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8 07:39:03 页码:7
最新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17篇)
2023-10-18 07:39:03    小编:字海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一

(1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强力实施职业教育二期攻坚计划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重要指示和国家、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余书记就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批示,市政府组织市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刚才玉梅同志传达了余书记的批示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泌阳县、高级技工学校、汝南幼儿师范学校6个单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作了发言,讲得很好、很有代表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就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职业教育在我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有效推动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20所,其中高职院校1所,省属职业学校2所,技工院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6所,在校生6.7万人。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围绕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了一批设施完善、质量较好的职业院校。目前全市共有中央、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0个,省品牌示范院校4所,省特色院校7所,省职业教育强县7个。三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每年培训近18万人次,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95%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四是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不断增强。通过区域内整合、总体上优化,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目前规划面积达8.8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资12亿元,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汝南幼儿师范学校已搬迁入住,农校、卫校、财经学校建设进展顺利,较好地实现了一区多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坚持以黄淮学院为龙头、行业企业为依托、专业为纽带,支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组建了银泰汽车学院、全省第一家“跨境电子商务学院”,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转型发展路子,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同时,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我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职业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我市的职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属薄弱环节。一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强,人们上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存在偏见,总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机制不够活,校企合作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企业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民办院校数量少、办学规模小,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院校专业设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与全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不紧密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市与全国、全省一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难度加大,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必须把握并放大我市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使职业教育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是针对就业要求和职业特点进行的专门知识学习和训练,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实用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它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同组成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它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经济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欧美国家之所以经济高度发达,很重要的一点是具有完备的、高度发达的职教体系。就美国而言,从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开始,就非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与实践有关的课程成绩,在入大学的考核中占很大比重。在德国,实行的是“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年约有60%青少年选择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而且职教学历、文凭和岗位证书也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权威性。在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导,以取得文凭学历为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既重视学历文凭又重视专业职业,既要选择学校又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而且对能否就业、选择什么职业越来越重视。今年6月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并且从中央和省里层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教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最大的优势是人口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对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技能型劳动者供不应求,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后劲的瓶颈。人力资源是决定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没有高技能人才就不可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就没有发展后劲。从一定意义上说,抓职业教育就是抓产业优化升级,就是抓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进一步提升我市开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的现实途径。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市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今年我们提出确保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的目标。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努力把我市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总之,职业教育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各级各部门务必把职业教育作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努力发挥好支撑发展、保障民生和促进和谐的“三大功能”.支撑发展就是以服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提质增效为宗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保障民生就是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发挥就业“指挥棒”的作用,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为劳动者过上更好生活打下职业技能基础。促进和谐就是以促进公平公正为要求,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重要作用,加强城乡、区域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二、把握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动办学模式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深化改革。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职业教育与市场相互融合。二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研修培训,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课程设置、培训模式、教材体系和管理经验等,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和创新人才。三要切实抓好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着力减少对学校具体事务的干预,把更多精力放在谋划发展大局和帮助解决问题上,让学校拥有更多自主权。重点扶持品牌学校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产业吻合度和社会认可度。

(二)着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市场,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目前我市缺少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民办学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一要大胆尝试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允许市场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办学,鼓励公办职业院校采取“公办民助”等形式,吸纳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共谋发展。二要认真落实国家、省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为契机,对那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社会效益好、群众认可度高的民办职业学校,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和支持,扶持发展一批民办职业学校。三要支持省内外知名职业教育机构到我市合作办学,为全市职教市场注入活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服务力。四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指导和管理,对那些唯利是图、发布虚假信息欺诈消费者的培训机构,一经查实,从严从重依法处罚,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引导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

(三)着力推进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不能关起门来搞教育,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子,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正在酝酿改革措施,引导一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并在全国打造十所应用型示范性大学。4月25日,教育部在我市举办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就是要以产教融合为主题,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11月14日,我市举办了首届校企合作洽谈会,100多家企业与各类职业院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签订了54个校企合作项目。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五位一体合作机制,引企入校、办校进厂,把企业当作学校的课堂,把学校办成企业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打造驻马店职业教育强市。

