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外婆的作文(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6:29:19 页码:14
2023年外婆的作文(优质8篇)
2023-11-09 16:29:19    小编:LV_ZW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它给每个人带来机会和希望。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具深度的总结。这些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领域的内容,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外婆的作文篇一

我的外婆,她对我很好。小时候我喜欢叫她“拉拉手奶奶。”

外婆长得不高,但又不矮,面容慈祥,总喜欢穿绵软的衣服。

我还小的时候,她住在我家,天天喂我吃饭,哄我睡觉。早上,我一觉睡醒,她就带我到松台山上,绕一圈,买点儿菜,买点儿肉,放进我的推车里,再回家。到家时,已经临近中午了,我在沙发上看电视,她却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她总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喂我吃饭。把一个大花菜塞进我嘴里。“嘴巴都要撑大了”,我含糊不清的叫道。外婆被我逗得哈哈大笑:“撑大一点好,看你这瘦巴巴的样子,就应该多吃一点。”说着又把一个大大的花菜塞到我小小的嘴巴里。

长大了,我跟外婆分开住了,但她每个周末都把我爱吃的菜准备好,让我到她家吃饭。我当然很乐意,就开心的去了。

她懂得许多规矩;比如过年时候的过年饭,代表什么寓意,要摆上什么,她都了如指掌……一年中最兴奋的时节,自然要数端午节了。她说教我编蛋袋,用得都是最最传统的方法。十一根或九根红线,绑在一个门的把手上面,她戴上眼镜,灵活得将手指绕进红线里,再拉出来,一层又一层地编。最后把鸭蛋放进里面去,收紧。不错,鸭蛋放在里面不大不小刚刚好,不得不佩服外婆的手艺。

每逢过年过节,外婆都会做一大桌好菜,让家人团聚。

外婆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外婆的作文篇二

我家在深圳,快放暑假了,我很开心,因为我又可以到外婆家去玩了。

外婆家在湖南的农村。那里路面凹凸不平,生活条件没有我们城市里面好,但是那里山清水秀,没有我们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没有很多工厂,所以那边的空气和环境比我们城市里好。

我在幼儿园暑假的时候去了外婆家,那时我才三四岁。我一到外婆家就盯上了外婆的鸡棚,我跑进去一看,好多鸡啊!里面分了三个区域:公鸡一个,母鸡一个,小鸡一个。那里面的鸡五颜六色,有红的,有黄的,还有花的等等。我想抓一只鸡,因为我很喜欢吃东西,鸡可以生蛋,抓住鸡,我就可以吃鸡蛋了。

我悄悄地朝一只红色的母鸡走过去,一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木棍,滑倒了。那些鸡被我吓坏了,嘎嘎乱叫,拍着翅膀跑出鸡棚,我在后面紧追不舍,好像鸡是小偷,我是警察,在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突然那只母鸡停住了,它伸着脖子盯着我,我随之也停住了。我们俩大眼瞪小眼,忽然它拍了拍翅膀猛扑过来,啄了我一口。

我大哭了起来,外婆问我怎么了,我说我被鸡啄了。外婆说:“我帮你去抓!”外婆很快就抓到了。我不服气,又去抓另外一只黄色的母鸡。我像小偷一样掂着脚,悄悄绕到了鸡的后面,那只鸡傻呆呆地站在那儿,竟然很快就被我捉到了。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抓住鸡。阿姨一看鸡的眼睛,就笑了起来,其他人也都大笑了起来,唯独我没笑。我心想:你们干吗笑啊?我第一次抓住鸡,该为我庆祝一下啊!

“看看鸡的眼睛。”妈妈说。我仔细一看,原来这只鸡的眼睛瞎了一只,难怪我很快就抓住它了。我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后来,我去了阿姨家,阿姨住在另外一个村子。我跟希希哥哥一起玩儿,我们去稻田旁的小水沟抓泥鳅。那时候水稻已经成熟了,就像金色的海洋一样随风波动,好美哦!

我一开始还不会抓泥鳅,我看见希希哥哥是这样抓的:他弯下腰,眼睛直盯着泥巴里,观察泥巴里的动静。“发现动静了!”我喊道。他迅速把手伸进泥巴里,把泥鳅一把抓住了。希希哥哥说:“你现在会抓了吧?”

我试着模仿希希哥哥的动作抓了起来,结果抓住了一条。“哈哈,我第一次就抓住一条泥鳅了!”“噢,天哪!你抓住的是一条蚯蚓。”希希哥哥大喊道。

过了一会儿,我抓住了一条泥鳅,那条泥鳅好厉害啊!它竟然从我的手指缝里钻了出来呀!!

