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优秀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28 02:44:06 页码:7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优秀21篇)
2024-02-28 02:44:06    小编:纸韵

网络上的购物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完美的总结需要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写作结构要清晰,表达要流畅。这些总结范文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一

儿时,每到农历的八月十五,生产队里都要休息一天,尽管是秋收繁忙的黄金季节,这年中秋,我们这个二百多人的小村子,队里给杀了一条牛,全队社员都热热闹闹分上了鲜美的牛肉。那场面,不亚于召开一个小型的交流会,大家有说有笑各自把牛肉拿回了家。

准备着中午的美餐。下午,母亲和姐姐在家里就烙起了月饼。我看到她们一会儿和面,一会儿弄糖,一会儿弄馅儿,忙得不可开交。弟弟哪也不走,就守在锅旁……直到月上枝头,母亲终于叫我们了,回家吃月饼了,我高兴的一蹦一跳,从早上盼到现在了,真感到除了过大年,就属今天快乐了。我们一家人围着月饼坐成了一个大圆,父亲说,先不要动,月饼和西瓜要先敬给月亮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样的秋夜,我反复浅吟着杜甫的诗,体会着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二

中秋又至,正好团圆,但许多人有家不能回。

异乡客,最怕是中秋,浓浓乡愁,似乎是注定了的。根本就不用学,离开久了,思念深了,自然就想家了,你也不知何时成了多愁善感的人儿,一念乡音起,一语泪双流。愁归愁,但还是要说声“对不你,又欠你一秋”。

还年轻,有乡“却”不回。“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年轻,除了一把子力气,除了一大把青春,我们什么都没有。一腔热血,一身抱负,执著于梦想,不怕撞南墙,死倔着“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习惯了天南地北走四方,游学或闯荡,再生动一些是“讨生活”,费孝通先生所言极是,起初离乡之人,大都是为了“讨生活”,也有人“讨理想”。每个异乡客,都有一个“衣锦还乡”梦,只要梦未碎,即便是死在外头,也是值得。想家吗?肯定想,只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忍住罢了。圆月下,秋风起,母亲闲坐月光散下的亭院,日思夜盼,久等不来,惋惜罢,却不生半分怨念,因为等得起。

至中年,有乡不“能”回。“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允许我将余先生的诗句做些微调,正符合这心境和处境。身不由己,天隔一方,一边是天涯浪子,一边是慈母心忧。不是不愿意,不是不想家,而是有家不能回,千万俗务缠于身,你一离开天就要塌,此时此刻你终于明白“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何样的情怀了。可纵然你阅尽人世繁华,你磨砺人世沧桑,无论千万里,不管“万户侯”,忙里偷闲,鞭炮齐鸣,浑然不觉,要过年了。“新桃换旧符”,一年又一年,母亲已蹒跚,老了容颜,却还在盼。

到暮年,有乡不“愿”回。“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待你避过了中秋,错过了新年,再迎来可能就是清明雨,梨花祭。春寒料峭,柳绿花红,清明雨纷纷,此时的你,多么希望母亲仍在翘首以盼,等你回来。人不在了,乡愁也淡了,“回家”被尘封了。不是没机会,而是没珍惜,一脱再脱,以为总有床前尽孝时,以为总能挺过这一关,以为母亲还年轻,却不晓,你早已娶妻生子,做了父亲,时间的手术刀堪称妙手,不痛不痒地让我们忘掉了生命被一点点分割,只到垂老的一刻,幡然悟到,却天人永隔。

又是一年花好月圆日,中秋却成不归路。乡愁年年积累,已然麻木,成了习惯。到头来,不知是你的乡愁,还是母亲的乡愁,念叨着终不过是看似的美好,并不实际。有多少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听火车声隆隆,辗转反侧,浓浓的乡愁挥不去,只能干等侯。离得久了,不知何处觅乡愁,而乡愁够了,却敌不过一句“又欠中秋”!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题记。

喝过了烈酒,才知白水的温柔;去过了远方,才知家乡的美好!

曾经的我,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只因有句歌词唱的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的,很精彩;但是我忘了精彩背后的无奈,漂泊在外的辛酸。曾经的我想成为一只鸟,一只自由自在飞行的鸟,远离大山禁锢的牢笼,挣脱命运的枷锁。

年少轻狂的我,雄心勃勃!心就像一只雄鹰,向往着自由。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一路的风霜雪雨。时至今日,岁月无尽的风霜,已经磨砺掉了当年的锐气。滚滚红尘,茫然若失,在这个无法属于我的土地上,流浪着这样一个异乡人。

思念就像一杯二锅头,辛辣却也过瘾;思念就像一枚远行的邮票,捎带着我无尽的忧愁:思念就像一杯浓茶,苦涩却也沉淀。

时间是无情的,将我们青春华年里所有的东西都给淹没了,徒留下一抹无法抹去的忧伤,在青春的泥泞里挣扎。如今,在这异乡漂泊的我,站在这楼顶望着家的方向,这才明了原来这就是思念的感觉啊!想着远方的亲人,远方的风景,远方的事物,远方的一切一切……岁月这般静好,可是心里却是浮躁的,阵阵苦涩着的是心。

心累了,栖息的故乡,在远方……触碰不到的一切,幻化成了现如今的泪。思念的泪是苦的,但也是甜的;苦在心里,甜在嘴里。

偶尔,湖面泛起的阵阵涟漪,却是激起了我心里的千层浪花。

思念的味道就像一杯酒,越久越醇,绵延心底……。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四

清清的乡愁,她是什么颜色的呢?白色的吧!简单、纯净。

淡淡的乡愁,在心底,用再多的水也化不开的那份情怀。

轻轻的乡愁,就如那飘渺的云,魂牵梦绕的家乡的云。

浅浅的乡愁,永远搁浅在心里,挥之不去的那份存在。

悠悠的乡愁,就如牧童悠扬的笛声,在耳边萦绕不绝。

默默的乡愁,说不清也道不明,道是有声却无声。

涩涩的乡愁,回味起的是那些逝去的青涩懵懂的年华。

遥望那片山上满树的红喇叭花,那是家乡的泡桐树,它在向我诉说春天来了,可有些遥远,闻不到它香甜的芬芳。

途中路过那片杨树林,它们穿着碧绿的纱裙,手挽着手,都在向我招手,也只能用手机留下它们的身影,匆匆的一掠而过,来不及小憩片刻,生活有太多太多的无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最爱的却是途中田野里青蛙的吟唱,最有家里的味道,此起彼伏,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气势恢弘,还和着百虫鸟儿的鸣叫,听着永远那么悦耳,动中有静,心境也骤然平和了。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五

临近中秋,街上排满了月饼,商站里码着的还是琳琅满目的月饼。这些月饼情人,熬过了四季的寂寞空无,终于赢了这一个时刻的彼此相守与相拥,怎么不盛装出场,互相争艳斗趣呢。你看,它们有的穿上裙子,有的披上婚纱,有的打上领带,有的着上西服……真可谓是浓装艳抹总相宜。

我流连于这样的时装秀里,好如置身金碧辉煌中,是那样迫不急待地想褪下它们的外衣,一睹其芳容。拿拿这个,掂掂那个,总有着赏心悦目之感,但无论我如何细细地品味,怎么也没有最初最始的亲切。童年的中秋是单一的,也许正是这单一,给予我的一直是快乐。记得童年快到中秋时,街上就飘着一种很香的味道,那是饼的馨香。我们就在一直盼着中秋佳节的到来,那种渴望的味道真美。

中秋来了,晚上一家人早早地坐在葡萄藤架下,桌上摆着一盘月饼,月饼数与人数一致,摆着一盘煮花生、一盘煮毛豆、还有一盘生地瓜,切成一块块与饼一样大小,与我看到的月亮一样大小。在我记忆里的月饼都是圆的,饼圆月圆人团圆,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开心快乐并且充满着憧憬。奶奶还会教我们端一盆水,这样子我们就能把月亮装进水里,奶奶还告诉我们,乖的孩子可以在月亮里看到吴刚在砍树;嫦娥在梳头,那头发垂着很长很长,一直垂到人间,我一直吵着问奶奶能摸得到吗?奶奶会对我们说,嫦娥姑娘边梳头边看着人间,她在找寻着最乖的孩子,然后沿着她的头发攀上天宫去体会“天上一日人间七年”;玉兔很安静地端坐在嫦娥身边。

