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17:02:17 页码:7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优质14篇)
2023-12-08 17:02:17    小编:QJ墨客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一

金山屯区第一小学彭颜。

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向大师学习,要领悟他的精髓,要与自己的思想实践联系起来,讲启发,想体会,要和大师作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有收获,才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有所创新。

本期阅读的主题是"后进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在今天的几乎成了最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他一生的每一天具体实践。追求真理,终于心灵,坚守良知,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者最宝贵的品质。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分数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精神的宇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

教学。

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现在我就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后进学生应该怎么做:

一、了解儿童,了解他的精神,体会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二、教育才能的基础,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三、

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今天看来,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教育思想有着相当的超前性,这些都是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教育时机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他充满感情的投入,全身心的实践。他的著作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今天,我们最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的是---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愿教师那暖暖的爱会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再生羽翼,教师那深深的爱会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每个后进生都像天使一样在我们的眼前飞起!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二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

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学生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过程简洁明了,轻重得当,没有那种费尽心机联系生活只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获甚好。

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起初,多媒体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实践证明,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以常规媒体为主,多媒体为补。有些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的思想,这是不合乎教育教学规范的。关键时候可以用。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课堂教学照样可以很成功。

总之,我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三

合肥市康园小学方义和。

时间都去哪儿了?

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布置的各项任务等等,单这些就已经是应接不暇了,更何况家中还有琐碎的事情等着我们、子女的教育等着我们……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他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这段话发人深省,它让我从本质领悟到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们没有理由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因为在我们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而已。而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那点基础知识,真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你是我的“小苹果”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一名小学生,最需要的不是失败的体验,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只有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功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地这么说,假如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反思我们的教学,必要的批评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当批评教育不见一点成效,我们恰恰需要这种“赏识教育”。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中,当批评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我可否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试着选择与之相反的教育方式——表扬。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但用在我们班汪家传这个孩子身上,却很恰当。汪家传是个说话很少的孩子,除了回答问题、偶尔和同桌课下聊两句外,几乎不与人交流,更有趣的是他不喜欢站路队,总是一个人游离于队伍之外。刚开始,我试图找他的同桌和他拉手一起走,可他就是把手往怀里缩。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的小手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于是,站队时,我故意大声说:“汪家传的小手这么漂亮!这么干净!我看谁也比不上他,还是让老师来拉着吧。”那一天,他终于拉着我的手站在队伍里走出了校门口。

每天早晨,总会有几个孩子比我早到,为了让他们自觉读书,不乱跑,我规定:晨读好的同学奖一颗星,但老师来到教室时,看见谁已经坐的端正,认真读书,就奖两颗星。自那以后,孩子们在晨读课上追逐打闹的明显少了些,而朗朗的读书声渐渐成为我班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孩子对班级的热爱和信心。在每周的表扬大会上,我都会大赞特赞这些孩子,把表扬的言辞尽量夸张,并及时利用我班qq群给家长发去“喜报”,家长也会把孩子的改变转达给老师。类似这样的无声教育,真的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表扬的机会,从而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毫不吝啬自己的奖励或表扬。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次爱抚、一枚糖果……,就会开启一个懵懂的孩子内心深处强大的内驱力,继而放射出夺目的的智慧光芒!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喜欢,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了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就一定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只要你肯真诚地说上一声——你是我的“小苹果”,便足矣!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四

向晚意不适,浅斟品茗,百无聊赖之际,脑中不觉想起黄庭坚所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于是,愧疚感顿生,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给教师的建议》。此书一年前就已购买,盖因其名如雷贯耳,然书上长久落尘,实属罪过。今日读来,欲罢不能,读罢掩卷,只能说,半个多世纪过去,大神依然是大神!苏先生治教之绝学,乃吾辈学习之范本!

苏先生深情地说:“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曾忘记自己也是个孩子。”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孩子,这就是“儿童视角”。没有儿童视角的人,是绝对当不了好教师的。

犹记得初带一年级时,第二学期开学后几天,小王同学跑来办公室,泫然欲泣,却只字未讲。在我几度询问之后,才缓缓开口道:“周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看我一脸茫然,他脖子一扬,头一偏:“开学报名时,你表扬了好多同学,说一个寒假都长高了,你还说唐×长高了3厘米呢!我寒假也长高了,还长高了5厘米呢,但你就是没有表扬我!”小王一肚子的委屈倾吐而出。一时间,我哭笑不得,本想一笑了之:小孩子嘛,哄哄就好了,或者再过几天就忘记了。但是转念想到,当时的他满是渴望的眼神等待我的表扬,而我却置之不理(或许压根就没关注),忽略了一个孩子的满心欢喜。于是,我学着他刚才的样子,义愤填膺地说:“这是周老师的不对,我要批评我自己,我下次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了,你能原谅我吗?”为表诚心,我举手对天发誓道,“我今后一定要关注小王的身高……”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点点头:“嗯!我原谅你了!”说罢,就喜笑颜开地跑出去了。

