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8:40:13 页码:10
2023年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精选13篇)
2023-11-10 08:40:13    小编:LWC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写总结时要注意避免罗列和重复,突出重点和亮点。培养有效的阅读习惯,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坐标中深刻理解和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实践中接力推进。

历史上,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梦想,早在《诗经》里就有“小康”这个词。但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小康社会才真正被提上日程。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之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可见,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战略目标。

世纪之交,我们实际上已提前完成了原定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当时党中央提出“进入”小康以后,还有一个“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并形成了新的翻两番、“三步走”战略,以确保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都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要求到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进入”到“建设”和“全面建设”,再到“全面建成”,表明我们党对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也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这是对我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也是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回应。

“全面”“共享”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新的阐述,主要包括:到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这充分表明,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社会,是一个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全面小康,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不仅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而且要求小康所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是全面的,是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不让任何一个人、一个阶层、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这样的“全面”就是共享。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新理念,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可以说,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道路上,从当年强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今天强调“全面”“共享”,是我们党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如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可以说,任何人类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的,科学的发展理念能动地指导发展实践,错误的发展理念必然导致现实的困境。因此,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历史条件、形势任务、机遇挑战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每一次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创新都源于实践的发展和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发展的任务更艰巨,这主要表现在“五个突出”: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突出,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问题突出,共建共享不够问题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着眼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眼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源自发展实践的呼唤,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理论创新,鲜明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只有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我们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特别是强调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目的就是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下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先后提出了两个“三步走”发展战略,连续制定和组织实施了多个五年规划(计划),引领当代中国走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门口。现在,我们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5年时间了。要确保在这短短5年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尤其是要紧紧盯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用力。例如,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只有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大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此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悠扬的旋律像是一台古老的留声机,引领着人们追溯共产党的历史。2021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性起点,因为在今年,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她100岁的生日。经过一百年的晴与霜,一百年的甜与辛,一百年的荣与辱,中国仿佛注入的新的活力,再也不同于以往。百年前的今天,是混沌而又黑暗的旧中国;而百年后的今天,则是辉煌而又光明的新中国。回望历史,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前行的经验,载着我们驶向更灿烂的彼岸。

尘土飞扬的战争年代中,她是无数国人的信仰与希望。她在一九二一年七月嘉兴的南湖红船上诞生,宛若一道亘古不灭的光芒,从此指引支持着千千万万的国人团结一致,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在无数的转折点化险为夷,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最终都能够被解决被消灭。在黑暗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进,革命志士在党的红旗下,用血汗泪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扫荡土豪地主,抵抗日本侵略,击溃国民党反动派……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党史上一行一行金灿灿的文字,向世界宣告着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与勇敢顽强,终于看见狂风暴雨作文后绚烂缤纷的彩虹。

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泱泱大国,必将成为世界史上最鲜艳的一抹。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三

看到《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我不禁好奇:那个梦是怎么来的呢?我不禁打开书,认真阅读下去。

对中国和世界而言,“中国梦”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欲使这个新兴的概念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践行中的自觉行动,我们必须完完全全的理解“中国梦”这个词中所孕育的深刻含义。

我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三位一体的复合梦。叶再春认为,“泱泱大国的中国梦,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梦。”从个体看,他是中国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他是强国梦;从名族看,他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完整,完美。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百年坎坷复兴梦,世纪沧桑强国梦。如今改革在出发,改革在杨帆。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百年追梦,中国追梦!

文档为doc格式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四

中国梦,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那么什么是中国梦呢?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之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梦,不是某些人某个团体某个组织的梦,而是我们祖国我们民族共同的梦!在这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但我们无数先烈无数英雄们砥砺前行,决不放弃,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为践行中国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而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它就是当一名平凡的教师,教书育人,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它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我们班是一个特殊的班级,离异家庭的孩子占了班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还有两位同学幼年时父母因病早逝。这样一个死气沉沉、毫无爱意的班级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班级改变的呢?是她――我的老师。她的爱似和煦的春风吹过我们的脸庞;她的爱如冬日的暖阳温暖我们的心灵;她的爱如甘甜的清泉让我们甘之如饴。她用语言播种着,用行动耕耘着,用汗水浇灌着,用心血滋润着,用爱收获着。

