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城市建设规划(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8:07:32 页码:11
2023年城市建设规划(汇总12篇)
2023-11-09 18:07:32    小编:SZS

同事是我们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他们的团结与合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具备概括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想要写好一篇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这些优秀的范文。

城市建设规划篇一

(3)对承德县“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思考杨宏伟。

(4)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朱蓉。

工程管理。

(5)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王秋明靳立军。

(6)谈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肖锋。

(7)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杨军。

(8)桥梁静动载试验的方法研究戴泽涛张春凤。

(9)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袁堂众。

(10)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相关影响分析张春凤戴泽涛。

(12)城际轨道车站市政配套建设的管理问题张小龙。

(13)泵站设备安全管理初探李胜云。

(14)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陈迪立。

(15)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勘察方法与评价卜勇。

(16)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黄晓燕。

(17)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应对对策黄健明。

(18)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李新胜。

(19)对地铁竣工验收测量的探讨曾波。

(20)关于我国公路工程评标办法和评标程序中的要点分析李扬魏超。

(22)水利工程决算审计分析吴慧萍。

(23)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岳岭。

(24)excel在公路工程清单复核中的简单应用曹原萍金松灿郭俊虎。

(25)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几点分析李快贤。

(26)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物资管理模式浅析及思考刘海燕。

(28)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刘伟。

城市建设规划篇二

(1)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全市“一城五星”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思路,打通辖区内全部断头路,构建立体化城市路网体系。计划投资61817万元,重点完成守敬路南延、新华路北延、团结大街西延等14条城区路网建设项目,总里程达27610米。通过完善路网结构,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与相邻县区融会贯通,实现全区路网新格局。

(2)完善园区路网,夯实区域经济腾飞基础。

2012年我局将以西北新区和三大园区为新的激活点,通过路网建设为经济发展拓展足够空间。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方针,完成邢州大道西延、武德路北段两条续建园区道路建设。投资22449万元,完成文苑路、兴矿路、隆尧街、裕园二路、馨园三路、裕园二路、迎宾大道、召马路8条新建园区道路建设。使路网与产业发展连接起来,全面拓宽对外联系渠道,扩大招商引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项目入驻园区。

2、乡村道路建设与养护。

(1)推进乡村道路建设。

继续推进乡村道路建设,争取中央配套资金支持。加强质量与进度的管理,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按照省市区下达的建设计划,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年推进。2012年计划投资223万元修建东户-钢铁路、西高村-邢州大道、伍仲-邢峰线、留客-107国道和西北留-钢铁路5条乡村道路建设,总里程4.4公里。

(2)加强乡村道路的养护。

针对我区目前乡村道路养护现状,在借鉴其他县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积极探索乡村公路养护筹资办法和渠道,建立和完善乡村公路养护的长效机制,提升在养线路路况指标,确保路面清洁,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将全区80余条,130公里乡村公路纳入高标准养护范围,完善附属设施,设置标志、标牌。进一步明确乡镇、村、组道路路权,落实管养责任。

3、住房保障与物业管理工作。

通过深入调研和摸底,积极探索和谐物业新模式,并出台适合我区实际的《物业管理办法》。选取5个问题较多的小区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协调市房管局,联系各街道社区,搭建物业管理平台。针对业主对物业要求不平衡的现状,推行居民自助式物业服务模式。以此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推动物业管理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规划篇三

摘要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形成城市,城市不断的发展过程成为城市化,城市的文化影响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市形象。

关键字城市城市化城市文化理解与发展。

一.城市。

城市的一般定义是城市是指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2.我对城市的理解。

城市应该是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在哪里,人们不用种田,但也需要劳动;在哪里,人们主要从事工商业;在哪里,人们的素质很高;在哪里,人们的行为更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城市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它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在不停的发展,里面的人口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它与农村的分界线一直很难划清。

