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7 15:37:24 页码:14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通用10篇)
2023-12-17 15:37:24    小编:LZ文人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代汝南王张柔由满城移驻顺天军(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修建莲池。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20xx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文档为doc格式。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二

外围的篆刻碑廊——主要有《清明上河图》、中华胜境图、七十二候印谱、黄庭坚《松风阁》诗卷、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莲花山风景、无锡惠山泥人等。其中《七十二候印谱》为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雪渔所治、清代篆刻家童叔平摹刻,按二十四节气,每节气五日为一候,以每候内自然界的典型事物的变化为文,由于原刻石早已无存,这个印谱更为珍贵。《松风阁》长卷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行楷书中的力作,结字内紧外松,笔法浑圆,出笔长而苍劲有力,一波三折,气势开张,昂藏有态。《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其画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1956年畅游长江时所写,词的宏大意境和气吞山河的雄伟气势与书法的流畅奔放相得益彰,体现了一代伟人的乐观、豪迈和睿智,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心阁是莲花山碑林的中心建筑,也是八条碑廊的汇聚处。中心阁的外侧有12根通天柱,上面雕塑着十二生肖,中间八根通天柱,是金猴攀援;里面四根通天柱,盘绕着四条金龙;上顶外圈凸塑先天八卦,地面用大理石嵌镶后天八卦。阁内彩绘面积约为1987平方米,将中国传统的彩绘手法和西洋写实的油画工艺结合为一体,画面真实自然,境界开阔。穹顶正中的九条巨龙,神态各异,翻腾游动,穿云破海,九龙四周的穹壁上东边的太阳和西边的月亮相对,日月并明。四周深蓝天空布满星辰,整个内顶为一个浩瀚的宇宙。穹壁的外圈是四幅东春南夏西秋北冬四时的景象;第二圈是以油画展示八卦内涵:风代表巽卦,雷代表艮卦,电代表震卦,火代表离卦,水代表坎卦,泽代表兑卦,天代表乾卦,地代表坤卦;第一圈与第二圈之间的穹壁和第二圈外与中心阁外圈的穹壁上,以灯饰形成河图、洛书布局及星座。

中心阁内最为有名的就是这组《法界源流图》碑刻了。此图源于宋代《大理国梵像卷》,历经宋、元、明、清500余年,至清乾隆年间入贡皇宫。乾隆皇帝视为珍宝,命宫庭画师丁观鹏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的指导下临摹而成。原本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此画卷刻石95块,场面宏大,描绘精细,色彩绚丽,形象繁多,其人物神态生动,形神特质千变万化,代表了清代工笔人物画和佛像画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佛教绘画艺术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奇珍。

莲花山碑林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无数书画家、篆刻家、文史专家、收藏家纷纷献策献宝,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和家藏的书画精品。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都相继报道,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徜徉碑林,纵横慧海,感受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得到心灵的调和与思想的充实。

2

页,当前第。

2

1

2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三

各位游客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保定市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0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四

走进大门,就看见一条长长的林荫小路。小路两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天,鸟儿于,蝴蝶飞舞,好像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沿着小路往前走,迎面就看见一座高大雕,它刻的是我国历史上有名带过将领刻得。

栩栩如生的石像,它刻的是我国历史上有名带过将领文天祥。只见他手捧酒杯,翅首遥望远方。旁边还有他心爱的战马。

我们又观看了“莲花石”。这块亭亭玉立的大石,分成两瓣,远远望去,就像一朵绽开的莲花,爸爸说:“莲花峰就是因为这块莲花石而很有名的。

我和爸爸走着走着就走到海岸的尽头。海里的水碧绿碧绿的,有几只船在上面行驶着。突然,一阵巨大的海浪把小虾、贝壳、小石头都冲到到沙滩上。我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淡蓝色的天空,海鸟在大海上空中自由飞翔,海面碧波荡漾。阳光下,海面被洒上了点点金光,多么像一匹匹亮闪闪的天蓝色的锦缎被抖开了。不一会,风来了,海面又是另一幅景象,一排排巨大的海浪,如万马奔腾争先恐后,吼着冲向碓石涌上岸,溅起巨大的浪花。看到这情景,让我想起“惊涛拍岸,卷起千堆的诗句。

我爱你,海门莲花峰。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六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金秀莲花山景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1号导游员,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共游莲花山,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莲花山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金秀莲花山的基本情况。

莲花山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城西北面14千米处,是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方圆15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335米,因群峰耸立,远远望去,整个山体酷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因此而得名。有关专家曾评价说:“莲花山集黄山、庐山、张家界之美于一身,雄奇且灵秀,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山上景观以石林为主,加之繁茂的原始森林、云海杜鹃花林和奇松的衬托,显得格外秀丽。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接下来请各位朋友随我一起去揭开欣赏莲花山的神秘面纱,山路崎岖,请大家注意脚下安全,要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进入莲花山,首先欢迎各位朋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摇曳生姿的芭芒林。看着它们不经让人想起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好诗. 芭芒是一种有着非凡生命力的植物,它的适应性极强,家族遍布五大洲。它的全身都是宝,在瑶山,它是可爱的芒狸的主要美食。

经过杨梅林,请大家抬头望去,前方山崖半腰上,一颗苍松横空出世,傲然挺立。那不就是活脱脱的黄山迎客松吗?有人说黄山是迎客松是她的老哥,她是黄山迎客松的小妹,嫁到金秀莲花山来了,哦,怪不得两松如此相似呢! 经过森林地带,顺着山道,我们来到了瑶山现存的唯一的盘瓠庙。庙中供奉的是瑶族人民十分崇敬的始祖——盘瓠,这座盘瓠庙是1994年修复的。别看它貌不惊人,听说很是灵验呢!这可是镇人不露相哦!

现在横跨在我们面前的是跨越深谷的铁索吊桥,叫会仙桥,全桥由六根钢丝绳链接两端的混泥土桥墩建成,走过会仙桥,祝愿大家六六大顺!

进入会仙门,就来到了莲花山景区的中心地带——盘王石林仙都,传说这片石林是当年盘王理政的地方。前方这座石峰,人称盘王遗韵,只见他头戴王冠,深披战袍,俨然盘王坐殿升堂,盘王右前方的石笋就是他那把未出鞘的宝剑,而眼前这一根根错落有致的石柱,就是当年盘王练兵时留下的梅花桩哩! 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注意脚下安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广西最长的一线天,只见两峰壁立对峙,人处期间,顿觉天窄地狭, 仿如置身深邃难的`地缝之中, 不由得让人想起那远古蛮荒时代, 地球上荒无人烟的情景。

面对着莲花山布局巧妙的悬崖峭壁, 看着那千姿百态的石笋、石峰, 欣赏着那错落有致、高耸低垂的石柱、石帘, 听着山间此起彼伏传来的阵阵松涛, 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得不赞叹这些神、奇、美的天然巧合! 不得不对这金秀莲花山一步三回头, 不忍离去! 看, 就连这头以铁石心肠忠实守护莲花山而闻名的石狮此刻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正俯首挥泪与大家告别! 希望金秀莲花山的美景给您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好,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七

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莲花池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八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xx。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九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莲花峰导游词介绍篇十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莲池区,是保定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中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建造,建成于公元1234年。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书,就把它随俗称为“莲花池”。到了清代,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皇帝多次出游驻跸。古莲池几经修建,达到了极盛。园内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卉,仙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织成画,交织成诗。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