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谈美的读后感(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9 03:24:14 页码:14
谈美的读后感(优质12篇)
2023-10-09 03:24:14    小编:GZ才子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美的读后感篇一

“慢慢走,欣赏啊!”

美的事物,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独有美,但没有欣赏美、理解美的眼睛,美也终究是空洞、难以捉摸的。这或许就是《谈美》想告诉我们的。

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写了《谈美》,当代社会,而朱光潜先生却没有被尘世的纷乱与污浊蒙蔽具美感的双眼,虽然美与当时社会观念格格不入,他依然用一颗纯净无杂的心灵,一双明亮的眼睛,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发现美、体会美,于浮躁之中,呐喊美。

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吗?脱离世俗,欣赏美。“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正是因为这“无为”的活动,人们才得以超越现实生活,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蒋勋曾说:“如果我们把生活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空间,美如何进来呢?”《谈美》教会了我如何让美走进心灵。以前去美术馆时,我总喜欢用“快感”来判断“美感”,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美感并非如此。上周去美术馆时,我尝试着用书中“移情于物”的方法欣赏以前我从未看明白的现代抽象艺术,虽不能说真正理解,却从不同风格的线条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或愤怒,或平静,或喜悦。这种体会是我以前没有过的,以后我也将用《谈美》中的方法,欣赏生活中的美。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的读后感篇二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写于1932年4月的伦敦。从十五个方面来论述,有: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八、“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在《谈美》中,朱光潜先生将一件事物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在“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中,对于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用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则是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从经济、科学、美感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美的东西需要人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去想,如只讲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如果说人类历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在“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所以“当局谈美读后感者迷,旁观者清”是从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进行的阐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结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从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我们可以学到看待一件事物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并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谈美》,我想,这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谈美的读后感篇三

贯穿《美的历程》全书的思想是“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美”是“故意味的形式”的闻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美满的。

认为“故意味的形式”决定于可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绪””而“审美情绪”又泉源于“故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克不及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美满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降服了这一实际限于自己的缺陷。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紧张时期的艺术风格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因此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接洽起来”点面联合”揭示出种种社会因素对付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阐发与说明。

如今”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对付作者的学养除了敬佩我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单凭那么多英俊的图片”我花这个价格就完全值得。只有一样”再好的书也有打折的时候”另外不说”我那本插图版精装《东方的智慧》只有一个地球。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我为什么活着。

谈美的读后感篇四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政府者迷,观看者清”。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一五个话题,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

谈美的读后感篇五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的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在我理解中美的人有如张曼玉-魅力之美,姚明-运动之美,电视上我们看到做公益的人,那是心灵之美。

入职几个月以来,有幸拜读邱总写的书《美的人》,使我对美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对美有了新的认知,而不是肤浅的停留在事物表面。

《美的人》一书如提纲中提到-“本来美”,以十二月花形式阐述了美的原始状态,成长方式,美的呈现和实践,引古博今,娓娓道来。

书中有一个例子印象深刻。佛经中讲这样一个故事:那时维摩诘的住处有一个天女,每次看见有人说法时就现出其身,将天花撒向诸位菩萨和大弟子身上。花落到菩萨身上就坠落不沾身,花落到大弟子身上却沾着不去。弟子们即便使出神力,也难以去掉身上的花朵。那些沾着大弟子身上不去的花,是因为弟子的心还存在分别心。

这是六月莲花章节里的一段话,阐述的核心点是分别心,主要去掉分别心的时候,我们才能抵达零度和净度美的精神。在现在颜值判别分明、越来越浮躁的社会里,是没有很多时间来评定一个人的内在的,除非你能在稍纵即逝的.机会中很好的展现你自己的内涵。

接触一个人,不管是第一感觉还是什么,首先会看!然后记在脑海里,才能有进一步的接触。这个看,非常重要,所以颜值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但是,我觉得更很重要的是能力,或者说内在。颜值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内养。这种内养的过程,也是去掉分别心的过程,即:美是一种命运,终究由浅薄而深厚,单调而丰富,单调而多面,只要走完这些步骤,自然就会丰满到无缺。

同时这也呼应了邱总整书提出的一个观点:本来美。美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不会固态于一个形态或形状。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我们往往执迷于外境,被复杂的社会状况迷惑,却不识真心本性,无法领悟心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有些人苦苦地为外界事物而苦恼,那就永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对于初入社会的人,不为外物所左右,从烦躁修炼成淡定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无数次挫败后,经过不断总结和重新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自己,才能养成最美的自己。

