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6 22:56:02 页码:9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优秀11篇)
2023-12-16 22:56:02    小编:笔尘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一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建立数感,这是《新课标》中强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数感是一种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它是数的意义和有效计算等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一座桥梁。《新课标》中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不同学段中都有着明确的要求,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需要,也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基于学生已学的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教学,而《数数、数的组成》这个内容是为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做好铺垫,也是为了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我强调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从已学的20以内数为出发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数数,数的组成这一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能熟练地说出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的含义,能将数字形象化。难点就在进位。

1、数数教学中,我借助小棒进行数数,出示图片:19根小棒,让学生说出这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1个十9个一组成19。问:19添上1是多少?学生答:9加1等于10,10加10等于20。接着带着学生一起数20以后的数,当遇到29时,问:29添上1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9添1是10,强调满十进一的思想,注重学生学习数数的方法。从中让学生发现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2、当学生掌握了数数的方法后,我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百羊图数一数,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又快又准的数出图上有多少只羊,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一百到底有多少,初步建立数感。

3、口答大比拼,说一些数让学生来数一数和猜一猜,通过这样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在课堂上设置小组比赛抢答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巩固练习,层层递进。

(1)出示小棒,看看组成了数几?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2)数数:有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发挥多样数的过程。

(3)判断对错。突出学生的学困点。

整堂课难点进行了突破,但是重点并不突出。

1、在数百羊图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猜一猜、估一估,所以学生对于100的大小不是很敏感。在这个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是10只或者20只,让学生感受到10有多少,20有多少,100又有多少。这样对于学生的数感建立很有帮助。

2、数数的过程过于单一,在新授部分没有进行多样数,以至于在巩固练习时,学生们遇到了困难,无法很快的回答出答案。在口答大比拼时:就可以进行小组竞赛,一组一组的数,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有倒着数的,有分段数的。通过这样的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学习气氛,并且重点进行了突破。

3、判断题可以改成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又把重难点进一步的突破了。

我找到了自己本课的不足。因此,以后的课堂中还需要多思考每个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注意时间的分配,题型的搭配,利用有效的时间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消化当堂所学的内容。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二

这一节课,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2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教学难点是数出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重难点和新课标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2、师生合作,教和学渗透在一起,基于对学生课前的了解,上本节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能力,但都是唱数,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是有困难,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数感还较低。因此,我采用了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帮组学生对一百以内的数的认识。

3、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数准备好的小棒,从而在数的过程中突破几十九后面一个是多少。还让学生明白了数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会让我们的数数速度加快。4、自主实践,教学完学生数数之后,让学生数百羊图,先一个一个的数,再一十一十的数。比较两种数数方法的优劣,也加强了学生的数数能力,所学知识得到了应用。

的作用,课件做的也不是很清楚。然后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操作及思考。还有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要求或任务时应说清楚,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该怎么做,这点做得不够。这节课的练习设计不是非常好。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专研教材,备好课,还应该多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做到课堂中多关注学生。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三

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而本节内容就是为学生理解神经系统如何调节生命活动做准备的。由于本节内容以结构组成和功能为主,课堂上易出现繁琐和沉闷的情况,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成为本节授课的难点。

案例以活动引线,引导学生认识到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各器官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各器官协调一致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配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以会诊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出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挂图结合录像,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各组成在人体所处的部位及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解,易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关于神经元,通过几种人类细胞的比较,引导学生说出神经元的结构特征,进而归纳出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关系,可谓水到渠成。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四

数数、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能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其实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都能轻松地数到100,凭着语感就像背顺口溜一样。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需要孩子们对数的意义及组成要真正理解,还有对不同的实物要有灵活的数数方法。这就给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在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们准备尽可能多的实物来进行数数练习。如:集中多数同学的铅笔,让学生自己带喜欢的小棒或者小石头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数,有的同学一个一个的数;有的同学两个两个的数;有的同学五个五个的数;有的同学干脆十个十个的数,个个都数的兴致勃勃。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换物品来数。为了练习数的组成,在每个同学数完后要说出这个数十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和做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五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它既是10以内数的了解和连续,又是100以内以致更大数的了解的底子,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底子。在本节课讲授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筹划了一系列动手操纵和训练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知识使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进程中得到告成的体验,了解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讲授筹划进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充实动手操纵,资助学生纯熟数数,掌握数的构成。

