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 我的博物馆之旅(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0:37:06 页码:13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 我的博物馆之旅(实用12篇)
2023-11-13 10:37:06    小编:ZS文王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一

第一次来北京是在四年前,那时的国家博物馆正在装修,没能参观。听爸爸说,重新装修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面积的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非常多,设施也是世界上一流的好。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进大门,我就惊呆了!大厅宽敞明亮,上面是亮晶晶的水晶吊灯,下面是光滑得像镜子似的大理石。我们先来到地下的“古代中国”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背着一头鹿的人,他的力气可真大呀!我想鹿肯定是他打的猎物,这应该是原始社会。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我发现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箱,就走过去看个究竟。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是一个完整的骷髅头,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赶紧绕到前面去。“闰闰,你看,这里的展品是不是比刚才看到的进步多了?”爸爸在后面说道。听了爸爸的话,我仔细地观察这些展品,发现刚才看到的刀是石头做的,现在看到的刀、剑大多是青铜做的;刚才看到的大多是陶器,现在看到的大多是瓷器,还真是进步多了。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复兴之路”展厅。这里有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展出的主题是自从有了____以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的。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地球卫星、神州飞船返回舱等等。

由于博物馆面积大,展区多,虽然到处有休息的长凳,但丰富精美的展品,让我停不下来,加上博大精深的文物、琳琅满目的艺术品让我总处于兴奋和目不暇接中,一天下来,筋疲力尽。

这次参观,虽然很累,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真值!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二

今天下午,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江宁博物馆游玩。

这次我们使用了全新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我们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下了车,我们用一把长长的大锁把五辆车锁在了一起。

买票时,我发现有4d电影,可今天在维修,哎,看不成了,真是天不助我也!

我们首先来到负一楼,这一层主要介绍的是几位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王羲之的杰作,字体工整而不失笔体,每个字都如同一个士兵,昂首挺胸,十分威武。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十分黑暗的地方。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和一个古人的雕像下围棋,这下我可开心了,因为围棋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也很想与这古人过过招,但老奶奶正在下呢,我又不好打扰,只好在旁边观战。这位奶奶的水平只是个入门级的选手,下着玩而已。估计她也想感受一下与古人过招的感觉吧。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楼。那里的东西很多,可最令我难忘的是古代人建的阁楼。材料很奢华,工艺很精细,造型很独特。虽然古代的科技没有现代这么发达,但他们用智慧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呀!然后,我们坐了马车,你可别小看这马车,相当于现代的“奥迪”呢。二楼的东西也很新鲜,尤其是猿人的进化,真是奇妙,原来我们的祖先是那个样子呀!

快要离开时,我依依不舍,用妈妈的相机拍了很多照片,帮我记录下了更多的知识。今天不仅收获大,而且很快乐哟!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三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四五年级的同学就要坐汽车到平原博物院参观了!我们排好队上了车,汽车稳稳地开动了。

在同学们的欢笑与歌声中,博物院到了。

刚下车,就看到了一个成半圆形的建筑。这个建筑的中间有几个金色的大字——平原博物院,原来这就是平原博物院呀,好大的气势。向下看,楼梯像古代君王殿前的楼梯一样,十分的高。拾阶而上,就到了博物馆门前,从外面向里望,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人影,让人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大家走了进去,大厅深暗的色调使我不得不肃穆起来了。但同学们说说笑笑,博物院的严肃又一下子被我们打破了。

这时,一位解说员阿姨走了过来,带领我们去参观文物。

我们先来到了历史展厅,这个展厅由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遗存开始,一直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种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每一个都堪称是精品。

令我一项最深的是商朝的“三鸟”铜尊,它的颈部装饰有条纹,肩膀上有三只卧着的鸟。这个器物是商代较为先进铸造方法,三鸟纹饰也是商代鸟图腾文化的充分体现。

我们又先后去了书法厅,绘画厅,拓片厅,佛造造像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明代王铎的五言条轴。这幅条轴画心高275厘米,宽65厘米。写的是一首草书五言诗,书法娴熟,气势雄浑。