城市的发展主要经过五个是时期: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封。

建社会时期,包括前、中、后三个时期;近现代时期。在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随着农业的出现,永久性的村落也开始出现;慢慢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然后踏入仰韶文化时代,最后进入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有进一步的发展,氏族社会走向解体,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激烈,这时出现了城市的萌芽——城堡。在封建社会前期,中国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至战国时代后期,封建制度最后得以确立。这一时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在封建社会中期,西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城市的分布也以北方为主。东汉末期,北方军阀混战,黄淮流域遭到极大破坏。其后虽有魏晋时的短暂统一,但不久北方地区接连受到边远地区游牧部落的侵占,经济又遭到极大破坏。与此相反,江南地区自孙吴以后,经济逐渐发展,至唐后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在封建社会后期,从元开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就再也未分裂过。元、明、清三代的统一局势,造就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最为雄伟、辉煌的都城——北京。但是,从总体看,随着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未能在宋代的基础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倒退。在近现代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下,城市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是十分缓慢的。现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以此速度继续发展极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赶超某些发达国家。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我对城市化的理解。

城市化有两个特征:第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即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第二,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以及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总的来说,城市化不仅指人口规模及地域面积的增大,还要有相同的城市的内部设施及功能的增加与之配套。

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我国现在大部分城市地区都处于城市化与郊区城市化阶段。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政府开始对房地产行业的进行调控,这对建筑业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镇城区改扩建项目的上马,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大面积开工,建筑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

三.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2.我对城市文化的理解。

文化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而城市文化则主要包括人在城市之中的衣,食,住,行等内容。而且城市文化也有两面性,但是总的来说领先于乡村文化。

3城市文化的发展。

我国人民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辉煌的城市文化也是由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在祖国大地上共同创造的。我国的城市文化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它的生长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的坎坷命运。尽管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刀光剑影、朝代更替、外患侵略等。致使城市文化遭受到局部冲击、破坏、毁灭的命运、尽管命运多舛、但并没有摧毁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全部文化成就。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风景名胜、传统园林、名府名宅、文化遗址和文物古迹,以及革命和纪念性场所,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特征和山水景观。显示出我国城市文化依然厚重和丰富多彩,造就着未曾中断的文化传统和独树一帜的文化形象色彩和声誉。现在但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强势冲击和急功近利,以及房地产开发谋求高额回报的驱使,加上外来文化的大量引袭,一些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旧城区、风景地区等,面临着经济发展狂潮的威胁和非理性对待的境遇。

城市建设规划篇四

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欢喜、尊重地方文脉及生活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生态效应、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地效用保证环境质量、提供好的社区环境与设施支持。

居住用地规划要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组成部分,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的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在规模、标准、分布于组织结构等方面,确定规划的格局与形态;居住用地规划组织要尊重地方文化脉络及居住生活方式,体现生活的秩序与效能,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用地的规划,要重视居住地域同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关系,使居民更多的接近自然环境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居住用地规划要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的规范与标准,在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下,确定建筑的容量、用地指标,并结合地理的、经济的、功能的因素,提高土地的效用,保证环境质量;城市居住地区作为定居基地,具有地域社会即社区的性质,居住地由规划要为营造安定、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提供空间与设施支持。

列举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关键词:沿街线状、独立地段成片集中、综合。

(11)。

沿街现状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综合考虑。

在交通过于繁忙的城市交通干线上一般不宜布置。在沿城市主要道路或居住区主要道路布置时,如交通髢不大,可沿道路两侧布置;当交通量较多时,则宜布置在道路一侧,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干扰。道路的走向也影响建筑的布置,如当道路为南北走向时.往往产生建筑朝向与沿街面貌要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采用住宅底层商店的形式时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在保证住宅有良好朝向的前提下考虑沿街建筑群体的艺术要求。当公共建筑布置在道路交叉口时,应注意人流和车流的合理组织,一般不宜把有大骨人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可布置一些吸引人流较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将建筑适当后退,留出小广场,以作人流集散的缓冲。

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相对成组集中布置。对一些吸引人流较多且时间集中的项目,如饭店、影剧院等,必须保证有足够供人流集散用的人行道宽度和车辆存放的场地。沿街线状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车行道与人行道圾好用绿带分隔,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并减少灰尘和汽车噪声的干扰。

为了充分保证居民的安全和创造一个富于生活气息的居住区中心,宜采用步行街的形式。

(22)。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时,也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在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上既要考虑沿街立面的要求,又要注意内部空间的组合以及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的线路。

