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9:11:18 页码:12
2023年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精选13篇)
2023-11-19 19:11:18    小编:XY字客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一

1.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情况。乡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050万元,主要为村民自筹、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主要包含:集体林地1.2619.08万亩、土地706.2亩、农业种植机械设备4套,流动性资产约302万元。

2.九环沿线的3个村主要以旅游观光产业为主,村民建立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采用股份制管理模式,年底合作社和公司按比例分红,高半山的2个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产业为主,党员干部带动村民建立合作社,统一购买和销售。

3.5个村均为合作社代村民管理集体资产。

4.经验启示。

起,各村积极落实松潘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部署,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源,纷纷成立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发展的实施载体,采用“支部+农户+公司”模式,规范旅游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就业渠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投资一点的“三个一点”现代农村产业发展道路。

坚持党支部带动引领。

近年来,各村党支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党的组织建设理念抓合作社管理和人才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以党建促发展找到了契合点,为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搭建了平台,村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管理有序。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组织,越是在发展集中的`地方越是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发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建设过程中坚决服从组织领导,在半农半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服务产业主导,实现了干部有为。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

依靠产业支撑,突出基础先行,为重构产业发展秩序,围绕一系列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推进服务工作,带领全村群众坚定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大骨节病试点成果巩固提升项目、民族团结进步中药材种植项目、安全饮水项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基础先行。

坚持强化村民综合素质能力。

为走好乡村生态旅游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规范村民议事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所有重大事项均召开班子会议或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决定。合作社还通过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经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石。注重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巩固发展成果,多次组织外地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厨艺、家政、礼仪培训,按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收入、统一宣传、统一培训”的管理模式,提升川盘整体形象。注重维护团结稳定局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刑事案件及涉稳事件,实现了社会和谐。

近年来,各村各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但与经济发展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受气候影响,高原地区各项基础建设使用寿命有限,后期管理维护往往难以跟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当前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下,对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真空,受发展规模影响,各村难以开展民族传统食品和酒类的文化体验等经营活动。

进一步加快道路、饮水、排污、用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旅产品质量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发展。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二

_镇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全镇大多处于山区、半山区地域,境内高山起伏,对_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共有大小库塘34座,蓄水33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311亩,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现如今,_镇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经济转型时期,由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新型农业模式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和考验,及时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对于我们的工作开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我镇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

_地处山区、半山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种植农作物这方面,根据地区不同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_、大营、龙王塘、三印、大庄五个村,水利条件较好区域基本农田一般以青花、小夹豆、香瓜一类的经济作物为主,山地则多种植玉米和小麦。新寨、干海、青菜、王平等水利条件比较差的区域旱季一般以荞、小麦、包谷、洋芋等为主产。雨季一般种植香瓜、青花菜一类的经济作物。经济发展模式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虽然劳作比较轻松,但农民手中可支配的经济收入比较少,造成我镇居民经济水平比较低下,所以农村经济的转型成了我们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重心。

二、我镇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

(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_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与玉溪的红塔区、江川县、晋宁县县城昆阳、晋城镇、上蒜镇接壤,距离县城仅有35公里,各个地区的人民经常于_镇进行商品交易,从很大一部分促进了_镇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_的经济作物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在经济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便利的水资源条件。

_镇境内,山脉高耸,百谷川流,有着十分丰富的水资源,三印、大庄、龙王塘等地有着多处龙潭,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十分便利的影响。除了这些自然的水资源,为了保证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顺利开展,_镇兴修了很多水利设施:翠峰水库、石门坎水库等等,原先的大堡河河道狭窄,水流不畅遇到大雨就经常决堤成为水灾,给周围的几千亩良田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全镇居民投工投力,对河道惊醒了改造,保证了河道两岸田地的收成。在比较高的山地地区政府也出资帮助村民修建了水窖等储水设备,总体说来,_镇的水源条件十分便利,有利于我们进行农村农业经济的转型。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由于_镇地处山区,山上的植被非常茂盛,全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9。85%,山上各种山茅野菜品种繁多,也为干果、药材、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每年夏天雨季到来,各种野生菌漫山遍野,产量巨大每年的野生菌产量高达100多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营销氛围及规模,因此野生菌的经济效益不高,造成一定损失。

三、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滞后,自然灾害抵御率低。

_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三县交界地,是比较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加之_境内龙潭、水库较多,有利于发展蔬菜、无公害水产品等具有鲜活特色的农业模式。但由于该地地处山区,海拔高差较大,呈现出各地气候不一样的特点,使得农产品无法大规模生产,无法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产业链。加之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达到了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农田基础设施滞后,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每年都有一部分农田因为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低。

由于我镇处于矿山地区,所以很大精力上,我们比较注重于发展矿区经济,这就使得在农业科技上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种植、管理、加工粗放,加之本镇农户思想较为保守,各种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开展困难,这就造成了农业课题无法开展实施,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的局面。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较为低下,主要以生产销售原产品和粗加工为主,无形中损失了很大一部分经济利益。

(三)农民的科学素质不高,制约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_镇表现得更为突出,农业人口共有13509人,几乎全镇都是农业人口,农民是我镇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重要的载体,是我镇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民科技文化的素质高低不仅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关系到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仅1%,这就使得我镇的农村生产力较为低下,具体表现为,农户在进行经济作物种植是没有一个比较专业的知识体系支撑他的劳动,严重的影响了经济收入和全镇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四、未来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

(一)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

今年来,由于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商贸客户前来签订种、养殖合同。我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烤烟、洋芋、小荚豆等绿色经济产品和药材、野生菌类生长的良好环境。然而目前,我镇农业还在以一个比较传统的模式发展,大部分村民还在种植小麦、玉米等单一作物,种植其它绿色经济作物的村民还比较少,加之供求信息不畅,蔬菜成熟后在集市进行交易,市场需求量较小,使得我镇基本属于本镇居民自产自销的一个模式。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立足我镇实际,烤烟、洋芋(马铃薯)、荷兰豆(小荚豆)等绿色经济产品和各种水果、干果、药材、野生菌类等农业重点产业作发展规划,以政府办公室文件签发,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招商引资,在本地建立一些冷库等蔬菜集散基地,打开蔬菜销路,使得我镇的蔬菜种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化的发展。蔬菜种植比起传统经济作物种植的优势在于成熟期缩短,农产品价值扩大,这就有利于改善我们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技能。

