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8 06:25:07 页码:7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通用8篇)
2023-10-18 06:25:07    小编:字海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一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在这里汇集了数百家现代化商厦、中华老字号商店及名特产品商店,南京路成为我国最大的零售商品集散地和商业信息总汇,每天流向南京路的人流达到上百万人次。

入夜,整条南京东路灯光闪亮,五光十色。南京路以其华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华的街市、辉煌的夜景而不负其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誉。1999年,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改建成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

全长1033米的南京路步行街一期规划从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采用不对称设计,在笔直的南京路的偏北面,有一条始终贯穿全街的金带,里面集中了各种花坛、候车亭等,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带宛如一幕幕丰富多采的动感电影。同时,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格局也有所改变,商店千店一面的现象成为历史。

步行街上的'一百、华联、新世界继续保留其综合性百货商厦的特点,,而其余商厦则向一店一品的专业商业楼发展。同时,步行街大大增加了餐饮、休闲、娱乐的成分,使南京路步行街发展成为东段高雅、中段专业、西段繁荣的格局。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二

七宝古镇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自古以来,这里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漫长的岁月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古镇成为了上海本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七宝老街位于古镇上,因传有金字莲花经、神树、氽来钟、飞来佛、金鸡、玉筷、玉斧七宝而得名。明清时以布、纱、酒、木器、水运而名重黄浦、吴凇两江,老街经重新整修后,成为沪上胜景。蒲汇、横沥二水交汇,三桥跨于清流之上。水中桨橹声声,岸表柳丝袅袅。街分南北,巷串东西,呈现出非字形格局。老街的深巷是宋代遗存的,亭台楼阁是明清风格的,小桥流水是江南特色的,老街上的羊肉、糟肉、方糕、肉棕远近闻名。漫步老街,感受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悠远与凝重。棉织坊明清两代,七宝因棉纺织业的发展而繁荣,所产棉布有七宝尖之称,棉织坊以实物、操作表演、人物蜡像展示传统的棉布制作工艺,让人领略到当地的布文化及先人的智慧与勤劳。坊内还设传统的喜堂,重现古代江南地区的民间婚俗场景。酒坊七宝地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所产白酒七宝大曲曾风靡沪上。老酒坊集生产、观赏、销售于一体,一展酿酒工艺全过程。内设品酒小席、名酒陈列、历代宴饮餐具等部分,让人于休闲之中体味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老行当七宝自古为沪西重镇,商铺林立,百业俱兴。这里将已消失的老行当 传统行业浓缩、提炼、以街景、实物人物蜡像的形式再现昔日七宝百业兴旺的景象。木匠、铁匠、银匠、竹匠、作坊、豆腐房、店铺让人置身于数百年前的集镇喧嚣声中,感受先人们的劳作与生存状态。蟋蟀草堂七宝蟋蟀历来名躁沪城、饮誉江南。草堂于典雅环境中,挖掘历代蟋蟀文化,将捕捉、饲养、竞斗以及有关器具、方式一一展示,让人充分玩赏这一饶有情趣的市井文化现象,感受其中的乐趣。每年秋天,草堂都要举办蟋蟀节。当铺清道光年间,七宝设有当铺,它成为松郡之地金融活动的重要场所。现于原址建以传统当铺模拟景点,重现当年的场景和经营活动,反映古镇的商业文化风情。

(概况)

大家都知道看中国一百年历史到哪里么?对的,就是上海,那么看二十年的历史呢?就来外滩了。 外滩是上海的窗口,它集中反映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又具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许多海外侨胞和华人都爱把上海外滩称誉为亚洲第一湾。是的,她美极了,请看,她从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新开河,长约1800多米,弯弯的走势,形如新月,秀美如画。

据资料记载,外滩原来叫扬子路、黄埔滩路。194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一路沿用到今天,外滩过去有着东方华尔街之称。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更具有现代都市气息。1995年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每天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数以万计。

