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2 05:07:03 页码:12
最新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精选8篇)
2023-10-12 05:07:03    小编:ZS文王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一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一门需要耐心、毅力和专注的艺术。我很喜欢书法,但是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最近,我参加了一次书法培训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同时也让我有很多收获和体会,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感受。

第二段: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书法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培养我们的艺术情操,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在这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节奏、功利性和虚荣心,而学习书法可以让我们扩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强化人性的柔韧性和墨韵之美。

第三段:培训班的收获

在这次培训班中,我学习了基础的笔画、结构和布局,深入了解了书法的内涵、风格和演变。我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书法名家的作品,领略到了他们的才华和风格,感受到书法的庄重、谦和和自由。此外,培训班也提供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如动笔练习、碑刻欣赏、作品欣赏等等,让我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第四段:学习书法的难点

学习书法需要耐心、毅力和专注,这也是我在学习书法中经常遇到的难点。特别是初学阶段,我们需要有足够耐心去练习和总结,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同时,我们还需要有独立思考和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决心,以此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学习书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文化生活,可以培养我们的内涵和修养,帮助我们更好地抵抗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了语言之外的交流和心灵沟通,也收获了许多启示和感悟。我希望能够坚持学习书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书法爱好者的大家庭中来,一起感受书法的魅力和内涵。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二

书法,很美的一种艺术,闲暇之余,练练书法,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办法,练习书法心得体会。

学好书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果真这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练习我也学到了很多。至少我们学习它可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特别是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与耐性。

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果真没错,我们接触到是楷书,书法字体有它的特点,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

要真的学好某种字体风格,也就是说某个历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也是不容易的,心得体会《练习书法心得体会》。首先你得对所历代书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书法特点和运笔技巧。其实书法的境界确实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学书法,我认为我们最好还是得从临摹开始,我们要注意向他人学习,向他人的优点学习,把他人的好东西吸收过来,才能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

当然在临习前人的作品时也不能盲目的临,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注意对名帖进行研究,要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最后,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书法的。

书法艺术是国人的骄傲,我们要一直骄傲下去!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门注重艺术修养和个人修炼的传统艺术。为了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书法水平,我报名参加了一期书法培训班。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

在首次听书法培训课程时,我被老师饱满的热情所打动。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字的构造、历史渊源,让我们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了解字体的基本结构和笔画的变化规律,我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老师还告诉我们要重视观察力的培养,观察自然景物和人物形态,以便将这些形象转化为自己的艺术作品。这让我明白了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书法培训课程中,我受益最大的是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到的心境与情感。书法作品不仅要求字迹秀丽、工整,更要求传达出书法家的情感和心境。书法家在写字时,通过墨迹的流淌、结构的建构,能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来自于字体的形态美,更来自于书法家内心的力量和能量。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我努力将自己的情感与墨迹相融合,不断增加自己的艺术感悟。

书法是需要长期坚持和勤奋练习的艺术。在书法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切勿急功近利,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每天练字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定能取得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追求完美是一种态度,而非结果。每一次勤奋的练习都是对自我的锻炼,是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培养了耐心和毅力。只有在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才能慢慢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通过这次书法培训,我也意识到了书法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书法练习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心,学会了怀揣一颗平静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我开始更加专注于眼前正在做的事情,对紧迫的时间没有焦虑感。同时,在不断提升书法水平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坚持追求自我的精神,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这些都是书法艺术给予我的宝贵财富。

参加这次书法培训课程,我深深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字体的结构,体会书法作品的心境与情感,坚持长期的勤奋练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书法水平,也培养了专注力、耐心和追求完美的品质。这将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相信,继续坚持书法练习和修炼,我会不断发现书法艺术中的无穷魅力,并以此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生境界。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四

学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初学者常常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在我参加学书法培训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书法的基本技巧,也体验到了书法带给我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抚慰,从而对学书法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在学书法培训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书法的字形结构和基本规范。书法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每一个字的笔画和部首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学习《兰亭序》和《颜勤礼楷书》等经典作品,我熟悉了书法的构造和基本的笔画方法。不仅如此,在实际的写字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书法中的一些细节,比如筆画的起笔与收笔的力度,以及直入反翘等等。这些规范和技巧的学习,让我对书法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提高了我写字的水平。

其次,学书法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书法是通过手腕和指尖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需要我们投入到字的意境中去,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的变化和流动。在练习行草和楷书的过程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烦恼,沉浸在墨香和字帖的世界里,尽情地享受着书法带来的美感和快乐。每一次写字都是一次思考和创作的过程,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也更加热爱并投入到学习书法的过程中。

然而,学书法并非一帆风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惑。比如,我发现自己常常难以理解书法作品要表达的意境和美感,有时也会遇到疲劳和不耐烦,导致字写得生硬和不流畅。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惑,使得我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索。通过和老师的互动和指导,我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字帖中的每一笔每一画,用静心和耐性去临摹和创作。尽管前进的道路充满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最后,学书法的过程不仅让我提高了个人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也给我的内心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受。在繁杂的生活中,学书法是我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当我坐在书桌前,握着毛笔的那一刻,我可以将自己的思绪和烦恼都抛诸脑后。在书法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宁静和平和,这让我拥有了更健康和积极的心态。而且,学习书法还让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结识,并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得与进步,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满足。