每当我走过她窗前,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当教师的愿望。我希望长大后能成为她,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些可怜的孩子,让爱的火苗继续延续。

也许我的梦想微不足道,也许前面的路还很漫长,但是作为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我们是幸福的。我们不会挨饿挨冻,衣食无忧;没有战争,生活安定;能够安心读书,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我们为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自豪,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而骄傲。但我们更应该时刻明白,并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将来要从父辈手里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我们将有责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想到这些,我们也会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必须做到的,就是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插上梦想的翅膀,以梦为马,跨步前行,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五

什么是爱国?用爸爸妈妈的话说,就是把国家放在心里,能为祖国贡献力量。但是,自从我读了《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我就对爱国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其实爱国并不是简单的“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国家就是爱国。这让我想到了书中讲述的“含山商会”的故事,“含山商会”是含山各行各业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士自发兴起组建的,它的事迹可多着呢!例如,修筑大桥他们主动承担起这个重任,在老桥的底下有群人在那儿修筑桥梁。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早上还没到六点就起来工作。晚上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也会在那儿工作头戴头灯,不管是下雨还是降温,他们仍然在那儿工作。一次,天黑了,天上的月亮已被乌云包裹着,眼看着就要下雨了。

不一会儿,雨下得很大。第二天,含山人士所搭建的桥梁都被昨晚下得雨给淹没了,这下桥梁被淹没了,那怎么办呢?只见一名指挥员大声叫着:“大家不要慌,桥梁没了可以再建,但是如果我们偷懒一下,那在这座桥上的人民就要危险一点!你们也知道这座桥很不牢固,迟早会塌的!"含山人士一听,动力立马就来了,又重新修筑桥梁。含山人士的那种舍己为人,为人民利益的品质,值得被我们尊敬。

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穿上工作服,那工作服脱下来便全是汗水;每天中午仅有的十分钟可以用来吃饭,但他们创造了新的希望。我们要向白衣天使们致敬!

我生在和平年代,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过苦难的我,只能从爷爷奶奶和电视电影中知道旧社会的苦难和黑暗。如今,我们住的是高楼,学校美如公园,上课用的是多媒体设备,穿的是各式各样时尚漂亮的衣服。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好。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六

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我为书中众多的榜样而感动。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梦和党的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紧密相联的:到20xx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一个核心概念来阐述它,也需要有一面精神旗帜来激励人民的斗志,激发社会正能量;而中国梦的提出,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召力,中国梦昭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血气、一种骨气、一种志气!

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共鸣,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中国梦成为激荡神州大地、承载亿万海内外儿女梦想和重托的热门词汇。中国梦引发“世界回响”——成为许多国家政要、学者和媒体谈论的焦点。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说: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它勾画出了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愿景,很值得非洲学习。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力山大·拉林说,中国梦准确地阐释了当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普遍性。

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认为: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民众,都对中国梦充满期待。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也是由亿万个普通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汇集而成的。

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称,中国梦会产生深远影响,将“重振中国光辉史”。英国《金融时报》则刊文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七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以前的人们没有鞋子,就用草绳来编成草鞋;他们上学的书包也是自己做的,用布来缝制的;房子也很简陋;他们吃饭也是有上顿没下顿,吃的菜也是野菜……这本书里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背残疾同学上学: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河北巨鹿4名小学生4年背残疾同学上学的故事,感动着许多的人。乔良川因患先天性脊柱开裂从小就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靠四肢爬着前行。到了上学的年龄,小良川哭着对爹娘说:“我也要上学!”娘说:“路都走不了,怎么上学啊?”“爬着我也要去!”良川擦干泪水说。上学不久,良川所在的学校离他家有2公里,这段路使良川“求学梦”变得遥不可及。不得已,良川放下书包,天天看着其他小伙伴去上学。就在这时,四双温暖的小手圆了良川的求学梦。年仅10岁的胡晓威、靳秋业、薄愠腾、张浩宇同学和往常一样用熟练的动作,背着比他们重近10公斤的同学乔良川去厕所、去课外活动。日复一日,坚持了4年。一天在学校,拄着拐杖挪动的良川摔在教师的走廊,疼得直咬牙。帮助他的4名同学看见良川摔倒,把他扶人起来,把他背进了厕所。第一次背良川后,他们就商量着天天背良川上学,就这样,4个6岁的孩子背一个12岁同学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教室、走廊、操场、厕所的路上……冬天下了大学,教室到厕所有100多米,由于路滑5个人一起摔倒在雪地上,摔了就爬起来继续走,4年来,雪里雨里摔了多少次多的已无法计数。升入四年级后,教室由原来的一楼搬到了二楼,每天上下许多次,这也给那4名同学出了又一道难题。但靳秋业说:“为了帮大哥哥良川上学,再苦再累也不怕。”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一坚持就是一年多,再过不久就要升初中了,他们不约而同的决定,初中还要一起上同一所,继续照顾良川,一起背着他走更远。在4名同学的带动下,在良川上下楼梯时有更多地同学愿意帮上一把,争着背一程,至此这成了学校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个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那4名同学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我深深的触动。助人是快乐之本,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给予帮助,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这是一个人的高尚行为,我也要向他们学习,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迈向新的胜利。