研究评释,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纵等形象的感知才气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创建起相应的数学观点。讲授中,我让学生本身摆小棒,在摆的历程中视察、掌握数的构成。如许的操纵景象,使学生的“头脑发轫于行动”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联合”、“情理互促”资助孩子们在操纵中体验,在操纵中感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11根小棒摆在黑板上,再让同学们四个一小组合作讨论“哪种方法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有11根小棒”。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总之,整节课中,我提倡自动探索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法,在存眷学习历程的同时,资助学生得到乐成的体验,树立自大心,加强上进心。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单一“你真棒”的评价语,使孩子的答复得不到实时而公道的反馈,讲堂缺乏积极性。同时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会合十几分钟,整堂课我注意知识的教学,缺乏游戏关键,没有充实变更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到达我要学的教学结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争取让我的课堂更加生动,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c语言其实不简单:数组与指针。

vfp:模拟vb控件数组操作标签控件。

《仰卧推起成桥》教学设计与评析。

成考作文题目。

成年礼主持词。

创成日记。

初一成作文。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六

本课我从学生熟悉的20以内的数数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口头数到100多,基于这点,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里的小棒。在反复的点数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数的组成也是基于2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让学生数出35根小棒,42根小棒。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摆放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35,42。即让学生把小棒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从而使他们透彻的理解数的组成。

这节课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拐弯处数数处理不妥,强调不够,如49数到50的数数。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因此,在课中就忽视了这一点,以为学生都会了,其实很多学生都在滥竽充数。而事实上,这正是学生的难点。所以,以后每一堂课,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

2.在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小结不够。这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

3.表扬性语言用的比较少,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表扬。就是表扬起来也是生硬,不自然。课堂教学上,缺少了点艺术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七

新t;t;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本次活动重点旨在让幼儿学习2、3的组成,知道2分成两份有一种方法,3分成两份有两种方法;活动难点是认识分合号,通过分合号和分合式,初步感受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以情境创设导入,让幼儿自主来分萝卜,初步感知2可以分成1个和1个,引导幼儿说出2可以分成1和1,并紧接着引出分合号,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手指摆一摆来加以巩固。在此基础上,便导出3的分成,同样利用实物书本的分发来让幼儿自主体验3的分成有两种方式,同时让幼儿自己能利用分合号来说出3的分成情况。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较为积极,能投入到我创设的情境中去。最后再以按特征分类的操作形式让幼儿巩固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分享书本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2分成两份有1种分法,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2和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不过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对分合号欠考虑,将分与合分开来学习使幼儿有一定的屈解,在以后的活动中应有所改善。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八

教学目标: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2.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提示他们去看p50页图3-12,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3.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净物,不少同学会以为空气是一种化合物,因此,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练习.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九

《0×5=?》这一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苹果,剩两个苹果,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盘子中一个苹果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计算3×5=,2×5=,1×5=,0×5=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5表示0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0相加。0个5相加是0,5个0相加也得0,所以0×5=0”。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5个盘子都是空的,一个苹果都没有,当然0×5=0”。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他们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这让我非常自责,不过整体还是挺好的。

文档为doc格式。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十

本节课总体看,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三维目标,完成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充分的利用了资源,发掘了教材,更好的使用了教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活跃了课堂,教师真正做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注意采用体验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能够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充分的做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到化学知识。真正的做到重视个体向重合作学习,从而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2、教师对电解水试验的改进。以往我们做的实验完成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是教师演示的,学生的感受不够深,对化学的学习不能更好的体验。现在,学生能够自己动手,从探究的活动中学到化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是终身难忘的。

3、教师能够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身边的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增强了学习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

1、就是在时间上没有把握的太好,时间分配上还有待改动。

2、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对水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已经学习的一些基本化学知识和氧气的性质的一些内容,从而从氧气的学习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水的知识。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元素的概念,对物质组成的知识的缺乏,并且对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方法还不了解,有待改进。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与改进篇十一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里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数出来的,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新知。

本节课是利用“百羊图”创设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导学生数出10只羊、20只羊,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这幅图上的羊有多少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体会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了他们估计的意识。在做课后练习“数皮球”这幅图时,也是先指名让多位学生来估一估,再设法数出皮球的数量,让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数小棒,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而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这一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并获取新知,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有些地方我认为须进一步改进,如要调控好活动的时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等等。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才会起到好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