各位:今天当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在这外滩散步,可以欣赏到许多美丽景观。首先,请看西面,那就是上海的象征之一——万国建筑博览会。大家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辟为商埠(bu)当时的上海逐渐形成了外国资本在中国最集中的地方,而各式各样的西洋式建筑也随之在外滩建立。这黄浦江边集中大批西方国家的银行、俱乐部、夜总会等,反映了西方殖民这对上海的掠夺和侵略。这外滩上的一栋栋高耸的大楼,虽然不是由一位设计师设计,也不是建于同一年代,但却富有共性,它们都是当时西方最流行的样式,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形式,整个建筑具有庄重、雄伟的气势,建筑色调基本统一。另外再看东面,人们在观景台上海还可以眺望到宽阔壮丽的黄浦江江面景色,江风拂(fu)面、江面波光粼粼(lin)、百舸争流、白色海鸥高低飞翔,可一览大城市港口风光。遥望浦东跨世纪最新颖的摩天建筑群,恢弘的气势使外滩借得美景。外滩作为上海的象征,融江河景观与建筑景观于一体,集西方古典风情与中国现代文明于一炉,现在让我们由南至北观赏一下外滩边的主要大楼建筑。

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气象信号台建成于1920xx年3月9日,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是当时外滩最高,也是外滩最早的一幢,是亚洲的气象发布中心。在1920xx年这样的气象信号台还有两个,一个在美洲圣迭(die)亚戈,一个在非洲阿尔及尔,和眼前这个一起号称全球三大时间基点。根据徐家汇气象台测得的气象信息,每天五次在塔顶桅(wei)杆是悬挂各种形状的标志,向来往船只告示吴淞口外的风力和海浪等气象信息,以保证航行安全。另外在桅杆上有一只可以上升下降的大球,每天中午11点45分,球升到桅杆一半的高度,11点5分,又将球升到顶端,12点正时下降到原来位置,用来向市民,船员报时,所以它也是中国出现的第一座报时台。但随着上海现代信息传播科学的发展,它只能退休了。1993年10月,在外滩综合改造二期工程中,为保护这座具有86年历史被人称为“阿脱奴婆”式的古建筑,将它在原来位置上向东北面整体移位20米,并对它内外部进行装修,使之面貌一新。夜晚,用青白色的灯光照着,如一个巨型的通体晶莹剔透的玉珠,清丽动人。

亚细亚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一号,被称为外滩第一楼。196年建成,它曾被亚细亚火油公司使用,因而被称为亚细亚大楼。现在该楼已置换给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亚细亚大楼高8层,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里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为巴洛克式,东面正门有4根爱奥尼克(纤巧秀美 柱身修长 高度约为底径9到10倍 柱身有条带状 柱头上有卷起的旋涡装 象征女性美)立柱,左右各2根,柱的内侧又有2根体形小的多立克立柱。门上方有半圆形券(quan)顶。大门给人视觉上有较强的纵深感。大楼中段为装饰简洁明朗的现代注意建筑风格,上段为巴洛克式,有爱奥尼克双立柱,圆弧形铁栏内阳台。大楼用花岗石贴砌,气派雄伟,堂皇富贵。1989年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总会

位于中山东一路二号,建成于1920xx年,耗资45万两白银。原是英国侨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有皇家总会之称,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为文艺复兴式风格。因该楼设计师在建筑期间去世,接替的日本建筑师就参照日本帝国饭店外貌式样建筑该楼,因此建成后又有“东洋伦敦”之称。大楼共五层,另地下室一层,屋顶为攒(zan)尖顶,大楼第三层与第四层贯以六根爱奥尼克立柱;层顶南北两端有巴洛克式塔亭,增强了整幢建筑的高度和豪华气派。大堂南侧有用意大利大理石铺面的酒吧台,长达34米,号称远东最长的酒吧。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通商银行