还有一个是清代陆远的青绿山水图轴。这幅画这幅画的色彩厚重清新,山势巍峨,人物刻画精准。

每个馆都参观了,我们也该回学校了。大家都依依不舍的出了大厅。这次游玩我不仅放松了,还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虽然劳累不堪,浑身上下都已经没劲了,可我还是很激动,因为这次来博物馆“考古”收获了不少乐趣和知识。

昨天,老师向我们宣布要去博物馆考古,我心里就乐开了花。

今天下午,我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等候老师的到来。同学们来的都很早。老师似乎了解我们的心情也来得很早。

出发了,我更兴奋,我们是要走着去走着回的。想想吧,我们五年级几百号人,是一个大队伍了,穿着我们学校的校服,行走在大街上,迎来所有行人关注的目光,我们都感觉相当的自豪。

过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虢国博物馆。进了展厅,我不由的吃惊起来,这个封建王朝竟能如此壮观。通过解说员的解说。我都能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奢侈了。

进了第一个展厅,出土文物尽收眼底。其中,我最喜欢那时的一种乐器:虢仲铜编钟。这种乐器不仅大,而且制造特殊,使用铜编织而成的。我想象中它应该是在古代盛大节日时使用的,它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很震撼人心的。

随后我们来到了一个人的棺材前,解说员说,她是一位高贵的妇女岁入棺材的青铜器都达到了一千多件。我看了一些青铜器和一个车马坑。后来就到了第三个展,“模似考古区”。

考古这是我喜欢的活动,我一进到坑里就开始抓土,我没带铲子只好用手。可是抓了老半天没见一个“文物”我拿我事先准备的刷子柄打了一土,好乖乖出来了两个“活文物”——两个大虫子,一只掉到我的脚上了,一只不知去哪了,转眼就不见了。我在考古区最后的战利品就是几个瓦片。不过感觉挺有乐趣。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四

今天是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我们全家带着兴高采烈的心情一同出发到博物馆。沿途的风景十分美丽,直到出了隧道后,才发现窗外竟是雾濛濛的景象,又是一番新景色,让我惊叹不已。

到了目的地后,我终于看见了博物馆。它的外观是倾斜的,代表了它被污水处理厂破坏的痕迹。经过解说员用心地解说及教育影片的宣传和我努力的做笔记后,我又再次的增广历史见闻。

博物馆是一座富有考古知识的大仓库,而且博物馆内还介绍了有关于人的生活用品,例如:他们是如何用石头、陶土或铁做刀、项链、耳环、手环……等。这座知识仓库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石头、陶土或铁制作的。果然如解说员的说明:“考古就是生活。”

经过这次的考古之旅后,令我更了解考古的知识,希望下次有机会还能再去博物馆。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五

虽然已是秋天了,可外面依旧是艳阳高照、闷热无风。同学们无精打采的写着作业,衣服昏昏欲睡的模样。

突然,陶老师走进教室,大声宣布“今天下午我们去青阳博物馆游览,不准.....”大家一听见可以去玩,纷纷兴高采烈的欢呼起来,把老师后面的话自动忽略了。

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大家就似离弦旳箭冲到前操场乖乖站队。然后男女各坐着一辆公交车出发。数学老师与女生坐一辆车子,我连忙跑去对她说“老师,我可以与你坐一辆车子吗?”“可以,你做吧。”我立刻迎着众多女生羡慕的目光坐在老师声旁。

然,一路无话......

到达目的地后,我边走边欣赏美景,小桥、流水、金鱼、古代木门.....天啊,我这是穿越到古代了吗?欣赏过后,我走进一个木屋参观,发现这里不像外面那样古色生香,而是现代化的摆放着一些风景名地和日本人侵略屠杀中国人的资料。

记得最清楚的便是九子山的喇嘛塔,九子山喇嘛塔创建于元末时期,建在九子山后山,置于为何建于此处,其文不详。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所作所为,我自然不敢忘,他们举办过比杀中国人大赛,放火烧国人民、庄稼、房屋,把他们当做小白鼠做实验,妇女儿童.....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我又向后院走去,后院主要是一些古董文物。这让我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引出来了。东看看,西瞧瞧,像一只欢快的小麻雀。

