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13:56:15 页码:11
2023年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通用10篇)
2023-12-05 13:56:15    小编:翰墨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一

这天,我在家中看书,突然翻出了一些纸,我整理好,刚要放回去,却看到了《中华美德故事》这几个字,这些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便拿过来细细读起来。

里面共有五个故事,五个故事的内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只介绍其中一两个吧。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各种美德中孝敬父母占第一位,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他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呢?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光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天下所有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没有一粒米,怎么办呢?子路就想到亲戚家去借点米,那样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于是,子路翻山越岭,历经艰辛走了几十里路,终于在亲戚家借到了米,做上了一顿香喷喷的米饭给父母吃,当他看到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时,忘记了所有的疲劳。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惭愧不已,反思自己做过孝敬父母的事有几件呢?也只是帮忙做了几次家务,倒到茶水,叠叠被子之类的事,但这些都是理所应当,自己的事情。其实我们身边不乏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人,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就可以发现他们。中华传统美德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美德。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他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即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愉,勤劳节省,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了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学家匡衡壁借光,远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力径,我们只有艰辛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顶峰!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认真地阅读了五个中华美德故事,读完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我们学习与生活中,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

守信,就是说我们说话与做事要守信用,不能欺骗别人,要言行一致,比如说:今天我答应别人一起去做某一件事情,那么就应该遵守先前的约定去做。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诚信,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守的原则。

我将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诚信的小学生。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知道、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吗?这不就说明了“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但并非说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可光说不干了,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仍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动力。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五

孔融把大梨分给弟弟,而自己却吃小梨子,这告诉我们要有为别人着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传统美德。还有《卧病求鲤》的王祥,继母病了,为了能使继母在冬天吃到鲤鱼,就睡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冰融化,用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抓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尽孝道。不过,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还是曾子杀猪这篇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曾子的夫人要去赶集,儿子哭着也要跟去,他的母亲让他在家呆着,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的夫人道集市上回来后,就看见曾子要抓小猪去杀,她就劝阻说只是跟孩子开个玩笑,曾子却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母亲欺骗他的儿子,儿子以后就不回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把猪杀了,煮了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不能言而无信,要遵守承诺,更不能以长辈的身份去期骗小辈。所以我认为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之所在。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人民的结晶,作为祖国的接班人要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六

我读过很多书,对我印象最的一本书是《美德故事》里面有几十个故事,讲完故事后给你讲一个点滴感悟。

这里面有一篇小故事很感人诚实节的由来,这是一个有悲惨有真实的故事,故事是这样得。

有一个名叫丹楠的孩子,父母先后去世了。有一个酒店老板收留了他,一家三口过得还算安稳,可一眼三年过去了,丹楠就长到8岁了。有一次他的养父和养母杀了人,让他说谎,他却不说,养父和养母将他活活打死了。

这个孩子宁肯死也不说谎,我们要好好想着一位少年学习他的美好品质。有一次我把妈妈最喜爱的花瓶打碎了。我想说谎吧又一想到城市节的由来。我向妈妈坦白了一切,妈妈开心的看着我,我心里美滋滋得。

我们学校一个月发一本书,我读到了美德故事这本书。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美德故事学生读后感1这......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令我感触很深。其中围绕了忠孝廉耻勇讲了十六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这篇文章主要......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七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希望您喜欢!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优秀美德所浸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几天,实在熬不过去了,我只能拖着我的那双破了却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读三年级了,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你的。"妈妈的坚持使我无计可施,我只得拎着球鞋,拿着妈妈塞给我的五元钱,冒着炎炎烈日往小区门口走去。

妈妈真是的,以前从来没有让我一个人做这样的事,现在却以我读三年级为由让我自己去补鞋,唉!真是衰啊。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区门口,我傻眼了,虽是一个小小的鞋摊,却人满为患,我只好低着头排在后面。

鞋摊的人络绎不绝,我一直淹没在人群之中!忽然从人群中钻了个头出来:"小朋友,补鞋吗?"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操北方话的老人。"嗯!"我点点头,脸有些红。"把鞋拿过来吧!"他笑着说。

挤进人群,我心里异常轻松,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这儿坐,很快就好!"他给我拿出一张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围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让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过他给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样,朝我微笑地点点头,此时我的紧张感在瞬间释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摊边看他为我补鞋。

