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5 10:41:10 页码:9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大全15篇)
2023-10-15 10:41:10    小编:纸韵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一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二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用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个性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6、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7、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8、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好处。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透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取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透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透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之后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透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明白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构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资料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潜力方面

实验潜力:实验操作方法,比较实验,模拟实验。

思维潜力:分析综合潜力,想象潜力,推理潜力,制作潜力,创造潜力。

3、德育方面

(1)透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透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能够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十分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透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潜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

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3、不一样的课型用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潜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7、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8、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状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用心性和兴趣。

9、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透过实验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10、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周资料

1始业教育1种子发芽实验(一)机动

2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取

3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

48维护生态平衡机动

5国庆节假期

6机动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

7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

8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机动

9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机动

10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2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机动

13机动

14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

16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机动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工作计划

17机动

18复习

19复习

20复习

21期末检测

六、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三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本事,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到达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构成必须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本事。

1、实验室工作由主任教师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本事。

3、材料归档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四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展开本学期科学学科的教育,现结合本班学生实践状况,制定本学期科学教育计划如下:

本四年级共有学生345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常识的才能强,。因为科学挨近日子,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爱好,他们的学习活跃性高。因此,在教育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色,捉住学生别致、爱动的特色,创设多种调查试验的情形,多给学生试验的时机,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日子的香甜,在试验中开展智力和进步调查思想才能。年级的优秀学生上课能仔细听讲,作业能及时完结,能大胆活跃的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才能强,思想灵敏,反应敏捷,扮演才能强,成绩杰出。

(一)教材剖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五个单元。“改变的国际”是全册的开始课,意图是激起学生调查事物改变现象的爱好,感受自然界中各种改变的美妙。一起也杰出本学期以获取资料、设法记载各种改变的才能为训练要点。

榜首单元,“气候”单元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关心气候改变,使用自己树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载气候改变,并坚持做长时刻气候观测,了解气候预报的制造进程,剖析气候与日子的密切关系,从中培育学生坚持长时刻观测、研讨气候改变规则的爱好和才能。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况”通过学生着手试验,协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况及各种状况物质的特色,如水的三态改变,培育学生独立规划试验、操作试验、剖析试验数据,取得科学结论的才能。

第三单元“生长与改变”为学生提供了亲历栽培、饲养的时机,在调查、丈量、记载生物生长进程和首要改变等活动中,鼓舞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取得生物生长的资料,使用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发现。一起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名贵。

第四单元“有趣的改变”通过学生对日常日子中一些改变现象提出疑问,协助学生使用试验探求一些物体改变的进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改变进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舞学生综合使用所学常识和技能支处理日子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展现会”是全册书的总结,环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规划了一个较完好的规划、安置、展现活动。意图是通过收拾本学期对“改变的国际”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把握剖析、总结、归纳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收集资料、收拾资料的学习习气。鼓舞学生学会自己断定标准,对所学常识进行整理、归纳,树立自己的概念体系。并通过展现与同学沟通,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意图,然后充沛体会成功学习的趣味。展现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点评。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才能、科学探求才能、概念体系把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点评。

(二)教育方针

通过本学期学习,协助学生:

1、能根据已有的日子经验并通过调查和试验,对周围事物的改变进程和特色进行调查、记载;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改变的信息,使用简单东西(包含自制的)对一些改变进定量的丈量;能使用言语或图表描绘、展现各种气候、生物生长、物质状况等改变,并能通过剖析数据或图表,找出改变的规则;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收集各种改变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求、解说改变的原因。

2、能从自己日常日子下手,仔细调查周围常见的改变,并有爱好提出自己最想研讨的问题;情愿参加同学进行分工、协作,体会评论与沟通的趣味;能脚踏实地地记载调查或试验成果;情愿参加中长时刻科学探求活动,尊重生命、喜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取得美的体会;能活跃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结规划使命。

3、能用一些可丈量的量来描绘气候改变,列举气候改变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日子的影响,能描绘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进程和首要改变,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进程的差异;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况发生改变。通过试验发现物质的.改变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改变仅仅是形状的改变,不会发生新物质;而有一类改变则不仅是形状的改变,还会发生新物质。

4、能开始意识到我们日子的国际是不断改变的;情愿尝试运用所学常识和技能处理实践日子中遇到的有关改变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阐明科学技能的开展对气候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育重难点及奋斗方针

奋斗方针:

本学期通过教育,使学生把握本册书中所学的常识,培育学生调查才能和试验才能,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本学期力求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要点:

1、培育学生学习科学的爱好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

2、学习物质的状况及改变,探求水的三态改变,包含蒸腾及雨的构成,从中初步体会自然现象的改变规则。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绘气候改变

4、学习物质的改变,包含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改变进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首要差异,然后找出生命的首要特征。

6、把握水的蒸腾、沸腾、凝聚和水的三态改变。

难点:

1、学生调查才能和试验才能。

2、些根本的试验操作。例如:阐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构成的,物体的生长与改变,蒸腾、沸腾、凝聚等的试验。

本册教材首要是环绕“运动与改变”这一组统一概念规划编写的,即四年级(上册)环绕“运动”、四年级(下册)环绕“改变”统整生命国际、物质国际、地球宇宙国际及科学探求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本册教育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常识及日子经验的剖析,协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改变的,改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改变是有规则的。

进步教育质量的具体教育办法: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践仔细备好课,预备好活动资料,做到吃透教材,规划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添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调查、试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常识有一个比较体系、全面的知道。在科学常识的教育进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剖析、综合、抽象、概括才能,培育学生的逻辑思想才能。

4、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答复和作业及时精确反应,遵循以表彰鼓舞为主的准则。

5、使用一切可使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育,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知道。

6、使用学校设施优势,选用现代教育技能进行课堂教育,既激起学生的学习的爱好,又能够促进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把握常识。

7、树立科学学习协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沟通、协作、协助、研讨中学习;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王晓东、李宁,他们回忆才能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状况,预备采纳如下转化办法:

(1)、鼓舞学生扩展阅览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本,并提倡学日子跃参加(社会)试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造活动,以进一步进步才能。

(2)、协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继而遵循表彰鼓舞为主的准则,培育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爱好。

(3)、延伸课堂内容,采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进他们互相协助,在团结的气氛中赶快生长。

2、优生的培育

(1)选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协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使用一节课的时刻,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进步学习的爱好。

(3)对优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调查,多教育,防止他们呈现自豪现象。

3、实施试验操作。例如:阐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构成的,声音的发生,蒸腾、沸腾、凝聚等的试验。

4、留意通过试验开展儿童智力,培育儿童的才能。

5、让学生多着手,亲自试验广泛协作评论。让学生多联系实践,并且将试验应用到实践中。

1、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

“改变的国际”2课时

榜首单元6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6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12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3课时左右

合计42课时

2、教育进度

时刻内容

榜首周1课

第二周2课、3课

第三周4课、5课

第四周6课

第五周7课、8课

第六周9课

第七周10课、11课

第八周12课、13课

第九周14课、15课

第十周16课

第十一周17课

第十二周18课

第十三周19课

第十四周20课、21课

第十五周22课

第十六周23课、24课

第十七周25课

第十八周温习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 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六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让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略)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七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天气——1—5周

第二单元溶解——6—9周

第三单元声音——10—13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4—16周

总结——17周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八

我班共有53人,经过之前是积累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分别为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无处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与能源。

本册教材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

在内容的选择上,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选择体现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变化的内容构建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整体上含悟科学本质。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介绍历史人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2、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3、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1、既要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要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2、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3、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九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全班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10人。这门课程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课程,对学生来说很新鲜,学生没有一点科学知识基础,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习旅程。

在“植物” 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周次教学内容

1 我们看到了什么

2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3 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4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5 寻访小动物

6 蜗牛

7 蚯蚓 蚂蚁

8 金鱼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周次 教学内容

9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那些材料硬10 比较韧性 它们吸水吗

11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瓦和陶器、瓷器12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3 水

14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20xx.8.31 中化小学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十

本学期我教五年级的科学课。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5.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十一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主要工作

1、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教学案例。

二、主要工作内容与工作措施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功能。

3、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十二

本学科现有6位科学教师,其中教龄超过10年的教师1位,5年教龄以上10年以下的的1位,5年教龄以下的4位。6位教师中,有学科骨干1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6人。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等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开出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在市区级都有较好的反响。我们科学组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年轻队伍.

存在问题在于同时师资力量还较薄弱,教师总队伍不稳定。家长支持力度还较小,社会力量对科学学科总体认识不到位。科学社团。心凉。学生研究意识不强,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

二、本学科教育目标,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我校该学科的现状

1、本学科的教育目标

本学科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回眸20世纪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不难发现,在经历了过于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发展轨迹之后,现今的国内外小学科学教育出现了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它有五个方面:

(1)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

(2)具备把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能力;

(3)具有利用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

(4)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5)具有明智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具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的兴趣。

很显然,科学素养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各国(如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均提出:把所有的学生都应具有良好的科学为素养作为自己的一个既定目标。要让每一位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工作”着,经历规划和实验调查研究,以检验他们的想法,并且懂得为何这样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作用过程,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3、我校本学科的优势、主要差距及其原因

我校科学学科的教育以实施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为主要渠道,同时开展科学社团活动,力求课内外结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已任。学生和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额外的收获,老师心凉。

