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2:41:16 页码:14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实用12篇)
2023-12-05 02:41:16    小编:书香墨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一

专业:音乐学。

姓名:齐超。

指导教师:董文华。

20xx年3月日。

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一)现状。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凭借杰出的才华、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使其在世界歌剧殿堂上屹立不倒。从1839年11月开始威尔第一生共完成了27部歌剧,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经典的作品,威尔第歌剧中很多唱段和作品都成为欧洲歌剧史上不朽的作品。而在其创作的高峰期,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地位迅速超过唐尼采蒂、贝利尼和罗西尼,成为了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而在他的这三部经典的歌剧中《茶花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来,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次首演遭遇失败,但是很快这部歌剧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压榨弱势群体的上层社会的愤怒,同时也揭露了世俗势力的丑陋嘴脸。纵观整部歌剧,男主角亚尔弗雷德·亚芒的父亲乔治·亚芒正是上层社会和世俗势力的代表者。威尔第正是通过对乔治·亚芒的描写以及与玛格丽特与亚尔弗雷德的爱情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

(二)发展方向。

18世纪,在欧洲随着歌剧的盛行和器乐音乐的繁荣,炫技一词所指逐渐地涉及到了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阉人歌手以及女高音等专业音乐家,并在19世纪达到顶峰.这种艺术风尚在音乐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形式美与风格美,但也会因为过于渲染、过于重视表面的娱乐性表现,而使人忽视或分散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注意力.

作为整部歌剧中唯一一个“反面角色”,乔治亚芒对于整部歌剧剧情的连接和贯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透彻的了解整部歌剧和了解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就要准确的对这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纵观整部歌剧乔治亚芒的戏份和演唱并不是很多,在威尔第的巧妙安排下使乔治亚芒。

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演绎出自我的人物性格和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所体现出的诸如自私、阴暗等等特点。研究好乔治亚芒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的特征,对于男中音更好的把握、演唱威尔第其他的歌剧作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研究内容。

1、从威尔第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茶花女》的时代环境和意义。

2、对歌剧中乔治亚芒的唱段进行分析,威尔第创作的特点。

3、挖掘威尔第创作特点和音乐语言特征以及对人物塑造的特点,并用插入乐谱和例证来分析说明。

4、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二)研究方法。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对比的研究方法。

3、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

4、查阅资料,总结探索,对本文的主题论述问题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地认识。

1、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作一些准备工作,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等。

2、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帮助修改。

3、五月初对论文进行细致处理。

4、五月中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写作,上交论文。

1.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2.张宏到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于润杨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4.沈旋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意)朱塞佩塔罗齐《命运的力量--威尔第传》,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

6.周枫,朱小强译编《外国歌剧选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7.卢广瑞主编《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钱苑,林华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9.刘朗主编《声乐教学手册》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3月第1版。

11.温恒泰主编《男中音教学曲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2.王嘉陵主编《西方音乐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xx。

13.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4.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5.(德)保罗贝克《音乐简史》中国友谊出版社,20xx。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二

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两点。魏村眼镜市场主要发展状况,眼镜的质量如何衡量,这两点内容经采访及参阅有关资料。因而。

的成果部分也按这样分类展开。

二、     研究方式和过程。

调查方式。

综述:主要采用的是实地访问、走访专家、网上信息查询、图书查阅的方式,各有裨益,综合运用,使课题组取得不错的研究进展。

人员分工:

论文撰写、统筹、宣传:黄江川、戴宇涵;财务:黄睿;网络、电脑:王滔;政府调查:黄健、黄江川;商家调查:戴宇涵、黄睿、吴昊;厂家调查:仲飞、杨俊涛;民意调查:顾彩霞、司超。

实地访问:魏村眼镜市场及其管理委员会,魏村乡政府,魏村镇居民区及眼镜加工厂,获取第一手资料,感受切身体会。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三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四

一、基本信息:

项目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

内容摘要(不得少于400字)。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二、项目论证: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1.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采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擅长写作,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