我镇属于农业大镇,居民都靠种地为生,但由于大多数居民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学习,这就致使他们在农作物遭遇病害袭击的时候束手无策或是胡乱用药,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应当邀请一些比较有资历、有经验的农业研究学者到我镇开展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得农民在农作物受到病虫侵害的时候可以对症下药,不至于束手无策。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同时建议成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站,使我镇在提高农民种植技能提高的同时,为我镇发展高效标准农业保驾护航。

(三)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学化发展。

我镇农村农业的种植模式还在是传统的农业模式:休耕、免耕、间作、套作、轮作,属于精根细作的小农经济,这样的农业发展不利于产业化农业生产的形成,政府应当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投入,实现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器材、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融合,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资源共享,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自然灾害抵御率。

我镇发展农业的水利条件十分便利,但是水利设施却比较落后,一旦遇到洪涝天气,田间的农作物就会遭遇自然天气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不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同时,我镇大多数农田都进行露天种植,这样一旦遇到霜雪天气,农作物很有可能被损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当邀请一些镇上有经验的大棚种植户,举行一个培训班,请他们向村民介绍大棚种植的有利方面,并传授大棚种植的注意事项,提高村民的意识,有一部分人带动,继而实现全镇人民的转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本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农业发展支点,推进我镇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充分认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依托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和服务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支持等措施,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经营者开展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进专业种养大户或专门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生产。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重点围绕开新局、补短板、强引领三个方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百花齐放”。

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监管、审计、预警等相关制度;

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考核办法,实行日常调研、重点督导、年终考评“三个结合”,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定期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召开调度会,对资源匮乏、路径不多的薄弱村因村施策。“挂图作战”销号。制定《**县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清零”攻坚行动退出验收操作办法》,实行退出验收销号,全县“一张总图”管到底。按照村级申请、乡镇申报、县级核查、上级抽查的步骤,申报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年底前实现薄弱村全面清零。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薄弱村退出验收核查工作。

三、典型示范强引领。组织专题培训。5月中旬,我县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提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常态宣讲进村。围绕乡村振兴调整优化宣讲队伍及内容,持续开展“长工精神”党员教育志愿宣讲,今年以来重点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进村宣讲42堂次。开展走村观摩。首次打破乡镇界限,随机分组进行现场教学和研讨交流。全县20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先后走进万庾镇兔湖垸村、三封寺镇华一村、禹山镇瓦圻村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通过现场观摩互学互鉴,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推介典型案例。编印下发了10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禹山镇南竹村立足“长工故里”金字招牌,农文旅融合发展集体经济,引进社会资本8000余万元,实施“红色城堡”“神奇禹山”等项目,去年南竹村被评定为中组部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五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了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金,发展积累村集体经济,切实利用好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不断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努力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现状,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现以东高村为例,报告如下。

东高村位于侯马市高村乡正北端,北邻浍河之畔,南连环乡公路,西有大运高速路穿村而过,东与台骀庙隔路相望。全村共有576户村民,1794口人,耕地面积2900余亩,集体耕地500余亩,林带152.37亩,主要经济来源靠土地发包,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结构单一、缺少发展动能。

东高村可结合本村实际情况,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以发展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租赁、流转无劳力无生产经营技术农户的土地发展特色产业,进行农特产品营销经营、搞养殖和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等方式寻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租赁经营村级集体资产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采取独立、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通过复耕地对外出租等经营方式获取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对村级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采取承包的方式,提高经营效益,使资产增值增收。

(三)以提供服务创收的方式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围绕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或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咨询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也可组建劳务公司组织劳动力劳务输出。

(一)组建养殖合作社。整合村内资源,组建养殖合作社,把东高村范围内养牛、养羊等养殖户资源整合起来,合作社里养殖户在技术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交流经验,扩大规模,带动村内劳动力,增加村民收入,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借助“清化收”增加集体收入。一是根据照图斑资料,明确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等,整理村集体资产和承包到期的土地,收欠账、立合同、清障碍,坚持村集体土地承包费“应收尽收”。二是规范合同,与东高村辖区内,存在建设用地的铁厂、养猪厂签订合同收取承包费或收回建设用地另行发包,从而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六

推行风险提示和教育提醒常态化,建立健全沟通谈话、激励谈话、专题谈话、提醒谈话等谈心谈话制度,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局机关2022年创建清廉机关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从严治党引领作用,围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建设,积极打造“清廉**·廉筑防线”廉政品牌,全面推进*工作风清气正、务求实效,为努力实现*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清廉机关”创建工作的有关做法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压责固廉,坚持政治清明导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坚持“年作风建设大会部署推进、半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例会研判分析、常态化党组会议会商决策”的工作机制,拧紧责任“螺丝”。

二是压实责任分工。层层签订责任书*份、《廉洁自律承诺书》*份,研究制订《*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细化分解任务,建立责任清单,上紧廉政“发条”。

三是推进源头治理。持续加强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和源头治理,建立廉政档案*份,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个,健全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干部管理和财经纪律等*项规定,扎紧制度“篱笆”。

(二)教育引廉,坚持作风清廉导向。

一是把握学习教育主线。通过抓好集中学习、支部学习、自主学习、向示范学习、参观学习、专题讲座学习、“学习强国app”平台学习“七抓七学”,加强党规党纪教育,讲好廉政专题党课,感悟信仰真理力量,谈好学思践悟体会,绷紧纪律规矩红线。

二是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把廉政警示教育作为廉政教育的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月*日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记录片,选取身边案例及系统内违法违纪典型案件,以案释纪、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注重发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

三是健全谈心谈话制度。推行风险提示和教育提醒常态化,建立健全沟通谈话、激励谈话、专题谈话、提醒谈话等谈心谈话制度,今年以来开展谈心谈话*人次,发送廉政短信*条,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勤政廉政意识,时刻紧绷廉洁自律之弦。建立和落实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年度述职述廉制度,各支部定期向机关党委汇报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三)改革促廉,坚持政务清新导向。

紧盯权力运行重点领域,上线“优抚资金一键达”推动民生政策直达快兑。

一是平台兑现、一卡直达。以社会保障卡为切入点,将涉及到“孤、寡、困”等*项优抚资金纳入全市利民补助“一键达”系统,重塑业务协同流程、创新资金闭环管控方式,推动民生政策直达快,实现优抚资金发放全流程可追溯、可监控。

