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洞庭湖的诗句(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8:28:08 页码:12
洞庭湖的诗句(大全12篇)
2023-11-15 18:28:08    小编:灵魂曲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洞庭湖的诗句篇一

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我漫步在畔,悠闲地欣赏着洞庭的山水。

来到附近的小山顶上,我静静地看着这美好的风光。远远望去,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君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棵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不禁陶醉了,快步走下山,坐上小船,继续欣赏这得天独厚的美景。

下了小船,快步走上君山岛。君山的石头形状不一,没有两个是相同的。这些岩石,或像老人,或像玉兔,或像老鹰……有立着,有卧着,有展翅欲飞的,真是千姿百态。我抚摸着大自然的杰作,心里满是欣喜。

坐上来时的小船返回,我由衷地赞叹,迷人的,真是名不虚传呀!我诗兴大发,朗诵起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诗句篇二

洞庭湖

作者:宋之问朝代:唐体裁:五古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

洞庭湖的诗句篇三

一来到这里,微风迎面扑来,凉爽极了!这时,我和我的表妹看到了水上步行球的牌子,就赶紧往那边跑去!

来到了这个区域,我和表妹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我们钻进那个大球里,然后叔叔把我们往下一推,呀!我整个人都好象是扑在了水面上!

我和表妹挤来挤去的,在互相推对方的球。这个时候,我忽然来了个念头:要是我能站起来,那我就真的是在水上步行了。可是,我怎么站也站不起来,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还是不能站起来。于是,我只能在球上滚来滚去了。我一会儿在球里翻了个跟头,一会儿又装做一条鱼似地在水面上游,真是不亦乐乎!

再看看表妹吧。只见她像一只青蛙,趴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又见她像一只可爱的小狗,把双手和双脚都给贴在上面,似乎在看着什么东西,而且还看得很入迷。还见她像一只小猫眯侧着躺在球上面,好像在睡大觉呢!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喂雨的区域内。我和表妹拿起早以准备好的米饭,开始喂鱼了。我撒了一把米饭,只见所有的鱼成群结队地向着这里游来。这些鱼有大有小,而且身上的花纹也不一样呢。有的像是绣了一根五颜六色的丝线。有的像绣满了黄色条纹。还有的'像绣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它们有的纵横交错,有的各游各路,还有的嬉戏玩耍,好象非常开心!我们又拼命地撒米饭,他们大口大口地吃,就好象吃了一顿美餐呢......

然后,我们大家来到了商店。表妹吵着要买吹泡泡的东西,小姨无可奈何,终于答应了。

我和表妹又来到了池子里,往里面吹泡泡。我吹的泡泡有些是暗淡无色,但是有些却是色彩斑斓,真是漂亮极了!我们吹了一个又一个的泡泡,鱼儿们也被这些新奇的东西给迷住了,不停的跟着泡泡游。这时,我吹的一个泡泡,刚刚好落在了一只鱼的头上。那条鱼被所有的鱼给围住了,所有的鱼好象在说:“哇,好漂亮呀!。”那只鱼好像很骄傲的说:“我本来就很漂亮嘛!”泡泡也扬起了它七彩头颅,非常自豪!这时,表妹高兴地说:“这些泡泡真是太美丽了!”

我也情不自禁地说:“对呀,好漂亮呀!”......

今天,我们游了湘湖的一部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个美丽的地方了,我恋恋不舍的,脸上露出了难忘的神情。妹妹对着湘湖摇摇了摇手,表示再见。我还是高兴地说:“湘湖,美丽的地方,我们下次再见!”说完,我们大家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湘湖。

洞庭湖的诗句篇四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现在正处八月,正是欣赏洞庭湖的好时节。赶巧,老师要带领我们参观岳阳楼,正好可以看看这名闻天下的八百里洞庭!