(33)。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

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分类: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

城市土地兼容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不同的使用性质在同一地块上共处的可能性,反映了不同使用性质的土地之间亲和与矛盾的程度;其二是指在同一地块中多种用地性质选择的多样性和置换的可能性,反映了该地块的周围环境对其的约束关系。

意义:城市用地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在不同城市,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以进行类比,以及便于规划之后表的定量与统计。土地兼容性控制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活力和可操作性。

邻里单元组成原则1.规模:以一所小学所服务人口提供住房,用地面积由人口密度来定。目的使小孩上学安全。

2.边界:周边以城市干道为界,避免过境交通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提供一系列小公园及娱乐空间构成的开放空间系统,以满足特殊人群和小孩身心发展。

5.当地商店:为邻里单位人口服务,自给自足。

6.内部道路系统:利于邻里内部交通的道路系统。

出入口不能与干道对面邻里单位出入口相接。

应用邻里单位有宽阔的边界和内部街道形式,有助于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与尊重感。

二战后,苏联和欧洲把邻里单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小区规划理论,规模不限于小学的服务能力,用地边界发展为以城市干道及自然地形为界,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也相应扩大。

我国的小区规划模式是在邻里单位概念和苏联小区规划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图解。

城市建设规划篇五

通过严格把好项目的规划选址关,从源头上堵住了影响城市规划、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

我县城市规划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对接长珠闽、融入经济圈,加速工业化、建设新我县”发展战略和融入赣州一小时经济圈要求,坚持依法行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务实创新,较好地发挥了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和“龙头”作用。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县城市规划工作通过强化领导,健全机构、凸现规划职能,狠抓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有效提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整体和长远利益得到较好实现,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强化领导,提升规划管理职能。

1、成立我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为适应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了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担任顾问,县长任主任,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成员由公务员、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制定了科学、严密的工作规程,对重要规划成果、重大建设项目、主要地段城市设计等进行审查,协调解决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维护城市规划的正常实施,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高。总体规划修编。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和要求,经市政府批准,我县委托高资质的规划设计队伍,组织开展了我县第三轮总规修编工作。总规修编期间,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先后召开了四次总规方案征求意见会。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去年下半年,总规修编成果按照法定程序通过了省市专家组评审、县人大会审议,完成了向社会公示。今年一季度将完成我县第三轮总规修编的上报审批工作。

二、注重宣传,增强全民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我们以强化宣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全民的规划意识和法律意识。每年在《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前后,都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宣传周、月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材料等各种方式,对城市规划法规作广泛宣传。其次是将各类城市规划成果公布于众,增强规划的透明度。三是组织各种形式的专家座谈会、规划报告说明会。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增强了全体市民的“城市主人翁”荣誉感,激发了干部群众参与、支持和监督城市规划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规划意识、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头执行规划、群众自觉遵守规划的良好氛围,为我县城市规划的正常实施与管理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创新机制,狠抓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为提高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水平,几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体现了城市规划管理六项原则,使城市规划意图得到了较好实现,保障了县城各项建设的有序和合理发展。

1、完善配套法规体系,为规划管理提供法律武器,体现法制化原则。

为规范我县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依照《城市规划法》和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制订了《我县城市管理实施细则》、《城建二十条》、《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地方规章。实行了土地市场一级垄断、二级放开、三级搞活政策,坚决停止了个人建房、零星插建和改造项目的审批。对一切违背城市规划和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2、积极推行规划审批公示制,增强规划透明度,体现公开化原则。

为增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实施“阳光”规划,提高市民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局积极推行了规划审批公示制度。成立了规划行政服务中心,做到规划报建、审批公开化、规范化。按照规定和要求,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以及重要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等规划方案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开展示,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在建设地点悬挂规划批准内容公布牌,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规划和公众利益的实现。