于是,每年的中秋这一天,我总是早早地帮家里人摆弄好一切,并早早地端盆水,安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吴刚、嫦娥以及玉兔。我总是在那时刻反省着今年到底哪个地方不够乖,总能找到自己不够满意的地方,比如有回没听妈妈的话,有回逃学,有回骗了弟弟的糖果……我总在对自己保证明年一定不犯这些错误,可小孩子总是不长记性,所以我一回也没有如愿过。虽然没有如愿过,但这么美丽的心愿一直跟随着我,让我的心里一直馨香满怀。端一盆水,在月光溢满的夜晚,端坐于葡萄藤下,聆听着岁月里播放着的歌谣,那么美丽与久远,却分明一直在眼前。轻轻地掬一捧水,月亮就在手心里,那么亲切与真实。轻轻地荡着月亮,少女所有的心事都荡于心间……那时的月饼没有像现在这样注重包装,根本没有包装。

在我记性里,最好吃的当属“盐酥饼”,一块一毛五分钱,甜中带有一点咸味,咬在嘴里很酥软,吃得不腻,闻着有种很质朴的香味。每回分到我手里的那一块月饼,我总是舍不得吃,对着月亮照着,月圆饼圆年年团圆。为了怕挡不住它的诱惑,我总是先用地瓜、花生、毛豆把肚子填得满满的。怀里揣着月饼,那份富足感是以后的岁月再也不曾有过。月亮落了我也睡了,月饼当然都被哥哥姐姐骗吃了,当然第二天母亲看我哭得那么伤心,总会补给我。如今不管什么时节,商店里都早早地躺着许许多多的月饼,等待着你随时拾捡。它们个个都打扮着花枝招展,如怀春的少女,等待着你的怜惜与钟情。我曾看过一盒月饼,标价8888元,我一直端详着,它穿上很花俏的衣服,所以我无法猜测它的内涵,但我无论如何也猜不着这一盒八小两大的月饼,是用什么吃的原料度上的。只能在想,是不是里面可以吃到金子钻石什么的。这么昂贵的价格,当然它留给我的只能是个谜。

如今的我,一到中秋采购月饼是件最头疼的事,对着五花八门的月饼,每回把它请回家,试一口,总是甜腻甜腻,怎么也找不到童年里的“盐酥”味。于是,我总在想,适合我的也许惟有家乡的山水。可我只能遥望着,那一份美丽的情丝一直在记忆里搁浅着。去年临近中秋。父亲一直身体不太好,我急忙请了假回家看望他老人家。快过节时,我一直念叨着要吃“盐酥月饼”,嫂子跑了好多个地方买了好几种品牌的“盐酥月饼”,现在它们都已经穿上衣服,虽然不如上海月饼的衣服华丽,但至少免受风寒的袭击,而且也有其响亮的身价。换上衣服的它们,已经变得矫情了,早已经没有当时的质朴味,因为油水足,它们都把自己充塞得甜腻丰满。我一直在追寻着童年的那份质朴,嫂子乘着出差的间隙,几乎跑遍了县城和所有乡镇为我找寻我那梦中情人。结果得来的都是一次次的失望。我知道是我早已经丢失了岁月里最初最真的东西。它只能成为我记忆里永远的梦。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六

“乡音未改,鬓发已衰,踏入荒芜残破的老宅,感怀生命的起点,生于斯,长于斯……”读着妈妈在朋友圈里发的文字,回想起前几日去妈妈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恍然间思绪翻涌。

五一那天,妈妈开车载着我从市里回到家乡,一路上,她和我讲了很多关于她小时候的事,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念小时候,怀念老房子。快到县城的时候,妈妈竟然提议要带我去她的老家看看,高兴得我差点欢呼起来,我终于要去见那个想象过无数次的地方。

从宽敞的公路到狭窄的水泥路,从高楼林立的市区到县城再到乡居人家,我眼前的景物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汽车爬过了一座山,经过了一大片田野,顺着弯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进了一个小山村。又过了一些人家,终于到了妈妈所说的老房子。老房子紧挨着村里的主路,已经十余年没有人住。道路的整改,邻居家房子的翻修,都使它显得那么低矮和陈旧。

打开一道没有上锁的铁栅栏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很典型的老式房屋,窗户下面是白色的墙,墙上非常醒目写着几个字——新年好!是用黑色颜料写的,看上去充满了稚气。开始我还以为是哪家不懂事的小孩子来这里玩儿,在新年的时候写上的,我随口问了妈妈,答案却让我惊讶不已。原来,这是我姨小时候写上去的!那字的年龄说不定比我都大啊!当年写字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走进老房子,因为已经多年无人居住,屋内有些凌乱。最先进入的是“窗户地”,这是俗称,其实,类似于厨房,东西两边各垒着一个灶台。我常听妈妈讲她儿时的事:在月光下读书,放学后去拾柴,边烧火边背书……自然看到灶台,就仿佛看见妈妈边添柴边看书的情景。走进西边的小屋,正对门的是一面挂在墙上的大镜子,镜子下是一个红色的木板柜。妈妈说,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姥姥会把苹果、点心之类的东西藏到柜子里,免得孩子们一口气吃完,所以柜子总会溢出一股香气。小屋的东对面是一间宽敞的大屋子,大屋子里有一个火炕,妈妈说,当时姥姥生舅舅的时候,就是在这个炕头上生的,还大出血了,差点丢了性命。我不禁感叹母爱的深沉和伟大,突然想到一个词——“饮水思源”,又想到一句诗——“寸草难报三春晖”。妈妈们要受多少苦、多少累、多少危险,才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啊!

走出院子,走在街上,我充满了好奇。看得出,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小村子,在妈妈小时候这里应该很贫穷吧,可她和弟弟、妹妹都考上了大学,都有了不错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是全村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妈妈经常用她的亲身经历鼓励我,把她的座右铭送给我,“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激励我树立远大的目标。妈妈就是我的榜样,她勤奋刻苦、拼搏上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母亲的乡愁,像一个粥铺,我喝了一碗,恍然间思绪翻涌,想起那个老房子,想起院子里那棵山楂树,想起那充满快乐气息的“新年好!”构思此篇文章,送给当年奋力拼搏、如今激励我努力上进的妈妈,也送给我自己:知来处,懂感恩!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七

在他父亲的眼里,一套橘黄色的工衣就是石油工人的象征,就是一个有出息人的象征。他反复摩擦着,像抚摸他的儿子。临走的时候,两个老人颤颤巍巍的让我背上十斤核桃和十双布鞋。这些核桃是成叔的父母一颗颗挑出来的,这些布鞋,他的母亲已经做好了好久好久了。在漫漫的归途上,我小心翼翼地护着这些东西。我知道这些东西的重量和意义。它们不只是一些物品,它是父母的心,是故土的情,是万般的思念和牵挂,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沉甸甸的爱啊。

当我把这些物品交到成叔手上的时候,成叔颤抖着捂着胸口。他把布鞋一双一双的试穿,左右上下翻看。我知道他想找到母亲的血泽,找到母亲的味道。他把核桃一颗一颗地摆到桌子上,一颗一颗地仔细的审视。我知道他是在审视故乡,审视父老的沧桑,审视阔别已久的大山。审视那条母亲河渭河。

看着成叔默默无语地摆弄着这些物品,我实在不忍心地告诉他,他的母亲眼睛早已看不见了,他的父亲身体也不好,他家的窑洞已经很久没有修了,已经漏水了,他开垦的所谓田地早已长不出土豆,也快被大风吹的没有了。山上和他一起长大的核桃树饱经风雨,有的也已经老了,死去了。只有渭河的水还是流经山下,河水还是那样的黄色,黄土高原的黄色。

成叔把一双布鞋抱在胸前,把几个核桃抓在手里,颤抖着走到窗前,望着远方,泪水冲垮了他的岸堤。透过雨的夜幕,我想成叔不但望见了故乡的大山,望见了故乡的父老,望见了成片的核桃树,流淌不息的渭河,还有他打的第一口油井,他住过的临时帐篷。油井和乡愁都淤积在他的胸口,任这春雨怎样的敲打也冲淡不去。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小小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条弯弯的海峡。

我出生在陕西省甘泉县一个偏远的小小村落里,这是我的宿命,也是成叔的宿命。这儿群山连绵不断。除了春天的烂漫花朵,夏天树木的茂密青翠,秋天树木的片片黄叶,冬天山峦的无边积雪之外,再就是山脚下的渭河在淘尽时光。看不见蜂拥的人群,没有像样的公路,也没有起眼的房舍,更没有所谓的梯田而言,只有十几口窑洞,在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接受着风雨人的抽打。也许我是一个不服从命运的人,成叔也是,也许我们想的一样:就是逃出大山,去看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就是在吃土豆,吃山果,吃为数不多的粮食的情况下,我和成叔从山那面的学校都读完了初中,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小村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静静流淌的渭河啊,哪知道少年的向往和忧伤。