二是政策重塑、应统尽统。针对补助资金审核口径、兑现时限、发放渠道、流程设置等不一致问题,遵循“依法依规,应统尽统”“尊重现状,逐步统一”的原则,精心拆解、逐项绘制,编制申报指南和流程图,总共梳理业务申报流程指南*个(已确定上线运行*个),做到“简约、清晰、可行”,确保资金发放不断、不乱、不出错。

三是数据共享、强化预警。集困难群众信息和享受定期救济补助的优抚对象信息于一体,实现优抚对象信息交互核对,对变更调整及时提出预警,有效避免违规享受救济政策的情形。

(四)监督考廉,坚持制度清朗导向。

一是聚焦重点工作。把“清廉机关”建设与巡察整改、党建督查整改、“六重清单”、“*”年度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提速正风,落实整改。加强阳光安置、优抚对象确定等重点风险防范,把阳光安置作为抓好清廉机关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量化打分排名的形式,全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现用人单位、部队和个人“三满意”。

二是狠抓作风效能。率全省系统之先,组建民生保障系统监督员队伍,采取明查暗访、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和过程监管。机关纪委围绕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和上下班、值班、“三公”问题、办公用房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次,发现问题*个,发布督查通报*次,组织处理*人。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科学完善处室、直属单位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将争创“清廉机关”作为各支部机关党建责任制考核和年终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价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全局“清廉机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廉”为“我要廉”。

(五)文化兴廉,坚持干部清正导向。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严格按照建设“清廉机关”的标准要求,结合*服务保障中心、供给站办公楼装修,立足场地条件,合理利用布局,紧扣“清廉”主题,扎实推进集清廉制度、清廉活动、清廉成果为一体的清廉机关阵地建设。

二是激励价值导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悼念革命烈士、回顾红色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激励担当;开展“六比竞赛”“处室论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氛围和清正廉洁工作理念。

三是锻造过硬队伍。健全完善选人用人、实践锻炼、考核评议、教育监督“四大机制”,落实实绩选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以“五强化双促建”“万人双评议”等活动为载体,倒逼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

*年,我局的“清廉机关”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

一是个别党支部缺乏创新意识,抓清廉**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突出。

二是党员干部之间的清廉教育形式还比较单一。

三是各项清廉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落实责任抓监督。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落实落细,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强化风险点管控,发挥纪检监督作用,建立健全行风作风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宣传抓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增强风险意识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环节,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突出抓好集中培训、专题教育,激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内生动力。

三是严格落实抓部署。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紧扣主题开展清廉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清廉家访、打造示范点等活动,不断厚植清廉文化,巩固“清廉机关”创建成果,确保我局清廉机关建设在全县走在前、作表率。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七

报告,中文字[释义]动态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今年以来,xx县依托粮、蔗、茶、烟和畜牧养殖业等产业,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夯实基层堡垒,巩固党在边疆的执政基础。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保障。现将xxxx年xx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xx县以脱贫攻坚挂牌作战为抓手,全力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巩固行动”,抓牢抓实村集体经济壮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高位推进,压实责任。一是抓统筹。按照“一村一规划”,制定xx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库”,按照“发展壮大一批、巩固提升一批、重点培育一批”原则锁定发展目标,储备项目xx个,进行精准发力。二是抓合力。持续发挥县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定期召开联席会,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抓带头。由县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定期听取推进情况,形成“责任倒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源,创新发展。依托产业、资源、项目等,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是把好xxxx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成效关”。在“按时按质按量”推进xxxx年xx个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落地的基础上,着力在推进项目“见成效、提效益”上做文章,xx名联系指导人员到项目点服务指导xx次,制作项目标识牌xx个。其中,万元,收益率xx%。二是把好xxxx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实关”。打破区域界限,整合全县资源,提出“捆绑发展、项目共建、运营共商、收益共享”的“异地置业”方案。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会议,由县委、政府牵头,提供异地发展平台,将x个乡镇xx个村申报中央补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与县城区位、县域电商发展规划整合发展,一体规划、建设、运营“电商扶贫孵化园”。

(三)组织引领,示范带动。激活基层党组织引领力,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产业发展“三驾马车”统筹推进,不断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质量。一是探索“捆绑”模式。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模式,将党组织深度嵌入农业发展,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反哺基层组织建设。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通过搭乘规模化蔬菜种植、畜牧养殖龙头企业“高速列车”,着力提升流转土地及农村劳动力输入组织化程度,让群众实现“流转土地+就地务工”的双重收入,形成“村富+民富”的良好局面。二是探索“搭车”模式。立足本地产业发展优势,由村级党组织组建经济实体,将股本注入到支柱产业发展上,有效搭乘发展红利快车。以县内粮、蔗、茶、烟、畜等产业大村、强村为主阵地,紧抓产业优势,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模式,通过“固定分红+收益分红”,既带动农户致富,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三是探索“服务”模式。鼓励基层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成立公司或合作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农贸市场管理、厕所革命等乡村振兴的难点、重点、热点领域,助力基层治理,获取服务性收入,不断补充完善壮大集体经济渠道。

(四)健全制度,跟踪问效。一是建立县级负总责、乡(镇)具体负责、村“两委”负全责、驻村单位各负其责的“四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组织、农业、财政部门的联动优势,每月对全县x个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开展“月查”,确保问题每月整改、工作每月推进。二是用活杠杆“考”。从股本投入、项目实施情况、年经营性收入、资金管理使用四个方面,对乡镇、村、挂钩单位进行量化考核。既用好督查、通报等措施,又注重以奖代补、补贴村干部待遇等激励性措施,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抓”到“我要抓”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强化结果“用”。实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与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挂钩单位班子考核、年度综合考核、村干部绩效考核“四个挂钩”,织密责任网络,形成全力抓、合力推的工作格局。

通过全县的努力,一年来,xx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是集体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万元,村均已达到xx万元以上,“总体薄弱”的局面已逐步得到改变。二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村级党组织“有钱办事”,激发了“自我造血”能力,农村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不断增强,为提升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确定扶持对象。结合农村人口、行政村数量、财政收入等情况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确定扶持村个数。积极向中央、省级财政争取补助资金,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明确相应的扶持政策,统筹使用好现有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确保计划项目村任务的完成。

(二)编制实施方案。坚持县级主导,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选点条件、优先扶持和不予扶持的正负面清单,“一村一策”组织编制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领导、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拟采取的政策措施、拟安排资金情况及资金使用方向等。