总之,学书法培训是一个持久和需要耐心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在练习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然而,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我学到了书法的基本技巧,体验到了书法带给我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抚慰,也提高了我个人的修养和审美情趣。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学书法将成为我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五

书法是我一直向往的艺术形式,然而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系统地学习。最近,我来到了一家书法培训班,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门艺术的魅力和乐趣。在这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还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每一次的书法课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在课堂上,老师耐心细致地教授我们正确的用笔姿势、书写方式和技巧。他们富有激情的讲解和丰富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每次都能有所进步。同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也是我喜欢的。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这种交流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快。

其次,书法培训班帮助我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学习书法需要高度的耐心和细致的思考。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仔细斟酌,悉心揣摩。在课程中,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需要坚持下去。通过课程的学习,我逐渐养成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习惯。这不仅对学习书法有很大的帮助,对其他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书法培训班让我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疗愈。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书法的练习可以让我暂时放下一切烦恼,沉浸在笔墨之间。每一次的练字都给我带来了平静和安宁,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足以让我找到内心的宁静。书法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能够提升我的审美能力,还能让我在疲倦和压力面前寻找到一丝慰藉。

最后,通过书法培训,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笔画的结构、字体的演变等基础知识,也了解了字帖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这让我深感书法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书法的学习,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我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非常有益。

总的来说,通过参加书法培训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还借此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疗愈,让我在繁忙和压力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平静。同时,书法培训也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和重要性。通过书法的学习,我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愿意将其传播和发扬。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体验,我深深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和乐趣,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同时也将书法这门艺术形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用它传递美和平静。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六

1.学习了中国书法史,对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欣赏殷商甲骨、战国简牍帛书、敦煌残纸等文物图片,了解到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等古文字“隶变”为草、行、楷的演变过程。体会到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增强了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和审美情趣。

书法艺术是可读可识的直观艺术。通过欣赏《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兰亭序》、《多宝塔碑》、《丧乱帖》、《寒食帖》、《张黑女墓志》、《董美人墓志》等一系列古代书法经典作品,领略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颜真卿、董其昌、苏轼、黄庭坚、欧阳询、柳公权、锺繇、楮遂良、虞世南等古人书法之神采,提高了自身的书法审美能力。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使我对书法进一步增强了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热爱,愿不惜一切以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探究。

毛笔的特殊性丰富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和内涵,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书法不是绘画的形,而是示意的形、抽象的形。

3.提高了认识,重新审视了书法艺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

书法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法教学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书写与审美及语言文化规范化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人们的书写水平正在日益下降。孩子们迷恋网络,成年人对计算机产生依赖。面对书写技能退化的严重事实,弘扬和传承经典的中华书法文化和艺术,教育孩子们周周正正写字,端端正正为人,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领悟了一些书写技法。

书法是创造美的艺术,从点划到结体,都有一定笔法、字法、章法。例如在用笔时,“书必入木,则如印印泥,蚕吃草,要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行笔时,要“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正如欧阳询所言:“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心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南宋词人、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折钗股“,也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

另外,运笔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的.事物相关联的。如怀素“夜闻嘉陵江水”,“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所以笔走蛇龙,得骤雨狂风之势;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书法布局间架之意,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彻书法的节奏和气韵;黄庭坚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卜希旸教授作了《书法概论》及《隶书的技法与实践》专题讲座,通过殷商甲骨、战国简牍帛书、敦煌残纸等文献资料的展示,以及从象形文字到金文和籀文、到汉隶的演变图解,使我们感受到古文字的魅力,深刻理解了“大地先秦之书,一字千金”和“得古人之墨迹两行必成大家”的含义。

河北师范大学书法教授杨春的《楷书技法与实践》使我们领略到颜体宽博宏伟、沉雄朴茂;欧体法度森严、寓动于静,寓险于平;柳体瘦硬坚挺、骨力洞达;赵体华贵典雅、俊秀婉丽。

石家庄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郭少斌《创作知识及创作》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结合实际,以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体验了“能”“妙”“神”的书法艺术境界。使我们明确地认识到写字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写字趋于实用性,而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是复制,要达到创造美的目的,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最终才能达到格调的高雅和神采的灵动。

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魏兵然老师的《书法艺术与审美》,告诉我们“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核心”,从自然万物的和谐告知我们欣赏一幅好的作品,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字要讲究变化,讲究透气、空灵、飘逸,不能锋芒毕露,既刚劲大方又含蓄柔美,就像为人一样,艺术的境界也是如此,是用心去体会。同时让我们体会“用笔如用刀”“用笔如驭奔马”“点画如高峰坠石”“空中取势之意”“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将我们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教授们身上散发出的诗人气质、学者风范、大师风采让人着迷,他的文化底蕴和儒雅才情更是令人折服。

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老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及书法专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书道虽深,至诚可达”。愿我们一起努力,为书法教育教学增添一份春色。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七

