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0:52:05 页码:13
2023年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优质9篇)
2023-11-21 00:52:05    小编:琉璃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一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基础的部署要求,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发挥地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发展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而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需要重视。

(一)、村集体经济监管缺位。在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村集体经济监督不严,管理不善。在我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管理层缺少专业的培训,在管理的专业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监管方式还是老方式、老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监管频率低、次数少、不严格。监管缺位意味着村集体经济得不到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二)、村干部兼任合作社法人或成员导致职责难以区分。我村由于工作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吸引到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导致人才不够用,出现村干部兼任合作社法人情况。我村的合作社法人由村党总支书记华红林兼任,由于村党总支日常工作繁重,同时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难有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同时,由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是脱贫攻坚的部分工作,还要与集体经济的发展“两头兼顾”,职责难以区分。

(三)、合作社章程不够规范难以监管。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是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的规范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工作的规范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制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我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不够完善,不够规范,合作社的作用得不到凸显。章程不够规范,合作社运行不按章程走,导致监管困难,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明显。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有利于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村农业生产走向都市型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趋势。因此,针对我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建议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健全化的监管方法,是村集体经济健康蓬勃发展的保障。村监会及村干部应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常工作和取得成绩的监管力度,对发展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加以整改,促进我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区分合作社成员职责与村干部职责,确保经济发展与日常工作“两头抓”。加强合作社章程的健全,全面准确的学习合作社章程,按照章程来规范合作社,确认合作社的职责。我村党总支书记兼任合作社法人,在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能完美完成的情况下,应做好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带头雁”,带领我村经济蓬勃发展。

(三)、规范合作社章程,严格按章程运作合作社,强化合作社内在质量。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农业知识优势,加强对合作社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农业知识的培训,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水平,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从合作社一体化经营机制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一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的监管和教育,使之端正办社态度,真正依法开展业务活动;二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使章_正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纲领性文件。为使合作社健全、专业发展,建议组建一支由工作能力强的成员和干部为主的合作社监督指导员队伍,做好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又做到动态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合作社良性发展。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二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区委、区*的要求,我镇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就一年来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已完成和基本完成两个村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分别是河防口(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庄(社区股份合作社)。河防口村已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部过程,已完成法人登记手续并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发放了股权*。**庄村产权制度改革已进行到草拟股份合作社章程、准备进行法人登记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做到责权明确。

为全局把握、统筹指导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镇党委、*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办公室。

同时,为加强直接领导,经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庄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三个工作组,负责本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另外,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农户多、工作量大,镇、村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分片入户的方式,深入到农民家中,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解释答疑工作,从而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重视宣传培训,做到村民自觉拥护。

在**庄村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期,由于农民对改革意义、内容等不了解,部分村民曾持反对意见,针对这种情况,镇、村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进行讲解说明,最后,村民完全赞同并支持改革。

另外,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许多农民已经认识到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这种发展模式将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

(三)多方协调沟通,把工作做细做实。

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镇多次和区农委、区经管站进行沟通联系,并多次请他们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并且在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经管站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帮助我们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并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协调沟通,切实把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这为整个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取得成效。

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它从根本上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将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

另外,农村中在市场风浪中长期闯荡、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精英被选进董事会、监事会,走上企业的经营管理岗位,对于我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经验与不足。

(一)成功经验。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思路明确。为搞好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机构,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确定了全面动员、深入开展、注重落实的总体思路,并不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是主导产业突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红肖梨,做大做强红肖梨品牌,并且以此为依托,带动更多农民走集约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制定奖励政策,促进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按照镇党委、*专门会议决定,对在我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镇里将进行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大家投身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不足。

我镇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体上搞得不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面不是很大,还没有在全镇广泛推开。另外,村里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计划再进行两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步确定为椴树岭村和*各庄村,改革工作预计于明年4月份正式启动。

: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三

根据《省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关于推深做实“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六项行动”的实施方案》、《_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区各部门积极协作,立足区位实际,大力发展近郊型现代农业,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镇作为区唯一农业乡镇,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万,面积平方公里。2019年度,13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均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4个,其中村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村收入万元;10~50万元的村共5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4个,五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占30%。