(三)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执行力度,形成部门力量“一盘棋”,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工作指导,做到全程把控。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要开展项目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加强日常监管和指导。

xx市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农业合作化道路,推动村党支部站到集体经济发展第一线,探索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创新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集中投放基层,并以村党组织为主渠道承接落实,让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有资源、凝聚群众有抓手。目前已有xxx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xxxx名群众入社,带动集体增收x亿元、群众增收超过x亿元。

一是针对党支部要不要领导集体经济、怎样领导集体经济的问题,组织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动员,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地制宜走合作化道路的共识。树牢党支部统领合作社一切工作的鲜明导向,既管党建又管发展,通过经济手段和利益联结,重建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基层党建全面融入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和农民共富中。

二是针对上级部门与农村基层信息不对称,涉农资金项目供给与需求失衡问题,充分发挥回乡工作队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通过回乡干部走访调研、向村委反馈项目清单、召开党员大会确定、上报镇党委统筹投放项目、汇集上报县级组织部门等五个环节,推动“下情上达”。由县级组织部门牵头成立议事协调机制,向各部门征求项目投放意见,协调各部门整合资金项目,达成一致意见后,落实专人与有关涉农部门对接,确保“上情下达”。

近三年来,各村级党组织共上报各类建设项目需求1.52万个,达成一致意见建设项目1.18万个。三是市财政投入x亿元作为注册资本金,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3亿元配股给全市xxx个村,确保村村做股东、村村有收益。将xx家市属涉农国资企业并入村投公司,把部分涉农股权和经营权等国有资产划入村投公司,并将村级闲置固定资产、未承包到户的山林水土和所有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到村投公司,目前村投公司总资产已近百亿元。立足市场化运营定位,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资源资产、新兴农业等项目开发建设。通过财政资金配股分红、村级资产资源入股分红、合作开发项目分红,以及对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予以补足等方式,实现收益共享,带动村集体稳定增收。2021年,村投公司为全市xxx个村各配股分红x万元,并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的x个村兜底保障xx万余元。

一是坚持合作社姓党,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领办合作社全链条、全过程。在没有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由党支部书记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先以集体资产注册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再吸纳群众和社会资本入股。坚持理事长在党,把“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写入合作社章程,发挥党支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坚持决策权听党,明确合作社中集体占股为“金股”,确保集体股否决权和决策权。

二是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思路,建立统一筹措、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投放、统一监管机制。制定《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组织涉农部门开展资金项目整合,梳理出可统筹整合投放到村资金项目68项,统一纳入项目库,形成“资金池”。根据预算资金规模和项目任务,制定出适合村党组织承接的统筹资金使用方案和流程图。建立适合村党组织承接的统筹资金立项审批平台,优先向脱贫攻坚一线、示范带(点)、特色产业区域等进行捆绑投放。在充分征求部门、村党组织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集中投放的项目、具体地点,推动各级资金、资源、项目统一下放到村。建立统筹整合资金实时动态监控机制,建立资金总台账,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实行精细化管理。

三是推行“乡村共享驿站”撬动集体经济发展。结合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市推行“乡村共享驿站”项目,唤醒农村集体“沉睡”资源。共享驿站一般选址村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或人流量大的村级闲置集体建筑、建设用地,由市、镇、村三级协同共建,市级定方案、镇级出补助、村级抓建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项目所有者,引进电子商务、银行、通讯、保险、快递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型企业,目前已与海峡人才市场、邮政、电信等10余家企业签订驿站入驻协议。委托国有企业做好涵盖人员培训、项目推介、商家管理的总体运营管理,并从本村择优挑选部分经济能人担任“轮值站长”,负责日常运营。将租赁收益和营业提成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入驻商家根据营收情况与村集体按比例分成,每个驿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10万元。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明确领办标准,建立章程文件统一把关、重大项目统一评估、大额支出统一审核、社务统一公开等“六统一”运行机制。注意协调集体、农民和社会资本的关系,优化组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明确单个社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20%,集体占股不低于10%;合作社收益除提取5%—10%公积金用于自身发展外,全部按股权返还村集体和群众;采取土地置换、股权赠与等方式,鼓励吸收贫困户和老弱病残群众优先入社。在全域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础上,联合若干村建设党建融合发展区,由融合发展区党委领办联合社,通过更大范围联合,增强规模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由村党组织作为主渠道集中承接各类统筹整合投放到基层的资金项目,实行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制,由村党组织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型资金和项目特点,由村党组织主导协调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或群团组织承接实施。对各级财政支持的200万元以下的农村公益类项目,原则上由村党组织承接并优先安排合作社作为建设主体。对农业产业类资金,由村党组织牵头,建立种养殖基地或农产品加工基地,承接上级统筹整合资金,近两年已整合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奖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等各类资金1.7亿元,投放到村级农业示范园(点)。建立项目建设督导制度,通过党建巡回督导、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推进实施。项目建成后,由村党组织负责跟踪维护,保证项目长期运行。

三是选派“治村导师”为乡村振兴聚合力谋发展。从“书记主任“好搭档”等优秀村干部中,挑选“治村经验丰富、党务工作熟悉、带领致富有方、村务管理规范”的人员担任治村导师。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组织治村导师开展“组团巡诊”,举办“乡村振兴”论坛280多场次,指导经济薄弱村厘清发展思路。组织市直部门与全xxx个村结对,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的原则,逐村确定发展路径、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清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济合同,规范开展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深度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源,探索发展异地置业,在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建商铺等房产项目,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使用,增加集体经营收入。推动企业出资金技术、村街出土地劳力合作创办企业,在固定收益外增加村民务工收入;推动强村与弱村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优势互补、组团发展。

四是强化配套措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项目配套,支持村集体参与实施土地整改、田间道路等涉农项目,因村匹配发展项目和路径。强化资金扶持,市财政按照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全覆盖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对集体经济收益排名前20位的给予1万元/村奖励;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开展“政担银企户”财金互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担保及3—5年利息补贴。强化人才支持,回引65名党性意识强、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优秀农民工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或管理者;推行“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团队服务模式,分片区常态开展规划指导、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等巡回服务。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按xxx的工作安排,xxx认真组织xx、xx,收看xxx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题讲座,现将有关收看情况汇报如下:

xx年x月x日上午x,xx组织xx、xx等xx余人,在xx会议室远教视频分会场认真收看xxx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题讲座。