3.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文学的漠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4.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

(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和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

(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填写)。

1.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

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4月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

(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

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

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

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

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熟练、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维铮:《”国学“答问》载《书城》第9期。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版。第108页。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载《学术研究》20第9期。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杨适。原创文化与经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第四期。

(四)研究内容和提纲。

1.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其次,实证分析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中国经典文学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动机等)的差异性。

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五

由雨花区教科中心专家朱紫彪老师牵头申报的“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经长沙市教科院批准,列为市级规划课题,现根据市教科院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系统研究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做文章教学的xx项目标和若干要求,特别是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述”等,都为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作文教学体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2、是我区中学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需要。

教科中心在中学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语文老师们常把作文课堂教学定位为如何搜集素材,如何讲评作文等方面;很少有老师认为,学生写作的效果跟教师系列化的引导、点拨、指导有直接的关系。在听课过程中还发现作文课堂教学大多流程单一或者呆板,基本为“命题——指导——写作——批阅——讲评”。这样的程序无法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即使点评覆盖面也有限,角度单一,标准呆板,课堂内容往往是话题唯一,能力训练单一。课堂设计往往很难契合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只觉课堂难熬,索然无味,作文也就是草草应付了事。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课题通过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角度,对于快速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写作兴趣、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现状综述:

19世纪末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杜威极力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强调儿童的兴趣,从做中学,要求尊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这点正好切合了写作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特点。本世纪的美国教学中,最令全球教育界惊奇的事就是美国人具有普遍良好的写作能力,只要受过普通教育的美国人,都能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且表达清楚,同时能够尽可能谴词造句使意义更准确。而美国中学生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写作教学的特点。中国教育领域中的写作,也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科举时代,作文就是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它倍受人重视和推崇。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写作也作为一门专门的语文内容进入教学的范畴。即便如此,作文的教与学却显得步履蹒跚、龙钟老态,如圈内人士称是“内容泛化、情感虚设、形式僵化、语言刻板化”。语文圈内外人士,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批评最中肯,呼吁最强烈,指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诸种弊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沙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断增加,我区的xx所中学中百分之85都是其子女。这些学生的阅读面相对较窄,家庭文化氛围较差。学生怕写作,拿起笔就皱眉头,咬笔头,即使硬着头皮写出来或者杜撰出来,也是干巴巴的,表达的往往是“虚情假意”。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语文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计划指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辟了语文新课改中写作的教学领域,从实践与理论层面上更好的促进了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的界定:

1、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本质属性的全面反映,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课堂作文教学如何有效,不仅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有效问题,而且是重要的实践课题。

2、区域性推进作文课堂教学。

“区域性推进作文课堂教学”是指推进全区教师群体的、外显的作文课堂驾驭能力,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写作能力。该课题对我区写作教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区学生主要来源农民工子弟,大部分学生语言功底差,写作能力弱,家庭缺少文化氛围;鉴于此,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3、区域性推进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理论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也就是说,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我们的构想:把多元智能的理论运用到作文指导的`活动设计中来,一方面通过覆盖多种智能的活动形式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活动,得到肯定和激励;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智能活动的形式,使得作文课堂从某种角度再现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作文的动力,写下自己的真实体验。

2、写作的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源于实践,文学源于生活,所以要进行创作,就先得有生活的经历,就要先认识生活。在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3、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五、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构建中学口头作文教学和书面作文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研究内容:

1、作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有序开展的研究。

2、学生自主探究式写作方法的研究。

3、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与反思的研究。

4、通过有效作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七、研究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渠道到生活中去找素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思维、语言发展、写作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生活内容等多元、多维度的交织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的螺旋式递进的认知规律。并点拨学生用自身独特的视角,体验、观察和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创意的表达自己的各种见解和心声。

八、研究方法。

1、观察法:运用观察法听课评课,进行教学评价,形成作文课堂有效性评价记录。

2、行动研究法:采取初步设想、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研究结果的整体评价,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始终。

