次找小羊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

为什么说狼又是故意在找碴儿?读渎第五自然段小羊说的话。

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去年小羊还没有生下来,怎么能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呢?可见狼在故意找碴儿。

(3)读第六自然段。

讲:第三次狼不再“争辩”。因为它自知理亏,不管小羊说过它的坏话没有,它最终还是暴露出它凶残的本性,龇着牙逼近小羊,往小羊身上扑去。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浯气读狼和小羊的对话。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后,老师告诉学生:狼十分凶恶,读狼说的话,声调可适当高些,速度适当快些,表现出它气冲冲、蛮不讲理的样子。小羊温和、善良,读小羊说的话,声调可适当弱些、低些。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先说一说,再写出一种。

小结: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知道了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想干坏事,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一、识字、写字

1.出示生词卡片。读一读带点的字,再读读词语。

狼,弄脏,背地里,可怜,争辩

2.出示小黑板。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带点的字怎样记。

庄一脏,粮——狼,辨——辩,冷——怜

“脏、背”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狼、怜、辩、扑”用熟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

3.出示生字卡片(狼、溪、脏、怜、争、辩、扑),再说一说字形怎样记,并组成词语。

4.书写练习。

重点指导:“辩”。

其他生字,认真观察范字,照范字临写。

5.听写生字新词。

二、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说句子。

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开始,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是……不是……”说句子。

如:苹果是蔬菜吗?(苹果是水果,不是蔬菜。)

这个小轮船模型是哥哥做的吗?(这个小轮船模型是我做的,不是哥哥做的。)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用“是……不是……”练习说句子。

小羊和狼教案篇四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一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一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一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一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本次课件直观的声音、色彩、人物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连贯,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小羊和狼教案篇五

1、了解顺数、倒数、数序和接着数的实际运用,学会使用各种数数方法。

2、在数数活动中培养幼儿数数的兴趣和能力,逐步训练逆向思维。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幼儿会顺数和倒数

材料准备:磁性教具、涂涂圈圈

重点和难点:能根据所给物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法数数

一、观察数数

1、出示5只篮子,让幼儿数数。再放上5只篮子(有的上面有萝卜),一共有几只篮子?

2、讨论:在刚才的数数中,我们用了哪些数数方法?

小结:我们用了顺数、接着数的方法。开始数数可以顺数、当再添上同种东西时,我们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数出总数,所以各种数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二、小羊过桥

1、这是一座怎样的桥?桥上的数字两边也一样吗?

2、这桥上的数字表示什么?(表示桥上的台阶一共有多少)

3、幼儿和老师一起帮小羊过桥(上去:1-2-3-4-5-6-7-8-9-10,下去:10-9-8-7-6-5-4-3-2-1)

4、提问:我们在帮小样过桥时用到了那些数数方法?是在什么地方用到的?

5、老师提问:小羊走到第6阶台阶时,它累了,想休息?请幼儿来放小羊的位子,

提问:小羊刚才什么地方休息?这个数数方法叫什么(数序)

小结:我们今天运用的各种数数方法,帮助小羊过桥。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用,我们掌握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三,小动物过桥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剪下桥和动物,进行操作摆弄巩固各种数数方法。

小羊和狼教案篇六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3、小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什么叫找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注意读出狼说话的语气)

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问句)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三自然段,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课件出示当时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清楚羊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狼在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也根本流不到狼那儿去;而且,小羊先到,狼后到,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指导朗读。

4、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狼对小羊的谈话有道理吗?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五自然段。抓住几个关键字理解:去年、听说等,而且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

5、读第六段,思考:为什么狼不再争辩了?狼说不过小羊,毫无道理,但它还是龇着牙逼近小羊,要吃掉小羊,说明了什么?练习朗读,注意读出狼蛮横不讲理的语气。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我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狼和小羊的对话。

2、具体指导,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练习)

3、找出读得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狼扑向小羊,要吃它,小羊甘心情愿让它吃吗?结果怎样,你能不能接着往下说一说,给故事编一个结尾,好么?编好后,再试着写下来。