谈美的读后感篇六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中国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纵观《儒林外史》、《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令读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们的所表现的是一些平淡无奇然而却比较真实和丰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读者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儒生们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况。《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四大家族的兴盛衰亡,描绘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可以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世俗生活的表现。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爱情,正如《西厢记》,虽然在当时被列为违禁的书,但是其中贴合普通百姓的爱情描写深深吸引了许多读者,许多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禁”,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一读此书,连《红楼梦》中一直循规蹈矩的林黛玉都读过此书。可见,这种世俗生活的、所表现出来的“美”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

“这种书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位于世俗的真实”,这里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真正报复雄伟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而这种接近现实生活的故事显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实,引人入胜。

《美的历程》还揭示了另一个与平时的教育不一样的视角。一般普遍认为,某一个诗人的风格特点是统一的,很少会对其诗歌、词分开单独研究其特点,但是,此书却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观点,如韩愈,“同一个韩愈,与进攻性、煽动性、通俗性的韩文相并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艰涩的韩诗;尽管‘以文为诗’,但韩诗与韩文在美学风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韩愈,文中还提到了柳宗元、韦应物等等的诗文,“经常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也给读者们不一样的视角,是相关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单独的研究这些诗人。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谈美的读后感篇七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我第三次捧起这本书。第一次在大二,全然没有接触过美学和艺术的我只觉得味如嚼蜡;第二次是在去年一战备考时,书翻了一半,我问学长:“这书读了对考试意义大吗?”在得到学长否定的答案之后,我果断放弃,只记得当时觉得这是本好书;第三次便是现在了,抛下了所有功利心和目的性之后,我虔诚地捧起这本好书,不贪多,也不贪快,每周两章,在董老师上课之前读完对应章节,甘之如饴,如痴如醉。至今虽还未读完全书,但所思所想已足够下笔。

首先,读《美的历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畅快,先生文笔流畅,文采斐然,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千年的中国历史在先生的笔下仿佛一幅幅传神的画卷徐徐展开,带着每一位读者去感受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与众不同的美,然而这种美虽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盘根错节的因果关联,它们一脉相承最终积淀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如果说文学作品也有“神韵”的话,我想先生的作品足以称得上是“气韵生动”。

其次,我有感于这本书的纯粹性,换句话说就是“去政治化”的叙述。因为最近也有在阅读王宏建教授的《艺术概论》,所以这种感受就尤为明显和强烈。这两本书同样成书并首次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意识形态尚未放弃对文学、艺术发生影响的时代,《美的历程》却基本已经做到了就美学而谈论美学,就艺术而谈论艺术,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也有在豆瓣上看到,有读者对先生在书中谈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不满,但我个人认为这未免对政治太过于敏感,这种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乃至过激的。

下面,我仅以我现有的、粗浅的美学和艺术学知识来谈一下对《美的历程》一书的一点有关理论层面上的感悟。

其一,我认为,全书在写作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思路或者是观点,就是“时代精神决定论”,作者在行文和构思时,常常先论及每一个时代或者朝代的政治、经济背景,继而引发对该朝代艺术作品、审美观念的具体论述。比如,在进入夏代,早期的宗法等级制度建立之后,艺术品从古拙的陶器变为了狰狞可畏的青铜饕餮。再比如,魏晋时期,政治等级森严,长年战乱,灾病流行,生死就成了那个时代文艺的最大命题。诸如此类,皆是如此。这种写作思路其实很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同时,我觉得这种思路也有着丹纳的影子,即:“影响艺术生产与发展的社会因素有三大方面:种族、环境与时代。但好像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经济这一他律性的因素,而丹纳更加侧重种族这一主观性的层面,即:”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又是由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所以,在我看来,李泽厚先生的这种思路兼具了两种观点,他既不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又格外关注每一个时代下超脱个人的集体意识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作者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关注,因为正是形式积淀着民族时代精神。所以,在他的笔下,美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内容和形式,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二,我认为书中最迷人的一章是魏晋风度一章,其中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人性的赞美,他十分肯定人的审美主体性,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他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的观点,给予了魏晋时代最高的评价。在作者的眼里,魏晋时代的文人和艺术作品就仿佛像是黑格尔笔下的”古典型艺术“,其内在和外在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作者认为,魏晋文人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叹息正是人性的觉醒,其中散发着的是人性的光辉。但与此同时,这种所谓的人性又不是自私的、利己的,这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曹丕,在他身上闪现的除了美好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之外,还激发了他理性的担当,即创作和传递的热情。要让历史记住辉煌的存在、要让后人瞻仰现时的风采,这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感与使命感。先生的论述将整个时代置于了中国文艺的最高点。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点感悟,但我知道,扣上这本书,也仅仅只是进入美学世界的钥匙,其中的种种美好还要我去一点一点挖掘。

