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14:24:12 页码:7
2023年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9篇)
2023-11-02 14:24:12    小编:琉璃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使学生为将来继续学习计算机知识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任九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共有学生81人。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必须的了解,但是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甚至有个别学生基础仍然很差。另外,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一,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潜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是海南出版社的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编写组编写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共分两册,每册又分上下两部分。本学期将完成第二册上部分的教学任务。

本教材共分三章:第一章用好多媒体计算机;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第三章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其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章节资料为本学期重点资料。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4、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多媒体集成软件powerpoint进行创作;

6、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1、信息技术课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学习的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程。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具有不同的教学模式。首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由于我是一名新教师,在教学某些方面仍有欠缺,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认真钻研教材,将所有涉及的知识点吃透,并且多向有经验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另外,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主要的职责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就应以尽量简短精练的语言讲解每节课堂的知识点,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知识技能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多数学生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重点解决。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要将任务分解为基础、提高与扩展三个层次,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做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做提高甚至扩展任务,做到因人而异,与学生的理解潜力相吻合。最后,信息技术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怎样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以及活用信息技术等潜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贯穿这些信息。例如在讲述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这一章,不仅仅要跟学生讲清楚怎样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等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怎样的演示作本站是优秀的作品。

2、选拔对计算机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不同兴趣的学生,并且挑选和辅导学生参加电信杯网上flash动画设计大赛等省市级比赛。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展望本学期,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自身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拟定计划如下: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在新学期里,本人将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将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本学期开展以“我做绿色小天使”和“我爱我家”为主题的计算机绘画征文比赛活动,在活动中以体现“绿色环保”为主,使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计算机绘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从小为建设美丽家园而积淀意识。与此同时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到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永远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同时,认真研究相关教育理论书籍,阅读最新的有关计算机教学的文章,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适逢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及实施“课改”的严峻挑战,作为年轻教师,我将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及本学校的号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资料,使自己首先具有一种先进的教育意识及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结合,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尝试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与此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工作的经验多撰写论文,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为下一个目标的努力确定方向。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多方面才能,以适应和满足自己工作的必须。为此,在新学期里,我将继续每天利用一定时间,练习基本功。书法、绘画、体育、音乐等都要有所涉及,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技能。在取得计算机高级水平后继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以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观念。积极参加由九台市进修学校电教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比赛。

在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微机教学,及微机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将尽职尽责,经常打扫微机室,保持微机室有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使学生在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里接受知识,同时保证微机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将重点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辅助小教师,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每个班在上课时都能分好组,每个组都能相互帮助,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得到改观,增强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民族主义意识,树立集体观念,维持微机室一个绿色环保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及主人翁意识。在学习时,要求学生严守微机室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之初便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严格要求自己,尊老爱幼,团结同事,份内份外的事都热情地、努力地去做好。

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服从领导分配,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勇挑重担。

总之,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学生的成才,在学校这方沃土上,甘为学生做坚实的基石。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本学期主要通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上收集、交流信息的基本操作;通过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初步学会把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转换为程序。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国家有关因特网管理及信息安全的法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基础操作较为熟练,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学生仍然没能够完全掌握所学的操作知识。另外,由于每班人数较多,在操作时遇到问题无法一一及时的解决。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但难度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村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重、难点:重点在于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应用;难点在于要在学会操作之外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第二章的学习,再加上课本在第三周才发下来,耽误了两个课时的时间,时间较紧。

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

1、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将期末总成绩中50%的平时分分为两个部分:50%为回答问题、交作业、做示范、等操作及参加学校举行的计算机竞赛的得分;另50%为上课、上机纪律的表现分。

2、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3、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风气。具体每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三人左右,从中挑选出有责任心、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上机操作时有些同学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4、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课程基本上全在机房上课。对于《网络基础及应用》这章的基本部分知识,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于该章网络应用的操作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监控,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本学期大约二十周,而计算机课须在十九周结束教学。除去开学两周(没有课本)及十一休假后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为十五个课时左右。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1)课程名称:信息技术

2)教材使用情况:浙教版

3)任课班级:高三(2)(原三1三3的合班)