位于中山一路六号,1920xx年建造,是一幢四层哥特式(高 直 轻 尖 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建筑,屋顶波面陡,形成东立面一排五个尖角顶,每个尖角顶的顶端原立有十字架,尖角顶的两侧原来有都有小尖塔,如向上帝供奉的巨烛。第四层的窗户采用尖券形。正门前有古典式柱廊。中国通商银行是1897年由盛宣怀筹资兴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经营的一家银行。五十年代长江航运局进驻这里,现在是由香港人建造的娱乐场所。顺便说一句,帝国主义最早在外滩开银行是1847年,叫做丽如银行。

汇丰银行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一一-一二号。1955年到1995年为上海人民政府所在地,现置换给浦东发展银行使用。大楼1920xx年奠基,1920xx年建成,造价1000万银元。英国自诩这是“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讲究的一幢建筑”,大楼为钢框架结构,特种钢材由英国定制后运来。它是外滩占地最广,门面最宽,体形最大的建筑,呈现古罗马古希腊风格。整座建筑以正门和圆顶连成的纵线为轴,两边对称非常严格,形成四平八稳之势。建筑顶部是古罗马万神庙的穹隆顶,犹如一个巨大的皇冠,统领着这幢近3万平方米的建筑,显出华丽庄严的风范;外墙用花岗石砌筑,又给人以坚固、稳重、典雅的感觉。所以这幢大楼在整个外滩建筑群中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它还有稀世三宝:一是大门两侧有一对铜狮,坐北朝南一只张着大口,坐南朝北一只闭着嘴,有银行吐纳资金的寓意。据说英国铸成之后将其模子毁掉,使之成为世界珍稀之物,不过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复制品,原物在博物馆里面。二是大门内的八角亭有一副世界上极为鲜见的巨型马赛克壁画,画面有200平方米,色彩亮丽,展现出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八个世界名称的标志性建筑,在每一个城市背景前有一个各司其责的女神像;八角亭顶部还有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在八幅壁画与圆顶壁画之间有着黄道十二宫星座图象,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天象。三是大楼大堂内有尤为罕见的28根高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石柱,其中四根是巨石琢成、没有拼节的,在大堂南北两侧正中,据说世上只有六根,另外两个在法国卢浮宫内。当时大楼内已装上冷暖设备,算是上海第一家了。

海关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一三号,1920xx年12月建成,花去建造资金430两。大楼具有折中主义风格,东立面大门有4根粗壮的多立克柱子(比例匀称 简洁有力 雄健挺拔 象征男性)支撑,显得庄重有力。大楼顶部的大钟是仿英国伦敦国会大厦大钟式样制造,花白银20xx余两。它是亚洲第一大钟,又是世界著名大钟。钟楼有四个圆形钟面,直径有5.4米,分针长3.17米,时针长2.3米。钟内有三个钟摆,最大的一个钟2吨;大钟上有自动开关的电灯72盏,晚上这里灯光通亮,斗大的数字在几公里外都能被看清,钟楼机房内有一口大敲钟和四口小敲钟,钟的发条长达15.65米,每周要开三次,每一次钟上发条么四个人操作一个小时,每隔十五分钟,四只小敲钟就响起叮咚的声音,每过一小时,大敲钟就会发出雄壮的当当声,方圆两公里以内都能听到。汇丰银行大楼和海关大楼都是出于英国设计家威尔逊之手,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讲,它们是对姐妹楼,并列一起相得益彰,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标志之一。

汇中饭店

位于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口,正门在南京东路二三号。解放前被称为中央饭店,现在称为和平汇中饭店,是和平饭店南楼,是外国人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餐饮业的旅社,虽然只有6层,却是上海最早的摩天大楼,也是中国第一幢安装和使用电梯的建筑。大楼于1920xx年建成,为英国折中主义风格,最大特点是立面彩红砖做腰线,白墙砖做贴面,别具风格,富有欧洲情调。大楼底层内有可容1000人集会的大礼堂。1920xx年“上海万国禁烟会”在这里进行,在大门西侧有纪念会碑纪念此事。还值得一提的是,1920xx年11月29日,中国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当天下午中国同盟会本部就借汇中饭店召开欢迎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大会,孙中山出席会议,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沙逊大厦