3、比较研究法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比较既包括纵向的也包括横向的、既有面的比较又结合点的对比,既有同类学校进行比较,又将本校作文课堂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既有静态比较又可以把比较放在动态中进行。

九、预期成果。

1、探究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的作文课堂教学形式,形成研究报告。

2、汇编作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课例。

3、形成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课件库,制作课堂录像光盘。

4、组织汇编教师的研究论文和师生校园文学作品集。

十、组织管理:

成立课题小组:

组长:朱紫彪。

核心成员:付晓芹、刘炜伟、张捷、胡登高、陈春燕、范益群、张艳红、贺卫兵、彭献、潘雪凌、黄天宇、陈雅妮、冯娟、李六英、黄静宇、刘蓉、史果红、常慧、王芳。

十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申报与立项阶段。搞好前期宣传工作,学习相关理论。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分课题。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实验研究实施阶段。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结题阶段。撰写结题报告,编辑出版作文课堂活动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集。

十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近几年来出版专著若干,发表论文37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或省级、市级课题5个,已获奖的3个。本课题组负责人有着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省市级课题研究并获奖,课题组有主要研究人员20人,其中中高职称3人,均为本区各学校的教研组长或年轻的业务骨干,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其中多名教师在市级赛课和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得特一等奖,专业、年龄、职务(称)搭配合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前期已经就口头作文做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材料搜集,举行了全区各学校参与的“口头作文”赛课,推出教师上市级口头作文公开课。同时,该课题研究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且主持人自身就是区教科中心领导及课题研究的专家,使本项目研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能得到充分保证。

十三、经费预算及开支:

合计共5万元:国内调研20000元;小型会议费15000元;开题费3000元;。

结题费2000元;成果印刷费5000元;奖励5000元。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六

1、从学校教育策略出发。

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重新加以梳理,涉及课堂环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会全面铺开。

2、从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出发。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课堂教材等。整合课程资源,这是对学校深厚历史积淀的开掘、改造和利用,讲究编程和重组。

3、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

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给他们个性发展一个空间。学生实际上也参加了教材的建设,成为校本课程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4、从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出发。

学校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践者,教材的使用者。教育的模式的转轨,引导着老师职能的转换。因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也是课程的管理者和开发者。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与具体化)。

(一)建立校本课程学术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的教育行为,校长要亲自参与决策和策划。由校长室、教务处、专业部和骨干老师组成四级开发小组。小组承担如下工作义务。

1、提升理念:“构建人本,突出特色,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专业技能水平有创造性发展。”

2、制定开发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制订开发指南,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课程清单,评价方案等。

4、形成管理网络。

(二)对教材资源的筛选和改造。

1、对学校资源的整理。

2、对教师资源的整理。

3、对学生资源的整理。

4、对社会资源的利用。

5、对材料的筛选和改造。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课题第一模块――工程名称:家用直流电源电路(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

课题第二模块――工程名称:信号功率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震荡电路)。

课题第三模块――工程名称:晶闸管控制器(晶闸管)。

课题第四模块――工程名称:数字抢答器、数字表决器(数字门电路)。

课题第五模块――工程名称:数字自动控制电路、数字计数器(数字触发器)。

课题第六模块――工程名称:手动发电、电动装置(电磁学)。

课题第七模块――基础电学知识学习。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打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2006年2月13日至2月26日,课题讨论与确定,负责人:王皓。

2006年2月27日至3月12日,课题研究过程研究与制定,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王泽森、张方辉、何伟、姜英、王皓)。

2006年3月13日至4月15日,课题第一模块第一部分初稿,负责人:孔繁斌。

2006年4月16日至4月30日,课题第一模块第一部分定稿,负责人:张林丽。

2006年5月1日至5月15日,课题第一模块研究模式评价与审定,负责人:岳国峰。

2007年1月至2006年8月,课题第五、六、七模块定稿,负责人:电学课任课教师。

2008年1月初,课题定稿与评价、审报结题,负责人: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模块研究设计方法如下:

(1)确立工程项目,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学习,传授理性知识,形成电学技术的系统性、结构性。

(3)配套实验测试与实践,提高感性认识,提高技能水平。

(4)通过完成电子电工实物作品,实现工程项目完成与测评。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2)实验部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课题计划进行处理和编辑,购买实验设备、器材,重建实验机制,形成完整的工程配套系列实验。

(3)工程结束工作以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完成电子电工实物作品为评价标准,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预期2007年底完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与改编,形成一门新教学思路、新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教材《电学技术》。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七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奢侈的历史也源远流长,自氏族部落时代延续至今,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加剧,当然物质文明的今天也不例外。一股互相攀比的“洋消费”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了研究性调查活动。

二、课题目的。

学生大肆挥霍已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中,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提高适度消费,从思想上引导同学们重视节俭的良好作风,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三、课题研究过程。

面临现时中学生的不适当消费,我们对某中学200名学生作了调查,发现当中近半成学生每月零用钱消费50元以上,而且大部分的消费都用于购买零食或追潮流,其中经常购买零食这一习惯更成为现时中学生容易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目前中学生高消费也不是在学习上,而是在娱乐方面,这也导致中学生成绩不能提高或下降。我们对以上现象作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引导中学生适度消费的建议,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准备工作:学习有关资料,了解中学生消费方式。

2.咨询老师意见,设计问卷调查表格,总结完成过程。

3.采用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4.网上资料查询。

四.课题研究成果。

合理的满足-避免学生对物质的过度要求。

中学生是否存在令人担忧的高消费问题?如今的孩子有着怎样的消费观念?近日,本班政治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200名在校生进行消费状况问卷调查全面展示了目前中学生的消费现状。

结果显示,虽然个别学生的确存在高消费的现象,但初中学生的整体消费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担忧。32%的中学生每月零花钱50元以内,每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上的中学生只占63%。学生们零花钱的用途主要集中在购买书本等学习用品和吃饭、交通等日常开销(占44%)上,分别只有7.6%和3.4%的学生将大部分零花钱用于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上网、交友、娱乐等交通。

1、直接购买行为分析。

中学生个人零用钱的多是少除受家庭的制约外,与其本人的消费观念也有显著关联性,消费活动相对集中。男生与女生相比,需求结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把零用钱用于“体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于“娱乐”的多18%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多11%,女生只用于购买书籍的人数比男生多8%,总体上说,男生的消费愿望显然强于女生。

2、间接购买行为。

所谓间接购买行为是指中学生需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家长完成的购买活动。单价较高的商品,如衣物,自行车,随声听等,一般家长出面完成购买过程,但在这种消费行为中,中学生所起的作用往往也是主导性的。

3、名牌意识。

1、求新性。

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因此,在保龄球道边,卡丁车上总能看到身挎书包、胸佩;“某某中学”校徽的学生族的身影。如今,很多学生对“ddr”(跳舞机“情有独钟”,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消费心理的支配。

2、兴趣性。

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有的学生是diy(组装电脑迷)或“小网虫”,钱包里的不少储备自然花在采购相应的软,硬件或书籍上…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学生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的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的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

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另外,受许多商家看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而推出许多商品之类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学生消费的无的放失。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甚至是否有使用价值,在购买时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中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三、据以上分析,剖其原因。

1、个人素质不同。

这关键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浪费的同学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今天有钱就花个痛快,明天没钱再想办法,一天糊里糊涂过日子,花了多少钱,自己都不知道,这样钱花得自然就厉害。而节俭的同学知道,哪些地方该花钱,那些地方不该花钱,心中有数,所以花的钱就少。

2、家庭背景不同。

有的同学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需要的东西买,不需要的也买,有些东西纯粹是为了攀比,大手大脚惯了,根本不认为这是奢侈,浪费。有的同学从小生活在朴素的家庭中,深知这是父母的血汗钱,总是思量、思量,恨不得把一块钱当两块钱使,很节俭。