4)本阶段周课时:5

5)计划教学时数:13

6)已完成教学情况: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目的:按照《信息技术考试说明》系统的对各章节的知识点展开新一轮的总复习,同时结合上机操作将考试要求的相关软件加以强化,熟练操作。

要求:通过高考模拟试题的练习,识记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对学过的知识加以理解并应用。

2、熟练掌握考试要求的相关软件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掌握分析知识并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调整说明

第一周:选修教材知识点的罗列与回顾

高考模拟试卷讲评(3份)

上机:photoshop软件复习与强化操作;

flash软件复习与强化操作

第二周:选修教材知识点的罗列与回顾

高考模拟试卷讲评(3份)

上机:goldwave软件的使用;ocr软件的使用

word、excel、frontpage软件复习与强化操作;

第三周:考前重点知识回顾,难题讲解

模拟试卷讲评(2份)

数制转换、数据压缩技术及压缩比的计算

图片、声音、视频存储空间的计算

1、此计划只是制定到第二次考试(3月20号)为止。

2、高考以笔试为主,因此近段时间主要安排理论知识的讲解及试题训练。但适当会安排1-2节课上机操作。此计划主要以理论课为主。

3、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实际教学进度会加快。

任课教师:方丽芬

教研组长:吴剑雄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1。了解信息技术及认识和计算机鼠标的操作。

2。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3。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4。认识键盘与指法训练。

5。认识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

6。掌握利用适当的工具编辑加工图形。

7。internet的学习。运用分类查找和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申请、回复、转发电子电子邮箱,建立自己的博客等等。

1。教学内容:

(1)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训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操作。

(2)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及能用适当的工具绘图。

2。教学(训练)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键盘与指法训练”“画图软件绘图”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

1。设想:

以“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件”和“画图工具的用法”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措施:

a、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b、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c、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d、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

e、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f、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g、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坚持以培训促应用,以应用促需求,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1。明确人员分工,加强日常管理。明确“服务、指导、创新”的工作职责,在确实完成好常规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增强协作意识、奉献意识、研究意识和成果意识。平时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结合学校制定的'器材借还及其他相关业务考核制度,及时记载,积累数据。

2。要把信息中心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所有成员要在学习的氛围中,一起探索,共同成长。具体措施:加强制度要求,每两周有两节课的固定时间用来学习、研讨,地点设在机房。内容有flash制作、网络管理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等。

(二)极开展教学研讨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的重心要放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们必须注重在研讨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在“备课—听课—口头评议—书面评议—再次集中交流—形成总结性的反思材料”这一系列实践和反思的环节中,促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2。组织学习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论,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配合教科室做好本校所承担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

3。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级教学研讨展示活动,积极参与“整合”研究,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三)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1。加强学校电脑的管理。为节约维修成本,对电脑和常见故障,我们将主要通过集中采购电脑配件备用的办法自行维修解决。

2。继续建设好教学资源库。通过培训,引导广大教师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时收集好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素材资源,并以教材体系进行编目。具体征集措施: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收集组内成员平时教学中制作的教案、课件等相关拓展性材料的基础上,由信息中心协助整理、上传,期末进行评比、考核。继续对现有的已购置和下载的部分资源进行整理编目,扩充校本资源库内容。

(四)严格师生培训与考核

1。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

2。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竞赛。

3。组织校本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前期制定计划,作好准备,培训中注意讲练结合,及时作好考勤记录。

4。加强对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训练与考核。在强调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对部分水平超常的学生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技能竞赛中力争有所突破。设立中年级学生整班参与的校级键盘输入竞赛,三年级英文输入,四年级中文输入,主要利用信息技术课的途径进行。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七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基础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它将大大改变我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一个重要突破口。

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以学生边学边练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信息技术课学习后,应能较好地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方法,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合作学习手段,为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要求打下必要基础。

本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20xx年11月14日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为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基本操作技能。

本册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共三章。内容包括信息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文字信息处理。

