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对对联的作文(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5:35:58 页码:13
最新对对联的作文(汇总11篇)
2023-11-09 15:35:58    小编:LV_ZW

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不断追求进步的态度。撰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不要偏颇个人主观意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对对联的作文篇一

临近中午,我们一行游客走在马六甲河东岸如诗如画的滨江路上。两岸建筑,造型别致、各具特色,古今东西,应有多有。古代荷兰红屋,葡萄牙城墙炮台、哥特式针塔,宏大的天主教堂,近当代中式建筑,若一本历史书。碧蓝清澈的马六甲河不到百米宽,乃人工运河。据说,因为马六甲港没码头,过往大船只能停靠海中,当地货船卸下所需货物,再从运河疏散马来亚内地。

西岸,有几幢年代不久十来层高的中式建筑,坐北朝南,火柴盒般耸立岸边,靠河一侧的白墙上,书写着十余幅华文对联,繁体竖排,楷行兼之。红字白壁,自顶贯脚,隔河相望,非常醒目。在满是英文的马国,见到汉字,分外亲切,我们全神注视着它。同行中我们仨,也许稍有见识,一路走来,天南海北,谈天说地,此刻,竟然同声念着一条对联:“人间富贵花……开露”。“开”字略草,部首“门”很清楚,“门”内是“开”是“日”看不清。我们稍作停顿,干脆念作“花开露”,可又觉不妥:“花开露”是花开后之露?与花开前有何不同?“人间富贵”与“花开露”有何联系?一时没答案。我们暂且再读下联:“纸上功名水上……”尾字也看不清,很像“通”字,于是念成“通”字,又觉不对,写在纸上的功名能在水上通行?既不工整,也不知意。沉思间,我发现下联两次使用“上”字,按照对仗规律,上联亦应两次使用“间”字,而且“上”和“间”都是方位词。对了,上联应读“人间富贵花间露”。我冲口读出,他俩满口赞同。联意再清楚不过了,是说人间的富贵如同花间朝露,虽然晶莹剔透,赏心悦目,可是太阳一出就要消失,时光短暂。我们再念下联,“露”与“通”,一名词一动词,一是自然现象,一是行为动作,怎可对仗?我如此一谈,他俩再点头。可又是什么?三人怏怏不乐朝前走。我全然不顾眼前的异国景观和独特情调,边走边觅思苦想:可以肯定,这个字必须是名词,也是自然现象,且水上自然现象,真实可见,还必须是平声。那么,是“水上船”?纸上功名可以是水上船畅通无阻?是“水上房”“水上家”?也不对,功名本是无形物,与船、房、家实物联系不上,何况,上联是对富贵否定,下联岂能用船、房肯定功名?是“水上风”“水上雨”?虽属自然现象,可风看不见摸不着,而雨遇水则合,增加了水量,仍然存在,朝露却消失矣,上下联意应该统一。

此刻,一快艇急驶而过,“噗噗噗”声中,犁出两条浪花长龙。可没多久,银浪逐渐消失,河面归于平静。我灵光一闪,莫非是“波”?对,“纸上功名水上波”!自有科举考试,纸上成就大量功名,纸跟功名总是紧连;大自然的水总是跟波紧连,风起则波湧,风停则波息。那么,纸上功名不就似水波如朝露,不牢靠,不实在,很短暂,当不得饭吃。上下联意完全吻合,皆嘲讽斥责追求功名富贵之人,世人不必把功名富贵看得太重太认真,不必为此一生拼搏啊!

一时间,我激动难抑。为着证实,我匆匆赶回原处,两眼睁圆。妈呀,左偏旁“三点水”虽连一起,可哪是“通”字!大概书者把三点连着,以似水流吧。老天爷,不折不扣之“波”也。

他俩一听,满头雾水,眼睁睁看着我。我笑了,重念下联一遍,把平声“波”读的特高,听来声韵有致,流畅悦耳。我再指着水面说:“你们看水面的波浪,一个紧接一个,一个比一个高,好像一个比一个得意,但是,不怕它们如何显耀,要不了多久,风平浪静,统统消失,被世人忘记。纸上功名亦如此。史来,多少文人名士感触颇深,指点迷津,连篇累牍啊!”哦!他俩终于明白,照念一遍。