2020年度,我区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消除薄弱村1个、新增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个(村)、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村、村)”的发展目标”,并协同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督导镇各村编制“2020村集体经济提升一村一策表”。累计确定谋划6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其中新增项目27个。督导各村进一步提高固有项目收益,加快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强调度。实行“台账式”管理,督导各村建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及时调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确保既定目标按序时进度完成。截止目前,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三是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组织镇、、、4村申领2020年度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时对扶持项目村(包括19年扶持村)进行专项督导,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一)高位推动联合攻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区党政负责同志包村联系制度,对2020年度4个扶持村分别确保1名区党政负责同志具体包联。

(二)分类推进实施。指导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一是“服务创收型”发展模式,如村、村分别开展物业服务,年收入分别可达20、17万元;二是“产业带动型”模式,如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和有限公司合作种鸭养殖,年收入可达50万以上。三是发展“资产经营型”模式,如村、村采取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方式,与煤电股份公司煤矿合作,对矿区煤矸石联合运营,村年收入达90万元以上,村年收入达70万元以上。同时我区积极借鉴外地“联合发展型”、“股份合作型”、“乡村旅游型”等发展模式,探索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型之外的集体经济收入模式,形成各村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一)资源整合不够充分。一些村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和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

(二)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制约,部分道路、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协调区农水局、组织部、财政局、镇等有关单位,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一)继续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通过集中连片、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二)推动村企结对合作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口的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增效。

(三)抓实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省、市财政资金,专项扶持部分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协调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

(四)建立督查调度及考评机制。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实地调研、工作月报等方式,定期调度镇、村工作进展,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年终考评。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四

今年以来,柴胡店镇党委政府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美丽村居建设为契机,以产业为支撑,以党建为抓手,一村一策进行专题研究,分类实施,做到增收措施切实可行,确保年底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达到40个村,其余村庄全部实现村集体收入超3万元。

目前,柴胡店镇第一批、第二批12个美丽村居建设村,全部启动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工作。下一步,对小冯、双庙崔等7个计划启动的第三批美丽村居建设村,同时启动土地流转工作。

柴胡店镇对辖区内132个村庄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开展专项“清家底儿”工作,通过依法收回被非法侵占的闲散地块,按程序对外租赁或集体经营,重新签订或修订不规范合同,追缴陈旧拖欠款等方面措施,保障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通过清家底,可以帮助大逯村、赖相安村等41个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目前,柴庙养种蛋鹅、苇子湾养肉鸭、盖家香菜批发市场等都在尝试运营,村党支部负责联系市场供销双方,为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入,提升品牌效应,同时实现抱团发展、减少亏损风险。村党支部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增加村集体收入,该模式可以使柴庙村、盖家村等11个村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机关干部会议、全体村支书会议等12次会议,传达上级要求,并对工作进行详细讲解、深入部署,确保全体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规范小微权力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快”字当头,立即行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规范化、标准化落实。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柴胡店镇选取了16个村进行推广,按照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逐项梳理、规范,重点在村级财务管理、农村低保申请审核审批、贫困户公示、危房改造、发展党员等方面,细化、规范各个环节。另外,统一购置3台智能触屏终端,安装在镇经管站、崔杨和吕庄村,由包村干部教授使用方法,方便村民通过阳光村务智慧运行系统查询村务公开情况。

下一步,柴胡店镇将组织开展学习考察、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眼光和思路,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激励企业带头人,拓宽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五

根据《省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关于推深做实“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六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中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区各部门积极协作,立足区位实际,大力发展近郊型现代农业,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镇作为区唯一农业乡镇,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为5.3万,面积59.17平方公里。2019年度,13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80万元,村均29.23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4个,其中村69.49万元、村收入53.61万元、村收入91.84万元、村收入75.09万元;10~50万元的村共5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共4个,五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占30%。

2020年度,我区在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消除薄弱村1个、新增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个(村)、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村、村)”的发展目标”,并协同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一是督导镇各村编制“2020村集体经济提升一村一策表”。累计确定谋划6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其中新增项目27个。督导各村进一步提高固有项目收益,加快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强调度。实行“台账式”管理,督导各村建立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及时调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确保既定目标按序时进度完成。截止目前,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2.71万元。三是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今年组织镇、、、4村申领2020年度集体经济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同时对扶持项目村(包括19年扶持村)进行专项督导,确保扶持资金专款专用,着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一)高位推动联合攻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区党政负责同志包村联系制度,对2020年度4个扶持村分别确保1名区党政负责同志具体包联。