3、心理不同。

有的同学家庭里条件不好,吃好的,穿好的,抽好的,心里不平衡,“你能,我为啥不能”没钱就向同学借,家里要,说什么钱不够花,吃不饱,的勒紧裤带上课,家长一看,自然是心疼,手里有几个钱就往学校寄,“可怜天下父母心”,孰不知他们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攀比,久而久之,养成浪费恶习;有的同学家里条件好,可他认为,外在美是虚伪的,只有内在美是永恒的,穿的衣服能看过眼就行了,余下的钱用来买几本好书,提高自己的修养,这类同学相对是比较节俭的。

四、消费调查总结。

通过对200名学生的消费调查,发现了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勤俭”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从这些日常小事中看到我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思想品质。以小见大,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将来。古往今来,每个成功者的生活都是节俭的,可以从中得到“成于节俭,败者奢侈”所以大家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节俭来约束自己,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如下:

1、家庭环境中,孩子自己能干的事尽量让他自己来干,从小事做起,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使其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打消啥事都靠父母的依赖思想。

2、母给孩子钱应适量,该给则给,不该给就不给。

3、组织学生劳动是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社会义务劳动,要求他们运用脑力,依靠双手,付出辛苦,洒下汗水。从而,是中学生逐渐增强劳动观点,珍惜劳动成果,形成勤俭意识,自觉抵制洋消费。

五、研究体会。

到此研究性已告一段落了,看到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之前所下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仅使我们深入了解到当今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如何跟社会个方面的人接触和交谈,从而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这次研究的过程中,虽然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当中使我们学到了要完成一见事情,就应该拥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为我们今后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得到的不仅是自己大劳动成果,还有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一次宝贵的经验。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八

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研究》课题开题情况报告2007-1-49:45:00作者:wyyz点击数:1813评论共:0条收藏此页推荐阅读一、已完成准备阶段(2005.12.15--2005.12.20)的下列各项工作1、课题研究组的组织安排课题负责人阶段验收:

学校教务处文稿审阅:(学校教务主任)、(中学特级教师)材料信息采集组组长:

牛万喜材料统编组组长:

何伟军。

教学。

实验组组长:

牛立新文印组组长:

白进忠课题组成员:

何仁权翟斌张学文曹平原何伟军白进忠李宗民杨廷俊牛万喜陈陈亮姚万斌2、课题实验人员:本校全体数学教师3、课题实施方案的讨论和制定4、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基本就绪二、调查阶段的工作已准备就绪1、调查表的设计已完成设计目的:兴趣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动力,是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本调查表的设置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对主要原因进行分类设置,以便于统计与分析。调查表的具体设计如下;亳州七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情况调查表表】【填表说明】(1)本表只用于我校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填写时不注明班级、姓名;(2)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选项,以便我们能够准确的掌握同学们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真实现状;(3)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负责,配合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谢谢合作。

不感兴趣现在感兴趣你喜欢怎样的课堂气氛民主轻松活跃讨论较多严肃拘谨放任你喜欢的上课形式讲授式师生讨论式自学式学生交流式你喜欢的老师是知识渊博要求严格认真严肃有风度善于指导学习方法你喜欢的学习环境是同学之间友爱协作互不干扰互相讨论问题他人帮助完成作业你要学好数学的原因是数学知识重要对老师负责对家庭负责能考上大学你对数学学习采取的方式是自主学习质疑、提问题合作学习请教老师考试成绩对你的影响成绩高则信心足成绩低则促进力强成绩低则丧失信心不影响你喜欢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方法解题技巧做习题数学实践哪些方面曾对你的数学学习产生过积极影响榜样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的有趣性老师的某次关心或表扬老师的某次严厉批评哪些方面曾对你的数学学习产生过消极影响考试失败的挫折老师的某次严厉批评对高考的失望家庭的生活的挫折对数学学习的轻视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对你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影响2、调查组的工作安排就绪,具体由调查组组长牛立新负责3、何伟军曹平原牛万喜牛立新已着手准备统计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的意义、价值。

