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0:12:05 页码:12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模板8篇)
2023-11-09 10:12:05    小编:笔尘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一

预习准备:

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云彩的种类及其预示的天气,完成课后第一题。(列出表格,分类介绍)

一、课堂导入

ppt展示积云图片,问题:如果在这种天气出门( )

a.很快被淋成落汤鸡

b.可以享受美妙的阳光

c.最好带上雨伞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它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去解读这些神秘的语言。那姿态万千的云朵,在气象学家眼里,就是一块块天气的“招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云彩的科普文章,去认识这些“招牌”。

二、默读感知,了解云彩

1.默读课文,认识云彩

ppt展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标注段落序号;勾画重点语句。

2.天气播报,了解云彩

(1)ppt展示卷云图片,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课文内容介绍某种云的特点。

示例:卷云最轻盈,站得最高,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卷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2)展示云彩图片,让学生以云的口吻介绍云彩并做天气预报。

三、默读交流,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感知语言特点

提示:这虽然是一篇科普文,但是语言不乏生动之处;同时,作为一篇科普文,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都很有讲究,大家从这些角度找一找,品一品。

2.同桌合作,就各自找的特点交流交流,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交流成果。

预设:

(1)语言生动形象。

a.精彩的比喻句惟妙惟肖。

b.精彩的拟人句活灵活现。

c.精当的引用恰到好处。

(注:学生说到比喻和引用时,可稍加提示“打比方”和“引资料”。)

(2)语言严谨。文章多处运用了“往往”“常常”“有时”等表示不确定的词语,体现了科普文(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3)语言客观。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姿态万千的云彩,但并没有表示自己对云彩的好恶情感,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客观性。

(4)语言富有层次感。

四、分享交流,探秘自然

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它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请同学们联系之前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现象暗示着一些不同寻常的奥秘。

五、 布置作业

两人一组,观察一些特殊的自然或生活现象,探究其背后的秘密,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科普文章。

补充说明

ppt展示卷云图片举例说明:大家好,我是卷云,我最轻盈,站得最高,而且我身材苗条,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我当然不舍得给大家带来雨雪啦,有我的地方就有晴天。

举例:蚂蚁搬家、蚯蚓钻出地面预示着阴雨天气。

板书

设计

22.看云识天气

朱泳燚

刘厚超《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生动形象

看云识天气——科普文语言 严谨客观

富有层次感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二

(一)知识目标

l、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导入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一)明确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段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l)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2)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

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行复述。

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着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四)总结、扩展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春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春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

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

(五)布置作业 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三

1.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2.提升学生用准确语言做生动说明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提升学生用准确语言做生动说明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云”的繁体字是“雲”,从“雲”的结构字形看出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已经对云与天气的关系有所认识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的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的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这是从说明对象的角度说的,如果从语言方面看,本文又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文生动的语言。

二、温故。(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考查旧知识)

(1)注音 棉絮( ) 峰峦( ) 霎时( ) 丝缕( ) 绫纱( ) 鳞波( ) 匀称( )朦胧( ) 崩塌( ) 弥漫( ) 月晕( ) 谚语( )

通过导学案自主作答,互换检查纠正,再请发音字正腔圆的同学带领大家朗读。

(2)通过四个问题针对个别与集体提问。

c.列举该文使用过的说明方法? d.按顺序排叫出八种云的名字。

三、知新。(板块活动)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之后播放《踏浪》歌曲片段,发现歌词特点,放松心情,回忆文中云的形态。

(1)探究表述之美。

多媒体出示:(第一个学习板块:演读,熟悉云。)

1. 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2.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带来怎样的天气。

示例:大家好,我是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的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2)探究语言之美。

多媒体展示:(第二个学习板块:说读,品味语言。)

请大家用“我认为______写得好,美在_______”的句式,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和你对它的评价,推荐给大家。

提示:语言之美来自于某种修辞、句式、词语、段落、表达方式等等。

幻灯片展示本文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形象性(文学性)准确严密-------知识性(科学性)

仿照第一段写几句话: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______

示例:(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形态各异,宁静无比。它们有的像瘦弱的骆驼,背上的重物压得挪不开脚步;有的像卧佛,神态安详的打着盹;有的像巨蟒,在流云的映衬下慢慢潜行;还有的像一堵闸门,像天上倒挂的垂幔;像高高的谷堆.......