教学内容-----------------合计18课时

第一部分信息计算机技术---------共5课时

第1周信息在我们身边-------------自读

综合实践课题一-----------1

第2周信息计算机技术------------自读

第3周计算机硬件--------------05

计算机软件--------------05

第4周初识windowsxp操作系统---------1

鼠标用法---------------1

第5周认识windowsxp窗口-----------1

第二部分信息获取------------共1课时

第6周信息传递

信息社会向我们招手

信息工具漫谈

第7周综合实践课题二。

第8周计算机网络简介

走近internet

第9周www

如何浏览网页

第10周信息查询一点通

第11周下载软件高手--网际快车

第12周综合实践课题三。

第三部份文字信息处理----------共9课时

1文字信息处理发展------------自读

2认识你作文帮手-------------自读

第13周熟悉汉字输入法--------------1

第14周写好你作文---------------1

第15周管理好自己文件-------------1

第16周编辑你文档---------------1

第17周综合实践课题四------------1

第18周美化你文档一------------05

美化你文档二------------05

第19周综合实践课题五------------1

第20周文字信息表格化--------------05

“锦上添花”--手动制表---------05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四年级:

本册教材主要从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入手,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鼠标的基本操作,了解如何使用键盘输入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五年级:

本册主要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如何设置系统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的操作,窗口、对话框、菜单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掌握文件、文件夹的操作。

六年级:

本册着重介绍了网络的作用,如何使用网页浏览软件以及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有用的信息,学习如何下载、整理信息,熟悉电子邮件的收发及应用,了解网络安全等知识。

三、工作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四、教学的方法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九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另外,学校合并后学生能力差异更大,因而要对学习后进的同学多加辅导。

本学期教材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与操作,以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本期教材理论性较强,涉及到很多基础理论,学生学习过程比较枯燥。要加强引导,增加趣味信。

1、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了解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会基本操作。

5、学会使用基本的应用程序,对软硬件进行最基本的管理。

6、了解网络基础知识。认识因特网,能能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

7、会使用电子邮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与操作,以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观摩,学生上机实习-教师巡回辅导的方式。加强分组学习,互相帮助。以优带差,共同进步。强化培优,对优生进行个别指导,扩展其知识面,主要措施是培养课代表、小组长。强化对后进生的个别指导,尽量多给学生留足上机红习的时间。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5课时(第一、二节为一课时,其他每节一课时)

第二单元认识操作系统5课时(每节一课时)

第三单元走进网络5课时(每节一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第个活动一课时)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信息技术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电子表格。

根据考试规定、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对表格数据的输入、修改、美化、公式、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数据筛选、统计表的制作等。

3、能制作简单的网页。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9月份第一单元网页的制作

10、11月份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12月份数据的录入与处理

元月份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考试规定、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网站建设的一般过程,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网站建设中的常见操作。

3、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对网站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

4、了解flash动画特点,并理解flash中的基本概念和制作flash动画的基本过程。

5、熟练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flash动画的类型及其制作方法,掌握在flash动画中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素材的方法。

6、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7、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三、教学措施如下:

(1)、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方面的有关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每天有针对性地复习,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练习,利用好课余时间。

(2)、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多学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电脑技能。

(3)、对于出错的操作,不要只追求知道它错了,把它改过来就行了,不但要知道它错了,而且要知道它错在哪里,弄清错误的来龙去脉,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强调上机前要先预习一遍,所谓温故知新,也许你在第一次没有弄清的问题,第二次接触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了。预习也可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来踏上社会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5)老师要做到对学生不偏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二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文件操作,能够认识word__,会使用word__输入文字,对输入有错误的文件内容进行修改,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排版,会插入图片、艺术字,并会进行简单的段落调整,学习使用文本框,初步探索inter网络世界,会简单地把网上的图片及文字保存在自己的文档中,并使用网络上的内容学习简单的小报制作。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window__、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知识等。

其中第一课是window__基础知识;第二课至第十课是word__的简单操作(包括中文输入、修改错误、美化文本、简单排版、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第十一课至第十四课络知识,使用网络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indow__的简单操作,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的习惯。

2.教学要切合小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兴趣、知识、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3.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完成操作任务的不同方法,触类旁通相关软件的使用。

4.加强机房(网络教室)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三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只是,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是在中小学一门知识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

主要包括:计算机常识和简单的操作,窗口图形操作系统的简单操作,用计算机画图,用计算机制作版报,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报告。

1、学会进入word20xx,会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认识word20xx窗口,会推出word20xx。