成叔是在一个凌晨忽然发现山坳里立起了高高的铁架,轰隆隆的声音把村落所有的人都吸引了过来。他们看着这个铁家伙发呆,看着有些人在铁架上来回的走动而发呆,也看着他们碗里的几块肥肉和手中白色的馒头发呆。就像那些在井架上来回走动的人是从天而降,这铁家伙忽然的从地下冒出来一样。我读书的时候知道石油是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但真的不知道这群人就是把藏在地下几万年的石油挖出来的人。

1970年9月26日,3208钻井队在甘肃马岭所打的庆一井喜获日产32点2方,是长庆油田的发现井。以后他们所在的陕北也开始了油井的勘探和全面开发。我们国家早已经结束了无油的历史,奔向了全面开发石油的征程。

一个井架上的人去村里问谁愿意上井架干活,一个月十块钱,包吃包住。但是条件必须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一个月十块钱!在村人的眼里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娶一个媳妇也用不了十块钱,这是多少人朝思暮想的数字。包吃包住,减轻家里的负担,谁不愿意!成叔理所当然地当上了钻井工人,也成了村里的头条新闻,也是唯一一个走出村落,走到高高的井架上的人,走到井架上,就可以走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这条新闻被传了几代人。随便问村里的人,都知道成叔出息了,成叔成了石油工人,成叔以后还可能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人。

带着对于人生美好的憧憬,成叔开始了他的钻井生涯。也开始了他在石油战场上漂泊的路程。由于缺少人手,交通不便,他们一个月才能换一次班。才能回到驻地洗洗澡,换换衣服,理理发,刮刮胡子。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班几个人相同的面孔,“轰隆隆”的钻塔指向了高远的天空。四周没有人家,也没有来回走路的人,因为这附近根本就没有路可言,哪里来的人烟。春季还好些,他们除了和这硬硬的铁家伙打交道以外,还可以看到满山的绿芽和开放的小花,可是到了冬天,光秃秃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几乎连只飞鸟也藏不住。他们这些在井架上“叮叮当当”敲打的人就是整个陕北的冬天黑色的飞鸟。他们相互问候,相互温暖,相互说着家乡的话,相互打赌:过了这座山,再过一座山,山的那边会不会有窑洞!会不会有一个说话的人!然后就是沉默,因为他们根本就知道答案是什么。尤其是陕北冬天那夜里的风,带着狼一般凄厉的嚎叫,带着冰冷的刀子。它们从西伯利亚翻山越岭,烈性不减,把井架上的成叔捶打得摇摇晃晃,冰冷彻骨。这个时候是不能朝井架下的兄弟喊的,也不能朝着远方喊,恐怕声音未等出口,就被寒风裹挟而去,结成冰层,从遥远的地方摔下来。他们在冬天的季节里很少说话,只有朝井架下的兄弟打着它们自己熟悉的手势。他们和夜晚一样孤寂,和井架一样的冰冷。

一个打井的人是大地之上的流浪者,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使命。在一个山坳的井打完了,安装上抽油机,就又去另外的地方打井,陕北是石油储藏丰富的地区。我们要把藏在地下的石油挖出来。我们的汽车才能跑起来,我们的火车才会走南闯北,我们的飞机才能飞上天空……是队长告诉成叔这些的。成叔没有想到打井还有这么大的用处。成叔干活像在山坡上种土豆一样一步一个坑,实实在在的,再加上不断地向师傅请教。很快就被选拔为班组的班长。努力苦干就能改变命运,这也是老队长告诉他的。成叔也一直记得临走时父亲的那句话,咱山里人不怕风雨,做人干活要象咱的窑洞一样牢牢靠靠的。队上忙有工作就不能回家。成叔也很少回家,有时在山沟里打井的时候,望着静静的夜空也想念渭河的水,会想念那口承载他成长的窑洞,那些大山,他在山的半腰上开出的种土豆的田地,当然还有我这个抱着一些理想仍然飞不出大山的燕子。成叔离开家六年中间只回去过一次。就是把一个村里的女孩领到自家的窑洞里。并给了女孩的父母十元钱。

成叔转战陕北的各个角落,打了无数的油井,爬过无数的井架。

他们走后,身后是无数一棵棵的立起的采油树,采油树唱着唱着歌就把石油送向了远方。当他看到偶尔从路上行驶过来一辆汽车,他就想象车的发动机里一定有他打出的石油吧,从而非常的自豪。

打井的人,是流浪的人,是有家也不能回的人。转眼就是背井离乡,转眼就是天各一方。

1961年4月16日,在山东东营村附近打的华8井,原油日产81吨,成立了胜利油田。胜利油田被誉为“石油地质大观园”,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断层密布,落差悬殊。因此需要大批有勘探经验,钻井经验丰富的工人共同开发这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大油田。

1968年5月18日,3205钻井队钻探的渤2井,获日产13.2吨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孤岛油田。孤岛油田储藏丰富,是胜利油田的重要油田,因此,必须加大勘探和开发的力度。这就是胜利油田有名的石油大会战。

成叔所在的长庆油田承包公司接到转战胜利油田的使命,于1983年春落脚孤岛,参加了胜利油田全面会战。那年成叔35岁,已是打井的老手啦,因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被提拔为陕钻1800队长,和3205钻井队一起并肩作战。并被称为雄狮钻井队,为孤岛会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孤岛采油厂顺利组建扩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可以说他从黄河的上游走到了黄河的入海口。

谁成想,在山东,在朝思暮想的平原地区,在黄河入海口的地方,陈叔竟然看到的是满目的荒凉,万亩荒滩,无边无际,远远望去,不见一个人影,只看到几只飞鸟低回盘旋。最多的植物除了大片大片的槐树,就是低低矮矮的红柳,一望无际的芦苇。不像大山上有核桃树、桃树和柳树等各种树木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黄河入海口,这就是所谓的藏油大区,在大山里打井的时候,吃不饱的时候可以摘一些野果吃。可是在这儿是不会有野果的,红柳长不大,更不会结果,结果的树不会从这儿扎根,也不会从这儿发芽开花结果。大片大片的盐碱滩早就把飘落而来的种子淹死了。寂寞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成叔会带着他的徒弟们在河滩里抓鱼,抓螃蟹,回来煮着吃,吃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想家了。因为这野水里有渭河的水,最起码有几滴是。在孤岛会战三年,这淤积的野水冲淡了成叔心里的乡愁,虽然一直带着咸咸的味道。

可由于长期的野外作业,超负荷的劳动,成叔的双腿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一到下雨阴天膝盖疼的不行,连走路都困难。其实类似风湿腰间盘脱出之类的病也算是钻井工的通病吧。他们以四海为家,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风餐露宿,风吹雨打已是平常的事。组织上考虑,成叔努力苦干,爱岗敬业,年龄也不小了,就把他调到了作业队当了队长。等孤岛油田全面开发,会战也全面结束的时候,正逢纯梁采油厂刚刚建厂不久,他又服从组织分配,于1986年,辗转来到了纯梁采油厂,从而结束了他的漂泊生涯,开始了他的修井生涯。那一年他把妻子和孩子也接过来了,从此成叔有了一个真正意义的家。也是在那一年,我和他队上一个陕北作业工喜结良缘,从而也逃离了大山,逃离了窑洞,也逃离了静静的渭河,成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油田家属。成叔说,作为一个油田人,就得和石油打交道,和油井打交道,不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油田人,就像他不能舍弃故乡一样不能舍弃石油。当我看到他和老公身上黑黑的粘糊糊的石油,还乐呵呵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我在给老公搓背的时候,发现他的背上全是黑色的油点,说是油污长年累月的积淀一点也不夸张,我想成叔一定背着比老公背上更多的石油。

他故乡的窑洞、大山、核桃树、还有那静静的渭河都在他心口的位置,他的心太沉重,一边是石油,一边是故乡,哪一边也不能舍弃。但不舍终不舍,故乡他是不能回去了。那回乡的路只有在他的心里盘结,蜿蜒,无边。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八

据报道:中国现在大部分乡镇的耕种农民,平均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如今的年轻人几乎不知自己的田地在哪里,更谈不上有种田地的经历。