经过好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乘坐的大巴来到了岳阳城。在车上坐久了,觉得全身都不舒服,我缓缓地挪步下了车。抬头便望见了眼前这绵延无尽的湖水。远看这洞庭湖,水平如镜,阳光洒在镜面上,折射出耀眼的波光!我忍不住想要靠近她,没走几步,有微风徐徐而来,转眼间,湖面波涛汹涌了起来,原本疲懒不堪的我们也如这波澜壮阔的湖水,顿时精神抖擞了起来!

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名为君山岛。远眺君山岛上一片青绿,在白茫茫的湖水间,显得更加生动。真应了那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啊!

不久,我们便登上了小岛。君山岛上名胜古迹众多,相传有5井4台、36亭、48庙。迎接我们的是一座白色的人物雕像,诗仙李白,诗人的神韵和姿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离开了竹林,我们来到了小乔墓。导游介绍,这里并不是小乔真正的墓地,只是一块碑而已。这里供奉着小乔的画像。画中的小乔肤白目明、发乌唇红、婀娜多姿,是三国的美女之一。

再往岛中心走,我们来到了有缘桥,站在桥上可以尽情地观赏美丽的洞庭湖景色。身后是满眼翠绿的青山,接近正午的太阳最是慷慨,金色的阳光无私地照耀在群山上,衬得这山也是活色生香了起来!湖水也似有了灵性,时而像鱼儿摆动的尾,时而像少女舞动的裙……沧沧凉凉的夏风吹起山林里的树影婆娑,荡起湖水间的层层涟漪。

洞庭湖的诗句篇五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色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景色极为奇丽,很多景点都是国度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湖中最有名的是君山,君山景致奇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天天有渡轮交往航程大概一小时。君山原名洞庭山,是仙人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迭,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逝世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留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著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行隆重的'龙舟节、荷花节跟水上活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盛。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可贵的河鲜。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誉中外的湘莲。湘莲颗粒丰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衔远山、天长江,浩浩大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此为范仲淹所描写的洞庭湖。千百年来,八百里洞庭以其澎湃大势跃然历史的取景框中。碧波万倾,沙鸥飞翔,浮光跃金,诗意荡漾。更兼有日落傍晚下,点点渔舟唱晚,平湖秋月里,千倾碧波荡银彩。此情此景,当是世间一绝。洞庭湖大,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的说法。固然现今与多少十年前比拟,面积已小了一半,依然仍是全国第二大湖。洞庭湖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湖,浩翰无际,气概雄浑,自古就吸引着无数出色的文人骚客吟咏、歌唱。屈原第一个来此吟哦,李白“将船买酒白云边”,杜甫却倚着栏杆与巴陵古城同醉于洞庭春光,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把群山看成“白银盘里一青螺”,孟浩然却喟然一声长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之美在于渊博,那种水天一色,景象万千的风景是红尘中人永远看不够的风光。

洞庭湖的诗句篇六

刘禹锡是一位文采极佳的唐代诗人,是有名的学者,创作了不少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洞庭湖,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文章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我国唐朝有个大诗人刘禹锡喜欢四处游玩。这一天,他打算去湖南省的洞庭湖游览。

刘禹锡早早的起床,迫不及待地赶往洞庭湖走。来到湖边,已经是傍晚了,他站在湖边,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上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湖中的君山像白银盘里有一个小小的青螺。

刘禹锡十分喜爱这里的山水,他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望洞庭》,诗中写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诗句篇七

洞庭湖是我国湖南省岳阳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称号。

春天,湖边的杨柳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树下长满了雪白的小雏菊,就像树下堆积着厚厚的雪花。春风轻轻拂过杨柳,柳枝像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各种各样的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有的鸟在湖边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停在牛背上吃虫子,还有的在水面上捕鱼吃。树下还有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夏天,湖边的花草树木也更加茂盛了,牛和羊在湖边尽情地吃着成片成片的“美食”。知了在树上歌唱,仿佛在说:“夏天可真热。”蛐蛐也在歌唱,仿佛又在说:“我在唱歌,我很快乐”。风轻轻拂过湖面,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好看极了。

秋天,人们开始去洞庭湖玩了,有的人在湖边钓鱼,有的人在湖边烧烤,还有的人在搭帐篷,准备在湖边露营一晚。鱼在水面上跳动,太阳的光照在湖面上,就像波光闪闪的珍珠在水面上跳动一样。

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就像树上挂着许多钻石一样闪亮。一棵棵杨树像士兵一样整齐地站在湖边,保卫着洞庭湖。天空阴阴沉沉的,但还有渔民坐在船上捕鱼。

洞庭湖真美丽啊!