位于中山东一路二零号,原名沙逊大厦,现为和平饭店,1920xx年建成,1920xx年投入使用,楼高77米,13层,当时银其内外装饰豪华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属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哥特式建筑,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线,该饭店内设德国、印度、西班牙、法国、英国、中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套房,酒吧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在此演奏世界各国各地区名曲。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上海访问期间的晚宴,就曾在此楼举行。祖国大陆海协会和中国台湾海基会举行的“汪辜会谈”也曾在此举行。顺便说一下,当年卓别林访问上海也下榻在此饭店。

中国银行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二三号,1937年建造,当时中国控制中国银行的官僚资本家想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建造一幢超过所有建筑的34层大楼。但正当打好地基动工建造的时候,英国人沙逊竟蛮不讲理的说在英租界造房子,其高度不准超过他沙逊大厦的金字塔顶;据说官司直打到英国伦敦,最后中国银行被迫让步,将中国银行大楼减去17层,比相邻沙逊大厦的金字塔尖低60厘米。当然中国人也不甘示弱,大楼造好后,在大楼顶上竖起一支高高的旗杆,使中国银行大楼超过了沙逊大厦的高度。该楼外形带有中国民族特色,楼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四角微微翘起,上盖蓝色玻璃瓦,象征着蓝天;大楼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中国钱币形镂空窗框,门前有九级台阶,寓意九九归一,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有八仙过海的图案。银行地下室有10000只保险柜,它的门是不锈钢制的,重5吨,用11个锁头互相咬住,密封性能极好。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位于中山东一路二九号,吴淞路闸桥南桥堍(tu),现为广大银行。大楼建于1920xx年,外观为巴洛克风格,里面为三段式。地层中间有一个高大的拱券门。两侧窗户也为高大的拱券形,显得厚实。第二层和第三层贯以爱奥尼克柱子,第二层窗框均有爱奥尼克或多立克立柱,且有券形的立体窗檐。第三层窗框成长方形。大楼顶部中间为石栏杆,两边墙上有浮雕花饰。整幢大楼富有凹凸感,利用光线明暗对比强烈。它是外滩装饰最精美的一幢建筑,是上海市建筑保护单位之一。

百老汇大厦

位于外白渡桥北侧。因临近百老汇路(今大名路)而得名。1951年改名为上海大厦,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在1934年建成,层高78.5米,共22层,建筑外形前后呈汉字“八”字形,外立面装饰简洁明朗,仅在檐部等处有花边等艺术装饰,具有现代主义风格。大厦从11层起,逐层收进,有观光台,是观赏黄浦江、外滩、浦东景色最佳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陪同不少外国元首和贵宾登临观光,现在上海大厦已建设成一座涉外旅游星级饭店,拥有不同规格客房248间,其中有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阿拉伯等国六种特色高级套房,在20世纪90年代,连续获得涉外宾馆“十佳安全优胜单位”称号。

徐光启墓园位于上海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徐光启字子先,1562年生于上海,是我国明末的杰出科学家。他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等书,并编著了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

徐光启生前信仰天主教,华南地区,因此死后将其墓建在天主教堂西南,现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徐光启墓园交通线路:

公交11、23、18、66、43路可以到达。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三

今天,我去了中国海事博物馆。它看起来像一艘白色的帆船,两个白帆交叉,上面镶嵌着蓝色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字样。感觉很奇妙。

我一进大门,一艘巨大的`古代帆船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这艘船被称为“宝船”。长27.4米,排水量200多吨。桅杆有三层楼高,尾部有一个巨大的方向舵,比现在的方向舵还大!船的两端向上倾斜,船头刻着一条翱翔的龙。

船后面的客舱里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水密舱”,至今仍闻名于世。有了它,如果船进水,水就会流入水密舱。只要关闭舱室的门,水就不会流进房间,船就安全了。泰坦尼克号上也使用了“水密舱”装置,但由于进水过多,最终沉没。

帆船旁边,有一个它曾经用过的木锚。木锚长7.4米,重1吨,当时非常巨大。木锚的前端是铁做的,可以增加摩擦力,让锚牢牢抓住河底的泥沙,牢牢固定船体。在船边的房间里,我惊讶地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8000多年前的独木舟,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独木舟!