这次清明回家祭祖,时值种植季节,片片油菜花开是一年一度最美的风景。只是与往年不同,这次我感到金黄的油菜花少了,荒弃的良田多了!本是热闹沸腾的春播打理场面,如今却变得冷冷清清。偶见几头老牛悠悠地蹒跚在田里,渺小的人影,靠近时才知又是一位长者,他扶着犁不紧不慢地指挥着老牛的方向。田埂上放着锄头和老人的厚衣。

记忆是人生自然的规律,就像电脑的内存,不管你什麽时候打开,看到标题时,你就会想起。当我品完阳春三月又欣赏乡间的自然风光时,我由衷地感叹:现实的山涧田野,虽然美丽却带着凄凉;虽然广阔,却像是一种期盼。

站在小山顶上,凝聚四周,更多的感触是没有大树了,油菜花也凌乱地朵朵绽放。如同艺术品的梯田荒绿横生,再也看不到小时候乡邻们在田地里的欢快与戏闹。到是有一片值得骄傲的景色,老百姓的房子变了,变得焕然一新,变得靓丽脱俗。从原来的土墙灰瓦,一下子成了一幅七彩的图画。

路变宽了,也变硬了。走路的人少了,开车的人多了。往日人来人往的喧哗却变成汽车的鸣笛。和他们一样,我低速地行驶在回老屋的路上。一路观望一路分享,一面是喜悦一面是期望。

久别的乡邻朋友回来了,我们又欢聚一堂,一阵客气一阵高亢,接下来就是谈论着人生的希望。

我手牵着不满四岁的儿子,逗遛在小村的胡同。年轻人少见了,坐在小店门前也是花甲的前辈,他们很是礼貌,他们极为热情,他们也向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问题。没有念书的他们却懂得生存的道理,他们不敢想也必须去想,他们反复地说着:“我们吃什么?是大米是杂粮。粮食从哪里而来?是从田地里种出来的。现在没有年轻人种田,他们也不想种田。从前,我们希望孩子们有出息,离开农村。如今他们都离开了,我们却又担心。等我们死后,如果没有人种田,以后吃什么?靠进口粮食又能维持几代?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大都遭了天灾,我们还有生存的希望吗?”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们该怎么办?”这句话一直回绕在我的耳边。

这是现实中老一辈农民每天都在担心的问题!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九

家里两兄弟的我很希望有一个妹妹,痛她,爱她,守护她。

没有亲妹妹的我在那一年我认了一个妹妹,她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就像夜里闪烁的星星,有着一张圆圆的脸,就像瓷娃娃一样很是可爱。

每次跟她在一起我都很开心,因为她每次跟我在一起都乐呵呵的笑,她的笑很甜,很真,很让人舒心,不管我心情再差,看见她的笑容那阴霾的心情就离我而去了,仿佛一阵风吹过让我的心很平静,很安详。

那段时间我会隔三差五找她玩,那一段时间我终于感觉到她给我带来的幸福,那时候我也心里发誓,这一辈子我要好好保护她,爱护她,不让她受到伤害。

直到她上高中,我出去工作之后我们就很少见面了,然而时间并没有冲淡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们也会经常,电话联系。

虽然没有在她身边,但是我会经常留意她的空间说说,看她最近过的怎么样,当她开心的时候我不会打扰她,当她难过的时候我也会难过,我会电话或者消息安慰她,开导她。

这样的日子很快过去了,她也要上大学了,也成年了。也就是这一年的.暑假,她来到了我这里,带了两个同学过来打暑假工,我心里很开心很高兴,终于又可以见到她了,那一天我才睡两个小时觉,因为心里太激动了。

第二天我请了假怀着激动的心去接她,心里一直在想她还认不认得我的样子,25岁的我看起来有点像30多岁的人,长的比较着急,我担心她到时候见到我不认识,这样就很尴尬了。

当我真正见到她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她第一眼就认出了我,我当时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看来我在她心中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我便想尽办法给她们安排了工作,让她们跟我在一起上班我也好照顾她们,虽然我快离开了,但是能够照顾几天是几天吧!至少也可以让她们熟悉一下哪里。

事情写到这里,也就写到我的伤心之处了。

相识六年,满溢幸福。

再次见面心怀激动。

时间改变了我,还是改变了她。

原来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

抱怨,不满,到我最后独自一个人默然的离开。

或许来源于彼此的不理解,或者是我见多了女孩子,不习惯了她无肆的性格。

或者是我认为她成年了,不应该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因为我怕她吃亏。

也可能因为其它的一些原因。

总归于最后还是因为,我离开她没有来相送,让我无法接受。

是我着相了吗?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为在乎,所以这次我真的有点恨她。

妹妹,也许不只是妹妹吧!

我也掳不请这份感情了。

或许我把她当作了红颜知己。

有时候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配做她哥哥,这些年我自己把自己变坏了。

变的我自己都看不起了。

然而呢?我还有什么资格。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

六年前,初二,同座的我们像很多情侣那样走在了一起,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许下了许多的诺言。夜晚来临,我偷偷的拿着电话在被窝里和你情语绵绵,带着傻傻的笑意期待梦中遇你想见,每天早上都是那个路口,每天早上都是那条路,每天早上都牵着你的手,每天都在习惯着你的撒娇。

五年前,初三,我们分手了,我丢掉了你给我的手链,那一次我失去了你,而你也失去了我。

四年前,高一,你说你想见我,你向我的学校里给我写信,一封一封述说着你对我的思恋与爱意,记得那一次是我们初中毕业后第一次见面,看着你委屈的面容,我拉着你的小手,轻轻地对你说让我照顾你。我的一封信你都可以笑一上午,我主动给你的一条短信你都可以高兴地睡不着觉。细想初中对你的不好,我心中默默地承诺着,让我一生守护着你。

三年前,高二,每周的我零花钱不多,而我们只能每周见一面,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每周六下午5点30分我都会坐上去你那里的的士,带上你最喜欢吃的零食,在那里陪你几个小时,带着不舍,踏上回家路。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特别多,你叫我猪,我叫你乖乖;你每每看到我一次都会给我一个纸折的爱心,而我则送你一枚硬币;我为你追过的士,傻傻的我被一路上的人耻笑着;我为你精心准备着你的生日晚餐,只为换你微微一笑;我~~太多的事情也不想再一一写出,因为在我付出的时候你也曾付出,然而你确在对我说爱的同时和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两年前,高三,我们又分手了,我没有丢掉你给我的任何东西,只是将他们密封起来,只是想尘封那段记忆。

一年前,大一,你又联系到了我,只是我们不会再有结果。

是你的总有一天会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都不是你的,你再怎么强求也没用。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一

更阑中满目的烛光与天幕中的那轮月遥相呼应,抬颔是月,低头也沉湎于婵娟的清辉之中。

中秋,亦是家人团聚时节,也是外婆的生日。去年的今日,随着家人前往外婆家庆生。母亲手拎小包臂中挂着大包,各水果月饼带往外婆家中。当门铃一响,外婆一打开门,看见母亲,便笑靥如花,哪管我们手中带着的上好的昂贵的礼物,只是看着我们便心满意足地招呼我们进门。

晚饭后,腹中些许积食,便坐于表哥房间的地板上阅起了小书。闾里儿童,连宵嬉戏,更是入侵了我所在的房间,外婆见了便立即将他们赶到另外一个房间去玩耍。

“阿冰啊,你这个口袋好放东西吗?”外婆缓慢地走到我身旁并蹲了下来,脸凑近我微声问道。

我专注于看书,在听见外婆的问题后“嗯”了一声头也没抬一下“可以啊”。须臾间,外婆迅速地将早已紧握在龟裂的手中那已经略微发皱的、卷好了的、整齐的百元钞票塞于我的口袋。

“外婆你这是干什么?”我一脸惊慌地撇头看向外婆,只见外婆的脸上攀满了各粗细的皱纹,眼睛被上方耷拉着的眼皮遮去了一半,但却异常坚定和严厉。这样的外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不准告诉别人!”外婆的声音变得短促清晰以及沉稳,随后又变得轻柔了许多,她继续徐徐地说道,“不能告诉你的妈妈,你舅妈也不行,总之,不能告诉其他人。这个是给你和你姐姐学习用的……我平常去不了你们那……”她说完停顿一会,似在思考,但见得我一时愣住,又重复地让我不要告诉别人,一边用手掌用力推了推我的胳膊,问我听到没有,想从我的嘴中听到最能令她最满意的答案。

