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太原的导游词(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9:08:21 页码:11
2023年太原的导游词(大全8篇)
2023-12-03 09:08:21    小编:MJ笔神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太原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朋友:

汾河景区建成后,太原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特别邀请并大力支持胡少荣先生对汾河景区的鸟类生存、繁衍情况进行研究,他在,就在汾河景区的拍摄到48种鸟,其中有濒临绝迹的紫背苇。建国初期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灰头麦鸡、黄斑苇(chineselittlebittern)、花凫、高跷鸻、紫鹭、白骨顶等珍稀鸟类。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太原的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的导游词篇三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亦有“龙城”之美誉。是山西省的省会。在辖区古交市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证明在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5000年前唐尧最初建都于此。太原三面环山,是一座历史古城曾为北部边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中原北门之称。太原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工业城市,在清代,这里的粮行、绸缎、钱庄等十大行业曾盛极一时。太原市地肥水美物产丰富。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享誉四海的名产。太原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古典园林晋祠风景优美,文物荟萃,祠内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堪称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天龙山石窟,包容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五个世纪的作品,是领略东方石窟艺术魅力的好去处;龙山石窟是全国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元代道教石窟群;有太原城市标志之誉的双塔寺、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的祟善寺、展览有名贵殷代铜觥的山西省博物馆,都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太原最早见诸于史料是公元前497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当时建晋阳城的是晋国大夫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城址就在今太原市晋源古城营一带。董安于利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南傍晋水的险要地形,修筑成了坚固的城堡。因其在晋水之阳(古人以水北为阳),取名晋阳。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初设太原郡,郡址就设在晋阳,晋阳因此又称为太原。

汉代设并州刺史部于太原,自此各朝各代又称太原为并州,故太原简称为“并”。南北朝时期,太原城开始走向辉煌,到了隋朝已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了。五代十国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因起兵于太原而立国,所以太原又有“龙城”之誉。宋、金、元时期,太原城饱经战乱,几经被毁,后又重建。明清时期,太原经济长足发展,“晋商崛起”,以今太原、太谷、祁县、平遥等地商人为代表的晋商首创商业票号,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其货币经营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为太原的经济发展再创辉煌。

太原的导游词篇四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x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太原的导游词篇五

各位:

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这天我将和大家一齐从泰山中登上山顶。

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此刻,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然后,同我一齐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

那里是岱庙。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此刻被知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那里举行的参拜,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虽是一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

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贶殿周围施以回廊,构成了一个大院落,在中国的建筑中,廊是起着使空间有联贯、敛气、紧密、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作用,这是世界建筑史上都加以称道的。岱庙的回廊把一座重檐庑殿的`大建筑物紧紧地环抱着,平直与崇高的比较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我国古代建筑家深知世上没有绝对大绝对小,大小是从比较中产,除了四周低平的回廊外,天贶殿前平台上还修了两个精巧的御碑亭,既突出了天贶殿,又于雄伟中寓含着恬静闲适,因此天贶殿并不是雄伟两个字能够概括得了的。

从天贶诬后门出,有砖石甬道与后寝宫相连。宋真宗封泰山时,因将泰山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于是便为之配了个夫人“淑明后”。从这一点看来,岱庙与其说是道教神府,还不如说更像皇家宫廷,这种布局进一步透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岱庙进治活动的功利目的。

刚才,我们是沿着岱庙的主轴线游览,而主轴线两侧,原另有4个别院,东面前后两院,前为“汉柏院”,相传汉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内;后为“东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那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盘了。大约25亿年前,在一次被地质学家称作“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中,古泰山第一次从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几度沧桑,泰山升起又沉没,沉没又升起,最后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泰山最后构成了这天的模样。古老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泰山南麓阶梯式上升的三个断裂带,最上一层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这一层地带与四周群峰产生强烈比较,犹如宝塔之刹,构成了“东天一柱”的气势。

那里是紧十八盘,也是整个登山盘路中最为艰难的地段了。大家看,石壁上古人的题刻:“努力登高”、“首出万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励我们。大家再看,那负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当年无名无姓的凿石修路人……大山无言,但它们能人们向上。朋友,登山犹如干任何事业,只有义无反顾地向上,才能战胜险阻,才能到达最高的境界!