小学生写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本研究能使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乐表达,爱作文,会作文,切实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此对促进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小学作文教学近年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各地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立足点不同,侧重点不一样,研究方法也就不同,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教学既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一定的模式,但也不能局限于此。也就是说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那么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开展实证研究,将对改变小学生作文现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作者进行了本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所提出的作文修改形式是对过去作文教学方式的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为基础,促进作文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对文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变当前学生作文现状,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拟分中、高两个年级段,进行系列化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1.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互相学习,感悟表达。

2.每完成一篇习作都要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

3.培养学生对欣赏与修改的兴趣,还必须与写作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和语言材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习作园地,展示学生作品,组织或让学生自行向报刊杂志投稿。

4.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5.建立学生习作档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方式。

6.培养学生对习作的欣赏与修改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在各学科领域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欣赏的引导。欣赏与德育、美育的导向作用;学生自己欣赏与教师指导下的`欣赏相结合,欣赏与习作要求相结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真实”、“新鲜”、“创意”、“个性”的表达。

2.修改的引导。怎样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修改的目的、范围、内容;成功的修改需达到的要求;对学生修改的评价。

3.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各种评价方式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影响。

4.对学生习作的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研究。

5.“学会欣赏与修改”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对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对比实验法、个案发展观察法、调查测查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前期准备阶段(11月—2月)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案例、反思、学生作品),进行研究。

2.实验阶段(203月—6月)。

(3月—5月)请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执教一堂汇报课。

(6月)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

3.总结阶段(年7月)进行实验后测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课题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保障措施。

1.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广大教师热衷于教研教改,已经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探索。学校已确立了低年级说话写话、中年级篇段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的作文教学体系,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教学纳入作文教学改革的范围,已初见成效;中高年级“当堂作文,快速浏览,隔日反馈,二次改写”的作文训练范式也在本学期推开,收效良好。为作文教学研究搭建了平台。

2.人员条件。课题负责人周卓娜,鹿苑镇何家小学教导主任,小学二级教师。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研究。主要参与者高碧莲、张青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热衷于作文教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有着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为完成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有力的保证。

3.物质条件。我校具备了完善的网络条件。学校有校园网络,所有教室配备了电脑和电子白板;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4.环境条件。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在办学理念和办学规模上,毫不逊色。学校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教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课题的选择,正是学校和教师之所需,一定会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也一定会得到专家和社会的认可。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十

一、研究背景:

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策略的研究如火如荼,而课堂诊断恰恰是教师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教师通过运用课堂观察方法、技术,观察研究他人课堂,获取关于课堂教学的情境性知识和体验,反思自身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技能。随着“教师成为研究者”观念的深入人心教师从事课堂观察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那么何谓课堂诊断法呢?课堂诊断法也称教学现场分析。我们利用“诊断”这个词,意在通过评价(测量)者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看、听、问、写等手段,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究发现执教老师的教学经验、特色和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海市教科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曾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等,用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纵观国内相关研究,关于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诊断,如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分析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增进自己的实践智慧,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等研究不多,教师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进行研究的案例也未能见到。结合我园教研活动现状分析:首先,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却把握不住反思的.要点,写不出切合教学实际的反思。如:教师的反思中涉及的最多的内容是仅仅对事件进行描述,尝试着对教学事件和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和提升的较少,依据个人判断给出解释以及与自己的对话,对教学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的更少。另外,在教研活动的交流中探讨得最多的是对教学技能、方法、技巧等合理应用上的问题。而转化为自身的探索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则比较消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加强教师“课堂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学会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对比、感悟和思辨,以提高教师课后反思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基于上述现状与认识,我将开展《通过课堂诊断法提高反思能力的研究》,旨在通过探索课堂诊断法激发教师积极、自主参与实践与反思,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思想汇报专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目标:

探索课堂诊断法对提升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研究内容:

1、我园教师反思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我园教师反思现状分析表的设计。

2)、调查分析我园教师反思现状的前后对比记录。

2、形成具体的实施。

第一阶段:尝试会看。(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态、教法、师生互动、教学价值等)。

