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4 10:48:27 页码:10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实用15篇)
2024-01-04 10:48:27    小编:灵魂曲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一

经过上一次科学课,我还是不肯把我的蜗牛放生,继续把他养在瓶子里,我每次做完作业,都会跑去看望它,有一次,让我惊讶地发现,不知哪只蜗牛竟然生了一个小宝宝,我看了喜出望外,连忙跑去告诉在一旁做作业的妹妹。

所以从那天起,我就对蜗牛产生了兴趣,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白白的粘液,它有2对触角,长的触角上有眼睛,当我轻轻触碰它的壳时,它就会缩进坚硬的小房子里。听说蜗牛的牙齿可多了,虽然我没有扒开蜗牛的嘴巴,没有发现它到底有多少牙齿,但是书上说约有25600多颗,怎有那么多数也数不清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我惊讶极了!还有蜗牛身上有好几个孔,我发现有3个,怎么会是3个呢那就听我讲来,一个是排便孔,一个是气孔,最后一个是生宝宝的孔,至于他们的位置到底在哪我还要进一步的观察。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二

我家里养了一只蜗牛,它的壳是土黄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点。蜗牛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长触角顶端是它的眼睛,至于短触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当我用手指碰它的触角时,它的触角就会马上缩回去。过一会儿,觉得没危险了,又伸出来了。

蜗牛白天很懒得,经常躲在菜叶下一动也不动,肯定是在偷懒睡午觉呢!我拿来水盆,把它放在水里,它马上快速地用它的腹足爬出了水面,爬的还挺快啊!上了岸,还有节目等着它呢,我和爸爸找来一根棉线,拉直了横在它的饲养瓶口上面,然后我把蜗牛放在棉线上。蜗牛用两边的腹足紧紧地夹住棉线,身体倒挂在棉线上,慢慢的向饲养瓶边爬过去,到了瓶边,它很快地向菜叶下爬过去了,原来它又想去睡懒觉了啊。

10月3日阴。

蜗牛在没伸出壳时,口朝底部。

蜗牛主要吃绿色植物的叶子,它先用触角碰一碰食物,觉得周围安全了,就吧嘴完全张大。

蜗牛有四个触角,上面一对比较长,是用来探路的;下面的一对就是用来感应食物味道和探路的。我还发现蜗牛群喜欢叠在一起行动。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我也不知道。

10月4日晴。

蜗牛的壳是有不同颜色的,大的蜗牛的壳是棕色和条纹组成的;相反,较小的蜗牛的壳的颜色比较浅,不过条纹的颜色和大蜗牛的相同。

蜗牛长得越大,它的壳就会越大,壳上的螺纹圈就越多。而且,一旦遇到敌人攻击,壳就成了蜗牛最有力的“保护伞”了!

10月5日晴。

蜗牛喜欢到潮湿的地方活动。下雨后,蜗牛就会出来透气,因为雨后的地面很潮湿,适合蜗牛活动。

我还观察到,蜗牛的大便是棕绿色的,为什么有绿色呢?因为蜗牛主要吃的菜叶是绿色的呀!

如果蜗牛吃东西,一天就会大便1~2次左右。

10月6日晴。

我观察到蜗牛一般是合起来行动的,它一边走,一边留下自己的气味,以防万一。如果自己找不到同伴了,那同伴也可以由气味找到自己。

蜗牛有一种透明的液体,边走会边流出来,可能是一种记号吧!假如自己迷路了,看到或闻到自己的透明液体,便知道自己走过这条路!

10月7日晴。

今天,我观察了蜗牛的走路。我想,蜗牛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

原来,蜗牛就是靠身体的蠕动来走路的,不过走得很慢。

蜗牛的壳也是它走路的工具哦!因为壳可以让蜗牛的身体保持平衡。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三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我们都跑到了楼下来捉蜗牛,因为下雨的时候,很多蜗牛常常出来“透气”。

来到了草丛边,我扒着草在全神贯注的找蜗牛,突然间,我发现了一只、两只、三只……有五只蜗牛,“快来看呀,这儿有一个蜗牛窝。”我叫着刘骐逢。他过来一看,也很惊讶,这时我听他说:“我教教你怎么辨别死活蜗牛,只要看它的这个”小洞“里,有没有白白的肉就可以辨别蜗牛是活是死。