八千年前,中国开始制造各种船只。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货船和油轮都是“中国制造”,最大的货船可以装载一万多个集装箱。是不是很神奇?!但是中国的邮轮制造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希望发展更多的邮轮制造技术。想知道“巡航,让生活更美好!”。

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在造船技术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了解了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及其今天的发展,真的是可喜可贺。

上海旅游景点导游词 篇13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国际大都会上海,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员,现在请允许我为您简单地介绍一下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上海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别是历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上海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经济文化中心。使上海成为当时世界建筑大师们竞相表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不风身手的大舞台。其时大量外国建筑师的登陆,先期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的回归,给上海带了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当然也使得当时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渗透了西方建筑的影响。

所以当时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样拥有如此规模庞大。精美,技术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就是上海最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先写到这里吧。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五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旅游地点时是浦东的鲜花港。老师带着我们坐上了大巴士,旅途中我们看到了那黄灿灿的油菜花,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说:“小朋友,欢迎你们去美丽的鲜花港。”

“到了,到了!”车上的同学兴奋的叫了起来,我们下了车。走进大门,一眼看到用花朵装点的拱形建筑,上面用鲜花堆砌着“鲜花港”三个大字,这别致的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我们,老师提议:“不如我们在这儿照张相吧!”

拍完照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只见,道路两旁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笑盈盈的,竞相怒放。扇动着的金翅的蜜蜂,像阳光的万颗金点在云絮间放射着闪烁不定的光芒,不辞辛劳地在花朵上采蜜,两只带黑色斑点的蝴蝶上下翻飞着,像两个顽皮的孩子在嬉戏。

我们顺着指示牌,穿过小道,来到了下一个旅游景点——热带温室。走进温室,眼前的植物造型千奇百怪:有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有的像刺猬,有的像堡垒,还有的像一座山丘;还有橡胶树、萝芙木、棕榈树、鸟巢蕨、苔藓……各种各样植物,使我大开眼界,让我也不禁赞叹它们的生命力。这时导游说:“同学们,你们知道热带植物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快吗?那是因为热带有很多c4植物,它们利用二氧化碳的效率很高,在适宜条件就会生长得快。”我点点头,想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会不会做!

我们又绕过亭子,来到郁金香区,郁金香枝干挺拔,花朵饱满,色彩斑斓,一眼望去有的红里透白,有的黄里透紫……那些色彩鲜艳的花凑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就在这时,我听到远处不约而同的传来:“真漂亮啊如果我能变成一朵花,我也死而无憾了!”有的说:“春天就是好,哇,好香啊!我这一辈子也不离开这美丽的仙境!”有的说:“不愧是鲜花港啊!我还是第一次来过这么美丽的地方呢!”我凑近闻了一闻,郁金香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使我神清气爽。

今天,我们游览了鲜花港,使我亲眼目睹了鲜花港美丽的身影。虽然大巴士正在缓缓地驶离,但是我的心会永远留在这花谷之中,鲜花港,我期待和你的下一次约会!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六

上海旅游景点导游词怎么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介绍,请看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上海旅游景点导游词吧!