3、建立规范程序,确保项目审批的严密性、科学性,体现程序化原则。

(1)把好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关。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对拟报审建设项目,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踏看和分析,并对项目的定点、用地范围、规划布局提出具体要求,经集体讨论后,按审批权限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作为设计任务书报批的法定附件。(2)把好规划设计条件关,落实规划强制性内容。为规范开发建设行为,维护城市整体和公众利益,我们从把好建设用地项目的规划设计关入手,贯彻落实国家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划区内所有土地在招、拍、挂前,必须取得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作为土地出让的法定附件,否则土地出让合同无效。土地出让后,受让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条件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否则不予审批。几年来,在与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下,我县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由于采用了科学、严密的审批和运作程序,杜绝了土地的私下交易,规范了土地使用者的开发行为,实现了城市土地的最佳配置和城市功能、环境的优化,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3)把好工程设计报建关,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为了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建筑设计为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服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提高城市品位。对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建设项目,在建设工程报建时,我们都要求建设单位。

城市建设规划篇六

c、斗拱由矩形的斗和升、方形的拱、斜的昂组成。

d、清代用“斗口”作为建筑的模数。

2、下列关于中国古建空间度量单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d。

a、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b、正面两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c、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

d、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3、下列关于西方古代建筑风格特点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c、巴洛克建筑应用纤巧的装饰,具有妖媚柔糜的贵族气息。

d、古典主义建筑立面造型强调轴线对称和比例关系。

4、下列关于近现代西方建筑流派创作特征和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c、维也纳分离派主张结合传统和地域文化。

d、德意志制造联盟主张建筑和工业相结合。

5、下列关于公共建筑人流疏散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ba、医院属于连续疏散人流。

b、旅馆属于集中疏散人流。

c、剧院属于集中疏散人流。

d

教学楼兼有集中和连续疏散人流。

b、旋转门一侧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强力弹簧门。

c、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0.80米。

d、轮椅通行的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20米。

7、下列关于中型轻工业工厂一般道路运输系统设计技术要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a、主要运输道路的宽度为7米左右b、功能单元之间辅助道路的宽度为3~4.5米。

c、行驶拖车的道路转弯半径为9米。

d、交叉口视距大于等于20米。

8、下列关于旅馆建筑选址与布局原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a、旅馆应方便与车站、码头、航空港等交通设施的联系。

b、旅馆的基地应至少一面邻接城市道路。

c、旅馆可以选址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d、旅馆应尽量考虑使用原有的市政设施。

9、内框架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d)。

a、屋顶—板—梁—柱—基础—地基。

b、地基—基础—柱—梁—板c、地基—基础—外纵墙—梁—板。

d、板—梁——外纵墙——基础——地基。

10、下列哪项不属于大跨度建筑结构?d。

a、单层钢架。

b、拱式结构c、旋转曲面。

d、框架结构。

11、下列关于形式美法则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d。

a、是关于艺术构成要素普遍组合规律的抽象概括。

b、研究内容包括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c、研究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d、在现代建筑运动中受到大师们的质疑。

12、下列建筑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a)。a、矿棉。

b、加气混凝土。

c、抹面砂浆。

d、硅酸盐砌块。

13、下列哪项不属于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内容?c。

a、项目建设必要性b、项目资金筹措。

c、项目建设预算。

d、项目施工进程安排。

14、在下列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d。

a、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b、应考虑城市道路建设的近、远期结合c、应满足一定时期内交通发展的需要。

d、应尽量满足临时性建设的需要。

15、通行公共汽车的最小净宽要求为(c)米。a、2.0。

b、2.6。

c、3.0。

d、3.75。

16、当机动车辆的行车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时,其停车视距至少应为(b)米。

a、95b、105。

c、115。

d、125。

17、城市道路中,一条公交专用车道的平均最大通行能力为(b)车辆/小时。

a、200~250。

b、150~200c、100~150。

d、50~100。

b、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

c、四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至少为3条。

d、行驶公共交通车辆的次干路必须是两块板以上的道路。

19、在城市道路上,一条人行带的最大通行能力为(d)人/小时。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20、下列有关确定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a、要符合规划城市道路性质及其红线宽度的要求。

b、要满足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要求。

c、在城市中心区,应基本满足路边临时停车的要求。

d、应满足各种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

21、下列有关“渠化交通”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a、适用于交通组织复杂的异性交叉口。

b、适用于交通量较大的次要路口。

c、适用于城市边缘地区的交叉口。

d、可以配合信号灯使用。

22、在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的城市快速路上,设置互通式立交的最小净距为(a)米。