(二)分类推进实施。指导各村结合村情实际,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一是“服务创收型”发展模式,如村、村分别开展物业服务,年收入分别可达20、17万元;二是“产业带动型”模式,如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和有限公司合作种鸭养殖,年收入可达50万以上。三是发展“资产经营型”模式,如村、村采取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的方式,与煤电股份公司煤矿合作,对矿区煤矸石联合运营,村年收入达90万元以上,村年收入达70万元以上。同时我区积极借鉴外地“联合发展型”、“股份合作型”、“乡村旅游型”等发展模式,探索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型之外的集体经济收入模式,形成各村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一)资源整合不够充分。一些村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和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难。

(二)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制约,部分道路、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协调区农水局、组织部、财政局、镇等有关单位,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一)继续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通过集中连片、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二)推动村企结对合作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口的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增效。

(三)抓实政策扶持。充分利用省、市财政资金,专项扶持部分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协调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

(四)建立督查调度及考评机制。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实地调研、工作月报等方式,定期调度镇、村工作进展,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年终考评。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六

为进一步推动红阳村多元化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红阳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村总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我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营模式,努力实现我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红阳村距离镇、8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458人,党员38人。原有贫困户98户298人,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目前红阳村已经没有未脱贫户。

实现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增长”,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度收入在8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收入1万2千元以上。

1、盘活集体资产。整合其他集体资产,如:林地、鱼塘等,通过发包招租,实现经营获得租金收益。

2、发展支柱产业。坚持发展甘蔗产业不动摇,巩固甘蔗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甘蔗良种种植和青饲玉米套种技术,组织村屯干部和党员群众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带头参与村集体经济建设。继续加大推进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全村甘蔗种植户增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2020年榨季全村原料蔗入厂吨数约2.5万吨,村集体合作社可产生糖业甘蔗生产管理服务费约1.25万元。

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年可获约1万元收入。

4、入股南华公司分红年收入约4万元。

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手续并及时、完整、真实地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信息。

2、加强人才培养。利用多种方式,搭建平台,对村“两委”班子、村屯经济组织带头人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等专题进行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鼓励村两委带头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等,培育发展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

3、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七

**区**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八

为壮大西二村村集体经济,结合村文化中心地段优势以及本地特色孝廉文化,通过对村文化中心的整体装修和文化布展,将村文化中心打造成为融合地方特色孝廉文化和党建元素的主题农家乐,并由村集体统一经营该主题农家乐。目前,该村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内部简易装修已完成,整体装修和文化布展正在设计中,工期90天,预计2020年4月农家乐启动运营。项目总投资145万元,其中文化中心主体工程投资95万元,整体装修、文化布展投资50万元。该项目拟争取省管党费资金20万元,其余资金从历史文化村落专项资金中安排解决。项目实施完成后,依托村文化中心地段优势,参照周边农家乐经营情况,该项目近期将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经营性收入七万元以上。

村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九

排楼屋村位于桐山街道西北面、舂水河下游,毗邻省道216线宁中公路,距县城12公里。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89人,613户,设一个党总支,两个网格支部,有共产党员61人(其中女党员10人)。村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务工、经商,村民富裕度出现两极分化现情况。为更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货、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近几年来,因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土地大量荒废,我村水利设施便利,并有舂水河贯穿其中,农田均为优质水田。为集中整治抛荒问题,并增加集体收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始终把调整种植结构和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思路.实行了责任制,完善了各种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把100余亩荒山出租由县委发改委牵头用于光伏发电;把适合种植沃柑的荒山地承包给农户发展经济果林做到农户和集体收入"双赢";把适合茶树生长的林地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战略;将村里闲置水塘进行集中鱼苗放养,目前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每年仅靠光伏发电一项,集体经济收入平均不少于5万元。

管理出效益,一方面注重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重视抓好村级民主管理。2019年,结合全县上下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村两委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有了更高的认识,对村级重大事项都通过"四议两公开”来规范操作。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研究『"三资"清理办法,并召集各村民小组长具体对村组所有的资源、资产及资金全部摸底,逐项逐件登记核查,并建立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同时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村里各项工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家底交给全体村民,使村民更加了解集体财产的来源去向,进一步完善“4+2"工作法流程,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化运行,给群众一个明白,让群众放心给干部一个清白,让干部安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