我说:“这副对联对仗工整,平仄有致,书法也有功底,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个优秀的中华传统人生哲理,叫你如何走人生之路,切莫为功名富贵枉费心机一生,是副完美的中华文化对联。更可贵的是,海外华侨用心良苦,把如此对联写在游客必经的马六甲河岸,供游人欣尝濡染啊。”

我们不由肃然起敬。

对对联的作文篇二

上联: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下联: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上联: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

下联: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

上联: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

下联: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上联: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下联: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上联: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下联: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

上联: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

下联: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

上联: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

下联: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上联: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

下联: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

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下联: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上联: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

下联: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上联: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

下联:庆元旦牢记备战高考。

上联: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

下联: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上联: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下联: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上联: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

下联: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

下联: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上联: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

下联: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上联: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

下联: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上联: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下联: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上联: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下联: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上联: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

下联: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下联:熬头喜在汗水中。

上联: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

下联: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上联: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

下联: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上联: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

下联: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

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上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下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上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下联: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上联:赞歌高唱,贺学子金榜题名。

下联:松柏无言,谢恩师谆谆教诲。

上联:十年寒窗学海遨游终登科。

下联:一纸喜报举家欢乐宴亲朋。

上联:宏图大展燕雀安知鸿鹄志。

下联:丽水三千鲤鱼方能龙门跃。

上联:跬步启风雷一筹大展登云志。

下联:雄风惊日月十载自能弄海潮。

上联:书山高峻顽强自有通天路。

下联:学海遥深勤奋能寻探宝门。

上联:大本领人平素不独特异处。

下联:有学识者终生难有满足时。

上联:入学喜报饱浸学子千滴汗。

下联:开宴鹿鸣荡漾恩师万缕情。

对对联的作文篇三

春节期间,人们穿干净整洁的新衣服。你发现了吗?家家户户的门口也都挂着红色的“新衣”——春联。春联在我眼里是儒雅博学的象征,寓意强烈。说到贴春联,我更喜欢,因为我喜欢被春联染红双手。

今天是除夕。我和爸爸、哥哥一起贴春联。我不仅看到了寓意深刻的春联,还学到了一些关于春联的'知识。

天黑了,我们开始准备春联。“好多春联!”爸爸让我先分类。我在那里分类,父亲一本正经地说:“我给你讲讲春联吧!”他接着说:“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城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由桃木制成的两块大板,上面写着传说中的大神“申屠”和“雷宇”的名字,用于驱鬼和镇邪。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只是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在红木板上贴上接头字,而不是大鬼的名字。唐诗中有很多对联,但有一个故事说对联成为了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命令,让群臣在“符涛板”上写跨句,以考验群臣的才能。然而,当群臣给孟昶写对联时,孟昶并不满意。于是,他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写字,并在“桃花板上”写下:“余庆的元旦,长春的节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代。春联有很多种,包括街门对、门对、大春条和短春联。每对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有斗和隐贴、门心和抱柱。”爸爸得意洋洋地说这话,动作潇洒,说:“你可以帮对联找个家!”我自信地说:“没问题!”

春联开始找归宿。“上帝说好话,下界保平安”必须依附于灶神。“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一定是学习对联“做饭要节俭,不能奢侈。”这是哪里?哦,是从厨房拿来的。“你真幸运”应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没多久,我就帮所有春联找到了家。

今天贴春联真的抓住了快乐和知识!

对对联的作文篇四

过年的前几天,爸爸带我去逛花市花市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我们看得正起劲,走着走着,其中我们看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写春联,他写字的手法简直是行云流水、二龙戏珠,一挥而就后就写完了。哇!他的字多么有笔锋呀……我赞叹不绝。然后我的视线都集中在这副对联上,上联:出外求财财到手。下联:在家创业业兴隆。我感觉到了每个字都洋溢着浓厚的春意,这时我就不在欣赏那些字了,只是想把下联对出来,这么傻的我真的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想。