谈美的读后感篇八

“亲爱的老师,你是一位班主任,如果你班级的学生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金钏、袭人等学生,你会如何做班主任?如果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有诸葛亮、周瑜、关公、张飞、赵云,有武松、林冲等学生,你会如何管理班级?你会让这些有鲜明个性的学生组成一个良好的班级吗?你会扼杀他们鲜明的个性吗?你会开除他们吗?”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在阅读包祥先生文字之前我自己也思考了很久。

不敢再深入地思考,应为当心想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是合格的班主任。包祥先生说,唐僧选孙悟空做班长,利用取真经的愿景引领全班前行,执着十四年,最后带领学生们称为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优秀班集体,成功取经而归。

包祥先生说,刘备这位班主任在处理班长诸葛亮和隔壁班长周瑜的矛盾时,不当警察、不给二人评理,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处理关公、张飞不听班长话时,用事实说话,而非唠叨开班会。

这两个是正面事例。宋江把班级组织起来了,又把班级带散了,原因是没有给班级学生前行的愿景。

贾府的学生们需要一位真正的好班主任,一位懂得学生心理,懂得时代大局,懂得愿景引领,善于把握全局,又善于因材施教的好老师。可惜贾母不是,贾政不是,王夫人不是,王熙凤也不是。

从名著回到现实,现在班上的47名学生,有的聪明、有的有才华、有的有追求、有的敢担当,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愿景将他们凝聚起来,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与之产生共鸣,怎样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包祥先生为我指了一条路。

谈美的读后感篇九

美的历程这本书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那读者从书中学到什么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美的历程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美学的著作,深知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上很有建树。刚拿到《美的历程》这本书时,觉得它厚得让人望而生畏。但打开了它便欲罢不能了。其中有大量的珍藏插图,使人对“美”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文艺,《美的历程》从宏观的角度写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化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这是一段惊人的历史,一部真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significant form)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clive bell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决定于能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感”(aesthetic emotion),而“审美感情”又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完善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克服了这一理论限于本身的缺陷。

《美的历程》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龙蟒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三变迁等重要概念,多发前人所未发,它回顾了中国历史,引发人对美的探索,对历史的深思,对未来的憧憬。

从东汉灭亡到唐帝国建立,这中间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时期。朝代屡换,战乱频仍,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残酷而野蛮,常有暴虐杀戮,苦难无边。现实世界毫无公平和合理可言,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人们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得以逃避现实世界。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这是第一时期。第二时期是唐前期,此时社会和平稳定,于是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在石窟中,则佛像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而壁画中先前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也消失了,代之以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被作者称为“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第三时期起于中唐,当时经济上较为发达,政治上科举制度确立,世俗地主势力大增,而中上层广泛追求奢侈享受。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这一历史变化到北宋完成。而这一切在敦煌壁画中体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写真逐渐在壁画中占据重要位置,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而到了宋代,雕塑同样迅异于魏、唐。它不是思辨的神(魏)或主宰的神(唐),而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这时的石窟艺术,其宗教意义已微乎其微了。石窟艺术这三个时期的演变,正昭示着艺术的发展与变更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息息相关。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今天,我刚在网上看了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美的历程》。书的题目就让人很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吸引人。

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那么,从哪里起头呢?

书的一开头就用:美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不可复制,几近于偶尔雪上留痕,一线佛里梵音。所以记录美的历程,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承载它的除了美自身,更在于后来者审视的心灵敏锐度。这样一段话为开头,同时也让我看到美的心灵是会怎样面对生活。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美学和哲学是我今年颇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

这是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看来是如此客观地描绘自然,却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尽管我们后来在知识的世界各自有一段自己的探险历程,但李泽厚先生的存在是永远的,正如对于我们,青春的回忆是永远的一样.......

