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14:32:07 页码:12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优质8篇)
2023-11-05 14:32:07    小编:书香墨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一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本该春意盎然的三月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乱。“停课不停学”,xx镇初中数学教师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从学情复盘,从“台前”到“幕后”,多维度保障“云端”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

01

深研教材精备课,夯实教学根基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乃至长流水,知识的多元化,教法的多样化,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必备素养。在开启线上学习之初,老师们马不停蹄地开展准备工作,在家认真钻研教材,提前细心备课,为学生答疑解惑随时做好充分准备。“上网课”当主播,每位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各学校数学教研组多次召开视频会议,认真研讨每一个课时、每一个适合孩子开展居家学习的知识点,制作了精良的学案、课件和教学视频,按照课程安排进行直播教学。

02

细定计划严落实,打好教学底色

居家学习期间,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在为孩子们出谋划策,为了让他们学有所获而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他们围绕“疫课程”,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初中数学学习安排表,齐心协力,在线上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衔接线下学习。

03

居家学习展风采,凸显数学本色

虽然更换了学习的地点,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孩子们自觉主动参与学校的线上课程,从早上8:00开始,准时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师生互动积极,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小屏幕”连接“大课堂”。孩子们在课后也会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即使是休息时间,老师也会为孩子讲解重点难点,随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让我们一起去瞧瞧他们认真学习的身影吧!

04

大胆说题炼能力,弘扬学生个性

为了更好地展示孩子们居家学习数学的成果,各学校数学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辅导学生自主选题、帮助学生打磨备课、鼓励学生大胆讲题,将一个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内化,录制成微视频。一开始大家还有点害羞,怕自己讲不好,老师们耐心引导,教孩子们如何摆放拍摄工具,如何讲解重点,给孩子们支招点赞。孩子是天生的研究家,在录制中,他们自己说算理,说方法;表达解题思路;讲述推理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把过程讲述出来。慢慢地,孩子们越来越有自信,更加积极参与讲题活动。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瞧瞧他们的精彩表现吧!

送你一朵小红花

在疫情面前,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健康,更应该想方设法,合理调整线上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爱在学习中延续和传递,这也是对当下疫情攻坚战的最好支持。xx镇初中数学线上教学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复盘,形成经验总结,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化的效率,让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轻装上阵,更加专注思考。这段时间的数学线上学习,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的知识,更多的是数学学习的思维、数学学习的品质、数学学习的能力。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阻挡不了老师、同学们追梦的步伐。xx镇全体师生将共“课”时艰,用知识的力量共同战“疫”。相信,复学相见时,我们将满载而归重逢于美丽的校园!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二

不可否认,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逐渐让人类走向了一条慢性死亡的道路。不仅如此,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变小,而人心与人心却逐渐的远离……重拾文化所带来的理智与和谐成了指点人类未来的道路指南针。

中华文化首先给了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早在两千年间孔子就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样一种坚韧的精神才有了我们历史的源远流长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同样带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爱国情怀!一个国家即使再富裕,再强大,也要有忠心不二的人民的拥戴与支持。面对磨难,只要登高而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无数的炎黄子孙必然团结一致——这就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力量!

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同样是文化留给我们的财富——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指导我们树立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同样丰富,其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此便造就了无数名留青史,顶天立地的英雄核心品质——淡泊名利,不受诱惑,视死如归。激励一代代中国人成就自己的英雄梦想!

当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契合时,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三

"音有爱,乐前行"——全国10所音乐学院网上展播,充分展示了当下我们的音乐文化发展强盛.