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回到家爸爸故意跟我谈起了刚刚的那副对联,爸爸问:“你能把下联对出来吗?”我想了一会:“出外求财和到手既是动词,就应该用动词去配搭。财既是名词就应该用名词去配搭。”我一时间有了头绪,就毫不犹豫地把下联:“进庙参神神保佑。”脱口而出。爸爸听了微笑着说:“唔!刚刚对就能对出这样的对子,也算不错!”我高兴地说了声:“ya!”爸爸见了脸色有些沉了下来,又说:“我这又有一副上联: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下联你对对看?”这可把我难住了,一时间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爸爸哈哈大笑地说:“这个不会了吧,也是挺难的,你就别对了!”我知道爸爸这是话中有话,其实爸爸想鼓励我不要放弃,不要骄傲。我明白了意思后,坚决地对爸爸说:“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这个下联我一定会想出来的!”话音刚落,我就继续回到刚才的思考中。突然我想起了那次上网时看到的一副对联,我记得是这样的上联:天下……。下联:乾坤……。嘿!又有头绪了,我继续想到了下联和上联通常都是近义或反义的原理。于是,在我心中就浮现出一副下联:“乾坤有聚集的'灵气。”乾坤和天下是近义词,有聚集和无不散是反义词,的和之是近义词,最后一个都是名词。我终于想到了,就严肃地把下联说出来,爸爸听了脑袋转了几圈,说:“这下联也算对得工整,不要骄傲,多动脑筋会提高你的思维能力,对学习上也会有帮助的。”听了爸爸这话,我仿佛处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这里波涛汹涌,只有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知识,把知识化作“能量”,把这波涛汹涌的海水“平静”下来。

对对联后,我又认识到了一种生活中的新乐趣,这种乐趣不但能提高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开阔你的视野范围,多对对联的好处可真“不少”啊!

对对联的作文篇五

古人给我们讲过一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说的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嫁给了当时的一位才子,宋代著名词人秦少游。新婚那天晚上,苏小妹要考考新郎,出了三个题要新郎回答,都答对了才准进屋。前两个题,秦少游凭着自己的才智都很快答对了。唯有这第三个题,要对上一个七字对儿,秦少游原想,自己从小就长于对对子,这有什么难的?谁知接过一看还真就难住了。

原来,苏小妹出的上联是:双手推出窗前月这个上联出得十分巧妙:月照窗上,推窗月移,动静结合,妙语天成。秦少游越想巧对,越难对得出,急得他来回踱步,?左思右想,不住吟哦,还是对不上。这时,苏轼听说妹妹在考新郎,前来探听结果,看到秦少游正为对对子苦思不得,就想帮帮忙,可是他也一时难得。正着急,忽见秦少游走到一个盛满水的花缸边,望着水出神,这使苏轼触动了灵机,想出一个巧对。可是又怕小妹将来知道这对子是别人代作,对秦少游脸面上不好看,便想了个暗通消息的办法。他拾起一个小石子,远远投向缸中。

那缸里平静的水面被石子击破,几点水花惊醒了秦少游。他一看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散乱,突觉灵机一动,有得于心,于是三脚两步赶到桌旁,提笔写出了下联:一石击破水中天这真是天然巧对。于是房门大开,苏小妹把新郎迎进屋内。有人经过考证,指出这个故事是历史姜不存在的,秦少游的妻子并不是苏小妹。故事的真假我们可以不管,这故事本身总是说明了写作上的一个道理:文学创作中的巧思、灵感都是在生活中受到启发从而获得的。

对对联的作文篇六

明代江西吉水出了一个著名学者,名叫解缙。他通晓琴棋书画,谙熟诗词曲赋,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幽默风趣,尤其善对对联,留下了许多佳话。

解缙,出身在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立志刻苦读书,欲大济天下。

解缙九岁那年,塾师带他到江中去洗澡。塾师脱下衣服挂在树叉上,随口出对:

千年古树当衣架。

解缙望着滔滔江水,应声答对:

万里长江作浴盆。

洗完了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遇见一位过客,向他们打听一户人家的住处。过客话音刚落,解缙用手朝街心一指,吟道:“杨柳东西摆,石狮左右蹲,红杏墙头出,绿荫有家门。”过客见他小小年纪才思敏捷,十分称赞,就问他是谁家的孩子,父母做什么营生。解缙笑盈盈地说出一副对联:

父亲肩挑日月。

母亲手转乾坤。

过客想了半天,莫名究竟。塾师笑着告诉他:“先生有所不知,他家以卖豆腐为生,母亲终日推磨磨豆腐,父亲挑着豆腐沿街叫卖,不正是‘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么?”过客一听,赞叹不已。