我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不管是衣食方面,还是住行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如今的市场货物供应充足,商品种类繁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虽然我们的生活改善了许多,但是在发展中我们还要面临不少困难。因此我们要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

在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行动中,作文中国人民构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牺牲、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应立志报效祖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就是要好好学习,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个人特长,争做对社会有用之才。在不远的将来以自己的才干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我的梦想。不光我们自己有梦想,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梦想,那就是“中国梦”!这个梦,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实现。

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九

临漳镇岗陵城小学赵巾一

辅导教师郭瑞芬

今天,我看到一本《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书,心里一乐~呵呵:不光我有梦,原来国家也有梦!

我们小孩子做小梦,哪国家做的又是什么大梦呢?它与我们小学生又有什么关系吗?我带着几分急切与渴望的心情打开了第一页,立刻见到了余心言先生所写的序。

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中国梦”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欲使这个新兴的概念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践行中的自觉行动,我们必须完完全全的理解“中国梦”这个词中所孕育的深刻含义。

我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三位一体的复合梦。叶再春认为,“泱泱大国的`中国梦,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梦。从个体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它是强国梦;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完整、完美。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习近平主席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目前的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之一。但是“复兴”的中国梦还没有实现,我们只是在接近,剩下的路必然更加艰辛困难,但我们信心满满。现在的中国梦也更加的可以碰触,因为这时的中国梦是由我们的梦想集合而成的,我们是参与者、践行者,我们不在是旁观者而是历史的创造者,梦想成真与否与我们息息相关。此时的“复兴”已经是所有人的一种期盼,这份期盼中承载着的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最后用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梦想的太阳,不再像一个半世纪前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一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万道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评语:

文章开篇抛出一个反问句,开门见山,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中心论点,层次清晰,结构明朗,语言生动,字里行间透漏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是一篇成功地文章。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十

最近,我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书中给我们详细的描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了反动派的统治,解放了全中国,人民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

1949年10月1日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那天,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开始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建设我们的国家。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春天的故事在全国人民的耳畔回荡。

从此,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不断的在我的脑海里翻滚,有冲锋号吹响的喜悦,也有南京大屠杀的悲哀。

有蘑菇云的升起的骄傲,更有火箭升天的震撼。

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在我的眼前浮现,有人民公仆焦裕禄,有天涯哨兵的忠诚,还有同学们走进敬老院的担当。

就这样,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取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作为祖国的花朵和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我们是幸运的。

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这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为了使这样的幸福得以延续,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曾经,八国联军闯入我们的家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骑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国遍地血流成河。

这一切事实说明,落后了就要挨打。

因此我们少年儿童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幸福得以延续,从现在起发奋努力,立志成才,做一个品学兼优、有理想、有志向、有担当的新时代的好儿童、好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从小学好本领,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梦是美好的,梦是甜蜜的,但是梦想的实现需要辛勤汗水的`浇灌,需要智慧头脑的创造。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心中有梦,向着心中的梦想去奋斗,去努力,我们的梦一定能够实现,祖国的梦一定会实现,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十一

看到《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我不禁好奇:那个梦是怎么来的呢?我不禁打开书,认真阅读下去。