美从生命开始,走向生命,融化生命……——题记

鸟瞰着美伴随着时间流淌千年的痕迹,渐渐发现,美是有生命的,她打开了每个时代的灵魂,她给予人们感性自觉与理性思考。渐渐发现,她拥有深厚的生命厚度与长度,她播洒智慧的光芒让人性在天地间闪耀。渐渐发现,美是庄周梦蝶那刹那的微笑,是孔子忧天下那沉重的脚步,是那高山流水的绝唱,是敦煌的飞天,是魏晋的风度,是盛唐的青莲,是梦断红楼后的苍凉与寂寞。真正的美是让人的灵魂颤动的。她带给人心灵的不仅仅只是那短暂的快乐与幸福,还有那记忆深处弥漫飘逸的一缕芬芳。

陡然发现自己对美的认识的浅薄,只看到了美的表面,却忽略了美的本质,忽略了美带给人心灵的如生命扎根般的永恒感动。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温暖而惬意的美,需要知己般的聆听与理解,需要生命的空间去容纳,需要用整个时代的生命厚度去衡量,需要用真诚透明的灵魂去感知。生活给予美以生命,美给予生活以感动。

《美的历程》终于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需要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相互和解,是需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去仔细品味的,真正的美是要在如镜的心中才能看见,同时看见自己的内心感动。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千百万年智慧与生命的积淀在眼前的城市里流浪,没有归宿与认同的依靠。然而美的生命总是有规则地出发与回归,无论世事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她沉睡于每一个人最初清澈的记忆,一梦斑斓,梦醒之后依旧浪漫,感动,绚烂,美的尊严傲然于天地之间。“生活永远都不会抛弃如此深刻的感动,从古至今。”《美的历程》低语着。

从先秦百家对自我精神来去的溯源到魏晋名士对于人的价值、文的觉醒的求索到南宋有无之境的深刻探讨,先人对内化本我的美的追求作为外在物质追求的另一面,承载了太多沉重而伟大的思考与记忆。从自然走向人类本身,从对未知力量的崇拜到对自我意识的发掘,神秘的图腾,古拙的汉塑,灵动的书法,哀婉的红楼,虚实相间的山水人情,都是历史在寻找美的最初的载体。《美的历程》引领我从感性的思考,从亲历式的阅读体验中去触摸生命之美的温度,追寻美的足迹,获得美的感悟与启迪。

我仿佛触到了这个文明古国心灵的历史,仿佛经历了千年以来悬于灵魂深处的感动。在美的感召下,生命变得敞亮而豁达,平静而深邃。

作为人感性认识中自觉触发的一种意识知觉,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火花的凝聚,美她永存于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当外在的美使生命与感动合拍的那瞬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生命之大美,是让自己的心灵与美水乳交融,并成为内在美的自觉载体。

一如庄子的生命有七重境界: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他不惜把一切的生命元素抛弃,甚至把肉体的生命在第三重境界便与意识相剥离,最后还剩下什么?是一种永恒静止的美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面对自我世界的伟大思考和假设。生命成为了美,把世界凝固在意识的一秒,只有美在流动。庄子把如此抽象的内在的美的感动以生命的形式外化,生命价值的提升与意识的超越是美的终极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洒脱与超然,这样的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一种美的境界?她如扶风而来的笛声,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一刹那的感动,在千年风霜间永恒……我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窗外露台的一角有紫藤萝在柔风中轻歌曼舞,那随风飘摇的律动如生命的呼吸与吐纳于这林立的楼宇间,澄澈,绚烂,沉静,惊奇,原来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间的流里潜滋暗长,只因爱美的心,生命的力,温暖的情。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

很荣幸可以读到人生贵人,恩师的这本书籍,让我感到无比幸福也无比骄傲。邱总的成长是我学习的标杆,他对人性,对成长,对美学及事业,对合作伙伴,对社会的这份贡献,让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赤子之心,一份仁爱,一份大德大善。

我看到了作为领袖,企业家的格局与胸怀,更感受到的是真正企业家的品质与品格。邱总提出本来美这个观念,对美的修缮,对美的认知,让我一下之间备受鼓舞,因为美是无国界,无种族,它可以穿越时空,也可以穿越宗教信仰。这让我看到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也让我们真正离梦想越来越近,我们真的会成为为社会提供需要价值的平台与公司,我们真的有机会可以做百年企业,这些都让我感到兴奋与骄傲。

“美的人,你本来就是美的,你的美还需要成长”书籍封面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书中用12月花的形式论述了美,即美的种性,又提出了每种美的修炼成长路径。每一种花,每一种美都让我无比心动,无比震撼,更突然间豁然开朗。因为终于找到的一个修缮自身,修炼自己本来美的导航图,让自己可以蜕变新生。