狼和小羊

想吃 找碴儿 温和

弄脏 不会

说坏话 没出生

蛮不讲理 讲道理

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小羊和狼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角色对话,懂得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小羊和狼头饰各一个、挂图“小样和狼”、语言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出示小羊头饰:小羊今天非常伤心,你知道什么原因吗?请听一听故事“小样和狼”

2、讲述故事至“小羊回到家里,想起狼说晚上要来吃他,就坐在门口哭起来了”。

3、讲述故事至“大象说完就走了”。

老师:小羊坐在门口哭,她的哭声引起了谁的注意。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挂图,幼儿学习对话。

老师;这些动物是怎么和小羊说的呢?(引导幼儿集体学说对话)

老师:这些动物都很关心自己的朋友。那么,他么又是怎么帮出小羊的呢?

4、讲述故事至“大家一声不响,静静地听着声音”。

老师:小动物很聪明,最后他们战胜了狼吗?请继续听。

5、讲述故事至结尾。

老师:动物们最后有没有战胜狼呢?你觉得他们的办法好吗?你喜欢谁的方法、引导幼儿重点学习词语“黑洞洞、绕、顶、蹿出来、勇敢”。

6、播放录音,完整的欣赏故事。

老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小动物们到最后为什么能战胜狼呢?(如:只要团结一致,动动脑筋,就能战胜狼,遇到困难哭是没有用的。)

小羊和狼教案篇八

1、通过师生互动问答,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里的角色语言。

2、鼓励幼儿乐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不随意离群,初步培养安全自救意识。

:图片、录音机、磁带。

一、 师生互动,理解故事内容。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儿童公园去看看。

1、(教师出示图片一)儿童公园里有谁?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打开门,出示小羊一家)原来是羊妈妈带着小羊们来玩呀。他们玩得好开心,这只小羊怎么啦?他在想什么?他的名字叫“小雪”,小雪忘记了妈妈告诉他不要乱跑的话,一个人跑开了。

3、(教师操作图片三,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小雪仔细看了看它,怎么两眼发绿,尾巴拖在下面直摇,妈妈说过,这是狼呀!怎么办?小雪不动声色地说:“狼大伯,我的家在城的那边,你和我一起走好吗?”狼心里想:“哼,走就走,走到没人的地方,就吃掉你!”小雪尽找最宽大的、人多的地方走。(这是为什么?)不一会儿,到了交通路口,大象警察穿着制服正在执勤。(小雪会怎样向大象求救呢?)小雪走到大象警察跟前故意摔在地上,大象看见了用鼻子把他卷起来,小雪猛地一跳,躲到大象身后。狼见情况不妙,转身想逃,大象的鼻子呼的一下把狼打昏了。(大象警察真厉害,一下就把狼打昏了。我们来学学他的动作。)

二、完整欣赏故事《迷路的小羊》。

1、完整欣赏故事录音。

那么,这只迷路的小羊有没有安全地回到家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迷路的小羊》吧,会讲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轻轻说。

三、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教给幼儿初步的自救方法。

我也很喜欢小雪,因为遇到危险,不慌不忙,积极动脑想办法。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像小雪一样聪明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出示图片四: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2、出示图片五: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3、出示图片六(火灾):发生了什么事?只有一人在家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遇到危险一定要积极开动脑筋,保证自己的安全。

四、自编歌曲《迷路的小羊》。

小朋友,如果你看见迷路的小羊,你愿意帮助他吗?好,让我们一起来送他回家。

“公园里草地上,有只迷路的小羊,咩咩咩咩……,哭着叫妈妈。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羊,啦啦……,把他送回家。”

小羊和狼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懂得坏人总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懂得对狼这样的坏蛋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具准备:字卡、小黑板、投影。

主要板书计划:

11 狼和小羊

狼                        小羊

找碴儿                   讲理

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您在上游

去年你在背地里骂我    去年我还没出生

反正都一样              ……

(蛮横不讲理)        (温和善良)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扩词。

课外: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谈话

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狼的故事,你们认识的都是怎样的呀?