(3)探究写法之美。

多媒体展示:(第三个学习板块:评读,讨论总结文章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小组讨论发现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最后多媒体展示:a美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b美在抓住了云的主要特征来说明;c美在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d 语言严密准确,作者准确的使用了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

过渡: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

(4)交流积累之美。

多媒体展示:(第四个学习板块:寻读,课外拓展。)

总结:通过赏读发现,本文句句犹如朵朵迎春花,散发着亲切喜人的芳香,使得我们在这些生动说明的吸引下,愉快的阅读下去,沉浸在这丰富的知识性和鲜活的趣味性之中。

多媒体出示课尾感悟: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我们的心,不是缺少有心,而是缺少感知!

课后习题

开展活动: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里,每天抽出点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是班里的首席山寨版预报员。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普文(说明文)及特点;

2.学会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

3.通过学习懂得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4. 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科普文(说明文)及特点;

2. 通过学习懂得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3.学习运用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做p164 一、二、三 题 2、阅读课文

3、掌握p166—167 30个生词 4、作者简介:

朱泳燚 (yi)1959至今,已在中央和省级以外国外专业刊物发表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研究论.文和语言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表达》、《科学小论文写作》两本,专著、合著多种。语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多次在本省和全国获奖。 5、 说明文(科普文)知识:

(1)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2) 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

2、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作用:有助于把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说得具体、明白。 (3) 列数字:用一些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可以科学地、精确地说明事物。

(3)分类别: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

明。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人容易领会,便于认识等。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作用:可以更好地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 (5)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做彼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以使陌生的变得熟悉,抽象的变得具体,深奥的变得浅显,也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 列图表: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帮助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

作用:加强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提高说明效果。

(7) 摹状貌: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 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8)下定义: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使读者对事物有明确的概念。

(9) 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10)引资料(文献资料;名人语录;诗词、谚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内容、目的不同,引用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增强说明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说明的权威性;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文章显得更富文采。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两者的模式大致是“……是……”,判断时看“是” 字前后的话能否调换,能调换,下定义;不能调换,是作诠释。

摹状貌,不是修辞,虽然也强调相似,但更多的是说明趋势,状态具有什么特征,无本体与喻体。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

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4)说明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

(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内容上的科学性;结构上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6)说明文的分类:

二、导入本课:

1、阅读课文听录音。

2、看视频。

3、熟悉讲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三、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悉课文填下表:

表一: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

表二:学习,完成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表三:读第六段,学习完成云的光彩简表: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8种云的?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五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安排一课时。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4、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六

1、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2、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3、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各种云的形态,从而导入课文。

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2、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3、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自动分小组讨论。

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

1、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2、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可让学生参照课后练习自行设计表格,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在阅读中思考:

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

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

学生做完这个练习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

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3、合作探究

a、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四、反馈交流

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3、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4、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

5、举例说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b、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d、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e、论述有理即可。

五、美文欣赏

1、学生看大屏幕,讨论发言。

2、说话练习

六、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与同学们交流。

2、做课外练习。

七、总结: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七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 通过课文分析,掌握说明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3. 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默读课文,锻炼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课文分析,掌握说明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难点 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画面。你知道画面中的故事吗?(草船借箭、借东风)

小说及传说中诸葛亮神乎其神。其实,他通晓天文地理,会依据风云预知天气变化。古人云:“为将不知天文(主要指气象)、地理,乃匹夫之勇”。作为一个有才干的军事家,不仅要谙熟兵法,精通韬略,智勇双全;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气象、地理知识,善于利用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只有如此,才能纵横驰聘,百战百胜。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诸葛,学一学《看云识天气》。

二、出示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通过课文分析,掌握说明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

3.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

三、检查预习

读一读,写一写:

峰峦 预兆 轻盈 均匀 崩塌 弥漫 征兆 一霎间

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四、整体感知

1. 从说明对象上划分,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

明确:事理说明文。

2. 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并概括大意。(注意两个关键过渡段)

总-分-总

3. 说一说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五、内容分析

1. 结合图片判断是哪一种云,其特点及带来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

明确:(图片及表格)

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最高;最薄;晴朗。

卷积云: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

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xx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

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xx米左右;较薄;晴。

2. 研读4、5两段,归纳整理这两段介绍了哪种云?其带来的天气状况怎样?

明确:(多媒体展示图片及表格)

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

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

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

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六、写作方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分类别:

作用: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完整版篇八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点: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