解缙家的对门住着的是一个良田千顷、家财万贯的缙绅赵员外。

有一年腊月三十,赵员外府上张灯结彩,杀鸡宰鹅,准备欢度春节。解缙家却是家徒四壁,铁锅冷灶。解缙心想,过年了,也该帖副春联庆贺一番。他望了一眼对门赵员外家那片青翠葱茏的竹园,取出笔墨纸砚,提笔写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大年初一,赵员外出门看见这副春联,大为恼火,穷人过年,还穷快乐。他叫来奴仆,下令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解缙看到这个情景,明白这是赵员外阴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上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赵员外一见,怒气冲天,下令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解缙一见,又在对联的末尾各添加了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赵员外见了气得说不出话来,把自己的胡须拔下了一大把。

从此,解缙的名声传遍了吉水一带。

吉水有位赋闲在家的尚书,听说解缙对联好生了得,却不相信,故意派人请来解缙,准备出几个上联要他答对,要他当众出丑。

尚书派人请来解缙,却不让他从大门进府,而是从一条低窄的夹道里进去。解缙拒而不入。尚书闻讯后走出府门,吟出上联: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昂首挺胸,应声对答下联:

大鹏有志恨天低。

尚书只得邀他从大门走进官邸。

走进客厅,刚一落座,尚书一位幕僚已经吟出一则上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解缙应声对答下联: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尚书见解缙身穿绿袍,又出一则上联:

出井蛤蟆穿绿袄。

解缙朝尚书望了一眼,只见他身穿大红官袍,顺口吟出下联:

落锅螃蟹着红袍。

尚书十分气恼,但强作镇静,又出了一则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毫不客气,立即反击: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在座的人无不掩面而笑,唯有尚书老爷张口结舌,满面羞愧,只好借口身体不适而退。

吉水有位颇出名的秀才,人称红秀才,听说解缙诗词属对精通,很想与他比试比试。一天,红秀才找到解缙说:“我昨天来亲戚家做客,先乘牛车,后乘驴子,最后乘马,还是马跑得快;来到主人门前,马一叫,鸡鸭受惊乱飞,被天空中的老鹰抓去一只。于是我想到一副对联,特写出来,向世兄请教。对联是: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解缙一看就知道:这上联隐含着他文思敏捷,行文来得快的意思;这下联暗喻他是老鹰,是会抓小鸡的。意思是将要把解缙当作小鸡一样抓住。解缙治学严谨,向来就看不惯那些徒具虚名而无真才实学却又喜欢卖弄才华的人,他哈哈一笑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于是提笔写道: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红秀才看罢,顿时满脸羞愧,气得浑身发抖,可又无言以对,于是拂袖而去。

对对联的作文篇七

回家时,我一边走一边想。

我反复的想在这五年里面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在这五年里面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在这五年里面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在这五年里面我到底学到了什么?在这五年里面我到底学到了什么?……终于我想到了:我学到了助人为乐、爱读书、知识,人生,生活,感恩,更重要的是开心……;我又想是什么让我的童年奠基未来什么?什么让我的童年奠基未来什么?什么让我的童年奠基未来什么?什么让我的童年奠基未来什么?……终于我想到了:是六年的知识基础,是人品,更是梦想。只有这些才能踏入美好未来,这些才是真正的未来。我想把对联改一下:

用六年基础影响一生,让童年梦想奠基未来。

并把它成为我的座右铭。加油吧!六年的梦想童年就快过去,让我们玩吧,让我们学习吧!

对对联的作文篇八

今天,我吃饭的时候,想起了《少年文学》上的一个对联,就对爸爸说:“老爸,出个对联考考你。上联是:在上是仙。横批是:天蓬元帅。请问下联是什么?”“在下是猪”老爸脱口而出。我哈哈大笑,说:“老爸,你说对了,但是,古人说‘在下’是自己的意思,再加上是猪,不就是骂自己是猪吗?”