每一种花,都能发现他的美与众不同,对照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也能发现我们都有他的影子,就像第一章——梅,没有完美的梅花,都有残缺。这就像我们的每个家人,每个团队,包括我自己,我们都是天生就被赋予我们美的本质,也自带本来美,也有自己的长短缺溢。可是我们没有真正意识到,也没有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认可对方,没有发现对方的本来美,让自己的短板没有及时补上,也没有把自己过溢的地方控制一下,让自己成为团队组织中的一个发光体。所以,团队问题重重,矛盾多多,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意识到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去欣赏团队。

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把这本书分为人生修炼美的`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发现美,找到符合自己根性修炼的美的方向。

2、中级阶段种下美,修炼美,让自己的长短缺溢不断修缮。

3、高级阶段成为美,让自己成为美的名片,活出风情万种绽放的极致美。

初级阶段的我们就如梅、初樱、桃花这般,有各种特质也有各种任性,也对自己没有过多的认知,也不知道何为美,怎么才是美,更不懂如何做,如何修炼,如何完善自己,去找到自己的长短缺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否定,可以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完善。美的养育,美的呈现,美的布局,美的智慧,都是我们需要去客观面对的。

在中级阶段,我们在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中,看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在菊花,合欢,愧花这几种花的品质中,可以找到我们需要完善的方向。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团队中的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关系磨合,相互摩擦,又怎么遇到更好的自己以及战友。

我更期待自己能在这一生中,不断的修炼完善自己的根性及心性,能助人找到更美的自己。因为人活着需要有价值感,人活着最终的追求目标就是幸福,自由,活的精彩,活出万种风情。这本书我会一直认真看,每天认真朗读,也带着部门的同事们,每天读书分享,也在思考如何将其传递给市场,通过何种方式,途径,通路,让伙伴们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运用,更好的修炼,让我们整个市场通过学习《美的人》,上下通透,共同修炼,共同成长。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一

书中对于青铜饕餮的美的欣赏印象深刻。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需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至于后世的狞厉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是因为青铜时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师的话――包括国王和巫师自己,所以他们所创造的饕餮,饱含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作者里许多人也许本身就是无神论者或怀疑论者,他们的作品即使非常夸张、恐惧,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带来的美。

创造和欣赏美都是需要真情实感的参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审美艺术的创造就同文学一样,“一代也有一代之审美”,读者应该抱着一种真诚了解和同情的态度去欣赏各种不一样的美,不应该以当代的标准去苛求前人,每一个时代独特的美都能够被了解被欣赏,这才是时代文明进步和艺术精神的体现。

阅读美学经典著作,需要读者自身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积累,对美学相关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中国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最好是之前对其它的美学大家的观点也有宏观的把握,不然就无法领略本书的精妙独特所在,在比较、融汇、思考之中不仅欣赏到作者的观点,也锻炼了自己的审美死亡能力。

阅读《美的历程》,读者往往会有一番惊喜的收获,就像在别人的引导下解答了自己一直忽略或疑惑的问题。细细回味《美的历程》,确实如书名所说,阅读的过程你自己的看法会不自觉被它所引领,作者在书中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宏观把握,为读者梳理中国古代“美”的发展脉络,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进行了一场中国古代的“美的历程”。

谈美的读后感篇十二

隐者在人们眼中似乎是独居山林,远离尘嚣之人,然而一个真正的影视不应该只是避开门前的车马喧嚣,而应该在心里修篱种菊。

在政治动荡的魏晋时期,这天人合一的“理想”在社会矛盾冲击中,早已被许多人忘记了这个时代涌现出:二王,竹林七贤,王谢等等名士。这类名士都在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是真正打动我的是陶潜。

寒山诗云;:“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寒山的洒脱是看清了尘世喧嚣,而后选择在心里修篱种菊,他大概早已把环境和佛道融于内心了。寒山浪游天下,最后选择皈依佛门,隐居天台,和高僧畅谈,隐修于世。在大唐盛世,他为何要做隐者?因为他无法在尘世中求得荣耀,在三十岁以后,他是被迫走上一条与流俗文人不同的道路。这期间,他要经历多少折磨和自我超越,才能摆脱尘世的束缚,跳出世俗主流的价值观,独自为自己寻找一个生存的依托。

寒山之道不仅美在冰未释雾朦胧的山林幽景,而且还美在与促进了佛学、哲学与自然的合一。他用他通俗易懂,机趣昂然的诗作,陈述自己的境遇为世人指点迷津。他以超世之心行入世之事,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在唐朝这样的盛世年华才能孕育。

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成了美学发展的催化剂,每个时代的隐者都有着自己的风范,他们在寻求生命意义的路上留下艺术,缔造了美,描绘了历史。他们交给自己的这张答卷,也带给了后世的人们丰富的宝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