这一场直播由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中国十岁知名音乐学院为我们进行展播,我不仅感受到了专业的音乐的魅力,最多的还是感受到了里面带给我们红色音乐的教育和传承,每个不同地方的音乐学院结合了自己当地的红色民歌进行展播,让我们这些中国的青年感受到了当地民歌的风情还有以前先辈先烈的艰苦奋斗,令我感慨万分.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和创新。老师通过美图和播放视频锻炼我们的观察与认知,她要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感知艺术美,当我们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开始要学会去评价一些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不错的审美能力。

相信大家边看也会边思考,我们活在多幸福的一个时代,再一次对以前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再一次用音乐歌颂她们。作为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黄河大合唱其实真的听过很多遍了,但是每一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都会被震撼到,交响乐配合人声展现了中华民族黄河的滚滚波涛,就像当年的先烈一样,觉醒、与恶浪搏斗,为中华的未来而奋博。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四

提到中国古典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等等的古典学派,更没有人提及“诸子百家”中剩余的那一百多家学派了。为何儒家、法家、道家会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脱颖而出,其余各家却在历史的长流里销声匿迹了呢?来看看儒家的发扬历史吧!

在孔子时期,儒学刚刚创立,同样,也很不兴盛。孔子本人有着治世之愿望,却也只能在鲁国为吏。随后他周游列国,推荐自己的思想,却并不为人看中,在周游途中还几次险些丧命。可见,儒学并不为当时时代所认同。

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认同后才产生的。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种能够顺应集权统治的治国方式与思想指导。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假如没有董仲舒的话,儒学是否会对中国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

然而时代跃迁,现如今,儒学传统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让现代人将几千年前的学术奉为圣典也颇不现实。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个像董仲舒一样提倡“惟‘儒’独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会被当今时代认同。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变化,让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如今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须活在各个时代中,必须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与重建中。这或许会改变甚至否认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这么做,现今的传统文化就会很有可能沦落为未来的糟粕文化,民族历史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历史。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五

一学期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地这一学期的美育课结束了。大学的两年里,我选修了两门美育课,都受益匪浅。上一学期,我选修了国标,感受到了力与美的结合,而这一学期,我选修了杨越老师的礼仪与形体课,之所以选修礼仪与形体,是因为我认为礼仪是人一生的必修课,虽不能短时间内形成,但是却可以慢慢培养,这对于我们以后步入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认为美育课是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发展的一门课程。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美育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品格,作为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以及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杨老师的这门课程教会我们培养自身良好的气质修养,其次是能够使我们明确大学四年的甚至是人生的规划,这些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一些有长远目标理想的同学,也许还会是影响一生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大半学期对礼仪与形体的学习,我对于美育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我认为,美育是重在育人,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在礼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是深深感受到礼仪方面的知识在未来求职中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接待礼仪,餐饮礼仪,职场礼仪,还有一些应试技巧,如何正确合适的处理人际关系,及一些职场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等,都将让我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受益,这些对于我们在大四时面临的求职都将帮助我们披荆斩棘,虽然这不是必然因素,但是礼仪必将是我们工作的一块敲门砖。

除了这些,对于我们学校的美育课程,我觉得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课程很少,虽然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老师有事而不能上课,但是我觉得这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延后结束课程时间来平衡这个问题。还有就是,虽然这门课程学到的东西很多,但是我觉得知识面可以再扩展一些,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杨老师在与学生互动这点上做的很好,让部分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

总之这一学期的美育课程的学习,我学到的很多,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有两次缺课记录,一学期的美育课程本就不多,这样一来我学的也相对少了很多,这是一点遗憾。但是在去过的时间里我都是认真的听了,并且做了一些课堂笔记,这学期的学习将会成为我未来的一大笔财富。如果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当之处,请老师原谅。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六

在党中央坚定推进周全从严治党、省委展开全省作风大整顿活动的大背景下,异常幸运有机会到革命x延安参加党性教育培训,能够跨时空、全身心感受延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培训于9月16日至22日在延安和西安两地举办,既有《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理论授课,又有对延安革命纪念馆及王家坪等革命原址的实地考察,还有关于曲江文化示范园区的现场教学。整体上看,收获很多,感触很深,启发很大,可以集中归纳综合为两句话、十个字。

