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苏轼读后感(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1:57:03 页码:12
苏轼读后感(精选13篇)
2023-11-30 01:57:03    小编:翰墨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轼读后感篇一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半生的漂泊,造就了苏轼一生的豁达。他把仕途路上的失意当作人生中的诗意,任世事变迁,任人心叵测,依旧安于颠簸。临终之际,更是以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诙谐地总结了自己一生的仕途浮沉。

幼时蜀中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家中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再加上重视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使苏轼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少年。在科举考试中,文章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之间,名满天下。正当苏轼冉冉升起在文坛上空时,却因为母亲病故,不得不放下理想,与父亲仓促离京。

时隔三年,当苏轼重新踏上了进京之路时,他却陷入了迷惘之中,他感到了前途的不可把握。望着飞鸿掠过雪地留下的点点痕迹,又随着雪花飘落而消失不见,他不禁感慨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但他不消极、不颓废,转而投身于工作中,要为国家立大事。苏轼怀着超世之才,亦有着坚忍不拔之志,忙时勤于公事,闲时赋诗一二,担任一地长官,造福一方百姓,他的才华和政绩很快就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重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苏轼卓尔不群的才华,遭到了不少朝廷官员的嫉妒,变法派的污蔑,使苏轼一再被贬。心中怀着乌台诗案的苦楚,皇帝贬谪的道令,洛阳亲友的挂念,苏轼掸了掸一路的风尘,与客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共同吟诵明月之诗。一生坎坷困顿使苏轼明白哀吾生之须臾,不如托遗响于悲风,使他对名利冷眼看穿,只想笑对坎坷仕途。

通向未来的道路上,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或许荆棘遍地,或许倾盆大雨,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何不像苏轼一样吟笑前行?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当我们回首走过的路时,就会发现,路上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的航行中必然会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利用好每一阵风,都能使自己如冯虚御风般加速前行。面对劲风,稳住航舵,纵一苇之所如;面对暴雨,坚定前行的信心,凌万顷之茫然。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苏轼读后感篇二

东坡的一生极复杂又既简单。说复杂指其仕途上几番沉浮,任职多地;思想上儒释道兼而有之,互生互补。说简单是因为,读其生平与作品,苏轼给你的感觉始终如一,即一个元气淋漓,思想与情感丰富,才华横溢而能永葆赤子之心的真人。

关于苏子的文章多矣,这些文章大都关注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几年的生平和诗文。此时是元丰三年到元丰七年,苏轼是45到49岁,正处壮年,处于思想和艺术水平的成熟期,仕途的坎坷造成思想情感的波澜起伏,酝酿出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彪炳千古的华章。读这一时期的诗文时,你能感受到一种属于壮年的气息。虽然乌台诗案中,苏子被“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在囚禁了整整130后贬到黄州任一闲置,但我们仍能从其作品中读出一种浩然之气,这种豪气是只属于这一阶段的。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样的旷达,读来让人心胸为之开阔。这也大致代表了这位旷世奇才在人们心中的主要形象。

但我这次读其传记,对其第二次被贬谪后的诗文却尤其印象深刻。这一阶段的诗文少了些豪气,而更了些逸气。不仅行文自然巧妙,文本天成,少了些前一阶段的雕琢与修饰;而且思想上更加富于哲理与禅机,发人深省。东坡在给子侄的信中写道:“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周紫芝《竹坡诗话》)如果说黄州时期的作品是“气象峥嵘,五色绚烂”,那么惠州儋州时期的作品则称得上“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了,这其实是文章的更高境。孙过庭论书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学书如此,其实为文也这样,绚烂之后的平和冲淡,真正代表了人文俱老的最高境界。

来看看这一时期苏轼的处境和作品吧。

元祐八年(1093),苏轼,身至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下任宰相的最佳人选,正是“冠盖满京华”的时期。然而高太后去世,政坛巨变,于是绍圣元年(1094),苏轼千里迢迢奔赴贬所(英州),一路上朝廷五改谪命,最终贬到惠州。

此时的苏轼已是59岁的老人,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已于去年去世,身边只有小儿苏过,和侍妾朝云。白须潇散谪岭海之际,其心境可想而知,也正因此其诗文中流露出的哲思是那么真切动人。