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和我一起找蜗牛……我们找累了,他提议:我们来玩”蜗牛大比拼“吧?”“好啊。”我答道。我们先开始做检查,一、二、三、四……一共有二十八个活的三个死的,真没想到有这么多的蜗牛。

“蜗牛大比拼”第一项跑步比赛准备完毕,开始。我的蜗牛一步,我正洋洋得意,却被刘骐逢的蜗牛甩掉了。突然,我们的蜗牛有的往左拐,有的往右拐,一会儿又相互吸到了一起。这时我在想,也许蜗牛天生爬的慢,本来就不喜欢比赛吧。

后来我们又进行第二项“蜗牛爬橡皮南瓜”。比赛开始了,有许多蜗牛都在南瓜上,而有些蜗牛却好像是没有了能量一样,怎么爬也爬不上去,蜗牛那憨态可掬的样子让我忍不住在心里偷偷地笑了起来。

这时,睡觉铃响了,我们都回了宿舍,虽然睡觉的时间到了,但这群蜗牛的影像一直在我心里隐隐约约的出现。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四

郑好。

今天科学课上老师捉来蜗牛,让我们观察它的样子、动作和特点,以及它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爬行的。我捉起一只蜗牛,把它放到一块已准备好的玻璃片上,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我发现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壳口有一点点透明,后面就不透明了,有人侵犯它的时侯,蜗牛就会把头缩进壳里保护自己,不动的时侯,它也可以在壳里好好的休息,真是一举两得啊!它的头部有四条触角,触角上的两个小黑点就是它的眼睛,我用手轻轻地碰了碰它的眼睛,它似乎看到了坏人,立刻逃了回去,但没过一会,它又伸出来了。我还发现,蜗牛头部有个很小的洞,老师告诉我们说:“这就是它的嘴,而且它的嘴里有三万多颗小牙齿,就是纸盒也能咬破。”别看这蜗牛小,还真是厉害啊!

老师还告诉我们说:“蜗牛壳下的地方就是它的”腹部“,”腹部“中间很厚,边上很薄,腹部上还长着一种能动的腹足。”我还发现,蜗牛在在爬行后会留下一条长长的液体,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也明白了:那是它分泌出来的黏液,可以在爬行时减少摩擦,不让自己的底部受到伤害,还有利于前行。

一节课下来,一条小小的蜗牛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发现,只要我们有心去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也会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五

天,下了一整天的雨。第二天,空气依然潮湿,我惊喜地发现后花园的墙上竟然爬着许多蜗牛。于是,我心血来潮决定捉几只来玩玩。

我把蜗牛们放在太阳底下,不到一分钟,它们便个个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来,只要碰一下它的触角,蜗牛便会很警惕地把脑袋迅速地收回去。蜗牛虽然背着大大的壳,但它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还是爬得很快。

我发现最有趣的是,它们在爬行的过程中,背上的壳好像保持不了平衡,一直在打转。有的蜗牛竟然把同伴给缠住当马骑似的,真是太有意思,太有趣啦!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玩了半天,我兴奋地哼着儿歌《蜗牛与黄鹂鸟》回家去了。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六

早上六点,天气晴朗,我跟爷爷、奶奶来到了公园。昨天刚下过雨的地还是湿的,我用树枝在河边的草丛里,掀开盖在地上的枯..

早上六点,天气晴朗,我跟爷爷、奶奶来到了公园。昨天刚下过雨的地还是湿的,我用树枝在河边的草丛里,掀开盖在地上的枯叶,发现了两只可爱的小蜗牛。我捉住它时,它一动也不动,好像是死的,不一会儿它的头从它的小房子里慢慢伸了出来,我开心极了,就把它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带回了家。

这两只蜗牛可爱极了!一只大一只小,大的有一粒花生米那么大,那只小的只有大的一半,好像是两母子。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螺旋型的房子,头上有两根触角,在触角的下面还有两根比触角短而小的东西,像八字胡,可神气呢!

