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07:46:09 页码:12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汇总10篇)
2023-12-09 07:46:09    小编:LZ文人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一

我和妈妈在楼下花园里挖了一些土壤,准备给它们搬个家。接着我把小花盆拿过来,将它们填满盆子的三分之二处后,我就把大蒜瓣放到了土壤里。这时,外婆说:“刚种上的种子需要给它浇水,这样有利于它生根发芽。”外婆刚说完,我立刻就去厨房打水给它们浇上了。看着被我浇过的大蒜种子,我希望它们能早点发芽。

4月29日晴。

晚上,我把小花盆搬了出来,发现土有一点点干,就给它们浇了点水。我有点好奇,大蒜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发芽呢?于是,我悄悄地拔了一颗大蒜出来,发现底下已经长出细细的根。我又把大蒜放回去了。

5月9日多云。

钟老师让我们今天把自己种的种子带到学校去。我看见祝一飞同学种的芝麻像一颗小水滴,嫩芽绿绿的,非常可爱。

5月15日晴。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二

每天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我的大蒜有没有新的变化。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我等到了一个大惊喜。

那个最饱满的蒜瓣发芽了!一个嫩绿色的小芽冲破淡紫色的外衣冒了出来。它尖尖的,嫩嫩的,摸上去还很硬,像一把晶莹剔透的绿宝剑。

我轻轻地拿起它,那些昨天才冒出来的新根一夜间长大了许多,变得更细更密集。生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老根,它们把老根完完全全的包围并覆盖起来。我不禁感叹新的生命力好顽强啊!

小绿芽儿们长的特别快,第一天只有一厘米,到了第二天就长到两厘米。细细观察后我又发现的那个芽尖上出现了一道不易被察觉的“竖痕”。

难道小绿芽也受伤了?我脑袋里冒出来许多小问号……。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三

今天,我从奶奶家里拿来了两颗大蒜种。

我把大蒜扒了皮,挑了五六个大小差不多,白白净净的大蒜,把它们放在一个盛了三分之一的水的塑料盆里。我看着大蒜,对它们说:“天气渐渐暖暖和了,你们快快发芽吧!”

3月3日星期五阴。

放学回到了家,我心想:大蒜应该长出小芽了吧!于是我马上跑去窗户边上看大蒜。啊!大蒜真的已经发芽了。它刚露出头,嫩嫩的,颜色是浅绿色的。那又绿又嫩的小芽像刚刚出生的小宝宝,可爱极了!

我忽然看见盆里还有些白色的东西。我再仔细一看,哦,原来是大蒜长出了根,白白的,一缕一缕的,好像老爷爷的白胡须。

3月9日星期四晴。

大蒜终于抽出了两片叶子,绿绿的,直直的,像一位坚毅的士兵笔直的站着。大蒜叶里又长出了一片小芽,像大蒜妈妈的小婴儿。再看看根部,“白胡须“已经长得很长了,好像要长到花盆外面。

看着绿绿的、诱人的蒜苗,我心里乐开了花。

通过这次观察,我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认真,有耐心。

自从10月15日种下大蒜苗后,我每天都给大蒜苗浇水。一个星期过去了,蒜苗没有多大的变化。看着我失望的.样子,奶奶对我说,傻孩子,大蒜发芽也是需要时间的,别急,再过两天就差不多啦。听了奶奶的话,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着大蒜说:“大蒜,大蒜,快快发芽吧”。

10月22日,种下大蒜的第八天。一大早,我一边刷牙一边来看我的大蒜。褐色的泥土里,六个尖尖的小芽钻了出来。“啊,大蒜发芽了”,我大声地欢呼起来。刚长出来的小芽白白嫩嫩的,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正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我们。

10月25日,我种下的大蒜基本上都长出了嫩芽。有六颗差不多已经长了六厘米。刚露出泥土的蒜苗是圆柱状的,颜色是嫩绿色的。长到大约三厘米的地方,蒜苗开始分叉,长出了两至三片的叶子,叶子是翠绿色的,边缘有些微微卷起。奶奶告诉我,蒜苗再长大些,叶片就会舒展开,颜色也会变成了深绿色。

我望着亲手种下的蒜苗,眼前仿佛出现了香喷喷的蒜苗炒肉片这道美食,自己种下的蒜苗吃起来肯定更加美味呢!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四

几个星期前,我的“蒜小花”搬进我给建造的“新家”——加了一两滴水的一次性杯子里,它躺在“新家”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好觉,做了个美梦。

可能是第一天睡得太好。“蒜小花”下定决心要报答我。于是那白白的根犹如老爷爷的胡须探出头来,这下,可把我高兴坏了!