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昨晚睡提好吗?好极了。

真对不起,昨晚行李送迟了。

因为行李车坏了,我们只得再要了一辆。

顺便问一下,你们行李打开了没有?怪不得外面阳光明媚。

我们导游常说:”客人把阳光装在包里带来了。”为此我谢谢你们。

好言归正传。

早餐的我已宣布过日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园、豫园商场的所在地。

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外滩。

诸位左侧就是著名的黄浦江。

我们以后会到这儿来的。

为了节省时间,在没到豫园之前我先讲些中国园林和豫园的情况。

在中国,园林被分为三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豫园属于私家园林。

中国园林有许多技巧,比如借景、障景等等。

不过它们都由四个基本因素组成。

这四个因素是水、植物、建筑和假山。

大多数的私家花园是在江南,就是因为这儿多水源和适宜做假山的石。

豫园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建。

园主姓潘,是个大官。

他建此园是取悦于双亲,让他们安享晚年。

所以豫园的”豫”字就取其豫悦之意。

可惜的是他父母末能眼见豫园落成就去世了。

清末,潘家衰弱,其后代变卖此园于当地行会。

豫园之所以成为名胜,还另有一原因。

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园内一厅堂曾被用作指挥部。

今天豫园是个必游之地。

所以我建议到了那儿我们千万不要走散,最好大家寸步不离,好吗?

这儿是停车场。

万一有人走散,请记住车号最后三个数字是121。

我想最好不要发生这类事。

我会举着小红旗,你们全陪张先生会殿后。

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上路吧。

下车时请注意自行车。

女士们、先生们,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桥。

为什么是九呢?因为是阳数最高的数。

走在桥上,逗留时间就长。

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

还有,据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所以你不必为遇到鬼怪而担心。

在桥的中间,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约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馆。

老人们喜欢早晨来此,会会朋友,沏上一壶茶,聊聊天儿。

一般他们喝的都是一种绿茶,叫做”龙井”。

这个茶馆也是外国首脑常来之地。

比如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上海,也亲临茶馆喝了茶。

确实,能在这儿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

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着开满荷花的绿池。

迎面吹来阵阵凉风。

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你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温的”龙井”茶。

你会觉得飘然若仙。

你们也想喝一壶?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们去。

等我们看完豫园再做决定,行不行?

这儿就是豫园的入口。

当你走进一个私家花园,视线总会被什么东西挡住,有时是假山,有时是这肃的照壁。

这是园林一技巧,称之为障景。

不让你一日了然,却让你看到一部分,然后才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这座堂叫”仰山堂”。

大家知道,上海位于一冲积平原,市内无山、无林。

所以此”山”就指对面那座假山。

它高12米,重80吨。

它过去乃至今天一直是个奇迹。

因为四百多年前没有水泥和熟石膏,人们就用烹煮过的糯米,加上明矾和石灰,把石块粘起来。

至今安然无恙。

看见山顶的亭子吗?四百年前,这是上海城最高点。

从那儿可看到黄浦江上的渔船、帆影,可这些今天只能在电影中见到了。

你也仅能看见他们上移的头顶。

因为盘旋的小径皆被树、石遮住。

这实在是园艺大师张南阳的杰作。

也被公认是本地最佳假山。

在假山之后,有座龙墙。

这是本园一特色。

总共有五条龙墙。

这边走,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那儿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条龙墙。