回到家中,我把它放在纸杯里,又在纸杯里放上一点水,它的头慢慢从小屋子里伸了出来,以它的身子黏住杯壁慢慢的向上移动,过会儿一只大的站在瓶口,好像对我说:“我爬到了,我的儿子掉下去了”,我转头向地下一看,果然有一只小蜗牛在地上爬。我马上把它捉起来再放入杯子里。

下午我去姐姐吃蛋糕,去前把纸杯的口用保鲜膜封住,两只蜗牛关在里面。我不知道蜗牛吃什么,在杯子里没放什么,里面只有水而已。我在姐姐家过了一宿,回来一看,两只蜗牛还是那么活泼,里面多了一些屎。对此感到很惊讶,原来蜗牛的生命力有那么强啊!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七

傍晚,我看到爸爸正在削丝瓜皮。我惊奇地看到丝瓜上有一只小小的蜗牛。

这蜗牛几乎不到一厘米,我想蜗牛也要有个名字,我就取它叫“弱弱”吧。因为我碰一下它的触角,它就把触角缩到里面去了。我觉得它很脆弱、胆小,所以叫它弱弱。

我把小蜗牛——哦——不,弱弱放在塑料杯里,它兴奋地爬来爬去。显得十分可爱!

可是,到了晚上,它就缩在壳里纹丝不动,一直都没有出来。

我看到小蜗牛这么淘气,心里想:真是个小淘气包。

小蜗牛既淘气又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八

在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蜗牛为什么能在刀上走呢?回到家后,带着这样问题,我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观察蜗牛。

我在小区的草丛里找来了一只蜗牛,把它放在一把菜刀上,只见蜗牛沿着刀刃爬了起来。一开始,我还担心,蜗牛会不会死呀?慢慢地,只见蜗牛爬过的地方还留下了一条白线。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在网上查找了一番,终于知道那个白色的东西原来就是蜗牛的粘液。我用手又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觉得粘糊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这是什么呢?经过查阅书本,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小粒的东西是它的脚,那粘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这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观察中,我又发现了蜗牛的一个秘密——喜欢向高处爬。只见蜗牛把脖子伸得老长,似乎在寻找更高的落脚点。如果确定没有,它也不会向下爬,而是转过身,从原路返回。看来,不爬到最高处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原来小小蜗牛也藏着那么多的秘密。看来,我们只要平时仔细观察、善于探索和思考,一定可以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九

傍晚时分,我在玩乐之余捉到了一只蜗牛,由于我对蜗牛充满了喜爱之情,便盯着它饶有兴味的观察起来。

起初,它可能有些害怕,总是将头缩在螺旋形的壳里不肯出来。过了许久,它才将触角慢慢的伸了出来,东张西望,见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小心翼翼的探出身子来。见到它这副模样,我不禁在心里嘲笑起它:哈哈,蜗牛真是个胆小鬼!

一会儿,我便将蜗牛放在墙壁上让它“爬墙”。刚开始,它可能不太明白我的用意,总是趴在墙壁上,一副木呆呆的样子。突然,我想出了一个“妙方”:将两只手指放在它的正上方,并不时的向上微微移动一点。果然,蜗牛被我的手指吸引了,我向上移,它也慢吞吞的向上爬行着。偶尔遇到一些“障碍物”,它也不顾一切的绕过障碍物继续爬行。这时,它一不小心,“啪”的一声从墙壁上重重地跌落下来。我急忙俯下身来,看看它摔坏没有。

令我惊奇的是,此时的它,安然无恙,一对小触角也晃动着露了出来(可能是因为它的壳非常坚吧)。于是,我再次将它放在墙壁上,让它继续爬行······就这样,这只蜗牛凭着它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仅仅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爬出了好长一段距离。蜗牛的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我敬佩。

今天,通过观察蜗牛,我得到一个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面前有许多坎坷的路,但是,只要拥有持久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就会走向成功!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十

星期五,我们有科学课。星期四晚上,我在家里的小花园洒了很多水,我想洒过水的地方明天一定会有蜗牛。星期五我很早醒来,到我们家的小花园里仔细看了看,瞧了瞧,没发现蜗牛。

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为什么没蜗牛呢?我只好跟爸爸到小姨家去捉蜗牛,找了个遍,小姨家的花园里也没有,这可急坏了我。到了学校,金湛看见我没带蜗牛,便热心的给我送上了4只蜗牛。有了蜗牛我又开心又激动,我很感激他。