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后,认识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矗下一步要结合实际情况:一是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二是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进一步完善议事机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三是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xxx。

xx年x月x日。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八

县委常委班子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和“关键少数”作用,在贯彻执行规定各个方面躬先表率,确保干在实处、做好榜样、走在前列。县委常委班子每次民主生活会,均对照检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七项规定情况,研究加强作风建设措施,引导全县领导干部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干事创业、振兴发展上。

(一)加强调查研究。县级领导带头提高调研实效,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坚持县委常委联片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乡镇(街道)、1个村(社区)、1户贫困户、1户企业、1个重点项目,力求做到倾心听民情、倾力解民忧。坚持统筹安排调研活动,不搞重复调研和层层陪同,20xx年省、市领导到调研共计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安排陪同人员;县委主要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和指导工作共计4次/天,一律轻车简从、没有接受安排宴请。

(二)规范办会办文。坚持通过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和现场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明确要求县级部门召开本系统全县性工作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20xx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县性会议x个,取消或合并召开全县性会议x次。严格前置审核,减少要点类、配套类和分工类方案文件,20xx年累计印发县委文件、县委办公室文件分别比上年减少x%,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文件比上年减少x%,进一步提高了发文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了政令畅通和工作高效、协调运转。

(三)精简活动安排。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一律不出席未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的各类剪彩、奠基、颁奖、揭幕和纪念会、表扬会等活动。科学安排出差计划,对出差天数、人员规模、住宿餐饮等环节严格把关,党政人员出差控制在每年核定的指标范围内。规范整合考核项目,精简考核内容,加强统筹整合,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负担。20xx年底,县委、县政府将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宣传、统战、综治维稳等8项工作统筹整合进行考核。

(四)改进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严格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需要报道的,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数量、字数和时长,对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实行了总量控制;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突出民生和社会新闻,增强传播效果为导向,选取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角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新闻事实,20xx年,新闻网、《今日》等媒体刊(播)发民生类新闻占比明显增加。

(五)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中央、省、市、县相关规定,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安排接待活动,“三公”经费支出比去年下降5%。坚持在机关食堂就餐,不上高档菜肴和烟酒,并按规定缴纳餐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严格执行办公用房、住房、用车、交通、休假休息等方面的待遇规定。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持为政清廉、秉公用权,严格管理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始终保持和维护良好形象。

(六)倡导主动作为。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决反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扎实深入开展“走基层”“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主动作为抓具体、抓协调、抓落实,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充分发挥了激情奉献的表率作用。特别是立足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市委“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丰富发展战略谋划,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定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县地处**山区,是*市建制最早的县,是*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街道*镇*乡,共*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河流*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汇入**。*年,*县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市关于村集体经济“消薄”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质升级”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振兴乡村的“头号工程”,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探索具有*特色的增收之路。

截至*年*月底,根据三资入账数据,全县*个相对薄弱村中,达到村集体年收入*万元,年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的村*个,消除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相对薄弱村消除超过*%的任务;全县*个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中,达到村集体年收入*万元,年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的村共*个,占比*%,完成省市下达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工作任务;同时,全县*个村全部达到村集体年收入*万元,年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未出现“返薄”现象。全县年收入*万元以上行政村数为*个,占比*%;年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行政村数为*个,占比*%。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整合了现有“两山”一类、光伏小康扶贫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等,开展消薄项目建设。一是开展县乡村三级项目建设。自“消薄”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已实施县、乡、村三级项目*余个,投入“消薄”资金*亿元,其中县级统筹项目*个,乡镇联建项目*个,村级自建项目*个,项目收益达*万元,成效明显。二是抓好重点扶持村项目。*年度***和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县级验收,部分项目已产生收益。*年,我县*个***重点扶持村入股的*“飞地”项目已进入关键的建设期,项目建成后,各入股村每年可稳定获得*万元收益分红。三是创新实施“集体”建。*年,我县大力推进“村级工程集体建”工作,加快推动全县乡镇强村公司实体化运作步伐。截至*月底,全县*个村的*个项目采用此模式,合计为村集体增收*万元,乡(镇)强村公司增收*万元。

一是谋好人选促活力。在前期村社干部联审中,对*年除去县级统筹项目外,村经营性收入未达到*万,*年*月底前又无谋划新的集体增收项目的村,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监委主任纳入“一肩挑”不宜人选名单。二是“村社擂台”增动力。通过以“晒业绩、晒能力、晒形象”为主题的农村(社区)党组织“支书三晒”活动,围绕如何“打好‘双增’攻坚战,引领群众致富路”等共话发展之策、共享成功经验、共促民生改善。三是集中培训强能力。组织乡镇干部参加全市“双增”培训,去年*月*日至*月*日,全县*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消薄”分管领导及县“消薄”办干部共*人,分三期参加*年*市乡镇(街道)干部“双增”业务提升培训班,切实提高县、乡两级“消薄”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

我县旗帜鲜明地树立抓“消薄”工作的导向,继续执行最严的“消薄”考核办法,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消薄”考核评价体系,将“消薄”作为乡镇(街道)、部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以及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倒逼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县消薄办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消薄”工作回头看以及督查指导,对全县*个行政村特别是*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进行村集体经济收入动态监测,分析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明细,精准掌握各村主要收入来源,对一些不规范、不到位,或者存在争议的收入,第一时间反馈整改,挤走“水分”,确保每笔收入都是经得起检验的“干货”,有效防止“返薄”现象的发生。同时,开展各项“消薄”工作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年共编发督查通报三期,通报各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对于工作进度滞后的乡镇(街道)要求上报存在原因与下步打算,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不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是定期会商研判,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工作推进会、工作联席会议等,专题研究村集体经济“消薄”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各阶段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部署落实新一轮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压实各乡镇(街道)、县“消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二是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县、乡、村三级“消薄”帮扶指导团队、“消薄”项目攻坚,拍摄制作《个*》、《*》两部“民宿助力消薄”主题宣传片,完成《关于加大金融助力村集体经济工作的课题研究报告》、《加快强村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营的建议》两篇课题调研报告。三是加强宣传报道。*年,我县编发简报*期,将好的项目、先进的发展经验、消薄优秀人物进行报道,供各乡镇(街道)学习参考。撰写优秀的案例、信息向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报送,*余篇宣传稿在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编发《*》宣传册,努力营造出浓厚的消薄氛围。*月份,省委副书记、省长来*调研时,专门点赞“*‘六项实招’助力村集体经济‘提速换挡’”,让集体和群众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一是我县部分村的“宅基地选位费、公墓择位费和宅基地复垦费等一次性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可持续增收后劲不足。二是部分偏远乡镇的山区村,家底薄、基础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村两委干部自主经营意识不强,仍存在等靠“消薄”、惰性“消薄”思想。三是部分“消薄”项目没有进行科学统筹谋划,在项目立项前,缺乏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没有深入谋划项目内容及项目所能产生的效益等情况。四是部门合力氛围不浓。“消薄”工作开展中,有的部门对“消薄”工作存在“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的现象,部分“消薄”项目由于部门间衔接不到位,导致项目进度滞后或者立项困难。