对中国和世界而言,“中国梦”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欲使这个新兴的概念被世人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践行中的自觉行动,我们必须完完全全的理解“中国梦”这个词中所孕育的深刻含义。

我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三位一体的复合梦。叶再春认为,“泱泱大国的中国梦,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梦。”从个体看,他是中国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他是强国梦;从名族看,他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只有三个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完整,完美。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百年坎坷复兴梦,世纪沧桑强国梦。如今改革在出发,改革在杨帆。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百年追梦,中国追梦!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十二

寒假期间,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这本书。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自从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就笼罩在了一片阴云中。中华人民受尽剥削,饥寒交迫,饱受战争疾苦,美好的家庭也支离破碎,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这是对中华人民的一次巨大考验,中华人民的反抗几乎从未停止过,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在这样沉重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华人民的希望,带来了曙光,它以燎原之势掀起了革命浪潮。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换来了希望的曙光。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涌现出了无数爱国人士: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令人感动。他们虽然倒下了,但千千万万如他们一样的中华儿女站起来了!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垂青史,万古长青。

经过无数的坎坎坷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翻开了全新的一页,经过这次灾难般的洗礼,中华民族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重新傲然立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成立新中国以来,人民奋发图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第一辆汽车,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发展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走上了“幸福路”,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回望这100年的光辉历程,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而第二个百年目标已也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百年目标贡献力量,一起谱写祖国更加璀璨的篇章。

百年光辉全面小康主题征文篇十三

这本书,伴着悠扬的小调,把我的思绪带回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槐夏凉。

很小的时候,总感觉姥姥有魔力,上山割草,下河摸鱼,无所不能。

早雨唤醒了紫檀窗,滋润了老垂杨,姥姥带我去爬村旁的小山,拨开路旁杂草,踩出一条小路来,清晨的风微凉,混着青草味儿,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牛哞。草茎粗壮,沾着些许晨露,有些高我一头。春意未满,鱼儿欢脱,我伸手,溪流水凉丝丝,沁入心口。那现实的日子里,只可惜我没有一次登顶,撒泼打滚半途而废,累得由姥姥抱着下山。趴在姥姥肩上偷偷地回望青山,只悄悄拱一拱鼻子,贪恋几秒这独属乡间的潮湿意味。

老垂杨。

走到院里,简陋的自来水设备格外突出,老垂杨委屈的挤在角落,姥姥蹒跚的迎出来:“村里前两年来了个挖河水的,说咱这水好,泉眼就给卖了,咱这下游,这几年一点水都没了。说是换个大设备,”朝院子里努了努嘴,“就那个,还没有咱井水好喝,每个月交的钱,咱也算不明白。”“那大山,早卖了!大机器天天轰轰地转,山都挖了一半咧,晚上睡不好踏实。”头顶简陋的旧风扇聒噪地响着,汗水洇湿了我的后背,姥姥缓缓垂下头。头发白了,脸上皱纹深了,不再是印象里的笑容,强颜欢笑,略显憔悴……老垂杨在作文院中,萎靡地蹲在地上。

我想带姥姥去城里住,过过好日子。姥姥一把攥住我的手,紧紧、颤抖,热泪在眼眶里打转:“不了,你们好好过,不用惦念我,好好学习,这一亩三分地,我舍不下啊…”

最难忘。

去年回家,走上新修的柏油路,平整地伸向远方。一进门姥姥却匆匆忙忙地往外走,边走边喊,“回来啦,屋头新安了空调,去歇一会吧,村头你那个张婶叫我去跳广场舞呢。”我哭笑不得,怎么有种失宠的感觉呢?姥姥兴高采烈的三言两语,大体意思是:村里原来的村支书落马了,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把采石场停了,泉水弄回来了,每周讲村民政务讲座,还有社区活动中心,我姥姥还是常客呢。

用姥姥的话说:“把俺们的东西拿回来,为俺们的生活好,俺们自然是要听的。”这几年发展成了果园小镇,采摘、物流、出口,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我又再一次打开了这本书,心头豁然震撼:留住了绿水青山,便留住了他们对这片土生土长的地方,不一样的眷恋与热爱。这,便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呀,是永远也舍不掉的乡土情怀。

转眼花落蝶惆怅,旧地重游知秋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