我惊慌失措,忙从口袋里将钱取出来,可又被外婆狠狠地摁了回去。她回头望望四周,又转回来,凑近了,开口便是更加轻微且低沉,仅有我们二人才可听清的声音重复着相同的话。

见我没有再过多反应,她缓缓地站了起来,倚着门,双手交叉抱胸,一条腿稍稍弯曲,另一条向前一小步。她恢复了笑容,将右手伸出比了个七,笑盈盈得说道:“我今年70了……”她顿了顿,将头瞥向另一边,没继续往下说。我愣住了,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我缓缓低下头,眼神黯淡,眼眶潮潮的。说罢,她便离开了房间。

随后,位于客厅的母亲大声招呼我来吃东西,当我再次来到外婆面前。外婆像没事人似的,与他人谈笑风生。我黯然失色,待一会儿,便回到了房间。

暮暮秋色中,瑟瑟萧风拂过月边的云翳;拂上我们的脸庞,月圆下的任何事物皆氤氲了专属于中秋的玳瑁色。我搬了把破旧不堪的老藤椅来到窗边,坐于外婆旁,顷刻的徐风泄入窗棂,外婆满头的银丝随风漂浮在空中,她的脸上的皱纹在此时显得分外美丽,都是岁月的痕迹啊。我将头撇回来,凝视着空中那轻裹在云锦之中的圆月。

圆月依旧,那爱亦是依旧吧。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二

说到故事,你们可曾记得,可曾记得那个男孩与女孩。他们的故事,没有结局,没有感人,只有的是厚厚的回忆,深深的执着,唯一属于他们的回忆。

可曾记得,男孩等待着那个女孩,那个不曾爱他的女孩。

可曾记得,男孩的执着,男孩每天每晚的思念。或许我们都会遗忘,可这个男孩都从未遗忘过,从未遗忘过这个他所爱的女孩,所祝福的女孩。

自暑假后,男孩每晚都思念着女孩,每天都叨念着女孩,都祝福着女孩,

有一次,男孩摸着手机,看着手机里女孩仅仅的几张照片,是的,男孩看着哭了,可男孩没表现出来,眼泪到了眼眶,男孩都是慢慢的忍了回去,不是男孩不想哭,而是男孩不能哭,暑假就这样,男孩也就这样,都在思念中过着日子。

有一天,女孩的qq上线了。男孩收到上线提醒短信后,也很快的上了线,高兴的与女孩聊起了天,可能吧,两个月来,这是男孩最高兴的一天,最值得快乐的一天。女孩说,以后可以经常上线了。男孩听后,非常兴奋,把之前的烦恼都抛之脑后。都从不觉得这样爱着女孩会很累,反而很幸福。

有那么一次,女孩对男孩说,后悔选择了科,男孩也没办法,只会好好的开解着女孩,说过,付出了总会有成果,既然选择了,后悔都无用,既然选择了,就要去面对。女孩就这样下线了。至此以后,是不是还在烦恼,是不是还在后悔,男孩都无得而知。要开学了,开学前一天,男孩怕自己的黄头发去报不到名,随后,男孩独自一个人跑去理发店把头发染黑,第二天,高高兴兴的早起,拿好还未写完的作业,走去学校,原本还很高兴的男孩,到学校后,完全变了一个样,变得沉沉闷闷,满脸忧愁,原来,到学校才知道,我们原来的那个班级已经解散了,原先那个充满回忆的班级,原先那个无限遐想的班级已经解散了,所有的同学都被分到了别的班级,不同而又陌生的班级,男孩跑去看分班的情况,男孩还没有想到自己,第一就去找女孩的名字,不久,女孩的名字出现在了一个重点的班级,男孩的心纠结了一下。却没什么什么办法,劝着女孩在那个班级好好读书。男孩还隐隐记得,发了那么一条短信过去。没过多久,女孩的电话打个过来,依然问着分班的理由。

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女孩和她的姐姐来了学校报名,男孩看见了她,很高兴很高兴。却只是没有去靠近她,男孩和朋友去报了名后,在那校园里徘徊没有回去,男孩只是想,多见见女孩。在操场上,女孩在人拥挤的地方报名,男孩看见了,立马转身跑去另一个报名地点。因为男孩不想多让女孩拥挤。看了一下,那里没有几个人,又气喘嘘嘘的跑到女孩面前,带着她去报了名。

不知道,随后过了多久,转眼间已经是十月初,女孩说给男孩一个答案。到了中午,男孩焦急的等着女孩的答案。十二点四十多的时候,女孩上线了,女孩终于给了男孩一个很满意的答案。

一点多的时候,女孩朋友的电话打了过来,向男孩要糖吃,男孩很高兴,如果那天没有下雨的话,男孩会马上去女孩的身边,让她看看男孩是多么的高兴。可是天不偿人愿,最后雨还是没有停。

就这样,男孩在兴奋中度过了几天,国庆假期已接近尾声,男孩在前一天,拉着一个朋友,跑到超市买了许多许多的糖。

转眼间,又来到了十月的十六号,终于,女孩最后选择了放弃。男孩没有挽留,只是对着女孩说:

“如果你累了,就去休息,我是不会因为累而去放弃,三年之后,你会重新遇见一个叫男孩名字的人,即使是朋友,都没有关系,我祝福你,我不会放弃我的爱,在你未找到你的“他”之前,我是不会放弃的,我的心也容不下第二个人了。”

说到这里,依然没有了结果,女孩下线了,去休息了。男孩却失眠了,坐在电脑前,回忆已拥有过的日子,从六月九号的十二点三十九分到中考完的六月二十六日的十四点的四十八分四十一秒。最后还是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结束的是女孩的心,男孩依然没有改变着自己,男孩依然爱着女孩。

还记得:女孩的那一句话,“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还记得:男孩和女孩的,十七岁的十七天。

还记得:男孩女孩和朋友一起去的地方。

想说的话:到这里,我想说的男孩并不是犯贱,而去用没有水平的文字去写这篇故事,只是男孩很重视这段感情,就写成了这篇烂透的文章。是的,男孩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多少简单语言,写不成一篇好的故事给自己。男孩根本不想把自己的故事写的那么好那么缠绵,男孩想要的是回忆,那些曾经拥有过的回忆。有人劝说男孩,现在的你,都没有资本,没有钱,还不配去谈什么感情,我想说,感情和金钱根本就是两码事,不要把钱看的那么重。好了,男孩累了,写到这,没有什么心情去继续写下去了,最后,祝你幸福,还想说,男孩是不会放弃的,至少在你未找到另一半之前,那么,请容我好好保存这篇回忆吧。谢谢你的十七天。三年后,你会遇见另一个我,另一个叫我的名字的男孩。”

“后天是你的生日,在此,祝你生日快乐。”

“祝你幸福。”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三

微睁开双眼,望着苍白的天花板,一缕留恋从眼角滑落耳边,润湿了半多脸颊。

苍白的发,微黄的脸,似山中沟壑般多而有力皱纹,似乎还在眼前。

迷蒙的双眼望向不远处的庭院,庭院里种满了不知名的某种野花。并未有什么香气,只是白净的纯粹。小路边英托风儿带着子女游历的蒲公,静望着远去的子女。

伸手抓向床边的书,微起身倚着枕头翻开夹着书签的那一页。

奶奶说过,要读书,好好读。

奶奶年轻时没上过几天学,甚至连字都不识——不是汉字,而指的是数字。嗜赌成性的二伯徘徊到家里放钱的柜子时,停顿一会儿,便拿出几张粉红色的钞票晃在奶奶面前,口中说着什么只是五元、十元,拿去买吃的。而过了许久,外出读书的小姑回家时教母亲认字、作诗,奶奶跟着一起学,才知道了二伯一直在骗她。二伯不并在家。知道一切的当天奶奶便气得差点昏过去,还是靠着速效救心丸救了回来。之后,再也没管过二伯,却也间接治好了他的赌瘾...