呵呵,好笑吧。

对对联的作文篇九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大的节日,没有之一。如今,我们经常在感叹,过年不再是轻松愉悦的欢聚时刻,有的只是繁琐的人际往来和乏味的人情世故,亲情、友情也在闲言碎语中逐渐淡漠,甚至于年夜饭也失去了味道。

年,成为了老人的年;年,成为了小孩子的年。唯独遇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无关。其实,不是年的味道变淡了,而是我们的心,少了对团圆的期盼。

年味的变淡,是从对联开始的,确切的说,是从人们不再自己写对联,为了图方便买对联开始的。这个转折虽说显得有些生硬,却有一些道理。不信,我说你听,不服来辩。

过年贴对联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使然。一来红红的彰显欢乐的气氛,二来表达我们对文化的传承和文字的敬重。

相传对联始于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就是那个投降宋朝后他媳妇花蕊夫人写出“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男主角。“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就是历史上第一副对联,从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副春联。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当然,这是针对文人墨客的要求,对对子,也是文人雅趣,有很多传奇故事。在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之后,老百姓家门前贴的对联,只要喜庆、顺口就行。

过去,在我的故乡,春节时写对联的要求更低,毛笔字、不难看就行。不太讲究的乡亲们甚至会让自己刚刚念书的孩子来写,歪歪斜斜的倒也别有一番童趣。

更多的乡亲还是讲究的,字迹的工整是最起码的要求,工整,意味着来年挣钱堂堂正正,不走歪门邪道。

那时候的家乡,老一辈识字的人很少,我祖父算其中翘楚,百家姓千字文啥的,可以通读下来。到了我父亲这一辈,识字的人多了,也仅限于识字的水平,能写个毛笔字就不奢求了。于是,每逢过年回老家,就会有左邻右舍的亲友来祖父家求对联,场面堪称壮观。

农历三十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人敲门,早已整装待发的叔伯们故意慢吞吞地打开门栓,迎进一身冰冷的亲友们。众人进屋,各自寻座,小板凳、柴火堆都是难得的雅座,是辈分大的人的专属。剩下一众小辈中人,也不顾地上尘土未扫,纷纷席地盘腿而坐。掏烟卷的掏烟卷,抽旱烟的抽旱烟,不一会便烟雾缭绕,仿若仙境。

二伯和四伯毛笔字写得极漂亮,是写对联的主要负责人。我父亲写得稍差一些,只能为那些性子急的乡亲们代笔。他们三人围站在一张硕大的团圆桌旁,各自裁纸研磨,面色凝重。纸就是普通的红纸,便宜实惠,一两块钱一大卷,沾水即掉色。墨是墨水,叫做“一得香”,味道很臭,像是没有腌制成功的臭豆腐一般。也没有砚台,找个盘子倒进墨水即可。

即便简陋如此,村民们也是敬若神明。在叔伯父亲操作时,众人停止喧哗,眼神聚焦,直到准备完毕,才敢出声大气。

对联的内容来自一本盗版的地摊文学作品《春联大全》,里面没有什么旷世绝对,甚至没有太过复杂的文字。大部分都是“五谷丰登人兴旺,农家幸福万年长”之类的通俗易懂的内容,事实上,乡亲们要求最多的,也是这类对联。

父辈们以《春联大全》为蓝本,发挥着自己无穷的想象力,尽可能地为大家写出不一样的内容。于是乎,什么“一家团圆都和睦,来年丰收谷满仓”等对联就应用而生,至于横批,只有“家和万事兴”、“福寿喜临门”、“人畜兴旺”这三种,乡亲们根据自己得到的对联来选择横批,读着顺口就行。

对联的内容可以潦草,但是自己绝对不能应付差事,祖父就是监工。二伯和四伯要是抽烟不小心掉下烟灰污了字迹,必须重写,谁要是敢糊弄,祖父一瞪眼便吓得二人赶紧把写坏了对联扔进灶膛。偶尔祖父心血来潮,自己也会动手写上几幅,字写得不好看,但是极受乡亲们的欢迎,在他们心中,儿子的字再好,也比不上老子。

为乡亲们写对联是免费的,可乡亲们却不会空手而来。拿到自己的对联后,往桌子下面放上一包烟,一瓶酒、一袋糖,算是酬谢。烟酒糖都不高级,甚至廉价,可祖父从不会推让,在他心中,这是对文字最朴素的敬重,也是自己“书香门第”最高的奖赏。

转眼经年,物是人非。祖父回归大地,叔伯们也终于苍老。现在过年,大家都已经习惯去买对联来贴。买来的对联制作精美,花样百出,花不了几个钱,简单省事。

多年未回老家过年,家乡变成了故乡。乡亲们也纷纷涌入城市,楼房的门上贴着的,也是买来的春联。农村老家只剩下几位老人在固执地坚守着,勤俭的他们不会去买对联,也无处央告别人来写,只等着子女们回村时带上几幅银行赠送的对联,贴上完事。