(四)着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在“六路并进”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对接,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开展定点定向培训。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为重点,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要加强配套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对没有和企业进行对接、开展合作,没有拿到企业订单的院校,一律不分配培训指标,不配发培训资金。二要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在黑板上讲理论、在书本上搞维修的传统培训模式已经落后,要鼓励和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全面改进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训新模式。学校要主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走出校门,到车间里培训,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培训,实现教学和实践一体化、实习和生产一体化。三要整合利用好培训资源。积极整合人社、教育、民政、农业、扶贫、残联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打捆打包,实现信息共享;要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培训,大力培养培训实用性、技术型人才;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套取培训资金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出一起,绝不手软。

(五)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依托黄淮学院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和市职教园区建设,构建以黄淮学院为龙头、以职业技术学院为桥梁、以大中专职业学校为支撑、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要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我市20开始实施职业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已将全市59所职业院校调整到现在的20所。今年6月,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力度,力争到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由目前的900多所调整为500所左右,重点支持建设100所中高职品牌示范院校和200所特色院校。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对接”的原则,引导学校根据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培育品牌专业,做强特色专业,扶持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停办就业差的专业,构建起“布局合理、资源优化、专业对口、各具特色”的职教体系。二要加快推进市职教园区建设。为打造人力资源新优势,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了8.8平方公里的职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21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0所职业学校,成为拥有20万人口的教育新城,对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市高级技工学校、汝南师专已经入住,市农校、卫校、财校正在紧张施工。施工方和在建学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倒排工期,交叉进行,加快推进学校项目、群众安置房、教师公寓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服务,解决好园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促进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县级职业教育是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培养规模还是培养能力上都占据“半壁江山”,正阳县和泌阳县职业学校均被认定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这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刚才泌阳县作了典型发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我们要加快推进县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完善各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市县两级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以城带乡、以强扶弱,形成相互促进、同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四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基本保证。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加快制定综合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1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要逐步扩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尽快补上实习实训不足的短板。五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教师引进、培养、聘用等方面狠下功夫,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业、社会聘请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管理,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凝聚合力,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以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二期攻坚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拿出精干力量,抓实抓好职教工作。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认真履行好当家人、责任人的角色,及时研究解决职教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育、发改、人社、国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通过运用政策手段,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要严格落实省职业教育二期攻坚工程各项优惠政策,确保落实到位、收到实效。要健全完善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用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比例不得低于30%.对公办职业院校实行“以补促改”,对民办及企业办职业院校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教学质量高、就业率高的职业学校。要加大对贫困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20秋季学期开始,各类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助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三)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积极参与,离不开广大家庭和学生的普遍认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要继续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积极倡导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大力发展我市职业教育,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新时期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提供坚实保障。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二

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本学期丁院长在开学典礼的工作报告指出:以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本学期我系工作也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就如我们今天请到的**大学教育学院张教授,我院学生处处长蔡老师,以及班主任代表孙老师分别从如何加强校风、如何加强学风和如何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等不同的角度作了三个报告,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主要从学风建设方面总结一下本学期的工作:

一、总结

2、做好学生社团矫正工作,我系到目前为止受过处分有18人,经过社团矫正,有4人提前解除处分;并通过学风预警机制,让学生及时得到警示和教育,防止学生再次继续出现违纪现象。

3、以“读书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以读书活动促进学风建设。今年我们获得了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学期初开展了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创建学习型社会,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的20xx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我院财会系以学生品牌——读书工程为参赛项目,代表我院参加比赛,经过3个月的具体活动和参赛材料的准备,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获得了“温州市20xx社会科学普及周先进集体”的称号。经过一年半的“读书工程”品牌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生到图书馆的借阅量目前列全院第一,并纵向相比有明显提升。20xx年作为一系一品,5月份要获得验收。希望得到广大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出网络游戏,多进图书馆,多读好书。

4、积极开展“三早一晚”活动。应该说我系开展“三早一晚”晚活动成绩也显著的,虽然我们被学生投诉到院长信箱两次,学生比较偏激,院领导对我们的做法还是很认同的,因我们是做得对,我们的辅导员只要在校值班,第二天早上七点钟就到点名的地方加强管理,非常辛苦,非常感谢!我们的老师在这活动中能积极引导,协助我们做好解释工作,在此也一并感谢!