那天我们抓了两个多小时,一共抓了一百二十多条泥鳅。

我们到家让阿姨把泥鳅炒了吃。炒出来的泥鳅黄黄黑黑的,发出香香的气味,我看着都流口水了。我们吃的时候津津有味,最后把泥鳅吃得一干二净。我不由得赞叹道:“太好吃了,太好吃了!”阿姨和希希哥哥都很高兴。

……。

我后来还去过外婆家好几次,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不知道这次暑假又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好期待哦!

外婆的作文篇三

狗是杂色的,是农村的小土狗。

狗从是小崽子时就被外婆抱回来了,它很是忠诚,死心塌地跟着外婆,须臾不离。

外婆下田除草插秧时,它就小尾巴似的跟了去,外婆劳作,它便在草丛中打滚儿玩。它与外婆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外婆待它似乎比待我们好,有什么好吃的,外婆总会留一点给它。晚上睡觉,它也会蜷缩在外婆的床边。

狗也只和外婆一个人亲。外婆喊,狗儿,来。它哪怕玩得再欢,也丢下所有,跑到外婆跟前去,蹭一蹭外婆的裤腿,然后端坐在那里。我们也学外婆的样子,狗儿狗儿地叫它,它却充耳不闻。

后来,外婆的一个邻居来串门时,不小心踩到了它的尾巴,气急败坏的它,反身就咬了邻居一口,也许心性温顺,它下口并不是很重,可是外婆照样赔邻居钱。舅舅知道后,硬是把狗拖列街上卖了。

狗的命运也就不得而知了,按当地人的习惯,多半会杀了做狗肉,外婆伤心得偷偷落了几天泪,几顿都没吃。

那年以后,外婆就再也没养过狗。

外婆的作文篇四

这几天在家里做作业做得很烦闷,忽然妈妈提议去外婆家,我当然举双手赞成了,就这样,我们高高兴兴的带上给外公外婆的礼物,踏上了回乡之路。

“呼呼呼”,面包车疾驰而过,我们驶过了高速公路、越过了花山、跨过了阳逻大桥,不一会就来到了阳逻。

还没下车,就已嗅到了乡间泥土凉爽的气息,我扬起头,深吸一口气,哇~那凉爽瞬间传遍全身,带走一路的疲惫和焦躁。

沿着小路来到外婆家,外婆家是红砖黑瓦,院子里有一棵上了年纪的石榴树,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甜滋滋的大石榴,把树枝都给压弯了。石榴树旁还栽了一些清香淡雅的兰花。兰花那墨绿的叶,好似一掐就会挤出水来,嫩的弱不禁风,让人不忍触摸,可那一片片迎风而长的叶子,又显得是那么的倔强和有生命力。

外婆家门前还有一小片西瓜地,仔细一看就能发现几个小小的西瓜;在西瓜地的空隙中,种着几棵玉米,上面结了许多苞谷;抬头一瞧,几串青中带紫的葡萄挂在上面。

才刚来一会儿就要走了,和外公外婆告别后,我坐在车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当睁开迷蒙的睡眼时,呀!竟然已经到家了,难道之前的都是一场梦吗?

外婆的作文篇五

6月15号21:17分现在在家里上着网,但我心里却牵挂着一个人,外婆,病了...。我希望在那里陪着她,但我又不知道我在那能干什么,只是添乱罢了。从小最依赖的外婆,病了。早晨的饭菜不再是香喷喷,而显得冰冷。

放学回来,外婆不再是在厨房忙碌,而是在床上呻吟。我忽然内心好悲伤,想起许多许多东西...从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很小的时候,在乡下,后来搬到城里读幼儿园,小学,到现在一直在这里生活,除了刚上来那段时间,我都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我的童年,最多的,就是她的身影。

我对她的感觉,是爱的习惯。“起床!”伴随着一声尖声催叫,我被外婆的“魔掌”拍醒,我不耐烦地吼:“干什么啊!”我的外婆就是这样,很凶地要求我。她每天很早起床做饭,然后叫我和表弟起床,一懒了些,就会狠狠被打一下。

我虽然委屈,但不会怎样,倒是赖床的表弟,每次都把外婆气的够呛,怎么都拉不起来,但是她疼他,也不会勉强他。我也因为这些经常认为外婆“重男轻女”。但我懂,每次干什么,从外面买吃的回来,我的那份少了不了,我睡觉后,她会来给我盖被子,点蚊香,然后自己才回房睡觉。

这些事,我平常,似乎都忽略了。外婆的脾气不好,很容易发火,而我偏偏要跟她对着干。生活中,时常我会和她吵架,拌嘴。现在我成熟了,不愿跟她吵,但是她还是会责怪我晚上和同学讲电话讲太久,于是,我们又免不了一场“大战”。

过后,我疲惫了,外婆也不说话,望着她的背影,她好像老了,很多,是生活的磨练?还是我们这些晚辈的不懂事让她伤了心?现在我才想到这些问题。今天外婆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这次我要走了吧,你们要好好听话~”她的声音没有了往日的尖锐,很疲倦,无力。我知道她说的是不会的,她才62岁!