时至今日,我仍然非常庆幸,小王能告诉我他的“小情绪”。他的一席话,对我的教育之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也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敷衍他,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去了解他的想法,获得了他的原谅。当然,读完苏先生的书后,我也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今后要更加细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要以儿童的心情去理解儿童。

在苏先生的著作中,在他给教师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甚至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我一直认为,不会读书的'孩子是没有将来的,尤其是我所带的农村孩子,唯有阅读,才能引领他们走向远方。

在苏先生的第二十六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许多聪明的、有天赋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在亲手参加创造性劳动时,才产生求知兴趣。”这里的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们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苏先生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当然,我和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金秋十月,一片片银杏叶掉落下来,在铺满金色扇子的水泥道上,孩子们把叶子拾起,做书签,谱上诗,聊赠满校秋。有许多平时课上不敢言语的小女孩也会跑过来和我分享:“周老师,这样真有趣!”这一方天地里,许多新奇有趣的事物令他们乐此不疲。这些劳动生活也成了孩子们写作的丰富素材。二年级时,在孩子们的“图画日记”中,我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图画更为精美,天空,河流,大树,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也能载入画册,许多课堂上没听过的语言也流泻在他们的笔尖。

像苏先生说的,“春季和夏初,应带领学生远途参观。”虽然没有条件带他们远游,但我坚持走进自然,和孩子们一起春播种秋有收,夏有莲蓬冬扫雪,尽情体会乡下人家劳作之乐。

风乍起,吹动满室馨香。低头续盏,茶已渐凉。苏先生圣贤之心,培植沃土,获之以花。先生虽已故,然其著作永流传,今日细细品读,心中久久激荡着涟漪,教育无它,用心而已。教育之路,有苏先生作伴,甘之如饴。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五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现在就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后进学生应该怎么做:

一、心存博爱,永不言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他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就会充满希望。

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二、转变角色、教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

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三、调动情绪、控制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

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

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加强阅读、提升素质。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让我们来阅读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关键是没有足够的智力训练,学生没有会如何思考和说话。他整天都在重复着别人的话语,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要打开学生思维的创作的源泉。而这个源泉在哪里呢?在大自然里。要让语言词句成为他们观察自然、表达情感的一种工具,要让书中的故事触动孩子那稚嫩的心灵,使他们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学会表达与思考。“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要支柱上。”

教育家从实际问题入手,为我们指点迷津。使得我对自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觉自己工作起来也更加有方向感了。我想,如果把培养学生看承建造一座漂亮的大厦的话,我们小学教师的的工作就好比为这座大厦打地基。“万丈高楼平地”,担负如此重任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工作。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就是把对未来的希望放在了我们的手中。家长们对我们寄予如此厚望,我们更是不能出差错。要知道一时的疏忽缺漏对我们也许是一转身就忘了,但是对于一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教师的不负责也许会使得一个孩子没有学会学习,从而造成他的人生旅程中有更多的挫折与失败。

而在工作中,除了要尽量避免失误的同时,对一些出现的不足要多作些反思,对如何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多做计划,这些思考,肯定都是大有益处的。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很长,更应该时时刻刻处处用心,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负责任,工作中首要的就是去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等等。这些我们平时也都在做,如果能做好,是对每个学生负责,也对每个家长的负责;是对学校的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七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

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因为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

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我需要认真思考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

“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八

暑假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我从这本书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本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对你娓娓道来。作者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它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都认为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写反思、批改学生的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忙忙碌碌的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可收获却不大。那老师的时间应该从哪里来呢?《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在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教育技巧。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特别爱开小差,于是在老师他们的评语中都有这样一句:“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样的话对他们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影响。但如果你去强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苏霍姆林斯基究竟给我们提出了怎样好的建议呢?在这里,他说“要能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积极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有一定的困难。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儿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第三,班主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转化每个班几乎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前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后一样东西就该要学了;刚学完这一样,另一样又忘记了。对于这些孩子,许多老师认为要减轻这些孩子的学习负担,只要把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掌握好就可以了。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读中提出问题,读中感悟。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借助阅读发展了孩子的智力。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跃。这也是教师对后进生个别因材施教的重要实践工作。

第四,《给教师的建议》教会我们做到“爱心、细心、耐心、慧心”。

“爱心”是为师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学生,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全班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教师工作是门细活计。教师管的事特别多、但却要求特别细。大至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教师操心。因此教师应具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细心。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六个勤”,即“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大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特别强调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耐心去开导学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循循善诱的指导他们,努力让他们明白自己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句话说得就是如此。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作为一名教师所不可欠缺的。