2、 板书课题:11 狼和小羊

3、 教学"狼"

指名拼读,注意读准边音。

狼是什么字?为什么用"反犬旁"?

4、 看到"狼和小羊"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狼为什么要和小羊在一起?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羊会有什么遭遇?)

二、 范读课文

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思考题。

三、 教学生字字音

1、 轻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

2、 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字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抽读生字卡片。

弄脏   温和   亲爱   倒流   背地里   啊

扑去   吃惊   骂我   可怜   找碴儿

提醒学生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脏    zang(平舌音)  怜    lian(边音)

弄    nong(鼻音)    碴    cha(翘舌音)

亲    qin(前鼻音)   惊    jing(后鼻音)

4、 巩固。

(1) 找朋友游戏。

将生字和音节分别发给小朋友。师要找一个字,拿到该字音节和生字卡片的小朋友走上讲台,找对了,全体同学读三遍。

(2) 给下列生字加上声母。

( )ang       ( )ang       ( )an

狼             脏             站

( )ai        ( )eng       ( )ian

再             争             怜

四、 试读课文

1、 轻读课文。

2、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讨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3、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要求:(1)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词破句。

(2) 边读边思考:狼找了几次碴儿?狼为什么要找碴儿?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 作业

正确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听话练习

听老师说句子,完整的拍三下手。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百云。

2、公园里的花

3、看见小羊在河边喝水

4、狼故意找碴儿

二、 讲读课文

1、 精读第一自然段。

(1) 观察插图。

图上画的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2) 指导说具体。

一只(     )小羊在(     )小溪边喝水。

一只(     )狼走来,想(     )。

(3) 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来到小溪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5) 小结段意。

2、 精讲第2-6自然段。

(1) 指名读2-6自然段。

a 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b 读后讨论下列思考题。

(2) 精读第2、3自然段。

a 指名读2、3两段。

b 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理由?

"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

c 羊是怎样回答的?

看图理解"上游"和"下游"及小羊说的话。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谁能换个说法,使原来的意思不变?(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

d 指导朗读。

狼的话要读出凶狠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的语气。

e 小结:第2、3自然段写狼第一次找碴儿,羊用事实驳斥了它。

(3) 精读第4、5自然段。

a 轻声读4、5段。

b 讨论: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c "就算……总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d 教学词语:气冲冲、可怜、背地里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可怜:值得同情。

背地里:背后。

e 指导朗读。

(4) 精读第6自然段。

a 听老师读课文。

b 讨论:狼第三次找什么理借口?

(板书:反正都一样)

"反正"什么意思?(情况不一样,结果还是一样。由此可见狼的蛮不讲理)

c 教学生字词的意思。

再:表示又一次。

争辩:跟人家争论。

d 为什么这一次不写羊讲理的话?

谁来说说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

e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 小结第2-6自然段。

a 自由练读2-6段。

b 练习说话。

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说出来。

指名用羊反驳的话来说明狼是故意在找碴儿。

c  师述:凶恶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由此可见狼是多么的蛮横、不讲理,温和、善良的小羊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就一次又一次地和狼讲理,最后还是被狼欺负。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识他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

d 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怎样和狼作斗争?

三、 作业

1、 口头扩词。

冲(   )(   )(   )    

温(   )(   )(   )

2、 填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词语卡片。

可怜  温和  故事  气冲冲  坏家伙

小溪  先生  争辩  不可能  弄脏了

2、 用"总是"、"经常"各说一句话。

3、 用下列生字扩词。

先    争    再    温

二、 教学生字

1、 教学生字字形。

"背、啊、倒、温"按笔顺描红。

2、 指导写字。

在要求写的字中,"狼、温",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是左窄右宽;"倒、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把握好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弄、亲"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弄"字下面一横最长,"亲"字中间一横最长。

3、 抄写生字。

4、 听写词语。(复习的词语)

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课文做记号。

1、 先用波浪线画出狼找碴的语句,再用。。。。。圈出表现狼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指名试读写狼的句子。

2、 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写小羊的句子。

指名试读。

3、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戴头饰表演)

四、 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

按照"看见--想吃--就找--扑去"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五、 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抄写字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