5、以党建工作促学风。我们教工支部上次搞了一名教工党员联系几名07级从业资格证没过的学生(71名),我从私下了解到,我们的.教工还是很认真负责,积极联系学生,我们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的学生就要去顶岗实习了,我们老师更要通过电话、qq等手段及时跟他们联系,督促他们在实习期间努力学习,在下次从业考试中一次性通过,最后我们也会召开党员交流会,每位党员也要比比,如果学生联系有困难或其他问题及时和教工支部书记联系,以便一起想办法,不要到了考试完,教工支部总结时说自己联系不到学生。昨天我们在支部创新评比中,我们学生支部获得学院唯一的一等奖(这到六月份系部考核中是可以加分的)。同时,教工支部今年年底也要进行支部创新汇报,所有的支部必须汇报,所以志刚要好好思考,我们教工支部应该怎么做?如何发挥党员的新锋模范作用。

6、课堂管理长学风。本学期,我们课堂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班主任成为推进学风建设的主力军。本学期的班主任都是通过自愿报名,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主动性非常好,通过我们在学期下发的必须要做项目,班主任都能完成任务,并好多活动开展了以后在进行宣传报导,在系网站“班级风采”中体现,全体老师要多关心。由于我系学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单单靠辅导员去管理这么多学生已不适应当前的管理,一个系的工作只有大家参与才能搞得更好,到时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二、下步思路

下学期就学风建设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日常考勤管理,我们辅导员跟现在一样要抓好,也希望我们的上课要做好点名工作,迟到的界定要明确,以铃声为准,只要有铃声过了,就是迟到,并做好记录上报,我们要及时统计,对学生考勤情况进行公布,加强学生教育,继续做好学风预警工作。

2、继续以“读书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以读书活动促进学风建设。开展学生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做好优秀读书笔记上网工作。令学生有很好相互的学习机会。

3、继续做好“三早一晚”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可能的话在各年级都实行班主任制,这也是院领导的要求,现在学生心理问题很大,如果工作不做在前面,可能会随时出问题,所以主要是考虑班主任工作要深入、细致。

5、利用网络为载体,我系有网站、思政博客是学生交流的很好平台,目前文章已有300多篇。学生在上面跟贴留言,效果很好。要进步开发功能,成为学生的交流的好在帮手,成为学风建设宣传主阵地。

总之,教风学风建设今天会议不是一个终点,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工作。要靠我们系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把我们系建设教风、学风优良,专业水平强,学生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系,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财会系美好的明天!最后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全体老师新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三

各位教职工代表,同志们:

教育是民生之首,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无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此,我的讲话主题是,“提高质量、铸造品牌,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围绕这一主题,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回顾总结,新常态中教育工作再创新佳绩

20xx—20xx学年度,全县上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以打造全省教育强县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方向,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加快多元方式办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呈现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良好局面。

“百花齐放”,指各类教育统筹发展,均取得长足进步。全县学前儿童一年受教育率、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92.6%和64.2%,同比分别提高2.6个和10.4个百分点。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4%。特殊教育在校人数165人,占“三残”儿童总数的91.6%。工贸中专毕业生“三校生”录取479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7.6%,其他学生就业率为98%,目前在校学生达到2600人,去年7月份被教育部等3部委评为国家中职示范校。

“硕果累累”,主要指高考工作。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2829人、较去年增加113人,上线率42.99%,较去年增长3.69个百分点,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2.99个百分点,连续十七年居全市第一。其中,应届二本以上上线1638人,上线率37.33%,高出全市11.4个百分点;一本上线764人,上线率17.4%,高出全市6.3个百分点;文理科600分以上36人、占全市83人的43.37%;进入全省前百名7人,全省前20名4人,有7人考入清华、1人考入北大。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高度肯定的,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是比较满意的,社会各界是充分认可的。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六个新”。

一是办学条件实现新改善。20xx—20xx学年度,全县共实施各类校园校舍建设项目116个,总投资2.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5亿元,占总投资的73.2%,新增和改善校舍11.05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1.722万平方米。48个续建项目中,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制思源实验学校完成校舍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及室外附属设施建设,该学校规划教学班38个、可容纳学生1800人;陇西一中体育场改造正在进行塑胶铺设;渭州九年制学校等8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宏伟、德兴等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建成投用;31个20xx年全面改薄项目完工11个,其余均已开工、年内可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首阳中学、菜子中学2个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分别完成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通安中学学生宿舍楼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68个新建项目中,31个行政村幼儿园建成24个,其余均已开工、年内可全部建成;34个20xx年全面改薄项目已建成7个,9个进行主体及装饰工程,其余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文峰中学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项目完成方案设计,年内可完成基础建设;最新下达的崇文中学学生宿舍、碧岩初中教师周转宿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二是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立足于缩小校际差距,积极实施“阳光招生”工程,对2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定招生区域和生源学校,实行就近划片入学,严控班级规模,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加快推进中考招生改革,将一中、二中和文峰中学3所省市示范性高中20xx年招生计划的20%、534名指标分解到36所农村生源学校,较20xx年增加了221名。立足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新招录配备农村学校教师115名,占今年总招录人数的67.3%;通过转岗培训补充幼儿教师200人,其中农村幼儿园140人;选派城区23名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将55个全省乡村骨干教师评选名额均衡分配到24个学区,县教体局被评为全省“三区”人才支持教师专项计划先进单位;多渠道向农村薄弱学校购置配备总价值达370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3.76万台套、图书3.6万册,将于10中旬全部配备到位。立足于解决弱势群体就学问题,积极落实各项优先优待政策,254名农村“两户”生、少数民族学生、伤残军人子女等符合条件的学生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升入普通高中,1834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就地入学,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达到21个、服务留守儿童8479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1.6%。