奶奶是很聪明的,什么东西几乎一学就会,可惜当年重男轻女风气太重,奶奶没有机会读书——奶奶家里的长辈也只支持她的兄弟们读书。

奶奶的生活其实很悠闲。当爷爷躺在摇椅上晃悠着打盹儿,奶奶便倚着被子逗弄着猫。猫,家里是常有的,但都不是买的,也不是人送的。不知是不是奇怪的现象,家里经常出现野猫,虽不是特别乖顺,但从不挠家里人。奶奶看见猫了,变弄些吃食,放在屋外。猫儿见了、吃了,便渐渐和奶奶熟悉了。但不知为什么每只猫到最后总会消失,换了另一只。当时总是缠着奶奶问“奶奶,奶奶,猫儿变色了呢!什么时候变回去?”“奶奶,奶奶,猫儿怎么还不变色?”大了,才知道,也是才相信是换了,不是同一只。

奶奶是喜欢猫的,也喜欢哼些小调。据说我很小的时候是听着奶奶哼唱的摇篮曲睡的,但脑子里没有丝毫印象,又无处查询,这件事的真假倒也就不确定了。

没听过奶奶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就算听了,也不见得能想象的出来。听邻居们说,奶奶年轻时漂亮得紧,他们当初都为了爷爷娶到了奶奶而自豪——爷爷仅是众多追求者中平凡的一个,却俘获了美人芳心。从未问过爷爷当年得到答复时的心情,现在想问,倒也没机会了。

奶奶的死亡是静的,世界都是静的。

爷爷是爱奶奶的,怕奶奶担忧,便没说。但是,结果却并不如所想。

之后不久,爷爷便追随奶奶去了。

爷爷刚去世不久,二伯隐藏起来的赌瘾便又猖狂起来,叫嚷着要分家产,拿着壮胆的刀子乱挥舞。倒也是如了他的愿。

还留在这间老屋内,把从爷爷那里讨到的未见过的花种洒遍院子。

自此分开,再未见面。

微雨落到手背。滑落到书页之前抬手甩飞。

合上书,放到一旁。下床走向院子。

白净的未名之花,充斥着整个世界。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四

当操场旁的那些树更加繁盛的时候,你们应该已不在我的身边了吧!

我在湘潭,在寒风凛冽的季节,翻开回忆深处的自己。前几天,收到qq上的一条信息,“操场旁的树开始落叶了,金黄的叶子,落到地上,美极了。”字的后面,是l围着围巾,穿着棉袄,摆出并并不十分好看的胜利手势。

l是我高三时陪我度过漫长岁月里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兄弟。如今的他,远在合肥,在远离自己家乡数百公里的土地上,经历自己人生的荣辱得失。

记忆中的,是语文老师异常凝重的脸,她望着窗外繁盛的大树,那时正值五月盛夏前夕,蝉声吱吱不断,头顶上的风扇与铁锈进行激烈斗争,我们埋头苦读,汗流浃背。

这幅图像,装订成记忆中的经典,在不经意的今天,想起来,引起心中阵阵唏嘘。

“当操场旁那些树更加繁盛的时候,你们应该已不在我身边了吧!”语文老师突然自言自语般讲出这句话,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节语文课。

我在心里默默想到,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好好的。

也并不是没有一霎那的难受,该怎样描述那种心情呢?——就像是一把匕首措不及防地插进自己的心脏。

那些花儿繁华了又凋落,一波又一波的新生带着初中的回忆走进全新的校园。青春在回忆中终结,一如数年前的自己,走进陌生的高中校园,童年好友渐渐分离。

青春未始,却已经历过太多的分离。

就请你们好好的,面带微笑地,走向你们的下一站远途吧!

那些好友,点缀上个十字路口的好友,谢谢你们曾经路过我的生命!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五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站在时光隧道里,回到世纪初。

十几年前,我还在自己生命的50年代。当我走进这个小小的依水环山、人文深厚、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便深深地爱上这里。这个深藏在黄土高原皱褶里的小山村,不声不响地经历了6以上的岁月,不经意地成为了农耕历史和人文的经典。

于是,我们中国民协决定把即将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采样考察放在这里;将那年在北师大一次会议上,由季羡林、启功、于光远等近百位学者签名的关于抢救民间文化的“紧急声明”,从这里付诸实现。最初来到这里的一批志同道合者——在今天到会的代表中——有乌丙安、向云驹、潘鲁生、乔晓光、樊宇、李玉祥等。至今我们每个人都会清晰记得那次考察的经历;当时的惊讶、兴奋、激动,种种动人的细节,还有有声有色的故事。这个小小的五脏俱全的村落文化几乎应有尽有。我们以这次考察资料为基础,写出了抢救工程的《普查手册》;这本小书十多年来一直被我们使用着,成为我们进行旨在“盘清文化家底”的全国性田野普查的科学工具。

后沟村一开始就帮助了我们。

这里也是我们的一个起跑点。

人生也好,事业也好,有无数次的起跑。这次起跑是非凡的。它是中国文化界一次集体的自发的起跑,为抢救自己濒危的文化遗产而发起的一次义不容辞的集体行动。近百年来,这种集体的文化行动有两次。一次是1900年首都文化界知识分子为保卫敦煌藏经洞宝藏而发起的可歌可泣的集体抢救行动。另一次是社会转型期间,农耕文明受到空前冲击时,有历史责任和文化眼光的知识分子及时向自己母体的和根性的文化伸出援手。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特定的时代使命。我们与上一代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到了我们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民间文化有了遗产的性质。性质变了,我们就要重新认识它。因此,我们必需启动民间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这次普查历时十余年,参加者数以万计。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的。这一行动的意义已超出遗产抢救的本身,一方面,它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成为国家的文化方略;另一方面,它得到公众的理解与呼应,唤起了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在今天文明的传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们坚信,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十余年来,我们无论身在何方,手做何事,都不曾忘却对后沟村的一份思念。事物的原点总是最具魅力的。我们渐渐感到——后沟村像自己的一个故乡。我们总想“回去看看”。去年编制传统村落图文档案的样本时,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把后沟村列入,并严格地为后沟村制作了一份档案。我们对后沟村也有一份乡愁,一种文化的乡愁,文化人集体的文化乡愁。它寄托着我们一种集体的真挚的文化情怀与眷恋。文化人之本,一方面是文化的真知,一方面是这种对文化的爱恋。

今天我们回到后沟村,不只是感物伤时,不只是怀念难忘的迷人的风物,更是为了重寻自己留在这原点中的足迹,重寻与重温昨日的激情。我们怀念往日的激情,怀念那个困难重重的`时代身心犹然发烫的感觉。我们怕丢掉昨天的自己,那种对文化的赤诚,那种身上的正能量。因为我们的道路永远像一篇长长的写不完的文章,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当然,作为时代性的文化大普查已经基本结束,民间文化家底已经心中有数。但是科学的文化保护工作却刚刚开始。遗产所面临的永远是挑战。而我等一辈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六、七十年代,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的身影与面孔,他们也像我们当年的伙伴们那样——全身心地奉献,自觉地担当。

会前,罗杨叫我为村里的戏台写一副对子。不知为什么碰到后沟村就特别有灵感,情不自禁冒出《红楼梦》中宝玉和宝钗那玉佩和金锁上的两句话,每句各改二字,正好适合,而且再恰当不过。上联是“不离不弃,文明(原文是芳龄)永继”,下联是“莫失莫忘,古村(仙寿)恒昌”。意思是:不要离开不要抛弃,永远继承我们的文明;莫要失去莫要遗忘,叫我们的古村落永远昌盛。

我以此表达我切切的心意。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六

法国人说:“酒是葡萄的回忆,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达到美丽的顶点后,开始枯萎下去。”

转眼便是恍如隔世的一年。

我是在一次朋友介绍认识了你。你不爱说话,只是喜欢在灯光迷离的地方慵懒的坐着,也不爱笑,喜欢独自沉没在自己的世界。你的沉默让我好奇,这个好奇成为了一切开始的理由。

之后的一次偶然,听说了你很喜欢音乐,很喜欢弹琴。于是,我会装作偶然的样子,和其她朋友,去你们弹琴的地方。我不喜欢说话,这成了我可以很认真地听你弹奏的音符的完美理由。也许是那一刻实在太美,着白色t恤牛仔裤的你,与阳光洒进来的温度与角度刚刚好,把你的微笑上扬的侧脸勾勒地恰如其分。当音符跃出来的那一刻,你嘴角上扬地那一瞬间,温暖的仿佛要把全世界融化。我被这一梦幻的场景深深的迷幻了。

然后,经常见面的我们慢慢熟悉。互动也多了起来。你会帮我抱着重重的书,会在炎热的时候拿着冰凉的水递给我,会在夜色弥漫的时候倚在宿舍楼下的墙边等着我,会总是在我身边对着我沉醉的笑,也会让我在某个时刻看到你悲伤的背影或者侧脸。

刚刚与心爱的人分开,刚刚好遇见的人是你。是否,可以留在我身边呢?