2、学会输入文章,并把输入的文章保存起来,会打开过去保存的.文章。

3、学会修改文章中的错误,整段文字的删除、移动和复制,查找替换文字。

4、会改变文字的大小,改变字体和颜色,会设计多姿多彩的艺术字。

5、会制作简单的表格,调整表格中的文字,给表格穿上漂亮的外衣。

6、会设定整个版面的尺寸、画各种图形,改变图形的大小位置和颜色。

7、会在版报中插入图片,学会使用文本框。会打印版报。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四

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查通过的20xx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由原来的必修上册、下册及选修一册到现在的三、四、五、六年级分别有了指定的教材,内容上融入新元素,同时对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补充及调整。《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是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精神编写使用的拓展模块新教材,本套新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拓展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物联网技术”,分为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分析、智能应用三项内容。

1.信息感知

(1)了解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

(2)知道感知物体信息的常见技术。

(3)了解对物体信息的标识技术。

(4)了解常见的传感器,并能与其模拟的人类功能相比较。

2.信息传输

(1)知道感知的信息类型(如红外线、声音、光等)。

(2)知道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3)了解电子标签的功能和作用。

(4)知道信息传输过程中常见的组网技术。

3.智能应用

(1)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能够利用现有的物联网系统进行体验性实践。

(3)能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

(4)通过学习与实践,能够体验和评价身边物联网的应用特点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本模块借助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物联网简易系统,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初步认识感知系统和传输系统等物联网核心技术。教材中的“导学牌”、“知识屋”、“实践园”、“讨论坊”、“探究屋”、“提示牌”、和“成果篮”等栏目,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20xx版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scratch及物联网技术的知识,其中物联网技术作为六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综合地运用已学知识(红外线传感器、卫星定位导航……)明白日常生活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讨论坊、探究屋、实践园等版块的练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技能,此过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掌握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此外,教材除了与实践指导同步发行外,摒弃单一纸质教材,实行了书盘合一,将多媒体光盘用作学生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同时还推出了教材支持网站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和信息技术教师交流平台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交流论坛,这也是对纸质和光盘教材的绝好补充。

20xx版新教材《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供小学六年级使用两学期,每周一课时。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课前准备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可是要让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并应用这门技术却显得有些难。教材中的“探究屋”、“实践园”给出了实验数据记录的任务,教师要尽可能的提供实验器材,尽量让学生能直观形象的应用器材完成操作任务,感受物联网的用途。只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知识,学会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强调探究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继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智能应用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视频资料并积极挖掘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物联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不仅认识到物联网的强大,同时积极思考,还具备哪些功能?我们还可以利用它们做些什么?从而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3.加强教学研究,提倡集体备课。

对于新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涉及的相关软件,用好配套的《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光盘。提倡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

【六年级第一学期】新授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9.1到9.7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9月1日开学

29.8到9.14智能楼道灯——红外线传感器

39.15到9.21中秋节放假

49.22到9.28

59.29到10.5电子温度计——温度传感器国庆节放假

610.6到10.12

710.13到10.19

810.20到10.26感知变幻——运动传感器

910.27到11.2

1011.3到11.9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

1111.10到11.16期中考试

1211.17到11.23

1311.24到11.30物联网中的“身份证”——电子标签

1412.1到12.7

1512.8到12.14家园安全卫士——红外线报警

1612.15到12.21

1712.22到12.28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

1812.29到1.4元旦放假

191.5到1.11复习考查

201.12到1.18复习考试

1月24日放寒假

211.19到1.24

【六年级第二学期】新授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2.16到2.22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家电2月16日上课