a、500。

b、1000。

c、1500。

d、

b、主干路与支路。

c、次干路与次干路。

d、支路与支路。

24、下列有关城市有轨电车路权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d。

a、与其他地面交通方式完全隔离。

d、与其他地面交通方式完全混行。

25、路边停车带按当量小汽车估算,规划面积指标为(b)平方米/停车位。

a、16~20。

b、21~25。

c、26~30。

d、31~35。

26、下列关于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b。

a、非传统水资源包括污水、雨水,但不包括海水。

b、城市供水设施规模应按照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

c、划定城市水源保护区范围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供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d、城市水资源总量越大,相应的供水保证率越高。

27、下列关于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c。

a、重要地区雨水管道设计宜采用3~5年一遇重现期标准。

b、道路路面的径流系数高于绿地的径流系数。

28、下列关于城市供电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

a、变电站选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b、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是总体规划阶段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

c、城市供电系统包括城市电源和配电网两部分。

d、城市道路可以布置在220千伏供电架空走廊下。

29、下列关于城市燃气规划内容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d。

a、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应尽量靠近居民区。

b、小城镇应采用高压一级管网系统。

c、城市气源应尽可能选择单一气源。

d、燃气调压站应尽可能布置在负荷中心。

b、固体废物处理应考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c、生活垃圾填埋场距大中城市规划建设区应大于1公里。

d、常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方法有万元产值法。

b、架空电话线可与电力线合杆架设,但是要保证一定的距离。

c、无线电收、发信区的通信主向应直对城市市区。

d、不同类型的通信管道分建分管是目前国内外通信行业发展的主流。

32、下列哪项属于城市黄线?a。

a、城市变电站用地边界线。

b、城市道路边界线。

c、文物保护范围界线。

d、城市河湖两侧绿化带控制线。

33、下列关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c。

c、管线覆土深度指地面到管顶(外壁)的距离。

d、工程管线综合主要考虑管线之间的水平净距。

b、纵横断面法多用于地形不太复杂的地区。

c、地面规划包括平坡、台阶、混合三种形式。

d、台地的长边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35、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专业规划相比,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特征是(a)。

a、规划内容更细。

b、规划范围更大。

c、涉及灾种更多。

d、设防标准更高。

36、城市陆上消防站责任区面积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主要是考虑下列哪项因素?c。

a、平时的防火管理。

b、消防站的人员和装备配置。

c、火灾发生后消防车到达现场的时间。

d、城市火灾危险性。

城市建设规划篇七

(一)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设计全国、省域、市(县)域以及跨行政区域等不同范围和层次。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职能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2-2-1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2)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总体布局。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三)总体规划的期限。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重要建设项目做出安排。期限一般为5年。

(一)分区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2-3-1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和用地界线。

2)确定各地块建筑容量、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

4)建筑限高5)容积率6)绿地率。

7)公建配套项目8)建筑后退红线。

9)建筑后退边界10)社会停车场。

11)配建停车场12)地块出入口方位。

13)建筑形体、艺术风格、色调、标志物等城市设计内容。

2-3-2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的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城市建设规划篇八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城市发展演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农业社会后期,市民社会在中外城市中显现雏形,为后来的城市快速发展定了基础。

b.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性城镇化浪潮。

c.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制造业地位逐步下降。

d.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建设思想走向生态觉醒。

2.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不包括()。

a.从封闭的城市空间向开放的城市空间发展b.从平面延展向立体利用发展。

c.从生活性城市空间向生产性城市空间转化d.从均质城市空间向多样城市空间转化。

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人口密集,因此社会问题集中发生在城市里。

b.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

c.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关注经济问题之后,开始逐步关注社会问题。

d.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城市各项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4.下列关于古希腊时期城市布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雅典城的布局完整地体现了希波丹姆布局模式。

b.米利都城是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的布局模式。

c.广场或市场周边建设有一系列的公共建筑,是城市生活的核心。

d.雅典卫城具有非常典型的不规则布局的特征。

5.下列哪项不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内容()。

a.每个田园城市的规模控制在3-2万人,超过此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

b.每个田园城市的城区用地占总用地的六分之一。

c.田园城市城区的最外围设有工厂、仓库等用地。

d.田园城市应当是低密度的,保证每家每户有花园。

6.下列关于英国第三代新城建筑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新城通常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