洞庭湖的诗句篇八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1)诗题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

(2)“八月”二句: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

(3)云梦泽: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变干变淤,成为平地,只剩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4)“欲济”二句:是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5)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仍是表示作者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

作品赏析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洞庭湖的诗句篇九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

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舟泛洞庭

【唐】杜甫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早发洞庭

【唐】方干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洞庭玩月

【唐】韩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玉碗深沈潭底白,

金杯细碎浪头光。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赋洞庭

【唐】可朋

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洞庭隐

【唐】来鹄

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

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

1、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7、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8、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3、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洞庭湖的诗句篇十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岳阳看八百里洞庭,领略湖光山色,走进沙欧翔集、平沙雁落、鹤鸣九泉、鸳鸯戏水的水禽自然博览馆,享受和谐的自然景观,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奥秘。

大家在参观岳阳楼时所看到的万顷碧波,仅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漫长水岁里,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长江和湘、资、沅、澧带来的泥沙淤积和人们的围垦造田,现在已变成全国第二大淡电湖了,湖面逐渐分割成岳阳的到洞庭、益阳的南洞庭和常德的西洞庭,其中东洞庭湖的面积最大。

辽阔、富饶的洞庭湖,出产114种鱼,其中白鲟、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丰富的鱼类资源、水生植物和纵横交错的湖汊滩涂,吸引了大量的珍贵鸟类来这里繁殖和越冬。据统计,在湖区越冬的冬候鸟和繁殖度夏的夏候鸟种类已达到217种,占全国鸟类的20%。每年在这里生活的鸟类总量超过1000万只,最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白尾海雕等7种,二级保护鸟类有32种。

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珍贵的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1982年3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湖南省君山自然保护区”。1987年6月,更名为“湖南省君山自然保护区”。1994年定名为:“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这个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保护湿地公约》(简称国际湿地公约),并被录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0多年来,保护区同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了一系列科研考察活动,并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芬兰、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查清了区内资源。同时,通过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护鹤月”,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普及法律知识,努力使保护鸟类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北门渡口、渡船上

大家看,在船尾飞行的白鸟,有一张红红的嘴,这是红嘴鸥。

在头顶上飞的这种鸟,也是一身雪白,不过它的体形比红嘴鸥要大得多。大家注意它特征:脖子是缩着的,嘴锋很长,像一把刀子。认出这是什么鸟了吗?这就是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所描述的白鹭。其实,鹭科鸟的成员很多,有大白鹭、中白鹭、黄嘴白鹭、牛背鹭、苍鹭等20多种,是一个大家族。

旅行车上

鸟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他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而且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大家听到婉转动人的鸟鸣,看到千姿百态的野鸟,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另外,以鸟类为题材创作的文学艺术家作品不胜枚举。读一读《孔雀东南飞》,看一看《天鹅湖》,均能带来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保护区丁字堤管理站

这栋小楼是保护区的丁字堤管理站,有四名常驻工作人员。他们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观测、记录和改善鸟类生态环境的工作。

听,这样声音好清脆。这样是云雀在叫。云雀是典型的鸣禽,体现虽然与麻雀差不多,但叫声却十分婉转动听,被称为“草原歌手”。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曾写过一支美妙动听的曲子:《听!听!云雀》。云雀的.繁殖地在东北,只在洞庭湖作短暂停留,不久将飞往蒙古和新疆。所以称它们为“旅鸟”。云雀的飞行本领十分高强,起飞时旱地里拨葱似地直冲而起,飞到100~200米高度后,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并不停地欢唱,所以民间又称云雀为告天鸟。