三是多元发展迈出新步伐。在持续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实施和市场人才需求实际,积极稳妥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科学制定了新三年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将城乡幼儿园建设改造纳入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规划,今年秋季入学前实现了17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发展到26所,在园人数3492人,占全县在园人数的40%,锦华、华盛等一批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先进、教学特色鲜明,走在了全市前列。首次召开了全县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大会,制定印发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案》,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在首阳中学和通安中学高中教育阶段分别渗透融入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农林畜牧生产经营等专业教学,将东郊学校整体划转到定西工贸中专,有针对性增设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专业,将电子商务融入会计专业,今年分别招生48人、46人,带动新学年实现招生763人。同时,依托工贸中专等职业教育资源,切实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今年共培训“两后生”、乡镇干部和职业农民940人,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内涵提升再上新台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高度重视校长选任配备、教师队伍建设、特色教育教学等工作,素质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能上能下的校长队伍调整机制,新提拔县直学校副科级以上副校长、校长6人,调整选配县直学校副校长、校长11人,优化选任各学区及辖区学校副校长、校长59人,目前全县校长平均年龄为37.8岁,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达95.3%。加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在各学校开展了放假后、开学前各1周的师德师风集中培训,先后组织430名教师参加了全国青葵花导师计划、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萤光支教”工程等培训活动,选派10名中学英语教师赴澳大利亚、新加坡开展了研修培训。积极改进教研教改方式,推进高效课堂建设,重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先后组织开展了兰州一中﹒陇西一中高中课程“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以及“三节、三爱”、“生命教育月”、“感恩教育月”、国学经典进校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巩昌中学被评为“甘肃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文峰中学、实验小学和城关一小被评为“甘肃省第二批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编排的《寻根》节目在全省第二届国学道德经典大赛中荣获第一名,《鸿雁》在全国大型少儿新春盛典文艺晚会上被评为“阳光金牌”节目,舞蹈《大眼睛》荣获“欢动甘肃·20xx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金奖。

五是投入保障达到新水平。去年,县财政共拨付各类教育经费5.81亿元、较上年增长4.39%,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3.3%;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达到7123元、较上年增加1266元,增长21.6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874元,增加367元、增长24.35%。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营养餐补助等惠民政策,发放春季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补助531.6万元、惠及学生9048名,补发20xx年秋季营养餐提标资金205万元、惠及学生4.07万人,拨付学前一年幼儿资助资金21万元、惠及贫困幼儿350名,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333.45万元、中职助学金58.5万元,分别惠及学生4446人次和2925人次。不断提高贫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水平,积极争取下拨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294万元,县财政筹措配套专项资金20万元,目前已为全县二、三、四类区学校2613名教师发放生活补助166.6万元。同时,今天的会上,县上还将拿出资金171.08万元,重奖教育功臣和先进集体,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六是社会助学形成新氛围。大力发扬爱心助学的传统美德,通过积极对接争取,20xx年以来,先后有加拿大资助中国乡村女大学生教育基金会、定西市贫困大学生救助基金、“送天庆助学情、圆莘莘学子梦”助学活动等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和个人来我县开展捐资助学,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515人,资助金额144万余元。陇西本地的企业家也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踊跃投身到爱心助学行动中来,为救助贫困学生、支持教育发展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大爱之心,涌现出了中恒房地产公司、中天生物科技集团等一批捐资助学的先进集体和范宇轩、张小文等一批先进个人。近期,由中恒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范宇轩发起,锦隆商贸公司、昊翰文化集团等40多家企业积极响应,组建成立了陇西县爱心教育联合会,目前已筹集爱心资金100万元,必将进一步传递爱心正能量。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县上下对陇西教育精神的不断提炼挖掘和大力弘扬传承。在人文历史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崇文重教”优良传统,是我县教育事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和精髓。以此为衍伸,近年来,先后涌现和形成了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为主要内涵的“兰花精神”,以名校、名师、名生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名教育”,都成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我认为,如今,这些精神都集中体现在了四个层面上,形成了以“崇文重教”为核心,党政以教育发展为荣、教师以学生成才为荣、学生以社会认可为荣、社会以助学助教为荣的“一心四荣”陇西教育新特征。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党政是坚强后盾,教师是关键所在,学生是核心所指,社会是外围保障。贯穿于四个方面的主线是一个“荣”字,体现的是价值取向。县委、县政府的目标在于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师的成就在于呵护培养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学生的追求在于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社会的责任体现于如何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可以说,“荣”字已经深深地植根在了全县上下和广大师生、群众的心中,谈起陇西教育,每个陇西人都由衷地感到自豪!