我县将持续用好“造血”强村六种模式,立足各村实际,挖掘潜在优势,进一步深化专业平台带动、众筹飞地抱团、培育产业造血、闲置资源盘活、结对帮扶创收和兴建物业租赁等“消薄”六项实招精准增收模式。积极引导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行政村,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区域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支持力度,立足实际、挖掘潜力、抱团发展,全面开展项目谋划攻坚,提升村集体经济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自“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已有*家企业与我县*个行政村结对,先后谋划各类项目*个,到位帮扶资金*万元,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扎实开展省级重点帮扶村的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累计选派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人,帮助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下步,我县将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社会力量作用,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助推全面集体经济“万千百”工程工作。同时,县消薄办将联合相关单位,挑选优秀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科技特派员,将资源力量下沉至相对薄弱村中,实现相对薄弱村驻村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目前,我县已先后成立县级强村公司*家,乡镇级强村公司*家,实现了运营平台全覆盖,并已全部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今年已产生收益约*万元。下步,我县将加大力度推进“村级工程集体建”工作,加快推动县、乡两级强村公司运作好项目和职业经理人选聘,打破原有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对乡村资源、资产、资金再整合、再利用,做大做强“消薄”项目。推广*乡探索村民、村集体及政府联合的“共建共享的半岭”模式,让“*+*+n”的实体运营模式在我县铺开,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十

这份报告是写给人们阅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人们就看不懂。即使他们读了,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他们无法达到报道的目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高官寨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镇以实现“村级增收、农民致富、基层稳定”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高官寨镇辖52个行政村,5.4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在5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的村不足1/3,20余个经济薄弱村,15个经济空壳村。村级收入基本靠集体土地承包,但集体土地少、承包期长、寅吃卯粮,村级发展集体事业举步维艰,无钱办事成为阻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以来,我镇确定了“政策引导,分类推进,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政策引导,注入活力。我镇于年初出台了《关于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两个文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为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决心,镇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工、农、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明确奖励办法,制定优惠政策,以提高村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是分类推进,增强活力。通过对各村反复摸底和深入调研,我镇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发展的模式:官庄、罗家等农业特色村,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农业,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辛庄、马庄等工业基础较好的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建立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黄、石杨等地理位置优越、闲散地较多的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空闲土地增加集体收入。魏化林、柏家等物流交通便利的村,利用供销社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见收益的共赢。

三是以点带面,壮大实力。为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交流座谈会和项目现场观摩,邀请先进村做经验介绍和技术指导,为各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协作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官庄甜瓜基地、北孟棉花基地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镇甜瓜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棉花种植面积15000亩,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了一批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借助魏化林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展现的良好态势和前景,各村更加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渠道和本村特色农产品两个优势,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经营体系,逐步迈出了服务创收的路子。

一是与供销社合作的三农服务创收体系初见成效。我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2万亩,农民对农资和农机服务的需求量大,而购买渠道分散。村两委自身担负着为农服务的职责,却无资源和能力服务。市供销社一方面具有质优价廉的农业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具备国有单位的诚信和公益性。基于此,我镇借助市供销社的“公办”金字招牌和优质农业服务平台,以各村集体为实施主体,通过在耕、种、收管理等方面,给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基层组织提高凝聚力的多赢。3月7日,我镇与市供销社签订了共建农村生产流通体系战略合作协议,3月29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高官寨分会挂牌成立,确定了先期建设的五个合作试点村。作为其中之一的魏化林村,投资50万元建成的集办公、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内,农资年销售收入可达92万元,日用品年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通过利润分成,每年村集体可收入8万元。下步,该村将把村内1500亩耕地交付合作社经营。村民每年在获得土地补偿外,还可到供销社打工赚钱。柏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将实现500亩有机韭菜的规模经营,村集体在与供销社合作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将专门设立由集体管理的韭菜专营店,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促进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二是以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效果凸显。东安村通过流转。

土地100亩引进金农夫示范园,每年村集体可收益11万元;徐寨村通过流转450亩土地,拟招商建农业生态园,每年仅土地收益一项收入可达10余万元;新黄村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可节约耕地190亩,土地复耕承租后,常年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效果显著。官庄村通过成立甜瓜专业合作社,发展甜瓜种植和甜瓜市场管理,今年仅甜瓜市场一项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达25万元;罗家村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奶农提供统一防疫、统一售奶,免除群众后顾之忧,每年村集体可创收约5万元。除此之外,我镇付家、胡家岸等村也纷纷成立合作社,在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村集体创收。

总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获与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近期工作成效。

(二)近期工作举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牛砦村位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西部,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856人,拆迁改造征地后现余耕地约600亩。牛砦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高新区、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村民回迁分房工作,现近800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虽然村民已居住高楼,现已回迁接近三年,但小区配套商业房迟迟未建,大大影响了村民以及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制约了我村的发展。以前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政府征地村级提成,现村域土地已基本征收完毕,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也大大影响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十一

村庄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通过合作和联盟,利用其所有资源要素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莅临xx镇检查指导工作!今年以来,xx镇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薄弱环节,找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抓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至10月底全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计收入5万元以下个村3个、5-10万元4个、10-50万元10个,总收入307.62万元,占任务的68.36%。预计到2020年底,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完成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70.59%以上,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5.59个百分点;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总体达到23.53%,超过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4.53个百分点。