但是刹那间,我竟然有种想哭的欲望,好害怕外婆就这样离开我!她,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了。希望明天我可以听到外婆的声音是“不要再和同学打电话了,你那同学真是的,浪费电话费~你付哦!”恢复平常的尖锐吧,我真的期待。

外婆的作文篇六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

——题记。

祖母还在世时,很疼外婆,那时候,年年闹饥荒,能吃上大米饭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但因为祖父的工作关系,家里面还算过得去.而在外婆10岁时,离家不远的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由木头和碎石组合建成的,虽没有护栏的精巧装饰,但与周遭的环境——绿油油的农田,红灿灿的映山红,白花花的栀子花映衬,倒也有一番田园风光的美景,最重要的是,它连接了两座相对而立的山,使得两山的人民得以沟通便捷.

那时候的外婆没有读书的机会,当时还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可在祖母和祖父的疼爱下,外婆比其他孩子幸福多了.记得外婆那时最爱的一首歌——“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

后来,经人介绍了我的外公,于是,外婆和外公结为连理,便有了我的妈妈和我的舅舅.

在我妈妈两岁半的那年,河水上涨,冲垮了外婆桥,妈妈说那时她刚学会走路,记得只亲自踏上过外婆桥一次便没有了机会.多年后,妈妈开始进厂工作,那座外婆桥才得以重建,通路的那一天,外婆和妈妈都泪流满面,那一座外婆桥,承载了多少的故事,我并不了解,但我却从两个当事人嘴里知道了这一段关于她们回忆里的故事.

而在六年后,妈妈和爸爸在这座桥上邂逅,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到了一起,这座外婆桥功不可没,当时外婆桥虽然用石头砌成,比木头碎石建成的牢固,但还是在我出生那一年——1998年时大洪灾冲毁了一半.

而今,它已焕然一新.用上混泥土钢筋,经过几次大涨河都没被冲毁.桥拱变高,护栏变好,这都归功于祖国的飞速发展.小村落变小城镇,从几户零零散散的人家到热闹非凡的几百户人家,从小路变成了公路,岁月的变迁使它不断重建,但它总含着那歌声——“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

外婆的作文篇七

“我的小时候,吵闹任性的时候,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夏天的午后,姥姥的歌安慰我,那首歌好像这样唱的,天黑黑欲落雨,天黑黑黑黑……”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听着收音机中传来孙燕姿的《天黑黑》,让我不禁想起了年迈的外婆。外婆虽然只有62岁,由于过度操劳,两鬓已显苍白。每当我生日时,她总是会给我带来惊喜。但从记事起,我从没见过外婆过生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户口簿知道了外婆的生日,我决定在外婆生日那天也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那天傍晚,一切准备就绪。当外公外婆站在我家门口时,我早已手捧生日蛋糕,在门口迎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我们一起唱起了快乐的生日歌,“叭!叭!”爸爸妈妈拉响了礼花,美丽的花瓣从天而降。“外婆,祝您生日快乐!我们来吹蜡烛许愿吧!”我上前牵着外婆粗糙的手,外婆一脸惊讶,她说:“今天真是我的生日呀!你们怎么知道的?”妈妈说:“是囡囡看了户口簿知道的!”“外婆,我们来吹蜡烛吧!”我小心翼翼地点燃生日蜡烛,烛火在微风中摇曳,外婆在我们的祝福声中小心地将其吹灭。外婆的生日派对从此拉开了序幕。

“外婆,首先让我来为你朗诵一首诗吧!”妈妈启动电脑,将精心准备的幻灯片打开,优美的配乐朗诵开始了:“外婆是一本读不完的故事书,伴着无数平凡的故事我们渐渐成长。外婆做的米花糖,甜甜的,香香的……”电脑屏幕上显现幼时外婆给我做饭,追着我喂饭的情景;那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外婆亲手编织的漂亮毛衣;外婆牵着我的小手教我学走路……一幅幅动人的情景浮现在我们面前,让我无限的感动,仿佛这些事就在昨天。你瞧,外婆惊奇的脸上慢慢变得笑容可掬,再后来发现她的眼中闪着晶莹的泪光。当我朗诵完毕,外婆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将我紧紧拥抱,久久不放。“好孩子!我没有白疼你!”在外婆温暖的怀抱里,我又感受到了浓浓的爱。