蜗牛爬的时候总爱把眼睛伸得老长老长,这是为什么呢?蜗牛的脖子为什么会缩伸缩短呢?只要仔细观察就会知道。

我有个秘诀能唤醒沉睡的蜗牛,就是把蜗牛放到水里去,让它在水里两分钟,它就会醒来。蜗牛身上有3个孔,分别是拉便孔、哺育的孔,还有一个孔我不知道。蜗牛有两只眼睛和一对触角,两只眼睛长在触角上。一般的蜗牛长1厘米,高5毫米,背着一个硬硬的壳。蜗牛没有脚是用身子一扭一扭爬行的,它爬起来非常非常慢,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银白色的线。

蜗牛的嘴巴会一点一点地动,一点一点地啃青菜叶,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蜗牛的心脏上下跳动呢。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十一

下午,我在路边看见了一只蜗牛。因为我平时很喜欢蜗牛,于是就把它带回家了。妈妈下班了,回到家里发现后问我:“你的蜗牛是从哪里带到家里来的?”我对妈妈说:“这只蜗牛是我在回家的路边带回来的,因为我喜欢小蜗牛,所有就把它带回来了。”这时,我看见蜗牛伸出了头正慢慢爬呢。我就用手指把蜗牛的触角碰了一下,蜗牛很快地把触角缩进头里去了。

随后,我有来到卧室问妈妈:“妈妈你知道蜗牛怕什么吗?”妈妈说:“蜗牛怕水。”我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知识,我终于知道蜗牛怕什么了,原来蜗牛怕水。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我倒来一杯水想做一个试验。我把蜗牛放进水里,它很快就爬了上来。

我终于明白:蜗牛是靠触角探测方向的,蜗牛怕水。

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十二

蜗牛,同学们应该见过很多次了,但是可有好好观察过它们?下面搜集了观察蜗牛。

日记。

欢迎阅读!

我家里养了一只蜗牛,它的壳是土黄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点。蜗牛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长触角顶端是它的眼睛,至于短触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当我用手指碰它的触角时,它的触角就会马上缩回去。过一会儿,觉得没危险了,又伸出来了。

蜗牛白天很懒得,经常躲在菜叶下一动也不动,肯定是在偷懒睡午觉呢!我拿来水盆,把它放在水里,它马上快速地用它的腹足爬出了水面,爬的还挺快啊!上了岸,还有节目等着它呢,我和爸爸找来一根棉线,拉直了横在它的饲养瓶口上面,然后我把蜗牛放在棉线上。蜗牛用两边的腹足紧紧地夹住棉线,身体倒挂在棉线上,慢慢的向饲养瓶边爬过去,到了瓶边,它很快地向菜叶下爬过去了,原来它又想去睡懒觉了啊。

早上,我写完毛笔字去厨房洗手。咦,水池上面的墙壁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小蜗牛长得太怪了,它好像没有骨头,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着一座淡黄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头上还长着两对像天线一样的触角,只见它用扁平的像吸盘一样的足,缓缓地向上蠕动,真是太奇妙了!

这时,我满怀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墙壁上怎么会有一只小蜗牛?”“可能是你奶奶送来的青菜上面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小蜗牛是从楼下爬上来的了。”说完,我就兴致勃勃地拿来一个小盒子,轻轻地把小蜗牛捉下来放进盒子里,小蜗牛顿时被吓得缩进了小房子里,一动不动。于是,我就拿水来给它喝,又拿青菜叶给它吃……嘿,这个小东西却不领情,任我用尽各种方法“诱导”,它还是不肯把头伸出来,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蜗牛还是紧缩着,哎,像这样下去,它一定会没命的。看着可怜的小蜗牛,我难过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还是把小蜗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妈妈了。“”好孩子,这就对了,小蜗牛本来就属于大自然的。“妈妈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后来,我把小蜗牛送回了广场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蜗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仿佛在对我挥手道别:”谢谢你,小主人!“不一会儿,小蜗牛便消失在草丛中。

科学课马上要讲到关于蜗牛的知识了,根据邹老师的要求,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大蜗牛,阿姨家的哥哥又帮我在菜地里抓了9个小蜗牛,我把它们分别养在两个小房子里。

大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而是更像一个大海螺。小蜗牛还稍微像一点,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那对长触角上,壳圆圆的,固定在腹部上。

这几天,我就经常盯着蜗牛看。我发现蜗牛比较懒,特别是大蜗牛,经常会一动不动地趴在盒子里,有时也会倒挂在盒盖上,纹丝不动。有一次,我观察了大半个小时,那两只大蜗牛就是不肯动一动,我实在着急了,就放了两片菜叶子进去吸引它们。可它们就是不理我,真是拿它们没办法!