今年过年前,父亲忽发奇想,想要自己写对联。我立刻表示支持,匆匆买来笔墨纸砚,毡子镇纸,谁料一切准备就绪后,父亲又失去兴致,罢笔不写。我问原因,父亲言道,没人监督了,再也写不好对联了。

无奈之下,我去买了一副对联贴在门前。父亲左看右看,自言自语地嘟囔着:“贴上这买来的对联,咋看也不像过年。”可能,他心中的纠结和矛盾,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吧。

对对联的作文篇十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能战”

“袭龙衣,伪为人,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旁,合手即拿”

在现在的我们眼中,这是一幅对仗工整且构思巧妙的对子。它运用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一一拆分,可谓是一个“好”对子。可又有谁知道,这副对联是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用来侮辱中国的:

八国联军打败了清军,皇帝被迫签订了“耻辱条约”。皇帝见大势已去,只能陪着笑脸为八国的将领们开办了庆功宴。在庆功席上,一位英国将领给出了这幅上联,寓意为:我们来到了你们中国,就是你们之上的大王。我们不是八个国打敗你们一个国,而是之中的任意一个国家都可以把你们打败。大清之中,竟无人能应对,不知是无能还是畏惧。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对了下联,意为:你们八国哪怕穿上了龙袍也不是人,你们来自四个大洲,就像古代的魑魅魍魉,你们侵我中华,只要中华民族合起手来,就一定能打败你们。可是对子终究是对子,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仍成了历史的一个污点。

现在的中国却不一样了,它犹如一头睡醒的狮子,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世界舞台。

对对联的作文篇十一

“今年春节看我的!”我大声对家人们说。当天晚上我就开始动手了。

我跑去书房,拿来墨汁,倒入砚台里。这时,墨汁散发出的香味早已轻轻飘出,把正在看报的爷爷吸引了过来。“诶呦,你在写对联呢吖!我跟你讲,我年轻的时候也写过对联。我虽然没正经学过,但邻居来请我,我也不得不写呀……”说到这,爷爷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不免也露出了得意而又灿烂的笑容。我看到他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了,也很高兴,认真地听他昂着头,大声讲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但抬头一看表,发现时间已不早了。爷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说:“我先去喝口茶,你,赶快写吧。”他迈着大步走回了书房,仿佛还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

我这才拿笔,准备开始写。希望爸妈不要再像爷爷那样来打断我了。我极其的照着字帖开始练习,又急急的往红对联纸上腾。但写完一看才发觉了一个事实,这第一个字写的太丑了。然而后悔已经来不及,只能在下一个字上认真的好好写。果然,静下心来后写出的字就是不一样。我正想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时,在身后的白色地板上,突然映出了一个人,我又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怎么又是爷爷!他终于从年轻的回忆中醒了过来。他把头探了过来———但只看到了三个字,他看上去有点儿惊讶,可最后还是对我说:“嗯。嗯,你写的还算不错的,继续加油。”接着又用大鉴赏家的目光再审视了一下那仅有的三个字。“至少一个字比一个字好。”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他又冲我点了点头,并挥了挥手里杯子:“我其实是来接水的,只不过路过,看看你写的怎么样。”我赶紧送了一口气,幸好他没再说别的什么,我又在灯光下继续认真的练习了起来。

“啊!”我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终于写完了哟!”又一看表,才发觉,现在已经十点多了。

第二天,爸爸妈妈看到后,也都笑了笑,说道:“嗯,写的整体不错吧。”这时爷爷不知又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呀,写的真不错!不愧是我孙女。真棒,跟我当年一样棒……”他又说了一堆表扬我的话,以至于爸爸都听烦了:“你不要老表扬她,这样对她不好。”但爸爸却不知道爷爷的真正意思啊———其实一大部分也是在夸他自己呢!

过了几天,我和爷爷一起将旧对联撕了下来,换上了新的。正可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时,我发现爷爷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也许他又回想到了以前的今天?又想到了过去的事情。他突然很正经地,慢慢地说道:“珍惜你们现在的青春时光吧,它一去不复返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