7.下列关于功能分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功能分区是依据城市基本活动队城市用地进行分区组织。

b.功能分区最早是由《雅典宪章》提出并予以确定的。

c.功能分区对解决工业城市中的工业和居住混杂,卫生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d.《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布局中的功能分区绝对倾向进行了批判。

8.下列关于城市布局理论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柯布西耶现代城市规划方案提出应结合高层建筑建立地下、地面和高架路三层交通网络。

b.邻里单位理论提出居住邻里应以城市交通干路为边界。

d.“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提出新城建设应围绕着公共交通站点建设中心商务区。

9.在上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为疏解城市的拥挤,最早出现“卫星城”方案的是。

()。

a.孙中山的《建国方略》b.民国政府的《都市计划法》。

c.南京的《首都计划》d.《大上海都市计划总体》。

10.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形胜”思想,准确的意思是()。

a.等级分明的布局结构b.“象天法地”的神秘主义。

c.中轴对称的皇权思想与自然地结合d.早期的城市功能分区。

11.“两型社会”是指()。

a.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社会b.新型城市与新型乡村。

c.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d.城乡统筹型与城乡和谐型社会。

12.下列哪个选项无法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a.缩短上下班通勤和日常活动出行的距离b.维护地表水的存量和地表土的品质。

c.不断提高土地建设开发强度d.高效能的建筑物形态和布局。

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重要依据。

b.城市规划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治制度。

c.动员全体市民实施规划是城市规划民主性的重要体现。

d.协调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政策性的重要体现。

14.下列关于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是城乡规划的地方规章,由北京市人大制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证》是城乡规划管理必须遵守的重要法律。

c.《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志导则》是城乡规划领域重要的技术标准。

15.下列关于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由区域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构成。

b.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

县人大常委会审核后报上级政府备案。

c.市辖区所属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市政府审批。

d.村庄规划由村委会组织编制,由镇政府审批。

16.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的原则包括()。

a.政府领导的原则b.专家领衔的原则。

c.部门配合的原则d.先规划后发展的原则。

17.下列关于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b.组织编制机关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公布时间不得少于30日。

c.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如果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内容修改的,必须先修改总体规划。

d.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报本级政府备案。

18.下列关于城镇体系和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

a.城镇体系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群体的总称。

b.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是构建完整的城镇体系。

c.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区域性规划d.城镇体系中只有一个中小城市。

19.下列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

a.制定全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b.制定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

c.由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d.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2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主体功能区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b.城市总体规划应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c.区域国土规划应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d.城市总体规划应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

21.下列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

a.城镇规模控制b.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c.省域内必须控制的区域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2.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与内容的表述,准确的是()。

a.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地区规划三个层次。

b.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以全国和省域从总体规划以及其他上层次各类规划为依据。

c.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划定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d.中心城区规划需要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3.在城市规划调查中,社会环境的调查不包括()。

a.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情况调查。

b.家庭规模、家庭生活方式、家庭行为模式及社区组织情况调查。

c.城市住房及居住环境调查。

d.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础情况调查。

24.下列关于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职能可以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b.城市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导促进因素。

c.国城市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d.城市性质关注的是城市最主要的职能,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2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市人口包括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实际居住人口。

b.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不论现状和规划,都应与规划范围相对应。

c.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时,环境容量预测法不适合作单独预测方法。

d.分析育龄妇女的年龄、人口数量、生育率等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

26.下列关于城市环境容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是城市环境容量的最基本要素。

b.城市人口容量具有有限性、可变性、极不稳定性三个特性。

c.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指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下某区域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

d.城市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标准有密切的关系。

27.下列关于市域城乡空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28.下列关于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表述,准确的是()。

b.市域城乡聚落体系可以分为中心城市、县城、镇区、中心村四级体系。

29.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规划区的划定应符合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的需要。

b.规划区的范围大小应体现城市规模控制的要求。

c.规划区范围包括有密切联系的镇、乡、村。

d.水源地、生态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应划入规划区。

30.下列关于信息化对城市形态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空间结构出现分散趋势b.城乡边界变得模糊。