三、学科建设总目标和年度任务

(一)总目标

三年内,在课程资源及教学设备的有效保证下,通过扎实实施科学课程及科学社团课内外相结合途径,力争实现师生共赢的目的。

学生方面:通过科学课程及科学社团活动的整合开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根据假设制定、实施计划,能用图表或文字的形式收集证据,进行归纳、分类、判断、推理、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采用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将探究过程与他们交流与讨论),同时形成大胆想象、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能从生活中提出科学问题,并试着去自己独立持续研究。

教师方面:通过组织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能力与探究指导能力,并逐步形成自我风格。力争在3年内,本组的青年教师人人能上市区级公开课,并对科学教学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将科学社团课程化,努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科学教育资源,以课内的科学课堂实施为主阵地,以课外的科学社团活动为演练场所,以校园科技节等其他科技活动为补充,整体实施科学教育。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评价。

近期目标:

1、招募科学后备力量,规范科学实验室有序有效管理。

2、教师科学优质课评比,学生各项评比有基础,有选拔。

3、课外研究,家长支持。抓典型、树榜样、加大宣传。

(二)年度任务

第一阶段:20xx年度——目标统筹规划阶段

1、通读《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使全组教师对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理解。

2、让每位教师制定自己的成长规划。

第二阶段:20xx年度—20xx度——实践修订完善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制定的目标逐步实施并修正。

1、设定教研主题进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

2、实施、修订、完善科学社团课程的教材。以及相应的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20xx年度——总结验收提升阶段

根据第二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有利于师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实施策略、评价指向等具体经验,为下一个三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学科建设思路、内容与策略

(一)建设思路

以夯实科学课程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科学社团这一特色活动课程化为重点突破口,以其他科技活动为辅助措施,三轨并行,相互融合,整体实施,推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二)建设的内容与策略

1、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的科学素养与教学能力

(1)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设定研讨主题,展开研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如追问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基于学生问题的教学、如何观课……以及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或冷门课题或如何开展家庭实验指导等方面进行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以校本教研为契机,开展名著导读、理论学习等活动,结合“派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

(3)设立一系列教师素养提升活动,如: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活动、教具制作、科学社团活动设计评比、学生研究成果修改评比等等,让教师达到三个“会”:会上常规课、优质课;会反思、总结;会指导学生。

2、整理、出台科学社团活动课程雏形

(1)结合科学课程的年段目标统筹制定三—六年级的各年段家庭实验目标,并根据目标梳理近几年所做的家庭实验活动项目,尤其是设计拓展教材内容的家庭实验活动项目,整理成教材。

(2)结合教研活动,研讨一系列有效的选题、实施、评价等措施。

(3)让学生三科学学习的四年期间至少经历过一次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参加科学实验竞赛。

3、有序整合开展其他科技活动

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校目前的科技活动较多,学生与教师的精力有限。有以下平台:

暑假:网络日志评比,科技节准备。(11月科学节)

上册:科技节(小论文,小发明)。实验竞赛抽测暨选拔。

寒假:探究项目评比小科学家评比。准备

下册:科学记录本,小科学家。探究项目评比。

五、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和建议

进一步营造教研组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的建设,努力将的“敞门课”进行到底。

常规:作业检查互相检查

特色的由校级检查。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十三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十四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周次上课内容备注

1始业教育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

3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有哪些相同的

4特点

5第一单元练习寻访小动物

国庆休假蜗牛(1)蜗牛(2)蚯蚓蚂蚁金鱼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第四单元练习期末总复习期末考试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与学情分析篇十五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科学组教学特点和本校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以“学生主体、学习本位、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践行“学本课堂”为目标,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紧紧围绕“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的主题展开教研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抓好科学组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追求科学教学的最优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1、成员情况分析

我组现有两名专职教师(一名专职教师请产假),三名兼职教师,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钻研教材。他们乐于进取,敢于竞争,能虚心求教,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和道德思想的培养,教学中能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并同学生家庭、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同时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能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钻研,大胆创新。当然,我组教师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相信会在以后的工作之中积极的改进。

2、本学科特点与本校实验设备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我校实验器材经过上学期的补充,现在已较为完备,但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只有一个实验室,很多时候学生科学实验都会与其他班发生冲突,这些都给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不过,学校和我们组的老师都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政治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引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全学期组内集中学习活动,安排好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活动,记录好学习过程。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研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要不断鼓励科学教师,依托自己的教科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更大突破。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4)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

3、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

(1)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在科学教师中努力倡导"转变观念,敢于实践,争出成果"的教学风气。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贯彻好上级精神,组织和辅导好学生开展各类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交流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心得体会。

(2)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学习文件精神,了解最新课改动态,共同备课、交流、总结经验,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部署下一步工作。

1、要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牵引中学习。但学生的自行探究应该是有序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在碰撞中积累自己的经验。

2、以各种活动帮助科学素养的提高,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以点带面:

(1)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常规科技活动,把好的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结合科学课后的自由研究,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的记录,并撰写好课题报告。

(3)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纠正学生的偏科思想,转变学生只重视语、数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