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条龙墙。

龙实际上是想像出来的动物。

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赛珍珠的《龙籽》。

如果看过的话,这儿很多东西令你觉得熟悉。

请看这条龙,你会发觉这是个多种动物的综合体。

你看它头似牛,眼似虾,角似……我看不太像牛。

我们通常说角似鹿,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鸡或者鹰。

请告诉我,你们看见几个趾。

三个对。

但一般龙应有五趾。

为什么是三个呢?其中有一故事。

以前,只有皇帝和皇室人员才配有龙的图案。

园主潘允端用了龙做墙,他有野心。

不知怎么,皇帝得知此事,便派人来调查。

潘允端得悉后,立即令人敲下两个趾。

当朝延官吏一到,园主说:”瞧,这本不是龙,只有三趾。”真是个聪明人,不然他性命难保。

你们说想拍一集体照。

我看以龙墙为背景,这可是最佳的地方,我来替你们拍,别忘了说”cheese”。

这儿我们可看见三块石头。

中间那块称作”玉玲珑”。

这并非是玉,但是挺有名,叫太湖石,外型是由水侵蚀而成。

这原来是给宋微宗的贡品。

宋微宗广收奇花异石,称”花石纲”。

可怎么会到这儿来的呢?原来,在运往当时京都遗失了。

多年之后,又成了地地方官绅的玩物。

后来他把该石送给潘允端做嫁妆,因为潘的兄弟娶了他女儿。

玉玲珑因有”瘦、透、皱、漏”等特点而著称。

假如你自上而下倒水。

它72孔孔孔犹如小瀑布;如你在下方燃香,它72孔孔孔烟香缥缈,非常美丽。

园主以前常凝视此石多时,留连忘返。

这也是园林功效之一,一个景物使你沉思,结果达到情晚合一的境界。

豫园之游就到此结束,希望胸们喜欢它。

最后,大家必须做出选择:是喝茶还是购物。

我看,还是举手表决。

有多少人想品茶?哈,全都想去?!什么?我愿不愿去?说实话,这正合我意。

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大家走吧!

内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

全园面积仅2亩,园内山石池沼、厅堂廊室、亭轩楼台一应俱全,小园内花墙小廊,曲折迂回,疏密有致。

内园有一座戏台叫“点春堂”,因宋代苏东坡诗句“翠点春妍”而得名,暗喻点看喜欢的戏曲和演员。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的一座私人花园,取意于“愉悦双亲,颐养天年”,故名“豫园”,1559年始建,1577年建造完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自己曾游览过苏州的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江南园林,也走访过同里的耕乐堂、退思园,一直为这些园林的设计精巧、布局细腻而感叹。

而当步入大上海的豫园,在蜿蜒曲径层层深入时,那清幽秀丽,玲珑精致的庭院、回廊、曲桥,总会把自己带入诗般境界,一幅幅绝佳的画面总会闯入我的视野,令人美不胜收。

豫园以“陆具岭涧洞壑之胜,水极岛滩梁渡之趣,”称冠于诸多江南私家花园。

漫步于占地三十余亩的豫园,移步易景:亭台楼阁、布局有致,假山水榭、疏密得当。

园内山水林石错落有致,小中见大,比苏州的拙政园更胜三分,充分体现了明清两代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风格,被誉为“东南名园冠”。

豫园,是江南园林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作为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城市文化的灵魂。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并不缺乏现代化城市风貌和人文气息;而当人们意识到,这座城市曾经的历史与它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时,便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浓缩着它文化传承的“海上名园”——豫园。

醉白池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南路,始建于l644年,为明代画家董其昌觞咏处,也是名人学士常游之地。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建。

醉白池之名取于苏轼《醉白堂记》,谓宋代宰相韩琦慕唐诗人白居易晚年以饮酒咏诗为乐而筑醉白堂。

顾大申擅绘画,善诗文,亦慕白居易之乐而以“醉白”为池、园名。

全园占地80亩,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

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

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

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

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明、清松江府属各县乡贤名士百余人之画像,刻画甚工。

园内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

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

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各位朋友,进入南京路之后,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他们当中有边吃冰淇淋边逛街的外地人,有身穿旗袍的时髦小姐女郎……可你们注意到没有,像那种装束打扮的老大爷,你们看,就是站在那儿戴着白帽,身穿黄衣服,手拿小红旗的老大爷,他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大家知道吗?我想来个有奖竞猜游戏,请大家参加。

小林先生,请您谈谈。

噢,您说他是在街头做买卖的。

那么,村上先生你以为他是干什么的?

是在街头做商品宣传的。

看来,你们都说得不对,下面我们请一位女士来猜谜。

山口美智子小姐,您说呢?“指导交通秩序的管理人员对了,她猜对了,我们为了感谢他们的协助,分别给他们发一、二、三、等奖。

各位,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南京西路了,在车子的右侧,那幢高楼是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第一百货商店是中国最大的商店之一,商品种类有3万多。

在这里,一天购物者约有20万人之多。

实行了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请大家好好看看领略一番。

南京路是中国人追求最新时尚,富裕的生活和进行较高消费的场所。

总之,这条路反映了上海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甚至有人说不到南京路,等于没来过上海,难道你们不觉得是这样吗?