c.不同地段的区位差异缩小d.新型社区功能更加单纯。

31.在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中,下列用地不属于二类用地的是()。

a.地形坡度15%b.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的基础埋藏深度。

c.洪水轻度淹没区d.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32.不宜与文化馆毗邻布置的设施是()。

a.科技馆b.广播电视中c.档案馆d.小学。

33.下列关于城市布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在静风频率高的地区不宣布置排放有害废气的工业。

b.铁路编组站应安排在城市郊区,并避免被大型货场、工厂区包囝。

c.城市道路布局时,道路走向应尽量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d.各类专业市场设施应统一集聚配置,以发挥联动效应。

34.大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应该()。

a.集中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b.统一安排在城市的下风向。

c.结合产地布置在远郊区县d.设于城区边缘的城市出入口。

35.下列关于停车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大型建筑物和为其服务的停车场,可对面布置于城市干路的两侧。

b.人流、车流量大的公共活动广场宜按分区就近原则,适当分散安排停车场。

c.商业步行街可适当集中安排停车场。

d.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附近。

36.下列关于汽车加油站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布置一级加油站。

b.城市公共加油站的进出口宜设在城市次干路上。

c.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布置在城市干路交叉口附近。

d.小型加油站的车辆入口和出口可合并设置。

37.当配水系统中需设置加压泵站时,其位置宜靠近()。

a.地势较低处b.用地集中地区。

c.净水厂d.水源地。

38.下列环境卫生设施中,应设置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边缘的是()。

a.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生活垃圾堆肥场。

c.粪便处理厂d.大型垃圾转运站。

城市建设规划篇九

试题一:(15分)。

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

个镇:市域交通规划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答案(15分)。

1、重点镇设置过多。(3分)。

2、4号镇和34号镇不宜作为重点镇(3),不*近主要交通干线(l)。(3分)。

3、新增设的3个镇中,35号(2)和36号(2)设置条件不充分。(4分)。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联系不便。(4分)。

试题二(15分)。

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公里,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公里: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答案:(15分)。

1、方案二更为有利(3分)。

2、主要用地布局合理(2)有利于城市发展(2)。(4分)。

3、少占良田(2)。(2分)。

4、城市向西发展有利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2分)。

5、省道的改线方式既能使城市的长远发展用地完整(2),又便于组织城市路网(2)(4分)。

试题三:(10分)。

试指出该交*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

答案:(10分)。

1、交*口的机动车道(l)没有渠化(1)、拓宽(1)。(3分)。

2、1号公交停*不应布置在进口道上。(2分)。

3、4号、5号公交停*站距交*口过近。(3分)。

4、干道公交停*站未布置为港湾式(1)。(1分)。

5、公交停*站应退后红线(1分)。

试题四:(15分)。

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见示意图。

城市建设规划篇十

德罗尔()认为,规划即拟定一系列决策以指导未来行动,最终实现既定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决策集合与新的追求。那么,城市规划即给城市未来发展拟定计划。城市规划所拟定的目标,体现出该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目标,随之而来的是该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带给公众怎样的第一印象及折射出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但究竟城市规划是由精英主导好,还是公众主导,我认为精英主导更加合适。

公众对城市的规划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评价城市的规划是好是坏,绝大部分只从他们本身的利害关系和审美角度来考虑,并没有以整个城市为出发点。此外,他们缺少对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认识,还有对城市的宏观把控,所以他们对城市规划也是主观性的,片面性的。

相反,“精英”是指在某一或多项领域上的优秀人才和领导者。因此,精英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及考虑就有别于普通民众。他们会从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体系,城市生态系统,人口发展,城市文化和人的心理感受)进行调查、研究、探讨。

下面就讲讲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更能说明这项工作更适合由精英主导。

由于生产力和人口高度集中,城市问题十分复杂,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技术与艺术,以及人民生活的广泛领域,因此它具有综合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因此,它又是一项长期和经常性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这些精英会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并与政府协商,最后形成某种理念或某个体制。

在城市规划中,温哥华属于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

人口急剧增长给温哥华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为此,温哥华遵循“精明增长”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市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