第一句是:跨时空浸礼。

这是一次关于党性教育的跨时空浸礼。培训中,凭据统一摆设,我们穿越七八十年时光,远赴革命x延安,近距离考察王家坪革命原址、杨家岭革命原址、枣园革命原址,通过一间间窑洞、一件件文物,跨时空接受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整风精神、抗大精神的浸礼,进一步感觉到了浓厚革命气氛和延安奇特魅力,进一步接受了党性熬炼,增强了党性修养。

这是一次关于中汉文明的跨时空浸礼。在完成既定培训任务的同时,还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穿越数千年历史,通过一件件藏品,现场领会大秦帝国的磅礴气势、两汉的繁华气象及大唐的鼎盛荣华,跨时空接受中华灿烂灿烂文化的浸礼,进一步感觉到了华夏平易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感觉到了盛唐的时代繁华和文化自信。

这是一次关于繁华再起的跨时空浸礼。在现场考察学习曲江文化示范园区时,思路轮转于盛唐和当代两个空间中,不时品味盛唐魅力、历史遗产,不时品味总书记重复强调的“我们比历任什么时候期都更接近中华平易近族伟大再起的目标”,跨时空接受繁华再起的浸礼,进一步理解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平易近谋幸福、为中华平易近族谋再起”这句话的千钧份量。

第二句是全身心奋斗。

全身心奋斗,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将跨时空浸礼融入到全身心履职尽责中。文字综合工作中,要根据件件出精品的理念,做好以文叙事以文辅政以文更始工作,真正做到参谋参到点子上、辅政辅到需要时、更始鼎到要害处。具体业务工作中,要在吃透上情下情内情外情的基础上,干出高水平、高境界。

全身心奋斗,就是要坚守主旨使命,将跨时空浸礼融入到全身心服务平易近生中。要以干好工作为着力点,高质量办好文、高标准办好会、高水平办好事。要以大众所需为基础点,多深切弄调查研究,多提建设性意见,多做力所能及实事。要以提升能力为切入点,将小我私家生长和大众所需结合起来,提升服务平易近生的本领。

全身心奋斗,就是要坚持伟大梦想,将跨时空浸礼融入到全身心推进实现中华平易近族伟大再起中国梦中。要切实宏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平易近族精神,以火热态度投身到本职工作中,勤恳工作、真诚奉献,助力事业立异生长。要切实宏扬以革新立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切实立异思维、轨制、办法、举措,结合实际缔造性推开工作。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七

迎春音乐会今天是12月31日,是20__年的最后一天。下午我们学校举办了隆重的“迎春音乐会”同学们端坐在教室里,通过电视观看节目。音乐会的节目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在校长热情洋溢的新年致辞和二胡协奏曲中,音乐会开始了。有独唱、合唱、民乐、管乐,还有打击乐和舞蹈表演,同学们看的都入了神,不停地拍手鼓掌。

其中有一个节目是我最喜欢的,就是由我们的汪老师和她的女儿来表演的《爸爸去哪儿》他们的声音非常好听,让我一下子想起了看过的电视节目。我觉得这次音乐会很精彩。希望今后我也能参加这样的节目,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

美育云端课堂心得体会篇八

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是当自己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话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来想这些,而美学这门课就带我们深入的了解为什么是美。

上之前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这方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入门。老师的讲解中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美学这方面的书籍,就拿《美学原理》来讲,虽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读这本书。但通过阅读自己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

一,美的本质及特征。人们在自由创造活动中和看到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特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引起喜悦的美感。所以,美的最终根源、美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自由创造能够成为美的根源,是因为人能在他所创造的对象和产品中"直观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产生美感。所以我们可以说,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二,美的产生。美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够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美是怎样产生的呢?1、美产生于劳动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形态包括:(1)人的美。(2)劳动产品的美。(3)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1)具有直接的实践性。(2)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受性形式特征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同社会功利性的联系较为曲折。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1)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2)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所以,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艺术美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表现为:1、现实美是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艺术美是现实美的能动反映,是经过艺术家创造性劳动产生的美,凝结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艺术美决定于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但代替不了艺术美。因为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家的自由创造,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艺术美的决定性因素。