一起走在街道的大树下,你靠近的肩膀会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被温暖,仿佛茂密叶子也轻轻起舞,与你我轻轻诉说。我觉得我是不会对你宠溺的笑出来的,因为我只是想和你静静地就这样走着走着。

我始终以为那些时刻可以永恒,我也始终以为我们可以一直这样。

然而最终,这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泡沫般的回忆。我们把这浪漫的酒享受到最极致的味道后,那酒也就开始慢慢失去了香味。

最后一次,你只是对我说:可以坐在这里一直陪着我吗?于是我们靠着坐在昏暗的角落里。你一直低着头,沉默着,没有说话。我不喜欢别人的靠近,也没有勇气拥抱你,所以我为你默默地撑伞。我不喜欢别人的靠近,似乎却是除了你。可是,我和你是永远也无法靠近的。直到现在,我还在想着那个“一直”。

如今,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在我手上幻化出的茫茫的水雾世界我依然感觉得到,冰冷的接触中对你埋藏的酒一般浓烈却无法启口的思念。我知道你不会再靠在我身边,与我静静地踏着时间走。我把以后留给了你,你也把以后,留给了我自己。只是偶尔,我会沉迷在路边某个街边某个人弹奏的某个音符中,时不时回忆起你留下的这杯香味十足的葡萄酒的余味。

我等待葡萄酿成了酒,一个人独品。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七

9月9日,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此刻,泪水不由得涌满双眼。

十年来,我常常想起我的父亲;十年来,我常常想写写我的父亲。

9月8日夜里,我打开电脑想写点东西,脑子里一直很乱,什么也写不了,于是就玩电脑上windows系统自带的“蜘蛛”游戏。我以为那副牌很容易就能过去,但一次次退回重来,却怎么也过不去。就这样到了9日凌晨一点,更觉得心烦意乱。这时,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我拿起电话,听到了大哥低沉的声音:“爸不行了。”我似乎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有点发愣,大哥顿了顿又说:“已经落气了。”我一下子跪在地下,浑身颤抖不已。过了一会儿,我脑子有点转过圈来,就打电话给在省肿瘤医院陪护各自妻子的二哥和弟弟,商量立即赶回新野。

我们上午赶回新野时,父亲的遗体早已被大哥他们移到了他家一楼的大厅里,安放在了透明冷藏棺中。我们到家后,执事的亲友错开棺盖,掀开覆在父亲脸上的黄色锦帕,让我们看了看父亲最后的容颜。父亲因心缘性猝死而去世,脸色如常,非常安详。这使我觉得父亲只是睡着了躺在那里,随时都会醒来,我甚至疑心冷藏棺的低温会冻坏了父亲,使他无法醒来。

夜里,我坐在父亲的遗体边上,为他守灵。当兄弟、亲友们因为劳累躺在地上休息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望着静静躺着的父亲,忽然觉得死亡离我是那么的近,忽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父亲讳兆麟,生于甲戌年腊月初四,按公历算应该是1935年元月8日;他去世的这天是庚辰年八月十二,按中国传统的算法父亲享年66岁。我出生的时候父亲虚龄33岁,33年之后父亲离我远去,我33岁。以前,父亲健在,我一直觉得死亡离自己是一个无限遥远的事情,因为不论什么都有父亲挡在前面,不必自己直接面对。此刻坐在父亲的遗体旁边,我忽然发现,挡在我前面的这堵墙没了,一切都需要我直接面对了,包括死亡。这时我想,如果我的寿命和父亲一样,那我的生命历程已经走完了一半。以前我曾经对死亡充满了巨大的恐惧,此刻我忽然明白,死亡其实就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于是霎那间,我对死亡的恐惧消失了。

父亲是祖父的长子,但祖父弟兄两个,哥哥没有儿子,所以按传统的伦理,父亲应该过继给祖父的兄长(我们叫大爷),做大爷的儿子。祖父的前几代都是读书人,他的爷爷还中过秀才。以前听我父亲说过,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的侄子好像叫谭遂从京城回乡路过我家。那时已到深秋初冬,谭遂穿着单衣到我家寻求些吃食,吃过之后还写了一首诗。父亲能完整地背下那首诗,曾说给我听,我如今记得的只有最后一句:“天赐暂叫一刻安。”到我祖父这里,因为其父母去世得早,祖父似乎并没有读书。大爷是读了书的,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家乡那一带当时的碑刻什么的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后来做了中医。父亲因为名义上是大爷的儿子,就跟他学了中医。我小的时候,还在家里见到父亲小时候抄写的医书,整整齐齐的小楷。但父亲并没有做医生,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1年考上了河南省供销干校,并在那里认识了我的母亲。

父亲于1952年被分配在了郾城县供销社工作,母亲被分配到了许昌地区供销社工作,他们结婚后母亲才调到了漯河市供销社。当时,供销社的地位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经济工作都是供销社做,郾城县供销社有两位还是三位主任都是县委常委。父亲有很好的古文功底,写得一手好文章,当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单位的各种材料也多出自他的手笔,而且也打得一手好算盘,于业务工作也很熟悉。大约当时父亲在单位因为能干是很出风头的。但父亲为人却很耿直,看到不顺眼的事都要直说,而且说话又很直接,不大中听,为此得罪了人却不自知。于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刚刚22岁的父亲很快就被打成了右派,而且是极右。此后,父亲先后被送到内黄农场、西华农场、三门峡铁路工地劳改。到1962年7月,父亲获准返乡,他放弃了到农场的安排,回到了他的祖居地何坑,作为“五类分子”继续劳动改造。直到1978底,在没有正式平反前,父亲于冬至前返回郾城县供销上班。此时,历经磨难的母亲早已调回新野,我们四弟兄也都在新野。正式平反后,父亲调回了新野。调回新野的父亲本应对口到供销社工作,但县里认为他文章写得好,让他到县广播站做了编辑。后来,父亲又到县地方志主编《新野县志》,在退休后还受聘编写了几本专业志书,撰写了《邓氏族史》,发表了很多文章。父亲是一个很敬业的人。史志办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很边缘的部门,远不如在县广播站(后发展为县电台、电视台)实惠。但父亲编起地方志却很投入,所编的《新野县志》还获了奖,他也成为全国的史志先进工作者。他喜欢编地方志也不是为了图个虚名,《新野县志》主要由他主编、撰稿,最后主编由别人署名,他只署名副主编,他也没什么怨言。

父亲性格耿直,却是个热心肠的人,非常乐于助人,而且对人十分宽容。他回到郾城后,见到那些当时整他,让他遭受20多年磨难的人,却坦诚以待,似乎完全原谅了他们。父亲回到新野,那些以前整过他的家乡人找他帮忙,他也真诚地帮他们办事。在他蒙难期间远远离开的亲戚,父亲在恢复工作后则备上礼品和我母亲一起一一看望,修好了关系,并帮他们办了很多事。直到今天,想起父亲,我都对他这种博大的胸怀感到由衷的敬佩。

父亲22岁被错划为“右派”,经过了差不多22年的改造,于1979被正式平反,又度过了差不多22年时光,最后离了我们。

他去世后,我常常深有愧为人子之憾。父亲于5月3日发现有轻度心肌梗塞,在新野的医院做了治疗。到10月22日再度出现心梗,由于当地公疗不负责任的治疗,使病情不断加重。后来检查发现,其实他第一次心梗时医院根本就没将血管疏通,我哥哥他们要求使用并承诺可以自费的特效药他们根本就没有使用,第二次又是如此。后来经过县医院的治疗,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心肌大面积坏死,出现了严重的心衰,已不能再承受到郑州治疗的长途颠簸。在父亲去世后,我常常想,如果我早些把他接到郑州治疗,他肯定不会这么早地离开。这一点,从此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子欲养而亲不在。”父亲去世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当我有一些小小的成绩的时候,我希望能说给父亲,希望他能分享我的喜悦,希望他知道由他延续给我的祖先的生命流仍在继续并对社会发挥了积极的意义,通俗地说,他和他的儿子没有辱没祖先。父亲走了,我无法将这些说给我的父亲,于是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的意义都大打折扣。当我的人生遇到难题的时候,我希望能说给父亲,希望他能以他的人生经历为我解惑。父亲走了,我只有自己默默地面对一切。

十年了,我多么希望真的有一个天国,父亲就在那里,有一天我也去到那里,承欢膝下,和他一起幸福地生活。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八

涩涩青春,带不走那些伤痕;淡淡生活,品不出咖啡的苦味;甜甜的梦,想象不出有你的幸福!

高考的紧张让这个酷暑的夏季更加的漫长,我们埋在书中,游荡!偶尔也我们会相视一笑,我会淘气的耍脾气,让你哄我,你轻轻的拍下我的头,温柔的笑了!有你的幸福!

高考结束了,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为我们的十年奋斗画了句话。我们的幸福,仍在继续,那份执著!