22.23到3.1

33.2到3.8智能交通——zigbee技术

43.9到3.15

53.16到3.22仰望星空——在线天文台

63.23到3.29

73.30到4.5气象分析——数字气象站清明节放假

84.6到4.12

94.13到4.19

104.20到4.26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期中考试

114.27到5.3劳动节放假

125.4到5.10

135.11到5.17复习考查

145.18到5.24

155.25到5.31

166.1到6.7端午节放假

176.8到6.14

186.15到6.21复习考试

7月1日放暑假

196.22到6.28

206.29到7.1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五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套教材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中设有一些固定栏目。[阅读与思考]栏目是给学生提供了与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学习目标]明确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与探究]本栏目设置了范例精讲、加油站等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主要环节。[实践与创新]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自我评价。[我的收获]本栏目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教材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本学期七年级共八个班,据了解,个别学生的家里有电脑,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比较感兴趣。但从学生上课情况看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各人接受水平不一,所以今后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同时,学生都还是小孩子,心态好玩,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所以在上课时,还要注意各班的.上课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保证上课顺利进行。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六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课堂中充分体现高效思维、和谐对话的模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计划针对初中二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ord软件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一周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率还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帮学生进行复习和补充。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宁夏教育厅教有室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本册内容共分为二章,分别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和网页制作。本教材注重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技术价值认识的提升,学生学习本教材,不仅能够获得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信息和文化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

第一章

1、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2、学会使用和设置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

3、了解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4、掌握在因特网上浏览、检索和下载信息的方法。

5、学会用电子邮件软件收、发和管理电子邮件。

第二章

1、了解网页的概念。

2、初步掌握frontpage的使用方法。

3、学会制作图文并茂的`网页。

4、掌握修饰网页的方法。

5、掌握各种超链的建立方法。

本学期共二十一周,除去十一等各种休假后本学期计算机课每班总共约十七周左右。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地点课时

第一周1。1网络基本知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分类,拓扑结构机房1

第二周1。2windows中的网络功能机房教室1

第三周1。3了解因特网机房1

第四-五周1。4上网浏览信息机房2

第六-七周1。5网上信息的下载与管理机房2

第八-九周1。6电子邮件软件的使用机房2

第十――十一周2。1创建网站机房2

第十二-十三周2。2丰富网站的内容机房2

第十四-十五周2。3美化网页机房2

第十六-十七周2。4设置网页超链和发布机房4

第十八周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七

20__—20__学年是学校信息化推进年,本处室将以学校的20__年工作要点为指导,坚持以“推进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建设,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为主题,在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服务性工作。

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能到教学一线征求教师意见,积极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课件、录象、录音、图片等)提供指导与帮助,不断满足教师教学需要。

二、主要工作

1、制定并落实信息技术工作计划与职责

信息技术处是本学年新成立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门,应制定科学、完善的、有切实指导作用的工作计划,并要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处内部管理要有明确的职责,通力合作。信息技术处内试行“首问负责制”。

2、加强和落实校园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学校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将发扬分工协作的精神,加强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规范管理,督促全校师生共同遵守,杜绝违规使用设备现象,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积极争取条件,做好对电教和试验设备的维护、更新工作,极大地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

3、探索永安六中信息技术特色化应用的途径

接收学校新建录播教室,充分了解录播教室的工作原理,掌握录播教室设备软、硬件的使用与维护,并做好有关人员的使用与培训。制定录播教室的使用制度,管好、用好录播教室,努力使录播教室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八

六年级下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但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采用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包含了以下内容:

1、欣赏电脑动画。

2、动画制作好帮手。

3、绘图工具

4、逐帧动画

5、形状渐变动画

6、运动渐变动画

7、实践活动

教材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可作适当地调整。

教学重点: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概念、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会一些操作程序。

3、使学生明确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重视上机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4、注意对学生介绍当前流行的信息技术知识。

5、注意寓教于乐,发展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十九

《网络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门选修课,本书以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每一章的首页有导言,叙述了本章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一)因特网应用

(1)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2)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3)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

(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二)网络技术基础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

(2)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3)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4)能描述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5)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

(6)知道因特网i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7)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

(三)网站设计与评价

(1)知道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

(3)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

(4)通过开发实践,学会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

(5)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第一周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二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三周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第四周因特网协议体系

第五周ip地址及其管理

第六周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第七周接入方式

第八周因特网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

第九周万维网

第十周电子邮件

第十一周远程登录

第十二周文件传输

第十三周网络应用模式

第十四周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

第十五周因特网上的人际交流

第十六周基于万维网平台的应用

第十七周复习

第十八周复习

1)理论联系实际,上机操作占课时的60%。

2)软件操作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实践的教学方法。即马上练习。

3)教师设计一个合理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习资料来完成。

4)解决学生计算机知识差异悬殊的矛盾,采用的办法是分层教学。

5)认真通读教材多遍,逐章、逐节的找出知识点。以课标为依据,大胆的处理教材。

6)合作教研共同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