一是奖惩并举,定好考核“指挥棒”。出台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年度奖惩办法,细化发展路径,明确奖惩举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将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结合乡村振兴增收、兴建经济实体增收、争取重点项目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增收、推动农旅融合增收等六种类型的增收渠道计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范畴;将各级各部门给予各类扶持资金、社会各界给予的捐赠资金和因涉矿给予的各种赔偿、补偿、补贴等资金(集体土地流转费和青苗费可以计入奖金)以及其他不是通过自力更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的资金不作为增收奖励范畴。奖的动心,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奖励村两委成员,同时对于“消薄村”和新增50万元以上村另外奖励0.5万元至2万元。罚的惊心,最高全额扣罚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同时扣罚其主要负责人6个月的工资,并扣除原获得奖补资金。干的舒心,进一步畅通干事创业渠道。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十二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针对我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立足村情提出了“找准优势定路子,立足实际上项目,能工则工,宜农则农,依托市场,多途径、多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所有村两委成员实行“同目标、同考核、同奖惩“的招商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努力改善项目质量,增强村发展后劲。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着力在开发资源、盘活资产、严管资金上下功夫。对荒地、荒水、荒滩等“三荒”农村集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统一发包或出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砦村位于高新区沟赵办事处西部,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村辖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3856人,拆迁改造征地后现余耕地约600亩。牛砦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高新区、办事处党工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2月10日完成了村民回迁分房工作,现近800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虽然村民已居住高楼,现已回迁接近三年,但小区配套商业房迟迟未建,大大影响了村民以及村集体的收入,从而制约了我村的发展。以前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政府征地村级提成,现村域土地已基本征收完毕,现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也大大影响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为弥补村集体现无经济收入问题,村三委干部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策。首先决定对牛砦小区1号院三层闲置社区用房公开对外招租,以来增加村内经济收入,于今年8月中旬经公开招标现已对外出租,从而每年增加村经济收入近5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村内工作向前开展。接着,为了配合村域内郑锅二期工程的开展,目前涉及的牛砦四组正积极开展迁坟工作,现已完成87座坟墓的迁移工作,剩余29座坟墓将于月底前积极完成,为郑锅二期工程的进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可口可乐项目前期工作也有序开展。

下一步就关注最高的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事宜,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并在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与高新实业、中建七局进行协商、磋商,找出制约小区配套商业房建设的困难和因素,积极上下协调,努力推进商业房这一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加村民收人的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也希望上级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落实,从而提升牛砦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质量。下一步还将就牛砦小区二号院三、四号楼下挑空闲置建筑进行公开招标出租,抓好每一点点的收入。

我们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确保责任同压实、工作同推进、落实同频率,以更加抓铁有痕的意志,更加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展示出务实重干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将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切实壮大我村集体体经济,并增加村民收入。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40.9万元,实现利润约10.28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0.28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为发展壮大我县村级集体经济,进而带动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以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县共有310个村、14个社区,目前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75个、社区4个,村集体经济空白村235个、社区10个。我县村级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原有村级集体经济,彻底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经过6年(2015—2020年)努力,力争全县所有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要从根本上克服承包经营就是不发展集体经济的错误观念,树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深化农村改革、企业改制改组就是不要集体经济的模糊认识,树立个体、私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不前的消极倾向,树立敢闯敢干,加快发展的市场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上到下形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舆论氛围。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机遇,拓展思路,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形成发展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发展信心,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市场法则,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发展路子,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发展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各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规划瞄准现代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要大力推进旅游和休闲农渔业发展模式。依托特色农渔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农(渔)家乐”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千方百计增加集体积累,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一是要准确界定集体积累的范畴。集体积累不仅包括村集体办公设施、村企业资产和流动现金及各种债权,还包括责任制未分到户的村集体所有资产资源。二是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提取积累的办法。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土地有偿转让及集体耕地专业承包和专业经营,使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村集体领办农民合作社,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积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通过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在优化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产物资管理、财物收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开展“四清四定”工作,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四是要切实用好集体资产,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抓好集体资产的投入运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增加生产发展资金比例,逐步建立投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机制,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四)配强班子,育好队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一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采取下派、回请、竞选等形式,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镇企业家、复退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中挑选思想正、作风实,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对部分落后村实行选派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赴外培训等形式,帮助村干部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村两委班子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日程。一是制定规划。各村都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制定规划,提出措施,规划指标,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把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落实到人,作为考核年度工作和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落实责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落实半年检查督促,年底全面考核,加强宏观指导,研究解决问题。三是抓点带面。继续采取政策引、骨干带,典型推、领导抓的方法,通过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启迪思路,开阔视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地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企业、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今后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城乡结对共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起色不脱钩,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发展局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下派优秀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为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我县分批选派优秀干部下村任职村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班子集体战斗力逐步增强。

(二)积极筹建村级扶贫门面。

根据《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县扶贫开发办、县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县扶贫开发办、县财政局关于集中使用2009—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的通知》文件。根据文件精神,我县近年积极筹建村级扶贫门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止目前,全县项目扶持门面38个村,2014年村集体总收入增加220700元。

(三)盘活村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

我县部分村利用村级“四荒“资源,通过合作开发、租赁、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如灵溪镇南山社区从2000年以来,利用本村丰富的岩山资源进行租赁开发,累计为村集体创收达15万元,年均1.2万元。

(四)引导村集体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我县通过引进凯迪生物质能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商业运作模式,由村委会领办农民合作社,凯迪公司支付办公经费,兴办原材料加工厂,实行订单生产,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收入。

一是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狭窄。

二是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自然条件差,有的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人才、资金、信息匮乏,有头脑、懂技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村集体很难得到发展经济必需的启动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发展问题。村干部与外界接触少,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无项目。

三是非生产性支出较大。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1.1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3.3万人,耕地面积11.55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1.5万亩,草地面积62.5万亩,林地面积86.9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43891.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554.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419.66万元,固定资产35916.6万元)。负债合计5972.8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465.31万元,长期负债为5507.5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37918.27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842.6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43048.42万元。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与审计工作,制定方案,印发文件、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大力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水平,现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均实行了村级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制度,设有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全部设立办公室,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502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委托代理,并在银行开设账户,22个乡镇(办事处)所有行政村纳入电算化管理,电算化率达到100%。

(一)积极印发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操作步骤,规范收支票据,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单县制定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不断深化农村财务公开,确保全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操作规范。

(二)严格财务管理。坚持“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介入”原则,严格执行农村财务规范管理制度,突出资金管理,不许个人随意支取,杜绝“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不良现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将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开设了办事处村级资金专项账户,将村级资金全部直接存入银行专项账户,村会计将银行缴款单上交至所在乡镇(办事处)三资管理办公室,规范落实资金收支制度。