大家注意,堤外的草滩上有鹤在觅食。草垛旁边的几只是白鹤的爱子。快看,白鹤亮翅了,翅膀端部的飞羽是黑色的,这是野外辨认白鹤最显著的标志。右边的鹤只有脑袋是白色,其他部位的羽毛都是灰色,这是白头鹤,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旁边两只鹤,明显比白鹤和白它鹤小,体现修长,从脖子到肩部有块边缘清晰、上窄下宽的白斑,脸部的红色特别醒目,这是白枕鹤,也有人称它为红面鹤。那一大群是灰鹤,它们头顶上有一块红色裸皮,同丹顶鹤相像。灰鹤群里有几只小鹤,羽毛带黄色,这是今年才孵出来的,还不到半岁。现在的位置是观鹤的最佳距离,再近就会引起鹤的警觉,把它们惊飞。

我国自古就称鹤为“仙鹤”。无论是绘画、雕塑、工艺,还是小说、诗歌和传奇,总是把鹤作为吉祥、长寿、忠诚、高雅与健美的象征,平时人们在一些场合也常常看到鹤与松树图案,“松鹤延年”等成语掌故也广为人知。其实刚才大家通过观察,看到鹤主要生活在湿地周围的农田、草滩和沼泽,而传统的松鹤形象只不过是古人善意的神化或误传。

堤上的草滩边缘也有一群白鸟在水中觅食,它的嘴特别的长,也特别大,形状像一只琵琶,这就是白琵鹭。它们吃食的动作也与别的鸟不同,左右来回划“一”字,边走边吃。那样子好像恨不得把水里的小鱼全部吃光,真贪哪。

大家注意,这是鹤在叫。《诗经》上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它引吭高歌,在为大家送行呢。洞庭的鹤,引起了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博士的高度重视,1991年他在这里观察到白鹤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认为“东洞庭湖是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主要希望地”。

核心区管理站

核心区鸟类种群与数量特别丰富。为了使大家多一份收获,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辨认不同鸟类的特征,核心站的工程师愿意为大家担任技术顾问。大家观鸟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咨询。

镜头里的这几只大鸟,同丁字堤看到的白鹤体现相似,同属大型涉禽,是东方白鹳。它与白鹤的不同之处是:东方白鹳只有在张开翅膀时才能看到它的黑色初级飞羽,而白鹤的黑色飞羽在停飞时也能清楚地看到。另外它们的食性也不同,前者以吃索食为主;后者以吃荤食为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浅水滩上吃鱼虾。另外,东方白鹤是“哑巴鸟”,不会叫。20世纪80年代以前,欧洲人一直认为它只是白鹳的一个亚种,经过多次观察才搞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使它们成为一个新种,并正式定名为东方白鹳。它也是国际公约规定的一保护动物。

离东方白鹳不远处的另一群白鸟是天鹅,它明显地不同于东方白鹳、白琵鹭和白鹤,是游禽。天鹅姿态优美,神态安详,自古人们就把它视为美好、纯真与善良的象征。大家注意看,那几只天鹅伸长脖子,展开双翅,准备起飞了,双脚在不停的踏水,助跑动作越来越快。好,身子飞离了水面。天鹅虽然起飞时要一段助跑距离,但在空中飞行速度很快。诗人阮籍称赞它“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现在大西湖有400多只天鹅栖息,收名副其实的天鹅湖了。

离大家最近的这群小鸟,羽毛黑白相间,飞行动作十分灵巧,在飞行中经常突然改变方向,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像一片飘来飘去的的云彩。最有趣的是谈细长、朝上弯的的嘴,在这的水禽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它的名字叫反嘴鹬。

每年春季,在洞庭湖逗留的鹬类小型涉禽多达40多种,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海滨国家和地区。有一种灰斑竹鸟,每天能吃掉80多只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是有名的灭螺能手,对净化湖区具有重要意义。