第二阶段:尝试会听。(听教师课堂交流的基本技能)。

第三阶段:尝试会问。(把我提问的角度、提问的关键等)。

第四阶段:尝试会写。(会反思评价教学中的行为、总结提升教育技能)。

3、成功课堂的课堂观察研究。对优秀的课堂教学录象,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分专题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观察分析,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等方面分析成功课堂的因素、特点。

4、组内教师自身课堂教学的观察研究。对教研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堂录像,以及组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察,研究、诊断各自的课堂教学状况。

5、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在课堂观察、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研究教师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的改进策略、行为跟进策略(跟踪观察、教师写反思笔记等)。

6、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的案例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课堂观察法。应用课堂观察技术观察、分析优秀课堂、教研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2、行动研究法。不断探索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的改进策略,不断观察、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3、案例研究法。一是进行课例研究,二是进行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x.9~201x.10)。

1、选择组内相关教师建立课题组。

2、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课堂观察方法、技术,并尝试运用。

二、研究展开阶段:(201x.10~201x.4)分两条线展开研究:

1、课题组成员分工,应用课堂观察技术,分专题观察、分析成功课堂,撰写相应的观察研究报告;对照自身课堂撰写体验、感悟和反思,并根据自身经验改进课堂教学,即时撰写改进反思。

2、选择教研组内教师代表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分析、诊断,研究改进策略;跟进观察、分析、诊断,教师反思,并进一步研究改进策略。

3、总结阶段:(201x.5)。

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六、预期成果:

1、教师反思现象(积极性、范文写作效果等)的前后对比调查记录。

2、通过研究肯定课堂诊断法提升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性。(教研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观察、分析、诊断、反思等能力逐步提高)。

2、撰写《通过课堂诊断法提升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的专题论文。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十一

主要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育论文撰写与例举:叶昂龙,宁波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5第一版。

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了十五市级课题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研究课题。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可能和时间保证:

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后勤人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处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从学校和学生情况来看,20以来,我校一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从我的采蜜集入手,中高年级开展了分类积累,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积累方法,并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主动积累的习惯,并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和运用,这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二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42015.5)准备阶段。

(2)制定研究方案,准备开题报告,培训课题组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15.620xx.6)实验阶段。

(1)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标等基础理论,并深入实践研究。

(2)各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开展具体研究,重视个案积累。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及时总结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3)完成阶段研究报告,及时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20xx.720xx.8)总结阶段。

(1)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推广研究成果。

科研手段:我们将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修工作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3所完全小学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引领,聘请教研室同志做课题顾问。通过组织开展理论讲座、听课评课、主题研讨、小小展示台、学习小标兵评比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积累成果。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把课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表篇十二

立项号:plxktxx151。

课题名称: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

负责人:罗xx。

所在单位:xx镇中心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注重幼儿的劳动教育,但也有不少幼儿受到家长的过度庇护,过分溺爱,所有的劳动事务都被家长包办了,或是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而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丧失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让幼儿失去了劳动的能力。以幼儿园为主渠道,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家政劳动、手工劳动的技能技巧;形成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素质评价标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全面了解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掌握发展水平;研究过程中,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有关资料。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以幼儿园为主渠道,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树立起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家政劳动、手工劳动的技能技巧;形成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标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全面了解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掌握发展水平;认真学习劳素质教育要求及有关理论文章,收集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的有关资料,进行经验总结。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1.收集资料。2.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3.现状调查分析。4.在明确不同年龄幼儿劳动特点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实施。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5月。

1.根据目标和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落实劳动教育目标,调整内容,定期评价。

3.组织劳动活动观摩,指导。

4.做好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个案研究。

5组织家长学习和经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6月----xx年7月。

1.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

(1)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课题组结合我园教育教工作与幼儿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工作计划将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幼儿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劳动意识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幼儿劳动培养的看法以及幼儿劳动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有关劳动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更多的了解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一生的幸福坚实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