耐心——教育永远的希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探察他们的心理,重视他们的心灵感受和情感体验,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营造和谐、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创造展示的机会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每一个细节,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提高、发展、成功。

以上只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远不能透视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然而仅是这点粗浅的认识就已使我受益良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九

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的建议》,其中有一封《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让我感触很深。

我们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和孩子一起上课,吃饭,聊天……孩子其实是很单纯的,在他们眼里,老师的话总是对的,是神圣的,所以我们要爱护好儿童对你的信任。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和孩子进行真正的心灵的交流,让孩子走进你的内心,也让自己走进孩子的内心。“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经历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事实上,建立师生之间长久的友谊也不是一件易事。每个孩子的家庭不同,性格不同,对同一句话的认识也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对每个孩子都千篇一律。

比如有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那老师就不能常常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他。“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知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多以鼓励的方式去教育他们。我们可以常常说:你真棒,你真勤劳,你真聪明……但是我们的鼓励不应该浮在面上,而是发自内心的去表扬他,从事实出发去赞扬他。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信任你的鼓励,他的积极性酒会越来越高。

比如有的孩子比较顽皮,可能对这样的孩子应该做到更严厉一些。但是,“为了避免那些不愉快的谈话,特别是为了避免惩罚,儿童就开始耍滑头,说谎话。”所以所谓严厉,并不是去惩罚,而是客观的陈述事实,让孩子真正的知道自己错了,真正想改了。其实孩子一开始都是信任老师的,可是老师有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通惩罚,于是孩子觉得委屈,觉得老师也没有想象中的神圣和伟大。后来的日子里,便慢慢开始说谎,不再用心与老师沟通。这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老师应该是在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之中带着严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之中带着严厉。

在我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想我一定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爱护好孩子对我的信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十

寒假里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今天浅谈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想。

当我翻开《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生动的教学事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它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干渴的心灵”。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可以这样教,该这样教。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越读越有味,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新的收获与体验。它像一杯咖啡,读后,回味无穷。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他的精神生活,是他的内心世界,倘若无视这一点,就会带来可悲的后果。”由于频繁的考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曾一度走进为考试而学习的漩涡,联系到自己的数学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无穷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学生会觉得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我们不能单单看到冷酷的分数,要用综合评价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把他们视为活生生的人,再趣味化的教学中让他们能时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负担;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也是最棒的。相信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时刻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长的幸福,他们就会给自己确立一个又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追求更大的进步!

在第26条建议中,我们都会把学生这句“我把做作业的事情忘记了”,当成一句不可理喻的事。“你忘记做作业怎么不忘记吃饭呀”,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却不知学生的课余时间会被那么有趣的事情吸引,更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接受新事物,而是硬性要求这样那样,其实这样已经违背了儿童的天性。第14条建议中,复习旧知时我们都喜欢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殊不知这样反而让教材束缚住了学生,让学生成了教材的傀儡。从建议中我们知道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放过细节,抓住重点,而这种技能的掌握也是学生形成世界观的基本功之一。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中的确给了我们许多指导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教学建议。在第3条建议中提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正如古语所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的大都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至于是自己学会的还是通过“题海”训练会的这却都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所以在教育家的指导面前我们得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刘坚2012-2-3。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十一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经验积累,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本教育经典书。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震憾了我,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的经历,在这里我不能一一列举,就以以下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谈谈我的感想。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觉得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是希望我们教师教育儿童是应持有个别对待的态度,即“因材施教”。书中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的确,每个孩子之间都存在着个性差异,这些差异源于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的教育方式,源于孩子的生活环境等,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孩子在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的发展不均衡。此时,教师就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以此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重视程度、办学条件的差异,家庭经济、家长的思想意识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取向等原因使得中学生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参差不齐,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否认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不采用分层教学;不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拓展思路,同时更会挫伤具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多数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未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各个阶层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有所得,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尽的义务。

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工作很忙,很累,一天到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或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写论文、培训、评职称等,下班回家要做家务,也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孩子,整天忙忙碌碌,感觉时间总不够用。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问题,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段话让我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们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这门学科中,使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深刻的反省,既正视自己之短,又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潺潺不断的水流,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在教学时游刃有余,才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从而把自己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悠闲的享受生活。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在这里,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们常常希望学生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常常把课堂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正意识到,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源应在教师自身,苏霍姆林斯基就说:“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学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平时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常常还兼任着其它的工作,而且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劳技课,不为教师和学生重视,使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有时把握不了工作重点,极少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虽然,较大多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较有兴趣,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不及网络的吸引力,而且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毒害。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吸引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上,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思考、研究的一个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难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并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解决了我曾经遇到的很多难题,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升华,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的经典好书。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十二