南天门到了,我们此刻已置身“天界”了,虽然我们并没有成仙,但我们在那里领略到了“登天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进了南天门,与之相对的是大殿取名为“未了轩”,未了轩两侧各一门能够北去。出门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观峰”,山上有亭,名月观亭。据说,天高气爽的深秋时节,在那里还能够一览“黄河金带”的奇异景观:在夕阳映照的天幕下,大地变暗了,惟有一曲黄河水,反射出了太阳的光辉,像一条闪光的金带,将天在地连在一齐。入夜,在皎洁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见济南的万家灯火,因此月观峰又称“望府山”。

出南天门院落东折即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诗意的地方。沿天街东行,中北有一坊,匾额上题有“望吴圣迹”,这就是相传孔子与颜渊看到吴国阊门外一匹白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庙。

天街最东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给大家讲讲碧霞元君的。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间被称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百姓心目中的泰山主神,并被称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众对泰山老母的候信仰与喜爱,是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层的对的爱。多少年来,碧霞元君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巅,理解着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唤着去乡离国的游子。

好,让我们进到碧霞寺来。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门,正殿,配殿,3座神门,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而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设的典范,人舞到那里来进香并不感其小而觉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如今,泰山碧霞祠建筑群中独具一格的神品。

出碧霞祠东神门北折沿盘道再上,可见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观,人称“大观峰”。大观峰西侧,几年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笔,这一带可谓是露天的书法艺术博物馆。

沿大观峰西侧盘道而上,至最高处,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阶最后到了尽头,那里就是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了。

玉皇庙建在极顶上,红墙碧瓦像是给泰山戴上了一顶桂冠。由山门进庙,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极顶石”。极顶石卧在一圈石栏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别处,将是一块最普通不地的石头了。但是在那里,它的旁边有碑恭恭的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根据地质学分析,就是它,在3000万年前从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万米的地壳深处;就是它,有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举着它,使它高耸云天,以至玉皇庙中的玉皇大帝简直就成了它的守护神。

朋友们,一天的行程已经结束。期望你们能再度到泰山来。谢谢大家!

太原的导游词篇六

人们在祭祀时怀着既依赖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在迎神赛社中如神兼娱人,在朝山进香时又兼郊游、踏青的意味。这就使祠庙建筑在布局上、形制上呈现出特有的宗教与世俗共存的双重性。因祀神活动中的主体是人数众多的乡民,就必然反映出其公共性,又因其祠礼目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又必詹呈现出世俗性。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是栖神献礼的寝殿、祭坛、献亭为核心;娱神、娱人的乐楼,戏台相映衬;大容量的活动空间场院为过渡,突出开章的牌坊、照壁、门楼以及长长的香道为序幕的有机完整的空间序列。

太原的导游词篇七

太原蒙山大佛始凿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经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之久,到北齐后主高纬时凿成。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原蒙山的。

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

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20xx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

蒙山大佛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北的开化沟内,毗邻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古晋阳城、晋阳湖等景区,山体雄浑,松柏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幽谷。

蒙山大佛(古时又称“晋阳西山大佛”)座落于蒙山北峰,远观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为释迦牟尼坐像佛。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史书记载高200尺(唐尺,约合今63米),比西方认为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开凿时间却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处的开化寺,历来是晋阳地区的佛教中心。从北齐到元,历代统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齐历时20xx年建成,《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官内”。《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记载,李渊以唐国公身份“至此瞻礼,夜梦化佛,满室毫光数丈”。《法苑珠林》载,显庆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瞻礼开化寺大佛,大敕珍宝财物,由内宫为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时,佛教高僧即现在日本最为兴盛的佛教净土宗师昙鸾,曾在开化寺(时称并州大岩寺)钻研佛法,继昙鸾大师后弘扬净土业的道绰禅师,最初也在此处精研经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伟,开化寺庄严肃穆,诵经之音袅袅萦耳,溪水潺潺、鸟鸣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风貌,受到海内外宗教界和旅游界的广泛关注,开始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

(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西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

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1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臵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太原的导游词篇八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芳功人民创造的匠心。

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献殿于一xx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宝。

献殿以西,是连接圣母殿的'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始建年代和旧址都不详,根据《水经注》纪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现存此桥,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及同时建造的。一xx五年曾按原样翻修。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复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面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飞梁南北桥面之东,两端各卧伏一只宋雕石狮,造型生动。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较早的铁铸狮子。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

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比较造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这组塑像突破了神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神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泉水晶莹透明,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澜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奇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赞美不绝,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就是咏颂晋祠的泉水的。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石洞三窟,中间一窟设一尊铜铸水母像,端坐于瓮形座位之上。楼上坐西向东设一神龛供奉水母。神龛两侧有八个侍女塑像,体态优美,衣纹飘逸,造型别致,也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亲自撰写的,名为《晋祠之铭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晋祠之铭并序》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唐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重要的价值。

祠区北侧有唐叔虞祠。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兴国修晋祠碑记中描绘它“前临曲沼”,“后拥危峰”,旧祠位置似与现在不在同一个地方。现存建筑分前后两院,颇为宽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宽五间,进深四间,中间神龛内设唐叔虞塑像。神龛两侧有从别处移来的十二个塑像,多为女性,高度与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钹等不同乐器,似乎是一个较完整的乐队。远些塑像约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国器乐发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舍利生生塔位于祠区南瑞,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顶,远远望去,高耸的古塔,映村著蓝天白云,甚是壮观。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维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这些古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非常优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