我有幸参加了襄阳市开展的书法教材培训班,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书法家成琢老师和书法名师陈丫欢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在思想、理念、方法等不同方面都得到了洗礼和提高。

成琢老师老师根据参训学员大多来自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现实,强调从基础入手,几乎是手把手地教老师们毛笔书写的“独门秘笈”,从实用出发概括了毛笔书写的基本执笔姿势、基本运笔方式、重点笔画的书写等,还给大家推荐了《颜勤礼碑帖》临习的经典书目;讲授高屋建瓴,在浩如烟海的前朝书法中去伪存真,让人眼界大开,在许多专业性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国民素质教育讲到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将教育学、心理学与中国书法融会贯通,听来犹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陈丫欢老师的讲座从实际教学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秋怎样开展书法教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让我们明白了练习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懂得了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听着陈丫欢老师的讲座学员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大家看的津津有味,听的如痴如醉,个个表示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让我们的学生像陈老师说的那样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听完了两位老师的讲座,我想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能以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才先成人,“书品如人品”,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我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先从临帖入手,多练字、多读书、多研究,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争做一名全面的优秀的书法教师。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不仅提高了我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中,我要努力为书法教育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篇八

8月,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的学习。在短暂的学习期间,聆听了全国书法界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徜徉于书法艺术的历史长河,欣赏历代书法大家的神品杰作,体会书法艺术之精妙,感受中国书法文化之博大精深。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传承书法艺术这一经典文化之重任。现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本次学习感悟。

一、主要收获

1.学习了中国书法史,对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通过聆听专家的报告,欣赏殷商甲骨、战国简牍帛书、敦煌残纸等文物图片,了解到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等古文字“隶变”为草、行、楷的演变过程。体会到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增强了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和审美情趣。

书法艺术是可读可识的直观艺术。通过欣赏《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兰亭序》、《多宝塔碑》、《丧乱帖》、《寒食帖》、《张黑女墓志》、《董美人墓志》等一系列古代书法经典作品,领略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颜真卿、董其昌、苏轼、黄庭坚、欧阳询、柳公权、锺繇、楮遂良、虞世南等古人书法之神采,提高了自身的书法审美能力。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下,使我对书法进一步增强了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热爱,愿不惜一切以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探究。

毛笔的特殊性丰富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和内涵,汉字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形式意味。书法不是绘画的形,而是示意的形、抽象的形。

3.提高了认识,重新审视了书法艺术对人类的重要影响。

书法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法教学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书写与审美及语言文化规范化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人们的书写水平正在日益下降。孩子们迷恋网络,成年人对计算机产生依赖。面对书写技能退化的严重事实,弘扬和传承经典的中华书法文化和艺术,教育孩子们周周正正写字,端端正正为人,是时代的迫切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领悟了一些书写技法。

书法是创造美的艺术,从点划到结体,都有一定笔法、字法、章法。例如在用笔时,“书必入木,则如印印泥,蚕吃草,要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行笔时,要“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正如欧阳询所言:“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心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南宋词人、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折钗股“,也是笔画转折处的用“金银钗”的形象作比喻的一种笔法。

另外,运笔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的事物相关联的。如怀素“夜闻嘉陵江水”,“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所以笔走蛇龙,得骤雨狂风之势;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书法布局间架之意,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彻书法的节奏和气韵;黄庭坚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

二、对专家教授的美好印象

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卜希旸教授作了《书法概论》及《隶书的技法与实践》专题讲座,通过殷商甲骨、战国简牍帛书、敦煌残纸等文献资料的展示,以及从象形文字到金文和籀文、到汉隶的演变图解,使我们感受到古文字的魅力,深刻理解了“大地先秦之书,一字千金”和“得古人之墨迹两行必成大家”的含义。

河北师范大学书法教授杨春的《楷书技法与实践》使我们领略到颜体宽博宏伟、沉雄朴茂;欧体法度森严、寓动于静,寓险于平;柳体瘦硬坚挺、骨力洞达;赵体华贵典雅、俊秀婉丽。

石家庄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郭少斌《创作知识及创作》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结合实际,以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体验了“能”“妙”“神”的书法艺术境界。使我们明确地认识到写字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写字趋于实用性,而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是复制,要达到创造美的目的,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最终才能达到格调的高雅和神采的灵动。

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魏兵然老师的《书法艺术与审美》,告诉我们“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核心”,从自然万物的和谐告知我们欣赏一幅好的作品,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字要讲究变化,讲究透气、空灵、飘逸,不能锋芒毕露,既刚劲大方又含蓄柔美,就像为人一样,艺术的境界也是如此,是用心去体会。同时让我们体会“用笔如用刀”“用笔如驭奔马”“点画如高峰坠石”“空中取势之意”“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将我们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教授们身上散发出的诗人气质、学者风范、大师风采让人着迷,他的文化底蕴和儒雅才情更是令人折服。

三、一些期寄

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老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及书法专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书道虽深,至诚可达”。愿我们一起努力,为书法教育教学增添一份春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