假期里,带孩子去看病,公交车上暑气逼人,刚坐下,就听见一声惊喜的呼唤“老师”,我回过头,一个大男孩朝我笑着问出一句话:“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很想张口能叫出他的名字,可是我从自己的记忆深处拼命搜索,但是却毫无印象。一路攀谈,知道他现在一家公司上班,干的还不错。知道我和孩子去看病,他就一路陪同,直到将一切安顿好,他才和我告别,可是我却依然没能记起他的名字。可是他的一句话却让我认识到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孩子的心灵关注尤为重要。“老师,上学时你还给我缝过衣服呢。”上班已经十五年了,教过的学生已超过千人,可回过头来看我的却是那些平时不太关注的学生。

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四十倍。

这是为什么呢?苏力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即使是,短至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那我们口中经常提及的叛逆的、上课捣乱的、一无是处的所谓的“学困生”是不是也常处于黑暗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忘记给他们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自信的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光……这一缕又一缕的光,看似微弱,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拯救的,可能是他(她)们的整个人生啊!

借用《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当教师的,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上站住脚。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他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十三

关注生活、培养阅读,促进数学学困生转化-------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学困生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数学学困生是全部学困生中的最大群体,如何对数学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是摆在数学基础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重读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作品《给教师的建议》,觉得有些在数学后进生转化方面的建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采用,以有效的促成更多的数学后进生转化。

第18条建议: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在这条建议中,作者首先阐述了阅读是培养学生对知识具有稳定的兴趣的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阅读,“也能使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清楚”。在学习新的知识以前,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内容,有些东西肯定是他们读不懂的,但是“这一点倒是没有任何可怕的”。作者认为:“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学生对学习有了自己的兴趣,或者说他们对新知识的了解越多,对新知识的学习感受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同时作者也告诫我们:“不要靠补课,不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同时作者还说到:“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76条建议:这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作者先拿医生看病与教育学困生比较,不管是医生治疗病人还是教师教育学困生,首先都必须基于人道主义。作者认为:“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要使一个在绝大多数儿童来说能够胜任而偏偏在他来说不能胜任的儿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识的乐趣、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同时,作为具有36年教学实践的教育家,作者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要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单位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做为教师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他不仅是提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关于如何对待学困生的问题,作者也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不要强迫儿童尽量长久的死扣书本,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同时作者强调:“这一点是教师和校长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童思考的源泉”。在这里,他就提出:“在儿童早期就使儿童通过‘到自然界里去旅行’而真正受过脑力劳动的训练,那么班上就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数学不及格的学生”。这里提到的“到自然界去旅行”其实就是说在儿童发展的早期要更多的使其接触世界,了解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啊!在这条建议中,他通过一个学生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如何结合生活实际来启发学困生对数量关系的感知和理解。结合我们现在的数学学困生,也应该从启发他们思维的盲区开始,在具体的实例中让他体会数量关系,使他们懂得“应用题并不是空想出来的东西。应用题存在于周围的世界里,因为存在着运动、生活和人们的劳动”。坚持不懈的进行这种结合生活的思维训练,学困生即使“在1年、2年、3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于有一天是能行的”。

如何更有效的转化学困生,这是目前全面提高合格率的背景下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以及对本书中有关学困生问题的这几条建议的细致研读,对于学困生的形成、发展以及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要注意到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建议,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为青年教师,在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都很欠缺的阶段,认真品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其具体的教育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学习效仿的范例;深炯教育理念,对我固有教育思想给予强烈的涤荡。

品读经典,品味人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十四

暑假放假之际,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着的《给教师的推荐》。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针对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写成的作品《给教师的推荐》深受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喜爱。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全面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有益于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假期里的品读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令几乎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因材施教”。就应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务必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一样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潜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必须的教育技巧,掌握必须的教育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称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但是,他善于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为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显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要透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费佳是他教过五年的一位“差生”。他健忘,对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迟钝。在同一班级里,类似于费佳的学生还有不少。

苏霍姆林斯基特地为这些学生编了有200道应用题的习题集。其中不少题是从民间搜集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差生”做这类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只要求他们感兴趣,愿意动脑筋。他们从这本妙趣横生的习题中找到了兴趣和自尊。“费佳整天整天地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了,每解出一道题,他都感到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还专门为费佳他们搜集大约100本书和小册子,他说:“有些书和小册子是跟课堂上所教的资料有直接联系的,另一些书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我认为读这些书是一种智力训练。”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习成绩最后赶上一般学生。在六年级,老师最后发现了费佳的“闪光点”--对物理的极大兴趣。费佳很快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优秀的成员。让差生在学习中有成功感并找回自尊是差生发现自己“智慧闪光点”的基础,也是教师转变差生的关键。从哲学的角度看,启发“差生”寻找“成功感”,找回“自尊心”是“差生”教育的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推荐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中给教师的推荐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理可依,有据可寻,同时也明白碰到相应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