贬往惠州路上,过大庾岭时,他写道: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没有悲伤,没有哀怨,一切的辱与荣,垢与净,执迷与觉悟仿佛都在大庾岭上分开,此时的东坡居士已将过去的所有尘世染污抛下,等待的是仙人为之抚顶,助其修道成功。

于是经过曹溪南华寺时他写道: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他认为自己本事修行之人,只不过因中途一念之失,误落尘网中,遭受了这么多年的坎坷。可见此时的佛老思想成为了其意识的主导。

绍圣元年十月抵达惠州贬所时感叹道: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这难道是梦中吗?我以前仿佛到过这个地方。这真是太富禅机了,《红楼梦》中的宝玉第一次见到林妹妹就说,这个妹妹我以前见过。正所谓世间的一切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宝玉之语和东坡之诗,真是灵性之人的睿智之语。

东坡惠州的诗文,正是借助佛老思想,取得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与程正辅提刑》)。

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便吃,便过一生也得。(《与参寥书》)。

此时的文章真的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臻于化境。随意的一篇游记,给人无限启迪: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记游松风亭》)。

这已不是早期的五色绚烂,流光溢彩,思想上也不再有那么多的豪气与执念;而是一任天成,平和冲淡而哲思深宏。就连一次小小的搬家,随笔写来也能发人深省:

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轼始至惠州,寓居嘉佑寺松风亭。杖屦所及,鸡犬皆相识。明年三月,迁于合江之行馆。得江楼廓彻之观,而失幽深窈窕之趣,未见所欣戚也。岭南岭北,亦何异此?(《题嘉祐寺壁》)。

他认为身处高位和谪居岭南就像搬家一样,一处有一处的妙处,一处有一处的局限,这样看来,便可随遇而安了。

果然,稍后来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儋州,他也能怡然处之。此时,他已能够将老庄与佛家的思想出神入化的运用了,可谓用一生之浮沉阐释了释道之哲学:

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人生的局限无处无境不在,如此观之,一切便可释然了。这种文字置于《庄子》三十三篇中,也别无二致了。

谪居儋州之际,朝云已经去世,身边的亲人只有苏过一个,积蓄已基本花光,而自然环境险恶。而这位精神的富翁,却能用自己的达观,将如此贬谪之地,变为乐土。并写出《谪居三适》这样平易而富于哲思的诗作。

兹录其一:

旦起理发。

安眠海自运,浩浩潮黄宫。

日出露未晞,郁郁蒙霜松。

老栉从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少年苦嗜睡,朝谒常匆匆。

爬搔未云足,已困冠巾重。

何异服辕马,沙尘满风鬃。

琱鞍响珂月,实与杻械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

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翁。

早起梳头百下,是苏轼坚持一生的习惯,以此养生能“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在这贫瘠险恶的海岛之上,如此平凡的生活细节竟成了丰厚的精神享受。此时的苏轼已经不是那个“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东坡居士,而纯然是一位饱尝甘苦归于平和的老人,于日常细节中品出人生真谛。于是他感叹,年少时嗜睡,但为了上朝总不免匆匆早起,只能随便搔几下头发,还要佩戴重重的冠巾。现在想来与驾辕之马没什么不同,都是满头风尘,身上佩戴的玉饰发出的声音,实在和犯人身上刑具发出的声音一样。

至此,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但已从当年的豪放旷达,变为睿智通脱;由流光溢彩,变为平淡冲和;由辞采华茂,变为浑然天成了。(耿世涛)。

苏轼读后感篇三

今年寒假,奉老师之命买了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没想到自己却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们先介绍了东坡的家世,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他的母亲程氏,他小时读完《范滂传》,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从小就给他进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长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着介绍了他的学习经历,他从小就展露出他的超于常人的才气,但这一点也没妨碍他的努力。苏东坡读书时就将经史诗文、经典古籍都背的滚瓜烂熟,这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毫无头绪。苏东坡的学习经历也告诉我们天才也需要勤奋学习,也需要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苏东坡传》里不只是介绍了苏东坡其人还介绍了与他最相关的三苏其他两人,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天性沉默寡言,气质谨严,思想独立,性格古怪,自然不是与人易于相处的人。再一个就是弟弟苏辙,苏辙的性格与他哥哥不太一样,他的性格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场上得意些。写完三苏,又要说说苏轼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她是一个妻子,也更像一个聪明的管家,睿智的伴侣。不幸的事她英年早逝,这让苏东坡很是难过,曾专门写过一个词纪念她,这就是与贺铸的悼亡词并称为悼亡词双绝。