雁是大型游禽,是家鹅的祖先,雄雌颜色相似。它羽毛紧密,绒羽发达,尾部有尾脂腺分泌油脂,可保护羽毛不被浸湿。雁是一种候鸟,它能随季节冷暖的变化,南来北往,定期在越冬地和繁殖地往返。《吕氏春秋》中说“孟春之月候雁北”,“仲秋之月候雁来”,就是指雁的季节性南北迁徙。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越冬的有鸿雁、豆雁、灰雁、白额雁、小白额雁。记住它们的各自主要特征,就能很容易地在野外进行鉴别:鸿雁从喉到胸是白色;豆雁的嘴角上有一块蚕豆大小的黄斑;灰雁的嘴巴是红色的;白额雁的嘴甲与头连接处有一片白羽毛;小白额雁的体形最小,有金黄色的眼圈。有经验的自然保护工作者能根据雁的不同叫声,判别不同种类。经过保护区工作人员与来自日本、芬兰的专家三年的联合考察,在保护区共观测到13700只小白额雁,占世界野生种群数量的50%,证实到洞庭湖是全球小白额雁最主要越冬地。

雁群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生存能力,其日常的觅食、喝水、休息、飞行等行为均有较严格的分工。大家注意看,那两只抬头张望、注视周围动静的雁,就是雁群的“哨兵”,它们非常警惕地担任站岗放哨的任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马上惊叫报警,通知雁群转移栖息地。

大家看,有几个雁群朝这边飞过来了,前面一群的队形多像一个“人”字呀,后面的雁群一字排开,完全是一个大大的“一”字。古人称雁的这种排法为“雁字”。唐朝诗人李商隐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现现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雁在飞行中采用这种队形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头雁鼓动翅膀时,翼尖会产生上升气流,后面跟进的雁就能利用这股气流的升力,达到节省体力的目的。东洞庭湖的雁每年3月中旬北迁,它们一鼓作气飞到黄河三角洲,在那里休整后直飞苔原带繁殖地,据日本野雁协会专家测算,小白额雁每消耗1克能量可飞行70千米,效率之高令任何现代飞行器都望尘莫及。由此可见,人类模仿动物(包括植物)的某些特殊功能,还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这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之一。除了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外,还要设法保存这些濒危物种,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自然财富,让他们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这些动植物的特殊价值与功能,造福人类。

1998年2月,保护区科技人员陪同北京来的九名鸟类爱好者在这里观鸟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只火烈鸟,这是我国首次在野外观测到火烈鸟。新华社播发了消息和图片,国内各大报社包括港澳报刊纷纷转载报道。火烈鸟光临洞庭湖使人兴奋,可是它从那里来的呢?这是一个待解之谜。

小西湖

大家看到那成双成对的野鸭群了吗?有几只羽毛特别漂亮,这就是被称为爱情象征的鸳鸯。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鸳鸯于飞”的诗句。愿可爱的鸳鸯也永远生活在洞庭湖。

采桑湖

采桑湖是野鸭的天堂,最常见的有绿头鸭、斑嘴鸭、略纹鸭、琵嘴鸭及各种善于潜水的潜鸭。野鸭在我国历来被视为经济鸟类,近几年湖区逐步开始引种和驯养野鸭,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常听人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楼房多了,但鸟一天天少了。鸟类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砍伐过度,环境严重污染,湿地大量丧失,它们栖息、繁殖的环境条件遭到了破坏。鸟类数量的减少,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洞庭湖的诗句篇十一

1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4、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15、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1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洞庭湖的诗句篇十二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衔远山、天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为范仲淹所描述的洞庭湖。千百年来,八百里洞庭以其磅礴大势跃然历史的取景框中。碧波万倾,沙鸥翱翔,浮光跃金,诗意荡漾。更兼有日落黄昏下,点点渔舟唱晚,平湖秋月里,千倾碧波荡银彩。此情此景,当是人间一绝。

洞庭湖大,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的说法。虽然现今与几十年前相比,面积已小了一半,仍然还是全国第二大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