借此机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奋战在教育一线、立足于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甘为人梯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对情系教育、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捐资助学的社会各界人士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二、科学研判,新形势下教育工作面临新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全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师资结构不够优化、办学特色不够突出等困难问题。特别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教育事业面临新形势下,一些新问题随之出现,新旧问题相互交织,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正确面对,努力加以解决。

一是教育公平出现新瓶颈。一方面,办学基础条件依然存在欠账,农村欠账更大,目前仍有26所小学没有科学实验室,167所中小学没有阅览室,143所中小学没有计算机教室,与发展现代化教育差距较大。另一方面,随着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想方设法将学生送到城区接受相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加,全县3.1万名在校小学生中城市规划区内就读人数占到了45.3%,导致农村生源逐年减少,一些学校逐渐成为“麻雀学校”。如对这些学校不改造,现有的在读学生就无法享有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按标准进行改造,势必又会造成资源浪费,且由于学生较少,大多数教师都是多门课程一肩挑,足额配备音体美专业教师也存在困难。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如何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尤其是保证好农村偏远山区学生的就学需求,是当前教育工作中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紧迫问题。

二是资金投入存在新压力。按照县级财政落实近三年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要求(“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地方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两个比例”:教育财政拨款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以上、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县20xx年教育投入欠账约7300多万元。足额补齐欠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新《预算法》的出台实施,对财政预算支出作出了严格规定,未列入年初预算的经费一律不予列支,致使弥补欠账存在财政管理政策上的“壁垒”。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冲击,骨干税源铝冶炼及加工、电力、房地产等行业均不尽理想,财政收入多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截至8月底,共完成大口径公共财政收入5.89亿元、同比下降5.95%,特别是国税部门仅完成1.9亿元、同比下降高达37.26%。如果后半年没有明显转变,“保工资”的任务都非常困难。而“三增两比”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为此,今年县上承担的教育经费投入压力非常大。

三是多元发展凸显新课题。从高中教育看,较周边县区而言,近年来相对处于领先位置,在社会的赞誉声中,难免出现了一些自满倾向,比学赶超的思想有所懈怠,创先争优的劲头有所松动,加之这几年周边县区你追我赶的势头不断增强,致使我们的优势有所减弱,甚至个别方面还落在了后面。从义务教育看,当前面临的最大任务是迎接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对照省上评估指标,全县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综合达标率分别为60.43%和77.78%,与100%的达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为0.79、与国家规定小于或等于0.65的标准相差0.14,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为0.52,虽然在国家标准0.55范围之内,但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指标差异系数明显偏大。从学前教育看,全县农村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还有7个没有幼儿园或开设学前班,特别是幼儿教师严重短缺,到2016年底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后,至少缺幼儿教师380名左右,且现有农村幼儿教师多为转岗培训,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职业教育看,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形势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我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仍然短缺,定西工贸中专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仅占26.4%,低于全省水平13个百分点;部分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年工贸中专共招生763人,仅占全县初中毕业生未考入高中或其它途径升学人数的32.8%,约有1400多人过早走向了社会。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体制尚不健全完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不够,学校“热”与企业“冷”的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急需破解的重点所在。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四