国际饭店到了,大家领略了南京路白天的景色风情,一定很想知道迷人的南京路夜景---上海的不夜城。

在此我且不说,晚饭后大家可以到南京路上散步,自己慢慢地品味吧!

今天,各位辛苦了,谢谢大家。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七

半岛开发最早,分布着澳门的市区,是澳门地区行政、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绝大部分人口和工商业均集中于此。半岛形如一长靴,东北一西南走向,仅东北端以宽约240米的陆地与珠海市相连。长轴线从东北的关闸至西南的半圆形地(妈阁嘴)长约4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线则从沙梨头海边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区东南角长约2.5公里。西侧的狭窄河道是内港,沿岸有20多个码头,主要是货运及内河客运;东侧面向球江口的是外港,主要是港澳码头。南面有两座跨海大桥(通向氹仔),一长2570米,1974年通车;另一长约4400米,1994年通车。

半岛内分5区:

花地玛堂区位于半岛北部,面积最大(2.7平方公里,占半岛40.3%),人口最多(12.6万人,占半岛36.8%)。包括青洲、台山、马场、黑沙环、望厦、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均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

圣安多尼堂区(花王堂区)在半岛西部,北接花地玛堂区,南连大堂区,东邻望德堂区,西临内港。面积1.1平方公里(占半岛16.4%),人口仅次于花地玛堂区(接近10.9万人,占半岛31.7%)。包括沙岗、新桥、沙梨头等地,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白鸽巢公园均在此区内。

望德堂区位于半岛中部偏东,被花地玛堂区、圣安多尼堂区和大堂区包围,包括荷兰园、塔石和东望洋山。面积最小,只有0.6平方公里(仅占半岛9%),而且约有1/3面积为东望洋山所占。人口约3.26万。

大堂区主要位于半岛东南部,但有一狭长地带沿新马路和草堆街之间延伸至半岛西岸。面积仅次于花地玛堂区,达1.4平方公里(占半岛约21%)。人口则为各区中最少的,仅约2.9万人。大部分土地也为填海所得。是澳门地区的经济中心。

风顺堂区(圣老楞佐堂区)位于半岛西南段,三面环水,北邻大堂区。面积只有0.9平方公里(占半岛13.4%),人口4.56万。本区是澳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澳门的行政中心。

上海旅游导游词英文篇八

各位旅客朋友们:

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昨晚睡提好吗?好极了。真对不起,昨晚行李送迟了。因为行李车坏了,我们只得再要了一辆。顺便问一下,你们行李打开了没有?怪不得外面阳光明媚。我们导游常说:”客人把阳光装在包里带来了。”为此我谢谢你们。好言归正传。早餐的我已宣布过日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海老城,也就是豫园、豫园商场的所在地。

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外滩。诸位左侧就是著名的黄浦江。我们以后会到这儿来的。

为了节省时间,在没到豫园之前我先讲些中国园林和豫园的情况。

这儿是停车场。万一有人走散,请记住车号最后三个数字是121。我想最好不要发生这类事。我会举着小红旗,你们全陪张先生会殿后。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我们上路吧。下车时请注意自行车。

女士们、先生们,这座就是著名的九曲桥。为什么是九呢?因为是阳数最高的数。走在桥上,逗留时间就长。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风景。还有,据说鬼怪只能走直线,所以你不必为遇到鬼怪而担心。

在桥的中间,有座亭子,始建于清朝,大约在80多年前被改作一茶馆。老人们喜欢早晨来此,会会朋友,沏上一壶茶,聊聊天儿。一般他们喝的都是一种绿茶,叫做”龙井”。这个茶馆也是外国首脑常来之地。比如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上海,也亲临茶馆喝了茶。

确实,能在这儿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试想一下,在一个夏日,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着开满荷花的绿池。迎面吹来阵阵凉风。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你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呷上一口微温的”龙井”茶。你会觉得飘然若仙。

你们也想喝一壶?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让你们去。等我们看完豫园再做决定,行不行?

上海旅游景点导游词 篇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