(一)代理内容不全面。按照有关要求,集体资金的使用与核算、集体财产的管理与核算、内部往来、应收应付款、各项债权债务等村(组)核算单位发生的各项财务事项和会计业务,都要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统一代理。但目前有的乡镇只代理了财政拨付的村级经费及其核算和监督,有的地方仅代理了会计账目的核算,没有代理资金的监管,存在避重就轻的现象,涉嫌逃避委托代理中心对村级财务的实质性监管,极可能形成村组织资金账外循环或账外有账。

(二)财务管理欠规范。一是部分乡镇将财政拨付的村级经费与村级自有资金混收混支。本级安排和上级下达的村级组织保障资金,在乡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年初未明确预算、核定到村。二是正规票据使用率低。为了规范农村财务收支,省里制定了统一的“村级财务票据样式”,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地方还没有使用。三是记账不规范。个别乡镇没有按照制度要求设置会计账簿和科目;固定资产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或有总账无明细账;同一类型经济业务,发生前后会计处理不连贯,科目使用不一致,总账和明细账不相符。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不及时入账,收款人不签字盖章;支出没有正式发票,以白条入账且无经办人签字等。四是超范围支出。仍有个别村本应由村民承担的非管理性费用在村级财务报销。

(三)经管队伍不健全。乡镇经管队伍人员少,全市乡镇经管人员均2.2人,乡镇经管站人员人数1人的占27.65%、2人的占34.12%;工作人员多数年龄偏大,兼职过多,缺少专业的学习和相关培训、业务水平较低,且更换频繁,不能满足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相关工作的要求。

一是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县乡农经人员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导力量,要从市层面上加强政治学习、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县乡农经人员自身素质,自觉承担起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各项农经工作任务。

二是配足配齐经管站人员。加强乡镇(办事处)经管站队伍建设,按每乡镇(办事处)配备3-5名专职经管站人员的原则,从现有在岗人员调剂或考选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乡镇(办事处)经管站,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

三是公开选聘村级报账员。要求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配备一名会计(报账员)。农村财会人员的配备可由现有村会计直接过渡为村报账员,也可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村民代表民主讨论、审批备案、聘任等程序进行选拔、任用。乡村共同确定的会计(报账员)人选,由乡镇(办事处)聘任。同时,农村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换、撤换,确需撤换的,须经村“两委”成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乡镇(办事处)批准,报县农业局审查同意。

村集体经济汇报总结篇十三

尊敬各位领导:

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xx乡检查指导产业发展情况,是对xx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全乡产业发展情况向你们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乡情概况。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辖区国土面积251.95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乡居民9913户,其中农业户数8807户;全乡总人口35746人,其中农业人口34860人,人口密度141人/平方公里;有耕地26483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6亩。

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小,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弱,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落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群众增收困难,部分群众尚未脱贫,少部分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市场体系不健全,城镇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自我发展能力弱,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消费水平低,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招商引资难度大,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普九”、小集镇建设方面的负债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

(二)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党建领乡,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全乡各族人民真抓实干,扎实,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774万元,比上年8865.58万元增908.42万元,增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7万元,完成预算数259万元的126.3%,比上年235万元增92万元,增长39%;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存款余额2720万元,同比增长30.3,各项贷款余额2302万元,同比增长37.2;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元,比上年的"1414元增122元,增8.6%。

二、产业发展状况。

xx乡境内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平均在12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群众观念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十分困难。近年来,为有效破解群众增收困难这一难题,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烤烟、泡核桃、茶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加快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

(一)烤烟产业。

始终按照“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逐步壮大“红大”种植基地,强化各项科技,增加投入,精心培育烤烟产业,使烤烟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坚决贯彻“双控两提高”方针,实行连片轮作,切实加强烤烟大棚育苗管理,严把预整地、移栽质量关。2006年,全乡种植烤烟6600亩,实现收购总产值1003.61万元。今年,全乡共栽种烤烟6700亩,指令性产量183万斤,预计实现收购总产值1050万元。

(二)泡核桃产业。

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宣传泡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先进典型,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始终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来培植。按照“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边地角、干沟箐边和荒山荒地种植向适宜耕地种植转变;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层层举办样板,以点带面,规模发展,到2006年底,全乡累计种植泡核桃9万亩,2003年到2006年全乡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泡核桃7.15万亩,提前一年实现了人均2亩的目标。其中,500—1000亩的连片种植有18片,1000亩以上的有3片。今年预计实现产量400吨,产值1000万元,户均收入达1135元,人均收入达286元。

(三)茶叶产业。

加快全乡茶叶产业化进程。先后完成华山茶场、小古德茶场、大比舍茶场、小比舍茶场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4100多亩。建成以德安阿比庄为中心的700多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同时,完成低产茶园改造3000多亩。2006年末,全乡茶叶面积达20680亩,可采摘面积17233亩,茶叶总产量79.8万公斤,实现茶叶产值1197.9万元。今年,预计全乡茶叶总产量80.6万公斤,预计实现茶叶总产值2760万元,仅春茶一项就实现茶农收入1520万元,最高茶农收入突破8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65元。由于茶叶市场前景看好,茶农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县下达的1000亩低改面积和2700亩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叶面积,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群众自主发展面积预计500亩左右。

(四)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效益”的方针,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发展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外商投资。鉴于全乡境内林业产业开发空白和水利资源丰富的实际,近年来,重点突破,成功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的华庆公司茶叶生产加工台资企业、投资300多万元的xx乡林产品开发公司和投资200万元的马街河小型水电站。切实做好“安商”,着力解决引进的林产品开发公司原料收购、运输成本较高的发展“瓶劲”问题。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xx县松脂采割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乡可采割面积达1.5万亩,全面实现采脂预计产量600吨,产值360万元,仅松脂采割一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元。目前,全乡逐步启动了松脂采割。非公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2006年末,全乡个体工商户已达271户,从业人员350人,私营企业9户,从业人员202人,注册资金达860万元。投资13.6万元建成1个乡级农家店和21个村级农家店。2006年末,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749万元。今年,预计增加1315万元。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有机结合。

把产业发展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人均发展两亩以上的特色产业。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方式,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产业发展,当然在中肯定存在许多差距,敬请各位领导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把做好做实,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