如果说爱情是一个赌,那么我们则是下注的人;九月金秋,怀揣着那张录取通知书,心里却酸酸的,幸福在远去,我们对这份爱情做了不同的赌,那就是距离!车开了,带走了我们的幸福,为我们的爱情开了空头车票。九月金秋,带着些许的期望来到大学,在无聊庸懒的大学中更多的是对高中的眷恋,和对你的思念!如果说距离产生美,那么这种美不会存在太久,因为它太现实了。终于我们之间还是有了裂痕,那天以后我们不是以前的我们,对你的承诺我不再深信,而更多的选择了猜测我们越走越远,没有任何余地,那年我们20,爱伤了!

如果爱情是毒药,那么开始喝时总会很美好,喝到尽兴总是沉迷,喝到底只会是遍体鳞伤,没有丝毫的余意!而这种煎熬过后等待的不再是那样的美好,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叛逆!终于在脆弱不堪一击的爱情面前我们选择了放弃,不再有幻想,结果的结果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那天4.1,沉迷的背后留下的是深深的伤,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些不眠的日夜我在执著的坚持曾有的一切,只是太迟了,最终的美好还是溜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徘徊!

当爱已远去,哭泣那样的无助,我们只有选择回忆!因为真的爱过,所以不想你伤心;因为真的痛过,所以希望你幸福;因为珍惜过,所以才有我们的回忆!在记忆的角落摸不去的足迹,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只是想记下我的世界你曾经涉足过,我们都要幸福)。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十九

在这个苍白的世界里不再有蓝色和紫色的回忆,只有那么陌生的你和那陌生的往事,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今天我和你把家里从头到脚打扫了一遍,忙到下午四点才休息。

我打开一个堆积了许多灰尘的盒子。盒子里的.东西那么新没有加上一点灰尘。我翻了翻里面的东西,把他们全部都拿了出来,摆在桌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去哪儿看啊。”“这个家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所了。我不相信其他地方还容不下我。”“那个时候我陪你一起去看看。”“好啊,一言为定。”……原来是读五年级是和姐姐一起写qq的聊天室,曾经在那个时候家里刚有一台电脑,爸妈也管的严,放假才准完,而且只准玩一个小时。那时候我和你都刚有qq,因为中了它的毒,所以你就想出来一张纸,纸的最上面些“qq的聊天室”,这让我选一个符号,在符号后面打个冒号,在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记得曾经的姐姐作业都认认真真完成,写完好了带我偷偷去玩电脑。

那个时候你总会给我看你聊的什么,在做什么,总会给我讲一些不符合逻辑的东西。我却傻傻的相信,还坚信你说的东西全部是正确的。你也发现我总是轻易相信于你,便总是欺骗我把我玩的团团转才满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你也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于是,我们之间每天都吵架,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因为曾经的一味依赖你,我每次都被你欺负,被你打到身上遍体鳞伤,你也怕被爸妈打。所以每次打完之后总会向我道歉,总是拿到创可贴给我贴上还要求我不要告诉她们。现在你的作业一个字都开始不动了,整天玩着手机。有时候我想看你在和谁聊天,你总会往死里的骂我。你经常待在手机面前傻笑,却不告诉我为什么。

有时我也想听一下歌放松放松,你却一副“就知道玩手机”的表情。你宁可把我耳机放到一边也不愿意给我听。虽然你现在不怎么打我了,却经常侮辱我拿我开玩笑,有气对我撒。记录越往下看鼻子越是酸,眼眶里的泪水越是忍不住的往下滴,我用手轻轻的给我擦干泪谁,用这双冰的而憔悴的手抚摸着已经悲伤过度的脸颊。

这些我与你之间的回忆,是不是只有我还记得,你已经忘了,甚至都觉得成绩都没有发生过。就让这擦干又流出的泪,化作满天的相思雨。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二十

我们家是兄妹三人我是老二,老大是我姐,老二是我,老三是我弟,小时候老听村里人这样讲,疼大的、爱小的、中间夹个受罪的,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意思,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啦!

我相信在我家里不会发生人们口中说的这些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穿的都是我姐穿过的,用过的、我记得有一年的冬天妈妈去赶集回来,给我弟买了两顶帽子,给我姐买了一顶帽子,我却什么也没有当时我非常的生气,饭也没吃就躲在被子里面我爸爸回来问我别人都吃饭为什么我没有吃呢!

我就跟我爸爸说:“我妈偏心给他两个买帽子没有跟我买。”然后我爸爸就把我妈说了一顿,从那以后我妈买什么东西也记得给我买一份。

记得我上初中的第二年那是秋天的一个早上,我去叫邻居的小孩和我一块去学校领通知书,我和她一块走进了她们家的房间我看她在哪里翻来翻去的,我问她找什么呢!她说什么也没有找,我对她快点了不然等下会很热的,就在我们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我被邻居家的婶婶给叫过去了,她说她的钱丢啦!

问我有没有拿,当时我很生气我理直气壮的说:“我没有拿,我也没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尤其是钱。”婶婶旁边还有个人也在那里说如果是我拿了就让我拿出来他不会告诉我妈妈的,我说我没有拿,他们两人好像审犯人一样的问我。

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到现在都很难忘记当时的那一刻,回到家我也没有跟妈妈讲这件事只能一个人忍着,没过几天邻居家的婶婶跟我说她的钱找到了被她女儿给拿了,还说冤枉啦!从那以后我在也不去她们家啦!

放暑假了,叔叔把我接到城里去啦!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家,所以让给我给帮忙照顾,那时的我只有十四岁,叔叔和婶婶都去上班啦!家里就剩我爷爷和我还有堂弟,我在家主要负责打扫卫生洗衣服、浇花等工作,叔叔回到家看我表现的不错就奖钱给我,我把叔叔奖给我的钱存起来一分钱都不敢乱花,等到开学就有报名费啦!中午爷爷给堂弟钱去外面买饭回来吃,有时候爷爷出去逛都会给我和堂弟买好吃的回来。

有一天叔叔回到家他说要和婶婶去出差,家里就交给我了,我说:“没问题,你们就放心的去吧!”做完每天要做的事情,就和堂弟两个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就看会电视,很快叔叔和婶婶出差回来啦!他们说我们今天下午去外面吃饭,叔叔说让我爷爷请客,爷爷有点不乐意啦!在怎么不乐意也要给呀!

来到食堂叔叔给我和堂弟要了两瓶饮料一人一瓶,我没舍得喝把它带回家啦!因为那时候在家里我就没喝过饮料,所以就不舍得。很快就要开学啦!叔叔把我送回家对我说要要好好学习,我说知道啦!这段时间在叔叔家过的非常的开心,好怀念呀!那是我度过的最开心的一个暑假啦!

我的童年有好的事情也有不好的事情,我只会留住好的把不好的给忘记。现在回想起来时间过的真快呀!我的童年是那么的美好,这就是我童年的回忆。

乡愁与回忆的情感散文篇二十一

记忆中的年,是弟弟用木杆儿挑着手中的鞭炮,噼里啪啦迎来的;记忆中的年,是一妈一一妈一分给几块“橘子瓣糖”盼来的;记忆中的年,是夜晚点着“罐头瓶子”做的灯笼领来的;记忆中的年,是家家户户用“猪肉炖粉条”请来的。。。。。。

我不喜欢过年,因为害怕看见一妈一一妈一脸上的愁容,因为羡慕隔壁小伙伴身上的花衣裳。每当一妈一一妈一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把洗得褪了色的蓝衣服套在我身上的时候,她总有一种愧疚溢于言表。我也不喜欢出门,倚在门框上,看一妈一一妈一用一年积攒下来的白面,蒸馒头,蒸包子。我给一妈一一妈一烧火,灶坑里噼里啪啦地燃一烧着,我在红红的火光中期盼着,期盼着来年有一个打着油纸伞的、穿着花衣裳的、梳着长辫子的女孩走来!

我不喜欢过年,因为一个个三百六十五天的轮回,苍老了容颜,催生了思念---每当春节临近,思念远方的.亲人。每年七天的假期,刨去往返路程,仅有三五天在家,年已是很疲惫了!

我又喜欢过年,尽管劳累,人世间最温暖的亲情在这一刻充分体现,无论多远,无论多难也要回家过年。亲情已不再是电话那一端的问候、也不再是隔着电脑屏幕的qq的聊天;亲情是一张张笑脸,是举杯开怀的畅饮和席间的开怀大笑,是酒后的真情流露和满眼激动的泪水!

年,是日子挨着日子;年,是岁月连着岁月;年,让青丝变成白发;年,让思念成为永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