加强教师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我们这一届教育局领导班子从一上任就确定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20xx年我们提出以“三字一画一话”为重点的教师基本功三年大训练,我们对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随后组织中小学校长和部分教师分别赴河南永威、江西金太阳公司、延安宜川县中学参观学习,正式启动以中小学教师学段教材教法全员过关训练为核心的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这一系列工作清楚地表明,提高教师素质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我们的努力获得高度的回报,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以高考五连冠为标志的xx教育发展成就赢得了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赞誉。

刚才xx同志对我们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做了回顾,在这一年工作中,我们也听到方方方面对我们工作议论与评价,总体上正面地多,负面地少,综合这各方面的反映,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主要有四条值得肯定:

四是我们将县级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有机地整合,把专业引领与教师互助合作紧密联系,在县局与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实现了在目标与内容上高度一致,而不是上下两张皮,“各吹各的调”。

这四条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对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理解与落实,也是我们xx教师教育工作的特色,也彰显了我们xx老哥的工作本色。

在全市范围内来讲,我们xx的教师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已经不是停留在重视和不重视的阶段,而是进入使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化、探索如何提高培训效果的新阶段。我们的工作经验得到了市局领导和周围县市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尤其是我们的中小学学段教材教法训练项目被市局有关领导称为“实际、实用、实在、实效”,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下面这里结合这次会议精神,我提四点要求:

1、坚定信心,做好目前的培训工作

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我们本着“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个方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努力是非常有效果的。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继续坚持既定规划的实施,不因一些人的非议而放弃或改变,我们也不与别人攀比,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实践证明是效果不好的做法,我们可以调整,但大方向不要轻易改变,要坚定地走我们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创建出xx特色,形成我们自己的品牌形象。

2、花大力气整合各方面的培训资源

教师教育工作不是进校一家的事情,涉及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全县上上下下要有“一盘棋”的.思想,不能“各吹各的调”。各校要在教育局关于教师发展目标大的方向之下,统一思想认识,然后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工作。今年我们与渭南师院共建我县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通过实验区建设将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各校要认真研究,把校本研修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校本研修活动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在研修内容与形式安排上要注意一致性,避免重复与冲突,避免造成教师精力分散,负担过重。

3、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精细化

教育局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出台的一系列文件,都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做出决策的,既切合我县中小学的实际,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否把这些决策转化为实现的目标,关键在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前提必须是管理要精细化,精细的标志首先是各项管理制度要明确、规范。其次要执行到位,执行的核心是要加大检查力度,将考核结果严格与奖惩挂钩。只提要求而不与奖惩挂钩等于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嘴巴。再次要双向沟通,进校要将每次教师参训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便于学校对教师考核管理;同时,各部门也要深入学校倾听意见、检查指导。

4、落实培训经费

足够的经费是教师培训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教师非学历培训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今后教师培训统一由各校在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中安排;按政策规定,各校生均经费小学约40元,初中生约50元是教师培训专用款,各校要做到专款专用,及时缴纳各种培训所需各项费用,切实保障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5、强化教师教学实践应用环节

我县教师教育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教师平时训练与实践应用。刚才xx同志已经讲到这点,这里我再作以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结构图、教学任务分析等这些已经被理论与实践证明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技能,通过训练已经为许多教师掌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各校要采取措施督促教师有意识地应用。同时,县局有关部门要通过竞赛等各种形式引导教师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推动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五