我的目光落在一个像太上老君炼丹炉的文物面前,看了看旁边一行介绍的小字: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鎏金变体蟠螭纹带盖圆鼎。它是一个圆形的物体,盖子上有三个尖尖的角,鼎身有两个对立的倒“7”鼎底还有三个刻着繁复花纹的站脚。

大致了解后,我又去观察别的文物了。这里的文物可真多啊!有泥土捏的小牛车、兵马俑等;还有古代娘娘用来梳头的金梳子,手上戴的金镯子,捶腿用的玉锤子;另外,我还发现了古代用的银子,像个长方体,但两头突起,与电视上的大不相同。

当我正看的津津有味时,老师却让我们走了,我只能将遗憾留在博物馆里,依依不舍的走了。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六

今天,秋风习习,我们红树林的通讯员们乘着大巴士来到邮票博物馆。一路上,同学有说有笑,个个都是笑容满面。进大门,上电梯后,我们的博物馆之旅开始了。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进入了邮票博物馆,这里可真大呀!进入博物馆,老师马上把我们带进去参观。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叫《黑便士》。接着又给我们讲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叫《大龙票》。《大龙票》近看像一个大龙被困在笼子里,远看就是色彩斑斓的一幅图画,好神奇啊!

老师介绍完邮票之后,又带我们去看了邮票的价格。价格有高有低,有八、九十,一百的,还有一干两千的。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多呢,因为有的邮票已经绝版了,市面上都买不到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2号展厅,2号展厅有拼图、邮票,还有邮票名人的照片呢!参观完之后,老师让我们自已设计邮票,同学们画的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画完了后同学们欢欢喜喜地交换着明信片,开心得跟过节一样。

这次博物馆之旅,既参观了博物馆让人大开眼界,还收获很多有意义的纪念品,真是一举两得呀。离开的那一刻,我真有点恋恋不舍呢!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七

我的家乡在江苏常州,那里有名扬四海的中华恐龙园,也有家喻户晓的溧阳天目湖,更有秀丽典雅的地方博物馆,那就是滆湖民俗博物馆。寒假中的一天,我和家人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了一下,开启了一次独特的民俗之旅。

据资料显示,滆湖名俗博物馆是常武地区的大型历史类博物馆,20__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它座落在武进区经济开发区聚新家园社区锦润路7-3号,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两侧墙壁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磅礴大气的山水画。顺着走廊进入大厅,则是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古瓷器。这些瓷器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造型独特,有的光彩照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博物馆里的“名俗一条街”了。整条街道的两侧陈列着许多古时候的老式店铺,有园作店、豆腐坊、药店、杂货店、茶馆、米铺、铁匠铺、酒庄、花絮铺……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看到布店中放着的两双“三寸金莲”时,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我不禁感叹道:原来旧社会女子的脚丫只有这么点大,真惨呀!

这真是一次既开阔眼界又增长知识的民俗之旅。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八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日本,参观了很多博物馆,其中我觉得杯面博物馆最有趣。

杯面就是我们俗称的方便面。博物馆的五层是杯面展厅,世界各国的杯面琳琅满目。妈妈叫我说:你看,这里还有中国的方便面呢!我大吃一惊:哇!中国品牌也上‘榜’了呀!

欣赏了这一墙的面,我们又来到了杯面加工厂,工厂大厅有很多桌椅,桌子上还有彩笔,每个孩子用300日元(约18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一只空杯子,然后用彩笔在杯子上画自己想画的图案,我画了一只蜗牛和许多爱心。画好杯子后,我排队选杯面的原料,我选了牛肉汤料、蟹棒、虾仁、葱花。阿姨盖上盖子,放到压缩机里压缩和包装,在取面出口我终于等到了我的杯面。我拿着杯面,再把它放到袋子里,打上气,挂上绳子,就大功告成啦!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打上气呢?

对啦,是为了方便面在带回家的过程中不容易被挤碎,人家想的周到吧!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九

今年暑假,大连的阴雨天实在是多,这个星期天好不容易盼来了个大晴天,我便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大连自然博物馆游览。

大连自然博物馆位于美丽的黑石礁景区,黑色的礁石,白色的浪花,灿烂的阳光,别致的建筑,我一下车便喜欢上了这里。

进入自然博物馆,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位于地下一层的东北展馆。这个展厅主要介绍的是东北三省的动植物状况。整个展厅是模仿原始森林布置的,加上虫鸟的鸣叫,还有仿真的动物雕像,我们仿佛来到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深深地被它迷住了!