过了几天,“蒜小花”的根竟然长了八厘米!而且“蒜小花”不知从哪儿弄来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好像是那亭亭玉立的小公主,可真讨人喜欢啊!

温暖的阳光洒在蒜叶上,让人心旷神怡。咦?“蒜小花”今天是生病了吗?头顶上竟然有点泛紫泛紫的`。我急忙翻阅资料。原来它不是生病了,而是“蒜小花”为了证明自己很健康所做出的反应。真是虚惊一场啊!

通过这次“泡大蒜”我明白了,做事不能有头无尾,这样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要当一位认真负责的小园丁,细心的照顾好我的“蒜小花”。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五

我听说大蒜在水里也能发芽,这是真的吗?我决定亲自做一个小实验一探究竟。

我小心地拿起大蒜,发现下面的密密麻麻的根,像爸爸脸上扎人的胡须,不过这根不扎人。我把大蒜轻轻地放下时,看见蒜苗已经长得很高了,千姿百态,像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好看极了。

大蒜黄又长高了。我听说大蒜长出的蒜苗长好了可以烧菜,我天生就是个小馋猫,天天想着蒜苗烧什么好吃。但是,没过多久,蒜苗就渐渐变黄了,枯萎了。我的美梦就这样破灭了,我到至今也不知道蒜苗为什么枯萎了。

我种的蒜苗虽然死了,不过这次实验没白做,我知道了原来大蒜真的能在水里发芽,还知道了,要想知道一个秘密,必须自己亲自去解答。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六

今天,我又兴致勃勃地去看我种的大蒜了。

我过去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原本窝在土里的“胖娃娃”不一样了。有的耐不出寂寞,钻出了被子,有的还在半睡半醒中,有的还在被子里睡觉。

未发芽的大蒜像一个个小娃娃钻在被子里迟迟不肯露面。将要发芽的大蒜的头上有一点绿色,这是发芽的标志,已发芽的大蒜抽出约3厘米长的叶子,叶子包裹在一起,直径约0.5厘米,像一个阔少爷似的昂首挺胸、趾高气昂地站着,好一个神气十足的架子。

养输送器啊,它要是被破坏了就发不了芽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可不敢大意了,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把它穿好,放到准备好的小盒里,然后给它浇了三分之一的水。就这样大功告成了。

看着已经种好的小蒜瓣,我微笑着对它说:“小蒜瓣啊,小蒜瓣你快快长大吧!”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七

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八

今天,老师让我们养一种植物,我要种大蒜,不顾大蒜身上的辛辣味,我先用牙刷轻刷大蒜的表面,将它清洗干净,接着拿来一个花形的水晶碗,装上一些清水,然后将大蒜放进去,最后把大蒜放到阳台上,让大蒜接受阳光的沐浴。快快发芽。

10月15日星期二阴。

一大早,我连忙穿好衣服去看大蒜,大蒜长得可真快啊。一晚上就长出芽来了。包着一层白袍的.绿芽最为浓郁,愈发往下延伸,颜色便愈发的淡,犹如点了一滴浓墨在宣纸上,真好看。

10月16日星期三晴。

大簇,像是长了白胡子一样。大蒜的根紧紧的扎在海绵上立得非常牢固,怎么推也推不倒。

10月18日晴。

今天,我把大蒜从杯子里拿了出来,取掉了他们根部的海绵,它们的叶子和根都长的很长了。我轻轻的把它们都种到了土里,希望它们能健健康康的成长。

大蒜观察日记两天篇九

自从10月15日种下大蒜苗后,我每天都给大蒜苗浇水。一个星期过去了,蒜苗没有多大的变化。看着我失望的样子,奶奶对我说,傻孩子,大蒜发芽也是需要时间的,别急,再过两天就差不多啦。听了奶奶的话,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着大蒜说:“大蒜,大蒜,快快发芽吧”。

10月22日,种下大蒜的第八天。一大早,我一边刷牙一边来看我的大蒜。褐色的泥土里,六个尖尖的小芽钻了出来。“啊,大蒜发芽了”,我大声地欢呼起来。刚长出来的小芽白白嫩嫩的,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正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我们。

10月25日,我种下的大蒜基本上都长出了嫩芽。有六颗差不多已经长了六厘米。刚露出泥土的蒜苗是圆柱状的,颜色是嫩绿色的。长到大约三厘米的地方,蒜苗开始分叉,长出了两至三片的叶子,叶子是翠绿色的,边缘有些微微卷起。奶奶告诉我,蒜苗再长大些,叶片就会舒展开,颜色也会变成了深绿色。

我望着亲手种下的蒜苗,眼前仿佛出现了香喷喷的蒜苗炒肉片这道美食,自己种下的蒜苗吃起来肯定更加美味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