只见针线在鞋上不停的穿梭着,原本脱线的两个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拢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个魔法师,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焕然一新。看着这一切,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头,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情。

"给,拿好钱!"亲切的话语又响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着头,但在接钱的一瞬间,心却突然间豁然开朗:"谢谢,老爷爷!"我终于将"谢谢"说出口,此时,我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空气格外清新,回家的脚步也格外轻松。

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的那一声"谢谢"说出口后,为什么人会一下子那么轻松,因为这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一种美德。从那以后,无论什么事,当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总忘不了说一句:"谢谢"!"谢谢"成了我的口头禅。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优秀美德所浸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几天,实在熬不过去了,我只能拖着我的那双破了却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读三年级了,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你的。"妈妈的坚持使我无计可施,我只得拎着球鞋,拿着妈妈塞给我的五元钱,冒着炎炎烈日往小区门口走去。

妈妈真是的,以前从来没有让我一个人做这样的事,现在却以我读三年级为由让我自己去补鞋,唉!真是衰啊。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区门口,我傻眼了,虽是一个小小的鞋摊,却人满为患,我只好低着头排在后面。

鞋摊的人络绎不绝,我一直淹没在人群之中!忽然从人群中钻了个头出来:"小朋友,补鞋吗?"我惊了一下,他,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操北方话的老人。"嗯!"我点点头,脸有些红。"把鞋拿过来吧!"他笑着说。

挤进人群,我心里异常轻松,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着。"这儿坐,很快就好!"他给我拿出一张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围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让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过他给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样,朝我微笑地点点头,此时我的紧张感在瞬间释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摊边看他为我补鞋。

只见针线在鞋上不停的穿梭着,原本脱线的两个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拢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个魔法师,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焕然一新。看着这一切,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头,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情。

"给,拿好钱!"亲切的话语又响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着头,但在接钱的一瞬间,心却突然间豁然开朗:"谢谢,老爷爷!"我终于将"谢谢"说出口,此时,我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空气格外清新,回家的脚步也格外轻松。

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的那一声"谢谢"说出口后,为什么人会一下子那么轻松,因为这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一种美德。从那以后,无论什么事,当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总忘不了说一句:"谢谢"!"谢谢"成了我的口头禅。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八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以后,我对匡衡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印象极其深刻。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一直很勤奋,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买不起灯油,一到晚上他就无法看书。但是他天生非常聪明,他灵机一动,想到可以借助邻居家的灯光看书。于是,他在墙角偏僻的地方处凿了一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流入房间,匡衡连忙凑到那一小块宝贵的亮光处,专心的看起书来。从此以后,他白天看书,晚上就盘腿坐在地上学习。他博览群书,终于成了一代学者。

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因为无数勤奋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进而成就了国家,年轻的学生也一定要重视学习,打好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学习。

现在社会的物质条件很好,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我们不用像匡衡一样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专研学习。我们在家里就像一个个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对我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更不应该辜负家里人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仅教会了我要努力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为现代事业而奋斗的重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九

十月三日那天,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让我深受启发。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都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与别人学琴不一样,别人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连就是10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新曲练熟,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猜测作者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惭愧。有一次,妈妈给我买的复习资料,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时,我想起来参考书后面不是有答案吗,抄一下不就完了,再说爸爸妈妈刚好出门了。

第二天妈妈给我检查时发现了这道难题,又对对答案看到我做对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把我叫到身旁,让我说出这道题的过程,我哪会呀!那天挨揍是少不了的。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对待学习不能不能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会的人请教。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成长的阶梯,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看了这本书后,这其中有很多很多小故事,在这故事中,有着千层指导,万层教育,无限制的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学习的动力,做人的启示,这一切都是我们需要的,应该做到的,可是我们真真做到了多少呢!有多少人能时时把它放在心上,时时不忘呢!在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事例都像是美德书上所写的那样,有些事只是一瞬间就发生在某些人身上!完全出乎你的意料,料也料想不到!这样会给你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精神这方面它给予了崇高、无私……精神给我,在学习这方面它教给我团结、互助勤奋、努力,在做人方面,它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读得对,这本书虽不是名著,但它给予我们的却是高尚的教育,像一位高尚的绅士在教导我们,而且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使得我们在这片蓝天中飞的更远!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篇十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