接着,我们走进的是恐龙展厅,展厅里矗立着巨大的恐龙骨架,有剑龙、霸王龙等。在展厅的墙上有各种关于恐龙的解说、结构图。当然,最有趣的还是那个恐龙的拼图。在我们之前有好几个人都因差一块而放弃了。我们几个好友通力合作,累的满头大汗,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耶!我们成功了!我们高兴地合影留念。

然后我们又去了鲸鱼展厅,看到了美丽的美人鱼、巨大的鲸鱼、聪明的海豚,了解了这些动物并不是鱼,而是一种哺乳动物。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湿地展厅、硬骨鱼展厅、软骨鱼展厅和地球展厅。

这次的博物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真是既开心又充实!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十

做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车后,终于来到了地质博物馆,只见周围树木葱茏,大门后的一颗周围用几根钢筋支撑起来的古树最为显眼,旁边还有三块儿巨石,真不愧是"地质"博物馆,继续向园内行进,一座奇特的建筑映入我的眼帘,这座建筑非常大,建筑表面有许多玻璃覆盖着,可以在外面隐隐约约的看到关内的物品,我向馆内张望,看见了那个硕大的恐龙骨架。

我们随着楼梯上的红色地毯缓缓地走进博物馆内,博物馆的第一层的主题是:恐龙世界,到了恐龙世界的门口,一只霸王龙张着血盆大口虎视眈眈的望着你,步入大厅,最显眼的就是那个恐龙骨架了,这算是本次参观的重头戏,同学们都等了好久了,当看到这个骨架时,同学们的长大了嘴巴,在赞口不绝,我也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据导游介绍,这座骨架长28余米,身高8.4米,这个庞然大物就耸立在树木之间,栩栩如生,脖子高高抬起,尾巴是垂在地上的,好想轻轻一甩,就能不整个博物馆化为灰烬,这座骨架可不是什么复制品,由原化石拼凑而成,这只恐龙生活在1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时代,名叫:炳灵大夏巨龙,在这座骨架的旁边还有三只小型恐龙骨架,并不起眼,在房屋顶端,有一些翼龙站在悬崖上,准备展翅飞翔,有的张大嘴巴,好像在嘶声鸣叫,喇叭中还不时传出一阵阵恐龙的叫声,这样的场景还真有点像侏罗纪公园。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小门,门前摆放着一具恐龙的头骨,继续向纵深前进,里面全都是一些恐龙的图文资料,其中比较有趣的是一块铁板,上面刻有恐龙的纹样,把纸蒙在上面,在用铅笔涂色,就会画出一条恐龙来,大略的参观了一下,我们就来到了位于三楼的生命演化主体的展馆。

展馆里主要讲的是一些生命的进化过程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展馆,展馆里呈现了不同时代的恐龙模型,有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寒武纪······每一组模型里展示的都是不同时间,动物演变的过程,不仅仅是恐龙,还有一些昆虫和猿人,包括一些化石,化石也分为好多种,有:植物化石、鱼类化石、恐龙蛋类化石,骨类化石、昆虫化石和古代猿人和动物的牙齿,展厅内还有一些奇特的化石,有的话是像水晶一样光亮,小巧玲珑,有的则非常粗糙,展馆还有一些纪录片,都是将生物是怎样演变过来的,让我们懂得了不少知识。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2楼的行星地球主题展馆。

到了展馆门口,一根超长的木头引起了我的注意,据导游介绍,这是一根恐龙时代的树干,到今有几亿年历史了,它是从其他国家那里运过来的,非常珍贵,进入门内,星星和一些天体的资料琳琅满目,穿过幽暗的过道,我们来到了陈列厅,陈列厅里摆放着一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石头,非常奇特,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浮石了,浮石被摆放在一个管子里,罐子里有许多水,庞大的石头居然能在水上浮起来,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往里走,发现了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地方,那里的地是玻璃做的,与下面一层隔开,刚开始我们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但到了后来,玻璃下方的地面开始逐渐发红,像是岩浆流过一样,再配上生动的演示画面和声音,感觉身临其境!我们走过了一个漆黑的溶洞,看到了一个南京城的模型,这个模型向我们详细的展示了南京的地质结构和它的多样性,参观完了最后一个馆,我们又来到了那个超大的恐龙骨架前合影,之后我们就坐车回校了。