文中给我们重点介绍了东坡在官场的几次沉浮。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苏东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幽默的他在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热爱生活的他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许多轶事。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传给后世“东坡肉”、“东坡壶”等。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正直的他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让我们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苏轼读后感篇四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虽被贬到密州,却不以己悲,在铁沟、黄茅冈尽显雄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氲于苏轼胸中,厚积薄发,彰显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禁令人慨叹。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苏轼读后感篇五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诗人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诗人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诗人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诗人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诗人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诗人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诗人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苏轼读后感篇六

十年一梦,千里孤坟,阴阳两隔。涌上心头的是无尽的凄凉,沧桑见证的是两鬓如霜。数得尽的是三千烦恼丝,道不出的是十年的相思情,情也芊芊,意也绵绵。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回忆是无声的叹息,叹息是永远的别离。

昨夜幽梦,重归故乡。小轩窗前,梳妆台边,仍是你生前最美丽的容颜,一颦一笑,宛若生前。四目相视,相顾无言,唯有千行热泪,诉说十年的思念。

为情所伤,纵使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一个豪放派的始祖性诗人也在劫难逃。也许他心中该有一处最柔软的角落吧,“带泪,并且不可触摸。”

十年的光阴,从相遇到相知。又十年的岁月,从相别到相念。

十年,苏轼以十年时光为弦,和着血泪,伴着心痛,独品一杯清酒,自赏一轮冷月,在月光之下,在天地之间,谱就一首断肠曲,弹与天下有情人!

苏轼读后感篇七

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苏轼读后感篇八

(一)。

古道斜墙外,春雨润春花,

谁道天涯无处不芳草,芳草只在别人家。

佳人笑,行人痴心恋红花,

花如人人似花,深情一片魂断望天涯!

(二)。

凄凄蝴蝶梦,斑斑血泪诗,

谁言彩蝶绕花飞,彩蝶孤身花落时。

伊人哭,痴人伤心花做泥。

蝶如影,影如蝶,碎碎纷纷多少事。

(三)。

蝶伴花,花残蝶死多纷扰。

生生死死,今生醉梦在今宵。

还未了,天难老兮人易老。

却还道,朝朝暮暮幕幕昭昭。

苏轼读后感篇九

这首词是上学期学的,老师已为我们讲解了一番,可是今日再拿来读时,却又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滋味。

苏轼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词人,有关于苏轼的史料、《百家讲坛》、以及他所写的诗、词,我都读过、看过、背过。苏轼这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仕途上虽然多次遭受贬谪,但是仍然抱着一种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事实。而《定风波》这一首词,就体现了苏轼被贬之后,他能够坦然的去面对,没有其他文人的那种怀才不遇和满腹牢骚;他心中想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而我最钦佩苏轼的就是这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

这首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苏轼在出去游玩时,不巧遇到途中下雨,后来雨停了。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了解一点当时的背景的话,再读这首词,感觉就会不一样。苏轼写这首词是在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这经历许多波折之后的苏轼就是《定风波》中的苏轼。这雨,就相当于贬谪,而苏轼在雨中的心情,就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并不看重这次贬谪,先看“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中略带俏皮,又带一些挑战性,而从“吟啸”和“徐行”来看,这分明是很轻松嘛,试想,如果你被老师一顿批,还会在雨中漫步,或者时不时的喊几嗓子?这说明,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都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而此时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者。这“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烟雨”是一语双关,代指政治气候,这不就是说,在这场里,我苏轼就能够穿着蓑衣,可以任凭风吹雨打,照样来往自如。

然而到了下阙,看了就会给人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回头看看曾经的沟沟坎坎,在转过头来,还是依然,这样心中无风无雨,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淋雨之狼狈,也就是怀才不遇的心情。换种说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正凸显了苏轼会抱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仕途上的挫折,也表现出他对人生风雨的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胸怀。

这就是苏轼这首词所要体现给我们的一种心态。也许也是我们要在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榜样。

我想,做事情如果抱有一种平常心,那做起来就会顺利很多吧!