人们之所以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美感,从本质上说,是因为艺术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创造才能。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但代替不了艺术美。因为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家的自由创造,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艺术美的决定性因素。人们之所以从艺术品中感受到美感,从本质上说,是因为艺术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创造才能。

四,意境与传神。意境是客观景物经过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熔铸,凭借艺术家的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以意蕴和情趣取胜,是客观(自然景物、现实生活)与主观(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意境的特点主要有二:1、"言有尽而意无穷","境生于象外"。2、情景交融。意境中的情与境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神在艺术创作中主要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也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五,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基本分类的理论,他从艺术是摹仿现实的观点出发,把艺术分为史诗、悲剧的喜剧。亚里士多德的分类虽然朴素,但对后世的人影响很大。黑格尔依据理念内容和感性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对艺术作出了逻辑的和历史的分类,即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大类型。艺术分类的原则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内容方面来说,一切艺术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只是各艺术门类的侧重方面不同。从表现形式来说,各艺术门类都有独特的物质手段。

因此,我们根据艺术作品的内容方面的表现与再现的不同侧重点和所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来进行分类。根据艺术作品的再现与表现和所利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我们把艺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语言的艺术。属于再现的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和电影等。属于表现的艺术有工艺、建筑、音乐、舞蹈等。属于语言艺术的是文学。

六,形式美。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及其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但是,形式美又不同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不直接体现美的形式的内容。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于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形式美的法则包括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结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1、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没有"崇高"这一名称,而是把崇高称作"大"和"阳刚之美"、"壮美"。2、西方美学理论中关于崇高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古罗马时期的朗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了"崇高"这一范畴。(2)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博克,详尽研究了崇高与美的不同特点。(3)康德对崇高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的崇高理论影响非常大,在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康德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而美的形式是有规律、有限制的。

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崇高在现实中的表现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是自然领域。(1)在生活中领域的崇高在现实生活里,崇高直接通过人类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来表现。在这一领域,崇高就是指人的伟大。人的伟大包括人类力量的巨大和人的精神品质的高尚两个方面。

社会生活中的崇高的特点表现为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所显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2)在自然领域里的崇高自然领域的崇高表现为自然事物的巨大体积、力量以及粗犷不羁的形式等。和一切自然美一样,自然领域的崇高美的根源也是社会实践。崇高在艺术中的表现艺术中的崇高是对现实中的崇高的真实、集中的表现。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突出自然事物的崇高特征,使自然领域的崇高得到更为鲜明、生动的体现;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社会生活中的崇高与日俱增具有历史真实性、更加感人。崇高的艺术作品是我们经常欣赏的艺术对象,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净化作用。崇高美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明显的伦理道德性质,是一种充满阳刚之气和正义力量的美。崇高美集中体现了人类对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望、对美好品质与情操的追求。因此,崇高美具有十分积极的审美意义。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中西方的美学史,了解了中西方的一些著名的美学家及他们的一些美学理论。在之前,我认为美就是美,美的东西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美。学了美学原理之后,我才知道就“美的本质”(即“产生美的原因”)这个问题就有很多美学家的许多不同的理论。比如毕达哥拉斯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美就来自于数的秩序”、“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和有用的,而无序和缺乏比例是丑的和无用的”。在他那里,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

而狄德罗则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他认为“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主张“美在生活”说,他认为美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当然还有其他美学家的不同观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总之,在学习这本书之前,所有的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

其次,通过学习我还了解了“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学学科直到1750年才诞生。但是,就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的源头而言,则十分古老久远。”早在原始人类那里就已萌发了对美的追求。

其中“美育”一章,我认为尤为重要,它阐述了美育对人的重要性。“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