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不少关于地理的知识,同时还让我们大饱眼福,看了许多奇特的东西,这次参观可真有意义!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十一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所以中国的博物馆非常多,光杭州就有几十个。比如省自然博物馆、西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茶叶博物馆、运河博物馆、中国剪刀博物馆等等,今天,我和妈妈就来到了杭州桥西的中国扇博物馆。听说扇博物馆里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扇子,我决定好好看一看。

一走进扇博物馆的大门,就看到一条长长的走廊,长廊的顶部挂着一把把大红色的折扇,显得特别喜气洋洋。长廊两边的墙壁上,用投影播放着扇子的历史故事。再往里走,我看到了在古代各种不同场合和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扇子,有皇帝用的仪仗扇、有年轻女子专用的遮面扇,美人拿着扇子遮住下半边脸,这样显得更美丽诱人、有作为礼品相送的礼品扇、还有诸葛亮用的羽扇。所有这些人物都是雕塑,穿上真正的衣服,手持真正的扇子,看起来栩栩如生。

我们走过这个厅,来到了下一个展厅,这里各种各样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扇子令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不仅有常见的羽毛扇、纸扇、麦秸扇,还有玳瑁扇,是用海龟的壳做的,还有用象牙雕刻出来的象牙扇,名贵的红木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金子打造出来的扇子,还有用银子做出来的,据说是从日本流传过来的。

杭州的扇子特别有名的就是王星记,他们生产的扇子特别漂亮,有的画着西湖美丽的景色,有的画着童年时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还有的刻着一条飞龙,还是镂空的,所以特别栩栩如生。

扇子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制作扇子的工艺却不简单。一把普通的折扇要经过画扇面、开料、做扇骨、平整、糊扇面等等好多的工序。看了之后让我很佩服。

中国扇博物馆的一次旅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博物馆之旅手抄报内容篇十二

4月27日我们学军小学紫金港分校的小太阳中队部分同学相约去了杭州市低碳博物馆。为了能在约定的时间前到达博物馆,我早早的起床吃饭后在父母的陪同下按时赶到低碳博物馆。

一下车,在博物馆门口,我看到了一块大的石头,走进一看,原来这不是一块石头,是一座防毒面具的模型,而且在模型的后面写着:这个防毒面具的模型是用没用的汽车零件做成的。之后我又看到了一个用氧气瓶做成的一个奇怪的东西,我用锤子打。它就会发出八个音调。这个氧气瓶和防毒面具向我们展示了,现在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让我们知道保护大自然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在博物馆门口等待许久后,陆陆续续有许多的小朋友都到了。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博物馆展示物品的内容,我们妈妈还请了一个导游姐姐为我们做讲解。低碳博物馆里共有三个场馆,我们挨个的看了下去,到了第二个场馆有一辆汽车,这是最吸引我们几位男生的地方。

低碳博物馆里不仅有各展馆里展出的低碳物品和知识,更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是,3d的电源。电影里面为我们讲诉了因为卫星相撞产生了许多太空垃圾,让我们不要再让更多的卫星相撞,还设想了未来的太空垃圾回收车,通过渔网的结构回收太空中的这些垃圾。执行任务完的卫星会有一个拉力铁锤,会将废弃的卫星带到大气层,在碰到大气层后被烧毁,从而没有了多余的太空垃圾。

我们在博物馆里流连忘返,依依不舍,各种的游戏我们都一一进行了体验,临近傍晚,我们才离开了低碳博物馆。

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低碳博物馆带给了我丰富的知识,在博物馆里我不仅看到了很多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学习到了太空的知识,让我在今后的科学自然的学习过程中提前了解了许多智慧:人类的智慧,未来的智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