1993年我省曾召开一次高教工作会议,时隔将近20xx年,浙江高等教育已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在新的宏观背景和发展阶段再次召开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清醒认识问题,切实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1999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针对我省高校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资源不足的实际,作出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通过建设高教园区和新校区、改革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加快发展民办和职业高等教育等举措,切实解决了我省高等教育数量的瓶颈制约,扭转了广大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求学困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8.96%提高到20xx年的36%,由低于全国平均0.84个百分点转变为高于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已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77所,在校大学生72万人,分别是1998年的2.4倍和6.4倍,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举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着眼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一大批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蓬勃兴起,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十五”以来,全省高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56?3万毕业生,获授权发明专利1308项,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33项,为浙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可以说,没有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我省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还跟不上,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亟需提高。如果说在毛入学率低于15%的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供不应求,高校扩招因而成为缓解当时瓶颈制约的首要选择。那么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人民群众对大学质量的要求将日益强烈。有专家分析,我国到“”时期高等教育将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现需求主导的局面,所以大学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质量和水平上。不容回避,我省不少高校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偏旧;内部管理不健全,个别学校甚至违规办学。总体而言,我省高等教育的质量滞后于办学规模的增长速度。因此,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惟有如此,浙江高等教育才能顺应时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机构,还是观念、文化、制度和科技的创新中心,是整个社会创新的最重要源头之一。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学的兴衰和大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哪里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兴起,哪里就有民族的兴旺。对一个地区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没有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有这个地区的现代化。浙江要在未来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高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足够数量的高等教育规模,更需要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成果,更好地引领和支撑浙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其次,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键在于人的素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面广量大。这部分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以及迈出校门后对其他社会成员素质的影响,事关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内涵提高,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首先要把学生培育“成人”。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从而造就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相统一的高素质现代人,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第三,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教育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必然是教育质量有保证的教育。以往群众关注的焦点是上大学难,现在更关注的是上好大学。一句话,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事实上,这些年高校收费标准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与此同时,不少学生毕业后却难就业,学生、家长对此不满意。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评价标准很多,但关键还是要看它培养的学生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应该看到,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虽有择业观念的因素,但根子主要在知识储备尤其是实践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高等教育质量还是薄弱环节。

因此,必须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努力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总之,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锐意进取、乘势而上,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工作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管理,推动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这三项职能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把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其实质就是着力提升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我们要着眼于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更好地成为我省培养高素质、多层次人才的“摇篮”;要着眼于推动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努力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更好地成为我省推进知识创新的“前沿”;要着眼于推动高校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从当前我省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成为我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的“桥梁”。总之,要通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使学生成人成才,促使教师立身立业,真正做到高等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立足浙江实际,要努力在以下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在强化特色优势上求突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从整体上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要统筹规划全省高校设置,积极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推动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省属高校跻身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最终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校群。另一方面,合理确定全省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规模与比例,健全多层次的办学结构,支持若干所高等职业学校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这里需要指出,高校应该分层次、分类型,确定的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国内外成功办学的经验表明,高校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大小、层次高低,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有非常好的学校,关键看是否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如何强化自身的特色优势呢?一个重要载体,是抓重点学科建设。因为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元素,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基础。浙江大学经过百年的积淀,才形成今天这样的国内综合性优势,这是省内其他高校难以比肩的。对于省属高校和地方院校,应当分清主次,首先瞄准若干个重点学科,集中资源数年磨一剑,力争培育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优势学科,从而带动学校发展层次和品牌的提升。为此,要切实抓好省级重点学科尤其是“重中之重”学科建设。20xx年以来,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支持20个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这项工作要继续坚持,并加强绩效考评,严格过程管理,不搞终身制。当然,“重中之重”学科也不限于20个,对条件成熟的,可以适当扩容,而且不囿于省属高校的范围;对市属高校中部分具备相当水平的学科,在日常经费渠道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省财政可给予相应的扶持。经过努力,争取到“”期末全省有4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同时,各高校还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学科布局,尤其是结合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一句话,每所高校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都应该注重科学定位,在办出特色上下大功夫。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求突破。对于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首要任务,这也是衡量办学质量的第一标准。但不容回避,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特点的充分挖掘,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是一个通病。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一是优化教学内容。这是强化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方面。不少大学毕业生反映,“课堂学的”与“工作用的”是两码事,这暴露了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适应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科院校要按照“加强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促进个性发展”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力优先”的要求,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教学,着力完善课程体系。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大学教学绝不能“填鸭式”,要积极鼓励教师突出启发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三是创新教学制度。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允许跨专业选课,完善大学生学科性科技竞争制度,鼓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同时,建立教学质量巡视制度,推行教考分离,逐步健全高职(高专)教学工作分类评估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宏观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当前必须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将更多资金投入实践教学,宁可少盖房子,也要把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搞上去。要促使大学生更深入地走向社会,到工厂、到农村、到社会各个领域参加实践活动。为此,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期间,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重点建设好一批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要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条件,通过产学合作,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在提升教研水平上求突破。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其之所以一流并非因为拥有了一流的校园,而是拥有一流的人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提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事实上,国外名校一般都保留并继续使用着古老陈旧的建筑。而我们的现实是,校园都建得很漂亮,有的校园完全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平,但内涵建设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教师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难以满足高质量办学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我省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基石。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一方面,加快实施“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和选聘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公平竞争中施展才华、脱颖而出,形成一批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团队。