苏轼读后感篇十

上课时候好给同学推荐书,有段时间学生见我上课就说,推销书的又来了。

又没啥回扣,为啥要推销呢?因为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开卷有益,但书的选择也很重要。同一个话题,不同人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同一本书,不同的装帧编排注解都会带来全然不同的感觉。书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所以总忍不住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他们。

比如《庄子》的全译本家里一直有,偶尔也翻过几篇,但直到买了中华书局的版本才三天两夜畅快地读完,大呼过瘾。比如第一本读完的古人的诗集,不是李白杜甫,而是《刘长卿集》,原因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个竖排本装帧注解都太棒了。外国文学的译本选择就更重要了,雨果的作品,李玉民译得就很好;托尔斯泰的小说,则非草婴的译本不取。喜欢的外国名著往往买好几个译本的,参照着看会发现谁的韵味更足。

还有一类书的选择更加重要,即不同作者给同一人物写的传记。雨果的传记选错版本的话只能是一部情史。鲁迅传记那么多,个人认为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最好;沈从文的传记,除自传外以外凌宇写得最棒。《名人传》中有托尔斯泰的传记,固然是名著,但更为详实平易的却是英国人罗莎蒙德.巴特利特的《托尔斯泰大传》。可见,书也不是越有名越好。特别明显的例子还有两个。一是梵高的传记,最有名的是而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买来读了觉得很杂乱,大概译过来的东西都这样吧。后来读了丰子恺先生的《梵高生活》,觉得简洁周备,平易深邃,其中的评论性文字鞭辟入里,字里行间是艺术家对艺术家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另一例就是苏东坡的传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最富盛名,早年读的时候觉得也很凌乱,大概是作者才华横溢不受羁绊的缘故吧,以至于想做做笔记梳理出个坡翁生平来都不容易。后来读了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才对这位心仪文豪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较清晰深刻的把握。

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资料详实,脉络清晰,更可贵的是结合生平对苏轼的代表作进行了赏析,是了解东坡其人其文的最佳选择。瞧,我又在推销书了,买不买由你。

以下整理的就是当初读完《苏轼传》的感悟。作者:耿世涛。

苏轼读后感篇十一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舜尧,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翻译: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象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象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识见不足。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象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象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苏轼读后感篇十二

读苏轼浣溪沙这首词,大家可以感悟到:从山川景物着笔,希望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浣溪沙苏轼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该词是苏轼1082年春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的一首记游词。然而从内容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记游作品。通常,记游性作品是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读后感篇十三

最自由的灵魂!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予风雨,襟怀奉于苍生。——题记。

小人牵带着的是大师,而大师牵带着的又是历史,小人把手轻轻一晃,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你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饮酒成癖者,是政治上的固执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苏东坡。

你保持着天真淳朴,终生不渝,官场的黑暗是与你大相径庭的。你的诗词文章有时候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不满而发,但你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你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他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应苟且的政治勾当之上。你不忮不求,随时吟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之所想,至于会招谁惹谁,就一概置之度外了。

你作文的作品流露出你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异其趣,然而莫不等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别无理由,你写的那么美,又是那样的遒健朴茂,字字从心扉间流出。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见一个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句话描写你再合适不过,你过得很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不无洒脱。你认为生命其实是物质刹那间的表现,但你不同意人生是苦难是负担。

你的肉体会死,但你的精神在下辈子可以变成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生命万物,这一生,你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的一个微粒,你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东坡,我懂你,亦懂你自由的灵魂。

作者:谢子萱。

他是一个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的人,他是一个虽屡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的人,他就是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下了中外闻名的《苏东坡传》。在林语堂笔下,千年前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苏东坡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一位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随着林语堂的精彩笔触,一位生动形象的苏东坡出现在我们面前!

环境十分恶劣。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苏东坡仍兴致极高地给老朋友章谆写了一封信,信中大致写了黄州的环境气候很差,供餐简便,衣物朴素等。而几天后,苏东坡又兴致勃勃地写信给章谆表达自己对黄州的喜爱之情以及风景之美。

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下,苏东坡仍保持着乐观的性格,这豁达乐观的天性真值得发扬光大!

当我们学习时遇到挫折;当我们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情时;当我们被人讥笑时,我们都要学习苏东坡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性格,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笑对人生!

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这就是苏东坡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