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规划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令现代化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树立了打造宜居大城市的典范。

这活生生的成功例子不是由公众主导的城市规划,而是由政府和精英们共同规划并实施而产生的。

不过,公众参与是不可缺少的。

西雅图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率先提出并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模式。在整个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专家和利益相关人共同协商制定,公众进行评判和监督,因而高质量、高效率,系统而程序化的公众参与是西雅图成为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

城市建设规划篇十一

开采量大,居全省之首。矿石产量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居全省之首。开采的矿种较多,非金属矿产数量比重大。共开采矿种20种,非金属矿产数量最多,占95%以上。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

徐州煤矿现在正处于中年期,为了不让徐州重蹈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覆辙,我们要未雨绸缪,现在开始转型还为时不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必须以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起点,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途径,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

3.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资源城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主导,发展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优胜所在,大力发展工业也是实现更加全面的富足的小康社会的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包括煤电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化工医药产业、纺织产业、建材冶金产业、轻工食品产业。除煤炭、电力和化工三大产业外,其余产业皆是徐州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支柱产业,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构筑起徐州市产业群体新优势。

3.2优势再造,变废为宝。

(1)发挥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在开采原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是将淮南由目前单一的资源开采型城市向原煤、电力、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资源加工型城市转变的有效途径,在国外,日本就是依靠资源加工提升附加值的成功典范。

(2)优质优用。徐州煤矿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不能作到优质优用,那不仅是没有使资源发挥它的自生价值,也是对国家财富的一种浪费,徐州煤矿的品质非常优良,取样统计鉴定,储量的95%以上是煤化工和炼焦用煤原料,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占相当比重的优质煤用做动力煤被直接燃烧,既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周遍环境增加负担,又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资源价值。

(3)发掘伴生矿藏资源的价值。徐州煤矿除品质优良外,还伴生有丰富的伴生矿藏资源高岭土和煤层气,高岭土是建筑行业的原料,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倘若直接排放又会污染大气,然而它却是优质的清洁能源,应该将其变废为宝,利用起来,大力发展瓦斯气民用、瓦斯气发电。

(4)化害为利,为我所用。煤矸石堆积在矿区,不仅占用土地,破坏矿区的风景,且其在烈日曝晒和风化作用下会释放大量的so2、nox、co及扬尘气溶胶,重金属元素随降水溶解污染土壤和地表水体,然而煤矸石和粉煤灰都可作为水泥和制。

3.3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1)依托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2)依托科技谋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徐州已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不少大中专院校,但政府还是应该加大徐州大中专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数量,这样不仅可以为徐州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可带动当地的饮食服务业和商业,进而提供不少就业岗位,为下岗工人提供就业门路。

3.4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

煤炭行业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煤炭型城市资金的积累慢,自我发展和改造的能力差,单纯靠自身力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非常困难。因此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本措施能够对矿业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4结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徐州市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实现徐州市经济的成功转型,降低煤炭产业体系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份额,并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诚合作,且各行业间必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切不可操之过急,毕其功于一役,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接受程度,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把徐州建设成为苏北城市群中综合实力最强、辐射影响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2]王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j],2003。

[3]崔德文: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j],2003。

城市建设规划篇十二

漳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漳州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郡,迄今已1300多年。其地处福建南部,介于厦门、汕头两特区之间,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全市辖八县一市两区,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多万人。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方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地。漳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1度,无霜期超过330天,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素有“花果鱼米之乡”和“水仙花故乡”的美称。其背靠广大的丘陵和山区,面向着宽广的台湾海峡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在饮食方面既有山珍又有海味。

龙文云洞岩碑林的书法观摩和天宝出水石莲花的古代科技探访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平和灵通岩、诏安九侯岩、漳浦海月岩、云霄威惠庙、芗城威镇阁、龙海南太武、长泰天柱山、华安贡鸭山、南靖鹅仙洞和乐土亚热带雨林等,都是旅游揽胜的好去处。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隐淳、林谐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纸艺术。有被誉为中国女排获取世界冠军的摇篮――漳州体育基地。

此外,漳州还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主要的祖居地。旅居海外侨胞有70多万人。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漳州的就占38.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