还是小蜗牛有意思!每当我把菜叶子放进盒子,它们就好像闻到了香味,一波一波欢快地吃起菜来,没多久菜叶子就被咬了几个大洞!吃饱后,它们还围成圈,做起游戏来。

而最有意思的要数叠罗汉了,那次我们给蜗牛清理房子,妈妈就把它们全部搬到了一张餐巾纸上,不一会儿,我发现有四个小蜗牛爬到了一起,还互相叠了起来,嘴中还吐着粘液,把同伴裹了起来。真是太好玩了!

饲养蜗牛的过程很有意思,虽然大蜗牛性格比较“沉默”,小蜗牛相对活泼点,但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要继续观察下去,让自己能更了解蜗牛。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十三

今天终于下雨了,下课的时候,我去捉蜗牛,因为我在书上看到过:“蜗牛一般都是在下过雨之后就会出来。”刚到小花园,就发现一大堆蜗牛在那散步呢!还有些蜗牛乘着下过雨,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不一会儿我就逮到了四只蜗牛,嘿嘿,只能怪它们逃跑速度太慢了。

忽然,我发现蜗牛走的时候会留下一条透明的粘液,这又是为什么呢?书上说:“蜗牛为了保持平衡,就会分泌出来粘液,使自己在爬高时不会掉下去。”

蜗牛有时候被我轻轻一碰,就连忙把身体缩进它温暖的家——小小的壳里。我笑它真胆小。

事后,我本来还想在捉几只的,可是它们好像知道了我的来意,每个都跟我玩起了捉迷藏。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十四

蜗牛,大家一听到这个动物一定都十分熟悉,每每到了夏天蜗牛就蠕蠕爬出来了。我们四年级也曾观察过,但不是很仔细,只记得这蜗牛背着一个壳儿,像一座小房子,有两根长的触角和两根短的触角,并且这蜗牛壳上有很多圈,十分有趣。你看了我这点儿观察,一定认为我十分粗心。但我知道大家一定在平时边没有留意吧,因为这蜗牛太不起眼,人类随便一踩,就死了。但我却觉得它是那么的了不起,每天都要背着这么重的壳儿闯天下,并且它的爬行速度也十分慢。它没有大象那么大,也没有兔子跑得快,更不会像鹰一样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飞翔。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我在草坪上发现了几只蜗牛,只见蜗牛在吃草,我起了一点疑心,蜗牛会吃草?(我的科学知识可浅短了),我就随手抓了几只,放在一个花盆上天天的观察。

我捉了4只蜗牛并把它们放在了花盆上。一开始它们好久不动,我还以为死了呢,可几个小时,它们好像适应了环境就开始爬行。我舒了一口气,我所观察蜗牛是小小的,并且蜗牛的壳是淡黄色的,壳上面有一轮轮的圈如树根上的年轮,由中点顺时针向外圈绕开形成螺旋。蜗牛的身体是白色的,软绵绵的,好像一件羽绒服,一揪瘪了,过了一会又胖了,十分有意思,有时候摸着摸着,我会感到十分舒服,蜗牛的头有点儿圆圆的,上面有四根触角,有二根长的和二根短的,长的长在头顶上,触角上有两个像针尖一样的黑点,这就是蜗牛的眼睛。不管它们做什么,总是把两根触角向上竖着,还一摆一摆的,摆个不停活像两根电视的天线,而两根短的便长在它的头上,是帮它吃东西用的,有趣吧!

我将一只蜗牛抓到了桌上,那蜗牛开始爬行了,它所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白白的,十分粘的液。我见蜗牛爬了,就忍不住,用手轻轻地去碰了它的触角,没想到蜗牛好像老鼠见了猫十分害怕,马上把触角缩了回去,可有意思了。如果我碰的重一些的话,那它就更不得了,把全身都缩进“家”去了。我会忍不住笑出来。

我还要继续观察下去,还要看看蜗牛的一生呢!

观察小蜗牛的日记篇十五

一天,蜗牛小白和蜗牛小灰碰头了,它们决定举行爬行大赛。小白抬头挺胸,一路领先,到达终点。小灰说:“我也能爬那么快吗?”这话被小白听见了,它鼓励小灰说:“你别灰心,只要不断地努力,一定能爬得像我一样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