外婆看着我们的表演,笑得合不拢嘴。“你们节目非常精彩!今天我实在太开心了,我也要为大家‘秀’一个!”外婆无比激动地宣布着。外公拿出早已给外婆准备的服装和道具,外婆迅速地穿上粉色的斜襟上衣,红色的灯笼裤,腰间挎着一个红红的腰鼓,手拿鼓槌,又蹦又跳地扭了起来。鼓槌上下舞动,敲出欢快的鼓点;衣服随风摇摆,炫出青春的舞步!

浓浓的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

外婆的作文篇八

“嘭、嘭、嘭、嘭……渔鼓本是一根竹哎,张老拿斧来砍倒,李老那个拿锯锯两头哎……”听,院里又传来了那个悠扬又含有些沧桑的声音,那是外婆又在和她的渔鼓话情了。

外婆五十有八了,如今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可她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听妈妈说,年轻时,外公远在他乡做他的民办教师,而外婆独自一人一边带了三个孩子上学,一边还要忙着摆摊挣钱。从妈妈的话中,可以想象一个妇女拉扯着三个孩子,那种艰辛我真是体会不到的。妈妈常对我说,从小学时起,他们姐弟三人就随着外婆驮大包、扛箱子、搬筐子……个个都练得“力大无穷”。就这样风雨兼程的过了几十年,如今外婆已不再年轻,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道道、鬓边白发点点。然而,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倒她,她自信、乐观、向上;她与人为善、与邻里和睦相处;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尤其喜欢她的渔鼓。

外婆是“闲”不住的。总是快快的把家务忙完,抽空就赶紧与她的友人们话渔鼓去了,她们有一个业余娱乐小团体,在一起时唱唱歌、练练舞,其中能人辈出,有拉二胡的、作曲的、填词的、弹琴的、还有吹号的,真是不可小觑。外婆嗓子好,逢有演出都是主唱,镇里有活动时,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我观看过外婆的多场演出,舞台上的她始终那么自信,身姿婀娜、歌声嘹亮、笑容满满,每每跟着妈妈一起去看演出时,耳边总不时传来对外婆“啧啧”的赞美声,此时我可骄傲了,那可是我的外婆!

时下,正兴起乡村旅游,来游玩的外地人可多了,渔鼓作为镇里非常有名气的一种地方特色文化,深受外地游客和当地百姓们的喜爱,外婆约了几个好伙伴,专门为游客们演艺渔鼓,宣传当地特色文化,游客们高兴了有时还有“打赏”,虽然不多,但她们高兴,在宣传渔鼓文化的同时,还能赚点儿零花钱,真是两全其美啊!

说起外婆的渔鼓,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哟。记得一次外婆正在摆摊时,我跑到摊子前喊着:“婆,婆,婆……”,可外婆愣是没听到,只见她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放在案子下面,嘴里正咕咕叨叨的说着什么,她的这一作态,可大大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外婆跟前,还不忘恶作剧的吓她一跳。果不其然,她吓得使劲儿一抖,手中的纸片也随之掉到地上,外婆嗔怪地说:“臭女子,吓我一跳,你咋不叫我呢?我正在背渔鼓词呢。”我竟被外婆的认真好学感动了,学习能到如此境界,一大把年龄的她都如此认真,不知不觉中又给我上了一节难忘的课。这就是我认真好学又颇爱渔鼓的外婆,令人敬佩。

家里经常传出“嘭嘭嘭、锵锵锵,四季里来(呐哈)…………听的家里不爱音乐的外公也能时不时的来上一小段儿了呢!外婆的渔鼓很受游客们的欢迎,说她真实、淳朴、具有地方特色。因此,外婆越发勤奋的练习,她的舞台,已从小队到大队,再到镇上、县城、牛背梁、终南山寨……处处都留有她的身影、她的歌声、她的渔鼓。

光阴如梭,日子总是这样不经意间过去了,我已经上中学了,外婆也渐渐老去,生活过得虽然不是很宽裕,但她依然精神抖擞、活力十足,始终如一地热爱着生活,热爱着她的渔鼓。

如今,外婆已是渔鼓传人之一,她说:“虽然我前半生辛苦,可后半生儿女孝顺,老伴体贴,还有渔鼓陪伴,我快乐、幸福着哩!”

“正月里姐望郎,拜年客又广……”得,外婆又去和她的渔鼓谈情说爱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