科研上都取得了突出业绩。但也要看到,由于利益导向等因素,部分教师乃至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的中心地位有所弱化;有的名教授虽然精于教学,但无暇授课,带的研究生过多,却没有时间指导。必须强调,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广大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要建立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制度,倡导名师教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要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把教师教学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同时,进一步推动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高等学校要主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教师围绕产业升级,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既提高科研水平,又提高教学水平。高校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平台要向学生开放,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努力在规范高效运作上求突破。现代大学必须有现代管理。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客观地说,目前我省高校的管理与高水平大学的管理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推进高校依法治校、严格管理,是我省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首先,进一步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公办高校要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民主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高校必须淡化“官本位”色彩,要努力改变管理过于行政化的倾向。民办高校要落实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次,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不少高校举债搞建设,有的包袱还相当重。为此,省政府已安排43亿元的省属高校信贷项目补助,补助经费由省财政通过国库调剂到位。此外,对省级部门和行业主办的高职(高专)院校,省财政也将给予一定的还债资金支持。但需要明确的是,有关高校是负债主体,必须切实承担起偿债责任,细致落实好偿债方案,确保偿债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第三,坚决规范办学行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招生、管理、教学等方面不够规范,个别学校甚至引发事端,对此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整改。要确保高校规范高效运作,必须建章立制,把处理党委与行政、教学与科研、行政与学术、人事与薪酬等重大关系的原则规定下来,还要把学校资产、财务管理的原则规定下来,真正使高校内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完善高校内部管理,还必须致力于校风建设。好的校风是一种品质和境界,往往能使一所大学独树一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比如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就是经过上百年的锤炼,而这恰恰是一流大学的精髓所在。每一所大学都要十分注重校风建设。要提倡脚踏实地,力戒好高骛远;提倡求真务实,力戒心浮气躁;提倡勤俭办学,力戒铺张浪费。通过坚持不懈地培植校风,逐步增强高校自身的“软实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政府和学校的共同任务,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跨越。

一是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在现有的体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仍起着主导作用。各级高校所在地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目前政府对高校管理,既存在管得过多、过死的问题,又存在管理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对如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用什么方式管,管哪些内容,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对高等教育发展,政府应当遵循其内在规律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其办学方向、布局结构、办学秩序、经费保障等重大问题。当前,要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分析人口增长和生源结构、就业结构,科学设置和调整全省高校布局,统筹规划和建设支撑浙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高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文化传播基地。要积极引导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科研、教学平台的开放共享,鼓励和扩大教师互聘、设施互用,切实提高优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增强为高校服务的意识,努力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二是切实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政府要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依法确保预算内高等教育经常性事业经费拨款逐步增长。此次省政府决定,“”期间将组织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等六大类、20个项目。据测算,各级财政将投入27?7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14?4亿元。对这些财政资金,必须着力提高使用绩效。要坚持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举办高等教育。同时,有关部门要按照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要求,研究和完善学校专业设置、资源配置、人才引进、利益分配、成果评鉴、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班子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高等学校,而高校的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校长是领军人物。高等学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对管理者的要求很高,所以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的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要有锐意创新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要有善于沟通的艺术和知人善任的眼光。更需指出,管理高校与从事某个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高校主要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管理上,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很难办好学校的。我们许多高校领导都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取得过突出业绩的专家,现在既然走上领导岗位,就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去,为我省实现高等教育新跨越作出新的成绩。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维护高校稳定问题。在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我省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多数都已经成为万人大学,不少高校还是多校区办学,可以说高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复杂的组织系统之一。高校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做好高校所有工作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今年将召开党的第xx大,省里也要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确保高校稳定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高校的书记、校长守土有责,要把维护稳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排查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及时掌握动态,完善应急机制,确保校园和谐平安。

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刚才,文秀同志全面分析总结了我县今年的中高考工作,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县教育工作已经到了危机四伏、四面楚歌的非常时期,已经到了不狠抓不行、不大改革不行的关键时刻。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就是要通过大家向全县人民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亮明一个坚决的态度,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是高度重视教育的,是要把教育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大抓特抓、抓出成效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见起色誓不收兵。可以说,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迎难而上的动员会,又是一次即将开启代县教育大整顿大改革的安排部署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谈几点意见。

资料收集不易,本站资料为免费开放阅读方式,,如需下载docx电子文档版请联系客服代为下载,客服微信:369498653 分享到 : 在全市重大安全协调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上一篇 2021-07-30 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21-07-30 下一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